首頁 > 文章中心 > 康復病人的護理

      康復病人的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康復病人的護理

      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第1篇

      如何提高老人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使老人安度晚年、健康長壽,是文明社會的主要標志。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康復護理勢在必行。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老年人生理特點

      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系統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衰退,導致機體調節功能下降,適應能力減退,抗病能力低下,易患各種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威協他們健康的主要內科病有腦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支炎肺氣腫、糖尿病等。

      2老年人心理特點

      老年人工作了幾十年,從不同的崗位上退下來,由于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變化,導致心理狀態復雜。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患有老年慢性病,甚至合并兩種以上疾病,有些老人還經受喪偶的沉重打擊,往往使他們產生生活情緒低落、悲觀、恐懼、孤獨、易激動、固執、任性等各種各樣的心理狀態。

      3康復護理

      3.1心理護理:老年人社會閱歷、生活經驗豐富,自尊心很強,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護士應根據病人的經歷、文化素質、生活習慣、業余愛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了解其病情、思想顧慮以及心理需求。做到面帶微笑,稱呼適當,服務周到,體貼,熱切,談吐親切,舉止文雅。通過護士的行為、言語、表情和姿勢等方法去影響和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使他們很自然的感受到尊重和重視,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和溫暖。應主動熱情的與病人打招呼,看見病人行走不便應主動上前攙扶,老年人說話不像年輕人流暢,要耐心仔細地聽他們講,不要表現出任何反感和不耐煩;當病人大小便污染床單時,應主動承認自己工作不周到,并及時給與更換清潔床單,從而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在醫源性疾病中語言是既治病又致病,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避免生、冷、硬、頂、推的現象,對病人提出的問題,不要以不知道而告終。避免使用那些刺激性、暗示性的語言,不要強制責難,如同親人一樣尊重他們,讓病人又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覺。

      3.2病情觀察:老年人多患有兩種以上的疾病,多臟器的病理改變,導致病情復雜多變;他們神經系統功能低下,感覺遲鈍,反映差,常自覺癥狀輕微,臨床表現不典型,主訴又不確切,容易發生誤診、漏診、延誤治療。因此護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臨床經驗,在工作中視聽結合,即要耐心聽取病人主訴,善于觀察,去假存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早治療,早康復。

      3.3飲食的護理:老年人消化機能減弱,胃腸功能常發生紊亂,加上咀嚼不好,對飲食有特殊要求。要做到“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少鹽、少油、少糖、少辛辣調味品。食物種類要多樣化,選用適合老年人食用的新鮮、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飲食要葷素搭配、以素為主,粗細搭配,多吃粗糧,干稀搭配,混合食用,生熱搭配,適量生食。盡可能做到色香味美、多樣性。吃飯要有規律,細嚼慢咽,或少食多餐,戒煙酒、不暴飲暴食。老年人腸蠕動減慢常有便秘,便秘可致頭疼,周身不適。如用力排便可致心腦血管疾病之病人猝死。因此,保證足夠的引水量,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3.4睡眠護理:老年人易激動或睡前過度思考問題,同時對外界的光、聲、冷、熱等較敏感,身體的某些不適都直接影響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增強防御疾病的能力。為保證老年人的睡眠,要為老年人創建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在20℃,濕度50%~60%,協助病人舒適,關閉走廊的頂燈、開地燈,減少噪音。對睡前用鎮靜藥的病人應遵醫囑協助病人服藥。

      3.5運動護理:鼓勵老年病人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智力活動。指導老年病人活動應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則。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體力基礎,心理素質等個人特點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科學鍛煉。如散步、慢跑、氣功、保健操等,運動量要從小到大,循序漸進。告訴老人鍛煉身體時要進行自我監測,自我監測的內容包括主觀感覺和客觀檢查(脈搏、呼吸、體重等)。運動量的適宜標志一般是:鍛煉后微有輕汗,輕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雖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感覺體力充沛,有運動欲望,表明運動量適當。老年病人除體育鍛煉外,還可以收聽廣播,觀看電視,欣賞音樂,下棋等。組織同病室或同病區的老年或者相互交流信息,促進交往,豐富文化生活,提高智力。

      3.6康復訓練:包括基本活動訓練和日常生活訓練。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老年病人的康復訓練措施要盡早開始,目的是縮短病期,減少后遺癥,防止或減輕可能發生的功能障礙,讓病人做到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如為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對病人進行的被動運動和按摩;對肺氣腫病人進行腹式呼吸訓練,重建生理性的腹式呼吸;對偏癱病人實施的穿衣、整理衛生、入廁等一系列訓練。護士可先訓練其簡單的動作,在由簡單向復雜過渡,循序漸進。在進行康復訓練的同時,心理護理不可忽視,它決定康復訓練的成敗。

      4健康宣教和回訪

      護士應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知識,向病人解釋病情,以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對病人提出的有關身心健康問題,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與科學地解釋。宣傳控制病程發展及預防并發癥的知識。如糖尿病的好發人群,糖尿病病人監測血糖、控制血糖的意義,糖尿病的治療原則,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等。病人出院往往帶有口服藥,由于病人年齡大,聽力及記憶力差,應向病人反復交待清楚藥物名稱、作用及注意事項,服藥的時間和方法等。病人出院時,送病人1張愛心卡片,卡片上有全科醫生護士向病人的真誠祝福,還有科室的電話號碼。病人出院后,如果有什么問題需要咨詢,可隨時向科室電話詢問。定期向已出院的病人電話回訪。一句親切的問候,溫暖著老人們的心,詢問近況,幫助了解老人近期身心健康狀況,一段針對老人的健康指導,確實讓老人感到受益。

      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介紹腦血管意外的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可以改善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運動、語言、認知缺損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性,使之早日回歸社會及家庭。方法 對104例腦血管意外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結果 腦血管意外患者無一例護理并發癥發生,大多預后良好,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及言語功能障礙明顯改善。結論 腦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復護理是降低病殘率及提高治愈率的關鍵,可以促進腦血管意外患者的全面康復。

      【關鍵詞】 腦血管意外 康復 護理

      腦血管意外病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存活下來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等。喪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嚴重威脅著病人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時康復治療常產生不同程度的并發癥。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現對腦血管偏癱病人進行系統規范的康復指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住院患者104例,其中CT檢查確診腦出血36例,腦梗死6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年齡45-78歲,肢體功能障礙的84例,言語功能障礙的46例,有肢體運動功能和言語功能混合障礙的64例,均無意識障礙,進行中西結合康復治療。

      2 護理

      2.1 生活護理

      2.1.1 住院環境和作息制度:給病人創建一個安靜、舒適、安全衛生的住院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并根據病人的心理要求,在生活起居方面進行指導,幫助病人制訂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使病人保證充足睡眠。

      2.1.2 飲食護理:腦血管病人以低脂肪、低鹽、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老年腦血管病人的胃腸蠕動減慢,常有便秘現象,應鼓勵病人食用帶纖維食物和多吃蔬菜、水果(糖尿病患者少吃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早餐前半小時喝一杯溫開水,可以刺激排便,每日順腸蠕動方向按摩腹部數次。未大便者60例患者遵醫囑給大便軟化劑或緩瀉劑。另外,喟飯時應環境安靜,舒適,精力集中,防止患者吞咽困難,進食嗆咳。

      2.1.3 防止并發癥:腦血管病人臥床時間較長我們定時給患者變換和扣背。每2小時翻身扣背一次,每次約5分鐘,以利痰液的排除,防止發生墜吸性肺炎。在翻身過程中防止拉傷皮膚,保持床鋪的清潔干燥。長期臥床者鋪厚海棉床墊或氣墊,防止褥瘡的發生。督促協助患者定時洗澡、勤更換內衣,剪指(趾)甲,同時定期給病人做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

      2.2 心理護理

      心理康復是腦血管病人進行其他康復治療的先決條件,臨床資料中有68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我們最大限度地為病人解除心理痛苦和焦慮,要針對性的做好患者疏導工作,護理人員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用科學的態度指導病人就醫和進行功能鍛煉。

      2.3 及時加強肢體功能康復鍛煉的護理

      2.3.1 急性期: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以往我們在醫療工作中只注重挽救生命,往往忽視早期功能鍛煉。對臨床資料84例患者的康復護理實踐證明,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早期協助功能鍛煉對降低致殘率、促進康復十分重要。

      2.3.2 穩定期:當患者發生腦血管疾病后,如果生命體征穩定,即可進行康復訓練。

      2.4 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

      臨床資料60例患者,進行手的技巧性、靈活性及四肢的精細協調訓練,運用正確的姿勢反復訓練握筆、穿脫衣褲、織毛線、撿豆子,協助患者逐步學會洗臉、刷牙、入廁等。

      2.5及時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的護理

      對腦血管意外伴失語的患者46例。護士經常配合家屬一起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起初交流困難時先書面交流,再逐漸練習發音吐字。失語分為: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等。運動性失語:對完全不能進行說話的32例患者應從學發音開始,然后常用熟悉的單字練習,不完全性失語8例患者,依其程度學說詞組或句子。感覺性失語:臨床資料6例患者訓練時采用語言與視覺手勢相結合的方法,如讓病人梳頭可用梳子梳頭的手勢結合,病人就會理解。物理療法:通過聲光電磁波等刺激的訓練。 轉貼于

      2.6出院指導

      病人進入恢復期后將回家修養,醫護人員向病人和家屬提供醫療教育和心理疏導,防止因家屬的悲觀失望或家庭瑣事等影響病人的情緒。調動家屬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積極參加整個康復過程,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康復教育,指導家屬了解疾病的一般常識及護理知識,學會動態地觀察病情及一般護理技能、功能鍛煉方法及心理調試,協助病人進行癱瘓肢體功能鍛煉,使其盡快康復,回歸社會。

      3 護理效果

      通過對104例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觀察進行早期康復訓練,有72例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完全恢復,有12例患者能完成自理,4例明顯好轉。言語障礙的患者36例能完全進行交流,10例明顯好轉。住院期間無一例護理并發癥的發生。

      4 討論

      腦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復目標[1]:是運用醫學手段使殘留生理的解剖的受損功能在生理、精神心理、認知、社會等方面恢復到最佳狀態。

      康復護理的主要內容就是加強病殘者的機能訓練,把這些訓練實施于日常生活活動中。生活護理是康復基礎,在滿足患者基本需要外才能更好的配合其它康復護理。

      楊忠珍[2]學者曾根據他的臨床資料統計20%-80%的腦血管意外病人都有心理負擔,50%左右病人出現恐懼焦慮、悲觀失望、抑郁狀態。可影響治療,從而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使其從被動態度變為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康復護理過程中,對疾病的恢復有著極大的影響。

      康復理論認為[3]腦卒中中樞神經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是有重組能力和可塑性,在條件適宜時部分神經可以再生。早期康復護理的介入能更好、更快、更大程度的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運動功能,能使肢體的肌張力達到平衡,通過肢體的被動主動活動,可理順肋骨、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相應皮質腦血流量,減少應用性萎縮及畸形發生。所以早期實施有計劃的康復運動訓練,對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有著積極意義。

      康復護理與傳統護理因方向和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護理模式不同。傳統護理采用是替代護理,康復護理注重于改善功能,變患者被動為主動,幫助患者發揮其身體殘余功能和潛在的功能,以替代喪失的部分能力,為患者重返社會積極創造條件。康復護理的實踐使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康復知識技能的介入,是實現殘疾預防和康復主要措施。護理工作者通過對康復科學的學習、研究、探討、掌握康復護理技術措施、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實質價值。

      5 小結

      康復護理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復即考慮醫學心理的社會康復,又要考慮到綜合方法,包括藥物、飲食等方法使患者全面康復,腦血管意外患者經以上康復護理后效果良好,表明康復護理在腦血管疾病的整體治療中有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祝凡,曹智剛.護理程序在腦卒中康復護理領域中的應用.中國康復,2004,19(5):315-316.

      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腦卒中 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189-02

      腦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圍內致殘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存質量,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康復對腦卒中病人尤其重要,及早與正確方法的康復治療不但可以促進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而且可以防治廢用綜合癥,提高腦卒中病人的生活質量。現將58例腦卒中偏癱病人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材料

      58例癱瘓病人中48 例為腦梗塞引起的偏癱;10例為腦出血引起的偏癱。男性39 例、女性19 例。年齡在47~79 歲,平均年齡63歲。

      2 康復護理措施

      2.1 心理支持 腦卒中患者由于腦實質的損傷和功能障礙的影響,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煩躁等心理問題。因此,要給予病人足夠的心理支持,幫助他們解決各種難題,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同時,還要注意發揮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使患者堅強地面對疾病,這對疾病的康復尤為重要。

      2.2 肢體康復護理

      2.2.1 放置和轉移 正確的放置可預防和緩解痙攣,轉移對改變全身血液循環,預防病發癥等具有重要意義。偏癱病人多采用健側臥位和患側臥位,配合仰臥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健側臥位有利于對抗偏癱上肢屈肌痙攣和下肢伸肌作用,同時還方便對偏癱肢體的被動活動。患側位可以增加患側感覺輸入,牽拉整個偏癱側肢體,有助防痙攣,健手在上面可以自由活動。偏癱病人多能自行取患側臥位,容易造成長時間壓迫患側部位皮膚發生褥瘡,故應多協助取健側臥位,另外防止垂足,用沙袋等物品固定,防止下垂和內翻。

      2.2.2 床上活動 床上活動分為被動活動和主動活動, 被動活動的目的是抗痙攣,防止肢體僵硬、變形,特別是肌張力高的病人要進行被動肢體活動,多進行肩外展、外旋,肘外展,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以及伸髖、屈膝、足背伸等運動。同時,可進行癱瘓肢體肌肉按摩、輕拍肢體的方法促進肢體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縮,增加肌肉營養,促進康復。主動活動可以增加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容量,有利于增加肌力和改善智力,是預防和消除廢用綜合癥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活動形式主要有:①自動翻身側臥;②健側手帶動患上肢運動;③床上橋式活動[1]。

      2.2.3 物理治療 運用低頻脈沖和針灸治療,對人體產生治療效果[2]。低頻脈沖治療可于床上自主運動開始即可進行,每天1 次,每次30 分鐘,通過刺激促進肌力的恢復。針灸治療顯示,針刺具有舒縮血管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能使氣血通暢,腦組織灌注量增加,提高局部肢體細胞組織的營養,促進患肢功能恢復。

      2.2.4 基礎護理 腦卒中急性期落實各項基礎護理措施是預防并發癥、促進康復的重要措施,補充充足營養,給予易消化、易吞咽、富于營養的流質、半流、軟食,必要時考慮腸道內營養和腸道外營養,補充充足的水分,防止便秘。

      2.3 膀胱的護理 增強膀胱自主功能訓練的建立,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在部分癱瘓病人中,排尿功能異常,經常采用留置導尿管來解決排尿問題,長期留置導尿管增加患者尿路感染機會,對病人進行自主膀胱功能的訓練[3],首先我們將導尿管進行定時開放,一般3~4 h 開放1 次,觀察膀胱充盈情況,防止膀胱脹滿,1~2 個月后可改用間歇導尿,每日或隔日1 次。在兩次導尿之間鼓勵病人自行排尿,排尿困難可用膀胱區手法按摩,叩擊恥骨上區,拍大腿等。當病人殘余尿液超過100 ml 或尿液渾濁時,要進行膀胱沖洗。訓練6 個月后病人可在1~2 個月沖洗1 次膀胱,甚至更長時間。

      2.4 氣管切開的護理 行氣管切開,在護理過程中防止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每日用75 %酒精在插管處由里向外,從底向上徹底消毒。經常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選用敏感抗生素更換敷料,氣溫高時每日更換2 次。細菌產生抗藥性時切口處往往有一種難聞的惡臭,我們用4 ‰的醋酸溶液,更換敷在切口上紗布效果極佳。氣管切口處往往有一些肉芽組織,在消毒時易引起出血。用干棉球沾慶大霉素壓迫止血,防止感染。為防止氣管套管的氣囊長時間壓迫氣管,應2 h 氣囊放氣1 次。由于病人沒有自主呼吸的功能,放氣時病人非常痛苦,病人往往拒絕放氣,有時每日只能放1~2 次氣。當肺部感染加重時,除大量運用抗菌素外,還應增加放氣次數,既有利于痰的排出,還能減輕肺感染機率。為了防止痰液粘稠,每日4~6 次給予生理鹽水100 ml + 糜蛋白酶1 支+ 慶大霉素8 萬U 混合液,用1ml由氣管套管內滴入。

      3 褥瘡預防

      3.1 減輕褥瘡的護理措施:改變減輕垂直壓,每2 h 翻身1 次,給予氣墊床,鼓勵病人借助雙杠鍛煉站立,以利全身血液的循環。減少摩擦力保持床整、無皺折、碎屑,翻身時抬起身體,避免推、拉、拖等動作[4]。降低及避免剪切力,經常保持床的水平位置,減少半臥位的時間,有紅腫現象時,采用酒精按摩、擦干,保持皮膚清潔干爽。對護理不當已形成褥瘡的病人,采用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治療措施。對其瘡面的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檢查,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用引流及敏感抗生素局部換藥。

      4 討論

      腦卒中病人的癱瘓是屬于上運動神經元性的。此時腦部發生病變產生抑制,病變以下的腦干、脊髓則處于抑制釋放階段,它們產生的都是原始的、低級的屬于病態模式。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治療的原則主要是抑制異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動,改善運動模式,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其次才是加強肌力訓練。通過以運動療法為主的綜合措施,達到預防并發癥、減少后遺癥,調整心理狀態,促進運動功能恢復,充分發揮殘余功能達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質量,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燕鐵斌, 竇祖林, 主編.實用癱瘓康復.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2]繆鴻石,主編.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1.

      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腦血管 生活護理 功能鍛練 心理護理

      腦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多發病,結合多種專業護理技術,對患者身體康復、生活能力的恢復、心理治療等3方面進行護理,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促進病人全面的康復。

      1 基礎護理

      1.1 飲食護理

      (1)風痰入絡患者給予清談、清熱易消化食物如:食綠豆、西瓜、山楂等。

      (2)氣虛血瘀患者給予補中健脾益氣的食物如:扁豆、番茄、山藥粥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3)陰虛陽亢患者晚餐不宜過飽,可進食補腎滋陰健脾食品如:苡米桃仁粥、百合湯。

      (4)出血性中風患者給予低脂肪、低膽固醇、清談流質飲食。

      (5)若患者吞咽困難、近食嗆咳,應改用鼻飼,并保證營養不給,以增抗病能力。若鼻飼每次200mL,每日4~6次,同時鼓勵患者在插胃管的的情況下,自己喝少量的水或牛奶等流質飲食,進行吞咽功能訓練,以便及早從口腔進食。

      1.2 服藥護理

      (1)服中藥后避免受風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2)服藥后觀察患者病情的順逆變化。

      (3)及時記錄牛黃清醒丸、蘇合香丸等辛香開竅、急救醒腦之品的時間,神志清醒后立即報告醫師。

      1.3 情志護理

      (1)中風患者多為心火暴盛,應耐心做好情志護理,解除患者的恐懼、急躁等情緒,避免不良刺激。

      (2)對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屬進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積極治療。

      1.4 言語護理

      失語患者早期進行語言訓練,從日常生活開始,發音由簡單到復雜,也可配合針灸治療。

      1.5 心理護理

      對于心理障礙明顯者用暗示和代償遷移法,進行心理治療,也可通過體療、音樂療法和生活鍛煉轉變病人的異常心理,以對待自己親人的愛體貼患者,在精神上給予安慰,生活上細心照顧,并創造一個溫馨樣祥和的環境,使患者感到心情舒暢,以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

      1.6 防止便秘預防感冒

      患者長期臥床,腸蠕動減慢,常有便秘現象,因此多食富含纖維素食物和多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常。必要時服用緩瀉藥,避免用力排便,而再次腦出血。還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開窗通風,定時進行房間消毒,以防感冒加重病情

      1.7 預防并發癥

      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褥瘡。因此,應經常給患者換和拍背,每2小時一次,每次約5分鐘,以促進痰液排出。防止墜積性肺炎,并做好口腔護理。為防止發生褥瘡,必須保持床鋪清潔干燥,鋪厚海綿床墊或氣墊床,要經常給患者洗澡、換衣服,剪指甲等。

      2 加強肢體功能鍛煉

      2.1 床上鍛煉 急性期,肢體保持功能位置,急性期后,血壓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可做適當的床上被動活動。可先聯系慢慢抬頭運動,有力時,練習仰臥起坐,以練腹肌,再練習平穩挺胸,挺起腰部,有力時抬起起上臂,可能的話也可以做俯臥撐,以練臂力。適當活動關節,上肢:肩關節屈伸,內外展、內外旋,肘關節屈伸,腕關節屈伸、外展,指關節屈伸,對掌劃園。下肢:髖關節外旋、內外展、屈伸。跟關節除活動以外,還應做防止足內翻的練習。并配合按摩肢體20分鐘每次,2次每天,鍛煉1~2周后可逐漸下床活動。

      2.2 良肢位的擺放,良肢位的正確擺放和保持可以使偏癱后松弛的關節相對穩固,預防和減輕痙攣姿勢的出現和加重,不同程度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可采取健側臥位,患側臥位,平臥位,不同的輪流更換。

      2.2 坐位鍛煉 在床上坐位練習后,再扶病人于椅上,不用手扶能坐穩,逐漸增加坐的時間,能坐穩后,練習扶架站立,坐下,再站立,反復練習,因膝關節無力站穩時,可在膝部縛一軟墊木板,頂住膝部。

      2.3 站立練習 練習扶床架站立、站穩、站久,并向左右移動身體重心,輪流一條腿站立,能用一條腿站穩時,練習另一條腿抬起,當膝部有力時,可練習下蹲、起立、膝部向前曲。

      2.4 扶拐鍛煉 先練習扶拐站穩、如膝部無力,可用木板固定膝關節,身體站立背向墻壁,前面有人扶著,以免跌倒。能站穩后,則逐漸練習提起拐杖和輪流提腿,直接能扶拐行走。

      參考文獻

      [1] 房向錢.腦血管病人的辯證施護[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5):98.

      康復病人的護理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4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43-01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精神疾病的管理模式從傳統的住院治療,逐步走向社區的治療、康復及護理。對精神病患者及家庭實施社區護理干預,是當前精神衛生領域及康復精神醫學范疇內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也是國內外精神科專家討論的熱點。其主要研究對象為遍布于社區的精神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分裂癥患者。本文旨在探索以社區康復指導為基礎的護理干預對精神病人康復的有效性。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選擇曾在我院住院治療符合CCMD-2-R診斷標準,于2005――2007年出院后,現居住在本市的患者22例作對象,按居住區域分甲、兩組。甲組(干預組)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5.4±1.2)歲,文化程度:初中8例、高中4例,病程2.5-7年,平均(4.83±1.8)年。乙組(對照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與甲組病人相匹配,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由5年以上精神科工作經驗,經韓國犁花女子大學護理科學院培訓完成社區護理學(Community Based Nusng Care)全部課程的6名護師完成。一名護師負責2名患者,共實施6個月的社區護理干預。

      1.2.1步驟用自編患者情況調查表對患者的現狀進行系統評估,采用IPROS中9-36項和社會功能缺陷程度總分(未采用工療情況)對病人評分。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前后各評定一次,最后兩組(甲、乙)病人五項因子得分情況作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

      1.2.2實施措施開始的前2個月每周1次到病人家中視訪,后4個月根據病人情況每月視訪1-2次,每次視訪時間不超過1h。醫護人員通過定期的對患者進行探訪或者了解患者的家庭的具體情況、心理狀態、患者的具體病情,找出具體的情況對患者進行評估,并且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計劃,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耐心的解答和解決,提高護理的質量,達到很好的預期的效果。

      1.2.3制定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健康護理模式,具體的計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對患者有利,通過護理計劃逐步提升了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或者是康復能力,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就業能力,這個計劃就是可用有效的,通過創造有利的環境提高患者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步適應現代的社會。每一步按所學到的課程內容進行操作,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和社區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合作。12例患者中2例已就業,1例恢復工作,其余患者在家庭完成日常生活、料理家務,成為家里的主人。對照組患者和家屬未作特殊干預僅作常規服藥指導和衛生宣教。2結果

      康復護理干預后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講究衛生能力、關心和興趣、社會功能缺陷程度等方面有顯著性進步,見表1。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五項因子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3討論

      隨著社會競爭力的增強,人際關系的復雜,人們所能承受的壓力逐步增加,發生精神病的概率也隨之增加。基于這種情況下我國對精神病研究更加需要緊跟時代,逐步是適應這種挑戰,并努力的提高技術水平提出較好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但是就目前我國家庭環境的經濟條件和醫院的硬件設施都不能很好地滿足病人治療的要求。另外針對長期的住院治療的慢性病精神病患者也不能適應,在家庭或者是社區更加適合病情的穩定及治愈。有精神病分裂的患者一般在短期內通過藥物很難達到治愈的效果,這種病復發率很高,且病人的病程時間長。只是通過在醫院的治療時很難達到明顯的效果,并且及時短時間治愈好在出院之后也面臨著很多潛在的護理問題,因此加強社區的健康護理很重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