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能源企業解決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針對這一市場趨勢,全球知名的數據中心網絡能源產品、動力一體化解決方案和一體化服務的主流供應商艾默生網絡能源有限公司,推出了針對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動力一體化解決方案,不僅贏得了市場,更贏得了市場贊譽。
下一代數據中心的軟肋在哪?
承載著更多數據業務需求的下一代數據中心,其技術集成化高、數據量大、網絡容量大,在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三大軟肋。
首先,隨著刀片服務器與虛擬化技術的普遍應用,機架的功率密度越來越高,致使供電系統與服務器冗余電源系統往往不匹配。傳統配電系統的“邊緣地位”導致實際使用中50%以上的故障無法預料和監測,更難以及時處理。供電不可靠使數據存在丟失的風險。
其次,數據中心能源消耗成本驟增,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數據顯示,到2010年,企業每年在用電成本上的花費將大于它當年在硬件設備上的投資額。高居不下的能耗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最后,由于數據中心的設備部署密度越來越高,機架內的服務器密度也呈現加速集中的趨勢。因此,數據中心內所有設備及環境量的日常運營數據報表更加復雜。如何有效地管理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已經成為令企業頭疼的問題之一。
艾默生網絡能源的應對之道
針對上述三大軟肋,艾默生網絡能源數據中心動力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安全性、節能性和可管理性三個方面下足功夫,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應對之道。
首先,艾默生網絡能源“數據中心動力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數據中心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考慮,并從解決方案層面大大提高了整個IDC機房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實現了IDC機房各子系統之間的兼容和配合,實現了從系統組件到系統各部分的有機在線冗余,消除了從組件到系統的單點故障,并有效降低了能耗。
同時,這個解決方案也對數據中心的穩定性作了充分的考慮,其可用性可以達到99.99999%,即平均20年時間內,每個電源系統故障的累計時間不大于1分鐘。此外,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艾默生網絡能源設備都能做到持續供電,確保用戶關鍵業務的穩定安全。
其次,艾默生網絡能源將各種節能技術和節能理念從產品層面擴展到整體解決方案中,力求打造IT 行業最全面、最先進的節能解決方案。
例如,在產品層面,艾默生網絡能源的XD系列高熱密度冷卻系統可以說是業界頗具代表性的前沿制冷技術之一。該技術的核心是對機房中高熱密度的區域進行單獨處理,從而達到消除局部“熱點”,避免因均衡制冷造成的不必要的能源損耗,達到節電的目的。比起傳統的機房制冷系統而言,這項技術能夠節省18%以上的電能。類似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艾默生網絡能源所有的產品線上,包括NX系列高頻UPS、服務器電源管理系統(SPM)、PeX系列新一代機房精密空調、服務器機柜等,形成了一條強大的綠色鏈條。
在解決方案層面,艾默生網絡能源根據不同客戶不同規模的網絡環境推出了不同的節能解決方案,比如高熱密度解決方案,該方案與傳統空調方案相比可實現節能30%;中大功率專用空調解決方案能夠實現節能5%~15%,節能效果十分顯著。
新能源發展呼喚智能電網
正是認識到傳統電網不能良好滿足未來經濟發展的要求,國內電力產業提出了建設智能電網的目標。智能電網要求在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環節應用大量的新技術整合電網的各種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優化,實現對電網更完整和深入的洞察,實現整個智能電網“生態系統”更好地實時決策。電力用戶可以自己選擇和決定更有效的用電方式,電力公司可以決定如何更好地管理電力和均衡負載。
當前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還面臨著投資無序過熱、碳排放管理粗放以及來自傳統電網的限制等挑戰。由于像太陽能、風能這些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只有加強智能電網建設,提升電網對不同類型新能源的適應能力,才能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IBM工商企業部能源與公用事業部總監鄭軍先生指出:“充足的電力供應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如果將智慧融入其中,中國的電力行業一定可以獲得快速而持續的發展,為經濟的穩健增長提供動力?!?/p>
日前,IBM公司了“智慧的電力”戰略以及系列解決方案。在會上,IBM詳細介紹了“智慧的電力”戰略,并針對智能電網建設和新能源接入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爸腔鄣碾娏Α笔荌BM“智慧的城市”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動力。
方案有效與否靠實踐來檢驗
IBM 此次推出的“智慧的電力”戰略就是要解決諸如新能源接入,按需供電和智能用電等在智能電網建設中所遇到的各類難題?!爸腔鄣碾娏Α苯鉀Q方案將為中國電力產業實現清潔發電、高效輸電、動態配電和合理用電提供全面的系統支持。
2015年,NEC通過在中國市場的辛勤耕耘獲得了豐厚的成果,其中最大的收獲就在于通過提供各種IT解決方案和發展相關業務真正地參與到了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這一年,NEC在中國的民航事業、城市公共設施的能源管理、城市節能減排、醫療信息化,以及養老、教育等民生事業的諸多方面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代表NEC正將目光聚焦于幫助中國構建一個安全、安心、高效、公平、富足的社會,并且伴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NEC也希望通過創新和轉型實現自身的發展。
創新是指NEC將在解決方案交付、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商業模式等方面尋求更多的創新。轉型則是指NEC正在把業務專注在社會解決方案事業上。
正如近日于NEC集團中國地區總部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NEC大中華區總代表、NEC(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日下清文舉例所稱,NEC將從電腦、手機等硬件產品轉向更多地承專注于可以提升社會基礎設施的“社會解決方案事業”,解決各類社會課題,以此貢獻于全球社會。
沉淀中國
熟悉NEC公司的人都知道,NEC100多年前起家于生產和銷售電話等通信設備,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NEC著力于發展ICT領域獨特的、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技術,包括計算機、通信、網絡、半導體等領域的相關技術。NEC很早之前就提出了C&C理念,即計算機和通信的融合。如今,NEC更注重于充分發揮 ICT的作用,為政府和公共事業、企業和行業提供ICT解決方案,以及面向通信運營商和能源市場開展相關業務。這其中,不能不提到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為NEC帶來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1972年,伴隨,NEC開始向中國提供衛星地面站建設服務,并參與中國多個國家級的重點工程項目。
在20年前,NEC在駐華代表處(當時已在中國設立了16年)的基礎上成立了NEC(中國)有限公司,管理在華投資企業。
在2010年,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市場需求,NEC決定在中國市場統一發展戰略和業務運營體制,將NEC(中國)有限公司提升為大中華區所有業務的統籌管理中心,業務涵蓋運營商網絡、IT解決方案、IT網絡平臺、投影機與顯示器產品、軟件研發與銷售。
在隨后的幾年里,NEC一直都視中國市場為其全球市場戰略部署的重點,希望能夠進一步結合中國市場的需求來開發解決方案和產品。近期,NEC正在倡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SDN(軟件定義網絡)等技術支持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也希望能將基于防災、消防、能源管理、養老、醫療、交通、物流、水資源管理等領域的技術和經驗與中國市場合作伙伴分享。
落實“三個支持”
2015年,NEC在中國市場具體都做了哪些事呢?
NEC大中華區總代表日下清文給出了答案,簡而言之就是“三個支持”。“支持安心便捷的城市基礎設施、支持企業的高效創新運營、支持人們實現豐富多彩的生活?!比障虑逦娜缡钦f。具體的支持手段就是充分發揮ICT的作用,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
比如,2015年NEC與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聯合宣布,NEC將為Ameco提供基于RFID技術的MRO物聯網解Q方案。NEC作為中國民航的老朋友,多年來一直在攜手合作。自1979年開始,NEC就在空中交通管制、機場地面服務、航站樓綜合服務、飛機維修等領域與中國民航開展廣泛合作,為中國民航提供了先進的雷達、儀表進近、甚高頻通信、高質量顯示系統等技術領先的設備與解決方案。
此次NEC為Ameco提供的MRO物聯網解Q方案,第一期將導入“飛機發動機維修部件RFID實時跟蹤管理系統”,這是中國民航將RFID(射頻識別標簽)技術導入到飛機維修領域的一次實際應用案例,將對飛機維修和航空旅客運輸企業的精益化管理起到高效的助推作用,對機維修公司提高質量控制、降低維修成本以及縮短停場時間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Ameco通過導入NEC的MRO物聯網解Q方案后,將實現生產資料唯一性、生產進度可視化、生產過程可追溯。具體來說是:零件、工具、工裝及人員實現唯一標識并可快速識別;在生產環節中自動對零件、工具、工裝、人員的作業過程進行采集、匯總,并實現作業全過程記錄。
2015年,NEC也開始向中國市場的地方團體及企業提供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解決方案,并有多個案例落地。例如,該物聯網解決方案可對液化氣、化學燃料的儲存量和消耗速度進行遠程實時監控管理,是基于NEC物聯網平臺(CONNEXIVE)的系列菜單提供的相應解決方案。作為NEC的物聯網服務基礎設備,“CONNEXIVE”在啟動物聯網服務時,通過一站式服務提供必要的應用、系統設施,以及各種傳感器設備。NEC通過豐富的系統集成 業績和長期構筑基礎設施所積累的“IT能力”與“網絡平臺能力”優勢、在設備遠程監控等廣泛的領域中,為實現物聯網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除了上述解決方案外,NEC的便攜式DNA檢測、大型公交樞紐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空氣質量監測系統、SDN(軟件定義網絡)技術、智慧養老信息化管理平臺、智慧課堂解決方案等,2015年也都在中國市場陸續推廣和落地。而這些解決方案的落地也獲得了中國市場的關注與認可。
重裝出發
就在不久前,江門市人民政府與NEC簽訂了建設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江門市與NEC公司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內容涵蓋“公共安全、創業創新、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工業設計、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政務、智慧旅游、云POS服務”等領域。一批以提升城市管理、便民服務、產業升級水平為目標的信息化項目將被陸續建成,比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數字城管系統、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網上辦事大廳等。這些信息化項目將構成整體的“智慧江門”,實現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基礎設施智能化、網絡安全長效化的目標。
摘要 據愛立信公司區域業務發展部經理Carla Belitardo稱,愛立信已經開始在拉美地區的金融、交通和能源三個垂直市場發展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應用。
愛立信公司區域業務發展部經理Carla Belitardo目前表示,巴西的多家能源企業已經開始應用一些基于2G技術的數字計量解決方案。同時,愛立信公司在墨西哥也已經在一些能源部門制定了相關的發展項目。另外,垂直市場中的交通市場也是一個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的潛力市場,特別是在追蹤定位方面。目前,愛立信公司已經在巴西庫里蒂巴市開展了一項利用3G技術連接巴士的項目。通過這一新項目,庫里蒂巴市的公共巴士將可以通過移動3G寬帶網絡連接,并配備由愛立信公司提供的高速接入的移動寬帶設備。有了這項物聯網解決方案,司機們可以獲得更多巴士行駛的數據,同時能夠獲取行駛路線、等候時間、速度、距離以及抵離日期等數據信息。而在金融市場方面,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得到了應用。目前該地區已有多部自動提款機通過3G技術聯網。
與此同時,盡管3G裝置尚未能進駐醫療健康領域,但據Belitardo稱,目前拉美地區已在配備通過3G技術發送數據的設備方面開展了多項措施。他說:“愛立信公司正在對醫療健康領域中的遠程信息解決方案進行測試,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都對在醫療健康領域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深感興趣?!?/p>
隨著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增加和3G、4G技術的發展,拉美地區甚至全球范圍內對無線通信設備的應用量將大幅提升。預計至2020年,拉美地區無線通信設備應用率最高的國家將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哥倫比亞。當然,智利的地位也不容忽視,但是它最顯著的特點不是在應用數量方面,而是在創新和無線通信性能方面。預計到2020年,愛立信公司將在拉美地區投入50億臺無線通信設備。而在全球范圍內,到2020年,愛立信公司無線通信設備的投入量將達到500億臺。愛立信公司的產品包括了移動和固定網絡的基礎設施、電信服務、軟件、多媒體解決方案以及為運營商、企業和媒體行業提供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
全球清潔技術行業在過去幾年增長迅速,起初是環境問題推動了清潔技術的發展,一直被稱為“環保技術行業”,但投資者和各企業很快意識到這個行業還有更多利益可得。
因為清潔技術可以促使能源、水源和其他資源利用過程中效率的提高,所以企業采用這些清潔技術解決方案就意味著它們會擁有更高的效率和生產率。因此,更多競爭力強的企業就會脫穎而出,勝過世界上的其他競爭對手。無論是企業主,還是政府或股東,都渴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因為它為投資創造了更豐厚的利潤。政府愿意為此開一路綠燈,因為它帶來了經濟發展,并創造了就業崗位和員工財富。所以清潔技術可以讓現有產業創造更多財富。
當然還有其他收益:清潔技術正在創造一個未來產業。通過建立企業―它們生產能源再生利用產品,提供循環利用解決方案或創造碳收入―清潔技術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比傳統產業更能經受得住時間考驗。率先采用這些解決方案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的國家和地區有機會創造出新的產業,使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財富。
因而,研發清潔技術并采用清潔技術解決方案的國家將為其經濟增長創造兩股動力。而且,支持發展清潔技術和支持采用清潔技術的投資者將會獲得長期穩定的豐厚回報。鑒于此,全球許多國家都正在實施強有力的調整措施,幫助促進清潔技術產業發展并推動清潔技術解決方案的應用。
為了理解清潔技術市場目前正在經歷的變化,本文對全球清潔技術市場進行了兩方面研究。首先,簡要回顧一下2010年的全球活動,并對未來十年的市場增長水平進行了一些預測。其次,對各個國家都在全力促進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情況進行了回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哪些國家在為將來做準備,哪些國家在固守著衰落的過去不放。
行業增長恢復中
國際清潔技術市場在過去幾年里一直持續繁榮。2009年出現了增長減緩,但在2010年又得到強勁恢復。許多組織機構對這種全球活動情況進行了報告和預測。
清潔技術集團公司(The Cleantech Group)追蹤全球交易活動,從已經發表的數據顯示,2010年風險投資總額已經恢復,盡管數額并沒有趕上2008年所達到的最高點。雖然每年的投資額有變化,但是交易數量每年還是都在一直不斷增長。這說明即使2008年的一些大宗交易不會重演,全球交易活動仍在持續增長。
從2007年至2010年清潔技術各領域投資分配情況顯示,就全球來看,太陽能產業始終受到風險投資的關注。2010年吸引風險投資的另外兩個領域是交通運輸和能源效率。
全球風險投資區域分配顯示,多數交易在北美進行,投資總額也最高,這是因為北美風險投資產業資金十分充足。歐洲/以色列的平均交易規模(660萬美元)無論與北美的平均交易規模(1350萬美元)相比,還是與亞洲的平均交易規模(1120萬美元)相比都小很多。
位于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Clean Edge了一份報告,追蹤全球清潔能源趨勢,其中預測了未來十年三個最大清潔能源領域的全球收入情況。總體來說,預測顯示生物燃料、風能和太陽能2010年的全球收入為1880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至3490億美元。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是世界領先的清潔能源數據提供方,它的研究顯示,清潔能源新投資總量突破了先前水平,在2010年達到2430億美元。這個數據包括了上面提及的澳大利亞清潔技術公司報告中的78億美元清潔能源風險投資。此數據從2009年的1865億美元上升了30%,使2010年輕松地成為了到目前為止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額的最高年―是2006年數據的2倍,是2004年的近5倍。
2010年清潔投資六大特點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研究,2010年投資額迅速增長主要有四個驅動力,包括中國、歐洲海上風能、歐洲屋頂太陽能,以及研發經費的增長。報告中值得關注的一些研究結果包括以下六點。
第一,對小規模、分布式發電項目的投資2010年飆升了91%,達到596億美元。其中主要是屋頂和其他小型太陽能項目,尤其在德國,其他國家如美國、捷克、意大利等也表現突出。
第二,對中國的投資在2010年上升了30%,達到511億美元,目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2009年亞洲和大洋洲超過了美洲,2010年其進一步縮小了同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差距,成為世界上清潔能源投資的領先地區。
第三,海上風能投資在2010年迎來了一個好年頭,桑德銀行(Thornton Bank )下階段位于比利時海岸29.5萬千瓦的海上風力發電場獲得17億美元投資,位于德國海域的波克姆西II(Borkum West II)項目獲得10億美元投資。
第四,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企業和政府在清潔能源技術上花費的研發費用在2010年創下歷史新高。這之中,主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研發費用,從2009年的158億美元上升至210億美元;同時企業研發費用從2009年的低迷中恢復過來,打破了128億美元,達到144億美元,使全球清潔能源研發費用總額達到355億美元。
第五,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的投資在2010年勢頭強勁,比2009年總額上升了28%,達到88億美元,盡管沒能達到2008年118億美元的紀錄。在2010年私募基金交易中,美國風能項目開發商Pattern Energy Group獲得了4億美元投資,位于美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專家Better Place獲得了3.5億美元投資。
第六,公共投資市場從2008年和2009年由經濟衰退導致的低迷中反彈,在2010年上升了18%,達到174億美元。但這不是最高紀錄,低于2007年清潔能源企業在股票市場上募集246億美元的紀錄。2010年公共投資市場中最大的交易是:11月意大利國家綠色電力公司(Enel Green Power of Italy)首次公開募股獲得35億美元,還有10月中國風力渦輪機制造商新疆金風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獲得1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10年期間清潔能源股表現低迷,新能源全球創新指數(NEX index)下跌了14.6%,并且低于標準普爾指數500(S&P 500)20%多,這種級別的交易還是發生了。
2010年最大的投資資產類別跟通常情況一樣,是應用規模項目的資產融資,像是風電場、太陽能發電園區和生物燃料工廠。去年此類資產融資增長了19%,達到1278億美元。
就各領域而言,2010年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太陽能領域的投資增長了49%,達到893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歐洲的分布式發電項目推動的,去年歐洲此項投資增長了91%,達到596億美元。風能領域總投資增長了31%,達到96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大型歐洲海上風力發電場占了總投資的38%。智能能源技術,比如智能電網、能源管理、電動汽車和能量存儲,2010年發展勢頭也很強勁。此領域內各企業融資額達到歷史新高239億美元,在2009年基礎上增長了27%。
其他領域中,生物燃料在2010年幾乎是表現平平,總投資同2009年的81億美元相比有稍微下降,為79億美元,遠低于2006年美國玉米乙醇泡沫期間209億美元的歷史紀錄。生物質和垃圾焚燒發電也表現平平,2010年為116億美元,2009年為120億美元。
彭博新能源財經對這些數據結果的評論是:這個結果令人矚目,打破了先前的投資紀錄。雖然公共市場投資者中有人對清潔能源領域抱有疑慮,他們擔憂歐洲補貼計劃的可持續性,擔憂奧巴馬政府不能達成氣候或能源協議,擔憂人們對氣候變化一知半解的懷疑態度會逐漸加強,但它還是展翅起飛了。有媒體報道,如果想要在202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需要在清潔能源領域達到每年5000億美元的投資量。可以從這些數據中看出,我們已征途過半,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數據中也的確暗含著一個重要的警示。許多年以來,無論是中國的廉價貸款、歐洲海上風能優厚的承購交易、太陽能的收購電價稅率機制,還是對智能電網的監管推動,一直是政府的介入直接導致了投資額的增長。清潔能源產業需要繼續降低成本,并且減少對此類支持的依賴。
發展本地清潔需求是關鍵
位于德國的跨國公司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代表世界自然基金會制作了一份報告,并在2011年5月公布。報告回顧并比較了38個國家清潔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報告收集信息的來源包括:能源協會、銀行、券商研究報告、投資方報告和國際能源署等。它衡量了一些關鍵清潔技術活動所產生的收益情況,其中包括再生能源設備和生產設施的制造,比如生物燃料、太陽能和風力渦輪機;還有能源效率技術設備的制造,比如照明解決方案和保溫產品。
報告將清潔技術領域總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做了比較,以說明各個國家對清潔技術領域的相對關注程度如何。
報告稱,目前為止丹麥再生能源技術和能源效率收入占GDP的比例最大,為3.1%,合94億美元。這是由大規模生產風力渦輪機和保溫產品所推動的。位于第二位的是中國,占GDP的1.4%。報告中說,中國自2008年以來在清潔技術收入方面增長了77%,從其先前第四名的位置迅速上位。2010年中國在這方面收入最多,為640億美元。美國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收入額位于第二,為450億美元,但是只占GDP的0.3%,位于第17位。然而,在奧巴馬政府執政下,美國此方面收入已經有了大幅提高,報告稱自2008年以來增加了28%。
“中國在政治層面上做出了一個有意識的決策,要抓住這個市場,并積極地發展這個市場。”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位經濟學家唐納德?波爾斯表示。中國市場的增長有特殊性,并且是由中央政府來推動的。對政府來說,環境效益是受歡迎的,產業成長和主導全球清潔技術解決方案市場的機會對其也是一個強烈的刺激因素。
有趣的是,中國現在不僅生產清潔技術產品用于出口,還尋求迅速地在所有產業和社會各個方面采用這些解決方案。如此就可能幫助其現有產業改善營運績效,繼續在世界舞臺上參與競爭。中國政府比其他任何政府都認同同時生產和采納清潔技術解決方案所帶來的潛在雙重收益。
清潔技術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五個國家還有德國、巴西和立陶宛。德國的清潔技術收入是由大規模生產太陽能設備并應用太陽能所推動的,巴西是由乙醇生產產業推動的,立陶宛則是由風能、生物質和太陽能電池生產推動的。
2009年11月發表的一份報告對2020年產業增長情況作了預測。預測2020年產業增長將達到1.6萬億歐元,使得清潔技術成為僅次于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全球第三大產業。這份報告還總結了最成功國家的經驗。能夠使一個國家清潔技術產業持續成功增長的三個關鍵要素是:在創新周期內政府盡早且持續地支持;在國內各界通力合作下的高額投資;清潔能源技術應用的廣闊國內市場。
當政府著手建立一個全球市場需求強勁的產業時,常常忽略的一個因素就是以上三個要素中的最后一個。如果能夠保證本地市場對清潔技術產品有強烈的需求,企業就可以在一開始先供應產品滿足當地需求,在此基礎上再成長為出口型企業。如此便允許企業更緩慢地成長,在當地市場內可以犯任何早期性錯誤,學習進步,為出口做好準備。如果從投產第一天就需要出口,以此為基礎企業便很難起步。當地市場還可以讓企業建立示范性項目,展示給國際客戶,以降低其從海外購買新產品時的預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