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口腔保健;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健康教育;對比研究;學生

      【中圖分類號】 G 479 R 181.2 R 788 R 7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2-0192-02

      齲病、牙周疾病及其繼發病給兒童健康帶來很大危害。WHO已把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1]。學生時期是口腔疾病的高發期。中學生既處于容易患齲時期,又處于牙齦炎發病的高峰時期;學生時期也是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通過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獲得口腔保健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可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2]。為了解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影響,分別于2008年2月27日和2008年6月20日對鄭州市第二中學的139名學生進行了口腔保健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問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選取鄭州市第二中學為目標學校,再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按年級分層,隨機選取初一到初三年級各1個班,共抽取139名中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初一學生47人,初二學生46名,初三學生46名;男生71名,女生68名。年齡為12~15歲。分別于健康教育前后進行2次問卷調查,2008年2月27日發放調查問卷139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38份,有效回收率為99.3%;2008年6月20日發放調查問卷139份,收回有效問卷13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參考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設計的調查表,結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設計調查問卷。采用集中問答式方法進行調查,分別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調查1次。問卷包括3個部分:口腔保健知識12項,態度2項,口腔衛生行為5項,調查內容主要有牙釉質能否再生,齲齒病因和危害,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和窩溝封閉的作用,飲食護牙,牙間隙的清潔,牙刷的選擇和更換,定期口腔檢查;刷牙出血和發現齲洞如何處理;牙膏的使用,刷牙次數、時間和方法,進食后漱口情況。

      1.2.2 干預方法 由專業醫師對該初中年級的班主任進行系統的口腔保健知識培訓,然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3個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2個部分:第1部分為口腔健康基礎知識,包括乳牙和恒牙基本知識,牙齒的結構,齲齒和牙周病的發病機理、危害和防治,牙菌斑的形成及其在牙病發生中的作用;第2部分為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和保健態度,包括牙刷和牙膏的選擇,刷牙方式、次數和時間,進食后漱口和含氟漱口液,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物,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發現牙病及時就醫。使用健康教育處方,采取授課為主,并結合卡通掛圖、電視動畫和游戲的形式定期、定時開展健康教育。

      1.2.3 質量控制 對健康教育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培訓結束后統一考試,合格后才能開展健康教育。每次開展健康教育時應提前通知學生,參加者要簽到,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加所有健康教育課程;使用統一宣傳資料,按相同進度進行健康教育。數據錄入、整理和分析后進行復檢,發現錯誤及時修改。

      1.3 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 利用Excel 2003將調查數據錄入計算機,用VFP 6.0構建數據庫,采用SPSS 12.0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過程中運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的比較 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12項內容健康教育后答題正確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學生態度的比較 中學生口腔保健態度2項內容,健康教育后答題正確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 健康教育前后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的比較 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5項內容,健康教育后答題正確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口腔健康教育前中學生對口腔保健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就醫態度優于王琳等[3]2005年的調查結果,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養成率高于馮奕文[4]2005年的調查結果。這與近些年來重視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積極開展口腔衛生知識宣傳,推動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有關,尤其是對兒童和嬰幼兒口腔保健的重視,從小做起,保護牙齒。

      該調查結果也顯示,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態度和行為某些問題正確率較低。首先可能與家長自身有關。家長缺乏必要、系統、準確的口腔衛生保健知識,致使傳遞給兒童的信息不全面、不正確;家長對兒童口腔衛生行為監督不夠,致使兒童形成不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家長應注意自身的口腔衛生態度和對兒童的影響。其次,學校口腔衛生工作不到位。學校對中學生口腔保健工作不重視,參與力量薄弱,導致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效果不強,這也是學校口腔衛生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

      對中學生開展為期3個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情況、疾病就醫態度和正確口腔衛生行為實踐情況較健康教育前有明顯改善,因此要提高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水平,改善中學生口腔保健態度和口腔衛生行為,應該重視健康教育的作用,聯合多方面的力量,運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與學校教育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知識[5]。在學校中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導,可提高學校兒童的口腔保健知識水平,加強兒童的口腔保健意識[6]。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口腔衛生狀況[7],經過有計劃地開展系列口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口腔衛生保健意識,還可以糾正以前不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行為[8]。提示口腔健康教育在學生口腔保健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口腔健康教育離不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口腔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正確的口腔健康教育指導方針,規范口腔健康教育的執行程序,明確口腔保健的發展方向,監督口腔保健工作的進展;另一方面各級口腔醫療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通過與社區、學校的合作,利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推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的開展;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口腔衛生保健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加強與區域內醫療單位的聯系,系統、全面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

      4 參考文獻

      [1] 李剛,主編.口腔預防與社會醫學.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61-134.

      [2] 卞金有,主編.口腔預防醫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11.

      [3] 王琳,林居紅,劉渝嘉,等.重慶市12歲兒童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的調查分析.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8,33(1):91-94.

      [4] 馮奕文.健康教育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及其知識、行為的影響.實用預防醫學,2008,15(5):1 621- 1623.

      [5] 卞金有.口腔預防醫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9.

      [6] 韓曉蘭,馬燕,顏雨春,等.12歲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8):3 557-3 559.

      [7] 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青少年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2):1 594-1 595.

      [8] 武劍,阮世紅,彭績,等.深圳市小學生口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效果分析.中國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R78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365-02

      齲病是口腔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特別是兒童齲病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 ,為了解太原市12歲學生患齲情況,以便進一步開展預防工作和制訂口腔保健工作規劃,2010年對太原市1044名12歲學生進行了口腔檢查及問卷調查。

      1 調查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檢查對象:隨機抽取太原市內1044名12歲學生,其中男523名,女521名。

      問卷對象:接受口腔健康檢查的1044名12歲學生。

      1.2 方法

      按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及《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齲病診斷標準》,采用室內自然光線,使用口腔常規檢查器械(口鏡、探針)進行口腔檢查并記錄。

      問卷調查對接受了口腔健康檢查的12歲學生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口腔衛生行為、飲食習慣、口腔健康知識及觀念等。

      1.3 采用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口腔健康檢查

      太原市12歲學生恒牙患齲率為39.75%,男34.80%,女44.72%,男性低于女性。太原市12歲學生恒牙齲均為0.94,男0.83,女1.20,男性低于女性(表1)。

      在患齲學生中,有1顆齲壞牙齒的兒童最多,占受檢學生的13.2%,隨著齲齒數的增加,人數分布逐漸減少(圖1)。

      齲齒好發的牙位依次是下頜第一恒磨牙、上頜第一恒磨牙、下頜第二恒磨牙。

      太原市12歲學生所患齲齒中齲失補構成比如圖2所示,有92.55%的齲齒未充填。

      圖1 太原市12歲學生恒牙齲均頻數分布

      圖2 太原市12歲學生恒牙齲失補構成比(%)

      2.2 口腔問卷調查

      2.2.1 口腔衛生行為

      圖3 太原市12歲學生刷牙頻率構成比

      本次調查顯示,太原市87.63 %的12歲學生每天刷牙,每天刷牙至少2次的學生有44.30 %,12.22 %的學生不刷牙(圖3)。有43.33 %的12歲學生知道含氟牙膏,知道及使用牙線的學生有16.52 %。

      2.2.2 飲食習慣

      太原市12歲學生每天進食含糖食品(包括加糖牛奶、甜點、糖果、糖水、碳酸飲料和含糖果汁)的比例為46.52 %。喝牛奶不加糖的學生占35.19 %。

      2.2.3 學生口腔健康及就醫情況

      太原市12歲學生,在過去2周里,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出血的26.96 %。過去12個月里,43.85 %學生牙疼過,13.11 %牙疼時及時就醫。17.78 %學生牙齒碰傷或摔傷過,受傷原因多為玩耍打鬧摔跤磕碰。過去一年內27.41 %學生到醫院看過牙病。13.63%最近一次看牙的主要原因是拔牙或補牙。12歲學生最近一次就醫看牙的原因如圖4所示。

      圖4 太原市12歲學生口腔科就診原因構成比

      2.2.4 學生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

      絕大部分學生對口腔健康持積極態度,認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太原市12歲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來源途徑主要有電視/廣播/網絡(76.15 %),家長(54.07 %),報刊/雜志(39.93 %),口腔醫務人員(33.33 %),學校口腔健康教育(29.41 %)等。

      3 討論

      12歲兒童是齲病流行病學調查中較為重要的群體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齲病的患病水平以12歲齲均作為衡量標準,故研究12歲兒童的口腔健康有其特殊意義。本次調查顯示我市12歲兒童恒牙患齲率為39.75 %,齲均為 0.94,比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2歲年齡組的全國平均水平(患齲率為28. 9 %,齲均為0. 54)高。單因素分析顯示,家庭因素中是否獨生子女,父親和(或)母親最高學歷,口腔衛生行為中的刷牙頻率、是否使用牙線,飲食習慣中的喝牛奶或酸奶的頻率,口腔保健知識中的是否聽說過含氟牙膏,口腔保健態度中的預防牙病首先靠自己,這幾個因素與12歲兒童恒牙齲病相關。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口腔健康知識和行為與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密切相關,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了解口腔衛生知識越多,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影響著孩子的口腔健康行為。

      口腔衛生行為與齲齒的發生有著最直接的聯系。刷牙、使用牙線是最基本的口腔衛生行為。本調查表明,刷牙的頻率、是否使用牙線是影響齲齒發生的因素,均與患齲率成負相關關系。隨著刷牙頻率的增高,恒牙的患齲率降低;使用牙線的兒童恒牙患齲率比沒有使用牙線兒童低。刷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自我口腔衛生行為,是機械性去除菌斑和軟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從本調查結果看,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兒童恒牙患齲率相對較低,刷牙頻率與齲病的發生率有著密切的聯系。

      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進而改變健康行為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則是行為改變的動力。本次調查發現口腔保健知識中是否聽說過含氟牙膏是兒童恒牙齲病的影響因素之一,沒聽說過含氟牙膏是危險因素,兒童恒牙患齲率高,口腔健康知識及態度直接影響著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學生時期是個體獲取口腔衛生知識,形成口腔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這提示在學校里開展口腔保健知識教育的必要性,特別在學校加強含氟牙膏的宣傳對于預防兒童恒牙齲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抓好學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學生從小學習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樹立正確的口腔保健態度,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太原市今后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兒童齲齒;綜合口腔護理干預;預防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接受口腔檢查的80例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兒童均年滿三周歲,并排除存在智力障礙、口腔炎癥、齲齒及其他器官系統疾病等癥狀,該項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本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所有兒童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將80例兒童以隨機抽取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40例兒童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3.0~8.0歲,平均年齡為(4.3±1.6)歲,體重為:12.3~21.5kg,平均體重為(17.2±2.4)kg;觀察組40例兒童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范圍為:3.5~7.8歲,平均年齡為(4.1±1.7)歲,體重為:12.1~21.7kg,平均體重為(17.4±2.5)kg,兩組兒童在性別、年齡、身體素質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40例兒童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引導兒童進行常規的防齲操作和引導兒童家屬按照日常的護理習慣對兒童進行口腔護理。觀察組40例兒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如下:全面體檢評估口腔情況,首先護理人員應該對兒童進行一個全面的體檢檢查,充分了解兒童的身體狀況以及口腔齲齒狀況。另外,護理人員還要詳細向兒童家屬進行詢問,了解兒童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分析兒童齲齒產生的原因[3]。防齲操作過程護理,在防齲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可采用無口腔刺激和具有水果香味的氟化泡沫對兒童口腔進行檢查,在咬脫過程,需引導兒童低下頭,用牙齒將牙托咬住,并做到勿吞咽和勿咀嚼,操作完畢后半小時內不得進食水和食物,若兒童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不配合、亂動現象,護理人員還需采用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或語言為其講解防齲的重要性或為其播放歡快的音樂或動畫片來轉移其對操作不適的轉移力量。并引導家屬每半年帶兒童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以及時發現其口腔問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兒童家屬的健康教育,如為兒童家屬發放口腔保健宣傳手冊或組織其開展口腔健康知識講座等,在宣教過程中,需注意詳細向家屬講解口腔的正常結構與功能,并介紹各類口腔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對兒童構成的威脅。同時,護理人員要指導兒童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并選擇兒童的牙刷和牙膏。在健康宣教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采取兒童感興趣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比如以圖片、動畫的形式來提高兒童的配合度,并促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為兒童提供針對性的飲食指導護理,齲牙的發生與兒童偏食、喜愛吃含糖量高或酸性食物等飲食習慣具有密切的關聯,為此,護理人員需引導家屬嚴格控制兒童的零食量,并引導其盡量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冷飲和垃圾食品,對兒童的偏食不良習慣習及時糾正,同時,家長還要多鼓勵兒童使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水產品、鮮奶類等具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⑤引導家屬做好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監督工作,由于兒童的自控能力較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需引導和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如飯后及時漱口,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另外,家屬還可以詳細記錄兒童的行為習慣,對于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應該耐心指導兒童糾正。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配合度以及經護理干預后的正確刷牙率、齲齒發生率、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和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配合度評價標準為:完全配合: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欣然接受并積極配合;配合:兒童勉強完成防齲操作過程;不配合:兒童拒絕接受防齲操作或操作過程中出現嚴重哭鬧現象,影響操作的正常進行,總配合率=(完全配合+配合)/總例數×100%,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評價采用問卷調查表收集,分成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評價標準,總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配合度對比觀察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總配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7.5%),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兒童正確刷牙率、齲齒發生率及對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對比觀察組兒童(n=40)正確刷牙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n=40)正確刷牙率(72.5%),觀察組兒童齲齒發生率(5.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觀察組兒童對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兒童(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對比觀察組兒童(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75.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第4篇

      口腔健康知識來源

      口腔健康知識來源:電視/廣播(27.9%),報刊/雜志/科普讀物(15.0%),家人/朋友(19.4%),醫院宣傳欄(21.3%),口腔醫護人員(6.1%),社會健康教育活動(2.6%),學校(5.7%),其他途徑(2.0%)。

      末次就醫原因

      見表3。

      口腔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影響

      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口腔衛生及牙齒狀況滿意,認為口腔健康問題對生活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飲食(47.1%),發音(23.5%),外貌(29.1%),自尊心(27.7%),社會交往(32.2%)。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范文第5篇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項目中,兒童屬于一個重要的群體。讓他們從小養成愛護牙齒的習慣,對其今后的健康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學齡前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他們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很少,同時,自覺性較低,難以獨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口腔健康習慣。而家長自身具備的口腔保健知識及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當然,學校教師的積極參與,也能對兒童起到較好的教育作用。因此,還應對家長、幼師、社區保健人員等加強相關培訓教育,從而形成“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局面,進一步幫助學齡前兒童形成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改掉原有的壞毛病,教育并督促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

      1樹立口腔健康意識,重視乳牙疾病

      很多兒童的家長對乳牙疾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覺得反正乳牙都會掉的,以后會有恒牙。因此,對于學齡前兒童乳牙疾病,未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即使孩子得了齲齒或其它的牙病,都不去治療。這是極為錯誤的認識和做法。若乳牙不是正常脫落,而是因齲齒或外傷等因素而不得不被拔除。這樣,拔掉后出現的間隙會對兒童牙齒的咀嚼能力造成影響,還可能增加患齲齒的幾率。當乳牙患病后,不及時進行治療,兒童不僅受到牙痛的困擾,還會影響到恒牙牙胚形成,導致恒牙無法正常萌出[1]。進而影響到孩子的頜面部發育和今后的容貌,更嚴重的還會給兒童的消化系統造成一定影響,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到身體發育,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2]。因此,應積極加強對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幼師、社區保健人員等的口腔保健知識培訓與教育。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口腔健康意識,掌握相關的口腔保健常識,讓他們明白保護乳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孩子乳牙患病,必須及時醫治。

      2學會正確刷牙,培養好的口腔習慣

      學齡前兒童常患的口腔疾病有齲齒和牙周病等。這些口腔疾病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牙菌斑是引起這兩種口腔疾病的關鍵因素。而刷牙與漱口屬于最基礎的口腔保健行為。刷牙能起到機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漱口則能及時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細渣及軟垢。養成刷牙與飯后漱口的習慣,有助于預防并降低齲齒與牙周病的發生率。因此,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正確有效地刷牙。首先,針對父母、幼師、社區保健人員,開展關于刷牙的示范教育及指導。通過多媒體或模型演示等方式培養他們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國內專家提倡采用科學、有效的“三、三、三”刷牙法,也就是每日堅持刷牙3遍,每次刷牙時間為3分鐘,每次都選在飯后3分鐘[1]。Bass刷牙法主要強調刷牙應該豎著刷,而不是橫著刷,它能有效去除菌斑。同時,還防止對牙體及牙齦組織造成機械性傷害,并能按摩牙齦。因此,該方法值得在臨床推薦。刷牙中要保證面面俱到,兼顧到牙齒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及頰舌側。對于那些難以刷到的部位,應盡量清潔到位。此外,學齡前兒童的相關監護人員還應加強對孩子刷牙興趣的培養,并督促他們正確地刷牙,確保刷牙的次數和刷牙時間足夠。同時,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3糾正孩子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預防出現錯頜畸形

      學齡前兒童可能有很多不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常見的有唇習慣、舌習慣、咬物習慣、吮指習慣、偏側咀嚼習慣等[1]。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最終會引起錯頜畸形,嚴重影響到孩子容貌及今后的發育。唇習慣一般為咬下唇,而長時間咬下唇,極易讓上前牙發生唇向傾斜,咬上唇,則極易引起前牙反頜。當兒童處于替牙期,他們會因為生理上產生的不適,不自覺地會用舌頭舔弄松動的乳牙或剛剛萌出的恒牙,從而養成各種不良舌習慣,包括舔牙、吐舌、伸舌等習慣。伸舌習慣可引起孩子前牙開頜或下頜前突等問題;吐舌習慣則會對恒牙萌出有所阻礙;長時間舔弄前牙舌側,極易引起牙向唇側傾斜,甚至造成牙弓前突;咬物習慣,常見帶有咬指甲、咬鉛筆等,會引起局部小開頜。吮指習慣,會引起前牙小開頜;同時,使口腔內肌肉動力不均衡,兩頰出現收縮而引起牙弓狹窄、上前牙突出、開唇露齒。對于長時間單側咀嚼的,對側會由于缺少生理性刺激而引起肌肉萎縮,從而讓面部不對稱。家長、幼師和社區保健人員應努力糾正兒童的不良習慣,加強對其的監督。當說服不起作用時,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例如,針對吮指習慣,可為其戴指套或在手指上涂抹苦味藥物。針對咬唇、吐舌、吮指等行為采用不良習慣破除器,積極監督孩子改掉不良習慣,避免出現畸形。

      4對孩子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醫院、學校、社區應互相配合,共同抓好學齡前兒童的齲齒防治工作。口腔醫生可定期作關于幼齡兒童的口腔健康普查,建立相應的口腔健康檔案。若發現齲齒,為他們及時填充,真正抓好學齡前兒童齲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孩子的父母也應定期帶孩子去作口腔檢查。當孩子乳牙已經萌出后,至少每半年作一次檢查,3歲后可每年檢查一次[3]。此外,當孩子處于乳牙期或替牙期時,可能會由于缺少牙齒,而出現吐字不清的問題。有的孩子會因此出現自卑、羞于開口的問題。醫生要告知家長如何幫助他們努力克服這些心理障礙,從而讓他們愉快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小青,張學軍.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初探 學術探討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山西醫科大學附屬汾陽醫院,山西 汾陽032200:79-80.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