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最新能源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71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1-0-02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一種基于市場的、全新的節能項目投資機制“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簡稱EPC;目前國內稱作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簡稱EMC)在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這種節能項目投資新機制運作的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ESCo;目前國內簡稱EMCo)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國、加拿大,ESCo已發展成為新興的節能產業。1996年,在我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合作實施的《中國節能促進項目》的支持下,北京、遼寧和山東成立了三家示范EMCo,拉開了在我國引進、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的序幕。甘肅省于2007年底開始推廣該模式,以幫助省內企業實施節能改造,推進甘肅省的節能減排工作。
一、合同能源管理(EMC)綜述
(一)EMC模式
EMC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成本的一種市場化運作的節能機制,以EMCo和用能企業之間的能源管理合同為載體,雙方確定節能目標,最終達到共贏局面的最新能源管理模式。EMCo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顯著降低用能企業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
(二)EMC模式的優勢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由于各類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價值的嚴重低估,廉價的能源使很多用能企業利用高能源投入換取產出效益;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控制生產成本,并不會為了節能而使用專業的節能技術和設備來輔助生產,故而造成嚴重的能源浪費。傳統的節能方式多為用能企業自身投入節能技術和設備,或者利用地方政府節能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效果并不明顯。近些年,隨著節能意識逐步深入,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成為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的一大法寶,而較高成本的節能技術和設備又成為用能企業提升能源利用率的瓶頸。在這一背景下,對于用能企業而言,EMC模式凸顯了它的優勢,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有效解決用能企業在節能過程中的技術信息不對稱問題。EMCo能夠提供專業的節能技術和設備,降低了用能單位自行節能的技術風險。其次,有效降低用能企業用能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用能單位不需要承擔節能項目實施的資金,有效改善用能企業資金流,同時建立綠色企業形象,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再次,有效提高用能企業的能源利用率。EMCo提供的專業節能服務能夠促使用能企業的節能效率。最后,有效降低用能企業節能的經濟風險。EMCo對客戶的節能項目進行投資,并向客戶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效益,因此,EMCo承擔了節能項目的大多數風險。
EMC模式通過節能目標的實現,最終能完成用能企業、EMCo、金融、機構政府、社會等多方面共贏的局面,這是傳統企業發展模式所不能帶來的巨大優勢。EMC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的青睞,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二、甘肅省實施EMC的背景
甘肅省于2007年底開始推廣EMC模式,相比發達省份,起步偏晚,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針對EMC模式的實施背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甘肅省能源利用現狀
甘肅省的產業結構是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自2000年以來,第二產業一直占GDP總量的40%以上,2010年第二產業生產總值占GDP總量的48.17%,貢獻率為59.32%。第二產業對拉動甘肅省域經濟起著最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消耗著大量的能源,2010年甘肅省能源消耗總量為5923.13萬噸標準煤,其中第二產業消耗4456.08萬噸標準煤,占消費總量的75.23%,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3.25噸標準煤/萬元,是全國第五高耗能地區。甘肅省節能潛力巨大,EMC模式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甘肅省EMC的需求潛力
甘肅省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001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值是49020308萬元,而采用EMCo服務的不超過10家。超過95%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EMC模式采取觀望態度,甚至不知道EMC模式。一個正在探索的案例,騰達西北鐵合金公司采用EMCo服務,EMCo通過調查企業用能狀況,分析用能效率,科學評估用能潛力,主要從公司生產工藝、供水、供電、供暖用能、用熱效率方面提出了15項節能建議,初步診斷出該企業總計有5138萬元的節能潛力,僅供熱一項每年就能節省2800噸標準煤。假如EMC模式成為甘肅省節能領域的常態服務模式,8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采用EMCo的服務,專業化的節能服務會使全省每年節約能源30%以上。用能企業可以因為能源成本的降低增加產品市場競爭優勢;EMCo因為提供節能服務而得到相應的服務報酬,取得利潤,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民眾可以享受到因為節能而帶來的自然環境的改善效果,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總體來說,甘肅省用能企業的節能需求巨大,民眾對環境改善的渴望度高,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較東南沿海地區,EMC在甘肅省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三)甘肅省EMCo的發展
全國2005年時有EMCo80家,到2010年時已經發展到了800多家,甘肅省目前經過國家備案的EMCo共有24家,均為中小型企業。由于EMCo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資金回轉較慢并存在一定的資金回流風險,同時節能服務行業內的企業沒有統一的行業服務標準和設備節能量化評價標準,導致最需要接受節能服務的高耗能用能企業對EMCo普遍缺乏信任感,對甘肅省整個EMC的實施、推廣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由于大多數節能項目的規模改造工程較大,EMCo經濟投入比重較大,大量的節能項目由于融資障礙而難以實施。另一方面,由于對EMCo的節能服務效果的未知,保守的嘗試心態促使甘肅省用能企業與節能企業簽訂的多是三年內的短期合同。對需要長久發展的EMCo來說,短期的節能服務合同并不能帶來豐厚的利益,在合同初期,EMCo由于投入了節能設備、技術等必定屬于虧損階段,在收回成本后,如果合同到期而終止服務,會大大挫傷EMCo的積極性。現階段絕大多數的短期節能服務合同不利于甘肅省EMCo的長久發展,從而影響EMC模式在甘肅省的更廣更深入的發展。
三、甘肅省EMC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用能企業觀念滯后
在各種行業中,耗能最高的行業是鋼鐵、水泥、礦山采掘、電力、冶煉、石化等行業。甘肅省內該行業中多為帶有壟斷性質的國家控股企業,由于對產品價格的相對壟斷,節能降耗并沒有成為這類企業的自覺意識。其他行業的用能企業由于資金問題或者本身就缺乏企業責任感,節能降耗意識非常薄弱。在這樣的企業節能意識下,EMCo的項目營銷和商務談判人員很難接觸到用能企業的決策者,營銷難度加大。另外,用能企業對EMC模式缺乏了解,對風險估計和節能效果的懷疑使多數企業對EMCo抱觀望態度。用能企業保守的節能態度使甘肅省內EMCo很難獲得節能服務訂單。
(二)EMCo融資困難
甘肅省內的EMCo均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注冊資本不足千萬,少的只有百萬元,員工人數均在百人以下,少的人數不超過10人,多屬于民營小型企業。在EMC模式下,EMCo承擔絕大部分項目風險和資金籌集任務,而且回款周期相對其他行業較長,隨著EMCo業務的拓展,實施項目的增多,EMCo的資金鏈很有可能發生斷裂,可持續的資金來源是EMCo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從全國來看,EMCo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國際支持資金、國家撥款、銀行信貸、融資租賃、股權融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交易、項目合作等。對于甘肅省內的EMCo而言,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交易、項目合作是資金的主要來源,其它方式并不具備可操作性,而自身的資本積累速度緩慢,制約了EMCo的快速發展。甘肅省EMCo中小企業如何才能獲得可持續的資金支持,擁有相對較多的融資渠道是EMCo發展的關鍵。
甘肅省內的EMCo與其他行業的中小型企業面臨著同樣的融資困難的境遇,一是由于EMCo多數是輕資產,融資過程中可抵押資產少、缺乏良好的擔保條件;二是企業內部運營效率不高,管理水平較低,專業技術人才相對匱乏,在節能服務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多種內部因素制約了金融機構對EMCo的發展前景評價;三是與眾多中小型企業一樣,省內EMCo金融素質偏低,未能在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信任感。綜合上述因素,省內金融機構出于對EMCo的誠信以及其經營風險的考慮,在評價EMCo資信等級時均處于較低級別,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EMC在甘肅省發展的瓶頸。
(三)EMC專業技術以及能源管理人才匱乏
目前,省內的EMCo的員工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總體不高。高學歷的專業人才以及有豐富EMCo管理經驗的優秀人才并不會選擇在規模不大、收入水平不盡人意的小型EMCo中任職,故而省內EMCo中的任職人員多為應急性就職,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由于企業規模較小,人員流動性強,通過企業進行員工的系統專業培訓并不現實,也導致EMCo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EMC項目是集節能設計、節能管理、服務培訓、商務談判、營銷策劃、知識產權保護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才參與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而甘肅省內的EMCo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現在多淪為進行節能設備買賣的貿易性企業,喪失了EMCo的服務企業本質。
四、推進甘肅省EMC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相關政策規定
從政策層面來看,我國節能服務受到了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在政府指導和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甘肅省政府機構應該針對省情制定出符合甘肅省EMC發展的政策,通過節能優惠政策解決用能企業和EMCo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形成省內完善的節能服務網;通過制定甘肅省的行業耗能標準,利用量化標準檢測EMCo的合同完成狀況,促使合同順利完成;通過制定行業規范、服務標準的制定促使EMCo優勝劣汰。建立省內EMC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制度,規范行業秩序。
(二)加大財政支持,多方面拓展EMCo融資渠道
對于EMC在甘肅的發展境況,面對EMCo的發展的困惑,甘肅省政府機構應該加大針對EMC的財政支持,增加對EMC項目的撥款;為EMCo成立擔保基金,提高金融機構為EMCo融資的積極性;根據國家政策,在EMC項目融資過程中給予相應的利率優惠政策;大力宣傳EMC模式,鼓勵商業銀行外的金融機構,如風險基金、私募基金、小額信貸公司等形式積極參與為EMCo融資;對EMCo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已經取得節能成果的EMCo實行財政獎勵和補貼。
(三)加大省內EMC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針對甘肅省內EMC專業人才匱乏的狀況,應該發揮政府、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多層次的作用,建立EMC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引導民眾轉變就業觀念,鼓勵節能設計、節能管理、服務培訓、商務談判、營銷策劃、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高素質、高層次專業人才進駐EMC行業,改變EMCo人才匱乏的局面。面對省內EMCo由于資金原因無法獨立完成EMC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通過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搭建EMC行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再培訓平臺,幫助EMCo解決就業人員的素質問題。通過優化EMC人力資源結構,最終帶動甘肅省整個EMC行業的發展。
(四)通過省內公共部門與EMCo的合作來強化EMC的示范作用
由于EMC模式在甘肅省還沒有被廣大用能企業認可,對風險估計和節能效果的懷疑使多數企業對此呈觀望態勢,EMCo直接面對用能企業的訂單的機會太少。在這種背景下,甘肅省政府公共部門應該首當其沖與EMCo進行合作,強化EMC的示范作用。通過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與EMCo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減少地方財政在公共機構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支出,檢測EMC的節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為廣大用能企業做出表率,打消用能企業的顧慮,為省內EMCo爭取到更多的訂單,全面促進EMC在甘肅省的發展。
在2010年6月,甘肅省發改委頒布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到2012年,扶持培育15~20家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3~5家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服務企業。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通過多方面的努力,相信甘肅省EMC行業會得到快速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劍.節能服務發展的經濟學分析及政策性見解[J].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