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普通外科論文

      普通外科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普通外科論文

      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第1篇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南大學湘雅醫月刊學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種:雙語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5-6947

      國內刊號:43-1213/R

      郵發代號:42-12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第2篇

      從師醫學泰斗,夯實專業根基

      張宗明教授于1990年7月在昆明醫學院附二院肝膽外科獲碩士學位:1994年7月在同濟醫科大學普外科獲博士學位,師從醫學泰斗裘法祖院士:1996年6月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普外科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工作;2001年5月,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留學回國。長期的名校學習、名師指導和潛心刻苦鉆研,使他擁有淵博的專業學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強勁的科研能力,夯實了雄厚的專業根基,取得了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全面發展的豐碩成果。2002年入選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計劃,2003年人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嚴謹為醫。誠信為人

      2003年4月10日,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直屬的北京酒仙橋醫院,劃歸教育部,交由清華大學管理,更名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掀開了醫院建設的新篇章。并入清華大學后,醫院確定了“突出專科,綜合發展”的方針,制定了“嚴謹為醫,誠信為人”的院訓,聘請了吳清玉教授、張宗明教授等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號召全院職工以“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行勝于言的實干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打造醫院品牌,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秉承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為把醫院盡快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品牌醫院。作為副院長的張宗明教授深刻認識到,在醫院從職工醫院向清華大學附屬醫院的轉變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嚴謹為醫,誠信為人。敬業奉獻,追求卓越,堅定不移地向一流醫院的目標奮進。張教授倡導以“頂天立地”四字作為醫院的奮斗精神。“頂天”即是攀登世界醫學高峰,“立地”則為根植中華大地、服務于13億人民。“我們有十足的信心實現‘頂天立地’的目標!”張教授說,“這個信心一方面來自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學校把醫學生命科學作為21世紀前20年的戰略發展重點,并全力支持醫院的建設發展。借助清華大學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強大的綜合實力,醫院就能夠站在高起點上,從政策、資源、管理、環境等各方面形成競爭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來自醫院廣大職工的期待。‘眾人拾柴火焰高’,全院廣大職工的齊心協力、不懈努力是推動醫院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張教授認為,解除人們的疾病痛苦、維護人們的身體健康、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始終是醫院和醫務人員的根本任務。“嚴謹為醫”要求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嚴格遵循醫學發展的內在規律,認真執行醫療規章制度,大力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并積極吸收世界醫學發展的先進經驗,不斷開拓醫療技術創新,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要求,在張教授的倡導下,醫院實現“無障礙門診”。嚴格醫師門診負責制,開辟危急重癥病人綠色通道。實現資源共享的無障礙流程,發揮多學科聯合協作的優勢,使每一位病人都得到系統、合理、規范、方便、快捷和優質的“一條龍”醫療服務。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國家和社會對衛生事業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廣大醫務人員不得不在履行社會職責、講求社會效益的同時考慮經濟效益,但張教授更提倡“關愛生命、呵護健康”,信守“愛心無論位高低,治病不分人貧富”的承諾。他說:“‘誠信’對于普通人群,意味著‘誠實守信’;對于醫務人員,則延伸為‘坦誠醫療、真心關懷’。‘誠信為人’是他們對‘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理念的深化與升華,也是對‘以人為本,以德行醫’的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張教授提出“病人需要100%,我們給予120%”的服務理念。這100%就是“治好病、讓患者痊愈出院”,這120%中的20%指的是“在治好病的同時,又把熱情、敬業、奉獻的精神傳道給病人,讓病人出院后把這種精神帶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更好地奉獻社會、造福人民。”

      恪盡職守。突破普外科臨床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張教授對普外科各種常見、多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專長于肝、膽、胰、脾外科,尤其對膽道外科領域的各種疑難及復雜疾病的診治造詣較深。他基礎理論扎實,使分析、診斷疾病的準確性很高;手術技術精湛,實施了諸如疑難肝癌手術、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許多高難度手術。贏得了同行和病家的廣泛贊譽。中晚期肝門部膽管癌是普外科最棘手的疾病之一,手術風險大、切除率低,術后復發率高,預后差。是目前膽道外科面臨的一大難題。張教授深入鉆研中晚期肝門部膽管癌的各種治療方法。大膽突破傳統觀點認為的手術“”。制定了根治手術、姑息切除、“架橋”式內引流等多種治療方案,為各種類型的中晚期肝門部膽管癌患者延長了生命時間,提高了生命質量。有關經驗總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受到同行的重視。

      由于他醫術高超,特別是勇于為病人的利益承擔醫療風險,因此,吸引了很多因為病情復雜、手術難度大而在國內一些大醫院不能治療的病人來院就診。通過他的精心手術和綜合治療,這些病人全部得到了康復。如一例72歲高齡的中晚期肝門部膽管癌患者,在術前的影像學檢查時發現腫瘤已侵犯門靜脈,此患者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合并瓣膜病史,5年前行心臟瓣膜置換術,4年前置人心臟起搏器,曾在北京某著名三級甲等醫院就診,被視為手術“禁忌”,后轉來該院。張宗明教授為患者成功實施了包括門靜脈部分切除后重建在內的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術后恢復良好。張教授還對一例急性重癥胰腺炎并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在臨床鑒別胰腺炎與胰腺癌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成功實施了高難度、高風險的二期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再如一例骨髓纖維化并巨脾(占據腹腔大半)、伴脾功能亢進癥患者,曾在全國多家大醫院診治療效不佳。僅靠經常輸血維持生命。張宗明教授予以實施巨脾(被廣泛認為用于代償造血而不宜切除)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健康。

      張教授認真總結臨床經驗。近年撰寫了《中晚期肝癌治療方法的選擇》、《膽道外科疾病的診治進展和現

      狀》、《腹部微創技術臨床應用進展》等專家論壇文章,對于肝膽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到了深入、系統、規范、前瞻性的理論指導和實際推動作用。

      執著追求,攻堅醫學科研難題

      在科研工作中,張宗明教授主攻肝膽胰脾外科疾病的診治創新的臨床研究和動物模型細胞離子通道改變的實驗研究,在外科疾病的手術改進和創新、動物模型制作、細胞膜離子通道、受體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有深厚的理論、熟練的技術基礎,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績。張教授在非興奮細胞的鈣池耗竭操縱的Ca2+通道調節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研究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研究,首先證實了鈣調蛋白具有關鍵性作用。該研究結果對于深入研究非興奮細胞的Ca2+通道特性及其調節機制、胞內信號傳導、分裂、增殖、代謝、分泌、乃至凋亡等機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有關成果已在PNAS等國際著名雜志上發表,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重視。已被SCI引用300多次。

      張教授迄今已在PNAS等國內外雜志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13篇,多次應邀赴美國、日本、香港參加學術會議。并在大會宣讀學術論文10多篇;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人事部博士后科學研究基金、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基金各一項,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5項。張教授新近完成的有關肝缺血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肝細胞鈣通道功能的3種主要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研究。有關糖尿病發病機制和治療機理的、影響胰島細胞功能的鈣通道的研究,將有一系列高水平學術。

      教書育人,打造精英學術團隊

      在教學工作中。張宗明教授作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外科學授課,憑借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課堂上旁證博引、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悉心傳授,深受學生和年輕醫師的歡迎。至今已指導畢業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8名,正在指導博士生2名、碩士生2名,參與了外科權威專著《黃家駟外科學》(第七版)和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外科學》五、七、八年制教材的編寫工作,并受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臨床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十分重視學術團隊建設,并采取嚴格管理、大膽使用的方法加快學術骨干和年輕醫生培養,通過幾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一個富有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精神的精英學術團隊。同時,作為普外科學科帶頭人,他認為只有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加強科室的學科建設,實施嚴格的專業化管理,才能全面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在他的領導下,該院普外科的專業技術水平迅速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同時帶動科室的醫療、教學、科研全面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具有良好社會信譽和學術地位的知名品牌科室。

      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外科手術;麻醉;肌松藥;喉罩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114

      由于小兒外科患者治療配合度較差, 對其實施較為短小的手術如包皮切除、皮膚血管瘤切除等亦需要全身麻醉[1]。傳統多采取靜脈全身麻醉并給予氣管插管, 但該麻醉方式對患兒帶來較大痛苦。近年來, 臨床普遍采用喉罩代替氣管插管, 可減少對患兒口咽部的損傷, 但需同時使用肌松藥拮抗劑[2]。鑒于此, 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部分患兒的臨床資料, 就無肌松藥配合喉罩置入方式在外科短小手術中的臨床應用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住本院外科患兒102例, 均為男性且住院期間均行手術治療。依據術中麻醉方式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50例)與對照組(52例)。其中研究組患兒年齡1~9歲, 平均年齡(5.3±2.4)歲;體重10~32 kg, 平均體重(22.4±4.7)kg;手術時間15~56 min, 平均時間(24.7±9.5)min。手術類別:下降固定術8例、包皮切除術8例、鞘膜翻轉術10例、皮膚血管瘤切除術14例, 腹股溝疝高位結扎術10例。對照組患兒年齡1~8歲, 平均年齡(5.1±2.1)歲;體重9~30 kg, 平均體重(21.7±4.4)kg;手術時間12~58 min, 平均時間(23.5±9.4)min。手術類別:下降固定術9例、包皮切除術7例、鞘膜翻轉術11例、皮膚血管瘤切除術12例, 腹股溝疝高位結扎術1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常規術前準備, 實施靜脈全麻, 其中研究組不給予肌松藥置入喉罩:建立靜脈通道, 依次注射0.1 mg/kg阿托品、0.1 mg/kg咪達唑侖、2 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誘導后置入喉罩。而對照組則給予氣管插管:在上述誘導基礎上給予靜脈滴注0.6 mg/kg維庫溴銨, 氣管插管。聽診雙肺, 確定喉罩及氣管插管位置良好后連接麻醉機。對照組患兒行機械通氣, 保留患兒自主呼吸。術中維持:瑞芬太尼0.1~0.2 g/(kg?min)泵入、七氟烷吸入1.5%~3.0%。手術結束時停藥, 適時拔除喉罩及氣管導管。

      1. 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術前、置入喉罩(氣管導管)后以及拔除喉罩(氣管導管)時兩組患者的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水平。并統計其拔管時間及拔管期不良反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應用效果 研究組患兒術前、置入喉罩后以及拔除喉罩時心率分別為(96.3±5.2)、(97.2± 6.3)、(101.7±5.2)次/min;上述各時間點平均動脈壓分別為(94.5±7.4)、(96.1±5.6)、(98.2±5.7)mm Hg(1 mm Hg= 0.133 kPa)。對照組患兒術前、置入氣管導管后以及拔除氣管導管時心率分別為(96.7±5.5)、(98.8±6.9)、(101.7±5.2)次/min;上述各時間點平均動脈壓分別為(95.4±6.6)、(99.4±7.9)、(129.6±5.8)mm Hg。兩組患兒在術前以及置入喉罩(氣管導管)后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拔除喉罩(氣管導管)時對照組平均動脈壓顯著高于研究組(P

      2. 2 不良反應 研究組患兒拔管(喉罩)時間為(5.7±2.1)min;拔管期間發生躁動2例, 嗆咳3例, 總發生率為10.0%。對照組患兒拔管(氣管導管)時間為(14.6±3.4)min;拔管期間發生躁動9例, 嗆咳5例, 總發生率為26.9%。對照組患兒拔管時間長于研究組(P

      3 討論

      對于皮膚軟組織淺表組織手術、固定以及腹股溝疝高扎等外科短小手術, 由于時間短、刺激小, 傳統多采取氯胺酮靜脈麻醉[3-5]。但該方案多可引起患兒呼吸抑制, 存在發生麻醉意外的可能。全身麻醉下氣管插管對呼吸道可進行可靠保護, 安全性較好。但該方案對麻醉深度的要求較高, 麻醉過程中需采用肌松藥和鎮靜鎮痛藥物, 增加患兒蘇醒時間, 延長復蘇室停留時間, 且在拔管時患兒舒適度較差。

      喉罩是一種近年來獲得應用的新型通氣工具。該裝置介于氣管插管和面罩之間, 在使用時由于喉罩在咽喉部和聲門上, 一般不會對會厭部以及氣管黏膜造成刺激, 患兒舒適度較好[6-8]。因此在置入和拔除喉罩時對患兒生命體征影響較小。本研究表明, 采取喉罩聯合無肌松藥方案的患兒在拔管時平均動脈壓變化幅度較小, 且顯著低于氣管插管患兒。此外, 在拔管時喉罩通氣患兒由于刺激較小, 躁動以及嗆咳的發生率顯著低于氣管插管患兒, 表明患兒適應性較好。

      綜上所述, 在外科短小手術中采取喉罩聯合無肌松全麻具有安全、舒適的優點, 患兒適應性好, 麻醉過程中對患兒生命體征影響較小, 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慧芯,陳杰文,陳聰,等.小兒無肌松藥喉罩置入在腹腔鏡下斜疝高位結扎術的應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4):93-94.

      [2] 臺永祥,段宗生,呂曉紅,等.肌松藥對老年患者全麻喉罩通氣術后咽喉痛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23):6679-6680.

      [3] 韓曉航, 周南, 周錦.無肌松藥喉罩通氣全麻在腹腔鏡下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中的應用.中國中西醫結合麻醉學會[CSIA]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麻醉學術研討會、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麻醉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 2015:211.

      [4] 湯京偉. 七氟烷吸入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當代醫學, 2014, 21(6):142-143.

      [5] 王玉建,賀偉忠.喉罩聯合無肌松全麻在兒科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青島醫藥衛生, 2014, 46(3):211-213.

      [6] 賀偉忠,楊義,范小麗,等.喉罩聯合無肌松全麻在小兒眼科手術中的應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24):79-81.

      [7] 林傳濤,高翔,陳小琳.喉罩下吸入七氟烷全麻聯合骶管阻滯在小兒臍以下短小手術中的應用.福建醫藥雜志, 2014, 36(1): 56-57.

      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56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年來收治的56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23例輕癥AGP患者行非手術治療后,48h內病情均有所好轉,白細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個月后行膽囊切除術。結論:急性輕型膽源性胰腺炎早期應以非手術治療為宜。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膽總管下段結石阻塞或十二指腸炎平水腫造成膽汁胰液的排出障礙引起,隨膽總管結石發病率的增加,AGP的發病也有增加的趨勢。現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56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學組關于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12~83歲,平均年齡54歲,經影像學及手術證實有膽囊結石43例,膽總管囊腫4例,膽總管結石或擴張3例,肝內膽管結石2例,膽囊癌1例,膽道有阻塞性黃疸表現者3例。胰腺炎嚴重程度診斷標準參照APACHE-Ⅱ評分標準:入院24 h內APACHE-Ⅱ≤8分為輕癥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為重癥AGP,共8例。 

          1.2診斷標準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①有膽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過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損害伴黃疸;④影像學檢查提示膽囊或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經過手術探查證實。膽道梗阻診斷標準:①血清總膽紅素持續升高;②影像學或手術中發現膽總管擴張;③胃腸減壓管中無膽汁引出。 

          1.3臨床表現本組患者經入院體檢:T38℃~38.9℃,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壓痛,其中輕度腹膜刺激癥25例,鞏膜黃染31例。實驗室檢查WBC14.0~20.0×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約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1.4方法23例輕癥AGP患者行非手術治療,首先實行禁飲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維持有效循環血量;針對膽道感染及通過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厭氧菌藥物。改善微循環。應用甲氰咪胍,生長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與分泌。同時,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預防并發癥,以防止向重癥發展。治療過程中動態監測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檢查了解胰腺病變情況。其余25例輕癥患者和8例重癥患者行手術治療,其中5例行膽囊切除,27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1例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開引流術。

          2結果 

          23例輕癥AGP患者行非手術治療后,48h內病情均有所好轉,白細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個月后行膽囊切除術。其余25例輕癥患者和8例重癥患者行手術治療,也獲得滿意療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證實膽道通暢,一次性拔除,無并發癥發生。隨訪1~3年,平均2.4年,無胰腺炎再次發作。 

          3討論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是因膽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病情變化快,病死率較高。近年來,其發病率在不斷增加,有報道膽源性胰腺炎約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治療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現代治療原則,又要兼顧膽管疾患的處理,否則很難達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較高的復發率。針對部分輕型患者,采取非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性治療,非手術治療作為一種基礎的治療手段,我們認為應貫穿于整個病程[3]。關于手術時機的選擇,首先,要詳細了解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發病的病因和時間,動態觀察腹痛、腹脹、腹膜刺激征等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演變,可將血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膽紅素水平的變化,作為選擇手術時機的重要依據。術前的基礎治療,不僅能緩解癥狀,而且也為下一步手術治療創造條件,術后的基礎治療則可阻止各種炎癥反應,避免并發癥[4]。大多數輕型胰腺炎經非手術治療可取得滿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術中根據患者全身情況盡量兼顧徹底解決膽管問題。對于非手術治療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穩定好轉后1~2個月解決膽管問題,以防復發。本組資料中,23例輕癥AGP患者行非手術治療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個月后行膽囊切除術。其余25例輕癥患者和8例重癥患者行手術治療,也獲得滿意療效,隨訪1~3年,平均2.4年,無胰腺炎再次發作。綜上所述,急性輕型膽源性胰腺炎早期應以非手術治療為宜,急性重型膽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張非手術治療,一旦病情發展需急診手術。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重癥胰腺炎診治草案[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2,8(2):111-113. 

          [2]趙玉沛.膽源性胰腺炎診斷標準與處理原則的探討[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2,8(2):95-96. 

      普通外科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胸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疾病多見于女性,傳統開放手術在治愈疾病的同時也在頸部留下手術瘢痕,嚴重影響美觀。因而,尋找療效可靠,不損及外觀的治療方法成為甲狀腺外科的熱點之一。1997年Huscher【1】等報道了首例內鏡下甲狀腺切除術(endoscopicthyroidectomy,ET),把手術切口微小化并轉移至隱蔽處,為腔鏡甲狀腺切除術開創了先河。我科于2008年7月開展該項手術,至2011年8月共完成150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50例,其中男35例,女115例;年齡18~70歲,平均(44±13)歲,均因頸前腫物就診,病程7天~8年。術前經彩超或CT檢查,腫物大小為1.4cm×1.0cm~5.6cm×4.0cm。單側病例66例,雙側病例84例。術后病理檢查提示甲狀腺腺瘤4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74例,甲狀腺狀癌22例,橋本氏甲狀腺炎11例。

      1.2手術方法

      采用經胸乳入路,術前準備同傳統的開放甲狀腺切除術。常規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位,頸肩部稍墊高,使頸部處于過伸位。術者站在兩腿之間,左右手分別持操作鉗和超聲刀。三個切口為別定位在兩乳暈上方和前兩切口同一水平的胸骨旁右方。先在胸骨旁右皮膚切開約10mm切口,于該切口向手術區域注入1/2000000的腎上腺素鹽水30ml,建立置管通道,置于套管和內鏡,注入CO2,壓力為6mmHg。先后在雙側乳暈上邊緣各做一5mm弧形切口并置入5mmTrocar,內鏡直視下用超聲刀進一步分離

      腔隙,在頸闊肌深面上達甲狀軟骨,兩側到胸鎖乳突肌外側。用超聲刀切開頸白線,顯露甲狀腺。手術全程在內鏡直視下進行,手術均保留甲狀腺背側被膜完整。甲狀腺腺瘤則直接用超聲刀將瘤體及周圍部分腺體切除。甲狀腺次全切除術中,先用超聲刀切開甲狀腺峽部,離斷Berry韌帶,再顯露、游離、凝固切斷患側甲狀腺下血管,若腺體較大,可用絲線縫吊牽引,切除甲狀腺前側的大部分腺體,保留背側的少量腺體組織,切除的標本放在簡易標本袋中由胸骨正中切口拉出,腺瘤較大者,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再拉出。甲狀腺創面不需要縫合,3-0可吸收線連續縫合舌骨下肌群,從舌骨下肌層噴涂生物膠,并將一根剪有側孔的引流管插入甲狀腺切面處,再將引流管從對側乳暈切口引出。胸部創面上壓一薄沙袋72h防止創面滲血及積液,而且有利于創面盡早愈合。

      2結果

      除1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因腺體很大(腺體大小約5.5cm×5cm×4.5cm),術中出血難止要中轉開放手術外,149例內鏡甲狀腺切除術均成功,其中峽部切除術5例,單側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47例,單側甲狀腺葉近全切除術14例,雙側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84例,手術時間為65~310min,平均手術時間125min。術后4例出現短暫聲音嘶啞,可能與超聲刀切割時靠近喉返神經導致熱損傷。術后隨訪恢復正常。術后無皮膚瘀斑、皮下積液、皮下氣腫。

      3討論

      腔鏡下甲狀腺手術適用于大多數外科甲狀腺良性疾病,多用于腫物較小(小于6cm)的良性病變、原發性或繼發性甲亢及尚未發生淋巴結轉移或無局部侵犯的低度惡性甲狀腺癌患者【2-3】。SHIMIZU等【4】003年報道切除直徑7.4cm的良性甲狀腺腫物,而KITAYAWA等【5】同年報道腔鏡行甲狀腺全切及頸部淋巴結清掃治療甲狀腺癌。2005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學組【6】給定的腔鏡甲狀腺的適應證:(1)甲狀腺腺瘤,(2)甲狀腺囊腫,(3)結節性甲狀腺腫(單個或多個,最好直徑5cm),(3)惡性腫瘤發展快、有廣泛淋巴結轉移。手術相對禁忌證:(1)以往有頸部放射治療史,(2)甲狀腺炎,(3)甲狀腺機能亢進。

      我們采用胸乳進路的方式,它有2個優點:一是術后頸部完全沒有瘢痕,二是可以同時進行雙測甲狀腺手術【4】。而術中將CO2的壓力控制到不超過6mmHg,可以減少組織對CO2的吸收以及向周圍的擴散【7】。

      腔鏡甲狀腺手術的主要優點就在于其美容效果,可以將手術瘢痕微小化并隱藏起來,以達到美容目的。隨著腔鏡技術的成熟,其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廣。

      參考文獻:

      [1]HUSCHERCS,CHIODINIS,NAPLITANOC,etal.Endoscopicrightthyroidlobectomy[J].SurgEndosc,1997,11(8):877.

      [2]MICCOLIP,BERTIP,RAFFAELLIM,etal.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J].AmJSurg,2001,181(6):567-570.

      [3]王存川.實用腹腔鏡外科手術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297.

      [4]仇明;丁爾迅;江道振頸部無瘢痕內鏡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一例[期刊論文]-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02).

      [5]RYOICHI O;JUNZO T;JUNICHI N Sub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 does not cause hypercarbia during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2000(03)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99ri精品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