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第1篇

      To carry out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CAO Er-long1 DENG Dan-ni1 TAN Xiao1 XIAO Fei2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2.Shun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any laboratory biosafety accidents,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methods to carry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using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to enhance lab work Personnel safety awarenes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to cultivate good health habits of medic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bio-safety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a view to cultivating qualified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er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Laboratory biosafety; Biosafety education

      0 引言

      近些年,實驗室安全事件頻發,引起了醫學界的嚴重關注。如,2003年,“非典”在我國呈現大面積爆發的態勢。在眾多的“非典”患者當中,有兩名患者身份十分特殊:他們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所實驗室的研究生;2007年3月,廣州市一所高校也發生了實驗室感染事件,感染者為該校的實驗動物中心工作人員,感染的病毒為 HFRS,其原因是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意識缺乏,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所致[1];2011 年,在哈爾濱農業大學同樣發生了一起動物實驗感染事件,感染人數眾多,該校有近30名的師生感染了布魯氏桿菌傳染病[2]。與普通的感染事件相比,實驗室感染事件的危害性更大,除了給實驗室工作人員身體帶來程度不同的危害,還往往導致病毒在更大范圍內的傳播,甚至引發大面積的安全事件,損害全體公眾的人身安全,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危害[3]。從對歷次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析看,歸根結底,缺乏安全意識與安全知識是主要原因。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實驗室工作人員不重視自身的實驗安全防護,其中包括科研工作者以及醫學??频膶W生。這與院校平時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不足有著直接的關系,從而導致實驗安全事故頻發的現象。

      1 高校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各級各地的疾控中心和醫院也開展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的培訓,90% 以上的醫院醫學實驗室工作人員,能夠正確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但?ψ魑?這些部門后備力量的醫學生們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卻顯得十分不足。從高等院校的教育內容來看,2005年之前,學校只在研究生課程中設置了生物安全教育內容。即使是目前,本科生生物安全教育也還遠沒有普及。長期以來,國內的醫學院校普遍存在著重教學、重科研、輕安全現象。醫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實驗的重要性很強,學校的學生是實驗室的“??汀?,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無法避免和各種病原微生物等毒害物質接觸。據調查[4],在各個行業當中,醫務人員和病毒生物的接觸率最高,約每7名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各種傳播性疾病。在實驗室當中存在著大量患者的陽性標本,包括人體的糞便以及各種體液,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將各種實驗標本看作普通東西,沒有看到潛在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動物實驗,其不安全的因素更高,如動物接種的病原體會通過多種方式排出體外,從而感染飼養人員和實驗人員。有報道稱[5],是某醫學院校在進行以此傷寒桿菌示教實驗時,由于學生參與人數過多,現場混亂,從而導致標本試管破碎的事件。這件安全事件從側面反映出院校對于實驗室的管理不善,時間和人數的安排不夠科學的問題。當下,我國正在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對于醫學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傳統的只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變為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學生的科研與創新能力。這就對醫學院校學生的動物實驗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為了確保實驗安全,學生應樹立生物安全觀念,并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

      2 開展生物安全教育應采取的方法

      學校應對醫學課程中增加生物安全知識內容,通過專門的課堂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樹立起生物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增加實驗安全知識,提升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確保實驗的安全進行,以避免損失。

      2.1 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

      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其一,要首先要求實驗教學教師以及工作人員具備實驗室安全知識,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養工作,使他們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關于實驗室工作的規章制度,使其在授課中更加注重學生生物安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其二,要確保生物實驗的安全性,只有安全意識顯然不夠,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是確保實驗安全的基礎,因此,要加大對全體醫療衛生行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實驗技能培訓,培訓主體應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行業學會協助配合,兩者共同承擔;其三,為了確保技能培育的成效,應對培訓的成績進行考試,并將成績和職稱評定掛鉤,以發揮其激勵作用[6];其四,加大行業學術交流,尤其是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展開積極的研討,以掌握更多的感染控制知識,實時把控生物安全方面的科研動態以及相關成果。

      2.2 積極開設實驗室生物安全課程

      根據筆者的了解,目前,國內的高等院校以及職業類學校中,大部分都缺乏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教學。而醫療衛生行業是一個和實驗頻繁打交道的行業,因此,醫學生掌握該類知識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認為,無論是高校還是職業培訓學院都應開設本課程,作為醫學生的必修科目,以培養學生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提升他們的操作技能水平[7]。對于非醫學專業,學校應依據實驗的要求情況,適當地安排本課程的教學。尤其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更為重要。我校結合實驗室具體情況及醫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的內容進行了科學的篩選,主要關注實驗室安全操作、常見病原微生物的防護知識以及意外事故應對方案和應急程序、生物安全設備的使用、實驗室廢棄物的正確處理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梳理匯總,并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The Manual of Laboratory Biosafety》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8],最終編制成教學材料,要求授課教師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并采用試講的形式進行考核,在符合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突發的生物安全事件進行導入式教學。

      2.3 培養醫學生良好的安全習慣

      教師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以身作則,在自身熟練掌握實驗操作安全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操作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養成標準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通過實驗安全知識的講解,強調安全的重要性,灌輸實驗安全理念,注意發現學生的“不安全”行為,使他們通過實踐不斷訓練自己的操作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進實驗室時不穿拖鞋、涼鞋, 不帶飲料、食物,將隨身帶的與實驗無關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儲存柜內,不隨意出人實驗室;不隨意拋擲實驗用品,置于指定的器皿內;實驗過程中禁止用口移液,使用自動加樣器,酒精燈燒灼接種針或接種環先內焰后外焰,盡量避免產生氣溶膠,帶手套、口罩,遵守實驗室的“三區分布”規定;首先,要準備好面部防護工具,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體液噴濺的現象。還可以選擇在生物柜內操作;其次,工作結束后及時消毒、實臉室垃圾分類處理并謹慎處理銳利物。按照實驗規定,實驗結束后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即先取下手套,脫下實驗服反折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在感應水龍頭下進行手部的沖洗,洗完后烘干雙手。如果實驗服受到了污染,要在清洗之前先進行消毒;最后,加強身體鍛煉,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

      2.4 開展各種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活動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第2篇

      本研究利用SPSS19.0軟件,采用均值分析、非參數檢驗等方法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1.1描述性分析

      1.1.1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調查如表2所示,利用6個問題,考察了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合格”。從調查結果看,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的平均得分僅為1.86分(滿分為6分),合格率僅為28.6%。

      1.1.2消費者的食物處理知識調查如表3所示,利用食物清洗、生肉解凍等4個問題,考察受訪者的食物處理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了2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合格。調查結果表明,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的平均得分僅為1.55分(滿分為4分),合格率為49.8%。

      1.1.3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調查如表4所示,利用冰箱使用、廚具清潔等6個問題,考察受訪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6個問題之中包括2個多選題,對于這兩個多選題,受訪者只要選中其中的一個或多個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則即被認為回答正確。本部分的調查結果表明,受訪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的合格率為50.8%,平均分為2.53(滿分為6分)。

      1.1.4個人衛生知識調查如表5所示,對個人衛生知識的考察主要包括手部的清潔等5個題項,其中包括2個多選題。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受訪者的個人衛生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5個問題之中包括兩個多選題,對于這2個多選題,受訪者必須選出全部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才被視為正確回答該問題,即得1分;其它情況下,則認為該題回答錯誤,不計分。分析結果表明,個人衛生知識部分的合格率僅為8.1%,平均得分為1.12分(滿分5分)。

      1.1.5食物中毒知識調查如表6所示,食物中毒知識共包括5個題目,主要考察了與家庭食物消費鏈關系較為密切的微生物中毒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受訪者的食物中毒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5個問題之中包括1個多選題,對于此題,受訪者必須選出全部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才視為正確回答該問題,即得1分;其它情況下,不得分。調查結果表明,食物中毒知識部分的合格率僅為6.2%,平均分為1.11分(滿分5分)。

      1.2統計檢驗

      1.2.1家庭食品安全知識與人口學特征的關系食品安全知識共包括26個題項,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總得分在13分及以上,則認為該受訪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合格。表7可以看出,對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合格率和總得分具有顯著影響的3個人口學特征是:性別、居住地、年收入。

      1.2.2家庭食品安全知識薄弱的高風險消費群體的確定性別、居住地、年收入3個人口統計學變量對于消費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具有顯著影響。我們利用以上3個人口學特征對受訪樣本進行交叉后可得到2*2*3=12組排列組合。在這12個組合中,有6個組別的樣本數小于10,代表性較差,故不對其進行分析;其余6個組別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得分及合格率情況參見表8。為了能夠辨識出食品安全知識薄弱的高風險消費者組別,我們對得分進行了百分化處理,即將各組別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得分的平均值除于滿分(26分)。從表8可以看出,全部6個組別的總得分均少于11分(滿分26分),說明我國消費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整體水平很低。其中,得分最低的3個組別是:(1)性別為男性、居住在農村、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2)性別為男性、居住在城市、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3)性別為女性、居住在農村、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以上3個組別尤其需要被特別關注,在食品安全教育模式選擇、渠道選擇等方面,必須考慮這些重點人群的特征及渠道接觸特點。

      2對策建議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第3篇

      1.1臨床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標本潛在危險性:

      臨床檢驗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觸各種標本,包括人體的血液、體液、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一方面,為了滿足實驗教學需要,很多實驗陽性標本來自臨床患者;另一方面,考慮到臨床病理標本的危險性,也為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練習采血的機會,所以在臨床檢驗實驗室部分血液標本是學生間相互采集而來的,可能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學生提供的標本應該是安全的,但近年對新生體檢中發現乙肝病毒攜帶者占10.08%,而且還有一些季節性流行疾病(如痢疾、腮腺炎等),因此學生提供的標本也不可能絕對安全,無論是臨床標本還是學生的標本均有已知和潛在危險。

      1.2學生生物安全意識淡薄,不重視生物安全:

      目前,由于開展生物安全教學未能到位,部分學生對于生物安全知識知之甚少,沒有意識到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認識到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我們通過對我校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三年制)2012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僅有24.5%的學生知道醫院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級別分為4級,但根據自己所做的實驗來判斷所在實驗室應達到幾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時,僅有10.2%的學生回答正確;清楚標準預防概念的學生不足1%;66.7%的學生在實驗室經歷過標本外溢、玻璃器皿破損、試劑接觸皮膚、皮膚刺破或劃破等意外事故;有70.5%的學生攜帶與實驗無關的物品(如課本、書包等)進入實驗室,25.6%的學生在實驗室不束長發,39.8%發會在實驗中使用手機,甚至有7.8%的人在實驗室內飲水、進食。由此可見,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令人擔憂。

      1.3實驗室管理制度、設備不完善:

      目前,學校實驗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監督措施,已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辦法中多數條款也只是點到為止,沒有具體分工,未能責任到人,監管不力。實驗室內預防感染的制度不健全,如對血液等病理標本的外溢、離心時離心管的破裂等缺乏具體的處理措施。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也不符合有關規定,如醫療廢棄物與生活垃圾混淆不清,使得實驗室的醫療廢棄物無法得到合理科學的處理,學生隨意處理臨床實驗樣本和有害廢物,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會給周圍環境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和危害。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設備簡陋,生物安全設備(如生物安全柜、高壓滅菌鍋等)和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服、手套等)配備不足,尤其是未能配備洗眼器等緊急沖淋設備。

      2探索臨床檢驗實驗中的生物安全防護對策

      2.1提高教師隊伍的生物安全防護知識:

      俗話說:“給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生物安全知識,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識,首先應提高教師隊伍的生物安全意識。對專業教師和實驗員,定期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整體認知水平,才能保證教師在授課和示教的過程中,結合課程的特點,向學生灌輸生物安全知識,規范學生的操作,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2.2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習慣:

      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注意學生細節,要求學生進入實驗室后要按檢驗流程中做好個人防護(如白大褂、口罩、手套等),與實驗無關的物品(如課本、書包等)等應放在清潔區,禁止在實驗室做與實驗無關的事情(吃零食、玩手機等);實驗操作過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接觸任何標本要戴手套,使用后的實驗室用品應放回原位并擺放整齊,保護實驗室臺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實驗標本污染;離開實驗室要求所有學生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消毒,禁止學生穿著白大褂去教室、操場、食堂等場所。要求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和無菌操作觀念。

      2.3建立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處理: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外事故,如:采血時不慎皮膚刺傷、臨床陽性標本泄漏等。因此,應針對在實驗過程中每個可能發生生物安全危害的環節,制定生物安全手冊和建立實驗室事故處理制度,并且要求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一旦發生以上實驗室事故,應及時上報帶教老師,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應急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

      2.4規范處理實驗后的廢棄物: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第4篇

      技工院校實習(實訓)學生(以下簡稱“實習生”)在增長知識和提升職業能力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特別是與勞動環境相關的安全生產問題。一旦實習生出現安全問題,除了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帶來災難性打擊之外,同時也對實習單位和學生所在的學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解決實習崗位安全事故預防、保護實習生人身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一、教材及其出版概況

      實施安全教育培訓,培養安全意識,是解決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三大原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之中“人的因素”的最重要手段。2014年12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接收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實習的,應當對實習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學校應當協助生產經營單位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比缬羞`反,將受到罰款等處罰并責令限期改正,如逾期未改正將會停產停業整頓并處罰金,同時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

      為了避免實習生發生安全事故,讓學校能夠在學生進行實習實訓之前強化補上安全教育這一課,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培養今后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意識,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學生實習(實訓)安全教育讀本》,本教材由我國著名的安全專業領域專家吳超教授主編。吳超教授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著名安全生產專家、教學名師,國家注冊一級安全評價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安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協助組副組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專家,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理事等。

      應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的邀請,吳超教授在編寫此教材的過程中投入了極大的精力與熱情,緊扣實習生安全教育培訓內容的需求,將本教材編寫成了一本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簡明扼要、易學易懂的實習生安全知識教育讀本。本教材還配套了大量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的PPT課件,需要的師生可以與出版社聯系免費索取。

      二、實習生安全教育培訓重要而緊迫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實習生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可達萬分之四,基本與在崗職業勞動者持平,事故的發生貫穿于包括崗位實習、交通、住宿等環節在內的整個實習過程。這一現狀側面凸顯了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的薄弱和安全知識與能力的欠缺,也能夠間接反映了一些技工院校在學生實習組織與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

      通過分析近些年實習生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導致實習生安全事故傷害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仍處于缺失狀態,導致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學校在教育中能夠重視防火防盜、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內容,但是缺少業安全與衛生知識的普及;學生到實習崗位之前,沒有進行廠、車間和班組“三級安全教育”或教育不到位,造成生產事故的發生;實習單位存在設備老化、危險源沒有及時消除或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各種安全隱患等。

      因此,實習生安全教育培訓和實習風險管理機制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必須重視實習生的安全教育培訓,使他們在實習崗位能夠有安全意識,自覺反“三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

      三、實習生需要補充學習的安全知識內容

      實習生工作崗位環境一般與普通職工相同,但是在生活環境中有與企業職工有不同之處,仍然在某些方面沒有脫離教育環境下的集體生活。實習生的安全教育培訓內容設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安全意識和安全觀

      具備科學的安全觀和培養敏銳的安全意識,及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規律至關重要??梢詮膸讉€方面內容著手教育培訓實習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觀:樹立生命安全至高無上的觀念,建立“安全為天,生命為本”的安全理念等;培養時刻防范意識,認識到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客觀存在的,沒有絕對的安全,而危險確是每時每刻每地客觀存在的等;人人需要安全,是人類普遍性和基礎性目標,安全需要人人,需要每個人付出努力去爭取等;安全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教育是終身教育等。

      2.職業安全基礎知識

      實習生需要補充的職業安全基礎知識包括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管理理論以及技術基礎等,具體應該重點包括內容:事故致因方面,如事故特征、事故預防的原理,哪些行為屬于不安全行為等;危險辨識能力方面,如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分析和辨識人、機、環境潛在的可能危險源和存在的風險并正確處理或避開等;消防安全方面,如火災的特點、原因、撲救原理等基礎知識,常見滅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等;機械安全方面,如常見機械傷害的類型、機械安全功能以及特種設備基本知識等;電氣方面,如電氣致傷致死的主要原因和預防措施,觸電急救等基本常識等;交通安全方面以及公共設施安全方面等。

      3.職業衛生基礎知識

      實習生需要補充的職業衛生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職業病的法律法規,職業性有害因素及其來源,職業病特點與損害;勞動生理與心理健康知識,女性特有的勞動保護等;粉塵與常見生產性毒物的常識,粉塵的危害、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途徑、職業中毒表現等;一些物理性因素職業病知識,知道生產環境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噪聲、電離輻射、射頻輻射、不良照明和氣象條件對人體的傷害及其預防等。

      4.旅行和野外活動安全及防恐知識

      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范文第5篇

          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如果發生意外,要及時向老師報告,按照意外事件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2檢驗系學生進入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知識教育

          醫學檢驗系學生在校期間有關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學得較少,缺乏感染的途徑及防護、職業暴露處理等知識。因此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室存在的危險因素,掌握正確的自我防護措施,掌握各種規范操作,以杜絕生物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實習階段,對常見儀器的危險性要有足夠的認識。離心機:離心前標本要配比對稱放到離心機內,蓋好離心機蓋后再離心,離心機完全停止后再開蓋取出標本。標本破裂后應及時對離心機消毒,這樣可以防止氣溶膠的播散。酒精燈:每次使用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酒精燈內酒精既不能少于容積的1/4,也不要超過容積的2/3。同時要觀察酒精燈有無小裂紋,否則,易致酒精燈爆裂,造成實驗室事故。高壓蒸汽滅菌器: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器是微生物實驗室常見的小型高壓蒸汽滅菌器,為下排式。使用方法是,在滅菌器中盛水3000ml(4cm深),將擬滅菌的物品隨同盛裝的桶放入滅菌器內,蓋好蓋子,對稱擰緊螺絲,勿使漏氣;打開排氣閥門;打開開關,加熱至有連續不斷的水蒸氣排出時,關閉放氣閥門,使壓力不斷上升,至121℃0.1mpa時,開始計時,維持20min。滅菌結束后,根據滅菌材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放氣方式。每次滅菌前應檢查滅菌器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是否盛水,螺絲是否擰緊,尤其應注意安全閥門是否良好(安全閥如果大量漏氣,會至溫度、壓力上不去,達不到滅菌效果;安全閥如果損壞,會導致溫度、壓力不斷上升,至121℃0.1mpa時,仍然會不斷上升,極易造成容器爆裂,導致重大實驗室安全事故)。在消毒期間,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以防意外。紫外線消毒燈:每日工作完畢后應進行紫外線消毒30min。照射前物體表面進行清潔處理,關閉門窗,保證在無人的環境下操作,照射后開窗通風。記錄時間、地點、處置內容及執行人簽名。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時應注意保護眼睛和皮膚,以免引起眼炎和皮膚紅斑。

          3醫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實驗室工作人員發生實驗感染的概率較普通人群高5~7倍。Pike對3921例實驗室相關感染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已知原因的實驗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實驗室感染卻高達82%。根據對不明原因的實驗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人認為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氣溶膠在空氣擴散,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吸入了污染的空氣感染發病的。Wedum認為實驗室感染中65%以上的感染是由微生物氣溶膠引起的??梢妭€人防護是極其重要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也很重要,它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防線。醫學生在實驗室內應養成戴口罩、帽子、手套的習慣,必要時戴防護鏡,在工作服外穿隔離衣。對于洗眼器、緊急噴淋設備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同時禁止在實驗室內喝水、吃食物。工作結束后,要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4熟悉實驗室廢物處理原則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微生物實驗室內所有廢棄標本、培養基等,均需經過高壓滅菌器進行滅菌后,置于專用的黃色感染性廢物垃圾袋內,由專人收集,統一進行處理,并堅持做好登記。

          5醫學生的安全防護知識的考核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