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不斷優化學校管理,豐富辦學內涵,提升學校品味,滿足家庭和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不斷培育、提煉、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進一步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制定學校特色建設指導方案。

      二、特色建設目標

      今后的五年,挖掘學校發展潛力,拓展學校發展空間,在名師隊伍、教科研、班級文化建設及課程開發商有新突破,并彰顯出學校特色

      三、具體目標及主要舉措

      第一,名師隊伍要進一步擴大到各個學科,各個部門,形成精業務、善研究、有特色的骨干教師群體。

      1.加強師德建設。全方位開展師德教育活動,讓每位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堅持師德考核和業務考核并重,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2.加強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將以“每人一絕”、“教材解讀”為突破口,提升全體教師的專業素質,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對“一絕”訓練力求找準優勢,加大訓練力度,力爭每人保證一絕。繼續采取“多點聯動、研培一體、骨干輻射、全面推進”的校本研修模式,以課堂實踐為基本點、專業習練為著眼點、系列培訓為積淀點、教科研為提升點、骨干教師為引領點,多渠道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3.做好名師培養工作。建立名優骨干教師培養規劃,完善名師培養制度,通過定機制、定任務、定目標、給機會、給平臺、給空間,充分培訓骨干教師,尤其是抓好第二、第三梯隊建設,發揮骨干作用,帶動和引領一大批教師快速成長。

      第二,構建有特色的教研文化,逐步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學科論壇、同課異構、案例交流、分層教學等方式引導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的思想,使教師都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有效教學的深入研究。在主題教研、集體備課、教研模式上進行有益探討,形成優勢,形成特色。讓教學研究逐漸成為廣大教師學習與工作的一種習慣。

      第三,將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打造為學校的精品工程,使每個班級都形成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

      通過建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給全體班主任一個展示創新能力與個人才華的“舞臺”,給全體學生一個“我們的天地我們做主”的廣闊空間,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要不斷創新班級管理方法,拓寬育人渠道,在全校班級推廣、升級班級博客這一新型的網絡育人平臺,建立師生互動、家校聯動新通道,拓寬了班級文化建設的輻射面,逐漸形成“一班一品”的班級文化格局。

      第四,構建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特色課程體系。在選修活動課和語文素養提高工程上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

      1.發揮學校優勢和教師專長,將開設電腦機器人創意、電腦繪畫、拼貼藝術、剪紙、版畫及各類聲樂器樂、語言藝術等選修課,并通過科學設置內容,精心組織活動,實時展示成果,實現創造潛能向現實能力的轉換,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在大閱讀特色課程基礎上,營造書香氛圍,啟動語文素養提高工程,通過早讀、課前三分鐘、寫字課、語文素養課等形式,將語文知識積累貫穿于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字寫得好,話說得好,文作得好”。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第2篇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班級文化;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9-0018-02

      班級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的最基本的組織,是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重要載體。班級管理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管理中最基本的單位,班級管理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展狀況。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是當今高職院校的一個重大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該以和諧的班級文化作為著力點,同時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能夠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由于高職院校班級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來自于不同的中學、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所以班級文化會受到不同社會文化、其他校園文化以及不同的家庭文化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獨特性,那么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立和諧的班級文化就需要探索班級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

      一、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不是一種管理方法和方式,而是一種認識,一種意識,一種理念,一種文化。精細化管理的特殊性體現為四個詞:精確、細致、深入、規范。精細化管理更多的是倡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堅持、認真、嚴謹的態度,要重視細節,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另外精細化管理還需要創新的思維,要啟發人們能夠打破常規和思維定式,要對工作流程、組織系統等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優化,已達到用節約優先的資源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另外,精細化管理也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過程,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

      高職院校班級的精細化管理要圍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態度及精致的過程,把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細節,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這是對規范管理的一種科學提升。其深層次的含義是:一是“精”,每個學期開學初都要根據上一學期的具體情況,制定班級的工作計劃,并有工作重點,重點抓重點工作,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二是“細”,要有詳細的規章制度,要保證每件事都有章可循,需要法治,但有的情況也不能放棄人治。三是“化”,就是把制度的內容轉化為每個同學都能夠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二、班級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班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校園文化建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反復積淀、升華,呈現出特有的生命力。從學院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與辦學成果看,我院辦學規模、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98.5%以上,今年又邁入全省自主招生高職院校行列,發展勢頭強勁。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首先,以發展的眼光不斷為創新營造條件,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我院堅持改革與創新相結合,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結合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動態,及時完善改革的方案,以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盡管我院的前身是百年老校――池州師范和池州農校,整合前很是糾結,茫然一片。第二,要持之以恒地加強管理。第三,應注重突出“職”的特點。

      1.班級文化可以維系班級的凝聚力。眾所周知,一個班級的凝聚力和內聚力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前提,只要班級的凝聚力足夠強,班級的各種工作就很容易開展了,因此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第一要務。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凝聚和感染班級內的同學,而班級文化建設又是保證和提高班級凝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因此,班級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增強班級凝聚力進而提高班級整體工作情況。

      2.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教育和引導學生提高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班級文化雖然看似無形,比較抽象,但它作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可以在無形中對身在其中的學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對學生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另外,這種文化是班級中大部分人的習慣和行為表現共同體現出來的,這樣就可以帶動那些本身比較消極的元素向積極的方向轉變,這樣就對那些班級內比較消極的同學有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因此,良好的班級文化對班級內成員的教育和引導作用是具體的和不可忽視的,可以極大地提高同學們的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

      3.良好的班級的文化可以促進班級和諧。班級文化是班級內各成員之間互相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推動南極的和諧化程度,這種和諧化程度可以體現為一個班級的思想和諧、行為和諧、學以及生活和諧,班級文化建設得越好,其在班級和諧方面的促進作用就更加突出,更能激發班級內各成員的團隊意識。

      三、班級文化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班級文化的概念提出已久,雖然在近些年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班級文化建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1.形式主義現象較多。黨的十過后提出了節儉倡廉和杜絕形式主義的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和舉措,各相關部門和機構后也都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倡導,通過對現今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某些方面的思考也發現了一些形式主義的內容。例如在高職院校中倡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但近些年來一些高職院校一味地追求科技創新的數量和參加學生的覆蓋率,卻忽視了科技創新作品的質量,這就造成了部分科技創新作品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對學生的鍛煉意義也不大。

      2.大同小異,缺乏個性。由于高職院校的班級較多,加上學校各相關部門會根據時事以及社會的熱點問題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和系列活動,這就造成了在短時間內各班均開展內容和主題相似的活動,使各班的活動大同小異,沒有自身的特色,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大同小異和缺乏自身特點的局面。

      3.缺乏創新,沒有突破。通過對近些年不同高職院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的調研和分析發現,目前各高職院校大多數沿用或效仿其他班級的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方式和方法,長期這樣下去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整體上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創新,沒有突破性內容。

      4.影響面窄。由于現今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采用小班制度和政策,每個班級的人數均在30人左右,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投入的人力嚴重不足,基本上都是各班的骨干成員策劃和執行,這樣一些較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的教育效果和關注程度較低,這樣就是收益人群變窄,受眾面就更小了。

      四、精細班級管理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根據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疏忽是造成上述這些問題的一個主要的共性原因,因此,作為管理者我們也應該從管理的角度去探討更好地解決班級文化中遇到的問題的途徑,而對班級文化建設進行精細化管理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近幾年來,我院圍繞打造大學文化、特色校園文化的總體思路,加大社團建設力度,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組建具有文化特色、學術性強的社團。如半月池文學社、大學生藝術團、電腦愛好者協會、學院BBS論壇、演講與口才研究會、太極拳、籃球等體育協會、大學生志愿者協會、創業協會、青春戀曲吉他社、街舞技藝社等具有文化特色的社團已有幾十個。

      1.建立班級文化精細化管理制度。在進行任何事情前都應該有一個制度和規定作為導向,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并強化班級文化建設的專項制度和政策,在專業內建立班級文化建設的獎懲制度,保證班級文化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都能有章可依、有規可循,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導向。

      2.適應時代步伐,充分利用新的媒介。班級文化建設的初期需要通過網絡等新媒介搜集各種資料,在文化建設初見成效的時候,還需要對自身文化和特色內容進行宣傳和推廣,這也是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網絡這個新媒介。不但要通過網絡宣傳自己,而且需要在網絡上與其他高職院校的不同專業的班級進行交流,取其之長,補己之短。例如:可以建立班級的人人網公共主頁,建立班級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等,在這些平臺上不但可以進行班級自身的宣傳工作,而且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與其他班級或高職院校進行溝通和交流。

      3.充分發揮輔導員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骨干和班級成員自行管理班級的一種體現,但輔導員也需要在建設過程中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由于班級骨干和成員在思想上還不夠成熟,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或方向上的偏差,這就需要輔導員定期對班級文化建設的動向和成果進行一定的把握,并在此過程中進行密切關注,充分起到監督的作用,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4.針對新時期學生特點,善待學生,承認學生的發展潛力。中國式管理的精髓是:績為先,人為本,和為貴,變則通,這種精髓我們還需要繼續繼承和發揚,現如今各高職院校的各年級的本科生已經全部是“90后”了,“90后”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較強,性格特點突出。因此我們要首先承認學生自身的特點,承認他們的發展潛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點和特長,為班級的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形成個性突出、具有多元性的班級文化局面。

      總之,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班級內成員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現如今班級文化建設中面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細化班級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調整管理方式和方法,通過一系列具體的管理辦法的執行,相信可以形成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并感染班級內的每一個成員,使他們能夠在充分享受大學生活的同時,也能夠充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第3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以精神文化為重點,以服務教育教學為宗旨,以素質培養為目標,從校情出發,突出特色,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領域,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努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又能體現時代精神的校園文化體系。

      二、整體構思

      1、體現人文精神。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都體現道德和人文教育的意義,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禮儀規范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2、弘揚惟義精神。使師生在學習和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和認識“愛國愛民的優秀品質,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的惟義精神、“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認真負責,做學問要精益求精”的惟義風范、“業精于勤,業精于恒”的惟義工作態度。

      3、推進素質教育實施進程。通過優美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習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形成催人奮進的學校精神、科學進步的價值觀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激發學生積極向上、求學奮進的熱情,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4、促進學校和諧發展。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逐步構建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持續、健康發展的茶亭小學。

      三、目標任務

      結合學校校訓,科學命名校園內各幢建筑樓名稱;加強學校各辦公室文化建設;加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加強學校走廊文化建設;加強學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四、目標要求

      1、要有文化品位,教師、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要施展;教師要有文化涵養,教學的個性和特長要展現;學生要有文化素質,個性和特長要表現;學校要有文化氛圍,特色和優勢要體現。

      2、形成學校特色,在管理、教學、活動、環境等方面追求文化,張揚個性。

      3、每一項文化建設要有機融入惟義精神。

      五、具體思路

      (一)各建筑樓命名思路:

      1、行政樓命名為“惟義樓”。一是彰顯學校弘揚“惟義精神”的目標;二是激勵廣大師生向本地科學家楊惟義學習,學習他“愛國愛民的優秀品質,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的惟義精神、“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認真負責,做學問要精益求精”的惟義風范、“業精于勤,業精于恒”的工作態度。

      2、教師辦公樓命名為“立德樓”。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的辦學思想;激勵教師樹立“德高為世范,藝高為人師”的教師風范。

      3、舊教學樓命名為“明志樓”。意蘊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遠大理想、抱負和志向。

      4、新教學樓命名為“勵學樓”。意蘊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治學、勤奮好學,樂學上進的學習品質。

      5、學生宿舍樓命名為“敦行樓”。意蘊敦促廣大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禮儀美德等行為習慣;

      (二)辦公室文化建設思路:

      創意上要簡潔、大方、美觀。要體現符合部門、學科、教師共性特點;并要找準與惟義精神、惟義風范、惟義工作態度及學校辦學目標、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育人思想、校訓(樓名)、教風的結合點整合布置。基本內容應包括辦公室門牌、醒目的辦公室標語、工作人員名單、職責、周工作行事安排、作息時間表、與辦公室人員工作有關的圖片或名人名言等。

      建議教務處體現“管理育人”思想;政教處體現“以德育人”思想;總務處體現“服務育人”思想;教研處體現“智慧育人”思想;教師辦公室體現“愛心育人”思想。

      (三)班級文化建設思路:

      倡導百花齊放,各具特色,但要注意得體,要體現溫馨和諧,要具靈動性、要富有生機。要突出知識性、人文性和藝術性;要關注班級學段特點;要注意學生年齡特征、班級學生特點;要有機滲透惟義精神與風范;要結合校訓(樓名)、學風、班風等整合布置。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建設活動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其基本內容應包括班級標志(門牌)、班風、班規(班級管理制度)、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班干部名單、學生值日安排表、背書表、學生星級評價表、學生作品(特長)展示欄、圖書角、衛生角、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科學家(名人)畫像或名人名言等。

      (四)走廊文化建設思路:

      設計創意應清新醒目、簡潔大方、色彩和諧,要以創設“文化長廊”為指導思想。要突出人文性、知識性、科學性、藝術性和趣味性;要關注樓層學生特點及年齡特征;要有機滲透惟義精神與風范;要結合學校辦學目標、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校訓(樓名)、校風的結合點整合布置。基本內容可從以下方面考慮:學校特色(圖片)展示、學校素質教育成果(圖片)剪影、國學知識、富有教育意義又富有情趣的精典小故事(或成語故事)、名人名言佳句圖片等;板梯樓道處墻面可設置樓層標志、溫馨提示(標語、圖片)或老師的話等。

      (五)寢室文化建設思路:

      理念上應著力體現“室雅人和美”,要營造和諧氛圍,給人以溫馨舒適的感覺,同樣要簡潔美觀。布置要關注學生良好生活行為習慣、道德品行養成的培養,內容要突出人文性、知識性,要富有教育意義。基本內容可從以下方面考慮:醒目的寢室標志(門牌)、寢室住宿生名單(注明寢室長)、寢室(包括內務)管理制度、寢室值日安排表、作息時間表、溫馨提示語或圖片等。

      (六)活動文化建設思路:

      1、積極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月活動。

      2、規范每周升國旗儀式、抓好“國旗下的講話”活動。

      3、定期開展學生入學序列教育活動:學習校規、向同學介紹自己、才藝展示、干部競聘等。

      4、切實強化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班約制定、教室布置、值日督查、文體賽事、班級周報、手抄報、特色班級評選等。

      5、積極組織學校社團隊活動:合唱隊、舞蹈隊、鼓號隊等。

      6、定期舉辦校園“三節”活動: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

      7、精心組織實踐外出活動: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慰問和消防演習等體驗式教育活動。

      8、依托“精讀百書”、國學教育及各種讀書活動,積極開展學生文化學習、討論活動:講故事、命題作文、演講、朗讀、征文比賽、主題答辯、知識競賽等。

      (七)環境文化建設思路:

      1、規劃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對校園整體的環境布置做一次全面的檢查評估,請有關專業人員對校園整體布局進行規劃與設計。

      2、優化校園環境。巧妙設計各景點,科學安排綠化帶,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3、在校園內多方式呈現學校辦學目標、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為,對外彰顯茶小人的教育品質。

      4、建好學校宣傳欄。進一步健全、更新宣傳欄內容,充分體現人文性、時代性、教育性及學校特色。

      5、統一學校形象標識。規范使用校徽,精心設計學校平面示意圖,合理制作、美化各類指示牌;辦好學校校刊,充分顯示學校辦學思想和人文特色。

      6、進一步健全優化校園智能廣播系統和學校“紅領巾廣播站”,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課前一分鐘進行溫馨提示,課余時間則播放輕松歡快的輕音樂、校園歌曲,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7、努力構建數字校園。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精心設計網頁,經常更新網站內容,豐富信息流量,及時學校發生的事件和師生活動最精彩的故事,

      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搭建交流平臺。

      六、組織與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師生長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處室的齊抓共管、同心協力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色。為此,學校特成立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組織機構,領導、管理、協調、實施各部門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1、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葉炳華

      副組長:張冬梅、鄭志華

      執行組長:柯詩湖、王宏飛

      組員:各辦公室負責人、各班級班主任和骨干教師

      2、目標任務責任人:見附表。

      七、目標完成時間

      1、建筑樓命名:20xx年10月中旬。

      2、辦公室文化建設:20xx年10月下旬。

      3、班級文化建設:20xx年10月中旬。

      4、走廊文化建設:20xx年10月下旬。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第4篇

      關鍵詞:尊重 關愛 共享 樂趣 成果

              近年來,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成果中,人們一般對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等有形的文化建設載體情有獨鐘,而對關心學生自身成長的無形文化載體的挖掘卻視而不見。在一些地方,校園文化建設的展示淪為了應對上級檢查,缺失了文化建設應有的本意。冷靜反思,如何使校園文化建設回歸其本來面目?當前,各地開展的文化建設觀摩與探討交流活動,都給學校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很多思考。

              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創設班級文化的亮點與特色?筆者認為:班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打造班級文化,最根本的應從樹立學生的班集體意識做起,人本文化應是班級文化的核心。班級在培養人本文化方面,應著眼長遠,從落實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做起。班主任只有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依靠學生,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文化建設的主人,也才能使學生感受教育的樂趣,共享班級文化建設的成果。

              一、尊重學生是人本文化建設的前提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這是我在班級人本文化建設實踐中把握的一條準則。理由是:在目前新課程理念倡導構建的新型師生關系中,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教育的過程,自身就是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的實踐。其實,有人說,愛是教育的真諦。顯然,師生之愛,說到底還是一個尊重。因為,只有建立在尊重之上的愛,才是理性的可持續的,也才能不斷豐富教育的源泉。

              尊重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班級開展教育的實踐中,需要一個班主任用心去謀劃體驗。

      不高聲呵斥學生,凡事與學生平等交流,這只是低層次的要求;而尊重學生的人格,激發他們作為班級主人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每一項班級建設的活動中,擁有知情參與權,感受班級共建的快樂,那才是一個班主任永遠的探索。今天,“自主、合作、探究”成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其實,又何嘗不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永恒法則。試想一下:當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尊重所帶來的滿足與愉悅時,他們日積月累,也必然會把尊重之心之行傳遞給他人,去關愛他人,與他人合作、學習、生活。這樣班級文化建設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人本文化的形成便有了扎根的前提。

              二、關愛學生是人本文化的基礎

              如果說尊重學生,班級人本文化建設有了扎根的前提,但是要讓這個根的穩固具有堅實的基礎,班主任必須身體力行,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在班級人本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我常常通過自己的盡其所能,去關心、愛護、感染每一名學生,讓學生與我一起分享教育過程的快樂。 我曾為班級每一名學生建立了班級檔案,詳細記錄了他們的家情、性情;我曾帶領班級學生一起為貧困學生捐資;我也曾在節日里請未能回家的學生們來我家里做客;我還與學生建立了悄悄話信箱,通過網絡平臺交流;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家訪,去褒揚而不是貶低學生……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對學生的關愛中,我也收獲了愛的回報。當我把曾經帶過的學生簽名贈送的筆記本展示給學生的時候,當我給學生朗讀學生發給我的節日祝福語及感恩之語時,學生們都在無形中體驗了關愛他人的價值與快樂,也使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踐行著班級文化關愛的魅力。

              三、依靠學生是人本文化的關鍵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實踐中,我的體會是:尊重學生,能培養他們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自主熱情;關愛學生,能使學生感受到班級文化共建合作的溫暖;而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讓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樂于擔當,真正承擔起文化建設的主體責任,則是人本文化建設的關鍵。

       &nb

      sp;      一個班級,只有班主任放手發動學生、信任學生,讓每個成員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人本責任意識。為此,在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我審視摸索:班團干部的推選,讓學生們全員參與;班級管理實行值周班長與值日班長相結合;班級每天撰寫班情日記;班會由值周干部主持;班級各項活動由學生自己策劃組織。總之,班級的發展,事無大小都由學生自己參與組織管理,讓每個學生找到了自我發展的“平臺”。相信學生并依靠學生,日積月累,班級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也必將逐步形成。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的感受是:培養集體的教育力量,其實就是從內在上創設人本文化這個無形的教育載體。當然,班級人本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班主任用心去探究。實踐證明,做學生這個人的工作,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但是,只要我們班主任擁有耐心與細心,不圖形式,耐得住寂寞,一天天堅持下來,當全班學生熱情興起之時,當他們主動愿為班級溫暖添薪加柴之時,當你感受班級建設責任滋生出舍我其誰的聲音之時,你一定會收獲班級全面發展的豐碩果實。

      參考文獻

      1.《教育學》。

      班級文化建設特色及成果范文第5篇

      文化現象是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種特定的思想意識形態的綜合體。就文化的思想性來說,它涵括人類作為類本質存在的一切主觀性形式;就文化作為

      種理論形態而言,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研究成果的系統化觀念都屬于文化范疇;就文化作為

      種哲學存在而言,文化是人類思辨深度的最佳體現;就文化的物質形態而言,文化包括一切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外在物質條件,涵括環境文化、生態文化、物化文化和金錢文化等。文化的多元性解釋不僅沒有泯滅學者和普通百姓對社會各領域文化的研究興趣和激情,反而更加深了中國人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的深信和體察。

      依據國際上通行的定義方法,所謂“班級文化”是指是在社會大文化、學校宏觀文化的影響下,在教師的積極教育引導下,由班集體師生全體成員共同創造出來的班級生活方式及存在形態的總稱。它是個班級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一系列規范、準則、行為習慣以及班級環境的總和。本“班級文化”的定義既體現了文化的廣義視角,又內涵著文化的狹義解釋;既指明了班級文化的一般價值,又標示著班級文化的特定意蘊。本文的研究基本上是在這樣種文化的解釋語境下展開的。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概念

      在界定了班級文化概念之后,我們才能對班級文化建設這概念作出精確的界定。所謂“班級文化建設”是指某一教育群體的全體師生和教育工作者對于一個班級的文化價值觀、人生觀和班級規范與環境所做的積極的推動和影響過程。這一概念突出了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概念的抽象性。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具體的活動,但又是個超脫具體事務的抽象性理念活動。沒有了科學理念的支撐,任何所謂的班級文化建設都會淪落為無序的教育無政府狀態;二是概念的弱規范性。任何一個概念的使用在微觀教育學的意義上,首先必須具有定的規則意義方可通行,本班級文化建設的概念就明顯的具有語義解釋學上的弱規范性。

      三是概念的集合性。本班級文化建設的概念即是指種亞文化的組織過程,同時又指這過程的結果。在較為狹隘的文化行為學意義上,本文所指的“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文化形態促動的過程和結果的統一。四是概念的統性。本文所指的“班級文化建設”既是種班風班貌的建設,又是一種學風學貌的建設,是班風促進和學風改善的辯證統一。

      三、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價值意義

      所謂“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是指在具備職業化現實或遠期預設的中等職業學校里,全體師生和教育工作者對于一個班級的文化價值觀、人生觀和班級規范與環境所做的積極的推動和影響過程。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不同于高校的班級文化建設,也不同于初等教育的班級文化建設,在較為歧義的解釋上,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對象具有明顯的職業化取向、信息化取向和實踐性取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促進職業學校學生的文化修養水平的提高,不僅具有理論分析的價值,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 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這建設的價值首先在于,可以喚醒教育者對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的關注,積極營造藝術環境,把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變成種人生美的享受。1993年,日本教育家片岡德雄在其著作《班級社會學》中更充分地論證了班級文化對學生生活和行為的影響。片岡德雄指出,良好的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是學生的興趣得以大大提高,同時,由于文化的熏陶力,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還可以大大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中國的職業教育真正的變成一種文化傳承與職業素質提高相得益彰的教育。

      2 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加快學生智能力的開發。加德納基于多年來對人類潛能的大量實驗研究,在批判地繼承傳統智能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智能概念,認為智能是“個體用以解決或生產為

      種或多種文化或環境所珍視的問題和產品的能力。”在加德納看來,,智能與

      定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人們的價值標準有關,這使得不同社會和文化環境下的人們對智能的理解不盡相同,對智能表現形式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3 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和學習氛圍。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構主義從認識論的角度,對教學氛圍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基本的含義是關于認識活動的本質分析,對學習的建構過程作出了更深入的解釋。他們十分重視已有的知識經驗、心理結構的作用,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對學習和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觀點。本文試圖通過班級文化建設,營造一個有濃厚專業氣息、文化氣息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自覺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四、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可操作性研究

      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不僅是個學科性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教研課題。美國教育家曾經指出:“最出色的教育不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習得知識。”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在分數理性的引導下,基本上走向了一個以分數定英雄的“數量知識教育”怪圈。這種教育如果說培養出了成千上萬的人才,那么并沒有產生像愛因斯坦樣的天才。教育專家指出:“刻板式的教育史帶有明顯的政治導向性的教育,它沒有解決教育的根本的也是最為突出的問題,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平等問題。”從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出發,我們認為,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走自己的特色。探索具有中職特色的、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結合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的實際,完成具體的實踐研究。通過策略的研究和實踐研究,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環境,幫助學生規范行為習慣,端正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提高其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2 突出文化的多元性走向。因材施教教育模式的邏輯基礎是承認人的先天遺傳素質的差異性。事實上,在各種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國家,教育模式的多元性走向都是十分明顯的。中國的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改革有且走多樣化的路子,才能為自己的前途勾畫出片天空。就班級文化的多層級性來說,重要的不是探索什么樣的路線和方針,而是如何使既定的路線和方針順利落到實處。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涉及到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關系到的事情是千差萬別的。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定要順應當今教育發展的大勢,對于班級中的學生的個性特征、文化背景、家庭資歷、道德修養、知識存量等因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權衡,對于價值觀念的沖突要采取疏導的方法;對于人際交往理念的差異,要采取和諧的理念;對于極具對立性的意識形式的矛盾要盡量采取的辦法,不可粗涉。在這樣的文化策略的指引下,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定會走向新的成功和新的階段。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级|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