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本年度1季度:成立扇子舞隊,隊員12名,平均年齡50歲。同季度,成立社區網站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社區網站的日常運作和管理。
2, 第二季度:成立乒乓隊,隊員8名,平均年齡53歲;成立恰恰飄帶舞隊,隊員10名,平均年齡47歲;成立女子合唱隊,隊員8名,平均年齡46歲;成立小學生作文興趣組,組員7名,平均年齡13歲。
3, 第三季度至今:成立書法興趣組,組員5名,平均年齡65歲,成立社區網絡影院管理小組,組員三名,專門負責雙休日的網絡影片放映。
二, 經常性文化活動
1, 天天有早舞、乒乓、健身、象棋、閱覽活動。
2, 周周有越劇表演、卡啦0k、電子閱覽、網絡影片、象棋江湖殘局、科學普及、文化教育各類知識講座等活動。
3, 月月有象棋、乒乓球比賽,腰鼓、扇子舞蹈表演,書畫研討、讀書交流等活動。
三, 精心組織社區大型文體活動
1, 第一季度,精心組織老人春游登山活動,參加活動者35人,精心組織春節聯歡會,參加春節聯歡活動的居民群眾近200人次。
2, 第二季度,精心組織“天下第一”象棋爭霸比賽,參加比賽的象棋選手30名,賽程歷時三天,其過程,被記者寫成通訊報道;精心組織大型乒乓球比賽,賽程5天,參與者27名,由此產生了社區乒乓球隊伍;精心組織社區居民80高齡老人姜啟安的生日舞會,這活動,成為蘇州社區文化工作的佳話,廣為流傳,羨慕了很多兄弟社區的老年人。
3, 第三季度至今,精心組織宣傳唐寅園的文化活動,積極參與輝煌友新文化藝術節活動,在10月3日,舉辦“快樂**”大型文藝匯演,參加表演人數近40人;在11月份,和昂立外語學院連手舉辦文藝會,把本社區的文化活動推到。
四, 建立健全社區網站運作機制
1, 網站自本年度1月22日改版以來,內容幾乎天天刷新,至今已經有帖子1600篇,會員254名,其知名度、影響力已經超過XX的一些社區網站。
2, 網站已經初步顯現文化教育功能,網站在陶冶居民情操、灌輸居民健康、科普、藝術知識的同時,也顯現了社區很多居民的才華。
3, 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表現自己文學才華的舞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里的相片,掀起友聯2村那些漂亮阿姨學習電腦操作的……
一、精心組織,加大投入
為了確保人口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社區制定了人口文化建設工作方案,對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由社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認真抓好該項工作的落實實施。為確保工作的順利實施,我社區將該項工作列入財政預算,投入資金用于人口文化建設。
二、深入開展人口文化宣傳活動
一是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訪談工作。我們積極探索宣傳教育重心下移的新路子,加大宣傳訪談力度,對新婚夫婦、當年生育的夫婦等重點訪談對象做到一年兩次的訪談;重點對象人口計生基礎知識知曉率達到95%,人口計生宣傳品進村率和入戶率達到100%和98%。二是加大計生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在轄區建立起宣傳教育一條街、每個居民院落建設一個婚育新風進萬家示范欄,積極開展“全家福”、“陽光計生”和創建“人口文化書屋”活動,在轄區建設了人口文化長廊,在轄區建設了人口文化書屋;有計劃生育宣傳一條街,每個小區都有硬化宣傳欄,每個小區都有3條以上的墻上標語。
三是開展人口文化宣傳。利用社區舉行的各項宣傳活動,廣泛宣傳計劃生育工作,把宣傳活動送到千家萬戶。今年,利用“三八”婦女節期間,開展了“關愛女孩”咨詢宣傳活動,在轄區舉辦人口國情和青春期性健康講座。張貼計劃生育宣傳墻報150套,宣傳品進戶率和入戶率達100%和98%。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營造了我社區計劃生育的宣傳氛圍。
今年以來,市文化館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改革發展這一中心,以全新的狀態、昂揚的精神、爭當一流的勇氣和決心,狠抓班子建設、強化隊伍管理、夯實工作基礎,在創作、輔導、培訓、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業績,圓滿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
一、 深入挖掘、廣泛發動、狠抓群眾文藝創作。
藝術創作是群眾文化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文化館工作的“主業”。
一是結合重大賽事、重大活動不遺余力地抓好群眾藝術創作。
為抓好五星工程獎美術、攝影、書法類作品的創作,我們在分管局長的直接領導下,從2月份接到通知就開始了積極的籌備工作,分別邀請了市美術家協會、市攝影家協會、市書法家協會進行座談和發動,并成立了評審委員會,進行作品的篩選,從發動面、工作力度、作品數量和質量都是近年來少見的。今年的江蘇省首屆小戲小品大賽,實行專業、群文共同參賽、共同評獎,我們從年初就開始對已經入圍的2個小品進行加工,從劇本的語言、情節等都進行反復論證修改,力求精益求精,最終在近似殘酷的評選中,與專業團體一爭高下,分獲1銀1銅,在全省排列居前。
二是根據本單位實際重視抓好本館業務干部的創作。
三是進一步抓好群眾理論調研工作。
恢復刊印了5期已停辦近兩年的《群眾文化信息》,重新構建我市群眾文化理論研究的交流平臺;結合文化指導員下社區活動,赴大市口街道、中華路街道迎江社區等進行社區文化調研;隨同局文藝處赴丹陽、揚中調研農村文化;組織論文參加省以上評獎、交流等。
二、 精心組織、勇于創新、繁榮群眾文藝活動。
今年以來,我們無論是組織承辦政府指令性的重大文化活動,還是商業性的演出活動,始終都能按照局領導的要求,高起點、高定位,一絲不茍,扎扎實實地做好活動的組織策劃,并力求創新,其影響力和兩個效益十分明顯。據不完全統計,共開展了各類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及服務性社會活動近100余場。
以公益性活動為主體,全面提升各類活動的檔次和品味。
在活動中,我們十分注重在內容、形式、表現手段上創新,以提高藝術水準和藝術表現力。
一、2014年工作情況
一年以來,在區政府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對我街道轄區進行拆遷工作,居民以全部搬遷,這使得文化工作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境地,為了踐行“傳播文化工作、發揚文化精神”職責,我們以拆遷農民工為對象,積極開展了喜聞樂見的多項活動,有效提升了農民工的工作熱情,帶動了城市建設。
(一)精心策劃,彰顯主流文化的核心凝聚力
一是雙管齊下,提高認識,完善文化工作領導機制。以**帶領的文化工作小組,建立了黨政齊抓共管的文化工作領導體制,形成黨委領導、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將農民工精神文化工作納入文化建設整體規劃之中。為了加強工作指引,我們制定并下發了《***文化工作計劃》,并健全了工作實施制度,形成了推進文化工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舉。
二是深入基層,了解民意,制定文化工作實施計劃。通過深入農民工隊伍,全面掌握農民工文化生活現狀,及時分析農民工精神走向,充分結合時代進步的要求和農民工的期待,落實文化工作實行計劃,堅持以為指導,大力推進農民工文化工作創新,通過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融入主流文化形態,用健康、優秀的文化為主要思想,共享城市發展為目的,最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文化工作實施計劃。
三是轉變作風,強化觀念,大力宣傳文化工作重心。進一步加強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專業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培養潛力成員。深入農民工隊伍,成立文藝愛好者隊伍,鼓勵他們發揮各自專長,帶動文化氛圍。
(二)圓滿完成農民工文化藝術文化活動
重慶市第五個農民工日暨首屆**街道農民工文化藝術節主題突出、彰顯特色,集中展示了送文化進工地的文化藝術魅力和豐富農民工精神,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文明。聯合**區民革、重慶建工三建**嘴金融城2號項目部舉辦的“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的藝術活動,開啟了農民工文化交流與合作新篇章。藝術節以“十個一”為行動指南,進行了慰問演出、贈書活動、贈藥活動、表彰優秀農民工等系列“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民工的文化生活,轉變了農民工思想觀念,鼓舞了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勁頭,進一步提升了文化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文化藝術空前繁榮,藝術創作演出成果顯著
一是打造藝術精品,培育學習品牌。通過文藝活動,促進學習風氣,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與區機關、社區、駐地建設單位共同聯辦了,慶祝建黨90周年知識競賽,推動了農民工加強學習潮流,掀起了學習風潮。于端午節舉辦了詩歌朗誦比賽,農民工以自己創作的作品,表達了對未來的憧憬。
二是全區演出活動繼續保持旺盛勢頭。精心組織參加了全區的拔河比賽,并獲得組織獎。參加全區第八套廣播體操比賽,獲得組織獎。倡導了傳統體育運動精神,倡導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組織舉辦了地區大型迎春文藝晚會,豐富了節日期間廣大農民工的文化生活,獲得各級高度贊揚。
三是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文化興趣。利用自然資源,策劃了全區萬人登山活動,以及參加了區鐵山坪登山活動,其中2人個體獎,展現人往高處走的精神,帶動了全區的精氣神,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為了改善老舊的活動形式,我們街道成立了攝影隊、登山隊、羽毛球隊、籃球隊等各種文體隊伍,并堅持每月進行一次文體活動,獲得廣大農民工的熱烈歡迎,并紛紛參與到活動中。
一年來,在對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下,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通過新穎、獨特的文體活動,成功提升了農民工的文化生活水平,有效地改善了農民工被動接受文化學習以及袖手旁觀的參與形式,將農民工生活從單一的娛樂休閑發展為多元化的“學、娛、健”態勢,逐漸提升了農民工的精神需求,為文化建設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下,凸顯了文化工作的獨特優勢,為加快文化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切忌。
二、工作存在的問題
2014年,我們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擴大了文化工作的影響力,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是地方傳統方面。我們重點將目光放在了創新的步伐上,忽視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二是同步跟進方面。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不夠協調。
三是人才隊伍方面。文化建設復合型管理人才和專業業務人員短缺,藝術精品匱乏。
三、2015年工作計劃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5年,我們將加大調整步伐,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指導思想,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方向,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在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努力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我區文化軟實力,推進文化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深入挖掘老藝術家。重視農民工隊伍中的“老藝術家”,加大對基層的深入力度,以“三顧茅廬”的精神,邀請老藝術家加入我們的文化工作中,并開辦講學、輔導等多種措施,全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文化工作注入強勁后力。
二是大興地方特色文化。為進一步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擴大影響。我們將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多特色的文化藝術營養,加強文化遺產宣傳活動,誠心請教傳統文化藝術家,學習傳統文化精神,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學習要點,推動文化藝術交流,進行民族團結教育,促進民族文化的交融與發展。
三是配合發展進程。加強文化促進發展戰略,轉變創新文化理念,創新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實現文化結構創新、文化內容創新、文化體制和機制創新,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提高文化建設的科技含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堅持文化工作與經濟社會密切結合,增強大文化觀念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全區文化建設的結構和布局更加科學,文化發展的規模速度和質量效益更加統一。
四是“人才.品牌”特色。人才是加快文化發展的主力軍,是推動文化創新的核心力量,是文化建設的關鍵因素和根本保障。我們將加強在文化藝術專業人才,熱心于文化事業、具有市場意識和開拓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心系群眾、善于做群眾工作的人才。我們將從“人才興文”的高度出發,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促使人才脫穎而出,吸引人才匯聚到我區,從而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跨越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五是突出時代特點。我們將繼續加強對文化建設與時代特點的結合工作,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使之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相適應,與現代文明和時代步伐相協調,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傳承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使民族文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建設符合現代化、信息化的文化設施,創造適應當代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審美情趣的藝術產品。
2009年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全年工作要求,及縣文廣影視局、體育局的工作要求,圍繞生態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迎世博等重點工作,推進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工作。
(一)文化工作
1、配合縣有關部門做好村級文化設施配套建設工作,各村的數字電影、信息共享等設備基本到位、安裝。
2、配合縣文化部門、文藝團體做好文化下鄉活動,在草棚鎮區及有關村組織群眾,為市縣專業文藝團體送戲下鄉做好服務、配合工作。
3、按照“迎世博文化活動進社區”的要求,編排了一臺世博進社區專題文娛節目,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4、配合有關部門在科普早市、迎世博倒計時300天、200天等活動中,組織文藝演出。
5、在慶祝國慶60周年期間,編排專題文藝節目下鄉巡演。
6、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進行了調研,在可能的范圍內,給予鼓勵和支持。分別對永安、北平、海中、大平、新安等文化健身活動點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7、積極參與縣有關部門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選送了少兒書畫作品參賽。
8、按照縣局要求開展電影放映工作。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把工作重點放到數字電影的放映,組織人員下村具體指導和督促村級數字電影的播放工作,目前10個有數字電影放映條件的村,每月至少放映4場,多的7—8場。
(二)廣電工作
1、做好有線廣播網絡的整修
根據有線電視施工對廣播線路損害嚴重的情況,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全面整頓,整修鎮級廣播線路8000條公里,村級廣播線路整修率達到80%。
2、做好有線電視家家通工程的掃尾工作。至10月底,全鎮已經安裝用戶8288家,占應裝的付費戶、優待戶及申報戶的99.7%。為100多戶居住偏僻的農戶爭取了補設計、補安裝。目前尚有20戶左右的用戶,因漏報、漏設計及遲申報等原因而未安裝。
3、圍繞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廣播宣傳工作。開設《××一周要聞》、《迎世博系列》、《農村科技》、《衛生與健康》等定期與不定期的專題或專欄節目。
4、抓好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和傳輸,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制度,與鎮綜治部門、派出所、安保隊配合,切實巡查好廣電線路,確保敏感時期、重要安全保證期未出事故。
(三)體育工作
積極提高全民健身參與率,在建立體育指導站的基礎上,在各村相繼建立健全了社區體育指導員隊伍,全鎮相繼建立起了器材健身、群眾扇子舞、健身舞等健身團隊共24支,積極開展乒乓球、廣播操、籃球、農民自行車等項目的群眾體育活動。做好各健身苑點器材的管理、更新及安全開放工作,同相關單位簽訂了安全管理責任書,辦理了相關的保險手續。積極參與8月8日全民健身日、11月全民健身月活動,組建團隊參加了氣功健身展示、群體表演展示、農民自行車賽、領導干部乒乓球賽等活動。
二、2010年工作打算
2010年的工作,繼續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推進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方面的各項工作。
1、按照鎮黨委、政府確定的時間節點,做好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和各項推進工作。
2、積極推進群眾文化活動。
在可能的條件下,加大扶持社區群眾文體團隊的力度,指導和幫助社區文體團隊開展各項活動,堅持文化陣地的經常性、制度化開放。完成電影放映任務,力爭全部完成膠片電影向數字電影的轉換工作,全面完成農村信息化村級服務點的建設,并切實管理、有效運行已建成的村級服務點,充分發揮其功能。
3、繼續加強有線廣播的維護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4、按照縣業務部門的要求,組建好有線電視維運隊伍,做好用戶服務工作,建立、健全網絡的維運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