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邏輯思維的內涵

      邏輯思維的內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邏輯思維的內涵

      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醫教育邏輯思維非邏輯思維

      中醫學作為東方科學的一部分,其思維方式具有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雙重特點,同時代表東方主要思維方式的非邏輯思維的頓悟、心悟和直覺被大多數中醫學者認為在中醫思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前的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是在以西方邏輯思維為主的知識體系下培養出來走入大學校園的,這造成了學生對具有邏輯與非邏輯雙重思維模式的中醫藥理論的學習在認知上產生了障礙。當前的中醫藥人才培養中并沒有完全認識到思維問題是中醫教育的關鍵問題。只有從培養學生邏輯和非邏輯思維兩個方面著手,使學生充分認識中醫學自身的思維特點,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中醫藥人才。

      1當前中醫院校大學生思維方式存在的問題

      中國已經歷經百年西方文化洗禮,當代大學生更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等西方科學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對于醫學的認識大多來源于以西醫為主的醫院,對中國的古代傳統思維在社會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古代科學技術的理論認知和建構方面,則較難理解傳統的思維模式。學生進入中醫藥院校以后一開始學習的就是中醫基礎理論中的“元氣”“陰陽”“五行”“命門”“三焦”等基本概念,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學并沒有嚴格的對應物。學生在對這些基本概念的學習中仍像在中學時對于概念的認知一樣,注重對其物質實體性的把握,用邏輯論證去分析,把高層次還原為低層次。但這種形式邏輯的認知方法在這里遇到了困難,因為概念是思維抽象的結果,而中醫學的概念不是實質定義,而是思維到最高層次的哲學概念,即“形而上者謂之道”的思辨最高階段,不能用形式邏輯的屬加種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內涵和外延。由于學生對中醫基本概念的認知困惑,進而對由中醫的基本概念建構起來的中醫理論系統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態度,有的甚至會排斥對中醫的學習。中醫學強調唯象聯系,突出宏觀整體,重視和諧平衡,與學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習慣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難以接受,另外,中醫和西醫所認知的客觀對象都是人體,其中有一些相同語詞構成的概念,在其內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腎”等,西醫對這些概念是實體和解剖意義上的解釋,中醫是系統和功能的認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剛入門的學生,對以后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對專業失去信心。

      2中醫思維中的邏輯與非邏輯解析

      造成中醫院校大學生在中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醫理論的思維形式與學習者的習慣的思維形式不一致。而當前的中醫教育模式并沒有從中醫自身特點出發,而是模仿西醫教育模式,這樣造成一些中醫藥院校學生和中醫研究者對于中醫學產生困惑,并極大的影響著他們對中醫藥的學習和信任度。

      中醫學知識和所有的古代知識一樣,以自然哲學為背景,在中國傳統的求同思想的影響下結合當時的簡單解剖知識和臨床實踐發展起來,始終沒有與倫理道德、藝術、宗教、等文化分離,主張“天人合一”,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異”的字樣,求同即求得萬物的整體和諧統一。其理論體系從思維的角度上看,既有邏輯思維的概念、命題、推理,又有非邏輯思維的形象、直覺、頓悟,而作為中醫學最主要的特點——整體觀指導下的辨證論治過程中,非邏輯思維占主要方面。

      2.1邏輯思維是科學思維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類型,它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對客觀世界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過程,在現代科學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其理論體系上來看,中醫學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題、推理的理論體系,從元氣——陰陽五行——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經絡——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層層深入通過演繹和比類推理將整個人體的系統性、整體性體現出來。在其具體應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證邏輯為指導的,從對陰陽的消長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約法,到治療的本標緩急法,再到經脈臟腑的運動傳變法,最后到運用自如的知常達變法。

      2.2非邏輯方法包括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它們與邏輯思維相比,缺乏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等邏輯內涵,而是強調感性認識,以意象、聯想和想象或直接領悟來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及規律,甚至有時伴有“靈感”這一特殊的心理體驗及心理過程,使認識主體的創造力達到超水平的發揮。非邏輯方法歷來被認為在中醫學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1]。如匡調元所說:“在傳統中國醫學學術思想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覺領悟與形象思維而不是靠邏輯思維[2]。”中醫學中的非邏輯思維方法體現大量的形象化、類象化、比象化語言和思維的應用上,如四診上形象話語言的應用,發熱、惡風、惡寒的“翕翕發熱”“蒸蒸發熱”“淅淅惡風”“嗇嗇惡寒”等,濕邪所困的“腰重如帶五千錢”等,對于脈診“如盤走珠”與“如刀刮竹”“如循琴弦”與“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變化時,六學說用自然界風、寒、暑、濕、燥、火的特征作類比來說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性結合的病因觀念,如眩暈欲仆、手足抽搐、震顫等病癥,都具有動搖的特征,與風之善動相似,故歸為“風證”;在確定治則治法時,如“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溫病條辨·治病法論》)。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壺揭蓋”法、“導龍入海”法、“引火歸原”法等都是通過事物本身的形象結合個人的感悟和經驗沿著取象比類的思路生發出來的。這種用心領、會意、體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這些知識來源于歷代醫家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斷,基于主觀的直覺、預感和洞見而深深植根于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之中。這些知識就象中醫中的陰陽的概念一樣含有大量非語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語之則不能盡意,故“圣人立象以盡意”“用意以明理”,所以歷代醫家總是把“醫者意也”作為行醫的最高境界。“醫者意也”在對中醫的認識中甚至可以作為中醫非邏輯思維方法的代名詞,它不僅體現在形象思維方面,而且與直覺、頓悟密切相連,它能激發思維主體的想象,蘊藏著極大的創造力,使認識主體的創造力達到超水平的發揮。它不需要瑣碎的實驗數據和指標,也不需要在此基礎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認識活動本身的整體性,在廣闊的聯系中認定疾病,能夠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難揭示的人體奧秘。中醫這種“醫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醫者的兩個基礎之上,一個是醫者的知識結構基礎,另一個是其臨床實踐的經驗基礎。所以,中醫本身具有極深人文內涵的醫學典籍和經驗積累性決定了”醫者意也”作為個人自身對健康與疾病問題所能領悟的深度,只有把對經典著作的理解與臨床經驗結合起來,充分運用邏輯和非邏輯思維,才能夠“心悟”到人體生理和疾病的本質,才能領悟到中醫診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3中醫教育中邏輯和非邏輯思維的交融

      為了使學生對上述中醫學思維方式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解決中醫學習中的困惑,在中醫教育中,應加強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培養,從思維知識的滲透和中醫文化氛圍培養兩個方面促進邏輯和非邏輯思維的交融。

      3.1邏輯思維方面在教學中加強思維知識的滲透,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中醫基本概念出發,了解中醫理論體系的建構的命題和推理過程。在中醫經典的教學中,應分析其中的邏輯思維方法,如以《內經》的陰陽學說為例,《內經》提供了一個辨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相統一而以辨證邏輯為主,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相統一而以演繹推理為主的邏輯思維模式。將其分為6種主要模式:比類對應式、互含遞進式、轉化循環式、消長平衡式、揆度合參式、正反逆從式[4]”。其中最常用的是“比類對應式”即“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這種方法導源于《墨辯》的類概念和《周易》的卦辭、爻辭[5]。《內經》中所講的“援物比類、化之冥冥”,“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都是指的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把兩個或兩種不同的事物或現象聯系起來加以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相類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經知道的某一事物或現象的有關知識和結論,推論到與之相類似或有共同點的現象和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識和結論。這樣一來萬事萬物都可歸到陰陽五行的范疇之中。在中醫診斷教學中,可以穿插中醫經典當中的一些案例進行分析,將中醫學的基本思維方法蘊涵其中,比如對《傷寒論》中的一些經典案例進行分析,使學生對張仲景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治則有更深刻的理解,還可通過中醫辨證論治中“審證求因、法隨證出”及中醫經方分析中“以方測證”等推理分析方法為例去說明中醫中邏輯思維的應用[6]。

      3.2非邏輯思維方面:加強中醫文化氛圍培養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有氛圍里發展出來的,與儒、道、佛、技有著割不斷文化的淵源,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的影響,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而且貫穿于中醫理論體系各個方面,涉及人文學科和人文知識,如陰陽、五行、易學、哲學、道學、道德、養生等,與傳統的自然科學,如天文、地理、時令、生物(藥食)形體等共同構成了中醫藥學獨特的理論體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7]。它與當時的其他學科建立了同構系統的聯系,因此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占主導地位。古代科學環境下的中醫師甚至平民百姓,都能自覺地接受中醫理論,不會有不理解說不清的困惑。例如,“天人相應”“五行相克”“血脈同流”“經絡相通”“子午流注”等通過意象、聯想和想象,甚至直覺心悟創造出來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主觀直覺特點的命題,采用當前現代科學研究的生理、病理、生化等定量研究方法則很輕易的就會被否定掉,如對其傳統文化的內涵有了很深的理解,認識到中醫學的多元性的特點,再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探索其未來與發展,也許會找到其有效途徑,所以,對于中醫院校學生中醫思維的非邏輯思維的培養,一個是在專業課課程的教學中,把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這種非邏輯思維方法的優點和長處進行透徹的分析,啟迪學生積極思辨。其二從文化的角度認識中醫具有積極的意義。應開設有關古代哲學、古代文學等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課程或講座,在講授過程中應注意傳統文化和中醫相契合的中醫文化學內容,學習和掌握有關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人文知識;在專業課講授過程中教師授課除了傳授中醫的基礎知識外,還應將中醫的歷史文化背景、哲學根源、認識論、方法論等理論特色貫穿于始終;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也應體現出其傳統文化的積淀,如在辯論賽上多設計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辯題、開展校園傳統文化節及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等。讓學生在掌握中醫知識的同時,逐步加深對中醫非邏輯思維方式的認識。

      另外在中醫思維中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是交織在一起的,在邏輯與非邏輯思維的培養中還應注意兩者的交融,使學生學習運用正確的思維去學習中醫理論,把握中醫思維的精髓,把邏輯和非邏輯思維滲透到理、法、方、藥的各個環節中去,成為合格的中醫藥人才。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張葦航,張煒.探索中醫復雜性之路[J].醫古文知識,2004,21(3):10.

      [2]周瀚光.傳統思想與科學技術[A].匡調元.中醫病理學的哲學思考[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131.

      [3]姜莉.立象以盡意用意以求理[J].遼寧中醫雜志,2007,34(4):431.

      [4]匡調元.中醫病理學的哲學思考[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129,131.

      [5]卓同年,谷培恒.論中醫臨床思維的邏輯方法及其運用[J].新疆中醫藥,1999,17(2):2.

      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第2篇

      關鍵詞:邏輯思維 內涵 方法 訓練 檢查

      邏輯思維是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活動,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是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核心。從小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意義重大,對學生來說可謂終身受益,一方面是因為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所必需的重要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數學學習也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說:“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并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可見,在新課程中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那我們在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做到“四重”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下面就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談自己的觀點,其旨在于拋磚引玉。

      一、重內涵

      把握編者意圖,理解教材結構,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問題的內在屬性,讓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了讓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算理的推演。在教學新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告知結論或計算法則,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推理,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計算法則。例如,教學兩位數乘法,關鍵是通過直觀引導學生把它分解為用一位數乘和用整十數乘,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清整十數乘所得的部分積寫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兩位數乘的步驟。學生懂得算理,自己從直觀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計算方法,不僅印象深刻,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二是注重公式的推導。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剪拼、轉化成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的操作推導過程,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公式,又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三是注重數量關系的分析。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從而找出解題思路,所以應用題教學要注重數量關系分析,客觀上,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是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訓練和運用的過程。

      二、重方法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使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性,更要指導學生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科學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維

      思維總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因此在數學思維總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提出啟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創設教學情境,給學生創造出思維的良好環境,讓學生經過思考、分析、比較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設置問題時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并符合知識積累的邏輯順序,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形成內驅力,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調動起每個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2.適度啟發引導,保持學生思維積極性

      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但以這種積極性,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才是達到教學目的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數學學習是通過思考進行的,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時間的。思考時間若非常短,學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簡短,但若把思考時間延長一點,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和較為完整地回答問題。當然,思考時間的長短,是與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相關的。目前在課堂學習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過少,甚至要求學生立刻回答,當學生不能立刻回答時,教師便“直扣主題”,自顧自地按照教案做起問題分析、論證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損害了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動性。

      ②啟發要適度。教師的啟發要貼近學生思維的水平,不要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喧賓奪主。

      ③設置多個引導點。教師應該不斷向學生提出新的教學問題,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是教學思維的動力,也是思維的方向,數學思維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要適當地設置引導點,不斷向學生提出新的問題,為更深入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動力和方向,使學生數學的思維活動持續不斷。

      3.精心設計思維感觀材料。思維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實物直觀或具體表象進行思維的材料。對于小學生,教師應提供具體的感性材料,讓他們通過聲音、顏色、圖像、動作獲得充分的感知。并組織好他們對感性材料從感知到抽象的活動過程,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新的概念。常見的是利用課本上的插圖,利用教具演示或學具操作,讓他們看一看、擺一擺,通過比較、觀察、分析、綜合,獲得數學的初步概念。教師提供的感性材料應是充分的,而且要有思維階梯。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就可以采用讓學生動手操作、填表、觀察、比較、得出結論的方法來展開教學。教師可讓學生利用學具盒里的12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形狀的長方體,分別把它們的長、寬、高、體積填入表中,觀察比較每組數據之間的關系。學生輕而易舉地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就等于長×寬×高,而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時,可讓學生拿著一個實物長方體或正方體(或者展開圖),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出長方體所有面的面積之和。這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足夠的感性材料,讓學生最易混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區分開來,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結構。

      三、重訓練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系著的,培養思維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但一兩次的練習、訓練并不能達到效果,因為學生思維方向是單一的,存在某種思維定勢,需要反復訓練,多次實踐才能完成,而且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因此科學的訓練成為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的途徑,這就要靠教師長期地科學地訓練和培養。培養和訓練首先要注意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即從一年級一開始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加以培養。例如,開始認識大小、長短、多少,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比較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10以內的數和加、減計算,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數的組成就有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逐步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樣做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既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又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如果不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從一開始就有可能不自覺地把學生引向死記數的組成,機械地背誦加、減法得數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級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以后就很難糾正。其次,要注意分層要求、逐步培養。低年級可多采用邊讓學生操作,邊說思路或教師先說出關鍵性指導詞,然后由學生接著說的方法進行。中高年級教師講完例題后可逐步讓學生自己有根據有條理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并說明理由。例如,列方程解應用題,可讓學生先思考設哪個量為x最恰當,然后說說數量關系和思路后再列式解答。還要注意結合教材,精心設計一些訓練學生有根據有條理思考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當然,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不能一下要求學生說得有條有理,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說得有條有理。但只要堅持訓練,逐步地會有較多的學生能夠進行有根據的思考和有條理地說明問題。

      四、重檢查

      教師除了查結果是否正確外,還要查思維方法和過程是否正確。教師在檢查學生回答、板演、作業時應多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你是怎樣想的?”學生作業和回答問題中發生錯誤,教師要注意先幫助他們找到錯誤的原因,看學生在理解知識方面有沒有問題,在邏輯思維方面有沒有問題,只有找到了產生錯誤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糾錯防錯。

      “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和訓練過程。”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時要有長期的打算,要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貫穿于始終。低年級可以,中、高年級也可以,應用題教學可以,計算、概念教學也可以,教師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都要考慮這個問題,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中得到全面充分的提高。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從內涵、方法、訓練和檢查四方面入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率,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誠然,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方法很多,在這里僅談談個人觀點,不對之處,懇求專家賜教。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勃.《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現代中小學教育》.1997.(6)

      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邏輯思維能力 教育功能

      什么是邏輯性思維?我們一般認為,邏輯思維是我們直接領悟的思維,是我們人腦對于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新現象、新事物、新問題及其關系的一種迅速的識別,直接的本質理解,敏銳而深入的洞察和綜合的整體判斷。對于邏輯性思維的認知機制,國內外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知識組塊說的獨特觀點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我就這一觀點得出這樣幾個結論。

      一、邏輯思維所映射出的教育功能

      物理學研究中的邏輯思維品質是物理學研究者在學習和研究物理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個體性邏輯思維特征。其主要包括邏輯思維的深刻性、邏輯思維的批判性、邏輯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思維的獨創性。物理教育中邏輯思維的教育功能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靈活性邏輯思維

      邏輯性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靈活程度,思維能夠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問題。它以腦海中的整個知識為背景的直接認識,這樣的思維具有跳躍性、靈活性和猜測性的特點。不經過詳盡的邏輯推理,不經過仔細分析的演繹步驟,憑借邏輯思維而提出一個假設或法則去試圖解決問題,當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又可以提出新的假設和新的推理,從而充分地表現出思維的靈活性。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深刻性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的深刻性反映了思維活動的深度、廣度和難度。這種思維表現為善于深入地思考物理問題,充分把握物理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善于開展全面的、系統的物理邏輯思維活動,這種思維善于從問題的整體上去認識物理事物,掌握物理知識。邏輯思維的深刻性是指邏輯思維品質的基礎,這種思維的發展水平必然會影響到其他邏輯思維品質的發展。而邏輯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邏輯思維深刻性的本質。我們往往借助于邏輯思維的高級表現形式即科學洞察力,來透過事物的現象而直達事物的本質,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邏輯思維

      思維邏輯的批判性則是指我們在進行邏輯思維時,善于發現問題并敢于提出質疑,不盲從附和,不人云亦云。如此一來,即使是理解科學知識的內容,我們也同樣離不開邏輯思維的批判性。只有選取相同的衡量標準,才能使比較的結果有意義。所以,比值定義法通常采用兩個物理量來相互比較,就是在比較時選取相同的標準。不講明白這一點,學生就不可能明白比值定義法的真正意義。

      二、對于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建議

      (一)培養發散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邏輯思維,教師在講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之前,需要穿插置疑,在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自覺廣泛地搜尋自己的貯存記憶,盡可能地提出更多的信息來尋求答案。用實驗方法研究電阻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時,教學時候首先提出:要研究三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可假使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研究其余的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將三個量之間的變化轉化成兩個量之間的變化,控制另外一個量保持不變,研究剩下的兩個量間的關系,然后通過實驗結果總結得出三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最后介紹實驗的方法結論。如果實驗成功,學生將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為自己學到了物理知識而高興。

      (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抽象性

      物理學中的許多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若一味死記硬背,學生就無法進入創造性邏輯思維的情境。在概念教學中,如果教師能設置有趣的小實驗和一些誘導性的問題,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就能形象直觀地領悟概念的內涵,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具體的問題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概念,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多了。

      (三)培養逆向邏輯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邏輯就是把問題倒過來想,把邏輯思維的順序逆時針一樣地轉過來,顛倒空間和時間的順序,把條件與目標、始態與終態、結果與原因沿著相反的思路來思考問題。物理學中有很多的問題,都需要運用逆向邏輯思維,從問題的反面來思考而得出結果。這也是研究物理結論過程的科學思維方法。譬如說就如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這一問題,對物體相對運動趨勢難以捉摸,學生就會感到無從下手。若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逆向邏輯思維:如果兩物體接觸面是光滑的,其中一個物體會向什么方向運動?這個物體的運動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的關系如何?從而得到這個物體相對的運動方向就是物體在光滑接觸面上運動的方向。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在教學中本著從細微之處著手的原則,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之中有效地掌握知識,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第4篇

      創新思維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是相對于常規的思維而言的一種思維方式。一般認為,創新思維是指在創新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維活動的總稱。創新思維,作為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除了具有一般思維所具有的特點外,還具有自己的特點,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歸納了創新思維的特點。筆者認為:創新思維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穎性:創新思維實乃一種超常規的思維方法,求新、求異是它的一大特點。二是獨特性:創新思維的獨特性在于它能獨具卓識,敢于對人們司空見慣或完美無缺的事物提出懷疑,勇于向舊的傳統和習慣開戰,也能夠主動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在思路的選擇上,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具有一定范圍內的首創性和開拓性。三是多向性:創新思維的多向性體現在它善于從不同角度想問題,在一個問題面前能盡量提出多種設想、多種方案,以擴大選擇余地,能靈活地變換影響事物質和量的某種因素,從而產生新的思路。

      從本質上說,創新思維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思維方式,它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也是多種思維方式的互補和有機組合。

      1.創新思維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應用

      邏輯思維一般是指符合形式邏輯要求的思維。其基本方面不外乎是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等邏輯方法。簡而言之,邏輯思維就是按照邏輯規律建立概念和命題之間推理關系的形式化思維。非邏輯思維則是諸如直覺、聯想、幻想、猜想以及靈感等不服從邏輯規律的思維。

      創新思維是非邏輯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綜合應用。一般來說,在創新過程中,邏輯思維具有重要的基礎地位。因為發明創造問題的發現與提出,主要是邏輯思維在起作用。對發明創造對象的觀察、描述以及概括,主要靠邏輯思維。即使是非邏輯思維的結果,最后也必定要求被補充、解釋、完善成符合邏輯的概念和方法。才能成為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科學理論。實際上,在任何創新活動中,創新者往往都是在前人知識所鋪就的邏輯大道上繼續往前探索的,在邏輯方法還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邏輯方法開辟新的道路;而當非邏輯方法已打開通路后,又必須及時地在從舊認識到新認識之間的“深淵”上架起“邏輯的橋梁”。

      2.創新思維是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互補,發散思維也稱擴散思維、輻射思維、放射思維等

      它是指圍繞某一問題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問題的多個答案的思維方法。發散思維是一種立體式的多向性的思維方法,它具有空間上的廣延性,思路上的放射性,層次上的多樣性,角度上的任意性等特點。一般來說,思維延伸越遠,思路越開闊,獲得新發現的幾率越高。

      收斂思維是一種與發散思維相反的思維方式。又稱輻合思維、聚合思維、求同思維、集中思維等。收斂思維要求將多路思維指向某個中心點,以問題為中心,圍繞中心組織信息。從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斂,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果說發散思維是從一點向四周輻射的話,那么收斂思維就是從四周向某點集中,收斂、抽象、概括是其基本內核。

      二、創新思維的訓練

      在視覺藝術思維的領域中,藝術的創作總是強調不斷創新,在藝術的風格、內涵、形式、表現等諸多方面強調與眾不同。不安于現狀,不落于俗套,標新立異、獨辟蹊徑,這些都是藝術家們終身的追求。標新立異是視覺藝術思維中一個非常獨特的方法。

      標新立異法要求藝術家在藝術思維中不順從既定的思路,采取靈活多變的思維戰術,多方位、跳躍式地從一個思維基點跳到另一個思維基點。

      邏輯思維的內涵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邏輯思維;培養

      1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意義

      邏輯思維是一種抽象的思維能力,包括分析、概括、推理、評價、判斷、解釋等等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知識,對知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并形成自己的認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應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邏輯思維理性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語文教學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夠寫出優秀的文章,甚至出口成章。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能力,科學靈活運用語文知識的有效手段。

      2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途徑

      2.1關注閱讀文本的語言目的: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文本大多是文學作品,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關注的是閱讀文本中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即語言“說了什么”以及“怎么說的”,注重的是語文知識的學習,無異于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診療方式,不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關注閱讀文本的語言目的即關注作者“為什么這樣說”,通過分析、概括能夠把握一類文學體裁的表達方式,以小見大。關注閱讀文本的語言目的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文閱讀教學應兼具感性和理性,引導學生理性的多角度看待問題。如在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文章時,一般教師會列出如下的教學目標:第一,了解該演講的時代背景和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反復誦讀文本,了解排比、比喻這些修辭手法運用的效果,體會文本科學嚴謹的語言;第三,把握演講詞的特點并學寫演講詞。就教學目標而言,并沒什么不妥之處,但是這樣的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把握演講詞的實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關注語言的目的。如,恩格斯為什么要在馬克思墓前講這些內容?他所講的內容和他要達到的目的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他是怎樣有效地運用語言來達到他的目的的?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通過認真的研讀文本,能夠更深刻的理解演講詞,了解受眾的需求,通過靈活的科學嚴謹的語言達到自己演講的目的。

      2.2關注閱讀文本的內在邏輯:文學創造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作者有感于社會生活才能夠進行文學創作。社會生活是客觀的,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因此,閱讀文本是有一定的邏輯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抓住文本的內在邏輯,才能夠抓住文章的文脈,抓住文章的主題,才能夠深入的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準確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并內化為自身修養,逐漸的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關注閱讀文本的內在邏輯,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從關注文本的語言目的入手,結合文本的體裁,進行深入的閱讀。如在教學魯迅的《祝福》時,在明確文本所屬體裁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祥林嫂出場的時間以及每次出場的變化,關注變化的地方,思考變化的原因,從中分析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思考作者將文本命名為“祝福”的原因。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將祥林嫂的死安排在魯鎮人們祝福的時候。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了解魯迅所說的中國人民的劣根性,以及整個病態的社會。并引導學生進行今昔時代的對比,在比較中能夠更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自己,思考當今社會的相關問題,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正確認識。

      2.3關注作家創作態度:傳統的閱讀教學更過的關注的是對文本寫作手法的賞析,但是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更多的關注作家的創作態度,在關注作家創作態度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把握文本內涵,提高思維水平和寫作能力。關注作家的創作態度,要理清寫作手法的賞析與作家寫作態度推斷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寫作手法是對文本某一個寫作特點的詮釋,寫作技巧歸根結底是屬于“形式”的范疇,“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內容”又是為表達作家的感悟、觀點或者態度等等服務的。如《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這篇文章,文本中最感人的是喂水這一場景,但是作者對這一場景的描寫并不多,更多的筆墨是對伽西莫多接受刑法時的表現以及周圍觀刑群眾的表情進行描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停留在對寫作方法進行分析的層面。而應引導學生繼續探究作者突出伽西莫多忍耐力強、力量超常、蠢笨、狂暴等一系列的性格特點的原因。學生進一步的分析會發現,這樣寫是為了更加突出“水”的影響力,伽西莫多因為艾絲美拉達的水,流出平生以來的第一顆眼淚。作者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表達出自己對人生抽象的獨特的見解即善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惡的人性可以被美的人性感染。

      3結語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行的,是有效的,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語言目的與內在邏輯,關注作者的寫作態度,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魏麗娜 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

      參考文獻:

      [1]聶靜.邏輯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40+20.

      [2]賀延輝.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5:111.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www.亚洲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