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新疆地區 茄子種植 病蟲害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6.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052-02
前言
近些年來,作者通過走訪新疆部分地區發現,新疆部分地區在茄子種植的過程中,經常受到不同病蟲害的威脅,導致茄子作物收量減少,甚至出現絕產的現象,直接影響到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炭疽病、褐紋病、蟲害等,不利于新疆地區茄子作物種植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提高茄子的產量和品質,增加其種植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結合行將地區的實際,將茄子的主要病蟲害發生癥狀和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 新疆地區茄子種植中主要病蟲害發生癥狀
眾所周知,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引發病蟲害危機,而病蟲害程度的不同也將會給農作物產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嚴重的會造成大面積植物絕產[1]。果實是新疆地區農產業發展的重要產品之一,而在種植的過程中卻經常受到一些病蟲害的影響,從而導致茄子種植效率不高、產量低等現象,例如,受到炭疽病、褐紋病、蟲害、綿疫病等方面的影響,而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則必須要掌握這些病蟲害的發病特征,具體分析如下。
1.1 炭疽病發生癥狀
炭疽病是茄子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病害,尤其是在近些年,在新疆地區茄子種植過程中,時有發生炭疽病,影響到茄子的收成,如果不及時治理炭疽病的話,還會造成病害范圍不斷地擴大,影響極大[2]。炭疽病的發生癥狀,在茄子的果實以及葉子處表現的非常明顯,在發病的過程中,果實以及葉子將呈現出紅褐色、褐色等,炭疽病發病位置多呈現圓形、凹陷、大小不等,而且會伴有隆起的同心環紋,周圍有黃色的暈圈,在同心環紋上還存在無數個黑色的小點,并且病變部分會逐漸的擴大,最終導致整個茄子果實或葉子腐爛的現狀。例如,以下新疆地區多處茄子植物種植過程中所發生的炭疽病病原、癥狀以及發病規律(如表1所示)。
1.2 褐紋病的發生特征
褐紋病對茄子的危害非常大,而且危害期也比較長,從茄子的苗期到成株期都可能會染上褐紋病[3]。就當前新疆地區茄子種植過程來分析,褐紋病的發病率非常高,而且,褐紋病的發病將會造成大面積茄子植物死亡的現象,經常會引起茄子枯枝、死苗、果腐的現象,現對來說果腐給茄子的生產帶來的損失率較大。另外,患有褐紋病的果實經常會落地軟腐,也有很多依舊掛在枝條上,但卻已經干縮成為僵果,造成茄子作物大量減產。
1.3 蟲害的發生特征
受到地區環境的影響,不同地區種植作物也將引發不同的蟲害,針對新疆地區的茄子種植來說,主要以蚜蟲、紅蜘蛛、粉虱等蟲害為主(如表2所示)。新疆地區茄子作物受到蟲害的影響甚大,但由于一些地區對蟲害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及時消除蟲害,從而導致蟲害進一步惡化,影響到新疆地區茄子作物的總產值。
1.4 綿疫病的發生癥狀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幾種常見病蟲害之外,新疆地區茄子種植過程中,還經常發生綿疫病,直接給茄子果實構成危害,造成茄子減產的現象。綿疫病的發生癥狀主要以茄子下部的老果實為主,并且,在病果嚴重程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降會落在潮濕的地面,并在短時間內腐爛,而腐爛后將會變成白霉,當然,如果是在干燥的環境下,這些病果將會脫水并變成褐色的僵果,而大量腐爛的病果也將影響到土壤,從而影響到其他健康茄子果實的健康性。
2 新疆地區茄子種植中的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 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炭疽病對茄子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造成茄子出現大量的減產,新疆地區茄子作物種植所面臨的這項病害必須重視,積極做好新疆地區茄子種植炭疽病的防治措施[4]。針對茄子作物的病害防治措施有很多種,例如,可以采用50%的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是采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等藥劑,來做好新疆地區茄子種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通常情況下,采用這些藥劑防治病害應在7天左右噴一次,連續噴3次,確保病害防治的全面性、有效性,才能有效避免或降低炭疽病對茄子的影響,從而有效提高新疆地區茄子作物的產量,以及果實的生產品質等,為人們提供更健康的蔬菜。
2.2 褐紋病的防治措施
褐紋病的危害非常大,因此,一旦發現茄子作物患有褐紋病之后,則必須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將褐紋病的萌芽扼殺在搖籃中,避免褐紋病對茄子作物的正常種植和養護的影響,從而保證新疆地區茄子種植的全面性、有效性。例如,可以采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0倍液,或是采用75%白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的葉噴霧,每隔7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當然,具體應根據新疆地區茄子的實際種植情況,如果3遍過后還依舊存在少量的褐紋病現象,應考慮更換藥劑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
2.3 蟲害的防治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新疆地氣茄子作物的產量,則需要做好茄子作物病害的防治措施[5]。例如,在紅蜘蛛、茶黃螨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可以采用20%的殺螨特可濕性粉劑1500-1800倍液、20%的掃螨凈乳油1500-1800倍葉噴霧,通常每個10天左右噴施1次,并連續噴施2-3次;在蚜蟲防治的過程中,可以采用5%的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的方式,或采用20%的康福多8000倍-10000倍液噴霧的方式進行防治,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對粉虱防治的過程中,同樣可以采用5%的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的方式,或10的蚜虱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也噴霧方式,通常在7天左右噴施以此,連續噴施3次即可有效防止粉虱,確保茄子作物的健康。
2.4 綿疫病的防治措施
對于綿疫病來說,主要采用的防治手段,可以采用70%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的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藥劑,并在7天左右對茄子作物進行噴施以此,連續噴施2-3次,從而有效地消除綿疫病病毒,避免茄子種植綿疫病的繼續發作。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疆地區發展的過程中,茄子種植對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茄子種植過程中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從而導致茄子減產甚至絕產的現象發生。通過本文的分析,作者主要結合新疆地區茄子種植的實際情況,提出幾種常見的病蟲害癥狀,并針對這些病蟲害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全面提高新疆地區茄子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水平,為促進新疆地區的農產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白光哲,馬瑞林,白志榮,等.保護地茄子早熟豐產栽培技術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4(06)
[2]張巧玲,位芳,臧新,等.早熟抗病茄子雜交種青雜2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 河南農業科學, 2014(12)
[3]付崗,丁彩平,黃思良,等.韭菜綿疫病病原鑒定及其主要生物學特性[J].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2015(02)
關鍵詞:東北大豆;病蟲害;防治措施;
大豆作為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主要農作物,有著十分廣泛的用途,不僅可以作為農業食品食用,也是重要的工業食品加工原料以及牲畜的飼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受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的影響,加之我國東北地區土質肥沃,因此我國大豆主要以東北地區的大豆產量最高和品質最優,這也使得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主要的大豆供應地。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不斷加大,也導致頻頻出現大豆病蟲害,并逐漸成為威脅大豆產量以及品質的重要因素,導致大豆產量連年下降。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病蟲害防治問題,本研究主要對東北地區常見的大豆病蟲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積極的防御大豆病蟲害防治措施和技術,旨在為大豆的種植質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以提高東北地區大豆食產量。
1常見的大豆病蟲害
近年來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加之大豆種植土地重茬,使得東北地區大豆病蟲害日趨嚴重,大豆產量和質量連年下降,多我國的糧油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一般情況下,我國常見的大豆病蟲害主要分為兩大類:常見的大豆病害和常見的大豆蟲害。首先,東北地區常見的大豆病害通常有大豆灰斑病、大豆花葉病毒病、大豆菟絲子、大豆根腐病、大豆細菌斑點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紋病、大豆灰星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花葉病、大豆紋枯病等。其次,,東北地區常見的大豆蟲害通常有大豆斜紋夜蛾、大豆蚜蟲、大豆食心蟲、豆天蛾、大豆蠐螬、大豆蚜蟲、大豆造橋蟲、大豆卷葉螟、大豆稈潛蠅、大豆圓跳蟲、大豆四星葉甲等。
2常見的大豆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針對我國東北地區大豆病蟲害,一般情況下,大豆病蟲害常見的措施分為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這四種,但是為了能夠經濟的、有效的、安全的防治病蟲害,東北地區通常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具有一定的經濟性,防治效果較好。
2.1農業防治措施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大豆病蟲害的出現,首先,東北地區在進行大豆種植工作的初期選種階段應該進行嚴格的調種檢驗工作,結合種子產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將品種的產量和品種的病蟲害進行雙重考慮,做到精選高產抗病蟲品種,避免種子中會攜帶病原體。其次,種植大豆時,選地嚴禁迎茬、重茬,提高輪作換茬的科學性,避免大豆病蟲害的發生、降低大豆病蟲害發生概率。再次,提高種植技術。開始進行播種初期應該根據田地的實際情況適期播種;在幼苗階段及時清除帶有病毒的植株;在施肥階段,堅持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料;中耕方面,注意掌握中耕時間,提高土壤通透性,降低或消除病蟲害對大豆的侵襲,整體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后,收割大豆后需要及時清除田間還存在帶病株體,同時進行必要的耕翻土地工作,將病蟲害翻到土表或者將病殘體埋于地下,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大大的降低病原體的成活率,加速病蟲害的消亡。
2.2化學防治措施
在大豆的不同種植階段,具體的化學防治措施也不盡相同。首先,在進行豆種植工作的初期選種工作后,應該使用藥劑拌種對大豆種子進行包衣,可以在種子階段和幼苗成長的初期階段對種子、大豆主根和幼苗對其進行保護,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的侵襲,起到保護的作用。其次,大豆生長的不同階段,產生的的病蟲害也不同,針對東北地區常見的大豆病害和常見的大豆蟲害,大豆灰斑病、大豆花葉病毒病、大豆細菌斑點病、大豆霜霉病、大豆斜紋夜蛾、大豆蚜蟲、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大豆造橋蟲等,應該在發現初期及時的取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最后,加強大豆田地的田間管理,及時采用化學藥劑清除田間雜草,不僅避免雜草中攜帶一些病蟲源轉移到大豆植株中,還能為大豆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有效的清除這些病蟲源、減輕病害。
結束語
我國東北地區作為種植大豆的主要產區和優質產區,大豆病蟲害是影響我國東北地區大豆質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應該在未來的大豆種植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綜合的防治,減少大豆病蟲害發生的幾率,提高大豆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小銘,宋玉發,寧海龍. 黑龍江省無公害大豆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 大豆通報,2007,04:19-21.
[2]曾鳳杰. 大豆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2013,12:146.
關鍵詞:病蟲害特點;防治方法;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S4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01.043
1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明顯特點
目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一些病蟲害都存在著嚴重的危害性,而且一旦發生就會形成廣泛傳播的趨勢。由于各種不同品種的農作物的來源都不是同一地區,且各種材料都有可能帶有病蟲害,因此一旦病蟲害在這一地區內發生了,就很有可能隨著運輸和風力等傳播因素,傳播到其他地區和作物上,無形中使病蟲害的危害范圍擴大。農業生產中,病蟲害是具有多樣性的,種類很繁雜,癥狀也很復雜,這些都給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診斷和防治帶來了很大困難。
2農業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法
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目前按其作用原理和應用技術可分為五類:植物檢疫。植物檢疫是植物保護的主要措施之一,指檢驗輸出或輸入的種子、苗木、薯塊、果實等農產品及其他填充物料和運輸工具是否帶有植物檢疫對象的工作;農業防治法。農業防治是指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措施,創造作物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條件,使作物生長健壯,增強抵抗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對病蟲不利的環境條件,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物理機械防治方法。即應用各種物理因素(如溫度、光、電、放射線和超聲波等)或機械設備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謝產物來防治農、林病蟲害的方法;化學防治法?;瘜W防治法又叫藥劑防治法,是利用化學藥劑來控制和消滅病蟲害的方法。五類病蟲害防治法各有其特點和局限性。實踐證明,單獨使用任何一類防治方法,都不能全面有效地解決病蟲害問題。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我國植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它為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從事植物保護的農業技術人員,在多年的病蟲害預測預報、診斷和調查病蟲危害工作中,在認真分析發生和流行的各種因素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手段,不斷探索適宜的防治辦法,把握農作物生長特點和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點,使農業生產在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上都獲得最佳值。
3在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我國的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是從農業生產全局和整個農業生態系統平衡出發的,為控制病害的大發生和避免嚴重危害的出現,同時能夠促進農作物更好生長,為生態系統平衡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合理應用各種防治措施對農作物的病蟲害進行治理。
在進行病蟲害治理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一是努力加強生物防治,利用好天敵,其中包括人工繁殖、引進和移植病蟲害的天敵等技術措施;二是抓好栽培管理這個關鍵環節,認真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并進行及時的排灌和田間雜物的清理,提高農作物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農作物被病原生物侵染;三是還要把握好最有利的時期,并做好預測和預報工作;四是要從科學使用化學和生物藥劑入手,研制低毒、高效和低殘留的生物制劑,科學合理地運用轉基因技術手段,對病蟲害的發生進行有效防控。
4從法律角度思考我國農業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目前,我國農業方面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還不夠健全,對于農業病蟲害防治,常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主要集中于植物檢疫防治工作。現行的植物檢疫防治方法常常稱作法規防治。我國已經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實施條例》,就明確規定了檢疫過程中的職責和權利的問題、行使檢疫的措施和所負的法律責任等一些具體的問題。還頒布了若干具體的實施辦法和檢疫病蟲害的名錄,并出臺了許多同動植物檢疫相關的指導性文件,當中最具有約束力的是《植物檢疫條例》,此條例對于各種疫情的具體預防、農產品的檢疫以及一些緊急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就目前來講,雖說在法律和法規的制定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立法起步還是很晚,而且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關鍵詞] 農作物 病蟲害 預測預報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63-01
農作物病蟲害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是植保工作的基礎,是有效防控病蟲害的前提,是糧食生產安全的保障。在農業生產中要做到“預防為主”,隨著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預測預報也朝著實時、提前、準確預警的方向發展,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農牧民增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 近幾年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情況
近五年來,迪慶州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州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重視下,通過全州各級植??萍脊ぷ髡叩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迪慶州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6.3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2.3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4.03萬畝。2013年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143.375萬畝次,防治面積178.6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124.56%;2014年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145.69萬畝次,防治面積167.89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115.24%;2015年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130.53萬畝次,防治面積151.56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116.11%,;2016年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116.42萬畝次,防治面積131.4萬畝,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112.87%。
通過近幾年作物引進品種不斷增加,病蟲害傳入途徑增多,次要病蟲害上升為主要病蟲害,部分地區作物品種單一,品種抗病蟲性差,田間病害菌源量較多,蟲口基數大,為病蟲害的發生流行危害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隨著綠色植??萍即胧┑牟粩嗌钊?,預警監測也有了實質性進步,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效果明顯。但不可否認,在迪慶州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
2 農作物病蟲害預防和防治存在的問題
2.1 由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地方財力不足,基層政府對預測預報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農作物病蟲害應急防控和綠色防控資金投入不多,人員短缺,物資儲備和裝備能力不足,應急防控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2.2 迪慶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分繁重,特殊條件導致青稞、馬鈴薯等特色作物病蟲害種類多、區域性暴發、流行不規律,病蟲草鼠害災害頻繁,群眾主動防控意識不強,防治成本高,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開展困難,無法及時、準確開展病蟲害調查。
2.3 高原特色作物種植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家底不清,發生種類及規律不明,防控指導時效性、安全性不高。
2.4 全州病蟲草鼠害疫情監測點分散,人員培訓及設備維護,趨勢會商及鄉鎮測報員補助等都由州站承擔,運作壓力大。
2.5 專業隊伍及農業從業者總體素質不高,農藥安全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專業化統防統治及植物檢疫、農藥監管等技術需求大,人才少,整體提升空間大。
3 提高r作物病蟲害預防和防治措施
3.1 加強基層監測實力,及時預報
基層監測點對于農作物在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中舉足輕重,因為基層監測不僅點位多,而且頻率較高,通過對監測點數年收集資料可以建立該區域病蟲害發生和防治數據庫,了解和掌握該區域病蟲害發生規律。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基層監測點的重視,各基層測報人員要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爭取政府部門對專業設備的投入力度,建立專業素養過硬,監測儀器先進的植保技術團隊,及時對全州各區域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預報,指導農作物生產。
3.2 趨勢會商,做好預防工作
根據迪慶州各區域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曾經或者即將出現的病蟲害進行匯總和預測,集中全州測報人員根據農作物種植結構、品種布局、氣候情況等因素對全州范圍內的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防治情況及趨勢進行商討,進一步做好全州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另外在趨勢會商中通過業務交流和技術培訓,提高基層測報人員的專業素養,從而更有效的指導開展病蟲害防控。
3.3 加強宣傳,提高預防意識
針對農牧民不認識的病蟲害、病蟲害發生規律和不科學的防治方法,加強對全州農牧民關于農作物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方面的宣傳工作,讓農牧民充分認識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的價值和綠色防控的意義。利用當地植保專業合作社進行統防統治,科學指導農戶進行防治,做好預警監測宣傳工作,提高農牧民科學防治意識,積極主動采取防治措施。
3.4 推廣綠色防控,統籌防治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要融合綠色防控技術措施,統籌防治對策。根據全州農作物管理目標制定綠色防控計劃,實施綠色防控。在作物種植區域相對集中,特色種植區域進行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展示區建設。通過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黃籃板、性引誘劑等措施進行綠色防控。大力推廣推廣BT阿維菌素、多肽保、哈茨木霉、微生物菌肥等生物農藥。通過綠色防控與綜合防治有機結合,更有效的降低農作物病蟲害危害損失,做好糧食安全和糧食增收工作。
結束語
在迪慶州的農作物病蟲害預防和防治工作在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給迪慶州預測預報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困難,在全州推廣和發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過程中也有一定阻礙。所以要在積累經驗和實踐中找出問題,并分析對策,以便更好地為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預測預報服務,更有效的開展病蟲害防控工作。
參考文獻
[1]黃益忠,陶長江.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技術在農作物病蟲害中的推廣應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5,(07):28-29.
[2]吳照輝,劉巧真,郭芳陽,閆小毛.煙葉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控[J].鄉村科技,2015,(07):10.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
一、我國的主要水稻病蟲害
由于水稻在我國的南方種植的面積比較大,所以我們所說的水稻病蟲害主要是指我國南方的水稻病蟲害。在我國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水稻病蟲害主要有稻飛虱、立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病害
(1)稻曲病
稻曲病是在水稻稻粒的殼和縫隙處出現較小的黃綠色菌塊,這種菌塊會隨著水稻的生長一起變大,最終包裹住整個稻粒,使得稻粒出現絲絨狀的墨綠色稻曲。
(2)稻瘟病
稻瘟病對水稻的危害O大,重則會導致水稻的枯死。稻瘟病的主要表現有葉片呈淡紅褐色,莖基呈灰褐色,其發病原因多是的種子自身存在病菌,該病害的發病期可以是水稻生產的任一時期,但是多發生在幼苗期,因此也被稱為苗瘟。
(3)爛秧病
爛秧病顧名思義,就是水稻的秧苗根部腐爛發黑,使水稻減產甚至是枯死,發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溫和缺氧天氣的影響。
2、蟲害
(1)稻飛虱
稻飛虱會聚集在水稻的莖部,吸取汁液,在莖部引發褐斑,長期會導致水稻基部呈現黑褐色,這是導致水稻倒伏和枯死的原因之一。
(2)稻螟蟲
稻螟蟲是比較常見的蟲害,它咬斷水稻的葉鞘和心葉,使水稻白穗、干枯死亡或者死孕穗。
(3)稻薊馬
這種蟲害與稻飛虱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它是主要吸食水稻葉片中的汁液,使葉片卷曲萎縮,并伴有星點狀白斑,長此以往會導致水稻枯黃短小、稻穗空秕粒等情況。
二、我國水稻病蟲害治理的現狀
1、重視農藥的使用輕綜合治理
我國的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對水稻病蟲害的防治缺乏正確的處理方法和方式,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時只會想到使用農藥進行防治,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使用較少,或者根本不知道相關的治理方式。在遇到水稻的病蟲害時,農民也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藥治,這樣不提對不對癥的問題,很多的水稻問題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就可以解決,但是使用農藥后不但治理的成本增加,而且還會殺死有益蟲,提高害蟲的抗藥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稻的蟲害問題。
2、農藥選擇不合理、不科學
我國的農藥市場上農藥種類多樣,農民在進行選擇時經常會不明白該怎樣進行選擇,往往選擇的農藥達不到應有的治理水準,這樣嚴重影響了水稻病蟲害的防治。
3、防治工具和方式落后
水稻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大多比較分散、滯后,工具比較落后,這些都會影響到水稻病蟲害的防治。
三、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措施主要是從農業角度出發,對水稻的病蟲害進行防治,主要措施有:優選水稻秧苗提升抗害能力;對農田的灌溉系統進行科學的設置,保證灌溉的科學性,定時對農田中的水源進行更換,防止滋生蟲害確保水稻在每個生長時期的用水需求;合理施肥為水稻提供生長期的養料,積極運用有機肥;及時處理害病秧苗,掐斷傳染源,防止病蟲害的進一步擴張。
2、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就是通過物理性的措施消滅害蟲,減輕水稻的蟲害。比如可以在稻田中設置捕蟲網或者殺蟲燈來誘殺害蟲。這種措施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能夠實現農業的健康發展。
3、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措施是當前使用最多、應用規模最大的防治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學藥劑控制病蟲害。比如在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三環銼溶液中,進行殺菌消毒處理,這樣能夠有效減少稻瘟病的發生;在稻苗的生長過程中如果發生稻瘟病也可以通過噴灑稻瘟靈乳油進行殺蟲;稻螟蟲則可以按照實際的播種面積噴灑銳勁特或者高滲甲維鹽,都可以有效的防治?;瘜W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見效快、效果好,但是容易對稻田和周圍的土地造成污染,所以在實際的使用中要結合實際的情況謹慎選擇,還要考慮到水稻的生長需求,對藥物的配比和用量進行確定,盡量實現高效環保的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近幾年開始興起的一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培養害蟲的天敵來實現殺蟲的目的,其具有生態調控的顯著優勢特點,能夠為水稻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從而實現對水稻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針對農田進行區域化治理。具體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害蟲的生長和生活習性來利用其性信息素打亂活動,從而減少害蟲的繁殖速度和生長密度;還可以培養瓢蟲等害蟲的天敵,將其放置在農田中,利用生物的習性來減少害蟲數量,從而實現生態防治的目標。
結束語:水稻作為我國的重要戰略糧食資源,對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和世界糧食問題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糧食生產大國和糧食出口大國,我國的糧食產量將會對世界糧價和世界人民的溫飽產生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