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果樹嫁接的方法和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果樹品種嫁接改良,是指利用原有果樹的主干和根系,采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或更新果樹冠部品種,以改善果樹品種結構,提高果品質量和生產效益。
1.選擇最佳的嫁接時間
果樹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樹萌芽前進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后進行,秋接在夏末秋初進行。改良果樹品種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樹都可選擇在早春嫁接;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樹,即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樹選擇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于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2.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對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樹進行剪伐,去掉果樹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并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幾點:
2.1去上留下,減少創面
應盡量剪去上部或遠端樹枝,保留下部和近主干部的樹枝做接砧,并要減少直接在主干和砧橛上造成的創口,同時防止砧橛揭皮和開裂。
2.2 注意留橛方位
做到因樹留橛,因環境條件而留橛,同時要便于操作。主枝方位不理想的可用側枝或強壯的輔枝代替留砧。總之要做到壓低高度,收縮樹冠。
2.3 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
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較高大的樹形,宜留自下而上第一、二層主枝和經過回縮的主桿部分。留橛長度下部宜長,剪口端距主干30-50厘米;上部宜短,距主干25-35厘米。樹齡5年以內,留橛3-5個;樹齡10年上下,留橛10個左右。蔓生果樹每主蔓留1-2個砧橛。原有樹冠大則應多留橛,原有樹冠小則應少留橛。
3.品種選擇及接穗采集
3.1品種選擇
果樹嫁接改良宜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并做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風味,不同色澤,不同果型以及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3.2接穗采集
接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并要除去花芽。夏季和秋季嫁接改良,接穗的采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表明腋芽熟化較好。
4.嫁接方法
4.1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長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插接時要求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面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準,接穗留芽2-3個。接插后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后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后涂上接蠟。
4.2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單芽插接兩種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后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后綁縛同劈接法,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4.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后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于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后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卷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采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4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后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涂上接蠟,在遇干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5.嫁接后的管理
5.1及時檢查補接
早春嫁接后15-25天,夏季嫁接后7天,秋接后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5.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
果樹嫁接后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50-2.50千克。采取環狀或星形施肥法,開溝深度20-40厘米,可結合根剪疏除部分衰老的側根。施肥后澆足水,保持根盤濕潤。施肥也可以提前進行,即春季嫁接改良于上年秋施肥,夏接于初春施。
5.3加強幼枝護理防止狂風吹折
嫁接后接枝開始生長時,要略松一下包扎物,但不要完全松開,等幼枝長到10厘米長時,取木棍或作物秸稈若干,一半固定在主干或主枝上,一半圍攏住幼枝,并用細繩纏繞以保護幼枝。幼枝固定穩妥后,取小刀將嫁接時的包扎物一并割斷,以利其生長。
5.4及時除去砧樹萌孽,減少對接枝的養分爭奪
但是面臨補接的果樹,應區別對待:一種情況是上一個季節嫁接不成功,需在下一個季節補接的果樹,應放任砧樹萌孽生長;另一種情況是夏季嫁接不成功,補接對果樹根系影響過大,應放棄補接,放任砧樹萌芽生長。
5.5接枝修剪
對生長過旺的接枝在適當高度“摘頂”,可促進二次枝萌發和生長;對于密集生長的旺長枝和競爭枝,采用拿枝、牽引補空等方法處理,不用或少用短截、疏除修剪方法。
總之,果樹通過嫁接可以保持和發展優良種性,從而實現早產,提高果樹適應性。 [科]
【參考文獻】
[1]陳現偉.果樹品種改良嫁接技術.果農之友,2008,(7).
摘要:蘋果盆景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果樹盆栽藝術,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也受到了諸多限制,如何矮化蘋果樹體成為了關鍵。本文通過育苗、嫁接、修剪、生長抑制劑的使用等四方面對蘋果盆景的矮化技術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對蘋果盆景的生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蘋果;盆景;矮化技術
果樹盆景是果樹栽培技術與盆景技藝的結合與體現。其中蘋果盆景是廣受好評的一種,很受人們歡迎,但蘋果樹屬于落葉喬木,其樹形比較高大,如何矮化蘋果樹樹形成了蘋果盆栽技術的關鍵。
1育苗
果樹的樹冠與根系有成對生長的規律,蘋果樹也是如此,所以要矮化蘋果樹冠,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其根系的生長。在盆栽蘋果樹上通常采取斷主根、容器育苗等方法來達到樹形的矮化。如采用大小適中的花盆栽植,來限制根系的生長范圍,通過根系控制來影響地上部分的樹體生長,再根據樹體生長情況逐漸換盆。換盆的同時對根系進行修剪,縮減主根和側根的數量,達到控制根系大量生長的目的。
2嫁接
利用蘋果樹生長發育的不可逆性,采用“以熟促熟”的嫁接方法,促其盆栽蘋果樹早開花早結果的同時致矮樹體。就是采集生長發育成熟的蘋果樹枝條做接穗,以在生長、結果良好的果園蘋果樹上剪取2~3年生結果枝組為宜,將生長成熟的結果枝組嫁接到盆栽蘋果樹上,嫁接成活后,結果枝組即在原有基礎上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這樣既能促進盆栽蘋果樹早花早果,又能有效抑制盆栽蘋果樹樹勢生長,達到控制盆栽蘋果樹的樹冠大小,使其矮化的目的。這種“以熟促熟”的嫁接方法使樹體不會再返回旺盛的營養生長階段,從而達到樹體矮化的目的,既方便又快捷,是促進蘋果樹盆景快速生產的一種捷徑。
3修剪
果樹修剪可以控制樹體生長發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許多修剪技術利用得當就能達到控制樹勢生長使其矮化的目的,用于蘋果樹盆栽與盆景的生產。環狀剝皮、環割、拉枝、拿枝、扭梢、短枝修剪等修剪技術都可以矮化樹體。例如在夏季樹體生長發育旺季,對新梢采用多次摘心和扭枝,抑制新梢的營養生長、減少了營養消耗。同時,通過夏季修剪疏剪掉樹冠上過密的多余營養枝,既改善了盆栽蘋果樹通風透光條件又抑制了營養生長,并促進了樹冠內膛枝組的花芽形成和早花早果;同時對徒長枝、競爭枝,結合拉枝進行扭梢、摘心、環剝,促使其形成大量花芽,培養出大量結果枝組,達到早結果多結果的目的。總之,修剪就是要抑制樹體營養生長,促進樹體生殖生長,使其早花早果,來達到控制樹冠大小的目的。
4使用生長抑制劑
關鍵詞:高接技術;管理
1 技術要點
1.1 要盡快恢復和擴大樹冠
嫁接頭數,以多一些為好,具體頭數一般與樹齡成正比關系。樹齡每增加1年,高接時要多接2個頭。砧木樹齡越大,嫁接頭數就越多。
1.2 要考慮鋸口的粗度
接口的直徑通常以3~5cm為最好。接口太大,嫁接后就不容易愈合,還會給病蟲害的侵入創造條件,特別容易引起各類莖干腐爛病。另外,對將來新植枝干的牢固程度也有不良影響。如果接口較小,則一般一個接口接一個接穗。這樣,既便于捆綁,嫁接速度也快,且成活率高。
另外,嫁接部位距離樹體主干不要過遠,嫁接頭數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內膛缺枝,結果部位外移。
根據以上原則,對尚未結果和剛開始結果的小果樹,可將接穗接在砧木一級骨干枝上,即主枝上。一般在離主干30~40cm的主枝上嫁接。這樣,所長出的新梢可以作為主枝和側枝。在嫁接時,中央干嫁接的高度要高于主枝,使中央干保持優勢。對于盛果期的果樹,接穗要接在二級骨干枝上,即主枝、側枝或副側枝上,它的大型結果枝組也可以嫁接。為了達到樹冠圓滿緊湊,使嫁接成活后的果樹立體結果,除了對果樹進行枝頭嫁接外,對它的內膛也可用腹接法來補充其中的枝條,或者在嫁接后對砧木的萌芽適當予以保留,待日后再進行芽接,以補充內膛的枝條數量。
在嫁接方法的選用上,由于高接時常在梯子上或爬在樹上作業,所以應力求簡單,可采用合接、劈接或插皮接。一般嫁接時期早,砧木不離皮時用合接或劈接;嫁接時期較晚,砧木能離皮時插皮接。嫁接時,采用蠟封接穗,每頭接1個接穗,而后進行裸穗包扎。個別接口粗、接有2個或多個接穗的,可套塑料口袋。內膛插枝可用皮下腹接,小樹樹皮薄可用腹接法。
2 注意事項
在一棵大樹上進行多頭高接時,不能鋸1個頭接1個。而是要1次把所有的頭都鋸好后再嫁接,以免鋸頭時碰壞已經接好的枝頭,或者震動附近已經接好的部位,使接穗移位而影響它的成活。嫁接時,砧木傷口暴露一段時間(如半天)后再接,也不會影響成活率。接穗較細弱,切削后須立即插入砧木接口,并且要馬上包扎好,以防接穗失水,影響成活。
在嫁接時,有些樹主側枝紊亂,而且較多。如果為了整形而鋸去它的一部分枝條,不進行嫁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嫁接樹已經受傷,傷口很難愈合,所以全部枝條都要嫁接。為了結合整形,可以將主要枝條的接位提高一些,將其他枝條的接位降低一些,以后培養成輔養枝控制生長。總之,嫁接后的枝葉量以多為好,以后可逐步進行整形修剪。
3 嫁接后的管理
3.1 除萌蘗
對于高接換種的砧木來說,由于砧木大,嫁接后樹體上大部分的隱芽都能萌發。萌蘗清除工作,一般要進行3~4次。由于砧木上的主芽、側芽、隱芽和不定芽,能不斷萌生出來,因此清除1次是不夠的,而是要隨時把萌蘗除去。等到接穗生長旺盛后,萌蘗才停止生長。
在大樹高接時,為了防止內膛空虛,應保持一定的葉面積,使地上地下部分得以平衡,也可以在內膛(樹體中下部位)留少量萌蘗,但必須采用摘心等方法予以控制,以減少對接穗生長的影響。在接穗附近,不能留砧木萌蘗。對內膛萌蘗,可待秋季進行芽接,或要第2年春季進行枝接。
3.2 解捆綁
現在進行果樹嫁接,大多使用塑料條捆綁。塑料條和塑料套能保持濕度,有彈性,綁得緊,其缺點是時間長了以后,會影響接穗及砧木的生長。因為塑料不腐爛,所以必須解除這種捆綁物。
春季枝接成活后,不要過早解除捆綁。一般要等生長到50cm左右,接穗明顯加粗,并且由于塑料條的捆綁而影響加粗生長時,才解開塑料條。最好比較松快地將它再綁上,以免因接口生長不牢而使接苗折斷。
3.3 立支柱
嫁接成活后,由于砧木根系發達,接穗的新梢生長很快。在春季枝接中,插皮接、貼接、袋接和插皮舌接等方法的接穗接活后,容易被風吹折;而采用劈接、合接和切接等方法的接穗接活后,則不容易被風吹折。
為了防止風害,要立支柱,把新梢綁在支柱上。一般當新梢生長到30cm以后,結合松塑料條,應在砧木上綁1~2根支柱。芽接的可在砧木旁邊土中插一根支柱,并將其下端綁在砧木上,然后把新梢綁在支柱上。大樹嫁接后生長量大,容易遭風害,因此所立支柱要長一些,一般長度為1.5m。支柱下端牢牢地固定在接口下部的砧木上,上端每隔20~30cm,用塑料條固定新梢。因此,固定新梢的工作,要進行2~3次。隨著新梢的生長,一道又一道地往上捆綁,以確保即使7~8級以上的大風,也不能將接穗吹斷。采用腹接及皮下腹接法嫁接的,一般不必再綁支柱,可以把新梢固定在上面的砧木上。
3.4 新梢摘心
為了控制過高生長,當嫁接成活后,接穗新梢生長到40~50cm時,要進行摘心。通過摘心,促進果樹早分枝,便可以形成立體結果。
摘心工作,可以進行2~3次。第1次摘心后,競爭枝還會繼續伸展,需要再摘心。通過連續摘心,可以促進大量副梢小枝的形成。為了育苗進行的嫁接,接穗生長后不要摘心,以形成單條生長。這種小苗,便于捆綁和運輸,定植于果園后,生長整齊一致。
3.5 防治病蟲害
嫁接成活后,新梢萌發的葉片非常幼嫩,必須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有效地保護幼嫩枝葉的生長。
另外,對高接的接口要加以保護,特別是接口太大、傷口不能在1~2年內愈合的,在接口處要涂波爾多漿,即濃度較高的波爾多液,以防接口處腐爛。
[關鍵詞] 矮化密植 高寒山地 蘋果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40-01
1 矮化密植方法栽培高山寒地蘋果的優勢
矮化密植方法栽培高山寒地蘋果的優勢可分為以下幾點:第一,能夠高效利用光能。在栽培高寒山地蘋果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能夠在短期內讓樹冠快速擴大,并且將地面覆蓋,同時也可把太陽能多量截取,使其能產生大量的光合作用產物,從而有助于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第二,加快果實成熟,提高產量。對高山寒地蘋果采用矮化密植法,能夠縮短其營養生長的恢復情況,有效提高蘋果的生長以及生殖。因為在種植過程中,蘋果樹冠緊湊,能夠抑制蘋果根系的生長。由于蘋果樹間無論是根還是葉等都相互牽制,使其可推動花芽的生成,加快果實成熟。在實施矮化種植的蘋果樹間,砧嫁接蘋果樹,能夠提早使砧嫁接蘋果結果。通常情況下,定植后的砧嫁接蘋果樹會在第2-3年的時間內結果,而且在定植后的第5年時,該蘋果樹會進入盛果期,和喬砧樹相比,結果時間會提高2年-3年。第三,延長栽培年限,提高累積效益。一般情況下,在栽培蘋果樹時選用喬砧稀植方法,其蘋果樹的壽命通常為20年左右,有8年左右的盛果期,產量效益僅有40%-45%;在栽培蘋果樹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其蘋果樹的壽命雖然只有10年-12年,但是能夠三年見果,4年-5年達到豐產,產量效益有70%-80%。第四,實現機械化作業管理。栽培高山寒地蘋果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栽培法,能有助于農戶機械化作業,比如病蟲防治、園林耕作以及施肥等,這樣不僅會使勞動力減輕,還能讓果品的損傷度降低。
2 矮化密植在栽培高寒山地蘋果中的技術要點
2.1 選擇園地方面。由于蘋果樹實施矮化密植栽培方法后,其樹根會變淺,所以,在選擇立地方面會有較高的要求[2]。通常情況下,農戶在選擇園地時,都會選取一些理化性狀優良以及土壤肥沃的田地進行建園。第一,地勢方面。對于矮化密植蘋果園的建立,農戶可以選擇山地、丘陵以及平地等地段進行構建。像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以及地勢較高的緩坡地段 ,則是種植矮化蘋果樹的理想地段。與此同時,農戶還需要在蘋果樹種植的地段修建灌溉設施以及梯田等。第二,土壤方面。由于實施矮化密植栽培后,蘋果樹的根部會變淺,導致蘋果樹不僅不能對多濕的土壤無法忍受,而且也不能對干旱的土壤進行抵抗。所以,農戶在選擇土壤時,需要選取黏土作為蘋果樹的土壤,使其能夠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
2.2 栽植方式與密度。不同的砧木、立地條件以及管理技術等,會導致種植的蘋果樹密度不同。栽植蘋果樹的密度,在通常情況下是83-111株/667m2矮化砧、66-38株/667m2中間砧;3m-4.5m*2m-2.5m為株行距。1:2-3是株、行距的標準比例,寬距實施密植栽培。通常情況下,農戶在栽植過程中,都會采用南北行栽植方法,主要是運用長方形的帶狀栽植或者單行栽植等。
2.3 苗木的選取。農戶在選取苗木時,應選擇2年生的苗木,而且苗木要達到8mm以上干徑以及1.2m以上高度的標準。
2.4 挑選矮化砧木。依照土壤灌溉與肥力要求,在挑選矮化中間砧時,主要以M9和M26為主。對于肥水條件優良的地域,主要以具有較強生長勢的品種組合和M9為主。對于砧木難出現抽條的地域,主要以SH28矮化砧木或者M26砧木為主。
3 培育矮化密植高山山地蘋果的方法
3.1 矮化中間砧實施。為了能夠使栽培的蘋果實現豐、早以及密等優勢,農戶在種植蘋果期間選用中間砧矮化密植技術尤為重要[3]。農戶在選取基砧時,可選用海棠或者山丁子的根系,然后將矮化砧木嫁接到根系的中間,并將栽培品種嫁接在上面。對繁殖的苗木實施這種栽培方法,能夠有效縮短樹體,加快果樹繁殖,實現早結果、優品質等特點。
3.2 農業技術措施的實施。通過實踐可以發現,樹體生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由早期結果導致。所以,采取環剝以及拉枝等措施,能夠使生長勢減慢,生長點數目增多,而且還可對樹體內的營養物質進行調節分配。
3.3 對短枝型或者矮生型蘋果品種進行利用。像短枝或者矮生型的蘋果品種,主要都是在芽變后代中挑選培育出來的。這類樹型不僅緊湊矮小,而且枝條十分粗壯,同時該類樹型還具有分支小以及節間短的特點。
3.4 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在果樹生長方面,農戶需要對果樹的生長發育進行控制,所以,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已成為種植果樹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果樹生長期間使用生長調節劑,能夠推動花芽分化,對新稍的生長采取有效控制,使得能更好控制果樹的結果與產量。農戶在對果樹使用生長調節劑時,需要注意,生長調節劑對推動花芽分化和對新稍的生長控制的有效時間最多也不過1年-2年,所以,農戶要想實現矮化的效果,需要每年持續實施生長調節劑。
總結
綜上所述,對農戶而言,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實施,能夠有效保證果實早結果和早豐產。所以,需要從矮化中間砧實施、農業技術措施的實施、利用短枝型或者矮生型蘋果品種以及使用調節生長劑等方面進行,從而能有效更好推動高山寒地蘋果的種植,增加產量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索相敏,王獻革,李學營,等.蘋果矮化密植栽培與樹形構建的關系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4(04):34-36.
關鍵詞:施肥壯樹;接穗;插接穗;穗芽萌動
中圖分類號:S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5-0092-1
1 換冠前母樹的管理
1.1 施肥壯樹
各種果樹的換冠,在換冠嫁接前,需對換冠的母樹進行壯、旺樹勢,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促進樹液流動,增加養分的積累,以提高嫁接接穗的成活率。以原樹直接作母砧進行嫁接的樹,在嫁接前的2—3個月,進行施肥壯樹。壯樹肥以有機肥、速效氮肥為主,如:荔枝、龍眼等果樹,樹冠直徑在3—4米的樹,每株施入有機肥雞糞10公斤和速效化肥尿素0.5公斤、氯化鉀0.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待樹體吸收肥料、樹勢生長轉壯旺后再進行嫁接。
1.2 修剪壯樹
果樹的換冠嫁接,在嫁接前的壯樹修剪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原樹現有的枝梢作嫁接砧直接進行嫁接樹的修剪(低齡樹、小冠樹采用)。這種樹的修剪方法是:在嫁接前的 1—2周,對換冠樹進行修剪,剪除樹冠的下垂枝、無葉少葉弱枝、高位粗枝,保留低位、多葉、直徑細的枝條,修剪后的枝梢應分布均勻,呈現傘狀,修剪后的樹冠高度有大幅度的降低,才有利于進行嫁接操作和接后形成美觀的樹冠。另一種是全部鋸除高位大枝,重新培養低位枝梢作嫁接砧樹的修剪(大齡樹、高冠樹采用)。這種樹的修剪方法是:在嫁接前的 6—12個月,選取第二到第四級的分枝、高1.5—2米處、且于分枝上20—30厘米處作鋸位,把高位的大枝條全部鋸除,只適當保留少量低位的枝葉進行光合作用養根,待鋸的樹樁抽梢2—3次、嫁接部位的直徑大于接穗后再進行嫁接。重新培養的低位抽梢一般長勢壯旺,嫁接后接穗易于成活,不足的是恢復原樹樹冠的時間相對較慢。
2 嫁接
2.1 嫁接時間
各種果樹換冠嫁接最適宜的時間,全年以春季的3—5月和秋冬季的9—11月嫁接成活率最高。在嫁接時間選擇上還應考慮到嫁接母樹末次梢的老熟情況,避免在嫁接母樹大量抽發嫩梢的時期進行嫁接。春季嫁接的特點是:優勢是氣溫最適宜、接穗萌芽后抽梢生長快、接后螞蟻咬食保濕薄膜情況較輕等,不足之處是嫁接時期氣候多雨濕度大接后易造成浸芽、接穗質量較差、接后接穗抽梢受害蟲的危害嚴重等。秋季嫁接的特點是:優勢是接穗質量較好、嫁接期間空氣濕度低接后不易造成浸芽、嫁接后接穗萌芽快、接后接穗抽梢受害 蟲的危害較輕等,不足之處是嫁接后螞蟻咬食包扎保濕薄膜情況較嚴重、接后氣溫低導致接穗第二次梢的抽發生長慢等。
2.2 接穗的選取
各種果樹品種改良嫁接所用的接穗均應選自已經投產的、優質高產的單株母樹,選取樹冠中上部充分接受陽光的枝條。剪取接穗時,枝梢應充分的老熟,枝梢的芽眼應充分的飽滿,枝梢尾部芽已開始萌動為最佳。一般剪取枝梢尾部的一到二套枝梢作接穗。枝梢剪取后應及時的剪除葉片,防止水分消耗而影響接穗的活性。接穗去葉后應及時用干凈的濕毛巾和薄膜包封保濕保鮮。 黃欖接穗的選取還應注意選用芽眼健全的枝梢,不能剪用盲眼枝梢作為接穗。
2.3 嫁接操作
各種果樹的換冠嫁接,一般都是采用切接的方法。切接嫁接依次按剪母砧-切母砧-削接穗-插接穗-包封等步驟進行操作。剪母砧:剪母砧獲取接位要考慮嫁接位高度的一致性和分布的均勻性,母砧樹冠剪除后應呈傘狀,每一嫁接位都均勻地分布于同一弧面上,高低相差不應過于懸殊,剪母砧時注意保留枝梢的節間作為嫁接的接位。
切母砧:根據接穗的大小,取母砧的小 部分木質部往下切 0.8—1厘米的切口,要求切口平直不開裂。
削接穗:先削接穗的斜面再削平面,把接穗沒芽眼的一端削成30—45度的斜面,再把接穗削去約直徑的1/3并削成平面,削多少要根據母砧的切面大小決定,即是母砧的切面大接穗則多削,反之則少削,削好后接穗平面的寬度要與母砧切面的寬度相當,接穗平面的長度應大于母砧下切的長度。
插接穗:接穗削好后應及時的插入砧木,確保插入到位,并使接穗與砧木兩側的形成層相互對接整齊吻合。
包封保濕:插入接穗后,及時用保濕薄膜捆扎固定和包封保濕,防止接穗水分走失,促進接穗與砧木間的生長愈合。總之,嫁接操作的要求是:接穗與母砧切面的形成層相互對接吻合、接穗的綁扎結實緊密,嫁接操作過程完成迅速。
3 嫁接后的管理
果樹嫁接換冠后的管理,是提高接穗的成活、促進接穗抽梢,促進母樹樹冠迅速擴展的重要工作。 果樹通過嫁接換冠后,應及時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嫁接操作完成后,及時對樹冠的接穗噴灑農藥或在樹頭扎上藥帶(用甲基異柳磷浸泡布條),防止螞蟻咬食咬破包扎保濕的薄膜,以保持接穗的活性,確保接穗與砧木間的正常生長愈合。
(2)接穗萌芽期間,及時放松包扎的薄膜,確保萌芽的正常生長。枝梢生長、樹冠恢復期間,注意及時解除包扎接穗的薄膜,確保枝梢的正常生長。
(3)穗芽萌動和接穗抽梢期間,注意及時抹除嫁接母樹嫁接位以下抽發的梢芽,以促進接穗的萌芽和抽梢的生長。
(4)接穗在抽新梢期間,注意及時施藥防治危害新梢的害蟲,確保抽梢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