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第1篇

      新生兒在生理、病理方面與嬰幼兒有很大的區別,臨床表現也有一些特殊性,因此做好新生兒護理工作至關重要。在工作中我們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對新生兒進行觀察和護理。

      1體溫護理

      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調節功能不夠完善,離開母體后,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過度保暖、持續哭鬧等多種原因,都可引起新生兒發熱。對一般情況良好而偶爾有1次體溫升高者,常常并發病理狀態,可檢查原因對癥處理,但對病理性發熱的患者可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對體溫不升患兒,就加強保暖等。總之應綜合分析,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環境溫度對新生兒體溫有直接影響。夏天新生兒室應注意通風和保持60%的濕度,冬天應保持室溫在24℃~25℃。

      2皮膚的護理

      新生兒皮膚非常嬌嫩,表層發育不健全,皮下脂肪較薄,保護能力差,易擦傷而招致細菌感染,嚴重者可發展成敗血癥。新生兒出生時的護理應在保溫情況下進行,可用消毒軟紗布蘸溫開水將頭皮、耳后、面部、頸部、腋下及其他皮膚皺褶處揩洗干凈。每次換尿布后都應以溫開水清洗臀部,并用清潔紗布或毛巾吸干,然后涂鞣酸軟膏或消毒植物油,以防尿布疹或紅臀;倘若已發生尿布疹,可用達可寧散劑治療。

      另外,應注意新生兒皮膚色澤的觀察與保護,新生兒皮膚正常是紅潤有光澤的,如出現蒼白、灰暗無光、青紫、黃疸等要引起重視,對各種癥狀和臨床表現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新生兒沐浴時,動作要輕,自上而下。臍帶未脫落時要注意保護臍部,預防感染。

      3精神及神經系統的護理

      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特別是大腦皮層發育很不成熟,容易疲勞,因此新生兒要有充足的休息,才能滿足生理功能需要。所以新生兒除了吃奶以外,幾乎所有時間都在睡眠。新生兒如有饑餓、尿布潮濕、衣服不適、包被過緊、環境吵鬧等均可影響新生兒睡眠而致哭鬧,這種哭鬧可以稱為生理性哭鬧,但過度興奮、哭鬧不安驚厥、抽搐、兩眼凝視、嗜睡、搶奶等,這些可能是異常表現,根據我們的臨床觀察和體會,生理性哭鬧的聲音響亮連貫,并有一定的節奏。

      4對疑有病理反應的新生兒,隨時觀察病情,若有特殊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5隨時注意新生兒安全,加強對母親及陪護的安全教育。

      6新生兒患病時,按以下常規處理。

      6.1專室隔離,病室溫度應保持在18℃~22℃,相對濕度55%;保持空氣新鮮。

      6.2對體溫低與體質量不足者,放入保暖箱保溫。

      6.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工作人員進入新生兒室應戴帽子、口罩;檢查、護理、治療時,必須先用消毒水洗手,穿隔離衣后放可進行。

      6.4入院頭3 d,測體溫4次/d,體溫平穩后改為2次/d;置暖箱者,每4 h測體溫1次。

      6.5有計劃進行母乳或人工喂養,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飼;一般患兒應抱起喂乳,喂奶前換尿布,防止嗆咳,喂畢抱起輕拍背部,使其側臥。

      6.6注意皮膚皺折部分、五官、腋部、臀部及會陰等部之清潔、干燥。

      6.7臍帶未脫落時,換藥1 d/次,保持敷料干燥,防止污染。

      6.8每3~4 h為患兒更換1次。

      6.9經常巡視觀察病情,若發現有氣急、發紺、高熱嘔吐、面色蒼白等,立即會同醫師處理。

      6.10每周測體質量2次。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新生兒; 家庭訪視; 護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兒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因此,新生兒的家庭護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兒家庭護理過程中,家長會遇到諸如合理喂養、臍帶護理、皮膚護理、異常情況的發現與處理等許多問題,一遇到問題就把孩子送往醫院就診,給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有專業醫務人員按時對新生兒進行家庭訪視十分必要。通過訪視,了解新生兒健康狀況,宣傳科學育兒知識,指導母親哺乳、護理、防病和如何發現異常[2]。筆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對58例新生兒進行了家庭訪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兒訪視資料進行分析。

      1.2 方法 組織好人員,準備好物品,在新生兒出院后第3~7天進行初訪,新生兒第14天進行復訪,第28天進行滿月訪。每次訪視,首先和家長進行交流,對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和生活環境進行觀察;其次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監測,如身長、體重、頭圍、囟門等;再進行相關體格檢查,如頸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對通過詢問、觀察、監測和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護理、健康指導或者轉診,做好訪視記錄。

      2 結果

      在對58名新生兒的家庭訪視中,21名新生兒存在各種問題(有9名同時存在2種問題)。其中皮膚黃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濕疹5例,臍部滲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瀉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臟聽診聞及雜音1例。

      3 討論

      3.1 在新生兒訪視中,筆者發現皮膚黃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黃疸6例,轉診1例,后被診斷為病理性黃疸,經治療痊愈。通過家庭訪視,發現很多家長缺乏皮膚黃疸的相關知識,盲目地等待黃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長對皮膚黃疸過于擔心,以為孩子生了什么病。筆者向家長講解黃疸發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黃疸的區別,幫助分析是否有喂養方面的因素,指導如何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注意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伴隨癥狀及消退情況,懷疑病理性黃疸,及時就診。

      3.2 通過訪視還發現,尿布炎在新生兒期也比較常見,尿布炎有6例,占10.34%,筆者指導家長勤給寶寶更換尿布,大小便后及時清洗臀部,輕度的用電吹風吹局部、茶葉外涂等實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導就診,接受藥物治療。筆者還幫助家長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讓其注意避免,如長時間使用尿不濕、使用的尿布是化纖類的、便后不及時清洗皮膚、臀部墊不透氣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強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過指導,家長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發生,也學會了尿布炎的正確護理方法。

      3.3 面部濕疹在新生兒家庭訪視中也發現了5例,占8.62%。筆者針對濕疹發生的原因指導家長,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新生兒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選用柔軟的棉制品且經常暴曬,盡量采用母乳喂養,母親最好不要吃辛辣、魚蝦等食物[4],新生兒可帶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癢而抓傷臉部。盡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療濕疹的外用藥物,濕疹嚴重出現滲液,建議轉診。

      3.4 新生兒出院在家,臍部護理對于家長來說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訪視發現5例臍部滲液,占8.62%。多是在臍帶殘端脫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濕臍帶及敷料,家長由于缺乏臍部護理知識,擔心寶寶疼痛,不敢或不會清潔消毒臍帶局部皮膚引起。也有不少家長反映家中沒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筆者通過家庭訪視為新生兒做臍部護理讓家長感到如釋重負,還向家長講解新生兒臍部護理的常識,教會其用75%的酒精徹底擦拭臍部,更換敷料,指導每日觀察臍部,洗澡或換尿布時避免沾濕或污染。

      3.5 通過訪視筆者還發現,有些家長缺乏科學育兒觀念,不敢開窗通風,過度保暖,生活環境空氣不新鮮,室內溫濕度掌握不好,導致新生兒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長缺少新生兒喂養方面的知識,母乳喂養的姿勢不正確,導致破裂疼痛,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則容易發生腹脹、腹瀉;有些老人還再給新生兒擠、捆蠟燭包、用書或硬的東西枕扁頭、用母乳給寶寶擦臉。通過家庭訪視得以發現這些問題,才能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護理和就診指導。訪視時,筆者還詢問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免疫接種情況,接受家長關于新生兒疾病篩查方面的咨詢,指導接種卡介苗后皮膚局部反應的觀察方法;筆者教年輕家長學習嬰兒撫觸和給寶寶做嬰兒操,講解撫觸和嬰兒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鵝口瘡、先心病、髖關節發育不良、臍疝、隱睪等,通過家庭訪視亦能夠及時發現并指導就診。

      總之,切實有效地開展新生兒家庭訪視工作,可以及時發現新生兒期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護理,可以對新生兒家長進行針對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拓寬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面,提高新生兒保健質量,減少新生兒死亡。

      參 考 文 獻

      [1] 張淑麗,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訪視對新生兒期發病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81.

      [2] 楊金梅,張翠梅.以產后訪視為契機拓展婦幼保健院功能[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夢娟,何國平.新生兒尿布皮炎防治與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9):97.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新生兒;科學護理;新生兒疾病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72;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810-02

      新生兒是指自母體娩出至生后28天內的小兒,這個階段是人類生長和發育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生命體征最為脆弱的階段,嬰兒出生后開始適應外界環境,內外環境發生劇烈變化,其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還不夠成熟,各器官形體和功能不夠完善,從母體獲得的抗體不足及本身合成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體侵犯,若護理不當,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將會有直接影響。因此,對于此階段的新生兒,醫護人員應當進行適當的護理,并針對其可能出現的疾病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保證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維持在穩定狀態,從而保證其后續的健康成長和發育。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分娩出生的186例新生兒,所有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均處于正常狀態,未出現殘疾。其中,男95例,年齡4―22 d,女91例,年齡5~25 d。新生兒的年齡、性別等無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2 保暖護理:

      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較快,同時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皮膚薄,血管多,肌肉活動能力小等原因,易導致散熱大于產熱,從而出現體溫低下,因此,自母體分娩出生后應立即采取保溫措施:將患兒置于溫暖柔軟的棉被中包裹,室溫>24℃,濕度50%-60% ;早產兒室溫24℃-26 ℃,醫護人員要盡量減少其暴露在外面的面積,以免丟失熱量。新生兒由于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保溫護理措施,容易導致新生兒傷寒綜合征,同時,氣溫過低,也會導致新生兒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甚至發展為肺炎,嚴重影響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因此,醫護人員在新生兒娩出母體后就要采取相應的保溫護理,以保證新生兒有足夠的熱量。

      3 撫觸護理

      新生兒撫觸是經過科學指導,有技巧地對新生兒進行撫觸,通過撫觸者對新生兒皮膚各部位進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讓大量溫和良好的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傳到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生理效應的操作方法撫觸是對嬰兒皮膚進行科學的、溫和的刺激,可促進嬰兒健康發育。室溫在26℃~ 28℃下撫觸,嬰兒疲勞、煩躁時,不宜撫觸。

      4 臍部護理

      新生兒臍帶殘端是和血管相通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傷口,該處有豐富的血管供給,是病原菌輕易滋生的部位。若護理不當則引起致病菌侵入,輕者引起臍炎,重則致新生兒敗血癥,危及患兒生命。其護理主要是保持臍部干燥、清潔,避免排泄物污染。每日用消毒棉簽蘸 2%的碘伏消毒 1-3 次,從臍根部呈螺旋狀向四周擦拭,不可來回亂擦,以免將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回根部,若臍部有膿性分泌物、或周圍皮膚發紅、滲血,發現有肉芽組織、紅腫、臭味,應加強臍部護理,可用雙氧水、龍膽子、2%的碘酊外涂,若滲血量多時,應從新消毒結扎。

      5 皮膚護理

      剛出生的新生兒,在身體表面,尤其在皮膚皺褶處有一層油性的胎脂,胎脂有保溫和防止感染的作用,清除時可用消毒的植物油輕輕擦去,再用煮沸過的溫水(36~37℃)為嬰兒洗浴,在臍帶脫落后體溫穩定的新生兒可全身浸入浴盆中洗浴,每日1 次,減少皮膚菌群聚集,保持皮膚清潔。新生兒臍帶在生后第1 天都是無菌的,以后逐漸有各種細菌集落生長,由於污染、護理不當,可出現膿性物質,臍周軟組織發紅而發生臍炎 (omphalitis),臍帶殘端應保持干燥、清潔,脫落后可用碘伏涂抹、暴露、干燥、防止感染。每次更換尿布時都應用溫水清洗臀部,擦干后,涂摸少量油膏,防止出現臀紅和尿布疹。對已發生皮膚濕爛、尿布疹者應加強護理,局部保持干燥、潔凈,并用氧氣吹患處或紅外線燈照射,每日2次,每次15分鐘。

      6 喂養護理

      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后約半個小時就可以吸吮母乳,吞咽和吸吮功能良好者可給予配方奶喂養,奶量根據所需熱量和新生兒耐受情況計算,由小量逐漸遞增,因母乳是嬰兒最好、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營養豐富、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而且含有多種免疫成分,母乳喂養的嬰兒患病率低,母乳是最經濟、方便、溫度適宜、不易過敏,是任何乳類、食品不能取代的,母乳喂養還可加快母親子宮復原,因此提倡母乳喂養。如果對新生兒的喂養不當,則可能導致其出現不良反應,如嘔吐等,從而不利于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因此,當新生兒出現頻繁的嘔吐現象時,臨床醫生要考慮其是否出現咽下綜合征或者是消化道畸形癥等,并對新生兒進行及時治療,以保證其生命體征的穩定性。喂養完畢將嬰兒抱直,輕拍其背,減少溢乳。兩次喂奶之間,可喂點溫開水。有些嬰兒奶后常有溢奶現象,這時應將嬰兒抱起頭高位片刻,臥位時應側臥,以防發生新生兒吸人性肺炎。

      7 疾病預防

      由于新生兒自身的機體免疫力較差,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如肺炎、破傷風、細菌性敗血癥等,對于這些疾病,臨床醫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兒出現疾病的概率。新生兒由于自身的機體免疫力較差,容易感染,從而致細菌侵入血液中,引起細菌性敗血癥,因此,醫護人員要指導新生兒家屬對新生兒的居室進行嚴格的消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兒發生此種疾病的概率對于肺炎,醫護人員要保證新生兒的居住室保持經常通風,減少探視,與嬰兒接觸時,應先洗手,以避免將細菌帶給新生兒,導致其出現感染。對于破傷風,在接生的過程中,醫生要嚴格按照操作規定實行無菌操作,將新生兒發生破傷風的概率降到最低。

      8 總結

      經過精心的護理照顧,除3例新生兒出現新生兒肺炎,需要轉新生兒科治療外,其他新生兒都正常出院。結果提示,我們醫護人員如果能對新生兒實行有效的護理和疾病預防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兒發生疾病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陳琳華. 新生兒護理及新生兒疾病的預防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35): 68-68.

      [2] 實用新生兒護理[M].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3] 吳景梅, 康蕓. 新生兒撫觸方法及應用新進展[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 6(21): 89-91.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第4篇

      原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專家,1964年畢業于我國解放后首屆八年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從醫50余年,專長于兒科臨床、兒童早期教育、兒童營養、健康咨詢、體格和氣質測評、智力開發等。

      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護理周到,才能讓寶寶皮膚如綢緞般絲滑。那么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呢?

      知道寶寶身體上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嗎?皮膚――是的,皮膚就是我們人身體上最大的器官。

      皮膚對于我們人類來說至關重要,是人體最外的一個保護層,是由許多層細胞組成的,覆蓋著我們身體所有的器官組織,包括我們的全身,甚至眼睛、口腔黏膜等地方,而且在我們身體的特殊部位增加了特殊的保護“附件”。比如頭部生長在身體的最頂端,容易受到傷害,人的大腦是支配全身的最高“司令部”,保護頭部十分重要,于是在我們的頭上長滿了濃密的頭發,以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為了避免腋下和會分的摩擦對身體可能帶來的傷害也長出了許多毛毛來;為了保護我們的眼睛,在眼瞼的周圍長滿了睫毛,為了防止上面的水流下來會傷到眼睛,還在眼睛的正上方長了一排眉毛以保護我們的眼睛。人類皮膚的構造真是奇妙極啦!這也許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結果吧。

      新生寶寶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個體,又是一個各個組織器官發育亟待完善的個體。我們皮膚具有的所有功能,如保護我們的整個機體;皮膚內分布著大量的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到各種刺激,冷、熱、痛、癢等;可以調節體溫;排泄廢物;吸收和分泌等,對新生兒來說都是非常不健全的。他們的皮膚很薄、很嬌嫩,角質層沒有發育完善,膠原纖維稀少,因此護理起來要格外小心。建議新手媽媽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關鍵點1

      新生兒穿純棉衣服

      布料應選擇純棉制品,吸濕性、透氣性好,顏色選擇淡色為佳,比如白色、淺粉、淺藍、鵝黃等等,避免深顏色的染料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傷害;衣服要寬大、易穿脫,不要加裝紐扣和拉線等飾品。

      關鍵點2

      每天洗個澡

      洗澡可通過水溫的變化幫助寶寶皮膚進行適應性鍛煉,增加寶寶皮膚表面的舒縮功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洗澡的水溫大約在36℃~38℃之間為好,洗澡前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洗澡水記得先放涼水再加熱水調試溫度,以免燙著新生寶寶。新生寶寶皮膚嬌嫩,洗澡時應注意輕柔呵護頭皮及嬌嫩皮脂層,可以用溫水清潔,減少洗浴時對寶寶皮膚的過度摩擦,或每周使用1~2次經過安全檢測、符合“弱堿性~中性”pH值的沐浴露,注意挑選新生兒專用的沐浴露產品。給寶寶洗完澡后輕輕蘸去水分,涂上潤膚露保護皮膚。

      關鍵點3

      寶寶護膚品溫和又保濕

      寶寶的皮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膚的1/10左右的厚度,角質層很薄、滲透性強,同時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丟失水分,尤其在空氣干燥的春秋季。因此給寶寶使用護膚品時必需選擇安全、無毒、性質溫和、少刺激、能夠增強肌膚抵抗力,且保濕、滋潤的潤膚產品,以保護他們嬌嫩的皮膚。

      關鍵點4

      避免新生寶寶濕疹

      很多寶寶出生后,皮膚并不是光滑如絲。有些新生寶寶嬌嫩的皮膚上會出現彌漫性潮紅的疹子,寶寶會感到很不舒服,哭鬧等,媽媽也很鬧心。這可能是寶寶患上濕疹了。新生寶寶濕疹的原因多與過敏有一定的關系,可以試著找找病因。新生兒多為母乳喂養,母親應避免吃刺激性和易過敏物食物,如辣椒、咖喱、海鮮等,再檢查一下寶寶穿的衣物、尿布等有無致敏的可能;家中有無致敏的花草;新添置的床具等盡量排查,并盡力遠離它們。如果濕疹病情不重,可以給寶寶試涂一些低敏護膚霜。如果出現皮疹糜爛、滲液,寶寶煩躁等情況,應帶寶寶去專科醫院就診。

      關鍵點5

      預防新生寶寶尿布疹

      新生兒膀胱容量小、每日排尿次數多,如果尿濕的尿布沒有及時更換,尿液長時間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或者尿布質量不佳,長時間刺激寶寶的小屁屁,局部就會出現皮膚紅腫、皮疹,寶寶就會煩躁、哭鬧、睡眠不安。因此請新手媽媽在給寶寶挑選尿布時要選擇質地可靠、透氣性好、干爽的,并及時為寶寶更換尿濕的紙尿褲;寶寶每次排完尿后,要用溫水沖洗臀部,擦干或晾干局部后,涂上護臀霜,再換上干凈的紙尿褲,尿布疹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媽媽

      我的寶寶剛出生,每天洗澡時,剛放入水中會有點害怕,洗到后來就會不開心地哭起來,不知道是不是洗的時間太長了,您看每次洗澡多長時間合適呢?

      李老師:如果環境調節許可,可以每天洗澡,但是要保證室溫,出水后要注意寶寶的保暖。新生兒體力較弱,洗澡時間控制在每次5到10分鐘之內即可。洗澡時媽媽可以用笑容和語言與寶寶進行親密互動,增加洗澡的趣味性,讓寶寶適應并愛上洗澡。比如選用可愛的洗澡玩具陪伴寶寶,也可以選用洗發和沐浴二合一的產品,洗頭時用豐富的泡沫給寶寶做下肌膚清潔游戲,小泡沫在寶寶身體上游走,媽媽寵愛的笑容會讓寶寶愛上玩水,洗澡就會越來越輕松了。

      媽媽

      新生兒尿布疹的原因和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新生兒;安全隱患;防范措施;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236

      1新生兒室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1.1人員因素:醫生和護士等工作人員的流動,新的工作人員對新生兒科工作流程不熟悉而造成安全隱患。

      1.2靜脈輸液引發的皮下滲漏: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血管細小,血管壁較薄,容易破裂。當留置針進入血管內與血管壁長時間接觸或短時間內輸注刺激性藥物如鈣劑、甘露醇等。引發血管內膜受損而發生藥液外滲到皮下;當針頭固定不牢時,新生兒活動碰撞及抓扯到針頭以至損傷到血管,或針頭脫出致使藥液滲漏。

      1.3各種原因引發的新生兒窒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點,新生兒的胃容量較小呈水平位,胃賁門括約肌松弛,新生兒容易出現溢奶導致嘔吐,嘔吐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亂或梗阻的表現。如喂奶后的變動,喂奶前較長時間哭鬧或喂奶時吞人大量空氣及胃食管返流等均可以嘔吐。如果嘔吐未能及時發現處理,極易導致嘔吐物誤吸人氣管而引發窒息。

      1.4身份安全:因護理操作引發的錯放床位,新生兒病房大多實施無人陪伴,患兒手腳均帶識別帶,在沐浴或檢查后若識別帶脫落或核查不仔細易將患兒放錯床位。

      1.5皮膚完整性的受損:洗澡時水溫過高致燙傷,手抓傷,藍光治療時擦破皮膚,頭皮靜脈注射時剃刀剃傷頭皮,約束帶和監護儀探頭系緊致手足缺血性壞死,烤燈使用不當引起燙傷,糞便,尿液未能及時更換發生臀紅,尿布疹等。

      1.6保護措施不當:新生兒沒有自制力,易將導管抓出,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發生墜床,各種引流管及靜脈輸液管脫出等.

      1.7消毒隔離措施不夠嚴格: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加上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醫療用具如暖箱,吸引器等未定時消毒,醫護人員雙手在護理過程中與患兒頻繁接觸,而且涉及飲食、注射、沐浴以及二便護理和各種污染操作,如果洗手或手消毒不徹底,都將成為交叉感染的媒介,會埋下感染隱患。

      1.8儀器設施的故障:新生兒室各種醫療設備較多,如輸液泵、暖箱、心電監護儀、藍光箱等,使用中出現故障或使用不當均可能對患兒造成損害。如暖箱溫度設定,護士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應定期檢測患兒體溫.發現異常及時檢查找出原因,及時處理。檢查注射泵輸注速度是否與設定相符,有無定期校驗其準確性等。

      2防范措施

      2.1護理人員的管理:對新進人員進行入科培訓,加強安全質量意識和安全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操作規程的學習。強化護理人員安全質量意識,新生兒室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除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慎獨精神外,還應有豐富的專業技術水平及護理安全質量意識,在護理管理中應培養護士對潛在不安全岡素的預見性。

      2.2護理制度的落實

      2.2.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患兒時注意查看輸液滲漏情況,特殊藥物如多巴胺、甘露醇等盡量選擇粗、直、易同定的血管,確保在血管里才實施藥物的輸注;科內制訂出特殊用藥使用指引和靜脈輸液外滲處理指引,護士嚴格依照指引執行。

      2.2.2嚴格落實查對制度:規定患兒手腕帶實施手腳各佩戴一個,在沐浴及實施其他檢查時,嚴格按科內操作流程指引操作進行;如發生手腕帶脫落或字跡不清,應及時補帶或更換!,必須在二人情況下核實身份后再次佩戴。

      2.2.3嚴格執行護理管理制度:定時巡視觀察患兒,培養護士慎獨精神及識別風險能力.對不安全隱患要及時解決。例如患兒身體有多條管道時,如吸氧管、胃管、輸液管,各管道上要有明確標識;有煩躁不安哭鬧的患時,應判斷放置是否安全。有無碰撞或墜床的可能,對嘔吐的患兒防止引發窒息的可能,發現嘔吐及時清理,保持呼吸通暢。對病情較重、抵抗力低下的患兒尤應加強基礎護理。在做眼、口腔、臍部及臀部護理動作輕柔,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對已經發生尿布皮炎、臀紅的患兒,應保持臀部干燥.勤換尿布,局部涂擦護臀霜。各種儀器探頭應定時更換部位,避免局部受壓而引起破損。

      2.2.4嚴格遵守操作流程:沐浴時按規定調試水溫;暖箱、藍光治療時為避免擦傷皮膚給患兒戴手套和穿襪子,并系上帶子,松緊適宜,箱內用棉質布條圍繞隔擋暖箱內壁!避免擦傷;為新生兒剃頭發時,應注意力集中,動作輕柔,嚴防剃傷頭部皮膚;使用中的約束帶和監護儀探頭應松緊適宜,嚴格交接班,仔細檢查,定時更換約束帶和綁監護儀探頭的部位,避免局部皮膚的損傷和手足壞死;使用烤燈時必須有專人守護,防止燙傷。

      2.2.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加強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學習,時刻警惕手消毒的5個時刻,提高洗手依從性。新生兒物品一嬰一用,如聽診器、沐浴盆;每床設快速消毒洗手液;床單包被毛巾消毒后才能使用,奶瓶、奶嘴及配奶用具高壓滅菌,各種儀器使用后均徹底消毒。使用中儀器每天用消毒液擦洗,暖箱每周更換,水箱每天清潔并更換蒸餾水;醫護人員執行查房及治療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每接觸一個患兒及操作前后應洗手,侵人性操作時嚴格消毒皮膚,避免反復穿刺損傷組織,或針頭暴露時間較長。護理管理者不定期取樣抽查井將結果公布。

      2.2.6落實儀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制定儀器使用流程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人人能熟練使用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嚴格執行交接班,班班清點,班班檢查。對有故障儀器暫時不能使用的應有醒目標識,避免急救中錯拿使用,造成不良后果。

      3小結

      新生兒護理專業是高風險的行業,在日常工作中高度認識存在的安全隱患,病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能減低護理安全風險,保障醫療護理工作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吳靜娟,鄒成英,宋靜,等.淺談新生兒的觀察與護理.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7.

      [2]唐金紅,鐘冬秀.孕產婦及家屬學習新生兒護理模式研究.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6.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