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母嬰床旁護理;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5-135-02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maternal bedside care in obstetrical department

      WEN Aidi CHEN Yingyin ZENG Fengmei CHEN Changl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xact effects of maternal bedside care in obstetrical department. Methods 40 pairs of puerpera and newborn infants were treated with maternal bedside care as experimental group frome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Correspondingly,40 pairs of puerpera and newborn infa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s control.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ip nursing, umbilical nursing and touching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esid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verage increment with regards to weight, height and head measurement(P

      [Key words] Maternal bedside care;Clinical effects

      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產科產婦大多數為初產婦,普遍缺乏照顧新生兒的知識和技能,加之無法正確面對生理和心理的角色轉變,因此容易造成心理問題。母嬰床旁護理是產科隨著服務理念轉變而改進的新型護理模式,通過專業護理人員在母親床旁進行新生兒護理操作,并同時向父母傳授育嬰知識和技能,使其能夠盡快接納和照顧好新生兒[1]。關于母嬰床旁護理的療效之前已有相關報道[2-4],但大多數報道僅集中于母親技能的掌握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嬰兒體質變化的影響未見報道。為探討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中的應用及切實療效,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對40對母嬰進行了母嬰床旁護理,并于同期的40對傳統常規護理母嬰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符合條件的40對母嬰為試驗組,進行母嬰床旁護理,選擇同期符合條件的40對母嬰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試驗組產婦文化水平:高中10例,本科21例,高于本科9例;平均年齡(28.52±6.76)歲,平均孕周(39.53±1.22)周,分娩方式:剖宮產27例,順產13例,住院時間(6.7±1.5)d;對照組產婦文化水平:高中9例,本科23例,高于本科8例,平均年齡(29.14±6.04)歲,平均孕周(38.73±2.53)周,分娩方式:剖宮產30例,順產10例,住院時間(6.5±2.0)d。試驗組嬰兒出生體重(2.75±0.16)kg,身長(42.17±1.27)cm,頭圍(29.60±1.35)cm;對照組嬰兒出生體重(2.78±0.12)kg,身長(43.13±1.24)cm,頭圍(29.39±0.99)cm。兩組產婦和嬰兒的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基線一致。

      1.2 納入標準

      (1)既往體健;(2)初產婦;(3)產前檢查無異常;(4)同意參加本次試驗。

      1.3 方法

      試驗組護理方法:(1)健康宣教。向母親宣講母乳喂養的必要性和保持充足母乳的飲食,強調早吮吸、早接觸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指導其哺乳的正確姿勢和方法。(2)與產婦及家屬共同參與嬰兒沐浴,沐浴前提醒母親將室溫調節至26~28℃。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判斷嬰兒精神狀態、皮膚情況和四肢活動的方法,以確定嬰兒是否適宜沐浴。與產婦共同準備沐浴用具,后將洗澡水調節至37~39℃。護士示范沐浴方法,向產婦和家屬講解沐浴注意事項,如應避免水流入嬰兒的嘴巴和耳朵、如何在沐浴過程中扶穩嬰兒身體等,并需注意在沐浴過程中與嬰兒進行語言和眼神交流。沐浴完畢后,向產婦教授給嬰兒穿衣服 的方法、臍帶消毒方法及皮膚護理方法。(3)向產婦及家屬說明臀部護理的重要性,強調嬰兒排泄后需及時更換尿褲。選擇透氣、柔軟和吸水性

      表1 兩組產婦對嬰兒護理技巧的合格程度比較

      組別 n 沐浴 臀部護理 臍部護理 撫觸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試驗組 40 39 1 39 1 39 1 38 2

      對照組 40 38 2 34 6 35 5 31 9

      x2 3.10 15.57 20.25 17.96

      P >0.05

      好的尿褲,手把手指導其給嬰兒換尿褲,避免包扎過緊或過松。對于腹股溝等易出汗的部位可使用爽身粉,保持嬰兒臀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排泄物對皮膚的刺激。(4)與產婦一起進行臍部乙醇消毒及護理,指導其正確操作方法,并注意觀察嬰兒反應。向其講解臍部護理觀察指標,如臍窩有無潮濕滲血、臍部有無紅腫感染跡象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5)撫觸前應先評估嬰兒狀態,如是否困倦、煩躁。向產婦講解撫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撫觸的速度和力度要適宜、可使用嬰兒潤膚油以減少皮膚摩擦等。如在撫觸過程中,嬰兒出現抵觸或哭鬧,需停止撫觸,進行安慰。

      對照組護理方法:采用傳統常規護理,健康宣教采用集中講解方法,即由責任護士將住院產婦集中到示教室的大房間中,集體授課,并結合PPT及錄像進行說明,宣講內容同試驗組一致。沐浴、臀部護理、臍部護理及撫觸均由護士將嬰兒單獨抱進專設房間進行操作。

      1.4 評價指標

      (1)產婦新生兒護理技巧考核指標參照孫娟等[5]報道的方法,分為沐浴、臀部護理、臍部護理及撫觸四大部分,出院前讓產婦進行護理操作,由1名指定的專科護士進行評分,每部分滿分100分,≥60分即為合格,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對嬰兒護理技巧的合格程度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在臀部護理、臍部護理及撫觸方面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嬰兒變化量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嬰兒在體重、身長及頭圍的平均增加量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傳統的護理方法是將產婦及嬰兒分開護理,是為了減輕產婦的負擔及為嬰兒提供更為專業的護理服務。但是,現代的產婦多為初產婦,對照顧嬰兒并無經驗,若無專業指導及說明,容易產生煩躁心理及進入誤區[6]。母嬰床旁護理作為

      表2 兩組嬰兒變化量比較()

      組別 n 體重增加量

      (g) 身長增加量

      (cm) 頭圍增加量

      (cm)

      試驗組 40 24.86±1.93 1.24±0.09 0.96±0.11

      對照組 40 20.55±4.20 1.00±0.17 0.73±0.09

      t 10.45 2.20 4.63

      P 0.000 0.032 0.013

      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更強調人文關懷,將母嬰雙方同時納入護理的范圍,對產婦及家屬提供專業的護理及知識培訓,有利于出院后科學育嬰。既可激發母親的母性和興趣,又可增強母嬰間的交流,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

      之前的文獻報道多關注于產婦的護理技能及對服務滿意度的調查[2-4],而對嬰兒的影響并無相應報道。本試驗從臨床工作出發,同時評價產婦的護理技能和嬰兒相應指標的變化,結果顯示,試驗組產婦的護理技能合格率高于對照組,而試驗組嬰兒的體重、身長及頭圍變化均優于對照組。這說明通過母嬰床旁護理,產婦對嬰兒的照顧更加全面、科學和合理,而嬰兒的發育也更為良好。梅娟娟[7]通過HAMD評分評價了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焦慮的影響,結果顯示,母嬰床旁護理比傳統護理更能緩解產婦的焦慮。這可能是因為通過培訓產婦照顧嬰兒的信心增強,加之母嬰之間的交流多,焦慮程度就下降了,這也從側面解釋了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護理技能的提升更為有效的原因。

      綜上所述,母嬰床旁護理可以提高產婦照顧嬰兒的能力和技能,增加母嬰間的交流,也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發育,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金蘭,尤麗.床旁護理模式在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中的應用[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61-63.

      [2] 王紅.產科護理中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8):1573.

      [3] 袁秀珍,陳向韻,王淑燕,等.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6):32-33.

      [4] 吳穗瓊.母嬰床邊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及其效果[J].當代醫學,2011,17(26):117-118.

      [5] 孫娟,曹松梅.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及其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0,47(12):1097-1098.

      [6] 林波.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病房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21(4):59-60.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第2篇

      目前在大學生就業難,很多行業人才飽和,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而母嬰護理產業還屬發展初級,產業形成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需求旺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現在月嫂大部分年齡集中在50歲左右,但是高級母嬰護理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于普通的月嫂,雖然從經驗,年齡,責任感來講,他們有著很多優勢,但是,由于他們的學識學歷以及,學習力方面而言,普通月嫂不能滿足高級母嬰護理的要求,所以需要能多新鮮的勞動力的參與。這樣就為,90后務工人員進入母嬰護理行業提供很好的社會環境,是新時代務工人員的有利就業方向。

      二、90后從事母嬰護理工作的優勢,存在的問題和以及解決的方法

      90后這一特殊群體在從事母嬰護理工作又有著許多優勢:

      (一)90后學習能力強。90后一方面具有年齡的優勢,同時三十歲之內都是很好的學習階段,90后不僅能夠很快對母嬰護理技術進行掌握和運用,同時還能理解這些知識的原理,從原理出發,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

      (二)90后大多有藝術方面的一技之長。90后人群不同于以往年代的孩子,他們往往都有一技之長,尤其是在藝術方面較為擅長。90后對音樂,舞蹈,表演方面都很擅長,可以把這些知識運用于母嬰護理當中,不僅僅能夠有利于開展母嬰護理工作,有益于孕婦以及嬰兒的成長,同時也是對母嬰護理內容的補充和完善。

      (三)90后能很好的利用網絡來充實自己的能力。傳統的月嫂,由于學歷和學習力的欠缺,不能很好的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對于90后而言,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信息技術時代,他們能夠更好的利用網絡來豐富知識,獲取最新最詳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于母嬰護理工作當中。

      同時,90后從事母嬰護理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社會普遍質疑和不信任90后從事母嬰護理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母嬰護理面對的是孕婦和嬰幼兒這種特殊群體,尤其是高級母嬰護理師不僅僅對操作能力有要求,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90后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豐富,都會影響他們的實踐機會。

      (二)90后性格缺點。90后存在一些性格缺點,例如: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很早的就融入網絡,信息和知識豐富,但內心有時較為空虛;張揚自我個性,相對比較缺乏團隊忠誠感等。

      在于社區教育的老師和學生的交流當中,本文也找到了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一)專業技能的培訓,提供實踐環境。在高校可以開設一系列和母嬰護理相關的課程。同時在社會教育中掌握實踐操作技術,社區應與高級月子會所中心合作為90后提供進行學習和實踐的場所,使90后更好的掌握母嬰護理技能。

      (二)工作環境的提高和改善。90后消費能力強,所以提高母嬰護理的經濟環境,才能更好的吸收優秀人才,促進行業的快速有序發展。

      (三)團隊忠誠度榮譽感的培養。讓90后真正的融入母嬰護理工作中來,不僅要提高經濟收益,社會也要正視和提高母嬰護理師的地位。母嬰護理,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階段,也可以說是最早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他們同教師一樣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這樣對母嬰護理這個新型行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社會的重視和稱贊,才能從心理上更好的宜于母嬰護理行業的發展,從而培養90后團隊忠誠度和榮譽感。

      三、小結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第3篇

      關鍵詞:婦產科;專科護士;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母嬰保健越來越重視,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從經濟扶持力度都大大加強[1]。1名優秀的專科護士特別是1名優秀婦產科專科護士,在降低母嬰死亡率、保證母嬰平安、化解醫療糾紛、維系護患關系上起著重要的作用[2]。我院受南京市衛生局委托,于2011年開始承擔南京市婦產科專科護士的培訓,本文選取通過培訓后入職我院的16名婦產科專科護士培訓前后專科理論知識、操作技術、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比較,探討婦產科專科護士培養模式及應用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畢業生中,擇優錄取16名護理進行婦產科專科護士培訓,均為女性,平均年齡(19.35±1.02)歲,16名護士均已完成科室輪轉實習要求,且有較強的應變能力。

      1.2培訓方法

      1.2.1師資配置及設備 培訓師資聘請我院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婦產科主任、主治醫師職稱的醫生、護士長授課,專業理論授課老師職稱均在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能老師職稱均為護師職稱。培訓地點有多媒體教室、婦產科模擬室進行。

      1.2.2培訓內容 針對婦產科專科護士要求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制定專業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急救器材的使用、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突發事件的處理、專業護理知識,參加培訓前,16名待培訓護士均參加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摸底考試。

      1.2.3培訓方法 采用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辦法,將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急救知識與突發事件的處理、溝通能力等予以細化分類,由不同帶教老師進行集中、強化培訓[3],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參加培訓學員達到考核成績優秀、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95%以上。

      1.3評價方法 參照茍元[4]文獻資料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培訓結束后,參加培訓的學員再次參加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溝通能力、應急處理等方面的考核,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分值100分,≥95評定為優秀,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通過調查問卷方式進行,滿意度≥95%評定為優秀。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樣本數(n)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P

      2 結果

      強化培訓后,參加培訓專科護士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培訓前(P

      3 討論

      專科護士是指專門在某一個領域有較好的實踐能力或其理論水平較高,專門從事護理這一專業的人[5]。在香港或者國外的一些地方都有專科護士的認定標準,認定部門為醫管局、地區和國家。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我國也應較快的建立了一套認定專科護士資格的體系[6],隨著醫院護理工作的細化,專科護士培養步伐與醫院需求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大,一方面影響到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另一方面直接影響到醫療護理質量[7],因此應加大專科護士的培養力度以滿足新形勢下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國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專科護理特別是婦產科專科護士培養體系,而且專科護士資格準入制度也未完全建立,國寶及衛生部也沒有相關條例明確規定專科護士的職責,同時對于專科護士能力和復審標準也缺乏國際公認的標準,各種因素制約了專科護士培養的健康發展,因此研究專科護士特別是婦產科專科護士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研究表明,通過對婦產科專科護士的強化培訓,可以提高專科護士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且通過對應急問題處理能力、醫護配合、護患者溝通能力的鍛煉,對于提高護理質量、維系護患者關系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2):5-8.

      [2]陳彥麗.產科專科護士的培訓模式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4:788-789.

      [3]陳榮榮,金家霖,魯偉芳,等. 應用拓展式訓練提高急診優質護理[J].西南軍醫,2013,2:230-231.

      [4]茍元. 產科專科護士培養管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87-88.

      [5]王青麗,向克蘭,夏秋江,等. 我國急診專科護士培訓現狀與展望[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2):36-37,45.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產科; 護理風險; 人性化管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1-229-01

      醫療護理風險是指醫院內的病人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它貫穿于護理活動的各個環節和過程中。產科是高風險、多糾紛的科室,產科護理工作還具有病人周轉快、類型復雜、危害嚴重、護士工作量不均衡、孕婦及家屬期望值高等特點。產科護理工作關系著母嬰的健康,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和護理差錯的發生[2]。因此通過認識、識別產科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持續質量改進,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并針對產科護理活動中現存和潛在的風險,認真統計、分析產科護理風險規范[3],做到持續質量改進。

      1 產科主要風險及原因

      1.1 社會因素 妊娠、分娩于醫學角度上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故孕產婦不是病人。人們觀念中孕婦入院分娩是一人正常入院、兩人健康出院的喜事,如有意外出現均屬醫院、醫務人員的責任。故社會人群、孕產婦及家屬的期望值相當高。又因本國國情需計劃生育、封建保守思想及風俗習慣等造成病人不配合診療或隱瞞病史、病情;法律法規知識缺乏等均造成一定的隱患。

      1.2 患者方面 護理工作是一項護患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護理活動的正常進行有賴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本院為鎮級基層醫院,面對中、低收入外來務工家庭的產婦居多,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分娩人數2048人,產前教育114人,參與率5.56%;臨時戶口1588人,占77.2%,其中產婦初中以下學歷為1220人,占77.2%,孕婦及家屬對分娩的危險性沒有充分認知加以重視,認為分娩是人生必經階段,是自然現象,沒有必要過于擔心。故不重視系統產前檢查、分娩及產后自身護理知識不足、嬰兒護理知識缺乏等均會使護理人員工作量加大、護理過程的風險上升。

      1.3 護理人員方面 護士均為個體,因生長環境、教育背景和性格等因素不同,其綜合素質均存差異。而護士的素質直接決定著醫院的服務質量和外在形象。助產士專業具有風險高、工作壓力大等特點,需備高度的責任感、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敏銳的觀察能力、精湛的專業技術和較強的應急能力。

      1.3.1 護理人員個人素質 有些人有工作中不注意細節、言行舉止不規范,做事依賴、欠主動,無責任心、無耐心,缺乏溝通能力。在醫護、護護、護患間造成混日子、不敬業的印象,既影響團隊精神、更影響護士形象。如在分娩過程中面對產婦因疼痛而掙扎,部分助產人員缺乏觀察無預見性地發現潛在問題,更有人員無耐性、態度差、未能及時與醫生溝通、和家屬做好解釋告知,從而成為引發醫療糾紛的導火索。

      1.3.2 護理人員專業技能 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領悟力均有差異。理論教育與臨床實操完全不同,就算有再多的知識,無臨床經驗,那也不行的。如不加以鍛煉、未按操作規程、指引而行,是不可取的。如部分助產人員不認真落實助產十大安全目標進行產程觀察,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或不按操作規范給新生兒洗澡,存在使嬰兒燙傷、受涼、水淹嬰兒的隱患[4]。

      1.3.3 護理人員專業知識 本科內人員從中專到本科學歷不等、工作經歷不同,有的助產士更是由護士轉崗的,故個人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未能達到統一水平。對每位孕、產婦的孕期及分娩期、產褥期的飲食、護理知識宣教情況均有不同。宣教口徑不一,致孕、產婦無所悉從而產生不信任心理。

      1.4 護理技術方面 部分護理人員對護理技術認識局限、護理經驗不足,不能及時察覺產婦產程及產后異常情況、新生兒的病癥,耽誤了治療時間。助產人員在助產過程中配合不當,造成產傷,特別是對產后出血未能及時、準備評估預防及處理,對新生兒窒息就沒有及時將醫療設備、相應藥物準備妥當,或者對病情的處理判斷和醫療技術發揮不當,均會導致糾紛發生。

      1.5 藥物因素 助產人員要嚴格掌握縮宮素、欣母沛、硫酸鎂等產科常用藥的應用適應癥,在催產時,如不準確調整滴速,不認真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音情況,宮縮不協調及無宮縮,導致催產失敗,浪費精力、時間及金錢;宮縮過強,有可能引發子宮破裂、危及母嬰生命。

      1.6 消毒隔離方面 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需按護理操作規程,消毒隔離制度等要求。如清洗及消毒外陰順序、范圍及消毒液的配制均要按要求,無菌觀念要有,防范意識要強,平時認真做好七部洗手法,否則會致交叉雙向感染、針刺傷等。為新生兒洗澡也要仔細消毒,避免新生兒臍部、眼部及皮膚的交叉感染[5]。一般情況下,每床尾均置快速手消毒液,母嬰同室都要進行紫外線消毒,應告知產婦需防范的問題,以免造成產婦和嬰兒的損害。

      2 對策

      2.1 加強孕期教育 從社區做起,使婚育年齡女性均對懷孕、分娩過程有所了解;鼓勵孕婦及其配偶接受孕期教育,加強圍生期的保健工作。產科門診系統管理,有登記、有追蹤,避免因不良因素導致的妊娠合并癥及妊娠并發癥的發生,教會孕婦在孕期如出現異常情況時需如何應對及時就診等;產前做好分娩知識的指導,使孕婦及家屬認識到分娩過程存在的風險,從而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及護理,盡可能將風險降低,從而保障母嬰安全。

      2.2 加強服務理念 我院一向重視護士服務及禮儀,曾多次聘請外院人士到我院講課,培訓,加強對護士的業務培訓工作,制定各崗位服務及工作指引。病區開展創優質服務病房,建立與完善產房接診制度確保就診孕婦安全。指派深圳萬人公司進行病人滿意度調查。望今后能如常加強全院員工,特別是新上崗人員及助護的禮儀及業務培訓工作,樹立醫院對外形象、取得周邊群眾認可及支持。

      2.3 個人總體能力提升 制定助產士培訓計劃及專科技術操作質量標準、層級培訓標準,嚴格把關定時考核。定期適宜技術演練,如新生兒窒息復蘇,產后出血觀察、處理,肩難產處理、羊水栓塞搶救等產科急癥處理,每年定期強化學習、考核。加強產后觀察,嚴格按護理病歷書寫要求與規范及時、準確書寫記錄等。必要時安排護理人員外出學習。減少因業務技術問題引發的護理糾紛。

      2.4 加強醫療設備、用物的清查 護理人員要按時檢查醫療、護理設備是否完好無損,物品及藥品有數可查隨時處于應急狀態,用后及時清潔、補充,以便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隨時使用。并做好班班交接。每病床尾均置快速手消毒液,母嬰同室都要進行紫外線消毒,應告知產婦需防范的問題,以免造成產婦和嬰兒的損害。

      2.5 人性化護理

      2.5.1 對待病人如朋友 謹記運用七字真言“您好、請坐、請慢走”。臨產產婦入院后,產房責任護士應主動自我介紹,與孕產婦主家屬做好溝通,盡量滿足孕產婦的正常需要。專人陪伴,使更好地接受產前及產時宣教,緩解緊張情緒。使能增加順利渡過分娩過程的機會。

      2.5.2 精心護理 產科病房實行“四制”護理工作模式,由管床護士負責護理大包干,護理小組成員按孕、產婦情況每天進行不同的護理措施及護理宣教,護理組長予評估措施、宣教落實情況、孕、產婦掌握情況。如護士要在分娩后當日告知飲食計劃,健側臥位,講解產后2h小便的意義及注意事項[6];傷口疼痛的原因和防止感染的方法。在產后及時詢問產婦的睡眠、飲食情況以及傷口疼痛的情況,適時向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的保健;并追蹤詢問乳汁分泌的情況;觀察新生兒進食、二便、黃疸、臍部情況等。對特殊情況的產婦予指導正確擠奶及退奶、人工喂養等。產婦出院時,護士行出院指導外,還應給產婦一些祝福的話語;留下24小時母乳喂養熱線電話號碼。以使出院后溝通。

      2.5.3 細心治療 護士需同情心、關心、愛心、細心并存;要懂得尊重患者;擁有嫻熟的護理技巧;學會良好的溝通能力、親和力,照顧好孕、產婦的日常生活,對產婦的提問需耐心解答,使用通俗易懂詞匯;留意孕產婦的心理變化避免出現產后抑郁[7]。

      2.5.4 暖心溝通 產婦出院時,護士留下科室電話,以便產婦產后進行咨詢;產婦出院后,產科護士定期電話回訪,了解產婦在住院期間的意見及建議,咨詢及指導產婦回家后飲食、休息、衛生、避孕及嬰兒喂養、護理情況;婦幼組人員于產后14天內上門檢查產婦產后恢復及嬰兒喂養、臍部等情況的隨診工作,使產婦能盡快角色轉換,解除不穩定情緒。

      3 體會 社會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身心健康。護理人員不再只是為執行醫囑而忙碌,更應融入人性化的護理,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通過開展人性化、優質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整體需求,身為助產人員,更應完成:咨詢和健康教育;母嬰保健,產前與產后護理,產程觀察、接生、新生兒護理,配合醫生對異常情況進行搶救和處理等職責。使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從而建立相互信賴的、合作的護患關系。護患關系更融洽,達到雙贏的效果。

      為達到以上效果,應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溝通能力、學習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等能力的培訓,鼓勵護理人員成為實干型及學習型人才,以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專業素質與工作需求“零距離”。

      宣教亦應因時、因人、因地、因效制宜,針對本區的情況,我科現應著力推進本地區的產前定期檢查,鼓勵孕婦及其配偶接受孕期教育,加強圍生期的保健工作。因妊娠期孕婦的護理是圍生期保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預防和減少孕、產期各種并發癥、降低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保障母嬰健康、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而母嬰安全、健康,是我們產科人員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梅,翟鳳平.新時期護理安全管理探討[J].現代護理,2006,12(14):1348.

      [2] 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M].第2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社,2003,1.

      [3] 郭曉琴.產科護理風險規范在新護士及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25):349.

      [4] 李建宏.整體護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5(2):19221.

      [5] 吳慧群,胡杰,張明英.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11(10):122.

      專業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第5篇

      隨著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體系的逐步完善,提高患者臨床醫療和護理服務的質量也逐漸成為了臨床醫師和護理人員關注的焦點。產科新生兒出生后,雖然與產婦處于同一病房,但是,因為產婦及其家屬自身的臨床護理技術能力較差,因而常容易出現新生兒喂養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失誤。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其主要目標在于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新生兒和產婦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次醫學研究就對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醫學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間收治的60例產婦為觀察對象,產婦年齡范圍在22歲至34歲之間,平均(28.4±4.3)歲,孕周在39周至42周之間,平均(40.5±2.1)周。通過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例,且兩組觀察對象基本臨床資料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基礎的臨床護理服務,實驗組產婦接受母嬰床旁護理,具體措施:第一,新生兒的床旁護理。主要包括新生兒臀部護理、臍帶護理,以及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注射、新生兒沐浴等護理措施,向產婦及其家屬說明新生兒床旁護理的注意事項,以及所需掌握的護理技能,從而提高母嬰護理服務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續性。第二,健康教育。首先,向產婦說明按需哺乳、早吸吮和早接觸的重要意義,使其認識到母乳喂養的重要作用,向其說明適當的嬰兒含接姿勢和哺乳有助于產婦乳汁的分泌;其次,為產婦和家屬提供新生兒臀部護理、臍帶護理、撫觸和沐浴方面的現場指導,適當加入產婦和家屬的互動,指導其掌握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喂養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最后,產婦和新生兒出院前,通過發放資料等方式,為其提供回訪、衛生、出院后飲食、產褥期相關護理及避孕等方面的指導[1]。第三,所需條件。一是護理設施,即一次性用品、新生兒洗浴用品、浴盆、母嬰護理車等;二是護理管理,即護理人員數量的配置以及減少陪探侍人數;三是醫療環境,即病房濕度控制在50%左右,溫度控制在27℃左右,每天通風20min;四是護理人員專業操作技能和業務素質的增強,強化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和敬業精神[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母嬰護理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技術水平及格率。本次醫學研究使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共涉及50道問題,每題2分,滿分為100分,所有觀察對象均與出院前接受調查研究,及格分數為60分。由三名專業的護理人員,對觀察對象的沐浴、喂奶等護理技術進行評定分析,正確則得分,錯誤則不得分。同時,對兩組觀察對象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共包括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等級[3]。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使用X2檢驗方法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若P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為100%,對照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0%,兩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表1 兩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n/%]

      2.2 觀察指標

      實驗組30例觀察對象中,護理技術水平及格率為90%(27/30),母嬰知識及格率為90%(27/30);對照組30例觀察對象中,護理技術水平及格率為60%(18/30),母嬰知識及格率為50%(15/30)。兩組觀察對象護理技術水平及格率和母嬰知識及格率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新生兒臨床護理方法,利用一系列的現場護理培訓和示范,提高產婦及家屬的臨床護理技能,使其掌握基本且正確的新生兒護理方法和知識,從而鞏固臨床護理效果,實現科學化的新生兒護理管理[5]。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實施,需要在產婦及其家屬的直視下進行,通過適當、文明的溝通方法和言辭,為產婦及其家屬留下積極正面的印象,從而獲得其理解與信任,切實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原則,實現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內涵的逐步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拉近產婦與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提高產婦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6]。

      參考文獻:

      [1] 鄧文娟,肖艷蘭,黃河清,等.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及家屬遵醫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 3) :22-23.

      [2]陳麗菊. 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藥物與人,2014,27(8):206-207.

      [3] 萬賓.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6):515-516.

      [4] 張菲菲,崔改英,趙揚,賀秀芳.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實施效果觀察[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2):157-158.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 国产 图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