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化學燒傷;眼科;護理

      眼是面部暴露于體表的器官,眼的化學性燒傷與熱燒傷患者逐年增多,好發于青壯年,常因為工作或生活中化學物質、氣體或粉塵不慎濺入或接觸眼部,導致眼組織損害。其中最常見的是酸性和堿性物質燒傷[1]。臨床主要表現為眼瞼壞死、缺損與角膜、結膜溶解等[1]。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快速、正確與有效地給予中和液沖洗,稀釋眼內化學物質的濃度,清除眼內的異物。因此,若護士能對眼化學燒傷患者進行快速救治,正確地進行眼部沖洗,前房穿刺,散瞳,預防感染和促進灼傷組織修復等處理,必將減低眼化學傷,挽救患者的視力。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2月~2012年12月六安市人民醫院眼科收治22例眼部化學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齡20歲~64歲,平均年齡36.6歲;受傷到接受診治時間1h~7d;導致受傷的化學性物質,堿性化學燒傷13例,酸性化學燒傷9例;傷后即時均用大量清水沖洗。就診時視力:指數(20cm)至0.8,所有病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傷眼內異物感、眼瞼痙攣、燒灼感、疼痛、畏光流淚、視力模糊等。重者可表現為角膜灰白色混濁、潰瘍、結膜水腫、壞死與穿孔等。

      1.2 急救及治療

      1.2.1 徹底沖洗 及早徹底沖洗是減少眼部組織損傷最重要的急救措施,眼化學損傷的輕重程度與致傷的性質、接觸面積、化學物濃度、接觸時間及搶救是否及時關系極大[2]。

      眼化學燒傷后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必須爭分奪秒,酸燒傷可使用2%碳酸氫鈉沖洗,堿燒傷可加用10%維生素C沖洗,時間不少于20min。仔細徹底沖洗穹隆,結膜囊,瞼結膜,防止殘留物質滯留,眼瞼腫脹及痙攣嚴重無法睜開影響沖洗者,用0.1%丁卡因點眼行表麻后沖洗。指導患者將眼瞼分開,使眼充分暴露,上下左右轉動眼球,有效沖洗眼內。仔細檢查穹窿部有無殘留化學物質,保證結膜囊內殘留致傷物徹底清除干凈。若是單眼化學損傷,沖洗時頭偏向受傷眼,健康眼在上,這樣可防止沖洗液流入健眼引起二次傷害[3]。

      1.2.2 藥物治療 急救沖洗處理后即應用局部和全身藥物治療。球結膜下注射維生素C 1.5mL/次,2次/d,維生素C較硼酸水安全,可促進眼組織修復,防止角膜潰瘍而發生穿孔,并能迅速糾正傷后房水及眼組織中維生素C匱乏[4]。應用1%阿托品擴瞳,3次/d,以防止虹膜粘連。應用膠原酶抑制劑,防止角膜穿孔。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點眼,預防感染[4]。適時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滴眼液,以減輕眼內炎癥反應程度,抑制新生血管形成[4]。應用自體血清滴眼,以營養結膜。

      2 結果

      本組22例患者,經過精心的急救處理及治療護理,病情均得到控制,水腫消退,創面縮小,臨床癥狀緩解,所有患者視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矯正視力1.0以上27眼,未發生瞼球粘連、角膜穿孔、眼球萎縮等并發癥。

      3護理

      3.1 心理護理 眼部化學燒傷多為瞬間發生的意外事件或誤傷,且眼傷者多為青壯年[5],因此患者常無心理準備,眼部流淚、劇烈疼痛、視力下降等突發癥狀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緊張、焦慮、恐懼、性格改變、悲觀失望等,患者心理壓力較大,擔心視力不能恢復,面部形象受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迫切希望早日康復。在及時救治的同時,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做好思想疏導工作,耐心安慰、鼓勵患者,細致地講解疾病發生、發展情況及各種治療方法,加強護患溝通,介紹相關康復病例,消除其顧慮,穩定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與護理,爭取早日康復。

      3.2 預防感染護理 室內安靜、整潔,做好空氣消毒。醫護人員為患者滴眼液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時動作要輕柔,用無菌棉簽分開上下眼瞼,將藥液滴入下瞼結膜囊內,可采用多點位點藥,勿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引起不適,注意藥瓶不可接觸眼瞼和睫毛。患者的眼藥應專人專用,在使用和儲存環節中須防止眼藥的污染。經常用消毒棉簽擦拭分泌物,隨時保持創面清潔干燥。兩種滴眼液同時使用時,可交替點眼,間隔5min以上,先滴刺激性弱的滴眼液后滴刺激性強的滴眼液。

      3.3 眼部觀察與護理 藥物治療期間,應密切注意傷眼分泌物的顏色、性狀和氣味,若為膿性分泌物則提示感染,應及時協助處理。密切觀察傷眼反應,觀察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傷眼疼痛、分泌物以及眼球運動情況,詢問患者包扎是否松緊適宜,有無其他不適。重度化學燒傷患者的傷眼分泌物較多,晨起時常出現上下眼瞼粘連,在護理操作時應注意動作要輕柔,先用溫生理鹽水棉簽濕潤瞼緣,輕輕擦拭,避免壓迫眼球,將分泌物清除干凈,再行滴眼治療。

      3.4 生活護理 做好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加強營養,以促進傷眼角膜上皮細胞的生長修復。患者宜進食易消化、清淡飲食、富含維生素C、高蛋白,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膳食纖維,增強抵抗力,促進角膜上皮的修復,忌煙酒、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患者因傷眼流淚、疼痛、視力下降等,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談,了解其所需,主動熱情地給予生活上的幫助,讓患者感到溫馨、舒適。

      3.5 出院指導 出院前指導患者正確的滴眼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分泌物時用無菌棉簽拭去,切勿揉眼。囑其加強眼部自我防護意識,注意用眼衛生,保持眼部清潔,避免用眼過度。洗臉時,忌用力洗,防止擠壓眼球。外出可戴眼鏡,以避免陽光、風沙、煙塵進入眼睛,造成損害。定期復查,若眼部有疼痛、視力下降、分泌物多等特殊情況,應隨時就診,及時治療。

      3.6 健康宣教 眼化學燒傷常見于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從業人員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嚴格按規范操作,從事化工生產場所備有清水。利用宣傳冊、媒體、社區宣教等方式加強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識的宣傳,爭取傷后第一時間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4 總結

      眼化學損傷多見于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中,重視眼化學損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顯得特別重要。及時徹底沖洗是減少眼部組織損傷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因為眼部結構復雜而脆弱,抵抗力差,極易感染。若救治不及時、處理不恰當,則可導致患者視力不可逆性降低,重者可導致眼球粘連、眼球萎縮、白內障等后遺癥[6]。本文中患者經急救與精心護理,以及配合個體化的心理護理,臨床癥狀均治愈,未發生任何并發癥,故及時恰當的急救處理及精心細致的護理有助于眼化學損傷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吳燕. 眼化學燒傷的急救與護理進展[J].護理雜志,2012,29(1B):28-30.

      [2]潘建英. 84例眼化學燒傷的急救和護理體會[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121-122.

      [3]Donald E. Chemical injury to the eye [J]. Chem Health Safety, 2002, 9(2): 6-9.

      [4] 楊堅. 眼化學燒傷的急救處理與護理措施[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2): 269-270.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范文第2篇

      急性氨(NH3)中毒引起以呼吸系統損害為主要表現的案例常見報道,而造成心肌損傷,導致血清酶譜動態變化的病例少見。現將本院收治的一起氨中毒致心肌損傷的5例報告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例均為女性,年齡18~35歲,平均26歲。均為某公司肉食加工廠生產部深加工車間工人。

      1.2 中毒原因 5例均為在車間工作時,由于設備問題致使車間氨氣泄漏,經呼吸道過量吸入而中毒。

      1.3 診斷分級 按國家“職業性急性氨中毒診斷標準”[1]分級,均為急性輕度氨中毒。

      1.4 主要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接觸氨后立即發病,5例均有劇烈咳嗽、咯痰、胸悶、氣短、心悸、流淚、眼痛、咽痛、聲音嘶啞,頭暈、頭痛、惡心、四肢無力。體征:呼吸困難、口唇發紺2例,雙肺可聞及干、濕音2例,可聞及干音3例。胸部X線檢查顯示:兩肺野紋理增多、紊亂2例,兩肺紋理增強3例。血氣分析2例呈輕度低氧血癥。實驗室檢查:3例末梢血象白細胞升高15.1×109,12×109,10.2×109/L;2例二氧化碳結(CO2CP)降低為16、19 mmol /L(正常值22~30 mmol/L);4例心肌酶學檢查升高,其中乳酸脫氫酶升高4例,分別為443,350,321,300 U/L(正常值114~240 U/L),谷草轉氨酶升高4例,分別為51、47、44、43 U/L(正常值

      1.5 主要治療措施 5例均給予①鼻導管低流量吸氧,以糾正低氧血癥;②早期、足量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預防肺水腫的發生;③保持呼吸道通暢,止咳、祛痰、平喘,用止咳祛痰劑,靜脈滴注氨茶堿或山莨菪堿,以解除支氣管痙攣,霧化吸入;④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⑤營養、保護心肌,輔以對癥支持等治療。

      1.6 轉歸 5例均痊愈出院,病程36~134 d。經隨訪均無遺留明顯后遺癥。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9歲。2003年3月9日13:00時,在工作過程中因車間氨氣泄漏而吸入氨氣。當時出現劇烈咳嗽、胸悶、氣短、流淚、眼痛、惡心、頭暈、頭痛、四肢無力,走出車間休息,有所好轉后入院診斷為“急性氨氣中毒”,給予吸氧、止咳、祛痰、平喘、保護臟器及對癥治療,病情有所緩解,為進一步診治轉入本院,病程中進食少、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無肝炎、結核病史,無心臟病史,無藥物、食物過敏史。不嗜煙、酒。體格檢查:體溫37℃,脈搏11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壓12/8 KPa,神志清,精神萎靡,抬入病房,自動,查體合作。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結膜略充血,角膜無混濁,雙側瞳孔等大同圓,對光反射靈敏。口唇發紺,齒齦無腫脹,咽,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口腔無潰瘍,胸廓對稱,兩側呼吸運動度相等,肺叩診清音,肺肝界位于右鎖骨中線第六肋間,雙肺呼吸音粗糙,可聞及干、濕性音,未聞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區無隆起,心界叩診不大,心率112次/min,節律齊,心尖部第一心音略低弱,A2

      3 討論

      氨氣(NH3)屬于堿性高溶解度的刺激性氣體,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氨氣或直接接觸液氨可立即發病,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狀,嚴重者引起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呼吸窘迫綜合征并伴有眼、皮膚灼傷及心、肝、腎、腦等臟器損害。急性期有時可出現譫妄、精神錯亂、痙攣;可有心肌炎或心力衰竭;部分病例谷丙轉氨酶增高和肝臟腫大。常因病情發生突然變化或治療措施不當而危及生命。肺水腫是氨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肺水腫時大量的血漿滲入肺組織之間,影響了氧的彌散與交換,增加了右心負擔;血液濃縮,血黏稠度增高,加重左心負擔[2],同時因肺對氧吸入和彌散功能受到損害,致急性缺氧。缺氧形成無氧代謝,造成心肌損害和壞死[3],病理所見心肌間質水腫。因此氨中毒時監測心功能變化,預防及早期治療心肌損傷十分重要。早期的心肌損傷可隨低氧血癥和肺水腫的治愈而恢復正常,如心肌損傷持續發展而變為不可逆性損傷,則易遺留后遺癥,如肺心病。CTnT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反映心肌損傷的血清標志物,敏感性與特異性要高于心肌酶及心電圖,因此要注意應用CTnT來檢測早期心肌損傷。

      參考文獻

      [1] GBZ14-2002職業性急性氨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硫磺制酸 危險因素 策略

      硫酸是化學工業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廣泛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冶金石油化工醫藥等行業。其用途十分廣泛,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硫酸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硫磺、硫鐵礦、冶煉煙氣、石膏等,目前主要生產工藝為接觸法,包括二氧化硫的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三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吸收。由《危險化學品名錄》查詢可知,硫酸屬于酸性腐蝕品,因此硫酸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化學物質和工藝過程具有一定的安全危險,故而對硫酸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必須進行仔細分析進而采取相應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各種危險因素轉變為事故。本文以硫磺制酸為例,分析了硫酸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及采取的安全對策。

      一 、硫磺制酸生產工藝

      二、硫酸生產中主要化學物質危險因素分析

      1.主要的危險化學品

      1.1關于原料

      硫酸生產中涉及安全危險因素的原料主要為硫磺和硫化氫。

      1.1.1硫磺

      硫磺為淡黃色脆性結晶片狀、顆粒狀或粉末狀,可能因含少許硫化氫而有特殊臭味,183.8℃時蒸氣壓0.13kPa,閃點207℃,熔點119℃,沸點444.6℃,相對體積質量(水為1.0)2.0,自燃溫度232℃,爆炸下限2.3g/m3。

      硫磺屬易燃固體,遇明火、高熱易燃,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為不良導體,在干燥狀態下會因攪拌、輸送和注入等操作產生靜電。硫磺能在腸內部分轉化為硫化氫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導致硫化氫中毒。硫磺可引起眼結膜炎、皮膚濕疹,對皮膚有弱刺激性。生產過程中長期吸人硫磺粉塵一般無明顯毒性作用。

      硫磺的毒性相對較小,主要危險是粉塵爆炸。在氣候干燥、通風不良的情況下處置硫磺,會造成粉塵富集,達到爆炸極限后在外部能量的作用下引發爆炸。由于硫磺表面易產生靜電積累,更加劇了爆炸的危險。

      1.1.2硫化氫

      硫化氫是可燃性無色氣體,具有典型的臭雞蛋味,沸點-60.3,相對體積質量(空氣為1)為1.19,易溶于水及醇類、二硫化碳、石油溶劑和原油,20℃時蒸氣壓為1 874.5kPa,空氣中爆炸極限(體積分數)為4.3%-45.5%,自燃溫度260℃。

      硫化氫是一種神經毒劑,亦為窒息性和刺激性氣體。硫化氫經粘膜吸收較快,經皮膚吸收甚慢。急性硫化氫中毒一般發病迅速,出現以腦和(或)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亦可伴有心臟等器官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因接觸硫化氫的濃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最為常見,輕則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共濟失調及輕度意識障礙,重則出現意識模糊、昏迷、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與極高濃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氫接觸可發生電擊樣死亡

      硫化氫的主要危險是致人中毒,由于爆炸下限較低,也容易引發爆炸事故。硫化氫體積質量較空氣大,在低處泄漏時會聚積在地面,在高處泄漏時也會擴散至地面,因此容易導致嚴重后果。

      1.2中間產物

      硫酸生產的中間產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它們均具有一定的安全危險因素。

      1.2.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為無色、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氣體,不可燃,易液化,沸點-10℃,相對體積質量(空氣為1)2.26,是一種還原劑。

      二氧化硫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睛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影響為: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后可在數小時內引發肺水腫,極高濃度吸人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會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為:長期低濃度接觸可產生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二氧化硫的主要危險是致人中毒。

      1.2.2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在常態下為易揮發無色液體或者無色至白色晶體,不可燃,有發煙、吸濕特性,沸點45℃,相對體積質量(空氣為1)2.8,是一種強氧化劑。

      三氧化硫與可燃物質、還原性物質及有機化合物激烈反應,有著火和爆炸危險;與水和潮濕空氣激烈反應,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種強酸;與堿劇烈反應;腐蝕金屬,生成爆炸性氣體氫。三氧化硫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重者造成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接觸會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致死;口服后會灼傷消化道形成潰瘍,嚴重者可造成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三氧化硫的主要危險是致人中毒。

      1.3五氧化二釩催化劑

      五氧化二釩是一種橙黃或磚紅色固體,無臭無味有毒性,難溶于水,可溶于熱水,不溶于乙醇醚氯化銨。熔點690℃ ,密度3.357g/cm3。

      五氧化二釩是兩性氧化物,酸性大于堿性,溶于強堿生成釩酸鹽,溶于強酸形成釩氧離子VO 或 VO3+。偏釩酸銨熱分解或三氯氧釩與水作用都可制得五氧化二釩。

      五氧化二釩粉塵能刺激呼吸系統,引起胸緊、咳嗽、舌部呈現墨綠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結膜炎。 根據動物實驗,五氧化二釩比三氧化二釩和三氯化釩的毒性強,還比釩酸、金屬釩、鐵釩、碳化釩等毒性強。

      五氧化二釩屬于第6.1類毒害品,因此主要危險特性為中毒。

      1.4硫酸產品

      硫酸為透明粘稠的油狀腐蝕性液體,無氣味,顏色自五色、黃色至黃棕色,相對體積質量(水為1)1.84,易溶于水同時放出大量熱量。濃硫酸有明顯的脫水、氧化作用和腐蝕性。硫酸本身雖然不燃燒,但因其化學性質活潑,遇水及許多可燃物質,如木屑、稻草、紙張、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等會發生劇烈反應,放出高熱并可能引起燃燒;稀硫酸遇金屬會反應放出氫氣,引發爆炸。硫酸腐蝕性強,能嚴重灼傷眼睛并有造成失明的危險,對皮膚有刺激性,會導致皮炎或灼傷。與三氧化硫一樣,硫酸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癥及肺損害,其毒性表現見上述“三氧化硫”部分。

      硫酸的主要危險源是其化學活潑性和強腐蝕性,有可能引發燃燒、爆炸和人體嚴重傷害

      2.硫酸生產過程危險因素分析及存在部位

      2.1火災爆炸

      2.1.1處置硫磺時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熔硫槽會因蒸汽加熱管的腐蝕泄漏而發生超壓爆炸,或因水漏入急劇汽化而發生蒸汽爆炸.

      2.1.2液硫儲存槽罐的加熱盤管露出液硫液面、液硫溫度太高等導致熱量富集,可能引起液硫自燃而引發火災。

      2.1.3煙氣制造系統原始升溫過程中的天然氣點火操作,由于點火失敗導致系統設備中形成天然氣和空氣混合氣未及時排除,而當再次點火時極易引起爆炸。

      2.1.4因設備、管道腐蝕或其它故障而致使硫酸泄漏時,硫酸與可燃物接觸會引起燃燒,遇電石、金屬粉末等接觸能發生爆炸或著火。

      2.1.5在硫酸容器的檢修過程中,設備內殘余的濃硫酸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稀釋,繼而腐蝕鋼材并放出氫氣,當氫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時會引發爆炸。

      2.1.6鍋爐屬壓力容器,蒸汽管道屬壓力管道,如發生超壓,可引起鍋爐或壓力管道爆炸事故.

      2.1.7電器火災:高低壓配電房電線電纜高低壓電機等用電設備,這些可能因負荷過載、絕緣老化短路、違章操作,雷擊、異物侵入等引起火災,可能出現的電器火災危險。

      2.2化學及物理灼傷

      化學灼傷是硫酸生產中常見的危險。硫酸、三氧化硫屬于強腐蝕物質,如果有關設備、管道發生腐蝕或存在缺陷導致硫酸泄漏,與之接觸會對人體造成化學灼傷。

      液硫制作系統的蒸汽保溫夾套和加熱管道、余熱鍋爐、蒸汽輸送管道、轉化和干吸系統的高溫設備、換熱器、煙氣管道等,接觸時會對人體造成高溫物理灼傷。

      2.3中毒和窒息

      顆粒或片狀硫磺(天然氣脫硫)在生產包裝過程中會吸附少量硫化氫,在熔硫拆袋過程中硫化氫散發出來會對作業人員造成損傷。

      由于生產不正常、工藝控制不當、設備及管道腐蝕及故障等,在焚燒、轉化、吸收等工序會造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泄漏,造成工作環境的污染,如果處理不及時,容易引起人員中毒窒息事故。

      釩觸媒在人工篩分、裝填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參與人員防護不當會造成釩中毒。

      干吸崗位和硫酸泄漏的處置過程中會產生硫酸霧,會對人體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產生結膜充血、咳嗽等癥狀。

      2.4.化學腐蝕

      硫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氣體、硫酸霧等形成氣、液相強腐蝕介質,若設備密封不嚴,或設施存在缺陷,往往造成區域內腐蝕性氣體飄散,對作業環境暴露的電器、金屬材料、廠房等造成腐蝕。

      2.5其他因素

      2.5.1機械傷害

      硫酸生產涉及的機械設備較多,如鼓風機、皮帶輸送機、各種轉動設備等,轉動設備的轉動部分未按要求加裝防護罩裝置或安裝不符合要求,這些都會造成作業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接觸并可能發生碰撞衣物或長發被纏繞等造成機械傷害。

      2.5.2噪聲和振動

      對于大型動力設備(如離心鼓風機),正常運轉時會產生較大的噪聲和振動而對人體可產生不良影響,如損傷耳膜造成聽力下降,嚴重時引起耳聾,產生振動性職業病等。

      各種變頻設備、電器工作時產生的高頻噪音會對作業人員心理產生影響導致心情煩躁而造成作業失誤。

      2.5.3觸電傷害

      處于高、低壓開關柜、各類電氣控制箱、變配電室等各生產單元用電場所,設備用電不當,違反用電操作規程,造成人員觸電傷害。

      三、安全對策及采取的措施

      1.嚴格控制工藝指標,確保設備完好

      嚴格控制液硫制造系統加熱蒸汽壓力、液硫液位及焚硫爐、吸收塔等關鍵部位的工藝指標和操作規程,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同時應盡量提高工藝的自動控制水平。另外,應確保設備完好,防止液硫制造系統加熱蒸汽管及吸收系統等部位的腐蝕,提前做好設備維護,避免跑、冒、滴、漏。

      2.防火防爆措施

      2.1硫磺庫房和液硫制作系統

      2.1.1硫磺庫房

      a.固體硫磺倉庫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宜為單層建筑;每座倉庫的總面積不應超過2000m2,且倉庫內應設防火墻隔開,防火墻間的面積不應超過500m2;倉庫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25.0m,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30.0m。保持通風良好,以防止倉庫內溫度過高并降低硫磺粉塵濃度。

      b.硫磺料堆高度不得超過3m,且應盡量加大料堆間距離;料堆與墻(柱)間距不應低于0.5m,倉庫中嚴禁使用易產生火花的金屬工具,應采用防爆電器,嚴格動火檢修制度。

      c. 在硫磺庫房區設置消防水管網和消火栓,并按規定配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平時應注意對硫磺倉庫內的防火設施定期檢查,確保消防設施能正常使用。

      2.1.2液硫制作系統

      a.所有液硫槽罐內加熱裝置不得露出液硫液面,適當控制液硫溫度,防止液硫自燃。

      b.所有液硫槽罐內均設置蒸汽滅火裝置,如果液硫自燃及時用蒸汽滅火裝置滅火。

      c. 按標準規定確定電氣設施及工具的防爆級別。

      d.保溫夾套管和蒸汽管道均需保溫隔熱處理,防止硫磺粉塵附著高溫管道而自燃。

      e.場所區域內配置一定消防設施并確保隨時正常使用

      2.2鍋爐和壓力管道

      鍋爐及壓力管道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安裝必要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閥、壓力表等。并執行特種設備質量監督和安全監察規定。

      2.3硫酸儲罐及管道

      特別防范硫酸儲罐及管道可能引發的爆炸危險。維護硫酸儲罐、管道時,要特別注意充分置換,分析儲罐內的氫含量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避免維修動火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

      3.防中毒措施

      3.1熔硫作業人員應佩戴好防塵口罩、護目鏡,防止硫磺粉塵通過口鼻和眼睛進入體內的而造成傷害。加強通風避免硫化氫對人體的傷害。

      3.2設置有毒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儀(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3.3對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硫酸裝置采用露天布置,并用密閉管道輸送.

      3.4加強操作操作人員防護措施,從事有毒介質作業的人員上崗時應穿戴工作服,配戴防塵口罩、防護眼鏡和防護手套,進入高濃度作業區時應戴防毒面具,車間常備救護用具及應急藥品。

      4.防灼傷燙傷措施

      4.1在干吸工段、硫酸管道區域設置沖洗管、洗眼器和淋浴裝置,當以上區域硫酸物料泄漏噴射傷人時,可及時應急沖洗處理。

      4.2對產生高溫的設備、煙氣管道、蒸汽管道,均采取保溫隔熱措施,在高溫操作崗位設置機械通風,防止燙傷、中暑。

      5.防腐蝕措施

      5.1對設備管道選用相應耐腐蝕材料,如濃硫酸管道采用鋼襯聚四氟乙烯管或帶陽極保護不銹鋼管道,各硫酸管道的法蘭連接點加裝防噴濺裝置。對有防腐蝕要求的梯子、欄桿、平臺、地坪等,采用外涂防腐涂料和鋪砌耐酸磚防腐。

      5.2現場電氣設備均按環境要求選擇相應級別的防腐型和戶外防護型。

      5.3在現場設置沖洗水管,對泄漏的少量硫酸進行及時沖洗,并及時堵漏。硫酸儲罐、循環酸槽周圍設置圍堰,圍堰內的有效容積不應小于最大儲罐的容積;并設置事故池,其上設導液管(溝),使溢漏液體能順利地流出事故區并自流入事故池內。

      6.其他安全措施

      6.1硫酸生產的大型鼓風機采取隔震措施,噪聲大的操作室設置隔音門,觀察窗采用大面積的鋁合金雙層玻璃窗,以使室內噪聲級達到要求。

      6.2對高速旋轉的機械零部件設置可靠的防護罩檔板或安全圍欄,防止機械傷害。

      6.3各工段生產廠房采用避雷網或避雷針或其混合組成,利用建筑物的鋼筋或金屬構件作為引下線,并通過引下線與接地裝置相連,防止擊雷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氣煙囪采用單獨的避雷針防雷接地。

      6.4工藝生產場所的安全保護接地與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體相連;便攜式電氣設備和檢修設備的配電回路采用漏電保護,防止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引起的人身觸電事故。

      7.應急處置及應急預案

      普及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毒及硫酸灼傷時的急救知識。如與硫酸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水連續沖洗,沖洗后再用質量分數4%-5%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中和清洗。沖洗眼睛時水流不能過急,洗后立即就醫

      制訂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進行事故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人員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以便在發生事故時能及時、正確地處置,使事故損失降至最小。

      化學性眼灼傷的急救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血透室護士;職業危害;防護

      1職業危害

      1.1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腎病終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場所,護士在搶救患者或做操作的過程中,頻繁的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因此職業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職業感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而進入體內。尿毒癥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嘔吐,腹瀉,貧血患者常有輸血,很多急診患者未明確的診斷,搶救患者時緊張的氛圍,以及透析器材的復用,都使得護士不可避免的接觸到患者的體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徑:銳器傷是職業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徑,護士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接觸到不同的銳器:針頭,剪刀,玻璃。特別是針頭:動靜脈穿刺針,注射針頭,采血針。因此銳器傷是院內常見的職業傷害,據相關文獻報道,護士發生銳器傷占醫院銳器傷總數的42%~70%,52%的護士在工作中有過銳器傷經歷,95%是被污染的銳器刺傷[1]。而被污染的銳器則是導致醫護人員發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職業因素,目前已證實20多種病原體可經針刺傷而傳播。危害最大,最常見的(HIV,HBV,HCV)。這些病毒的傳播途徑中,它們通過血液和血液制品傳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過程中被污染的幾率更大,據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公布的資料:目前中國檢測發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為14.1萬人,我國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達60%左右,乙肝病毒攜帶者已有1.3億[3]。有關報道顯示,美國透析室工作人員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見透析室護士面臨著嚴重的生物性危害。

      1.2化學性危害

      因為血透室廣泛使用化學消毒劑。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這些消毒液使用濃度較高,卻血透室作為一個相對密閉的工作場所,在使用這些化學消毒劑的過程中,護士不可避免的長時間接觸這些消毒劑,揮發在空氣中可經過呼吸道,皮膚,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皮炎,結膜炎,接觸高濃度的消毒液可灼傷皮膚,滴入眼睛可導致短暫失明,持續大量接觸這些有害因子,會導致人體肝腎器官的損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險,透析液的揮發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這樣局限的空間里,各種消毒劑的揮發,造成空氣混合性的污染,而護士又要長時間的呆在這樣的空間里,由此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另外,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對肌肉組織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組織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組織內長期存在[5]。

      1.3物理性傷害

      因血透室的空間有限,且配備眾多的機器、儀器、設備。使得空間較為狹小,而透析機工作時各種情況的報警聲、患者的聲、電話鈴聲、反滲機、電腦、電視機、空調、人員流動等等,這種嘈雜混亂的工作環境,容易使人產生強烈的生理應激反應,使護士容易煩躁、焦慮、緊張,長時間在這種高噪音環境中工作可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煩躁、聽力下降等。用于空氣消毒的三氧消毒機釋放出的臭氧對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膚都有刺激性,長時間接觸會導致人體皮膚癌變和肺氣腫。與此同時,各種設備存在著一定的輻射,都對護士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的危害.

      1.4環境、心理、社會性的危害

      1.4.1作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運患者,搬運透析液,搬床,這些對于護士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體力問題。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蝕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導致護士摔倒致傷,因此護士不可避免的要面臨一些意外的發生:創傷、腰背部扭傷、肌肉拉傷,甚至骨折。還有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使得護士的軀體長時間疲勞。這些由于工作環境而造成的軀體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1.4.2心理社會危害是血透室護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術性強,急、危重癥病人多,使得護理工作人員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迅速掌握并熟練操作技術。工作過程中,機器出現各種情況,患者病情發生變化,動靜脈穿刺的高難度,為了避免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突然事故,護士必須異常集中注意力。護士的家庭壓力、社會地位、待遇、業績、人事制度、職稱評定,以及各種各樣的軀體危害都會增加護士的心理負擔,給護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使得護士精神緊張、身心疲憊,而影響工作熱情及工作質量。

      2防護措施

      2.1生物危害的防護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血透室工作人員防護知識,預防院內感染的學習。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醫院管理規定,科室規章制度,正確的操作規程從事治療。充分了解每個透析病人的檢查結果,養成工作時采取個人防護措施的習慣:著長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換鞋,透析器材復用過程中戴防護面罩,眼套,防水圍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換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換,盡量穿襪子。為防止銳器傷,操作時戴手套,還應該做到盡量不回套針帽,傳遞各種銳器時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時用紗布包裹,分離針頭時用鉗子,針頭及時放入銳器盒中,不要隨意弄彎或弄直針頭,對與明確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盡量不復用,對于煩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請求他人的幫助,采取相應的方法,一旦發生銳器傷應立即擠出傷口血液,流動水下沖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傷后48小時內填寫護士銳器傷報告表上報,視銳器的污染情況作相關檢查,注射相應的疫苗,如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時,24小時內上報,進行檢測,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復查6個月,平時,醫院應該加強對護理工作人員銳器傷的重視,特別是血透室這樣高危環境下的護士,應定期組織檢測血液中的抗體情況,落實疫苗的注射。

      2.2化學傷害的防護

      除了生物性的防護措施外,定期開窗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降低室內化學消毒劑的濃度,認真檢查化學消毒劑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內盡量戴口罩,減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濺到皮膚或眼睛應在流水下反復沖洗,鑒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盡量在醫用手套下面戴一層薄膜手套。

      2.3物理傷害的防護

      空氣消毒時,人不要留在室內,各種儀器進行正確使用,定期檢查維修,保持室內安靜,減少流動人員,水處理的房門隨時關上,對于不可避免的機器報警,病人,可以在透析前認真做好機器和管路的檢查,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病人病情,盡量減少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也可適當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溝通,護士養成良好的心里應對技能和業務水平,沉著、冷靜的采取有效方法,應對各種應激源。

      2.4環境、心理、社會的防護

      2.4.1負重、搬運重物時尋求他人幫助,并正確運用人體力學原理和技巧,保護自己,進入血透室更換鞋子,上班時可穿彈力絲襪,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對于加班加點,科室應合理調整人員配置,及時調整減輕護士的體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時間,緩解緊張心理,穩定家庭生活。

      2.4.2醫院實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護士工作環境,滿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確實關心血透室護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學習,積極組織新業務,新技術的培訓,加強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醫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國家和醫院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于一定的防護工具的配置和適當的應用激勵因素,一定限度上緩解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使預防與防護貫穿于整個醫療護理過程中,大大減少其職業危害,使血透室護士在工作中得到滿意和激勵,調動自身內在積極性,提高對工作的熱情度。

      3小結

      血透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存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給血透室護士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危害,很多不可避免的危害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而減小其危害性,但這些措施不僅只是需要護士有著自我防護的意識和采取自我防護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國家和醫院相關部門對這個薄弱點的關注,從而降低血透室護士的各種職業危害,保障身體健康,更好的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NIOSH.Prventingneedlestiskinjuresinhealthcanesetting[EB/OL]1999.11.cdc.gov/noish.

      [2]王毓萍.范曉莉.職業性HIV感染不容忽視[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73.

      [3]謝紅珍.國外護士銳器傷發生與防治研究概況[J].中國職業醫學,2003,30(12):6.

      [4]鄒顏清.血液透析室護士潛在的職業危險因素與防護對策[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06,24(6):2.

      [5]呂青.兩種醫用手套粉與大鼠肌組織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30.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