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就業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小到一個開關的設計,大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于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也相對比較成熟。
發展前景:“自動化”一是屬于信息產業。信息產業被人們譽為“朝陽產業”,發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趨勢所在。因此,作為信息產業中的重要一員,自動化專業同樣有著光輝的前途。二是自動化應用范圍廣。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的不斷發展使電氣自動化技術方面的人才市場有著相當大的潛力。尤其是廣東地區,自動化生產技術不斷提高,自動化產品不斷普及,智能樓宇和智能家居的應用,智能交通的不斷發展,為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受到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電機及其控制、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等工程技術領域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夠從事設計制造、研制開發、試驗分析、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生產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工業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氣工程、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研制開發、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儀器儀表、機械、建筑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2、機械/設備/重工;
3、建筑/建材/工程;
4、新能源;
5、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6、房地產;
7、其他行業;
8、汽車及零配件。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師、電氣設計師、技術員等工作,大致如下:
1、電氣工程師;
2、電氣設計師;
3、電氣設計工程師;
4、電氣技術員;
5、技術員;
6、機械工程師;
⒈機械類。可選專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
⒉電氣電子類。可選專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
⒊計算機類。可選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2009年全國將有30所高校同時新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對外漢語”、“動畫”、“軟件工程”等熱門專業。今天熱門的專業,雖然有著較好的就業前景,但受市場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明天未必就能順利就業。作為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選擇專業時,應對高校新增專業尤其是新增的熱門專業多加了解――
200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審批結果,全國735所高校共計新增普通本科專業1662個。在這1662個專業中,除少部分專業為高校申請調整之外,絕大部分為高校申請新增的專業。通過審批的本科專業,高校自2009年起可以安排招生。
需要說明的是,高校新增加的1662個專業,對于某一所高校而言,其中一到幾個屬于新專業,但從整個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有很多專業在此之前已有高校開設,并不屬于新專業。由于院校性質不同,即使是同一專業,培養定位、招生批次也會略有差異,這也為不同層次的考生將來選擇專業提供了參考。現在高校爭相開設的“熱門專業”,將來的就業是否順暢既取決于未來4年后市場的需求,也會受到高校自身辦學條件、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學生個體對該專業及職業的認同度的影響。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08年全國共有39所高校申請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成為年度高校新增最為熱門的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旨在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控制、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畢業生不僅可到電力工業和電氣產業等行業就業,還可選擇到信息、電子、機械、運輸、商檢、外貿等行業及諸多高新技術領域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近年來就業率較高。在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本科專業初次就業率前60強名單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榜上有名。在海南省2008年高校就業率統計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也位列本科專業就業率前十位。
對外漢語
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之后的是對外漢語和動畫專業,全國共有32所高校同時增加這兩個專業。
對外漢語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的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
“中文熱”在世界各地升溫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除了世界各地不斷增多的孔子學院,許多機構也紛紛來華招募赴國外教授中文的志愿者。兼有漢語和外語兩個專業水平的對外漢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成了最適宜的人選。2007年,教育部批準全國52所院校開設這一專業。這個專業與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很多不同:從教學內容來看,該專業既開設語言方面課程,也開設文學、文化方面課程;既教授語言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也教授語言教學技能;既開設中國語言、文學文化課程,也開設外國文學文化課程。
動畫
動畫專業定位于培養具備電影、電視動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及理論,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動畫原畫、動畫創意設計和編導及三維電腦動畫創作理論研究方面的專業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影、電視動畫創作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受到影視動畫設計、影視動畫技法、影視動畫制作的基本訓練,掌握動畫設計、動畫編導、動畫創作及理論研究的基本能力。
近年來,我國動畫教育發展迅猛,截止到2008年2月,開設動畫專業的相關院校達到1200多所,動畫人才約有60萬人,這一數字比日本、美國、歐洲相加的總數還要多。但國內動畫專業畢業生每年僅有18%真正成為動畫人才,有20%選擇自主創業,50%的畢業生轉行,2%則選擇考研或出國。實際上,我國動畫產業目前處于低端加工的發展水平,對技術型人才需求量大。
軟件工程
2008年全國共有30所高校申請軟件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在全國高校新增“熱門”專業中軟件工程排在第三位。
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對“軟件”這個詞越來越熟悉。只要使用電腦,就得同各種各樣的軟件打交道。軟件工程專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以開發升級新軟件、維護原有軟件為主要任務。學習該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學習必修的基礎課程外,還要學習程序設計基礎、Java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web程序設計、網絡技術及應用、人機交互、多媒體技術等幾十門專業課程,學習任務比較繁重。
軟件工程專業旨在培養能從事計算機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的設計、研制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大軟件公司、企事業單位、高校、研究所、國防等部門從事軟件設計、開發、應用與研究工作。未來幾年,國內外高層次軟件人才將供不應求。在我國IT職場十大人氣職位中,軟件工程師位列第一位,軟件工程人才的就業前景十分樂觀。
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在2008年高校申請新增加的專業中“熱鬧非凡”,排在全國高校新增專業的第四位,全國共有29所高校的申請通過教育部審批。
藝術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生產和管理單位工作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期間學生將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從河南省2007屆畢業生就職情況來看,藝術設計專業市場需求較大,位居建筑類行業中需求量前五位。但也有統計表明,藝術設計專業就業情況不佳。黑龍江省一份關于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通報中顯示,藝術設計專業位列就業率最低的后二十個本科專業。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專業與藝術設計專業并列為全國高校新增熱門專業第四位。全國新增財務管理專業有29所高校。
財務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新專業,該專業在2008年高校申請新開設的專業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全國共有28所高校申請開設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獲得教育部批準。此外,另有3所高校申請的物流工程專業也通過審批。
現代服務行業是發展得最好的行業,物流管理專業作為服務管理中的佼佼者,目前發展得欣欣向榮。在生產成本、經營成本壓縮空間微小的現代社會,高效的物流管理成為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從許多超市打出“直接從廠家進貨,保證低價”的廣告宣傳中,可以看出物流,真的很重要。
物流管理專業定位于培養掌握現代物流經營管理理論,具有較強物流經營管理實踐能力,在工商企業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從事物流經營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在我國的物流行業中,短短發展幾年的物流行業也出現了普通操作工人供過于求,而專業職業技能人才嚴重短缺的供求矛盾。物流專業培養的優秀管理人員,能夠系統地優化設計與物流管理相關的運輸、倉儲、貨運。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物流專業是復合型專業,因此考生應該對管理學、經濟學和信息技術等知識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應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功底。
網絡工程
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捎上了“潘多拉盒子”――信息安全問題,“灰鴿子”、“蠕蟲”、“木馬”等名詞也逐漸為人們所熟知。由信息安全所引發的種種問題,促使我們需要大量的網絡應用型人才,這也使信息安全類專業逐漸火熱。2008年全國共有27所高校申請的網絡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排在全國高校新增熱門專業的第六位。
網絡工程專業的主要特點是通信與網絡結合以及網絡軟件與網絡硬件結合,主要培養學生網絡應用開發、網絡信息控制及網絡工程技術方面的能力。學習的課程與計算機網絡有關,信號與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安全、網絡工程、互聯網及其應用等課程都被列入本科四年的學習計劃之中。
網絡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學習該專業需要掌握物理和數學等學科知識,學生如果對這兩門課程不感興趣,在報考時就應慎重考慮,因為熱門專業并不意味著“最適合”自己。
軟件開發、網絡工程師、網絡安全人員是網絡工程專業最對口的就業方向。另外,還可從事網站開發、網絡維護等工作。在四川省本科專業就業率排名前25位的專業中,純文科的專業只有漢語言文學專業榜上有名,網絡工程專業以95%以上的就業率排在第12位。據統計,2007年網絡工程專業平均就業率在85%以上。
日語
日語一直是高校近年來新增專業的熱門。據統計,全國已有264所高校開設有日語專業。2008年全國仍有26所高校申請開設日語專業通過教育部批準,日語排在全國高校新增熱門專業的第七位。
日語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方興未艾的專業,具有良好的招生、就業前景。不同類型的高校,在日語專業培養定位上具有較大差異。總的來說,日語專業定位于培養掌握扎實的日語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較強的外語交際能力,具有相關日本社會文化、經濟、外貿等知識,可在企事業單位或外資單位從事口筆譯工作、商務活動和導游等工作,具有健全的體魄和良好的審美素養的日語高級專門人才。
據統計,日語人才在各行業的就業比例為:日資企業占50%至60%,國家機關占20%左右,大學教師和日語導游各占10%左右。在2009年《社會藍皮書》中,日語專業還位列月薪最高的10個專業。
近幾年高等院校的統計數據顯示,小語種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普遍較高,就業前景目前也被普遍看好。
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專業并不是一個新專業,全國已有數百所高校開設此專業,但2008年仍有多所高校申請開設,市場營銷專業位列高校新增熱門專業的第八位。
市場營銷專業定位于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能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就業率分別為:2002年97%、2003年96.5%、2004年97.8%。目前我國現階段市場上市場營銷人才的總體狀況為需求大于供給,供需缺口較為明顯,就業前景較好。2008年以來,在山東省濰坊市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上,共有4138家用人單位提供了47768個崗位,市場營銷排在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十大專業崗位之首,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占招聘崗位的35%。2008年沈陽市畢業生就業報告也顯示,市場營銷等專業就業形勢較好,用人單位需求量較大。
學前教育
2002年,全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為28所,2008年開設此專業的高校數已達到58所。2008年另有23所高校申請此專業通過審批,獲準自2009年招生。學前教育專業位列全國新增熱門專業的第九位。
作為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幼兒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在托幼機構進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盡管當前經濟有些不景氣,各地大學生就業都有些難度,但對學前教育類畢業生的就業影響不大。隨著幼兒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2008年底,在山東省濰坊市幼教、特教師范學校應屆畢業生推介會上,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并不愁“嫁”,甚至北京的幼教機構都到濰坊搶人才。
應用化學
應用化學專業在高校內并不是新專業,全國超過200所高校開設了此專業,2008年另有21所高校申請開設此專業并通過審批。
【關鍵詞】電氣控制 PLC技術 教學改革 實踐
前言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及其它產業實現自動化、信息化、遠程化及智能化領域中。《電氣控制與PLC》是現代控制設備中應用最廣泛、實用性最強、企業最急需的專業課程之一。它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要求學生掌握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安裝及調試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對于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農業電氣及其自動化和農業機械制造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就業前景廣闊。但是以前缺少對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表明《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系列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完善,授課內容不能滿足各專業學生的需要。同時,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各學校建設了PLC實訓室,但是因沒有設施較為齊全的實驗室,在實際的教學中很難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根據幾年來對該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在逐一分析這些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總結出在《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系列課程方面積累的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一、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注重技術能力培養
通過市場調研分析得知,《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在實踐中所需要的能力是:電氣控制操作能力、PLC基本原理及應用能力、編程能力、功能指令應用能力與維護能力。按照這些能力培養的需要,重新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即將實踐教學比重提高到70%,為以后從事現代設備的使用與維修等方面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教學安排上,要注重相關課程(如電工技術、電機控制、單片機控制技術等)在該課程中的應用,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內容上從電氣控制主回路到控制回路、從局部電路到整體電路、從原理應用到工藝安裝,使學生由易到難學習,逐步掌握現代設備電氣控制原理分析和故障診斷方法。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結合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農業電氣及其自動化和農業機械制造專業的特點,將《電氣控制技術》與《PLC技術》整合為《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在課程教學中,通過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形式,修訂了各專業的教學大綱,調整并優化了適合各專業需要的教學內容和教材,并且對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等進行了精心組織和安排。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大綱要求,明確了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選出學生應重點,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便于更好的理解知識。
二、為提高教學效果開發出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對于各種類型的電器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常用的繼電器電路、PLC的組成、PLC的工作原理以及種類繁多的各種功能指令的應用等重、難點,以往用板書的形式教學,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對于這種情況,本人結合實際案例,以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為目標,并結合當前電氣控制與PLC的發展現狀,充實該課程的設置內容,使學生能更好的得到的訓練。并親自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Flas、影像和聲音等,使課程內容形象生動。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學習方法是使學生的學習圍繞完成一個具體任務進行,這個具體任務將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這一教學方法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任務作為驅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把書上死的理論變成活的應用,教師的引導、點撥更多的是把知識加以引申,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以舊帶新。教師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使學生獲得清晰的思路,能夠把握知識的脈絡。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該課程的設置包括理論教學、實驗環節和課程設計環節教學。為了更好的體現課程內容,開設高質量的實驗課,達到實踐的目的和效果,在評價方法中,將實驗過程中的進行情況、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驗成績納入整個實驗的最終成績中,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利用現有的設備開發新型的實驗。另外,鼓勵學生走進創新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方面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一)自主開發多種PLC控制對象的控制裝置。
其一,通過各種方法收集了一些廢棄不用的挖掘機、遙控車等玩具做為學生實訓的控制對象。另一方面,開發了面向工程應用的多種PLC控制對象(交通燈、電梯和液體混合)的控制裝置。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這些控制裝置可以適用于4個層次(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設計創新和畢業設計)不同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農業機械制造及信息控制)的實踐教學體系,這些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繼續完善并用于PLC的實踐教學。
(二)利用現成的教學模型進行二次開發。
先期建立的PLC實驗室,購置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型,如機械手控制模型、立體倉儲模型、四層電梯模型、八層變頻調速電梯模型、挖掘機控制模型、吊車模型等,這些模型都是單機PLC控制,從最近幾年的應用來看,利用情況不是很好,并且年年用,最后學生都失去了興趣。鑒于這種現狀,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價值不菲的教學模型,研發了現代化物流倉儲控制系統、基于現場總線的PLC實訓實驗室。這些二次開發的新的教學裝置與企業現場的實際控制接近,成本低,學生興趣高,課堂教學效果好,。
(三)基于組態技術的PLC實訓仿真系統開發。
PLC的控制對象可以是實物模型,但它成本高、種類少,也可以是模擬演示的PLC實驗箱,相對成本較低,不過,觀察不直觀。利用組態軟件在計算機屏幕上模擬PLC的控制對象可以彌補上述不足,并且成本低、免維護、靈活多樣、形象直觀、豐富學生的實訓課內容,增強PLC實訓課的教學效果。到目前為止,利用“組態王”已經開發了自動售貨機、八層電梯、交通燈、霓虹燈等仿真對象,并且這些組態實訓仿真對象已經用于PLC各個實訓環節,在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增強了,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建立開放式實驗室。
在老師的指導下讓感興趣的學生選擇實驗項目,進行實驗,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實驗時間和空間的調節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實驗室的開放過程中發現,通過開放實驗項目的實施,使學生的動手能量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并讓學生在實驗項目的進行中體會了科研的樂趣。
(五)通過補充新知識滿足學生技能需求。
現在就業形式很嚴峻,學生為了更具有競爭力,把考證當作必需,為此,擴充知識,使得他們能順利拿到技能證書,為就業提供更強的自信心和競爭力。PLC實驗室建成以來,學生反映普遍良好,對提高不同專業的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當然,實驗室還存在著不足,有待于進一步的改善與發展。準備在擴展實驗項目實驗器材上增加PLC的品牌和型號這兩個方面,使PLC實驗室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課程體系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作為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國家信息產業發展政策為指針,圍繞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研究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技術創新模式、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等方面問題,是新形勢下一項緊迫任務,對促進我國信息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集合各方力量共同完成。本文僅就其中帶根本性的課程體系問題進行探討,旨在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1從國家專業目錄調整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設置
國家本科專業目錄調整以后,電氣信息類的專業范圍不斷拓展,涵蓋了通信、電子、計算機、自動化等各個領域的多個學科,形成諸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新的專業格局。
2從招生與就業分配形勢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設
如今,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招生與就業分配成為衡量一所學校、一個專業“熱門”程度的晴雨表。招生與就業分配又被看成是一個蹺蹺板的兩端,兩者之間的動態平衡通過社會發展需求來調節。從高考招生錄取來看,由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名字響亮,近年來成為熱門專業,造成許多學生專業選擇的盲目性,部分地區生源甚至好過傳統熱門的通信工程專業和計算機類相關專業,促使該專業的規模逐年攀升。招生規模的急增,對今后的分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因此,近幾年來,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看好。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目前就處于這種境地。相比之下,同屬于“電氣信息類”的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具有明顯的擇業優勢。他們在應聘時,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專業主干課程及專業特色,如通信原理、通信系統、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程控交換,等等。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回答,卻難以令人信服,所學的無非也是以上這些課程(大多是為了擇業而選修的課程),或者是一些與其他專業的嫁接課程。可以說得稍微具體一些的,可能只有數字信號處理,語音處理、圖像處理、視頻處理等幾門,它們大多也是通信工程或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選修課程,或者本身就是通信工程或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
3從國內外著名高校辦學特色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發展
國外發達國家的諸多高校均早已設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并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體系,專業建設及課程建設已經很成熟。國內許多著名高校(如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也設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及相應的系列課程,并注重課程體系與專業、學科建設相結合,本科專業、碩士點學科、博士點學科及博士后流動站等協同發展,形成一個合理的層次結構,相互促進,使得這些高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各具特色。
4改革與探索
4.1改革的初步成效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是一所以電氣信息類專業為重點的多科性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1995年設立于電子信息分院(現在的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是國家管理的本科專業,立足廣西,面向全國招生。該專業自1996年招生以來,已畢業三屆(2000屆、2001屆、2002屆)約200名本科生,現有在校生(99級、2000級、2001級)約600人,近兩年(如2002級、2003級)將以每年約200人的速度遞增,規模不斷擴大。幾年來,為了辦好該專業,學院有關專家教授、歷屆系領導以及教研室基層教師進行了多次研討,制訂出現有的教學大綱和專業規劃,使該專業步入正常的發展軌道,其成果可概括為“四三二一模式”,即四個方向、三年打通、兩個重點、一條原則。所謂“四個方向”是指,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將主干課程分成四個限選方向,即通信網絡、信息傳輸、網絡信息、電子工程等,各方向又設有相應的系列課程。
4.2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通過幾年來的專業建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初具規模和特點。能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學院各級領導及有關專家的支持和關心,也凝聚著信息工程教研室全體教師長期不懈共同努力的心血――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申報、籌建,發展規劃制訂、師資隊伍培養,直至網絡信息方向系列課程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等等。
5結束語
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相比,我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由于開辦歷史不長,課程體系不夠完備,專業特色尚不明顯。如何面對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使本專業辦出特色,仍面臨著不斷改革和創新問題。這也正是需要我們仔細研究和探索的一個課題。近年來,我們申報的教育教學研究課題“信息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和“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分別于2001年和2002列入廣西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我們堅信,借鑒國內外著名高校的辦學經驗,結合我校學科、專業方向及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從課程體系建設入手,堅持長期不懈加強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建設、實驗室建設及其它方面的改革,可望使本專業上一個新臺階,在全國高校中具有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