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兒童美術 成人美術 區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242-01

      1 兒童美術的游戲性與成人美術在創作目的性上的區別

      美術教育家曹中平說過:“對于幼兒來講,藝術就是一種游戲,只有幼兒從中獲得歡樂和愉快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并且被幼兒所接納”。正因為幼兒認為藝術就是一種游戲,所以他們這種“不像”的畫就是幼兒自娛自樂的產物,也是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這種繪畫游戲鍛煉他們手、眼、腦高度和諧的統一能力,激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獨立創新的能力,開啟了他們的心智,培養了他們的個性品質,想象力和創力。兒童喜歡把美術活動看成是自己的事,是出于游戲、目的性較不明顯,或者可以說僅僅是為了愉快而做的事。而成人美術是注重細細傳遞,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明確的表現目標。“自由表現”和“表現自由 ”這是兒童美術與成人美術區別的一點。我國學者朱光潛就指出,成人繪畫與兒童繪畫的差異就在于游戲性和社會性。

      記得在一次美工區游戲時,玟玟畫了一幅畫,畫面上有一條小河,小河里有許多小蝌蚪在游來游去,河邊有幾棵樹,綠色的草地開滿了美麗的小花……整幅畫畫面干凈整潔,充滿了童趣。當再次回到玟玟身邊時,剛才那幅美麗的畫已被黑色短線和紅色的色塊破壞得面目全非。孩子既然能畫成這樣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扮溏洌v講你畫了什么啊?”我微笑的道。玟玟繪聲繪色地講起了故事:……這里著火了,火好大?。⌒游飩內闫饋砹?,然后,下了一場大雨把火澆滅了。

      對于幼兒的創作教師不要總在“形”上做文章,評價“像不像”、“美不美”,應該遵循他們年齡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善于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征。只要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愉悅的、投入的,教師就不要過分挑剔紀律和常規,只有孩子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畫,才有可能畫出真正的幼兒畫。

      2 兒童美術的雅拙之美與成人美術在技能技法上的區別

      兒童美術是3―7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幼兒所畫出來的形象荒誕、奇特、不合常理,但這正是幼兒畫的可愛之處,它所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塵莫及的。這種美術作品是其心智發展水平的自然反映,幼兒美術創作和作品程度是符合他們發展需要的。而對成人來說,美術活動是建立在其身心成熟和協調運作,以及情感的深沉、穩定和智力的成熟之上的,其基本內容反映出成熟的人對社會及自然的成熟的認識。

      我們班中有一語障兒童,他比同班的幼兒年齡大,他父母延后了他的入園時間,入園后最難的問題,是我們根本就聽不懂他說的話,入園后,他在動手能力上有了一定的進步。有一次,他畫好了許多小花后,又用黑色的蠟筆在紙上認真地畫圓圈,圓圈里有兩個小黑點,圓圈外面一條黑色短線,然后在圓圈后面加上一條長一點的直線,他說是燕子飛來了。“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小燕子會飛是有翅膀對嗎?”在提示下,他又畫上了燕子好像剪刀一樣的尾巴,還添上了翅膀,終于他畫出了一幅春天的畫,草地上幾朵鮮艷的小花,天空中幾只飛翔的燕子。

      由此可見,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需要遵循幼兒特殊情況給予教育指導,對于幼兒亂涂亂畫這樣稚嫩的創作,應該鼓勵、堅持以欣賞的態度。因為在這種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繪畫才能的萌芽,沒有這一階段的教育,后繼更“高級”的繪畫才能就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并且要重視幼兒從事涂鴉和“符號表現”活動,不要用過高要求來限制幼兒,幼兒園應創造一種氣氛,如舉辦低幼作品展覽等,以真正反映幼兒繪畫的發展軌跡。最后,幼兒園教師應在恰當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點撥”幼兒,使其得到提高,縮短由涂鴉階段過渡到圖示階段或圖示階段過渡到寫實傾向階段的時間,我相信這樣會大大提高幼兒繪畫創作的效果。

      3 兒童美術強烈的自我表現與成人美術在情感態度上的區別

      幼兒喜歡涂涂畫畫,他們對美術有一種天然的嗜好,具有強烈的自發性,他們以巨大的愉悅感和強烈的參與態度創作作品,固執地喜歡自己的方式表達思想和情感。兒童畫中所表現的藝術趣味并不是兒童的有意追求,而是兒童天性的自然流露,特別是早期的兒童繪畫不是表現他們看到的現象,而是畫他們知道的或者記憶的形象。相對于成人美術來說,他們會在情感深沉、穩定成熟之后再進行美術創造活動,他們會對美術創作進行理性把握。我們熟悉的著名畫家畢加索,其作品中顯示了類似于兒童美術的品質,但他也熟諳通常的藝術手法、規范和慣例,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第2篇

              兒童繪畫心理的發展有著他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僅由心理發展的階段性所決定,而且兒童繪畫的發展狀況同樣也是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我們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兒童繪畫發展中各個階段的特性,才能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而去制定相適應的教育方法。在這里我們根據兒童小學階段的心理發展狀況,把兒童繪畫心理分成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1-2年級)

              這個階段是兒童由以游戲為主的學習方式,轉為以學校正規教育為主的學習生活的開始。在這個階段,作為教育者所面臨的最主要課題,就是如何把兒童在入學前的自由式即興作畫的熱情引導到正規學習中去,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教材要適合此階段兒童的興趣外,師授課方法要正確得當。因為這個階段的兒童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一方面對這種正規的學習方法感到新鮮好奇,才能得到教師的認可,因而這一時期教師的教學宜以正面鼓勵和耐心細致的引導為主,如果因授課方法不當,激不起兒童的學習熱情,或是指責過度,無疑將會使他們中斷繪畫的興趣,給以后的學習帶來困難。

              2中組階段(3-4年級)

              這個階段被人們稱作兒童繪畫的轉變期或過度期。在這一階段,他們的繪畫水平是不穩定狀態。因為這時期的兒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此時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具備。無法解決諸如物體的結構、比例、色彩等問題,因而作畫的興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種熱情和信心,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顯然是兒童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度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如不注意引導,過度指責,容易導致大批學生對繪畫失去信心和興趣,所以當兒童進入這個時期,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指導,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方式,如走出課堂、多增加寫生和速寫的練習,這對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是很有幫助的。

              3高級階段(5-6年級)

              在這一時期,兒童在抽象思維方面已得到了很大發展,愛好美術的同學此時熱情更高,他們對形體的觀察理解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常規教育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這樣教師就需對這階段的學生教育要有所區別,除了傳授課堂知識,在課外對愛好美術的學生要系統地傳授一些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寫生能力的訓練。

              4淺談兒童基本繪畫技能的培養

              兒童繪畫中最基本的技能主要是臨蘑寫生、速寫和默寫四個方面,這是提高兒童繪畫水平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將兒童由被動的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的最理想途徑,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才能使兒童的繪畫表現得更輕松而得心應手。

              4.1臨?。号R摹對兒童階段的學習來說,是一個重要途徑。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很注重臨摹的學習。臨摹要注意學習對象,低年級適于臨摹簡單的,線條單純,色彩明快,令他們感興趣的圖畫,可允許他們在一定范圍內自由發揮,以豐富畫面內容。這既可增加他們的興趣,也可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到中高年級,可根據兒童實際繪畫能力提供給他們一些靜物或風景作品,但要注意一點,臨摹只是輔助學習方法,要掌握好繪畫的技能,重要的還是造型能力的訓練。

              4.2寫生:寫生是面對著實物進行的繪畫,因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鍛煉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鍛煉眼、手的協調能力,經過長期有目的的寫生練習,學生便能建立起正確感知物體形態、結構、比例、色彩、空間等概念,作為教師要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對學生提出明確的階段性要求,在寫生練習時要引導他們觀察、分析和表現,切不可用同一種模式去要求他們。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第3篇

      畢加索說過:“最失落的兩個職業是牙醫和攝影師:牙醫想當醫生,攝影師想成為畫家?!边@句話是畫家在自己的時代對于攝影藝術與攝影師的不屑與調侃,放在當下來看這句話會略顯偏執,但是從這句話中能讀出的是攝影師從古至今都與畫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在藝術形態的分類中,攝影藝術和油畫藝術都屬于視覺空間藝術,他們又都同屬于再現性造型藝術。所以二者在藝術特征上同樣具有造型性、視覺性、空間性、靜止性、瞬間性等視覺藝術的特點。攝影技術的出現曾經對油畫藝術產生過沖擊,在攝影剛被人們認識之初,攝影不能如繪畫般使對象超越自身而達到理想美的境地,它的寫實性會讓人覺得作品不如油畫有味道,但同時,畫家們也越來越能感覺到來自攝影師的威脅。而隨著攝影技術的逐步發展,攝影與油畫之間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系,曾有一個時期人們會擔心架上藝術會逐步被攝影藝術所代替,實踐證明攝影藝術與油畫藝術是兩條相交的線條,在產生聯系后,分別向各自的方向前進,沒有后退更無所謂誰替代誰。攝影的出現為油畫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方向,油畫藝術的造型性、視覺性也同樣為攝影藝術提供了更多的審美支撐。它們的共同點是兩者都屬于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借助光影、色調、線條和構圖的變化效應,熔鑄了藝術家對生活的思考和創作靈感。照片用不同于繪畫的形式重塑客觀世界,它們的共同點是照相機和畫筆都是由人控制的,雖然畫筆和照相機本身都不理解客觀世界,但一旦由人掌控,就像賦予它們靈魂一樣,都可以傳達情感與記錄真實。

      在當下,攝影藝術促進了油畫創作風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發展。很多后現代主義的繪畫流派就證實了這一點。例如照相寫實主義,是七十年代流行的一種藝術風格。照相寫實主義的畫家們不直接寫生,他們往往是先用照相機攝取所需的形象,再對著照片把形象復制到畫布上。隨著科技的發展,有時他們也會使用幻燈機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獲得比肉眼所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確得多的形象,再絲毫不差地照樣描摹,這樣就達到了與照片同樣的寫實性與清晰性,甚至超越照片。照相寫實主義的出現或許是對攝影藝術的挑戰,是人工對機器的挑戰,不能說誰更勝一籌,只是會引起人們新的思考,架上繪畫該走向何方?攝影藝術又該走向何方?攝影和油畫都要在生活長河不停流動的時間過程中,捕捉其具有典型意義的瞬間,把所要表現的內容,選擇一定的空間,以物質媒介將其凝定下來,構成具有完美精神風貌與本質意義的藝術形象。

      攝影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映,而繪畫則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繪畫是加法、攝影是減法,它們之間雖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不能忽略它們在本質上的區別。首先是工具材料不同所引起的區別,攝影藝術是科技文明的產物,而油畫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畫顏料、畫筆和畫布畫質等材料,攝影藝術更強調瞬時性與記錄性,而油畫藝術更強調永恒性。攝影藝術的出現會為部分畫家帶來方便,但在同時也增加了畫家的創作惰性,有部分人利用攝影技術與電腦科技相結合來完成自己的油畫創作,創作之初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來對畫面進行構建,但如果從頭至尾依賴照相機,這種做法無形之中使他們丟失了原有的藝術創作理念,也磨滅了最初的藝術靈感與頓悟。所以,我相信這樣創作出來的油畫作品不能打動畫家本人,對于欣賞著所產生的共鳴就更加無從談起了。這樣的作品只是沒有靈魂的一種表現形式,既然這樣直接用照片表現就好。反之,在談到攝影藝術時,大都提到與繪畫的共同之處,而很少有人注意它們的區別,所以在完成攝影作品時只考慮到用繪畫標準來評價,而忽略攝影本身的特點,很多攝影作品會被繪畫中的調子、線條、質感等屬于繪畫的特征所框定,而忽略了攝影工具材料與時間特性所帶來的獨有特征,以繪畫標準創作出的攝影作品也只是淪為了繪畫的傀儡,總是感覺缺少攝影獨有的韻味。所以無論是攝影家或是油畫家在創作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每種藝術的獨有特征,這樣才可以展現不同藝術種類的風采。

      當代社會百家爭鳴,為不同的藝術種類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廣闊空間。攝影藝術與繪畫藝術的關系或許在當下還無法完全剖析,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兩種藝術形式自從在歷史的長河中相遇在一起之后,就很難再截然的分開。在藝術的內涵不斷擴展的當下,攝影與繪畫之間的相互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者的交融將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現象,正確地把握兩者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注重再現現實,而另一個則注重表現現實,對于兩種藝術形式在創作時可以互相借鑒與利用,只要把握好“度”就必定會創作出勃勃生機的藝術作品。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工筆畫 繼承 創新 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工筆畫產生二千多年來,曾在魏晉時期有過很大發展,產生了以顧愷之、閻立本為代表的大批優秀畫家和傳世佳作,推動了工筆畫的發展。但是到宋元以后,束縛了畫家的個性與創造力,工筆畫逐漸轉向寫意畫的興起。再將當代工筆畫融入了人文精神,使得工筆畫有了卓越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工筆畫開始出現復興的趨勢。隨著現代繪畫的發展,如何讓工筆畫適應現代社會,這便成了最關鍵的問題。如何保住這個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獨特藝術石濤和尚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時代已發生變化,作為傳統的工筆畫,只有“變”才能“生”——工筆畫必須走創新求變之路,和現代繪畫元素結合,才可以適應這個各方面快速發展的社會。

      從90年代以來,許多致力于工筆畫的畫家們在創新的路子中不斷探索,使現代工筆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工筆畫與傳統的工筆畫有了很大的區別:首先是內容形式之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工筆畫多以侍女、帝王、梵像等發展到后來宋元時期,工筆畫則多以花鳥禽獸為內容,而且人物為主,表現的形式過于陳舊,內容過于貧乏,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一些王宮貴族的生活或是神話傳說。因此,工筆畫的內容和形式之變成了首當其沖的關鍵?,F代工筆畫從內容上就與傳統工筆畫拉開了距離。這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構圖和造型。現代工筆畫首先在構圖上有了很大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的形式出現。

      第一,傳統的工筆畫多以條幅、長方形、或者以長卷的形式出現。因為思想觀念以及生活環境的變化,古老的形式已不適應現代社會,因此現代工筆畫多采用方構圖,又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第二,滿。中國傳統工筆畫自明清以后由于文人畫的影響,畫面多追求平白的情調,體現了一種雄渾厚重的氣氛。第三,是畫面結構吸收了許多西方的構成學的成或規則、或重復、或對比的形式。第四,大?,F代工筆畫中有一大部分人,追求作品的大幅面,這就跟傳統的宋人小品、折枝花鳥有了很大的區別,增強了視覺上的沖擊力。第五,就是“重”,重墨、重彩。由于中國畫工具材料的局限,作品效果不好?,F代社會科技的發展,攝影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在工筆人物畫方面,他們以獨特的個性語言和造型手法,表現自己的創作意境,以獨自的更鮮明的形式感悟自然,展現給觀眾,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與此同時,現代工筆畫在繪畫技法上也有了大膽的創新,讓畫面具有現代氣息,適合反映現代美好生活。

      最后,現代工筆畫的工具材料變化和傳統工筆畫比較的發展中邁出的最為關鍵的一步。傳統的工筆畫是以固定的宣紙、毛筆、墨汁和國畫顏料等僅有的幾種畫材,進行繪畫。從而看出,傳統工筆畫的發展一直受到繪畫工具材料的限制,所以傳統工筆畫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停下來。在現代社會后,由于科技的發展,一些畫家致力于畫材的研究和開發,從工具、材料的變革開始,同時和現代日本繪畫的結合,現代工筆畫在表現手法到創作觀念上都有了較大跨度的發展。尤其是在工筆重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綜上所述,近年來,現代工筆畫在創新的路上不斷發展,如唐代王維,精通書畫音律,近代的吳昌碩,詩書畫取得了許多喜人的成果。但是,任何事物在其發生、發展過程。因此,在中國畫史上,凡是有成就的畫中,都難免出現多多少少的問題,現代工筆畫出現的這些名家,必定是一個有著良好的、全面修養的人??梢詺w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拋棄傳統,盲目追求現代、前衛,崇尚制作。正如各種藝術都有自己的民族性,它是由這個民族的歷史和思想文化。前面提到的,80年代,給中國畫多元化決定并體現的,是區別于其它民族藝術的特征,它也是這種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尤其在工筆畫的發展。到今天,時代要求中國工筆畫要不斷創新,不斷地從優秀的傳統和當今世界的多種文化藝術中吸取有益成分的制約。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而且影響到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從君王為標準,是人類價值觀的一次偉大轉變,是約翰·洛克尋求社會規律的第一個偉大的發現。改變標準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順便說一句,洛克打破“君本位”,建立“人本位”,即人權思想的銳利武器,就是理性。洛克比牛頓大十來歲,但是他是牛頓的好朋友,莫逆之交。他深受牛頓的思想影響。牛頓是近代科學的集大成者,近代科學的誕生,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觀念:規律意思和理性思維。洛克想,自然界如此有規律,有秩序,人類社會是不是也有它自身的規律呢?“人本位”就是他研究人類社會規律的第一個偉大發現。

      由此可見,洛克在科學和人文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科學為人文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又為科學提供了發展的方向:科學始終造福于人類,而不要給人類造成傷害。

      生活在特定有時期和地域的藝術家,必定受到特定地域和民族的社會生活中始終保持自己獨立的個性,繼承優秀的傳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土壤中,走自己獨特的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徐書成.宋代繪畫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2]鄭為.中國繪畫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薛永年.中國美術-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王春立.兩宋山水畫美學特征之嬗變[J].美術向導,2000年01期.

      [5]鄭建萍.簡約而深美——宋代傳統山水畫語言形式的轉變[J].美術大觀,2007.

      [6]張道森.中國美術欣賞[M].杭州:浙江美術出版社,2005.

      美術與繪畫的區別范文第5篇

      關鍵詞:藝術形式 造型 筆墨 藝術思想

      作畫,在古代,人們把它叫做“繪事”,被看成是一種制造跡象的手工活動。而畫作,古人又把它稱之為“丹青”,或者直接稱之為“跡”,認為是這種跡象制造活動的結果。到了現在,我們又將作畫稱之為“繪畫”,認為它是一種跡象活動,做“跡”造“象”是它的工作特征。在這個說法以前,我們對繪畫這個概念的認識依賴于同其他藝術形式的比較。比如為了區別于音樂,我們說它是造型藝術:為了區別于文學,我們又說它是視覺藝術、空間藝術;為了區別于雕塑之類的立體建筑,我們又說它是平面藝術。很明顯。一幅畫不僅是造型,不僅是關心空間和平面,繪畫以“跡”造“象”的形式,致力于人們的精神表達。從類型學上講,筆墨也帶有“風格”意義,如“昊(道子)筆豪放”、“王維”筆墨宛麗、氣韻高清,巧寫佳成,異動真思。書法是這樣,畫也是一樣。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看中國古代的名家名畫,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里我例舉元朝吳鎮和清代石濤這兩位大家的畫作稍作具體的分析。

      在介紹吳鎮的畫作之前,我覺得必須先了解他的畫派。在元四家中,吳鎮對后世的影響不容忽視。比如明四家之首的沈周,從史料中可以看出,他晚年專師吳鎮,可以算是吳鎮的嫡待畫派。再者,我之所以將吳鎮的畫作與石濤的畫作一起進行分析,重要的一點是作為劃時代大家并且聲稱不學古人的石濤,其實也受到了吳鎮畫風的影響,《仿梅道人山水》就是非常經典的一個例子。石濤最善用點,他那“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多半就是從吳鎮那蒼厚渾樸的累累苔點所學而來。然而后世學吳鎮的人并不多。從中可見吳鎮的畫派并非人人可以學得。一般人很難體會到他那厚重的筆法,而且他的性格又非常孤高,很難有人能像他一樣耐得住寂寞。所以要么不學,學到了便都是大家。

      吳鎮的畫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山水,大多以漁隱為題材,這受他個人的性情影響非常大,也是他的理想情操的體現。第二類是墨竹,用筆非常堅實挺拔,這也是他剛正的秉性和內心超脫的體現。第三類便是松樹。如果將他的山水、墨竹和松樹作一番比較,我們會發現前兩類都只在一個側面反映了他的境界闊然野選,而只有松樹才是他性格孤高的完整的體現。《松泉圖》則是他“抗簡孤潔”的第一精品杰作。畫中所描繪的是一個坡嶺,左高右低,三道留象上實下虛,自右邊的山坳中奔騰而下,在左邊的坡上有一棵古松凌空而起,整體的氣勢如蒼龍飛升。在泉的下方,又有兩道坡嶺重疊在一起,在水霧的彌漫下,若隱若現,卻不失生機蓬勃。而且很突出的是在畫面的整個上方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寫了一首詩。真是一幅將詩、書、畫有機結合的藝術佳作。雖然依據史料所載,詩、書、畫為一體的形式早在宋徽宗時代就已經出現。但是,當時還談不上達到有機結合的高度,即結合的形式還不夠成熟,不夠自然,還有生硬感。而有機的結合,則不僅是詩的內容對整幅畫來說有畫龍點睛、發人深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詩的構圖已儼然成為畫面的一部分,而且書寫的美學風格也要和畫面的繪畫風格互相協調、一致。用董欣賓的話來說就是:“仿佛是把畫中的線條拉出來寫成的字?!?/p>

      所以,從這個高度來看,吳鎮的確是很好地將詩、書、畫三者有機結合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將詩題在畫上的人,書寫往往多是非常工整的,而且都是題在畫面上方的一塊,比較的刻板,且與畫面的起伏也不能達到一致。即使是元代的趙孟順、倪云林等,雖然也常常題詩作畫,但形式上并沒有很大的突破。因此我們可以說在吳鎮以前,都是一種無機的拼湊,在吳鎮之后,才開始了有機的結合。在他的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草書仿佛行云流水,有張有馳,書法的直行長長短短,層次錯落,隨著畫面的起伏構圖而隨機生變,畫動書也動,十分和諧。這是吳鎮對中國書畫程式的巨大突破。

      石濤,三百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位熱點人物,他為我們留下值得考究的中國畫。他善兼山水、花鳥、人物,無論哪一題材,都展現了繁多的畫風,靈活多變的手法。畫作豐富而新奇,帶給讀者以震撼,他將自己“一畫”、“外師造化”等繪畫思想充分體現在畫作之中。他敏銳地發現山川萬物的精神氣質,同時,以他的藝術實踐證明了他的畫學思想的價值。在藝術上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精神。

      石濤的“跡化”理念,來源于他對繪畫的認識,來源于他對繪畫極其客觀而周詳的認識,他所理解的繪畫,就是把他自己心中的神思、情性、靈感轉化為可視的痕跡。我們來看他的其中一幅作品《山水圖》。這幅畫作不在于表現名山大川,而是描繪了一片平淡無奇的江南鄉野景色。在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近景處是一個小山巒,平緩而且地矮,坡腸處是一片掩映于叢林的村屋,山巒后的汀渚坡岸犬牙交會,呈現“之”字形將波瀾推向無限遠,物象的描繪見形見質,用筆用墨不拘成法。

      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石濤實際上揭示了繪畫創作中的客觀必然性與主觀自由性之間的辨證關系。首先他認為繪畫有創作法則,畫家只有了解和掌握了繪畫的客觀原則在創作上才有自由可言。所以石濤不是主張完全的“無法”,而是主張“有法”,天地萬物都是繪畫的客觀對象,筆墨是描繪天地萬物的手段和工具,從這里我們就看出了石濤“外師造化”的思想。顯然,畫中的景色來自生活。自然中寧靜安詳的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于是造就了這一幅經典之作。相對于清初“四王”的墨守成規,因襲守舊,石濤更充分體現了他深入體察自然,強調真實感受的一面。這幅畫無論從構圖上還是從筆墨上來看,都體現了他的“深入物理”、“山川與予神遇而造化”、“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思想。

      從以上兩位繪畫大家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共同的一點,那就是中國畫雖然分為很多不同的畫派,但是有著共同的因素――追求畫外之意境,寄情于畫,同時又有特殊的要素――書畫同源。在形式上,中國畫較之與外國的油畫,其最大的特殊點在于“筆墨”。筆墨是中國人表現自己藝術思想的抒寫方式,也是中國傳統繪畫殊與一般關系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杜大凱,“多元世界中的中國畫”,清華美術:第二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彭鋒,“中國畫的意義世界”,清華美術:第二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鐘乳乾,“跡象論與中國畫”,清華美術:第二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王岳川“筆墨跡化的東方意象”,清華美術:第二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5]盛東濤,吳鎮一中國名畫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000&

      [6]楊成寅石濤畫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7]童中燾“筆墨”與“中國山水畫”,中國美術學院中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亚洲国产熟亚洲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