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7-0146-02
地理信息系統是由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不同方法組成的系統,用來支持空間數據的采集、管理、處理、分析、建模和顯示[1]。其英文表達多數稱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實際工作中一般簡稱為GIS,是一門集計算機科學、地理科學、測繪科學、遙感等學科和技術于一體的新興學科。自從20世紀60年代萌芽以來,至今已發展了四十多年的歷程。地理信息系統已經從少數專業領域(地圖學、地理科學)的應用,擴展到眾多學科領域,在大部分專業中均有涉及,如環境科學、農業資源環境、生態學、遙感、森林經理等,目前在政府農業部門、林業部門、環境保護部門、漁業部門、水利部門、氣象部門、國土部門,甚至公安部門和軍事部門都有了很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地理信息系統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2]。
隨著對GIS認識的不斷增強,眾多高校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我校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環境科學專業、生態學專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林學專業、農學專業、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等都分別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相關GIS課程。從實際情況來看,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建設尚需要若干工作完成,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有些內容仍然亟需完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本文以“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契機,探討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中地理信息系統教學的設置和改革具有較好的實踐價值。
一、GIS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中的地位和教學要求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土地資源調查、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專業要求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調查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是集計算機、地學理論等于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同遙感和全球定位技術一樣,都需要學生熟練的掌握運用。因而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將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設置為主干課程,是必修課程之一[3]。
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要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常見的GIS軟件解決土地資源的調查、建庫、評價、分析、模擬等問題。學好這些需要學生既要有扎實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又要有地圖學的基礎,還要具備土地資源學及土地管理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開展實驗和實習實踐教學相統一[4-5]。
二、GIS課程在土地資源管理教學中的體系設置
考慮到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交叉學科,單純的講述相關內容,學生可能不容易掌握,又因為許多概念和原理比較難懂,十分抽象,因而需要合理的設置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的位置。
我院根據教學實際,首先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大一課程設置《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相關知識,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理念。在大二上學期開設《地圖學》課程,讓學生掌握地圖計算機制圖學的地理參考理論和方法。在大二下學期開設《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同時開出《基礎遙感》課程,這樣學生在學習地理信息系統的同時,能夠同時掌握遙感科學的技術和知識,起到互補的作用。因為地理信息系統是導論式的教學內容,針對專業特點,大三又開設《土地信息系統》課程,專門作為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行業的專題應用課程。大四開設《GPS技術》,讓學生了解數據獲取時地理坐標的表達和建立過程。
整個結構框架,很好的保證了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的進行,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其知識、原理,熟悉地理信息系統在整個學習中的結構。
三、GIS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有了上述結構上的良好的保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進行課程的進行和改革。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體現了眾多的優勢[6]。在地理信息系統教學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概念往往都很抽象,諸如“矢量數據結構、柵格數據結構”等,學生一般不太能夠接受、理解這樣的概念,所以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也就減弱。再如“數據采集內容中的圖層”概念等,之前學生一般都沒有接觸過,頭腦中無法形成對應的理解,所以更無從談及對此內容的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主要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利用生動的圖件、動畫等,讓學生感受到鮮活的知識,直觀的體會相關知識,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原理等。
(二)利用模型進行演示教學
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教研室購買了一批教學模具,一些難以用語言、動畫表達的概念,可以借助模具來展示。如在地圖投影內容講解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地球儀和屏幕的相對關系來表達地圖投影的概念,通過兩者之間的關系表達投影的類型等。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產品內容時,產品類型有數字地圖和紙質地圖兩種類型,數字地圖部分我們利用計算機屏幕顯示一幅相關圖件,而紙質地圖部分我們可以給大家展示一幅某地區的土壤圖或土地利用圖,學生立刻就有了明確的對比。
(三)加強實驗、實踐教學
理論教學的同時開設同步的實驗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實驗課程的學時保證達到24學時。實驗課程的內容主要涵蓋了數據的采集、處理、數據庫建設、空間分析、輸出等地理信息系統主干內容,具體的實驗例子以國土事例為主。實驗教學過程主要是在機房,通過投影儀給學生演示基本的實驗操作步驟,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完成。部分綜合性比較強的實驗,通過任務驅動式的方式進行[7],既能夠加強操作技能,又把所學的課程知識連貫起來。通過24個學時的實驗課程,一方面學生掌握了各項實際的操作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GIS課程結合基礎遙感課程聯合開設了1周的課程實習,以GIS和RS所學基本知識為基礎,布置實習任務,讓學生分組完成相應的地學任務。通過教學實習,增強學生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GIS技術的理解和應用。
(四)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教師在上課的同時并不是只應用一種教學方法或者方式,而是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在地理信息系統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教師的科研項目作為案例進行教學,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另外在教學中,可以階段性的提出幾個問題,通過課堂討論,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部分內容,讓學生參與講授,通過課下準備和課堂演講,鍛煉學生的課件制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作用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許多課程也開展了網絡化的教學研究工作。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網絡在教學資源共享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與此同時,我校開發了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上傳相關教學資料、課程練習題、批改作業,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與教師進行咨詢、上交作業等互動。我院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連同教案、練習題、教學大綱、參考文獻等內容一同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課下自學和練習的素材。同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課程通過錄播教室進行全程錄像,制作了高清晰的課堂視頻,學生可以利用視頻在課下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四、小結
《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主干課程,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地理信息系統這門工具,通過掌握相關技術完成土地資源的調查與管理。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設置好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在整個學科專業中的架構。以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教學為主,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模式。注重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地理信息系統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大力開發網絡教學平臺,促進課程的網絡交流與互動,加大對地理信息系統學習的力度。多種途徑、綜合完成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在GIS課程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黃杏元.地理信息系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鄔倫.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和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3]陳明利,劉佩茹.基于GIS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探[J].人才資源開發,2015,(11).
[4]尚穎娟,劉秀華,谷達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實驗教學改革[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5).
[5]常勝.資環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7).
關鍵詞:地理信息;GIS;發展;應用;功能
引言
隨著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生產、生活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關于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也獲得了飛速發展。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傳統地理信息管理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產物,作為地理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國計民生各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者結合長期工作實踐,試對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發展應用進行討論,希望可以對大家提高地理信息系統利用效率,更好地開展生產工作有所幫助。
1 地理信息系統情況簡述
1.1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學科間的隔閡越來越小,學科細化、交叉的現象越來越多。當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并與傳統地球科學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地理信息系統(GIS)就誕生了。該技術是以計算機及其附屬設備硬件為載體,以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為依托,以地球大氣層以下部分或整體為工作對象,通過對地區地理信息數據采集、整理、分析、儲存和處理、顯示等功能為人類開展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科學研究、軍事國防、救援搶險等各類社會活動提供信息支持,是人類制定活動方案、進行決策的基礎保障。地理信息系統(GIS)具有極高的應用范圍,功能豐富,適用性強,是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2 地理信息系統的構成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個由軟硬件多個要素按照一定規則組成的系統。每個組成單元具有某些功能,彼此聯合,協調互動,為地理信息系統(GIS)提供地理數據的采集、管理、處理、分析、建模和顯示服務,從而輔助人們進行建設規劃和工程管理等相關工作。
1.3 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技術特性
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的產物,地理信息系統在多個方面具有很突出的技術特性,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信息處理能力強,能夠對對中地理空間信息予以采集、管理、分析和輸出。空間性和動態性很高。二是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根本目的是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通過綜合信息進行地理模型構建,從而開展空間分析、要素分析以及動態預測等工作,為更高層次的生產活動提供決策參考。三是該系統籍由電子計算機為信息處理平臺,對采集的空間數據按照一定標準予以管理、運算、分析、整理和利用,其結果對于人類活動的高效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效率和水平遠遠超過傳統的地理信息處理手段。
2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統(GIS)具體包括六種基本功能。一是對研究對象進行相關信息的數據采集和編輯工作,不斷建設、完善GIS地理信息數據庫,最大限度保持其在空間和內容上的完整性。二是對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按照規定方法與形式進行轉換和處理,從而保證數據庫中的各類數據都符合對應規則和標準,在內容上和邏輯上保持完整與一致性。三是對采集的地理信息數據源予以管理和儲存。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一個根本功能就是構建地理信息數據庫。在GIS中集成了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所需數據庫定義、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數據庫操作、通訊功能等各項功能,使之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較為復雜的管理和儲存。四是制圖功能。GIS通過地理模型來開展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為人們活動決策提供參考,而將信息分析整理的結果輸出顯示給人們,從而實現信息支持服務。各類地圖就是GIS進行信息結果數據的一個主要渠道。憑借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手段GIS可以根據需求提供各類矢量地圖或柵格地圖。既可以通過全要素地圖為用戶提供綜合性的地理信息服務,也可以通過針對單一地層的地圖為用戶提供某一方面的具體信息服務。五是可以為客戶提供空間查詢和空間分析服務。具體包括拓撲空間查詢、緩沖區分析、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分析等等。六是二次開發和編程功能。GIS使用計算機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處理工作,為了滿足各類業務需求,系統提供了GIS配套的編程功能。用戶可以使用這些命令和函數進行編程,從而滿足針對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
3 地理信息系統發展情況介紹
3.1 GIS軟硬件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本質上是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與整理、分析與運算平臺。系統功能的實現依賴于相關的軟、硬件性能水平。目前,許多企業都在著手進行GIS系統的開發工作,通過提高軟硬件質量水平,使GIS向著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優良、人機交互界面更加友好的方向發展。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對GIS的開發側重點各有不同,體現在 數據結構、集成化和智能化多個方面。
3.2 多媒體GIS
該種類型的GIS是在GIS中引入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豐富的信息傳遞和顯示功能,提高GIS人機界面的親和力,幫助人們更加方便地使用GIS,也通過文字、圖形(圖像)、色彩、聲音、色彩、動畫等多種途徑將GIS的信息更加直觀、靈活的展示給人們。多媒體技術的引入,使得GIS與人們的生活更為緊密,地理信息系統在人類生活領域的應用實現了大幅躍進。
4 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應用分析
4.1 地理信息系統在地理學中的應用
GIS是地理信息處理系統,自從GIS開發投入實踐以來,其在地理學科的應用最為廣泛和深入,技術也最為成熟。作為自然學科的一個分支,地理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借助前人收集、整理的數據和研究成果,連同專題地圖提供的數據以及各種遙感數據共同構成了GIS的數據來源。無論開展什么工作,地理信息系統都需要上述三類信息作為基礎數據,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具體業務的需要,使用具體的流程和方法予以處理。結尾最終通過制圖的方式將結果顯示出來,并根據這個分析結果對研究對象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態勢予以評估和分析。
4.2 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
社會在不斷發展,關于自然科學的理論也在不斷變化著。信息技術的發達,賦予了許多事物新的概念。數字地球就是信息技術與地球科學相結合的產物。隨之帶來了數字環保的出現。數字環保是在EMIS、DE、DE、GPS等技術的基礎上所衍生的大型系統工程。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出現,則為數字環保插上了新的翅膀。地理信息系統賦予了數字環保工具更多的功能,在環境制圖、專題分析、統計分析表現、空間等值分析、模擬結果表現、信息查詢等均已實現了巨大突破,將繁瑣、抽象的地理狀況以一種生動的方式直接展示給人們,使人們對目標區域的地理情況有著一個較為全面和清晰地認識,從而令決策制定變得更加準確和簡單。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保護、規劃、監測、影響評價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人類生產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地理信息需求,地理信息系統憑借強大的信息處理技術和形式各異的功能,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全面、細致、深入的地理信息服務。通過GIS的支持,人們在應對各類疑難問題時才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更加正確、準確、適宜的決策。現代企業要充分認識到GIS的巨大優勢,充分利用GIS技術的優越特性為自己服務,從而實現經濟、安全、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的效益最大化,為企業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關鍵詞】GIS;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空間數據庫
一、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簡稱EGIS)是收集、存儲、管理、綜合分析和處理空間信息和環境信息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它是GIS技術在環境領域的延伸,是GIS技術與環境監測技術、環境管理技術等各種環境信息分析和處理技術的集成。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對空間和屬性數據的輸入、存儲、編輯,以及制圖和空間分析等功能。編輯功能允許用戶添加、修改、刪除點、線、面或修改其屬性信息;制圖功能可以靈活多樣地制作和顯示及輸出各種專題地圖,如污染分布圖、水功能區劃圖、環境規劃圖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縮小以顯示不同的細節內容,并能夠測量地圖上線段的長度或指定區域的面積。
2.空間統計分析是指對空間數據庫中的專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括各種屬性數據的集征數、離散特征數及其分類分級統計等。
3.疊加分析功能允許兩個或多個圖層在空間上比較各空間要素和屬性,分為合成疊加和統計疊加。對不同的圖層進行疊加分析,從而獲得各種感興趣信息,如利用類型疊置分析獲取新的類型。
4.緩沖區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間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區有危險品倉庫,要分析一旦倉庫爆炸所涉及的范圍,這就需要進行點緩沖區分析,結合與居民地圖層的疊加分析,可以獲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數等等。
綜上所述,空間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的核心,空間統計分析、疊加分析、緩沖分析等功能為環境地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強大的環境分析功能與廣闊的應用空間。隨著其功能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將為環境各部門提供一個功能強大的空間信息服務和管理工具,成為各部門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具體應用
1.電子地圖使環境管理工作變得輕松直觀
由于采用空間數據和數據庫掛接,改變了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圖由傳統的靜態紀錄變為信息豐富多樣的動態的電子地圖,實現了數據可視化。它使環境主管部門對各種環境要素的管理變得直觀、簡單和輕松。
2.強大的環境規劃手段
區域環境規劃是EGIS應用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環境規劃模型還處于深化研究階段,將環境應用模型與GIS集成為一體,可以為環境規劃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手段。由于應用EGIS能夠更好地考慮和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建設項目的環境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
3.危險物運輸管理
借助GIS的運行路徑選擇功能,可以對危險物轉移運輸線路進行優化選擇,能避開人口集中居住區、飲用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域制定運輸計劃。并可以通過GPS對危險物的運輸線路進行實時監控。
4、環境模型模擬分析
環境模型在環境決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過模型模擬出污染事故發生后各個時間的擴散情況,為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氣擴散模型、一維水污染擴散模型、二維水污染擴散模型等等,實現各種模型的模擬結果的生成、二維和三維的顯示等功能。
5、為數字環保提供技術平臺
數字環保是最近提出來的終極環境管理系統,它是繼數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環保領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將是未來十年環保領域信息化建設的終極方向,EGIS作為數字環保的基礎平臺,將能夠為用戶提供實時動態環境信息服務,也能夠為環境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環境狀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發展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策略探討和建議
當前我國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并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但鑒于我國GIS基礎工作薄弱,特別是基本的空間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因此EGIS的開發費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的發展涉及眾多部門和多種技術,因此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和開展我國EGIS的發展策略研究。發展EGIS應當采用“統一規劃、注重基礎、緊密跟進、高起點開發、協調發展”的發展策略。
1.統一規劃。由于EGIS的發展不但涉及眾多環境部門,還包括與其他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又涉及多種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十分迅速,為了降低空間數據資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為了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必須在多方部門的參與下,統一規劃和構建EGIS的發展框架。
2.注重基礎。由于我國GIS發展基礎薄弱,數據基礎是系統生命力的關鍵,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礎數據的支撐,系統的功能再強大也不能發揮其作用,因此要在統一規劃的思路和明確的發展框架下,不斷加強基礎空間數據庫和基礎環境數據庫的積累與建設。
3.緊密跟進、高起點開發、協調發展。在技術上緊密跟進國外先進的GIS技術,高起點進行系統開發,與我國的信息產業發展速度相協調,共同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EGIS。
當前我國各地許多部門雖然已經開展了EGIS的研究與開發,但這些開發均是出于本部門的需要,很少考慮到將來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流和共享,加上沒有全國性的EGIS發展框架和數據標準,數據的通用性將成為影響EGIS開發的關鍵因素,建議有關部門及時組織開展EGIS發展體系和框架標準的研究。
四、結束語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二十年來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應用已經從早期的礦產資源管理拓展到與空間地理相關聯的更廣泛的領域,特別是在環境領域,原有的多種環境信息處理技術(環境模型、環境規劃分析) 正在與地理信息系統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強大功能并具有環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即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它將成為各個環境管理部門日常信息處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信息處理方式。可以說它是環境管理進入信息時代的標志。
參考文獻
關鍵詞:GIS 技術 工程 測量 應用
中圖分類號:TB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013-01
1 三維GIS技術的定義及特點
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也可以通過額外的屬性信息系統快速轉換,但存儲管理效率低,且輸出的函數是不直觀。多個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圖像處理系統能夠處理高度信息,但他們不是變量作為獨立變量高度處理,只是作為輔助屬性變量,可以顯示剖面起伏地形,但下面的地形信息不存在的,是他們在家里也通常被稱為二維系統。在三維空間是一維,二維對象與傳統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二維空間中的一維,二維物體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這是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請求,數據采集方法及相關計算機技術發展狀況。實現我們所采用的網格生成算法分成兩個步驟:第一,生成一個搜索所有離散的數據點的凸包;天生的再次占領了一個初始三角,并在此基礎上,逐一加入其他離散點,平衡端三角網。
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特征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空間政策通過,三坐標軸來定義,與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定義在一個二維平面完全分歧的性質的政策不同的是,三維視覺暗示比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復雜的多,甚至在一個特殊的三維可視化理論、算法和系統。三維空間數據庫的空間對象的存儲和管理,使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商業數據庫和科學計算可視化,也不同于傳統的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公共對象浮離散點的坐標指數;指數個有序列表記錄的三角網時代邊緣控制自然,以及最后存儲三角形的邊信息。但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存在難以克服缺乏約束,質量的基礎上抽象的符號系統,以領先的發起者誘導的自然。
2 三維GIS技術的應用方法
我們使用姆算法,該算法求解平面點集凸殼問題的政策的最佳算法,該算法的復雜性是澳注冊的算法可以很好的天然德勞內三角法律適用,我們需要格網地形模型的可視化。從廣義上講,與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控制,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客觀世界,展示給人以更現實的電磁污染,它的三維建模技術,用戶通過地理現象,不僅能表達空間對象的平面之間的關系,并能描述和表達的垂直關系;此外空間物體在三維空間的分化和控制也是一個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排斥的影響。數據結構的性質,錫中點算法,線,面之間的拓撲關系,我們采取了以下數據結構作為存儲結構錫。它可以由擴展的關系數據庫系統也可能由面向對象的空間數據庫存儲管理系統在三維空間對象。考慮到三維這個概念是不滿意的,作者稱之為“地形三維”或面對。三維可視化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三維物體的重要特點是三維可視化,三維物體隱含的。關于建立和保護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在每一個階段,三維對象的輸入、編輯、存儲和管理,或在其空間支配和分化或輸出功率,只要觸摸到一個三維物體的三維可視化問題。空間數據庫的重點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表現的是三維空間的分化排他性的能力。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不僅表示三維物體,并研究了一維,二維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表現。離散點表作為離散點坐標數據建立索引數據庫,為未來的表和表的三角形中點。此外,我們主宰離散數據和數字的數組來存儲1個數據點,和排序的數據點中的第一點的坐標在最后位置上的數組。我們先拉出值最小的點作為參考點,離散的數據點服從和參考點之間的夾角大小的數組。使用×坐標最小的點作為參考點有兩點原因:最小數據點必須凸包極;采用的最低點為參考點,其他數據點和參考點之間的夾角在之間,在這個區間,角的正切值是隨著角度的增加,利于編程。在目前的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已在0,1,2維空間元素必須是三維膨脹,在幾何線索生長三維信息,同時增長三維蘇建議指導方針。數據結構可以更好地建立數據模型,拓撲關系,但在其點和三角形,邊緣之間形成快速索引,有利于我們在錫自然算法的實現,具體如下。文章最后還對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提出了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我們認為,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質量依然是一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而重點仍然是三維空間數據庫。
3 現代GI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GIS工程測量中,三維高程信息變得越來越重要。方便如果凸包的極數的一些離散點;指出增長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面臨的一個完整的三維數據模型和數據結構的差,數據采集的數據存儲和處理上的困難,三維空間分化能力弱,困難,除了一手和臉的科學計算可視化理論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數字記憶的加工技術和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長期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經驗等有益成分。三維物體的建模及可視化表達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使泵的整個過程是必要的,這是一個基本功能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二維平面空間地理信息系統GIS有限公司-獨家-完整的分工是分工基礎上,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三維有限獨家-完整的分類是根據劃分矢量結構的幾何組成之間的拓撲關系,并提出了五種簡化拓撲李清遠關系。傳統的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將一維,二維物體的垂直投影到二維平面上,它們存儲投影效果的幾何形狀和彼得狀態的關系。
4 結語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實現介紹二維地理信息系統GIS開始在第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計算機輔助繪圖,今天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如土地管理,電信,電力,水利,城網,火災,交通和城市規劃等。在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深,人們越來越要求從真正的三維空間的處理問題。在當今工程測量中,隨著科技信息的迅猛發展,使用GIS等高端技術已經成為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桂智明.線性參考系統和動態分段在GIS-T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environ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several years development,GIS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has grown and environ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egins to take shape. Some systems provide som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GIS,this paper discuss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asures in our country'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管理;應用
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P9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2-0252-01
1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統是收集、存儲、管理、綜合分析和處理空間信息和環境信息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它是GIS技術在環境領域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管理中的應用的主要功能有:
①基本功能包括對空間和屬性數據的輸入、存儲、編輯,以及制圖和空間分析等功能。編輯功能允許用戶添加、修改、刪除點、線、面或修改其屬性信息;制圖功能可以靈活多樣地制作和顯示及輸出各種專題地圖,如污染分布圖、水功能區劃圖、環境規劃圖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縮小以顯示不同的細節內容,并能夠測量地圖上線段的長度或指定區域的面積。
②空間統計分析是指對空間數據庫中的專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③疊加分析功能允許兩個或多個圖層在空間上比較各空間要素和屬性,分為合成疊加和統計疊加。
合成疊加得到一個新圖層,它將顯示原圖層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區域僅顯示共同特征;統計疊加可以統計一種空間要素在另一種空間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對不同的圖層進行疊加分析,從而獲得各種感興趣信息。
④緩沖區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間操作功能之一。
2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實踐
隨著GIS技術的發展,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水平也在不斷發展。最初的GIS應用主要制作環境專題地圖,如水質功能區劃圖、大氣功能區劃圖等。后來,GIS應用逐漸為環境管理服務。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建立大氣、水污染擴散模型,模擬大氣、水的擴散過程。這些應用都是建立在桌面GIS系統上。桌面GIS系統的優勢在于減少用戶開發的工作量,缺點是限制專業開發人員的自由發揮。隨著軟件技術的發展,新的GIS技術不斷推出。當前GIS發展的3個重要方向是GIS組件技術、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Internet/Intranet GIS。
2.1 GIS組件技術組件是一段可重復使用的程序代碼和數據,它由一個或多個對象組成。組件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軟件開發技術。組件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軟件重用手段。組件是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軟件模塊,采用組件開發軟件系統就像搭積木一樣容易,它幾乎可以完成任何任務。從多年的實踐中認識到,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不應該建立在某個桌面GIS平臺上,而用專業開發工具和GIS組件技術開發。
2.2 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在空間數據庫管理方面,Client/server體系結構仍是GIS軟件追求的目標。屬性數據使用支持C/S體系結構的大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已經不成問題。以前的GIS應用,空間數據采用文件方式管理。由于空間數據量非常大,一個大的應用系統需要的空間數據是海量數據,用文件方式管理這些數據會影響系統的效率。人們希望采用RDBM或面向對象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于是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出現。
2.3 Internet/Intranet GIS隨著Internet/Intranet的普及,GIS在Web上的成為可能,于是各GIS軟件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開始更加關心他們生活環境的狀況,迫切需要環境管理部門向他們提供環境信息服務。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我國的主要城市都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向公眾環境信息,但是這些形式存在著更新不及時與公布信息有限等缺點。
3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3.1 電子地圖使環境管理工作變得輕松直觀由于采用空間數據和數據庫掛接,改變了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圖由傳統的靜態紀錄變為信息豐富多樣的動態的電子地圖,實現了數據可視化。它使環境主管部門對各種環境要素的管理變得直觀、簡單和輕松。
3.2 強大的環境規劃手段區域環境規劃是EGIS應用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環境規劃模型還處于深化研究階段,將環境應用模型與GIS集成為一體,可以為環境規劃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手段。由于應用EGIS能夠更好地考慮和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建設項目的環境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
3.3 危險物運輸管理借助GIS的運行路徑選擇功能,可以對危險物轉移運輸線路進行優化選擇,能避開人口集中居住區、飲用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域制定運輸計劃。并可以通過GPS對危險物的運輸線路進行實時監控。
3.4 為數字環保提供技術平臺數字環保是最近提出來的終極環境管理系統,它是繼數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環保領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將是未來十年環保領域信息化建設的終極方向,EGIS作為數字環保的基礎平臺,將能夠為用戶提供實時動態環境信息服務,也能夠為環境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環境狀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二十年來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應用已經從早期的礦產資源管理拓展到與空間地理相關聯的更廣泛的領域,特別是在環境領域,原有的多種環境信息處理技術(環境模型、環境規劃分析)正在與地理信息系統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強大功能并具有環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即環境地理信息系統(EGIS)。它將成為各個環境管理部門日常信息處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信息處理方式。可以說它是環境管理進入信息時代的標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