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口腔衛生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開灤總醫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 要】目的:探討強化口腔護理干預方法對重癥昏迷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并發墜積性肺炎的影響。方法:將100例重癥昏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口腔護理,干預組在常規口腔護理基礎上進行強化護理,于患者轉入后、轉出前分別評估口腔衛生狀況,并記錄患者是否并發墜積性肺炎及其受監護天數、醫療費用。結果:強化口腔護理組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較干預前無明顯變化,對照組的口腔護理狀況于住院后下降,干預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強化口腔護理可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減少墜積性肺炎的發生,使患者提早轉入普通病房,降低醫療費用。
關鍵詞 重癥監護病房;強化口腔護理;墜積性肺炎
墜積性肺炎是重癥病房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后。重癥昏迷病人由于不能自主進食,增加了口腔內細菌定植的機會,導致病原微生物異常增殖,而口腔內細菌的吸入,將直接導致墜積性肺炎的發生[1]。每天進行高質量的口腔護理是預防口腔并發癥和墜積性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2]。本研究主要探討強化口腔護理在預防重癥昏迷病人并發墜積性肺炎中的應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3 年1 月~ 2014 年12 月在我科住院的昏迷病人。入選標準:入我科時昏迷,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既往有口腔疾患、口腔出血、口腔手術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病人;因呼吸道疾病入我科室的患者。本研究100 例昏迷患者中,男性70 例,女性30 例,年齡21 ~ 87 歲(平均68.89 歲)。將100 例病人隨機分為強化口腔護理干預組(實驗組)和常規口腔護理組(對照組),每組5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口腔一般狀況經統計學檢驗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在入監護室當天留取咽拭子培養,并觀察口腔衛生狀況(口臭、潰瘍、牙菌斑)。于患者轉出監護室當天再次留取咽拭子培養,記錄口腔衛生狀況,收集并記錄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情況和住院期間的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常規口腔護理方法
根據我院重癥護理常規,每天早晚對患者進行2 次口腔護理。具體做法:用生理鹽水棉球按照口腔護理常規進行,依次擦洗口唇、峽部、牙齒外面、內面、咬合面、舌面、硬腭、舌下。
1.2.2 強化口腔護理干預方法
我們根據循證護理的原則,結合我科護理實踐經驗和昏迷病人的一般情況,制定如下護理計劃:(1)用物準備:除備口腔護理常規用物外,另備5% 碳酸氫鈉溶液和紗布、截去針頭的頭皮針、20ml 注射器;(2)誤吸是昏迷患者并發墜積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在每次進行口腔護理前,使用聽診器聽雙肺呼吸音,必要時吸痰。如果病人處于淺昏迷狀態,可以刺激上凹內氣管,誘發咳嗽反射,無創性保持呼吸道通暢[3];(3)操作時由兩名護士協同,患者床頭抬高30 度,頭偏向一側,一名護士使用20ml 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套上截去針頭的頭皮針,從一側嘴角注入口腔,另一名護士使用吸痰管從另一側嘴角抽吸漱口液,如此反復抽吸,沖洗5 次。在操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病人有無出現誤吸、嗆咳等,并觀察皮膚黏膜有無發紺,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如果病人出現誤吸,應立即停止操作,通知醫生;(4)沖洗之后進行常規口腔護理,用生理鹽水棉球按照口腔護理常規進行。之后再用彎鉗夾取5% 碳酸氫鈉浸濕的紗布對硬腭、舌面、舌下、峽部、牙齒表面作進一步擦拭,特別注意有牙菌斑的部位[4]。進行口腔護理后,應檢查口腔內有無棉球,紗布遺留,特別注意棉球和紗布不應過濕,以免引起患者嗆咳。強化口腔護理方法每日3 次;(5)昏迷患者常張口呼吸,導致口腔內干燥,對張口呼吸的患者使用單層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口腔,紗布干燥后及時浸濕,每4h 更換一次,以濕化吸入的空氣,預防口腔感染[5]。
1.3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一般狀況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強化口腔護理前后的口腔衛生狀況,以及兩組患者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P<0.05 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口腔衛生狀況比較(表1):兩組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干預前差異無顯著意義,干預后實驗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253),實驗組干預前后的口腔護理狀況差異不大(P>0.05),對照組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在住院期間有所下降(P<0.05)。
干預組患者的墜積性肺炎發生例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即干預組的墜積性肺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強化口腔護理干預后,干預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墜積性肺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重癥病房入住時間及日平均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說明強化口腔護理干預方法值得在重癥病房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慶萍, 鄒丹,鄭玉玲,楊鳳玲. 抽吸型口腔護理法在經口氣管插管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100-101.
[2] 紀彩娜, 王高潔,張敏. 重癥機械通氣患者口腔護理臨床效果的研究[J].
青島醫藥衛生,2014,46(4):306-308.
[3] 王秋芳. 碳酸氫鈉溶液在重癥患者口腔護理的應用[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290.
隨著口腔正畸學的發展,口腔衛生保健宣傳的普及和人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我形象完美程度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口腔正畸患者及其家屬逐漸認識到正畸治療的必要性。在正畸治療中,由于要在口腔內添加固定或活動矯治裝置,給牙齒的清潔帶來一定的困難,使菌斑容易堆積,加之正畸療程一般較長,從而易造成釉質脫礦、牙齦炎、牙周炎、口腔潰瘍等疾病,影響矯治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正畸治療中,做好口腔保健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3月至2008年4月,我院口腔門診收治正畸患者168例,男82例,女86例。年齡11~25歲。矯治方法:固定矯治器矯治技術(方絲弓矯治技術)。
1.2 方法 將固定正畸患者隨機分為2組,干預組80例,共有牙齒1120顆;對照組88例,共有牙齒1232顆。在裝配固定矯治器前徹底清潔牙面,使菌斑指數為0。干預組給予常規治療的同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的指導,并在正畸過程中嚴格監控口腔衛生狀況。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裝配矯治器后按原有刷牙習慣,未給予口腔衛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的指導。
1.3 有效刷牙方法指導 講解正確刷牙方法,采用豎刷牙法,強調每日早晚、飯后刷牙,每次3 min,飯后5 min,并使用含氟牙膏及洗必泰漱口水漱口。
2 結 果
在裝配固定矯治器6個月、12個月分別對患者口腔衛生狀況進行評估,由同一醫生檢查并紀錄其患齲牙、患齦炎牙數、患脫礦牙數,結果見表1。表1 兩組6個月、12個月口腔衛生狀況分析表1中可見經過口腔衛生宣教的干預組,裝配固定矯治器后不同時期菌斑、牙齦炎等升高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經χ2檢驗,6個月的χ2=2.394,P=0.302,差異無顯著性,而12個月的χ2=2.394,P=0.0所以說,12個月治療差異有顯著性。此結果表明口腔衛生宣教,對正畸患者菌斑控制,預防牙齦炎有積極作用,應該作為固定正畸患者的常規口腔護理措施。
3 討 論
3.1 固定矯治器引起口腔不潔的相關因素
(1)使用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中,粘附在牙面上矯治器附件妨礙局部的刷洗和口腔自潔作用,加之戴固定矯治器早期牙間組織敏感,影響刷牙等原因,導致附件周圍食物殘留,菌斑大量堆積,引起牙齦炎癥反應。(2)由于固定矯治器的安放、帶環、粘固材料等對牙齦的機械和化學刺激,降低了刷牙的有效性,常有利于菌斑的堆積,引起牙齦炎癥,治療期間口腔衛生水平將直接影響到牙周健康。(3)戴用固定矯治器后,由于缺乏口腔衛生維護意識,口腔衛生狀況不佳者,牙齦腫脹出血、增生,不僅損害牙間組織健康,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同時也不利于牙齒的移動,還會產生釉質脫礦、牙齒齲壞,影響正畸治療。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矯治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3.2 對策 提高正畸患者對菌斑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口腔衛生不良的危害。指導患者在口內戴有矯治器情況下如何維護自身的口腔健康。刷牙是控制菌斑,預防牙齦炎的基本方法。日常對菌斑控制主要由患者完成,在復診時醫生檢查進行專業清理,必要時可用一些藥物如洗必泰、氟化亞錫等輔助控制菌斑。要求患者養成飯后刷牙習慣,強調飯后即刷在菌斑形成前予以清除。
3.2.1 心理護理 患者的合作是關系到整個治療過程成敗的關鍵。首先,牙科醫生、護士應與準備就診的患者討論治療目標、治療過程、所需時間、操作時可能碰到的問題等。與患者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對臨床常見的正畸心理,如怕痛、怕拔牙、擔心效果、擔心復發、猶豫、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做正確的心理輔導,向患者說明拔牙矯治的重要性和不要害怕的理由,對牙齒排列有障礙者,最好帶其參觀了解類似手術術后患者,或者用矯治好的患者牙模給予形象解釋,幫助患者了解正畸治療的基本過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增強自信心,使患者初診就感受到關心和被重視,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取得患者及其家屬信任,爭取主動配合。
3.2.2 矯治前口腔準備 在正畸治療前,仔細檢查口腔衛生狀況和存在的牙體牙周疾病,對治療前口腔狀況較差者,需要進行徹底的超聲潔治,對已存在的牙體牙周疾病應進行系統治療,口腔衛生盡可能恢復至良好的狀況后,再開始進行正畸治療。對較深的窩溝給予封閉。了解醫生的治療計劃,做好護理配合。
3.2.3 矯治器裝配過程的護理 在試帶環時,應注意帶環是否壓迫牙齦,調磨帶環時,應去除帶環邊緣的毛刺。粘接帶環后,應除去多余的水門汀,特別是近齦緣處,否則易引起齦炎。在酸蝕牙面時,應注意不要將酸蝕劑接觸牙齦,以防止齦炎的發生。在粘貼托槽時,應將多余的粘接劑去除,特別是近齦端,以防止菌斑形成導致牙齦炎[1]。
3.2.4 口腔衛生宣教 矯治期間可能因口腔衛生狀況惡化而出現釉質脫礦和牙周炎癥[2,3],囑患者準備好軟毛牙刷,并教會患者在戴用固定器后的刷牙方法,每日早晚及飯后應仔細刷牙,刷牙時應沿弓絲的方向輕輕刷動,每次不少于3 min,采用臨床研究已認可的傾斜45°刷牙方法,將牙刷的刷毛伸入弓絲后面重點清潔;在局部輕微顫動刷牙,避免牙頸部過度磨損;備用2 把以上牙刷,用后風干4 h 以上;對系統化刷牙方法仍不能有效清潔的牙齒鄰接處,以及弓絲下區域,可同時使用間隙刷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線,因為固定矯治器對牙齒的干擾,推薦使用浸蠟牙線。牙周情況差者應持續12 w使用氯已定漱口液。定期復診檢查刷牙效果及刷牙技巧。以上系統化刷牙醫囑形成常規治療內容,在治療之初即讓病人了解、反復學習,并邀請觀看口腔衛生教育錄像片等,以便病人配合治療。常規正畸治療后醫囑還包括提醒病人注意口腔衛生、預防刷牙出血、改變不良刷牙習慣,適當增加刷牙次數等。
3.2.5 飲食宣教 牙齒疼痛或不適感在戴上矯治器的第1天就開始出現,第2 天達到最高峰,而后幾天逐漸減弱,1 w后基本消失[4],必要時服止痛片緩解癥狀。正畸治療中牙齒可有少許松動,帶環和托槽及其附件在受力時容易脫落,導致弓絲變形,因此,不要食用過粘、過硬食物,以免損壞托槽、帶環。食用水果類食物時,可切成碎塊后慢慢咀嚼。,每天自檢口腔衛生,不要自行調整矯治器。交待戴固定矯治器的注意事項,培養患者良好的自我護理意識。每次復診要主動詢問患者的自我感覺,適時進行正畸專業知識的宣教。
4 小 結
正畸治療過程中,要想達到理想的矯治效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環境,因此, 治療中防治釉質脫礦和牙周組織損害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貫穿于整個正畸治療過程??谇蛔o理的好壞是治療中的關鍵,應當引起正畸醫生和專業護士的足夠重視。在治療中也應有意識地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并提醒和督促患者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同時配合各種措施進行防治。只有完善的口腔保健及正畸患者的積極配合,才能提高矯治的整體水平,最終達到口頜系統的平衡、穩定及美觀。
參考文獻
[1] 林珠,段銀鐘,丁寅.口腔正畸治療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西安公司,1997:602-605.
[2] 黃曉峰,張丁.裝有固定矯治器離體牙齒的刷牙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2,16(2):150-151.
【關鍵詞】口腔;衛生指導;牙周炎治療;應用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081-02
牙周炎主要是指發生在牙齒周圍各組織中的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口腔慢性疾病,并且其在人群的發病率高達60-70%,是造成牙齒損壞的主要因素之一。牙周炎的主要特征有牙周袋形成、牙齦炎癥、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炎通常是由多用因素共同引起的,但是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炎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每天堅持清除牙菌斑才能有效的預防牙周炎的發生和復發。加強口腔衛生指導可以有效的解決上述現象。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文選用了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134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在25-60之間,平均年齡45.3歲?;颊叩闹饕Y狀有口腔異味、牙齦紅腫、易出血、口腔衛生狀況差等。將所有患者隨即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進行了超聲波潔牙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又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口腔衛生指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同樣的口腔檢查,并記錄每位患者的牙齦指數及菌斑指數。所有的檢查工作都要由同一個人完成,并由護理人員進行記錄。牙齦指數:牙齦嚴重驗證,牙齦出現明顯潰瘍和紅腫,并由出血傾向的牙齦指數為3;牙齦出現中等炎癥是其牙齦指數為2;牙齦出現輕度水腫其牙齦指數為1;牙齦健康牙齦指數為0。菌斑指數:牙齦的齦緣或齦溝內出現大量的軟垢其菌斑指數為3;牙齦的臨面或齦緣出現中等程度的菌斑菌斑指數為2;齦緣的牙面只出現了輕微的菌斑菌斑指數為1;齦緣周圍未見菌斑菌斑指數為0。
2 護理方法
2.1 術前護理
醫院的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干凈、整潔的居住和治療場所,并且每天進行定時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及時整理屋內的各類物品。當每位患者治療完成之后要對各類器械以及工作臺進行消毒和清理,并將痰盂內部的血漬清洗干凈,以為下一位患者就診時使用。護理人員要保持治療環境舒適,允許的話可以為患者播放一些比較和緩的音樂,以緩解患者的內心,保證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護理人員還要對診室的秩序進行維護,同時也要對診室的家屬進行適當的管理,盡量保持一醫一患一護,避免出現其余患者及家屬圍觀的現象。手術之前患者通常需要采用復方氯己定漱口一分鐘,從而有效的降低潔治時噴霧中的細菌數量,避免對診室造成污染。護理人員還要細心的詢問每一位患者是否有或曾經有過糖尿病、心臟病、出血性疾病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是否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等,從而排除不利于手術治療的癥狀及現象。術前牙周炎患者在心理上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這時護理人員就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相關的心理護理工作,以有效的減緩患者的心理壓力,以達到增加患者治療信心的目的。
2.2 術中護理
醫院的人員要確保術野清晰,并將吸引器放在患者的口角處,設置合理的壓力以便能夠更好的將患者口腔內部的唾液、刮治時出現的血液等及時吸收干凈,以方便手術醫生進行相關的操作,同時還要采取措施提高手術患者的舒適度。如果手術患者出現張口不好或過于疲憊而無法更好的配合醫生手術時,可以讓患者休息片刻,然后再繼續進行手術,并隨時觀察患者的表情、張口情況以及臉色等。醫護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還要考慮患者的文化程度、教育背景、家庭情況等,并采用合適的語言進行交流,從而達到保護患者自尊心的目的。同時,在患者出現緊張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給予放松治療,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讓手術醫生休息片刻,然后在繼續。對于刺激敏感貨牙齦退縮的患者,要采用溫水進行漱口。
2.3 術后護理
牙周炎患者手術治療完畢之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感覺進行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告知他們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例如(1)術后患者不能反復的吮吸或吐唾液,避免發生出血現象。(2)患者進行刮治治療后短時期內不能進食一些冷、熱、酸等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3)術后當天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軟且流質的食物,盡量不要食用一些過硬、過熱的食物。(4)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每隔3-6個月進行復查,從而達到鞏固療效的目的。(5)對于存在系統性疾病的患者,例如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牙周炎患者,要對其采取有效措施給予控制,以盡快達到牙組織愈合的目的。對于牙周炎患者的治療,患者的配合對于治療效果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醫護人員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指導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環節,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護理人員可以在模型牙齒上對患者做刷牙示范,使患者了解正確的刷牙方法,并且每次的刷牙時間最好控制在3min左右。
3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牙齦指數和菌斑指數的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治療一段時間之后實驗組患者的牙齦指數、菌斑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相關數據比較
4 討論
綜上所述,牙周炎的治療不僅只是牙科醫生的主要工作,而且還需要采取相關的護理工作。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護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就成為了牙周炎治理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推動者,并且每位護理人員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指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工作,并對患者進行定期的指導和教育,從而更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護理使命。本次研究的134例患者進行對比實驗時候,在牙周炎治療過程中采用口腔衛生指導工作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并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樊旭,張宇,蔣麗.口腔衛生宣教對輕度牙周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半月,2010,13(08):120-121.
關鍵詞:正畸患者;口腔護理;健康教育;滿意度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矯正牙齒來改善面部的美觀,以提升自己的形象[1]。戴上矯治器后,患者如不按照正確方法刷牙及維護,極易產生菌斑堆積,引起并發癥。因此,在矯正過程中,保持口腔衛生、維護口腔健康極為重要。本實驗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對口腔護理知識的認知情況,并找出存在的口腔護理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口腔衛生指導,以提高患者認知度、提升患者滿意度,為提升正畸診治品質提供一定的臨床資料?,F報告如下。
1實驗方法
1.1研究對象
對2019年7月-2019年10月間在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治療的213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
1.2納入標準
①患者為12歲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有自主完成該調查問卷的能力;②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加,并知情同意。
1.3研究方法
患者正畸治療復診后填寫問卷作為組A;責任護理人員對存在的口腔護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如正確的刷牙方法、牙刷及牙膏的選擇、口腔保健知識的宣教,并調查患者對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方式的滿意度,在患者下次復診時再次填寫問卷作為組B。對兩次問卷調查進行評分并使用SPSS24.0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護理干預前調查問卷發出213份,收回問卷209份,回收率98.12%;護理干預后調查問卷發出204份,收回問卷200份,有效率98.03%。經護理干預后,患者問卷調查得分平均分從69.1分提高至82.3分,認知度顯著增長。(P<0.05),如圖1.護理干預后,患者滿意度從83%提高至96%(P<0.05),如圖2。
關鍵詞:高職院校;口腔護理;模塊教學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外在形象要求越來越高,口腔尤其受到大眾的關注,口腔日常的護理引起強烈重視。我們不僅需要患病時的治療,更需要專業的護士對我們進行口腔健康宣教,防患于未然。
一、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口腔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外界接觸多,口腔擔負著咀嚼、消化、味覺、語言、輔助呼吸等重要功能??谇恢薪洺4嬗写罅康恼:椭虏【?。但是口腔范圍狹小,人們做不到完全的清潔,因此口腔衛生的防護就有了極大隱患,長此以往,必定會引發口腔方面的疾病。因此,需要專業的人員對我們進行專業的口腔衛生宣教?,F就我校在護理專業以“ 平臺加方向” 教學模式進行介紹。
二、口腔護理方向的設置
1.學情分析。我校護理專業學生培養模式為3.5+1+0.5,在掌握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還要經過一年的臨床實踐。在學生實習返校后的0.5學年中,讓學生自主選擇特色專業課程,口腔護理即為其中一門專業特色課程。
2.教材選擇。除了護理專業基本課程外,還選用的口腔護理專業教材包括《口腔臨床護理》《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影像學》《口腔材料學及藥物學》等。
3.課程設置。根據口腔專科護理的臨床需求,增設了口腔臨床護理、口腔影像、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材料和藥物4門課程,總課時數為140學時。
4.教學目標。根據口腔護理課程教學目標,結合臨床實際需要,制訂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護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能夠運用相關的知識進行口腔疾病的健康指導及預防保健。
三、效果評價
1.教學效果評價。根據不同學科,制定不同的評價體系,遵循多樣化、多元化原則,綜合評價。采取階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試結合的考核方式,按照平時+期中+實驗+期末=總評成績方式進行評分,不同科目的比例按照本課程標準進行設置。
2.學生自我評價。定期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口腔護理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口腔護理工作的興趣。近六年來,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選擇從事口腔護理工作, 就業單位以口腔專科醫院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為主。
3.社會指導評價。走訪學生實習單位,了解學生實習實踐效果。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在口腔專科護理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都已初步具備了從事口腔??谱o理的能力,這就大大縮短了醫院再培訓的時間,提高了治療效率。
四、討論
在高職院校增設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特色班,不僅能夠緩解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而且順應了口腔醫學專業的發展,口腔護理是一門必不可少、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學科。學校根據我國口腔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以護理學教育為平臺,開設口腔護理模塊,在護理專業培養的過程中進行口腔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護理專業畢業生拓寬了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