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校素描教學

      高校素描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校素描教學

      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素描 教學 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8-0208-01

      當前傳統素描教學體系已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和需求,高校素描教師必須客觀地認識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改革,尋求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

      一、素描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陳舊,課程設置與所學專業的不合理,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

      1.課程設置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目標單一、孤立,與專業設計課不能形成內在的關聯,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

      2.課題資源貧乏、簡單重復,缺乏有創意的課題設計。

      3.課程內容過分強調以知識和技能為主導,缺少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聯系,忽視將創造性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二)學生知識面窄,缺乏想像力與靈活性

      高校擴招后,大部分藝術考生學素描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專業整體水平在下降。傳統素描教學以描繪現實客觀存在的對象為前提,把注意力集中在真實再現對象身上,缺乏對事物的理解、想象和創造。

      (三)評價體系不完善

      傳統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教師單方面給學生作出評分,這種評價沒有一定標準,有很大的偶然性。在作業標準與評價中十分重視作業的表面效果,即所謂完整性,而對創意、過程、草圖等重視不夠,忽略多方面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

      (四)課時安排不合理,有被電腦等現代教育工具所取代的趨勢

      有人認為不學素描也照樣可以進行電腦繪圖。所以目前許多高校素描課時分量很少,設計軟件課程課時占主要部分。

      二、素描教學改革策略

      (一)優化教學資源,加強與專業設計課內在的關聯,構建開放性的教學體系

      如果一個系統處于孤立的狀態,就不能走向進化。只有遠離了平衡態,系統才能夠走向進化,也就是具有了開放性。在教學中應融入現代教育理論和課程理論的指導,重視多門藝術學科的融合、多種藝術的綜合滲透,相互補充、豐富,促進課程體系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規范化,構建教學思想、內容、過程、空間、評價、學習方式開放的教學體系。

      (二)適應時代的要求,結合不同專業的特色進行教學

      由于專業方向不同,學生在藝術審美、表現形式上存在差異。應改變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專業各自的特點和規律合理安排課時教學,使教學與市場實踐相結合。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雙師素質

      1.“教師的素質就是學校的素質”,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當前從事素描教學教師只有加強創新、創造教育的研究,才能勝任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工作。

      2.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充分發揮其優勢進行教學創新。

      (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關鍵

      創新思維是創造力核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體現藝術設計的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動機是創新的必要前提。教學過程要擺脫“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交流、啟迪。

      2.創新求異:創造性思維的實質是求異思維,設計創意的本質就是求新求奇。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求異”,加強求異思維的訓練,有效地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潛力。

      3.設計創意課題,加強多學科的融合教學,尋求興趣點和創意點,深化課題設計教學。

      (五)教學應注重實踐應用環節

      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重課堂教學不重社會實踐,重虛擬課題不重設計開發的教學模式,加強課程與社會實踐的聯系,發展綜合實踐和探究能力。

      (六)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素描教學效率

      電腦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提高教學活動質量與效率的有效途徑。如過分依賴電腦會使我們的思維變得僵化,所以教學中要合理利用電腦等工具,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知識的趣味性。

      (七)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1.教學成果評價:通過教師評閱、學生間相互評閱和學生個人自評三位一體的評價機制,體現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2.教學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不但要關注教學的結果,更要關注教學的過程,改變教師從關注“教”到關注“學”,及課堂評價重心的轉移。

      總之,素描教學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不斷學習、研究、探索,在實踐中完善素描教學體系,為藝術設計創造性活動做準備,使藝術教育走在時代的前沿。

      【參考文獻】

      [1]林家陽.設計與創新[M].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第2篇

      當代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創新型藝術人才。隨著我國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對藝術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往的素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新常態下對其的要求,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高校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思路,以期對素描教學提高借鑒。

      關鍵詞:

      高校;素描教學;改革

      當代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創新型藝術人才,長期以來,我國高等美術院校一直采用原蘇聯的素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為我國培養了幾代專業美術人才。然而,隨著時代的轉變,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也出現了種種弊端,合理的審視當前素描教學的現狀,對高校素描教學進行改革大有裨益。

      一、當前高校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美術院校一直采用原蘇聯的素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有一定的優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但是在當前的新形勢下也出現了許多難以避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客觀的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才能優化當前的高校素描教學模式,更好的培養藝術人才。筆者首先對當前高校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1、素描教學認知上的偏失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國美術院校對素描教學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改革,教師也盡力幫學生打好基礎。這種打好基礎的認知也造成了許多美術教師把素描基礎課程作為一種單一的造型訓練,目的是為其它藝術形式打基礎。這種認知具有片面性,沒有全面的認知素描課的包含的其它價值,忽視了在素描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藝術潛能的開發和全面素質的培養。在新常態下,素描教學不能在簡單的套用蘇聯模式,只把素描教學單純的停留在提高技術和造型水平的層次上,而是要盡可能的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的藝術潛能,有意識的培養他們如何通過藝術手段表達個人情感,這才是素描基礎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2、教學目的單一

      傳統素描基礎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準確描繪事物外形的能力,這種單一的教學目的造成了學生把精力都集中在了對事物外形的觀察上,而沒有去深層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質,對所描繪的事物缺少理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了。

      3、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的素描教學課程設置注重對學生素描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和造型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不僅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忽視了與專業知識的結合和聯系,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也就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個性。

      4、評價體系不科學

      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很好的促進教學的開展也能給學生一個準確的定位。當前美術院校的評價體系一般都是由任課老師一個人打分,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評價的局限性和不科學性,因為只由任課老師一個人評分具有主觀性和偶然性,不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藝術潛能和藝術創新。

      二、當前高校素描教學改革思路

      1、轉變認知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許多美術教師把素描基礎課程作為一種單一的造型訓練,目的是為今后進行其他藝術形式打基礎。教師首先要改變這種認知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發掘藝術潛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素描的引導者,會對學生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在開展素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安排一些常規的靜物和石膏訓練,還要鼓勵學生描繪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女生喜歡的服飾,男生喜歡的體育用品等,由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有一定的理解,他們會積極主動的表現好這類事物,從而提高了素描技能也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2、合理設置課程

      教師在課程的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合理性,注重學生素描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一方面,教師還要加強課程設置的互動性,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碰撞和交流。在課程設置上還是要充分考慮不能專業的差別。比如針對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在課程設置上可以更多的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而不是簡單的追求造型的精準。合理的設置課程可以讓素描教學與后續的課程有機聯系起來,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3、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伴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人們更喜歡欣賞個性化的藝術品。這就要求創作者有極強的創造性思維。素描教學不只是為了培訓學生的造型能力而存在,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描繪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充分展示自我,而不是簡單的在現事物。

      4、加強師資,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教師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對教學改革的深度和完成的質量至關重要。高校應加強人才引進和教師的在培訓。可以每年定期派教師到更高層次的院校進行學習充電。此外,高校還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打破由任課老師一人評分的模式,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準確的定位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美術院校素描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要適應藝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教育者應不斷的總結分析教育中存在問題,適時調整教學內容,轉變教育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常態下對藝術教育的要求,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藝術人才。

      作者:張雯 單位:河南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慧秋,李天陽.淺談高校素描教學[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2]梁小蘭.淺談中學素描教學的創造性[J].美術大觀.2010(01)

      [3]梅茹.當代高校素描教學思路初探[J].內江科技.2010(02)

      [4]梁小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素描教學的留與變[J].甘肅高師學報.2010(01)

      [5]何祥.素描教學研究[J].藝術教育.2010(01)

      [6]李美英.談我國當前基礎素描教學中的幾個誤區[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6)

      [7]李仁偉.現代基礎素描教學之反思[J].教學與管理.2005(15)

      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素描 教學現狀 問題 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素描是一種以樸素的方式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藝術形式,是高校繪畫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類課程雖然在高校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其具體的發展方向還具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與調整,而素描專業也就同樣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從教學模式到教學手段都需要全面調整,最終達到既使學生掌握素描專業知識,又能不斷激發他們進行實踐探索興趣,提高藝術教學水平的總目標。

      1高校素描教學現狀分析

      就一般院校所設專業而言,服裝、環境、設計藝術、工業造型等等都涵蓋于其中,不過大部分專業的拓展性都很強,甚至涉及到了邊緣科學的內容。而其中的設計藝術可以說是與藝術類教學課程最為相近相聯的課程,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一種視覺表現形式,專業性強、趣味性強。它綜合了繪畫創作的基本元素、手段,并巧妙的運用科技來打造出一個全方位、立體化、多元化的藝術作品,因此對于制作者的美術繪畫功底及科技運用能力都具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2素描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藝術類課程的設置就是為了提高高校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有助于其他課程內容的學習,全面發展。而素描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是培養大學生藝術繪畫功底的基礎課程,有助于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探索藝術的魅力,找尋藝術的審美規律,從而增強他們體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加深對素描基礎知識的認識。對于素描專業的課程改革應當具有針對性,應從素描的特點與教育規律出發,創造性的融入現代化理念。

      2.1增強藝術思想認知

      藝術的欣賞水平不是一時一刻就能提高或者養成的,素描教學也并非是突擊就能達到一定效果的,它需要用時間與經歷來積淀、感受。另外,社會發展迅速,時代潮流更新變幻莫測,繪畫藝術也應緊跟時代潮流,在不斷傳承與創新中找到最佳的發展路徑,是文化藝術得延續。再有,素描作為繪畫的一種,從屬于藝術形式之中,將藝術思想集中體現在素描創作之中,體現著獨有的藝術魅力。深入研究素描繪畫的藝術特色,探索其藝術價值方向將是我國高校藝術教學需要開展的重點工作。

      2.2完善教學體系

      素描教學作為高校藝術課程的基礎與重點內容,一直以來都對藝術的發展與創新起著極大推動作用。深入探究素描教學的內涵,將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繪畫藝術的了解與把握,找到最適宜的學習方法。素描教學集中傳達著先進的藝術思想,通過社會傳播與交流,形成獨有的文化內容,也被人們廣泛關注,這就在發展的同時將素描繪畫藝術的社會地位及思想內涵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就目前來看,素描教學體系過于傳統化,缺乏時代要素,教學方式也或許單一,因此高校可適當嘗試因素或平行式教學,以充實素描教學課程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2.3精簡教學內容

      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創新關系到中華文化的穩定與發展,素描繪畫作為藝術的傳承同樣面對著很多困難與挑戰。在高校的素描教學活動中,應當適當改變傳統枯燥、脫離實踐的理論化教學,可以合理精簡內容,將占據大部分教學內容的石膏畫與真人寫生適當縮減,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專業發展領域以及教學目標的調整來適當添加教學內容。藝術創作的成功不是靠機械的練習與反復就可以達到的,而且需要創作者內心的體會與感受,靈感是創作的源泉,創作者的生活經驗與感觸將為藝術創作注入生命的活力。而將智慧的思想與豐富的創意融入素描創作之中,將迸發出最耀眼的火花,極大提高藝術水平。

      2.4教學形式轉換

      根據教學環境使用具有針對性的專業教學手段與教學形式,將基礎與專業教學間的差異與聯系凸顯出來,做到自然過渡,達到有機結合與統一。現今高校的“素描教學”體現出了繪畫藝術豐富內涵,其表現出來的文化價值具有深刻且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譬如,繪畫能夠陶冶情操,為社會傳遞真善美的情感,傳遞正能量,塑造良好社會氛圍;繪畫傳達的創作的完成需要的就是創作者的真情實感,流露出的美好總是能夠直達人們的內心,找到情感的共鳴。可見,素描教學的影響力貫穿著人類的整個生產與生活,推動著美術事業的進步與革新。

      2.5融合專業課程

      高校教學課程是根據社會發展與學生實際狀況而選擇確定的,而專業課程之間并不是互相割裂、獨立存在的,因此,高校應當將素描基礎教學與其他專業有效相聯,建立統一體系,自然的融入到各藝術教學之中,實現共同發展,無縫對接。經過實踐證明,確立“專業融合”的先進觀念,能夠為素描教學的全面進行與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改革動力。上文已經提到過,個人情感與體驗對于創作的重要性,而情感的表達在一定情況下也需要教師的引導。此時,教師就應當擔任起充分的職責,在繪畫的選材與構思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情感,提高他們對素描藝術的見解。

      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普通高校;素描教學;改革與探索

      引言

      素描作為一切繪畫造型的基礎,以點、線、面的形式來表現物象的形體和空間、虛實和明暗、結構和塊面、質感等。素描在造型的藝術領域里實質就是一種繪畫形式。《論語•八佾》中子夏問曰:“‘巧笑倩(qiàn)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xuàn)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①,《周禮•冬官》云:“設色之工:畫、繢、鍾、筐、慌。”古人講“素”、“畫”就是賦色之外的繪畫形式,可以理解為中國早期單色畫“素描”的概念。西方繪畫在思維、意識、觀念、審美標準和品味取向方面和中國繪畫迥然不同,從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中線條、形體的塑造可以窺見西方素描的起源。14世紀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成就了西方素描的發展,從盛期的三位巨匠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素描作品中即可以感受到素描的堅實造型能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到了18世紀下半葉,歐洲涌現了大量新興院校,純藝術與實用藝術的培養同在一所學校,無論是未來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還是未來的產品設計師,都要接受同一種素描訓練。”②今天的現代素描,有著無比寬泛的含義。所謂的現代素描,是素、描、繪、媒介、網絡的綜合體,超出傳統的筆、紙材料,大量非傳統的媒介材料如計算機、復印機的多樣性援用,不再是簡單物象的客觀表現,而是更高層面的主觀意識的傳達。作為普通高校美術院系基礎課程的素描教學,是一切造型的基礎,是通過形體、結構、明暗加強空間物象的描繪。學生通過前期的素描基礎訓練,養成宏觀觀察物象的方法以此適應視覺轉換的差異,將眼中之物轉為手中之物,再而轉換成典型的藝術形象,從某種意義上,是對學生創作、造型能力的提高起到關鍵作用。普通高校美術院系的素描教學長期以來沿用傳統的前蘇聯教學模式,在科技與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其程式化、片面化、局限化的缺陷就顯現出來。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外在形象的表現,學生被動的附和,導致其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束縛,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以致與自身的專業方向悖理。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社會對人才需求更加專業化,普通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人才的主力軍承擔了重大責任。素描專業的教學作為美術院系的基礎課程貫穿于各專業的教學環節中,對學生藝術專業素養的形成、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都有直接影響,因此素描教學的改革刻不容緩。

      一、素描課程的設置現狀

      1.專業藝術院校素描教學課程設置現狀“任何教學體系作為基礎訓練的方法,如果不關注其背后的思維方法和文化理念,其目的就會被降低到純技術的層面,而如果承認基礎訓練首先是審美訓練的話,那么,這種基礎訓練的立足點就要以自己的文化和審美為根基。”③基于素描教學在藝術專業教學中的境遇,結合高校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要求,我們不得不思考素描教學應該如何調整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供給的需求。“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藝術教育逐步恢復正常化,俄羅斯素描體系在中國大行其道,代表畫家有徐悲鴻、王式廓等。”④中央美院50年代教學就以徐悲鴻所引入的俄羅斯教學與法國教學體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物象的再現性,素描教學相當嚴謹。中央美術學院作為教育部唯一直屬的高等美術院校,在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美術教育體系中起到了引領潮流的作用,其專業教學水平在中國高等專業美術院校中也具備了很強的示范性。目前主要設有中國畫學院、造型學院、人文學院、設計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建筑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八個專業學院。無論造型學院還是建筑學院、設計學院都在大學一年級設置了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特別是造型學院的雕塑系,從大學一年級至大四畢業,素描課程教學貫穿始終,從臨摹作品入手,不斷循序漸進到寫生,一直圍繞“素描-專業課-素描”的課程訓練。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設置保證了素描作為專業造型教學的基礎作用。其他知名院校如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素描教學中也是秉承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由此可見,素描教學仍然是專業美術院校的基礎課程教學。2.普通高校素描教學課程設置現狀普通高校素描教學課程的設置現狀以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為例。曉莊學院是南京市直屬普通高校,美術學院原由曉莊師范學校美術系多年發展而來,學院的專業設置有繪畫(美術師范)、動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5個專業方向,在普通綜合性高校素描教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曉莊學院2014屆之前美術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分析。繪畫專業的綜合藝術素養和環藝、動畫等其他專業相比要求高,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也較長,如大學一年級新生中環藝、動畫專業素描課程是80學時,而繪畫專業素描課程是120學時。2015年美院對人才培養方案又做了修訂,就繪畫專業方向的素描課程做了微調,大學二年級又增加了80學時,且都作為教考分離主干課程,主要是繪畫專業承擔著培養高級美術專業人才的重任,所以在基礎課程設置中注重宏觀大局,在專業課特別是素描課程教學中更加注重專業方向性,以防學生學而不精。繪畫專業至大學二年級下半學期分為三個研究方向:國畫、油畫、綜合材料。國畫專業方向的素描課程為素描著衣半身、全身以線描表現為主,為專業課程工筆、寫意打下基礎;油畫專業方向的素描除了著衣半身、全身外,還增加了人體素描,為專業油畫技法等課程做鋪墊;綜合材料方向的素描課程主要以綜合素描技法實踐為主,探索不同材料運作下的素描效果,為今后綜合材質的創作打下伏筆。從以上曉莊美術學院素描在各專業方向的設置情況,可見素描基礎教學對于普通高校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不同階段開設的素描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在相應的學習階段掌握必須的基礎造型能力、思維創造能力,加強基礎課程和專業課之間的交叉融合,使學生綜合技能得到有效的訓練,并能有效拓展到專業領域。

      二、素描專業教學與不同專業結構布局之間關系

      1.二者之間的共性關系普通高校的素描教學以構建社會藝術人才需求和實踐應用為目標,加強各專業方向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調整了素描專業教學的方向和側重點,加強不同專業結構布局之間的建設,不斷開拓人才培養的市場適應空間。加強素描專業教學和各專業方向間的相互融合,可以開設一些其它的素描作品鑒賞、雕塑造型藝術等通識課程作為輔助課程。專業的設置可以跨越傳統的美術教育領域,以美術學與學生個人興趣及實踐需求相融合,形成對素描專業教學的深化和拓展,為培養綜合性藝術人才作鋪墊。積極開設社會實踐性、應用性強的專業,適應市場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例如近年來熱門的動畫專業,適應社會對動漫、游戲市場的發展而開設的素描課程,目的是訓練從事影視創意、游戲制作等方向的專業人才而設的必修課程。“不同的藝術因為用著不同的感性材料,便從不同的側面觸碰我們的心靈,讓敏感、豐富、細膩又多變的心靈在每一處都得到了深邃的感悟,尊重不同藝術間的差異,就是聽從我們自己心靈的呼喚。”⑤素描專業教學在不同專業結構布局中的體現也是如此。當前的素描教學趨勢,在各高校之間及院校內部之間,加大橫向、縱向的交流,忽略院、系設置,提倡跨專業方向、跨學科選修;面對社會對藝術各專業人才的需求、要求也不盡相同,人才的培養、需求不再是為了成為藝術文化生活的一分子,更多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需要專業教學的多元化,以此適應社會工作中涉及的各專業方向。所以,與其討論加強素描教學的權威重要性,不如從實際出發,加強不同專業結構間布局的聯系,所謂“功夫在畫外”多從綜合課程上引導,素描與不同藝術門類、不同專業方向及其他的文化形態間有著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關系。不同專業之間的素描教學都是以訓練學生的藝術造型綜合能力為基礎,我們始終以此為目的,一切藝術的造型、感知、創造、評價、溝通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是素描教學與不同專業結構布局之間的共性。這里的共性就是塑造形體的綜合能力,它涵蓋了觀察和表現兩個方面的能力,是素描成為不同專業基礎造型教學的一種手段。2.二者之間的個性關系個性則表現在不同專業之間素描觀察和表現事物著眼點的差異性。例如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目標:“就具體的造型訓練而言,通過觀察,將自然的一些形態與形式要素轉化為設計的要素,通過圖像來傳遞信息,強調從自然形態中獲取深入形態表象和生命機體之中的觀察力,從而超越表面的描摹,以此認識形態與功能的潛在關系,強化其形態語言和形式意識。”⑥設計專業素描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是在傳統繪畫專業素描課程的教學目標基礎上逐步完善的。伴隨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專業素描課程的訓練方式也在不斷的轉變,為此適應電腦圖像技術的高速發展,素描教學呈現其獨有的個性化、綜合化特征,教學形式呈多樣化發展趨勢,既作為造型基礎教學,又偏重造型研究教學,注重創意、創新思維方面的開拓與探索。而傳統繪畫專業的素描教學目標則是:“從繪畫的角度去認識客觀物象的形體、色調、明暗、線條等視覺要素以及在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價值和作用。”⑦素描教學是繪畫專業造型藝術的基礎教學,以再現客觀物象為最終目的,通過教師示范引導,學生不斷提高造型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物象的形體結構和內容的充實。它相比設計專業的素描,從某種意義上講有其不可或缺的傳統個性。目前,藝術領域專業化傾向比較明確,每個專業都有其獨特的專業化標準和要求,素描教學也不例外,只有打破各專業方向的界限,拓寬素描自身本質的藝術表現、再現能力,素描教學才會賦予新的活力。

      三、不同專業下的素描教學改革的多元化模式

      1.藝術設計專業的分層引導教學改革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校前水平各異,且來自不同的城市,•性格、天賦、藝術心理定勢、文化修養各不相同。習畫方式、方法也具有差異性,審美的需求和品味不盡相同。在大學一年級上半學期就給他們開設了素描課程,從初期的作業訓練中明顯體現了他們各自的差異性,有的同學擅長明暗素描的表現,在空間、質感、畫面整體基調方面刻畫深刻,但是不注重形體結構的塑造;有的同學以線描為主、明暗為輔來描繪對象;有的同學嘗試以新的工具方法表現對象。這種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如果要求統一標準的一種表現方法來引導教學,將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設計思維訓練是最終目的。進入高校之前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習及習畫的習慣、方法不同,所以在此階段實施分層引導教學有助于學生設計思維、創造力的培養。因為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創造力的培養遠比技能的傳承更加重要。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設計出的產品要讓客戶滿意,要得到市場的認同主要靠創造、創新思維的靈感。通過分層引導教學,使學生在素描造型語言的構造上各顯優勢,注重明暗表現的可以忽略線造型的不足,使形體的塑造更具空間、立體感;注重線條結構造型的可以彌補塊、面造型的不確定性,使物象的形體特征更加鮮活。同時,線的強弱敏感度可以和空間立體度比照,表現在細節方面更加全面。2.動畫專業的立體引導教學改革動畫專業的素描教學中實施立體引導教學模式是為了適應動畫專業發展的新形勢要求和動畫專業的造型特點。動畫造型涵蓋了動畫角色、場景、道具等元素,這些元素與素描的教學立體化設計息息相通。撇開動畫劇情的優劣程度,一切動畫造型中動物、植物、非人類角色造型都會運用擬人化、夸張、變形的手法來處理形象,使其更加立體、形象化富有視覺上的張力。傳統素描是鉛筆和紙張結合的平面制作,而動畫涉及到動態變化的過程,無論人物還是動、植物、微生物都有連續運動的過程,這些過程無法通過寫生來記錄,這就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平時注重立體引導教學設計方式的運用,長期的素描訓練中著重連貫動作的速寫訓練。教師講解教學內容立體、直觀化,緊緊圍繞造型和動態的表現力,引導學生理解角色造型的要素和特征,從單個的人物和動物造型延伸到非人類造型的設計與創造,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設計的作品緊密結合,將興趣轉向能力傳達,由手繪素描稿不斷向軟件深入的立體教學體系,拓寬了學生的立體、全面的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同時拓寬了教學思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3.繪畫專業的綜合引導教學改革繪畫專業的教學受到傳統素描教學理念的影響,對素描作為一切造型的基礎認識也是停留在表象上,并未上升到創造思維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眾多藝術院校對素描基礎教學的認識沿襲傳統的模式,從“石膏幾何體-靜物-人物”訓練著手,臨摹與寫實相結合,從結構到體積、從體積到質感、從透視到結構,不斷反復練習,訓練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如此的教學模式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固化模式,不需要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目前,各高校繪畫專業基本上延續這種教學模式,就市場對繪畫專業人才和周圍綜合性、系統性環境要求置之不理,沒有意識到專業、實踐、需求之間的聯系。原來繪畫專業素描教學劃分初期、中期、終期階段,初期階段以臨摹和寫實能力訓練為主;中期階段以探索各種不同繪畫風格和表達形式為主;終期階段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訓練結束。以市場引導為主,社會需求為目標,原來三個階段的傳統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對繪畫人才的需求。其實,繪畫專業是綜合系統的交叉學科,涉及油畫、中國畫、綜合繪畫等多個專業方向,而且在專業技能和專業技法上都有相通性。繪畫專業的教學模式可以考慮放棄傳統經驗主義的長期積累的做法,對此實施綜合引導教學作法,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層次架構有著很高的要求,這是從各專業方向的相通、相融點出發。綜合引導不用考慮專業方向性,教學以實踐為先導,積累創新繪畫理念,實踐“綜合性教學”的內容,建立課程、專業、應用之間互動的教學框架。

      結語

      高校素描教學范文第5篇

      關鍵詞:設計素描 創新 教學改革

      項目號:2012SSK10,13xjr07Q

      一、概述

      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同是藝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描作為一種素描形式,它的雛形和胚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大體形成,于上個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發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規律,可說已相對確立。設計素描則相對年輕,雖說于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是引入我國也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設計教學體系之中。設計素描建立于素描基礎之上才有更多的發展,相輔相成。今后設計素描更多的應用在建筑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實用美術等方面。

      設計素描(也稱之為結構素描),則以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訓練繪制設計預想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圖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基本上適用于一切立體設計專業(如產品設計、造型、雕塑等)畫面以透視和結構剖析的準確性為主要目的。設計素描是一種現代設計的繪畫表現形式,在工業設計過程中,是設計師收集形象資料,表現造型創意,交流設計方案的語言和手段。設計素描也是現代設計繪畫的訓練基礎,是培養設計師形象思維和表現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認識形態、創新形態的重要途徑。

      二、突破傳統的思維教學模式 ,重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設計素描注重結構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轉折點的把握記憶與用線的表現,在學生有一定認知水平和表現能力的基礎上深入培養對物理事物的認識理解。通過各種觀察研究,加上大量的變化練習,從而創造出新的事物,并給事物美感。設計素描的表現力很強,提高表現力的方法就是多觀察自然多理解事物,多做速寫練習。提到表現力就不得不說構圖重要,經常構圖練習的習慣也需要培養。創意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多補充各方面的知識,懂得用各種工具,太局限很難創造出好的作品。當然,在教學中不能采取“強迫式”、“限制式”或者把教師的“偏愛”強加于學生的教學手段,開發學生的個性與天賦,以針對性為指導原則,挖掘潛力。

      設計素描區別于傳統意義的素描學習,不以寫實再現為最終目的。可以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進行體現。寫實再現式現代素描以鍛練畫者的觀察能力為主,要求正確觀察,忠實再現,講究嚴格的形體、結構空間的表達和熟悉的素描技巧。設計素描突出發散性思維意識,強調主觀設計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現獨立于主體之外的審美意識,將裝飾圖案、設計、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婦;疊加處理,形成新式的一種素描樣式。不論是傳統素描還是設計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從生活中獲取自己更獨特的感受,用情感將感受包裝和美化,利用傳統的繪畫手段,表達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征。

      三、根據新的教學方法思路,調整和制定教學安排

      在新的教學方法思路中,以傳統繪畫的素描教學作為基礎,安排了一部分寫生內容,更增加了大部分的創意內容,這種創意的設計素描應該以寫生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演變和創新,否則作品表現的創新會是空洞和無內涵的創新。設計色彩教學計劃安排課程學時只有72學時,但要在短短的課時中要學生感受到基礎訓練,同時也要進行創新的設計素描練習,這就更需要教師的一個合理的計劃和安排。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體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劃分小組訓練

      在設計素描的訓練中,首先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進行。每班按人數比例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擁有一個靜物臺,以小組形式可以隨意擺放靜物進行創作。

      2、布置多種課題

      設計素描不再只是局限于對照客觀對象進行寫生,可以有多種形式來表現。比如有結構素描,創意素描等等。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如多樣構圖,細節刻畫,肌理體現,意象突破等方面進行訓練,可以很快速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把被動繪畫變成為主動繪畫,較好的達到訓練目的。

      3、培養合作能力

      除了個人繪畫的課題訓練外,還增加了團隊訓練課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最后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較,選出最好的一個團隊。最好的作品就在習作中選出,參加每年的全省乃至全國的繪畫比賽。

      這種教學方式就是把創作、設計、繪畫三個方面融于一體,更好的展現出學生在繪畫方面的潛力。達到最終為設計服務的教學目標。

      4、寫生采風訓練

      72個學時中,除了在教室學習設計素描外,安排在戶外進行素描寫生,加強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多樣性 并且可以提高風景寫生能力。

      三、校企共建產學研實踐、實習基地。

      藝術學院在設計類課程改革的同時建立了許多寫生基地。如安徽、太行山、鳳凰等地。寫生采風、藝術考察是高校美術專業一門重要的開放性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與現實世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使其通過觀察、寫生和攝影,去有發現自然、感悟自然,發現現實和生活中的精巧設計實例,體驗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經過消化和吸收后轉化為自己將來職業設計生涯的設計貯備。寫生采風一部分也是為設計素描所服務,把課堂中學到的部分知識在采風過程中更加開拓視野,也是設計素描學習的一個延伸。

      在專業方面提高學生的手繪水平、擴大視野、為高年級的專業設計課程及畢業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搜集并整理設計課程中所需要的社會資料,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同學之間協作的責任感,豐富大學生活以“專業先行,量身設計”為宗旨,我們不斷挖掘中國傳統、現代文化,并融入到課程設計里面,注重課程的設計與當代社會的接軌,彌補課外實踐環節,滿足不同專業藝術考察的需求。

      四、加強設計素描教學改革應采取幾個措施。

      1、建立固定的設計素描畫室和臨摹室,作為建立包容性很大的素描學習的需要,對素描任務、因素、方法、步驟、流派等作全方面的研究,長期陳列大師的作品和優秀學生留校作業,建立較為完善的設施,做深入的研究。素描改革不是完全拋棄傳統,而且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結合設計專業進行再創新,適應于每個專業的設計素描。2、加強戶外寫生的課時,增加對大自然的觀察與理解。3、建立素描展覽制度,每年將學生的外出采風速寫、留校的優秀習作進行展覽,加強對素描的理解等等。

      總之,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 從傳統素描向設計素描的教學改革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改革首先要更新素描教學觀念,明確設計素描教學目標指向,其次要設計合理、系統、科學的課程內容結構以及高超的藝術教學技巧。關于素描教學改革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還有許多,在這個重要基礎領域,培養跨世紀、高素質人才,是我們每個從事素描基礎教學的教師不得不面對、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

      五、小結

      結合學校本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開展,總結目前取得的經驗與成績,進一步完善課題構建的教學體系,深入思考如何把素描教學在學院做大、做強,提高更多學生的繪畫水平,培養更多的繪畫及設計人才。

      21世紀是信息化、網絡化高科技時代,藝術設計基礎教育將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而進一步拓展設計的領域。世界先進國家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思路,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不斷為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所用,同時也促進了相關藝術設計新學科的設計素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湖北美術學院學報,湖北美術學院學報編輯部,

      [2]設計素描,林家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