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新形勢;鋼鐵行業;環保;困難;機遇
1前言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鋼鐵行業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年中,鋼鐵行業在技術與結構方面不斷作出調整,為我國近年來的鋼鐵行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然而,我國的鋼鐵資源二次利用率低、耗能大、環境污染加劇,這些問題使得我國在與鋼鐵行業中領先各國的相比還是較為落后的。2016年來鋼鐵行業發展過程中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在2016年的伊始,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鋼鐵行業優化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中指2016年將正式成為環保去產能第一年,將淘汰近年來落后的鋼鐵產能,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優化結構,大力提高資源、產能的利用率,提升產品質量與高端產品供給,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2新形勢下鋼鐵行業環保所面臨的困難
2.1對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不夠。對鋼鐵的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一種重要手段。鋼鐵行業作為以工業導向為主的重工業,在節能減排方面主要依靠工藝的改進以及充分利用各種節能設施,回收利用生產環節中所產生的載能體及各種能量可使總體生產能耗大大降低。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實施難度小、成本低,但卻污染少,經濟實惠,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節能水平。然而,從各企業的能源利用的狀態看,我國鋼鐵行業的二次能源回收使用率還是嚴重落后的,我國大多數鋼鐵行業對余熱、余能的回收利用率在30%-50%,與鋼鐵行業領先的各國相比是比較低的。
2.2對新科研的利用太少,技術改動資金不足。我國的許多鋼鐵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資金、人才缺乏等問題。在技術上缺乏創新,使得很多企業只限于推廣一些已經成熟的技術,沒有自己的的核心技術在行業中也就沒有競爭優勢[1]。目前,由于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對鋼鐵行業必須采用創新的綠色技術,以高爐全干法、轉爐全干法、干熄焦技術、粒煤噴吹技術等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已在萊鋼這些大型鋼鐵企業成功推廣,杜絕了大量有毒污水、污泥的產生。2.3對原料及環保的雙重約束。2016年初,焦炭及鐵礦石等原材料的價格開始大幅上漲,而在年末時,焦炭的價格已由年初的618點上漲至1983點,鐵礦石的價格則為606元/噸,進口的鐵礦石更是買到了78美元/噸,僅相比年初時就分別上漲了40%跟88%。而黑色金屬及壓延加工業因此受影響成為了16個制造子業中利潤最薄的行業。
3新形勢下鋼鐵行業所帶來的機遇
3.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在鋼鐵的節能減排問題上,必然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在財政、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以及對企業技術的支持;牢抓對能源的回收利用及循環經濟項目,對項目過程進行嚴格把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保障機制,為能源利用等相關工作進行規劃管理。對于我國鋼鐵工業協會所提出的“三干”及“三利用”現已成為了鋼鐵企業主要的發展方向,“三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和回收率,盡可能的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粉塵和污水的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2]。
3.2鼓勵企業研發新的技術。現如今,我國大部分鋼鐵企業的節能減排技術還停留在相對落后的階段,對于新技術的研發不僅需要專業的研發人員,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可以支持技術的實施。所以,應該多鼓勵一些實力雄厚的、擁有自主研發團隊的大型鋼鐵企業帶頭研發具有自己產權的新節能減排技術,待技術成功應用后小企業可引進其設備,使企業更好的發展。政府還可提供一些專家交流平臺,成立課題進行研究討論,與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交流分享成果。
3.3對化解過剩產能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持續攻克如何化解過剩產能的一年,鋼鐵企業必須大力抓緊利用這個機會,努力實現企業的脫困和轉型。在今年,鋼鐵企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力度不斷加大,嚴格按照環保,能耗的標準執行,將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做到市場化、法治化,規范好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更好地保證了環保去產能的工作。
3.4大力加強企業環境管理力度。鋼鐵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遵循自然環境的法則,因此企業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做好對環境的管理工作才能實現企業的利益。企業應當建立與節能減排相應的工作制度與明細,并設立監管部門,從減少浪費到加強對二次能源的回收都要一一確認。樹立系統節能的觀念,從整體上分析和研究節能,避免出現只追求單一指標的可能性,從全局考慮節能,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節能的效果。
4結語
近年來,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突出,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國家不斷出臺各種各樣的政策來保護著環境。在新形勢下,鋼鐵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有人說,這既是困難也是機遇,在環境制約著鋼鐵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提醒著大眾必須先化解鋼鐵的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政策的出臺,效果開始顯現,鋼鐵行業在這兩年逐漸穩定,企業的效益開始好轉,鋼產量也比同年時上漲許多。然而過剩產能還是無法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企業也要加強措施改變這一現象,提高對二次能源的利用,這是目前最為經濟實惠的一種方式,同時,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可以試試新的技術研發,不僅能擁有自主產權,更多還可以幫助帶動一些小企業。當然,對企業的環保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為做好節能環保,必定先從企業自身抓起。鋼鐵化解產能過剩任重而道遠,今后也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參考文獻:
[1]茍林.中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潛力分析[J].生態經濟,2015,09:52-55.
一、前言
“十一五”期間,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政治環境,為抑制鋼鐵產能過快增長,國家針對鋼鐵產業的政策調整力度逐年加大,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管理辦法》《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投資管理辦法》《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這些政策、法規的頒布,對推進鋼鐵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淘汰落后鋼鐵產能、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優化調整產業布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引領作用,促進了鋼鐵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鋼鐵行業調整的大環境,一方面使邯鋼面臨了巨大的生存挑戰,另一方面也為邯鋼下一步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作為河北省屬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邯鋼近年來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鋼鐵產業相關政策,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技術改造,生產經營和建設發展取得了新成績。
二、邯鋼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取得的成績
(一)依托產業政策,邯鋼節能減排取得了顯著效果《國家鋼鐵產業政策》提出了鋼鐵行業要按照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節能降耗。依據產業政策,作為河北省“雙三十”重點企業,邯鋼把節能減排放到了事關企業生死存亡、持續發展的高度,加大了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把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視為創建一流企業的內在要求,把資源的有效利用、能源的梯級利用、廢物的綜合利用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大資金投入,依靠科技創效、管理創新,加強過程控制,使邯鋼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的顯著成效,圓滿完成了向省政府承諾的“雙三十”節能減排任務。主要取得的成績如下:1.超額完成了“雙三十”節能承諾指標、任務。“十一五”期間,邯鋼累計實現節能量52.64萬噸標準煤,超承諾目標(48.93萬噸標準煤)3.71萬噸標準煤。2.污染減排指標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十一五”期間,邯鋼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消減了29.5%,噸鋼排放量控制在2.83kg以內;化學耗氧量排放總量比2005年消減了44%,噸鋼排放量控制在0.182kg以內,完成了向省政府承諾的污染減排任務。3.能源消耗大幅降低,二次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2005年,煉鐵、煉鋼、軋鋼工序能耗分別為440kgce/t、46kgce/t和70kgce/t,到2010年分別降至365kgce/t、-4kgce/t和53kgce/t。2005年,高爐煤氣利用率、焦爐煤氣利用率、轉爐煤氣回收量分別為88.17%、99.68%和6m3/t,到2010年提高至97.06%、99.80%和89m3/t。2005年,利用二次能源發電量為5439萬kW•h,到2010年全年發電量達到28.9億kW•h,是2005年的53倍,利用二次能源自發電占總用電量的60%以上。工業污水實現閉路循環再利用,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97.13%。4.完善了能源管理制度,通過了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邯鋼作為全國鋼鐵行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于2010年4月通過了認證。能源管理體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目的,利用系統的思想和過程方法,以及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確保能源管理活動持續進行、能源節約的效果不斷得以保持和改進,從而實現能源節約的目標,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5.完善清潔生產對標,打造綠色鋼城。邯鋼從2006年開始持續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截至2010年,邯鋼所有工序全部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根據清潔生產審核的標準,對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工序指標進行了對標。其中,109項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85項指標達到清潔生產二級水平,基本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按照“鋼城+綠網,生態+園林”的定位,投巨資開展了綠化美化工作。全方位構筑生態綠化的網絡框架,營造喬、灌、花、草搭配有致,點、線、面協調發展的美化格局,職工的滿意度和社會認知度大大提高。
(二)依托產業政策,提前完成了淘汰落后任務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多、安全無保障,是落后鋼鐵產能的集中體現。為實現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采取系列強有力政策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動鋼鐵產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其中,國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嚴格控制鋼鐵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具體目標和階段性任務。作為國有大企業,邯鋼切實承擔起淘汰落后產能的社會責任,嚴格遵守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加快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步伐。2007年,淘汰了5臺28m2燒結機,2座50m3、5座150m3白灰窯,淘汰落后燒結產能140萬噸、白灰產能30萬噸;2008年,淘汰復二重線材軋機,淘汰落后產能40萬噸;2009年,按國家規定期限提前2年淘汰了4座300m3高爐,淘汰落后產能170萬噸;2010年,按國家規定期限提前1年淘汰了3座25t轉爐及配套的公輔設施,淘汰落后產能190萬噸。至此,邯鋼全面完成了產業政策規定的淘汰落后任務,通過對工藝裝備的持續改造、提升,邯鋼整體裝備實現大型化、現代化,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實現了人、鋼鐵、自然和諧發展。為鼓勵企業淘汰落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國家制定了《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采取專項轉移支付方式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給予獎勵。邯鋼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共取得國家獎勵資金近2000萬元,并根據管理辦法專款專用,實現了落后產能單位的人員安置和平穩過渡。
(三)依托產業政策,實現了產品結構的顯著提升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培育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工藝裝備水平,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的要求。依據上述政策,邯鋼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持續調整產品結構,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一是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平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銷”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邯鋼榮獲河北省首批“創新型企業”等榮譽,成為河北省鋼鐵行業唯一入選全國“創新型企業”的單位。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架設了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隊伍成長通道,為各類人才脫穎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有效破解了生產工藝的技術難題。三是提升產品研發能力。發揮裝備優勢,實施精品戰略,引入產品研發SBU機制,將邯鋼的生產、銷售、技術、工程、項目、設備、自動化和管理等各部門精英聚集于各SBU組,讓各SBU組成員共同面向市場,開發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符合邯鋼發展方向的新品種,有效解決了制約邯鋼產品品質提升的難題,新產品開發取得明顯成效。“十一五”以來,成功開發DC07超深沖冷軋板、DX56D+Z超深沖鍍鋅板、X100管線鋼等新產品近200個,汽車板、管線鋼、家電板、優質棒線產品實現系列化、批量化生產。邯鋼成為我省唯一一家能夠生產汽車整車98%用鋼的企業。家電板成功打入海爾、美的、新飛等國內知名家電企業。四是提高核心技術擁有量。針對產業升級后的裝備水平積極開展基礎研究和工藝優化,突破了一批鋼鐵生產的核心技術,掌握了高級別管線鋼、高檔汽車面板、高爐低硅低硫冶煉、“一鍵式”全封閉自動煉鋼和“板坯動態輕壓下”等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效不斷顯現。“十一五”,累計申請專利265件,是前20年總和的2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420項,比“十五”增加33%;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9項,居省內企業先進行列。五是促進產品結構調整。通過持續科技創新,有力推動了產品結構調整。目前,邯鋼已形成涵蓋中厚板、熱卷板、型棒線、深加工四系列生產線,十二大類系列精品,產品結構實現了向深加工精品的轉變。
(四)充分研究利用產業政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鼓勵企業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國家出臺了節能技術改造專項、重點產業振興技術改造專項等獎勵辦法。近年來邯鋼深入研究產業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財稅支持,多個項目列入國家、省節能技術改造專項和重點產業振興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計劃,共取得獎勵資金13000余萬元,有效緩解了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其中:60MW煤氣發電項目列入了國家2008年度節能技術改造專項,取得國家獎勵資金6000余萬元;2180mm冷軋項目列入國家2009年度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取得國家獎勵資金3500萬元;焦爐干熄焦項目列入國家2010年度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取得國家獎勵資金1700萬元;能源管控中心項目列入國家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項目,取得專項獎勵資金1000萬元;煤調濕項目列入2011年度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取得專項獎勵資金500萬元;加熱爐蓄熱式改造項目,變頻節電技術改造項目,焦爐干熄焦項目分別列入河北省2007、2008、2009年度節能技術改造專項,取得獎勵資金200余萬元。
[關鍵詞] 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
安陽鋼鐵集團公司建于1958年。52年來,安鋼在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從一個設計能力為年產鋼10萬噸的小鋼鐵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千萬噸級的現代化鋼鐵企業。并保持了32年持續盈利的優良業績。特別是2003年實施“三步走”戰略以來,鋼產量從2002年的342方噸到2007年產能超過1000萬噸,完成了漂亮的轉身,當之無愧地躋身全國鋼鐵行業第一方陣。2010年,安鋼共生產鋼905萬噸、生鐵917萬噸、鋼材86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30億元、利潤1.5億元,全面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
近年來,安鋼一方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推進節能減排,在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安鋼先后淘汰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大的工藝裝備,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大型化的高效裝備,從源頭上降低能耗、控制污染:與主體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累計投資30億元以上,建成了干熄焦、高爐TRT發電、污水處理等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項目,提高了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了污染排放,實現了變廢為寶;干熄焦、燒結余熱發電等已注冊成為聯合國CDM項目。目前,安鋼自發電比例達到30%,年節約外購電費4億元: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6%以上,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達到100%。通過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安鋼主要污染源點得到有效控制,煙塵、粉塵大幅度削減,噸鋼COD、噸鋼S02含量大幅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廠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一、理念先導,統籌規劃,營造發展循環經濟大環境
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尤為重要。鋼鐵行業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產業,鋼鐵工業占工業總能耗的15%~18%,1噸鋼材要消耗2~3噸自然資源,所排放的廢水和廢氣占工業總排放量的14%,固體廢棄物占工業廢棄物總量的16%。特別是在鋼鐵工業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安鋼集團深刻認識到,調整結構上項目固然重要,但不迅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能源資源緊張的壓力就無法緩解,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多的來自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限制和約束,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的增長將會大幅削弱盈利能力,很可能使安鋼集團在發展中走入困境。在當前形勢下,關鍵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的要求,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抓好節能減排、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實力。
思路決定行動。安鋼集團公司對發展循環經濟高度重視,在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時,明確指出要“堅持用循環經濟的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投入上、項目上、工藝上對循環經濟統一規劃,統籌發展。安鋼“蘭步走”規劃總投資180多億元,其中涉及循環經濟范疇的投資就達21.4億元,約占整個規劃固定資產投資的18%。為了確保循環經濟落到實處,安鋼集團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安鋼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規劃》,從指導思想、主要原則、規劃目標、項目實施等方面明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要求,在全公司為發展循環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規劃內容上,結合結構調整過程中安鋼工藝裝備變化的實際,配套規劃了焦爐干法熄焦、綜合污水處理、高爐余壓發電、轉爐煤氣回收、軟水閉路循環等一系列重點工程,確保安鋼“三步走”發展過程,既是一個結構調整、產品升級的過程,又是一個大力節能減排、實現清潔發展的過程。
發展循環經濟的重中之重,在于循環經濟項目的高起點、大投入、快實施。安鋼集團將循環經濟的發展思路貫穿于結構調整的全過程,在主體工程建設中,投入大量資金配套建設循環經濟項目。積極研究新上項目的能源循環體系,安鋼集團將循環經濟的發展思路貫穿于結構調整的全過程。在主體工程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環保治理資金,保證所有新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100%,環保技術裝備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的“三同時”執行率達100%。
以最易產生污染的焦化工序為例,安鋼投資2300萬元建成焦化酚氰水處理系統,使焦化污水水質完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重新用于生產循環。焦爐煤氣脫硫示范工程,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000噸,有效回收苯、硫酸銨、硫磺等副產品,年直接創效7000萬元。15萬噸焦油加工項目,不僅大大改善了大氣質量,同時加工提煉的系列化工產品,每年可實現1.8億元的銷售收入。
對固體廢棄物,安鋼將高爐水渣作為水泥原料全部外銷;高爐重礦渣及鋼渣通過磁選工藝將廢鋼返回轉爐再利用,尾渣作為生磚、筑路輔材等;轉爐污泥采用泵送燒結配料工藝再利用;各種除塵灰、氧化鐵皮全部運到燒結、豎爐作為原料綜合利用。實現了當年產渣、當年消化,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在廢氣的回收利用上,安鋼配套上馬重力除塵、布袋除塵、靜電除塵、濕法除塵等廢氣凈化處理設施約60臺(套),生產中外排廢氣基本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建成轉爐煤氣和高爐煤氣回收裝置等貫穿工藝全過程的氣體循環鏈,將余能余熱用于發電及其他生產工序。安鋼高爐煤氣利用率己達到88%,自發電比例4.1%。
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安鋼新建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12萬立方米;新上項目采用先進的水循環設施,一水多用,串級使用,目前己基本做到了工業用水全循環和污水零排放。
伴隨安鋼集團“三步走”發展規劃的全面完成,安鋼鋼產量已達到千萬噸級規模,各項環保指標達標率與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均達到100%。
通過持續的環境綜合治理,安鋼主要污染源點得到有效控制,煙塵、粉塵大幅度消減,噸鋼COD(化學需氧量)、噸鋼S02含量大幅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廠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綠色低碳轉型更加堅決。安鋼推進節能軟硬件升級,加快能源中心建設;優化生產工藝,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大對余熱、余壓、富余煤氣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力度。2010年,安鋼噸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7千克標煤,噸鋼耗新水同比降低0.78立方米,“十一五”節能總量達到59.28萬噸標煤,超額11%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目標。
安鋼集團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把節能減排當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需要,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在推進節能減排上下真工夫,全面提升企業發展品質,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安鋼實現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和諧統一,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綠色安鋼”、“亮麗安鋼”的全新形象充分展現。
二、安鋼集團今后將依托科技創新,繼續抓好循環經濟的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既不能舉步不前,無所作為,停留在趕時髦、喊口號的層面上;也不能一味貪大求洋,盲目上馬最先進的裝備,而是要根據企業的設備狀況,選好突破口,創新管理,量力而行,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扎扎實實推進。在發展循環經濟中,安鋼集團堅信“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集團公司在循環經濟具體實施中,十分注重對自身生產功能進行深化和拓展,以能源、環保,以及廢水、廢氣、廢物綜合利用為關注點,采用管理、技術、投入等多種手段,開展系統攻關,實現重點突破,最大限度保證了循環經濟的實施效果。
據了解,今后安鋼還將按照分層實施、梯次改進的理念,進一步完善節能硬件裝備,提升節能減排的整體實力,同時加強工藝研究,優化工藝流程,提高生產的集約化程度,將節能減排的目標集中到資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高效轉化和代謝物的高效再生上。具體做法是:
1.加快重點節能項目建設和實施自主創新相結合,推進節能減排。依靠節能技術、綜合利用技術和清潔工藝的自主開發、改造,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重點抓好轉爐煤氣回收、余熱蒸氣回收利用、余熱余能自發電等項目建設,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比例,抓好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抓好冶金渣綜合利用,推進項目實施,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冶金渣的減排增效:繼續做好CDM項目向聯合國執行理事會的注冊工作,爭取國際資金支持。
2.加快淘汰落后與優化產業結構相結合,推進節能減排。一方面,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再淘汰一批相對落后裝備:另一方面,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再上馬一批大型化、現代化工藝裝備,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單位能耗的產值和效益,實現結構節能的目標。
3.把強化管理與優化工藝相結合,推進節能減排。要進一步優化節能規劃,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節能目標的考核管理力度,切實把節能減排工作向縱深推進;要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強化二次能源和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攻關、開展水的綜合利用攻關等,全面實現廢水、廢氣、廢渣的零排放。到“十二五”末,使安鋼的主要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同類企業先進水平,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新貢獻。
三、安鋼發展循環經濟的成功做法帶給鋼鐵行業的有益借鑒
關鍵詞:鋼鐵企業;節能減排;熵權法;評價分析
中圖分類號:TF089文獻標識碼: A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andan Iron and Steel Group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aimed at responding to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our country and fulfill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entropy method. This paper also has played a role i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in related companies.
Keywords: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energy-saving emission-reduction, entropy, evaluation analysis.
1、前言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后,人類對資源環境的利用與破壞也日益嚴重,已經導致了資源的匱乏以及環境的不斷惡化。近年來,由于環境的破壞而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影響,比如霧霾。導致霧霾的直接原因是重工業的污染,北京早以把鋼鐵重工業遷出,但仍避免不了粉塵等環境污染。華北另一個重工業城市邯鄲,粉塵等可吸入顆粒物污染也很嚴重,這些污染的主要排放者是鋼鐵工業,而鋼鐵工業也是資源消耗的大戶。為了讓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讓經濟、社會健康長久的進步,鋼鐵等重工業的節能減排必須貫徹落實,文章對邯鋼集團節能減排的指標進行主客觀分析,對節能減排的效益結果給出科學的評價。
2、熵權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最大熵原理是對客觀物理系統的某種實際分析分布的估計,雖然計算熵時所用的概率分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但在最大熵原理下所給出的解完全是一個客觀的量,因為這一解只與一組數學期望值有關,而這組數學期望值可以客觀測量得到。所以最大熵給出的解完全是一個客觀量,沒有主觀因素。因此,基于最大熵原理得出的用于評價指標權重的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評價法。
2.1、熵權法原理
設有m個評價指標,n個評價對象,建立原始數據矩陣;
,
對原始數據矩陣進行無量綱化:
當評價指標為正指標,即收益性指標時:
當評價指標為負指標,即成本性指標時:
當評價指標為適度性指標時,即指標越接近越好:
得標準化矩陣
定義熵: , 。 , 。
且當時,令。
定義第個評價指標的差異系數
則熵權表示為
2.2、熵權法評價體系及其權重
評價指標 指標類型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熵 差異系數 熵權
噸鋼耗煤量(t) 負 0.033 0.029 0.025 0.021 0.0205 0.794 0.206 0.14
噸鋼耗電量(kw?h) 負 382.28 366.86 347.43 331.08 309.17 0.782 0.218 0.148
噸鋼耗水量(t) 負 3.6 3.42 3.2 3.01 2.89 0.799 0.201 0.136
噸鋼SO排放量
(公斤) 負 2.02 1.86 1.72 1.5 1.36 0.787 0.213 0.145
噸鋼煙塵排放量
(公斤) 負 0.075 0.069 0.062 0.05 0.046 0.774 0.226 0.153
噸鋼粉塵排放量
(公斤) 負 1.41 1.23 1.06 0.95 0.93 0.825 0.175 0.119
噸鋼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公斤) 負 80.1 79.7 78.9 78.5 77.6 0.765 0.235 0.159
3、邯鋼節能減排綜合評價
將權重與原始數據矩陣相乘,結果用圖標表示如下:
由上圖表可知邯鋼集團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喜人,但也應該繼續落實節能減排工作,一方面通過落實資金、引進技術設備,讓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積極利用二次能源,發展鋼鐵循環經濟。高爐煤氣粉塵是鋼鐵企業污染源之一,若采用高爐煤氣干法除塵技術,不但除塵效果好,而且不消耗水資源。煤氣是鋼鐵企業的伴生產品,煉焦會產出焦爐煤氣,高爐轉爐也產煤氣。依靠鋼鐵生產過程產生的余熱、余溫、煤粉和煤氣發電,可以滿足鋼鐵企業90%以上的電力,幾乎不需要社會供電。對鋼渣的回收利用,用于制造水泥和混凝土摻合料,每年可減少水泥行業石灰石開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能源消耗和粉塵排放。
4、結束語
建立邯鋼集團節能減排評價體系,用熵權法求各個指標權重,再乘以原始數據最后得出2010年至2014年節能減排的效益指數。評價的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證實了熵權法在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評價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趙萌,路文冉,李剛.基于熵權AHP組合的循環經濟發展評價與實證. 科技管理研究.2013.06.59-62
[2] 王富強,高秀春. 河北省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現狀與對策. 唐山學院學報.2010.07.23(4)
[3] 任潔. 內蒙古大中型鋼鐵企業節能減排效益分析與評價. 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06
關鍵詞:鋼鐵企業 能源管控中心 能源管控體系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支柱的鋼鐵行業也在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環境問題也逐漸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長,能源短缺、能源價格不斷上升已經成了我國鋼鐵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鋼鐵企業的能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創新,能源管控體系的建設就顯得尤為必要。
1、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的內涵及目標
1.1 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的內涵
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是指鋼鐵企業通過能源科學管控,合理調配、高效轉化和利用,實現系統節能的有效方式。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借助于能源管控信息系統中完善的數據采集網絡獲取生產過程的重要參數和相關能源數據,經過處理、分析并結合對生產工藝過程評估,實時提供在線能源系統平衡信息和調整決策方案,確保能源系統平衡調整的科學性、及時性和合理性,保證生產及動力工藝系統的穩定性和經濟性,并最終實現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2 建設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的目標
在大中型鋼鐵企業建設和改造完善一批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系統,推動我國鋼鐵企業能源管理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促進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改造的深入開展。能源管控中心投入使用后,將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統的運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達到強化管理、優化流程、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2、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
2.1 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2.1.1 外部環境要求
當前“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首要任務和突破口,節能減排成為評價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重要評價指標。《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中第八條明確指出,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加強電力、鋼鐵、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管理,加大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
2.1.2 內部環境要求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中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同時也是能源消耗重點行業。鋼鐵企業能源消耗占產品總成本的20%~40%,它是制造成本中的主要可控部分,節能的潛力大。能源管控中心是數字化能源管理的技術支持措施,也是鋼鐵企業提高節能效益的重大技術裝備措施,從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建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2.2 我國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的現狀
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技術發源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鋼鐵企業建設能源管理中心起步較晚,經歷了從無到有并逐步提高的發展過程,目前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的支撐技術已較為成熟。繼1985年寶鋼一期建設國內第一家企業能源管理中心以來,鋼鐵企業中先后有15家企業建設了能源管理中心。已建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以寶鋼、馬鋼等為代表的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按照扁平化和集中一貫的理念,將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控制和調度、平衡預測和能源管理等功能進行有機集成,實現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系統的管控一體化設計。
二是以濟鋼為代表的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其優點是基本實現基于計量數據分析的能源管理功能和與信息化系統結合的離線優化,但限于現場條件,高效扁平化的調度和在線平衡管理等對節能有重要作用的功能還受到一定限制。
三是其他企業的能源管理中心。本質上是以動力計量采集,管理為主的基礎應用,還不等同于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能源管理中心。
2.3 建設鋼鐵企業能源管控中心的基本內容
2.3.1 準確掌握各能源介質分系統運行狀況
在完善能源計量體系的基礎上,提供相應數據支撐,統一數據來源。通過建立能源網絡集中監視平臺,掌握能源系統運行狀況,保障系統安全運行,提升整個系統管理水平。
2.3.2 實現能源平衡調度,優化能源系統效率
加強能源成本管理,成立專門的能源成本管理機構,對該項指標實行嚴格控制,以實現在不影響生產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能源消耗,開展能效對標,持續改善系統能效。建立能源計劃、調度、仿真系統,提高系統響應能力。
2.3.3 挖掘企業節能潛力、明確節能方向
建立能效分析支持平臺,找出能源效率“短板”,加大對“短板”能源的關注力度,找出其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實現企業整體能源消耗的最優值。建立最佳節能實踐庫,收集業內相關節能案例,在學習研究以往成功和失敗的案例的基礎上,制定出最適合本企業的能源管理控制體系。
3、鋼鐵企業能源管控體系的創新與實踐
3.1 能源管控體系創新的目的及意義
我國鋼鐵企業的噸鋼能耗遠高于世界先進水平,傳統的能源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鋼鐵生產大型化、高速化和激烈競爭的需要,也必然不能符合國家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以EMS為支撐的現代化能源管理是我國鋼鐵企業的必經之路。以EMS為支撐,建立現代化的能源管理體系,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不僅是我國鋼鐵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3.2 鋼鐵企業能源管控體系的創新案例――以寶鋼為例
在“十一五”期間,隨著節能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寶鋼的能源管理體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與完善。特別是2008年以來,寶鋼獨創的以“三流一態”為特征的能源管控體系在寶鋼的有效運行,為寶鋼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責任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寶鋼的能源管控體系是針對鋼鐵企業能源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和瓶頸環節提出的體系化的解決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將能源流、制造流和價值流放入同一坐標系中,研究其變化規律,尋找資源有效利用的途徑,建立能耗指標預測和風險控制長效機制,增強鋼鐵精品的盈利能力。寶鋼能源管控體系具體包括六個主功能模塊,三個在線信息管理系統和四個方面的支撐保障,整個體系納入公司綜合管理體系進行運營和管理。六個主功能模塊包括:節能目標控制、能效因子的辨識和控制、能耗源的辨識和控制、能源計量和統計、能源專業審核、節能技術和節能項目。六個主功能模塊、三個信息系統和四個方面的支撐保障有機結合,既滿足了體系管理各個要素的要求,又結合了能源管理的專業特性。
4、結語
在節能減排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的今天,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成為企業研究的一項新課題。我國鋼鐵企業傳統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化管理思想和今天的環境要求,所以一種新型的能源管理控制體系呼之欲出。我國鋼鐵企業能源管理起步較晚,經過了從無到有并逐步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李貴陽.河北省冶金學會煉鐵技術暨學術年會2008論文集[C].濟南:河北冶金學會,2008.
[2] 王永川、陳光明.鋼鐵企業能源管理系統方案研究.[J].冶金能源,2003.
[3] 凌振華.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中南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