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新生兒 微量血糖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82

      近年來,新生兒血糖的測定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一些治療措施中如靜脈營養、重度窒息的治療等,血糖的監測是必不可少的內容[1]。2008年采用微量血糖測定儀,應用羅氏微量血糖儀,現將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130例患兒,足月兒43例,早產兒20例,新生兒窒息14例,糖尿病母兒18例,缺氧缺血性腦病10例,低血糖25例。

      檢測結果失敗原因分析

      錯誤的操作程序:操作錯誤會使檢測失敗或者測出虛假的測定值。護士應熟練掌握血糖儀的操作。例如,羅氏血糖儀是血糖測試片再滴血的,如果滴血后等待時間過長放進血糖儀,就會導致錯誤的結果。消毒后殘留的酒精,檢測時擺動試紙條等都會影響檢測結果。

      采血部位:新生兒經常難于從手指上取到足夠的血滴,采用足底采血簡便易行。

      采血不當:若測試時采血量不足,特別是反復擠壓后所得到的標本,會導致檢測失敗或測得偏低的結果,這時就需更換試紙條重新測定。血量多一些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過多則會溢出測定區,有時也會導致失敗結果。因此,采血時因血流不暢而過度擠壓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會使檢測受到影響。

      血糖儀的影響:不潔的血糖儀測試血糖時,不可避免會受到環境中血液、灰塵、纖維、雜物等的污染,特別是檢測時不小心涂抹在儀器上的血液,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血糖儀要定期檢查,清潔保養。對測試區的清潔一定要注意,擦拭時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機溶劑,以免損傷其光學部分。

      試紙條的影響:試紙條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是所有問題中最關鍵的,絕大部分的檢測誤差都是由試紙條的變質、變性所引起。很多血糖儀測試血糖的原理是血糖試紙上的酶(氧化酶或己糖激酶)與血液中的葡萄糖發生反應并顯示顏色,血糖儀分辨后顯示讀數。血糖儀本身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其他影響因素:例如血糖比積偏差,血液中的其他糖類及內源性物質、藥物影響等因素。

      護理對策

      采血前應室溫控制在22~24℃,檢查一下新生兒足底溫度,對四肢冰涼者,最好采用加溫法,但應注意加溫袋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發生燙傷。局部針刺不宜過淺或過深(足月兒3檔、早產兒2檔),同時應注意避免在有炎癥和瘀血、水腫的部位采血。針眼之間應相距≥2mm。對加溫采血者,局部血量較豐富,按壓止血要>2分鐘。取血完畢后予棉球壓迫針口止血,試喂糖水安撫嬰兒。選擇采血部位:選擇足跟內、外側緣,此部位血運豐富、皮膚組織較厚,損傷小。早產兒可淺些(刺針2檔),讓血自行流出,避免用力擠壓針口以致影響檢測結果。最先流出的血液含有組織碎片,應用棉簽拭去,再將流出的血液滴于血糖儀試紙上。應避免反復在同一部位采血,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導致敗血癥的發生。如足底已有硬腫、水腫避免采血。試紙條必須儲存在原先有密封蓋的小瓶中;絕不能將試紙放置于其他容器中;放置于氣溫≤30℃的陰涼干燥處,避免直接光照和熱;不要冷藏、不要彎曲、切割,或以任何形式改變穩定狀態的血糖試紙;手指等不要觸摸試紙條的測試區,盡量選用單獨包裝的試紙條,試紙條應在有效期內使用。使用前應對護理人員進行采血的護理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此類血糖儀的正確使用方法。

      采血部位消毒:在準備消毒穿刺前,檢查新生兒足部是否清潔干凈和足夠溫暖,用75%酒精棉球消毒針刺部位,待數秒后自然干燥,才可操作,以免影響結果。整個操作過程要嚴格無菌操作,注意周圍環境清潔、干凈,嬰兒要保暖;操作時條形碼與試紙條應相匹配;電池應足量。

      討 論

      新生兒糖代謝紊亂一直是兒科臨床醫師所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新生兒早期,不僅低血糖可導致神經細胞損傷而引起永久性神經系統后遺癥[2,3],高血糖也可導致高滲性利尿、全身脫水甚至顱內出血[4]。而新生兒血糖異常時臨床表現常常不典型,極易造成漏診或誤診,故對新生兒進行動態監測血糖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現采用微量血糖儀具有簡便、用血量少、快速等優點,便于動態監測,本研究通過對130例新生兒包括足月兒和早產兒監測微量血糖的研究發現,護士熟練的操作方法、采血部位、溫度、血樣的量以及儀器的清潔程度均對微量血糖的數值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在監測中加以注意。

      需加強圍產期保健,普遍開展新生兒血糖的監測,對新生兒早期,尤其是早產兒或有窒息者應在48小時內動態監測血糖,以便早期發現血糖異常,早期治療。防止糖代謝紊亂進一步發展而加重腦損傷。

      參考文獻

      1 陳赫赫.窒息新生兒微量血糖的監測與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7,15(3):70.

      2 王佩茗,黃春香,黃曉強,等.影響新生兒低血糖因素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1999,17(4):236-237.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第2篇

      關鍵詞:溝通障礙;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剖宮產;護理

      溝通是信息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過程。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文化層次較低,只會地方方言的患者,由于醫護人員無法與其進行正常有效的溝通,患者的身心需求不能通過表達而獲得滿足,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1]。從而可能在術中出現血壓、心率波動較大、出血量相對較多、躁動等不利手術順利完成的因素,并對乳汁分泌造成一定影響。筆者對1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外籍患者在我院行剖宮產術前后的采取科學有效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24歲,越南公民,G1P0,因"陰道少量流血伴下腹不規則痛"入院,家屬代述以往不定期會參加孕檢,通過彩超檢查提示單活胎,妊娠38w+2,胎兒頸部見U型壓跡;血液相關檢查提示: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9.2mmol/L。初步診斷:孕1產0宮內妊娠孕38w+2先兆臨產;臍帶繞頸一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收入我院婦產科住院待產,擬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遵醫囑對癥治療方案,術前相關準備工作。

      2 護理診斷

      ①溝通障礙與語言不通有關。②切口愈合不良與患者基礎代謝紊亂有關。③乳汁分泌少與疼痛、焦慮及飲食結構有關。④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與血糖波動大有關。⑤新生兒潛在并發癥-呼吸暫停及營養失調等。

      3 護理措施

      3.1病情觀察 遵醫囑測量生命體征及血糖監測并記錄,觀察有無心動過速、大汗、面色蒼白、饑餓感、惡心及嘔吐等低血糖癥狀,注意詳細記錄產程中飲食入量,鼓勵患者少量多餐,預防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觀察切口敷料滲出及疼痛情況,術后盡早拔除導尿管,鼓勵患者自行排尿。

      3.2心理護理 針對患者特殊情況,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宣教預后情況,減輕患者恐懼心理,解除患者焦慮情緒,鼓勵產婦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營養、休息、睡眠和活動。注意個人衛生和外陰清潔。強調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哺乳。并做好患者家屬思想工作,使家屬從精神上、經濟上積極支持、配合治療。

      3.3基礎護理

      3.3.1加強母嬰同室病房的消毒管理,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病室內清潔和適宜的溫濕度,病室及病床進行濕式清掃,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洗物體表面和地面2次/d。新生兒的衣被、尿布、洗澡巾等與新生兒接觸的物品,都要消毒后方可使用。

      3.3.2醫務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手衛生[2]。密切觀察患者手術切口并及時換藥。加強新生兒臍部護理,以預防新生兒院內感染。

      3.4飲食護理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和護理的關鍵[3],根據患者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一般采取少量多餐,進食4~6次/d,每餐搭配高維生素的攝入,水果選擇含糖量底低的,為防止低血糖的發生,睡前可進食一次。按時監測血糖,根據血糖值及時調整飲食。

      3.5新生兒護理 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兒抵抗力低,須按早產兒護理,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注意保暖,室溫保持在24℃~27℃,防止體溫過低增加新生兒耗氧量。生后24h內每4h記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觀察新生兒面色、吸吮能力和肌張力。孕婦高血糖直接導致胎兒高血糖,引起胎兒高胰島素癥,新生兒出生后立即中斷糖的供給,易發生低血糖。為預防新生兒低血糖對腦細胞的損害,生后2、24h常規測血糖,生后2h開始常規口服10%葡萄糖水每次10~30ml或吸吮母乳,以后2~3h一次,連續24h,使新生兒24h的血糖水平達2.7mmol/L;如果生后2h血糖水平低于2.2mmol/L,應及時靜脈補液。生后第2d口服葡萄糖水量逐漸減少,至第3d停止。同時監測血糖1~2次/d,連續2d;皮測膽紅素1次/d。保持皮膚清潔,勤換尿布,保持會清潔干燥,以防皮膚感染。觀察臍部反應,分泌物多少及脫落時間。保持母嬰病房空氣新鮮,防止呼吸道感染[4]。

      4 護理體會

      4.1術前皮膚準備 術前指導或幫助患者用抗菌皂將全身皮膚清洗干凈,并注意清除臍部污垢。去除術野周圍毛發及,不得損傷皮膚。

      4.2嚴格無菌操作,加強手衛生,預防感染 因為體內高糖環境不利于切口愈合,手術后留置導尿,使患者易患泌尿系、切口和皮膚感染。因此必須嚴格無菌操作,術后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導尿管保留時間不超過24h,囑患者適量多飲水,每日抹洗會陰。保持會陰清潔,觀察手術切口及周圍皮膚情況,醫務人員必須注意手衛生并指導患者手衛生知識。

      4.3合理使用抗生素 患者由于高糖環境不利于切口愈合,且加上產褥期、哺乳期等特殊情況,在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合理選擇使用抗生素[5]。

      參考文獻:

      [1]張安平.預見性思維在有溝通障礙剖宮產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2,24(5):1000-1001.

      [2]劉建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M].第1版.實施手冊,中國醫藥科學出版社,2006:118,207.

      [3]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125-02

      妊娠糖尿病在我國發生率有明顯增高趨勢,部分產婦生產后糖代謝可能恢復正常,但中年以后發生2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1]。同時,該病對母嬰均具有較大危害,早孕期高血糖可能導致胚胎發育異常,流產率為15%~30%;產婦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難產、產后出血、剖宮產率的可能性也高于正常產婦[2]。該研究對妊娠糖尿病產婦給予個性化階段護理,旨在觀察對母嬰圍生期并發癥的預防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3年8月―2014年9月該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均為單胎),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及尿糖、血糖測定確診,符合《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3]中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嚴重心、肝、腎臟疾病者,孕周不足35周者,精神障礙或文化水平不能配合該研究者,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該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隨機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28.1±3.2)歲;經產婦19例,初產婦30例;孕周36~41周,平均(37.8±2.1)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2~39歲,平均(38.7±2.8)歲;經產婦21例,初產婦28例;孕周36~42周,平均(38.1±2.4)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孕次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圍產期日常護理和檢查。觀察組給予個性化階段護理,對該組責任護士進行護理培訓,使護士了解每階段個性化護理的目的、方法及主要內容:①入院護理,入院后收集產婦基本資料(孕周、BMI、血糖等),針對產婦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第一階段護理主要介紹疾病常識、回答產婦提出的疑問、進行適當的飲食和運動指導、常規產前檢查和血糖監測(至少1次/周),確保產婦攝入母嬰所需的熱量和營養,避免餐后血糖升高、酮癥等發生,必要時酌情給予藥物治療,并建立親密的醫患關系,通過貼心的溝通和溫馨的環境使產婦進入良好的待孕狀態;②孕中期護理,給予適當的心理干預,緩解鄰近產期產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囑家屬多陪伴產婦,并多鼓勵產婦,指導產婦進行適當活動,根據產婦體重變化、病情及時進行飲食調整、每日熱能供給增加200~300 kcal,少量多餐、適當補充葉酸、鈣、鐵等微量元素,確保產婦體重增長不超過0.5 kg/周,堅持血糖、血壓監測(2~3次/周);③孕晚期護理,每日熱能供給量增加200~300 kcal,血糖監測1次/d,根據產婦病情進行產前教育,向產婦講解分娩過程注意事項,指導產婦配合醫護人員以順利分娩,加強心理疏導;④分娩期護理,產婦及胎兒情況正常者鼓勵產婦自然分娩,分娩時監測血糖、尿酮體等指標,分娩時間超過12 h或具有剖宮產指征者時進行剖宮產,胎兒娩出后給予葡萄糖靜注,防止出現新生兒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現象,并加強產婦血糖監測;⑤產后護理,密切監測母嬰血糖及其他基礎生命體征,給予必要的治療,根據產婦身體情況安排合理飲食、運動,進行新生兒喂養及護理指導,指導產婦及家屬進行新生兒臍帶、口腔護理;⑥院后護理,產婦出院后1個月內進行電話對方1次/周,介紹其家庭護理知識,進行相關問題答疑。

      1.3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標準

      空腹血糖、餐前30 min:3.3~5.3 mmol/L;餐后血糖、夜間:4.4~6.7 mmol/L;尿酮體(-)。

      1.4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產婦及對應新生兒圍生期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圍生期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圍生期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窒息發生情況與對照組比較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340-02

      妊娠期間的糖尿病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妊娠前已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妊娠, 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 妊娠期才被確診為糖尿病, 這種情況稱為妊娠期糖尿病( GDM )[1] 。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 發生率為0.15% ~ 12.3% [2]。妊娠期糖尿病是圍產期常見的并發癥,全球患病率逐年增長, 不僅嚴重威脅母嬰健康, 而且對產婦和胎兒有長遠影響, 是現今威脅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們通過對收治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科學、合理、效的護理等措施, 取得滿意結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56例患者均為2009-01~2010-09在廊坊市醫院經產前檢查確診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其中初產婦47例,經產婦9例, 年齡21~43歲,平均28.3歲。分娩方式: 32 例剖宮產, 24例自然分娩;孕周

      1.2 GDM診斷標準 所有孕婦均于24~28周行50g葡萄糖篩查,血糖7.8mmol/L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①兩次或兩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② OGTT: 采取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5.6mmoL/L,1h 血糖10.3mmoL/L,2h 血糖8.6mmoL/L,3h 血糖6.7mmoL/L,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GDM[3]。

      1.3護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①在孕期建立完善的建康檔案:包括年齡、孕周,體質量、身高、血糖及尿糖等情況。主要監測血糖、尿糖的時間及結果。使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避免低血糖,要求空腹血糖

      1.3.2護理措施:①心理護理:GDM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在其角色轉變過程中產生震驚、懷疑、焦慮、恐懼、緊張、對抗、悲觀、抑郁、失望等心理問題[4], 這些不良情緒可導致體內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進一步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造成惡性循環。所以, 心理護理顯得十分重要。既要讓患者了解GDM對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 提高重視程度,又要認識到良好的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可有效地控制并發癥的發生, 使患者不良情緒減輕,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注意有規律的工作、鍛煉及休息,這是保障圍生期母嬰安全的關鍵。②飲食護理:合理飲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理想飲食應既能保證妊娠的熱量和營養,又不致導致餐后血糖過高。孕初期糖尿病需要熱量與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熱量可適當增加4%~8%,糖類約占45%~50%,蛋白質占25%~30%,脂肪約20%左右。并適當增加纖維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補充[5]。飲食控制的要求為整個孕期體質量增長以10~12kg為宜。早餐約占全天總熱量的10%。中、晚餐約占全天總熱量的30%,余30%為上、下午及晚上加餐。③胰島素應用的護理:為避免胎兒畸形或宮內死亡,一般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藥。單純飲食及運動血糖控制不理想時,宜使用胰島素治療。用量應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遵醫囑使用胰島素。掌握準確的劑量和用法,正確選擇注射部位, 讓患者了解胰島素的作用、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既保證合理控制血糖, 又避免發生低血糖等不良反應,若出現低血糖立即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④孕期護理:密切監測孕婦的血糖,有異常隨時處理。做好孕期的胎兒監測:定期產前檢查,妊娠28周后,教會孕婦教會孕婦及家屬進行自我監護,孕婦自行胎動計數, 24h即早、中、晚各時間段數胎動次數,正常的胎動次數>12次/24h。若

      2 結果

      經過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56例GDM患者有39(69.6%)例單純飲食食、運動療法有效控制血糖, 17例經胰島素注射合理控制血糖。所有病例未發生酮癥酸中毒及感染,孕婦及圍生兒無死亡。羊水過多3例,巨大兒2例。

      3 討論

      GDM對孕婦、新生兒的影響現已被人們所重視。其易并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糖高又會引起羊水過多、巨大胎兒、胎兒窘迫、早產率增高及傷口感染等。而新生兒出生后大量紅細胞被破壞,產生高胰島素血癥, 可導致一過性低血糖。GDM屬高危妊娠,對母兒的影響及程度取決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妊娠期應及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出診斷,加強管理,嚴密監控,做好飲食和自我監護等有關知識的宣教。合理的飲食調整是治療GDM 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糖尿病,減少并發癥, 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手段。加強心理護理、孕期護理、產時護理、產后護理及合理應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療GDM的關鍵。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降低GDM患者圍產期母嬰并發癥,保障母嬰健康,并能夠進一步降低產婦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與診斷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 2007, 18(2) : 99 - 101.

      [2]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2.

      [3] 婦產科學[M ].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160.

      [4] 馮錦尚.妊娠合并糖尿病心理護理[J].現代護理,2002,8(8):653.

      [5] 王蕙霞, 董悅. 加強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3, 38(3):130.

      新生兒低血糖的護理問題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75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出生的新生兒。早產兒死亡率高,國內報道死亡率12.7%~20.8%[1]。現將診治護理早產兒的臨床資料與療效報告如下。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出生的新生兒。早產兒死亡率高,國內報道死亡率12.7%~20.8%[1]。現將診治護理早產兒的臨床資料與療效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臨床資料

      2007年2月~2009年12月護理早產兒86例,男54例,女32例;剖宮產12例,自然分娩74例;胎齡30~36+4周,其中32周以上80例,32周以下4例,不詳2例;單胎83例,雙胎3例;漢族74例,藏族4例,回族6例,裕固族2例;年齡30分鐘~3天。出生體重900~2500g 56例,其中

      2007年2月~2009年12月護理早產兒86例,男54例,女32例;剖宮產12例,自然分娩74例;胎齡30~36+4周,其中32周以上80例,32周以下4例,不詳2例;單胎83例,雙胎3例;漢族74例,藏族4例,回族6例,裕固族2例;年齡30分鐘~3天。出生體重900~2500g 56例,其中

      合并癥:86例中發生缺血缺氧性腦病48例,硬腫癥37例,吸入性肺炎42例,消化道出血4例,顱內出血3例,高膽紅素血癥38例,低血糖32例,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部分患兒并發多種疾病或多臟器損害。根據羊水污染程度及Apgar評分標準,輕度窒息18例,中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3例。

      合并癥:86例中發生缺血缺氧性腦病48例,硬腫癥37例,吸入性肺炎42例,消化道出血4例,顱內出血3例,高膽紅素血癥38例,低血糖32例,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部分患兒并發多種疾病或多臟器損害。根據羊水污染程度及Apgar評分標準,輕度窒息18例,中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3例。

      通過保暖、維持正常呼吸、喂養、預防感染、預防腦室內出血、加強親子親密接觸等有效臨床診治手段及精心護理后,本組86例早產兒死亡5例,死亡率5.81%,從而大大降低了早產兒的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質量。

      通過保暖、維持正常呼吸、喂養、預防感染、預防腦室內出血、加強親子親密接觸等有效臨床診治手段及精心護理后,本組86例早產兒死亡5例,死亡率5.81%,從而大大降低了早產兒的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質量。

      護 理

      護 理

      對護士的要求:護理人員應具有高度責任心和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動態掌握病情變化趨勢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詳細記錄生命體征及各項生理病理指標,積極配合搶救,及時報告病情變化,為臨床診治提供精確詳細的資料。

      對護士的要求:護理人員應具有高度責任心和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動態掌握病情變化趨勢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詳細記錄生命體征及各項生理病理指標,積極配合搶救,及時報告病情變化,為臨床診治提供精確詳細的資料。

      保暖:早產兒不能穩定地維持正常的體溫,易隨環境溫度的高低而左右其體溫的變化,且常因寒冷導致硬腫癥的發生。因此,合理的保暖可以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本組86例早產兒中體溫

      保暖:早產兒不能穩定地維持正常的體溫,易隨環境溫度的高低而左右其體溫的變化,且常因寒冷導致硬腫癥的發生。因此,合理的保暖可以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本組86例早產兒中體溫

      供氧:早產兒吸氧勿常規使用,僅在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才予吸氧,且不宜長期持續使用,因長期持續高濃度吸氧易引起視網膜病,導致視力障礙。氧濃度以30%~40%為宜[2]。本組只有發生窒息患兒共33例全部予以吸氧,其他患兒未予以吸氧。

      供氧:早產兒吸氧勿常規使用,僅在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才予吸氧,且不宜長期持續使用,因長期持續高濃度吸氧易引起視網膜病,導致視力障礙。氧濃度以30%~40%為宜[2]。本組只有發生窒息患兒共33例全部予以吸氧,其他患兒未予以吸氧。

      腦室內出血的藥物預防:早產兒易發生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其發生率可高達65%以上,目前主張對早產兒生后6小時內預防性應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腦室內出血的發生率[3]。本組對胎齡在34周以下的53例早產兒在生后6小時內苯巴比妥預防腦室內出血, 顯著降低了腦室內出血以及嚴重腦室內出血的發生率,且已發生腦室內出血者病情穩定,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無1例并發血后腦積水。靜脈推注苯巴比妥負荷量20mg/(kg•日),24小時后予維持量5mg/(kg•日),共5天。

      腦室內出血的藥物預防:早產兒易發生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其發生率可高達65%以上,目前主張對早產兒生后6小時內預防性應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腦室內出血的發生率[3]。本組對胎齡在34周以下的53例早產兒在生后6小時內苯巴比妥預防腦室內出血, 顯著降低了腦室內出血以及嚴重腦室內出血的發生率,且已發生腦室內出血者病情穩定,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無1例并發血后腦積水。靜脈推注苯巴比妥負荷量20mg/(kg•日),24小時后予維持量5mg/(kg•日),共5天。

      維持血糖的穩定:據統計有半數早產兒在生后24小時內可出現低血糖。本組共出現32例低血糖患兒,一經診斷后,立即予以靜推葡萄糖200mg~600mg/kg,速度1~2ml/分,然后以6~8mg/(kg•分)的速度持續滴入,待血糖穩定后再滴24小時,以后視喂養情況逐漸減少,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糾正脫水機電解質紊亂,患兒血糖經治療后全部恢復在正常范圍內。

      維持血糖的穩定:據統計有半數早產兒在生后24小時內可出現低血糖。本組共出現32例低血糖患兒,一經診斷后,立即予以靜推葡萄糖200mg~600mg/kg,速度1~2ml/分,然后以6~8mg/(kg•分)的速度持續滴入,待血糖穩定后再滴24小時,以后視喂養情況逐漸減少,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糾正脫水機電解質紊亂,患兒血糖經治療后全部恢復在正常范圍內。

      喂養:本組86例患兒全部經母乳喂養,對體重>1500g而無青紫,在生后2~4小時試喂10%葡萄糖水2ml/kg,無嘔吐,在6~8小時后喂乳。體重<1500g或伴有青紫,延遲喂養時間,喂乳量以不發生嘔吐為原則。喂奶后抱起患兒輕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氣或將患兒頭偏向一側,取右側位,避免因溢奶引起窒息。

      喂養:本組86例患兒全部經母乳喂養,對體重>1500g而無青紫,在生后2~4小時試喂10%葡萄糖水2ml/kg,無嘔吐,在6~8小時后喂乳。體重<1500g或伴有青紫,延遲喂養時間,喂乳量以不發生嘔吐為原則。喂奶后抱起患兒輕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氣或將患兒頭偏向一側,取右側位,避免因溢奶引起窒息。

      預防感染:早產兒對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敗血癥。此外,頻繁的醫護操作如血管穿刺、氣管插管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因而預防各種感染為早產兒護理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為了預防患兒感染,本組患兒護理工作做到了以下幾點:①病室每天開窗通風,采用濕式清潔,每天消毒病室。②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閉式暖箱。③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每天沐浴1次,沐浴時做好護理體檢,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處理。④每天用碘伏棉簽清潔臍部,保持臍帶干潔。避免大小便污染,如臍部有膿性分泌物時,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再用70%乙醇擦凈。⑤嚴格監督工作人員手的消毒,堅持做到護理患兒前后仔細刷手,定期對工作人員的雙手進行拭子培養。⑥加強患兒眼睛、口腔、鼻腔、臀部及皮膚的護理。⑦早產兒一般都是靜脈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前后,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預防感染:早產兒對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敗血癥。此外,頻繁的醫護操作如血管穿刺、氣管插管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因而預防各種感染為早產兒護理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為了預防患兒感染,本組患兒護理工作做到了以下幾點:①病室每天開窗通風,采用濕式清潔,每天消毒病室。②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閉式暖箱。③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每天沐浴1次,沐浴時做好護理體檢,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處理。④每天用碘伏棉簽清潔臍部,保持臍帶干潔。避免大小便污染,如臍部有膿性分泌物時,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再用70%乙醇擦凈。⑤嚴格監督工作人員手的消毒,堅持做到護理患兒前后仔細刷手,定期對工作人員的雙手進行拭子培養。⑥加強患兒眼睛、口腔、鼻腔、臀部及皮膚的護理。⑦早產兒一般都是靜脈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前后,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健康教育:①早產兒陪護者的心理疏導與護理;②詳細講解引起早產兒的病因,早產兒的特點,合并癥的臨床表現,治療與護理;③喂養指導: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授乳的方式及注意事項;④講明應用保溫箱、新生兒生命監護儀、鼻飼、洗胃、吸痰、吸氧、采集血標本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及應配合性做哪項工作;⑤介紹所用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項;⑥做好出院指導。

      健康教育:①早產兒陪護者的心理疏導與護理;②詳細講解引起早產兒的病因,早產兒的特點,合并癥的臨床表現,治療與護理;③喂養指導: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授乳的方式及注意事項;④講明應用保溫箱、新生兒生命監護儀、鼻飼、洗胃、吸痰、吸氧、采集血標本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及應配合性做哪項工作;⑤介紹所用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項;⑥做好出院指導。

      討 論

      討 論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新生兒監護室(NICU)的建立和規范化診治與護理,早產兒救治成功率呈逐步上升,病死率顯著下降。嚴密的觀察病情,精心的護理患兒,耐心的喂養,針對家長的恐懼心理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新生兒監護室(NICU)的建立和規范化診治與護理,早產兒救治成功率呈逐步上升,病死率顯著下降。嚴密的觀察病情,精心的護理患兒,耐心的喂養,針對家長的恐懼心理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92-200.

      1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92-200.

      2 劉淑蓮,孫文杰,韓志雙,等.簡述早產兒護理的要點[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4):86.

      2 劉淑蓮,孫文杰,韓志雙,等.簡述早產兒護理的要點[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4):86.

      3 陳惠金.早產兒顱內出血的防治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717-719.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