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模式,探索,發展方向

      一、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自上個世紀末起,在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入WTO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城鎮化呈快速發展的態勢。城鎮化的發展是有利于國民經濟的,但是由于公用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遠遠跟不上城鎮化和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我國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現有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對城市環境和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影響。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國務院提出,要大力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發展目標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要求:1、提高無害化率:2015年達到80%以上。2、重點城市嚴格要求:2015年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全部達到無害化處理。3、資源化率達標: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50%,全國達到30%。

      三、什么是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生活垃圾分類(Refuse sorting),是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兩種分類。

      對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再進行細分后,由專業回收的機構運走進行再利用。對于不可回收的部分,則由專業負責垃圾處理的機構,進行填埋、焚燒等處理。

      四、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遇到的問題

      垃圾分類回收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單單涉及垃圾收集點的分類回收,還包括整個分類回收系統的垃圾中轉站、轉運系統等。在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屬于是市政公用類項目,具有服務公用性、自然壟斷性、外部效果顯著以及沉淀資本大、價格受管制的特點。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的價格,一般是根據政府政策、消費者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遵循補償成本、保本微利、節約能源、公平負擔的原則確定的。在以往的建設中,主要還是政府直接投資,或者企業以BOT等方式投資的情況比較多。市場上的資金,進入該行業相對來說不夠積極,所以鋪開的速度和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五、目前我國對垃圾分類回收模式發展方向的探索

      目前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省,對垃圾分類回收進行了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主要有幾種目前模式可以借鑒。下面簡述幾種模式的優缺點供讀者參考:

      1、環衛二次分揀。環衛二次分揀模式,把垃圾分類放在環衛站進行,依托環衛站對垃圾精細分類后,其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到環衛、街道。這一模式被寄予最大希望之處正是其自身造血功能。分揀產生的收益,可以增加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和街道人員的收入,同時避開了在小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工作,使得推行下去比較容易。

      這種模式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在不能規模化運作以前,收益和增加的人力不成正比,人員的加班費還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要想增加利潤,就要走規模化之路,比如兩三個社區共用一個分揀點。但想在寸土寸金城區找塊二次分揀的地是比較困難的,分揀點對周邊環境有影響,也容易遭到居民的反對。

      所以,二次分揀模式更適合城鄉結合部,場地的問題容易解決,形成規模后,自我造血能力提升,不需要財政后續投入,運行會較為良好。

      2、社區分揀。社區分揀,目前主要在成規模建設的房地產小區推廣,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部分:1)宣傳生活垃圾的分類知識,通過傳單、宣傳欄、橫幅、業主會議等方式,向業主宣傳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優點。2)以單元為單位,擺放分類垃圾桶(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廢舊電池回收)。3)以物業為主導,對垃圾進行分揀回收。

      試點的某生活小區每月產生垃圾約在500公斤左右,通過分類,廚余垃圾占50%―51%,可回收垃圾占2%―3%,也就是說,實現減量約53%.這種模式,需要要有實力的開發公司才做得起,中小物業公司很難復制。每個小區要有固定物業經理對接。垃圾分類跟職工的考核機制掛鉤。

      資金來源上,垃圾桶配置都由開發商或合作企業支持,不動用物業管理費。使做垃圾分類成為一種廣告效益,開發商付出了經濟成本,實現了社會效益,也實現了很大的廣告效應。“環保社區”的概念可以深入人心,在營銷上也有賣點。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在大規模開發的住宅小區,試點效果相當不錯。

      但是該方法,對于小區開發商的要求很高,因為需要不小的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但在經濟效益上并不客觀。此模式的推廣,主要還是依賴于開發商對品牌效應、廣告效應和環保意識的重視。從試點的城市如廣州來說,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而且隨著廚余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日漸得到重視,政府對該項處理的補貼會慢慢跟上,此項模式的經濟效益也會慢慢顯現。

      3、社區模式

      社區模式是最早實施的一種模式。由街道辦和垃圾分類公司聯合開展。街道負責前端宣傳,垃圾分類公司招募整編社區內的廢舊回收人員,將收回來的垃圾資源化,部分利潤反哺垃圾分類積極分子。該模式簡單明了,實施的主體是街道辦和垃圾分類公司,容易形成合力,在上傳下達上有優勢。

      但是該模式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過度依賴于企業,企業在垃圾回收上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影響了該模式的效果。由于廢品市場價格波動性很大,在價格低迷的時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積極性。這就不利于公共事業的長期開展,所以還應有一定的補貼機制,保護企業的積極性,仍需外部投入。

      六、總結

      我國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由于我國的市政公用工程多是政府投資,所以鋪開的深度和廣度都不盡如人意,跟不上城鎮化發展的節奏。為此,在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垃圾分類回收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可以肯定,這些嘗試是有意義的,并為以后垃圾回收市場的改革積累了重要的經驗,我國仍將把垃圾分類回收作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處理辦法繼續推進下去,促進資源的再利用。

      參考文獻:

      [1]趙麗君,劉應宗.建立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系統的探討[ 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日本;威海;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簡介:劉建華(1989―),女,山東青島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日語專業學生。

      中圖分類號:F3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7-0113-03

      1引言

      在環境日益糟糕、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課題,因為垃圾是世界上惟一增長的資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這些垃圾本可以成為無窮的資源,然而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1t垃圾的費用約為200~300元人民幣。由于經濟實力和技術儲備的增強,各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在我國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研究和應用,很多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建立了現代化填埋場、機械化堆肥廠和焚燒廠等多種處理設施。由于每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均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從技術本身、經濟性和環境影響角度分析,均只適宜處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組分,因此這種單一處理模式不僅難以滿足數量日益增長、成分日益復雜的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效果差,前處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復雜,處理費用高。日本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已經形成了相當完整的體系,垃圾處理的經驗對于我國城市擺脫“垃圾圍城”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2日本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近年來,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總產生量和人均垃圾產生量無明顯變化,循環利用率和減量化率呈現出逐年增加趨勢,最終處理量呈現出逐年減小趨勢。焚燒是日本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爐排爐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燒處理方式,填埋處理所占比例很小。日本仍在不斷改善垃圾焚燒技術,以實現高溫、高效率的燃燒,降低環境污染。日本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高度重視為了減輕城市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在垃圾產生后,要迅速地進行無害化衛生處理。日本政府近年來加大了有關生活垃圾處理的立法建設,推出了更強更有效的環保政策。二戰后的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工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嚴重,生活垃圾處理速度明顯落后于經濟快速增長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環境問題。由于土地資源匱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無法建設大量垃圾最終處置場,促進了政府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行動。日本政府根據日本的實際情況,在近20年來,主要推行技術改造和循環利用政策。

      2.1垃圾分類

      (1)可燃垃圾。主要有魚、蔬菜等廚房的加工廢料、紙、衣類、生理用品、煙頭等。

      (2)不可燃垃圾。不適合燃燒的垃圾。塑料類、金屬、玻璃、陶瓷器、橡膠、皮毛類、刀類、針、電燈泡、熒光燈等,沒有危險的東西則放入可以看到里面、透明度高的塑膠袋后丟棄。

      (3)粗大垃圾。家具、電器制品、自行車等,大東西的回收是要收費,要申請的。可致電清掃事務所申請收集。

      2.2因地區丟垃圾的時間不同

      分類的垃圾要丟的時間及場所因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來說可燃垃圾是1星期收集2到3次,不燃垃圾是1星期回收1次。

      2.3對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焚燒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間處理方式。隨著垃圾產生量及其成分的變化和環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對垃圾焚燒后污染物排放制訂了嚴格的標準。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燃燒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導。

      2.4對生活垃圾進行最終處理

      城市生活垃圾經過中間處理(如焚燒處理)后,其固體產物(殘余物)要進行最終處理。一般,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灰渣,送到最終處理場進行填埋處理。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飛灰,送到危廢處理場專門處理。

      3威海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威海地級市成立20年以來,先后榮獲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等等桂冠,2003年被聯合國人居署授予“聯合國人居獎”,在國內外成功叫響了“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品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在不斷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在威海得到了有效推廣,逐步實施了建設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的目標。

      3.1威海市垃圾分類收集現狀

      2003年9月,為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威海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意見》,對威海市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確立了基本原則和目標:堅持統一規劃、穩步推進、注重實效和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逐步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系統,全面規范單位和居民垃圾分類投放行為,大力推進垃圾收運處理產業化,不斷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威海市環衛處立足實際,致力于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研究與推廣,在借鑒發達國家和國內大城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并于2004年5月在小學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聯合區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在學校推廣垃圾分類收集的基礎上,利用廢棄的清潔站成立了12作廢品回收站,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網絡,利用回收廢物研制生產了新型環保系列產品,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垃圾分類收集已逐見雛形。

      3.2垃圾分類收集存在的問題

      威海市在學校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已經近5個年頭,分類收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推廣,仍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垃圾分類收集規劃措施落實不到位。威海市雖然于出臺了威海市環境衛生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垃圾分類收集等都提出了詳細的管理意見,但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門組織對該項規劃進行落實,致使這項工作沒有得到扎實有效開展,成為影響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滯后的重要原因。

      (2)重視程度與資金支持不夠,要使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順利開展,資金方面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特別是經費的扶持,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最終必然會流于形式。

      (3)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意識淡薄,沒有想過這項工作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作用,更看不到垃圾分類收集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4)垃圾分類回收體系不健全。沒有建立“前期分類投放、中期分類收集運輸、后期分類處理利用”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體系。

      (5)垃圾分類回收效益成本低。垃圾終處理分揀設施建設是巨額投資的大項目,小項目達不到規模,毫無效益可言。

      (6)垃圾分類收集的形式單一。主要是將傳統的垃圾收集點的一個垃圾桶轉變為2~3個分類桶。

      3.3日本與威海的對比分析

      (1)日本有一套較成熟穩重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系統,有全面的垃圾分類收集的管理機構,而威海市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分類垃圾回收系統。

      (2)日本政府的環保管制和宣傳工作較徹底,而我國還未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宣傳工作。

      (3)日本人有著很強的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投放,而威海市民環保意識不夠,環保知識欠缺,大部分居民不能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環保。

      (4)就資源垃圾而言,從回收到再利用,變廢為寶還有著十分細致的工作,而威海市對于資源回收處理的投入還不充足。

      (5)日本有較發達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技術,而威海市垃圾回收利用技術還是十分不成熟,效率和范圍具有局限性。

      3.4對于威海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啟示

      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在我國實施尚處于起步階段,推廣與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重而道遠。總結全國8個試點城市第一階段經驗就是:政府倡導、公眾參與、企業運作、科技支撐”,按照這個原則,結合威海的實際,要想順利推進分類收集工作,主要對策有以下幾點。

      (1)健全法律法規、政策引導、政府調控。政府在整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分類收集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要建立資金投入機制;要繼續鞏固完善中小學生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推行垃圾分類投放,在此基礎上,居民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2)成立垃圾分類收集的管理機構。威海市應針對垃圾分類收集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開展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和教育;對垃圾分類收集進行監督和管理;協調垃圾分類收集的相關工作等。

      (3)做好上中下游的配套工作。對于上游,應加強分類收集方案制定,加強宣傳教育;對于中游,應設置合適的分類收集設施,尤其是要配套專業的分類收運車輛;對于下游,應建設分類回收物質的臨時儲存場所,并確定分類后的各種物質的消納途徑或處理場所。

      (4)努力營造社會互動氛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社會工程,發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進行廣泛宣傳教育,使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深入人心。

      (5)建立健全考核評估體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作,必須建立專業部門、社會機構、市民共同參與的評估機制,對生活垃圾分類實際推進效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

      (6)利用科技支撐作為基礎。分類收集和資源循環利用設備、設施以及管理,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混合收集,都需要科技作支撐。

      4結語

      垃圾分類是以有利于垃圾處理和資源有效利用為目的的,對于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垃圾是沒有被利用的資源,我們應該將它回收再利用,把它為變廢為寶,讓它為人類造福。

      參考文獻:

      [1] 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關于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意見》[R].威海:威海市人民政府,2009.

      [2] 張益,陶華.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時期,我國的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口數量也在急劇增加,隨之帶來農村生活垃圾的日益增長。和城市相比,對于農村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關注度較低,大量生活垃圾隨意堆放,不僅影響農村美觀,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危害影響,甚至可能傳播疾病。因此推進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對建設生態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我國現行的垃圾處理技術的綜合研究,從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特征分析入手,綜述了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模式,結合國外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技術探討了我國未來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1 農村生活垃圾特征

      1.1 農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目前我國尚無關于農村生活垃圾的全面統計數據,很多數據都是研究者根據自己的實地調研或者住建部的統計年鑒推算而得。一些研究表明,2000年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約為1.4億噸,隨后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加,2010年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產量達到2.0億噸,人均垃圾產生量為0.81kg/d[1]。

      1.2 生活垃圾組成多樣化、復雜化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的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農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逐漸復雜化,由傳統的單一模式,即日常清理垃圾、廢棄織物轉為可堆肥類垃圾、難降解類垃圾等,且以可堆肥類垃圾為主。同時不同地區,由于經濟水平的層次不齊,導致生活垃圾的組成也呈現差異化。表1是我國不同區域農村生活垃圾組成,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生活垃圾以可堆肥類垃圾為主,占垃圾總量的60%以上,且不同區域的生活垃圾組成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例如,處于旅游區域的四川某村的生活垃圾中易燃類所占比重相對較高,難降解類垃圾幾乎沒有。

      1.3 生活垃圾呈現地域特征

      Grossman 和 Krueger在1997年提出生活垃圾產量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倒“U”關系曲線[4],即在倒“U”曲線觀點的前半段,垃圾產生量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在倒“U”曲線觀點的后半段,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與國民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垃圾產生量逐漸降低。

      目前我國尚處于發展中階段,受經濟水平、生產方式、燃料結構等多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呈現明顯的地域特征,這種特征既表現在發展較強區域與發展較弱區域之間的垃圾產生量方面的差異,也體現在南方與北方的生活垃圾組成方面的差異。

      作為經濟發展水平排全國前五的北京,農村生活垃圾日排量最高可達3.0kg,最低為1.5kg;而青海省最高為1.5kg,最低為0.2kg[5]。目前我國的生活垃圾產生量與經濟水平的關系處于倒“U”曲線觀點的前半段,即收入水平較高的農村,其生活垃圾產量也是較高的。

      岳波等[6]通過對71個樣本的生活垃圾組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組成為廚余垃圾>渣土,而北方則是渣土>廚余垃圾,這可能與地理特征、經濟水平等有關。

      2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政府管理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農村在處理生活垃圾方面也是多樣化。劉瑩[7]通過對全國5個省(江蘇、四川、陜西、吉林、河北)農戶資料的分析,結果顯示實施統一清運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江蘇(38.6%)、吉林(25.4%)、河北(13.1%)、陜西(11.4%)和四川(7.1%);5省中實施隨意丟棄的處理方式以河北省最高(64.6%),最低為江蘇省(30.3%)。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分不開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村,其生活垃圾無專人管理,家家戶戶以“自掃門前雪”為主。而在江浙滬等較發達的農村,則是統一收集、處理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堆肥、焚燒、填埋3種處理方式。

      2.1 垃圾堆肥技術

      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細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機物發生生物化學反應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種類似腐蝕質土壤的物質,用作肥料并用來改良土壤。我國農村生活垃圾中可堆肥類垃圾占總量的60%以上,甚至更高,對此可采用垃圾堆肥進行處理。

      堆肥根據含氧量可劃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厭氧堆肥在第二步甲烷化階段會產生甲烷氣體,而好氧堆肥的最終產物是CO2和H2O,降解終產物沒有二次污染,因此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先進行厭氧堆肥至第一步水解過程結束,水解產物再進行好氧發酵。這樣的降解徹底,污染小,效果好。

      堆肥技術工藝簡單易操作,經過堆肥處理后,生活垃圾轉化成衛生、無味的腐殖質,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在歐美國家已達到工業化應用水平。然而由于我國生活垃圾未實施源頭分類,垃圾組成復雜,不可避免的存在垃圾滲瀝液污染問題,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8]。

      2.2 垃圾焚燒技術

      焚燒處理是將垃圾放在焚燒爐中進行燃燒,釋放出熱能,余熱回收可供熱或發電。煙氣凈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殘渣排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焚燒處理技術特點是處理量大、減容性好且有熱能回收作用[9]。因此,對生活垃圾實行焚燒處理是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有效處理方式。然而當垃圾燃燒不充分或者含有重金屬時,燃燒過程中會產生苯、氰化氫、甲烷、二惡英等二次污染物,特別是二惡英具有致癌作用。

      我國垃圾焚燒技術起步晚,體系也不健全,焚燒設備及凈化裝置主要依賴于進口[10]。由于發達地區資源緊缺,垃圾焚燒技術成為經濟發展較好城市處理生活垃圾的優選方案,主要集中在東部江浙滬及廣東等地區。

      2.3 衛生填埋技術

      衛生填埋是依據衛生填埋技術工程標準處理生活垃圾,采取稱重、卸車、推勻、壓實、覆土等一系列工藝流程將垃圾埋入地下,經過長期的物化和生物作用使得垃圾達到穩定狀態,在此期間還要完成沼氣收集、過濾脫水、壓縮、除臭凈化等工藝,最終達到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由于目前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尚不完備,國民環保意識尚不足,所以衛生填埋是目前我國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能處置各種類型的生活垃圾。

      然而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的甲烷等氣體和滲濾液會對填埋場工作人員及周圍環境造成危害。當甲烷濃度達到5%-15%,易引起爆炸和加劇全球氣候變暖;而滲濾液通過下滲對地下水造成污染[11]。

      表2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優缺點比較,每一種處理技術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與適用條件,因此在選定適宜的處理技術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農村生活垃圾的組成與特性;②當地的基礎設施與地質條件;③經濟成本;④國家或地方的相關政策與法規。

      表2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優缺點比較

      3 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未來處理方式分析

      通過對歐美和日本發達國家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研究,結合我國當前農村現狀,我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發展趨勢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發達國家開始轉變觀念,從垃圾末端治理的模式轉變為從源頭開始減量分類,并將其理念灌輸至廣大民眾[12]。例如,韓國的垃圾分類清理制度于1995年開始實行,垃圾按普通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大型報廢物品等分類投放、清理。通過計量收費(使用計量垃圾袋)的方式減少垃圾投放量,最大程度保證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投放。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素質的整體提升,未來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也將從源頭開始加強治理,實施分類。建立村民實施的垃圾分類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垃圾源頭分類,可以通過垃圾產生者的分散勞動取代混合收集后的集中分選工作,省去了垃圾分選等預處理環節,簡化了后續處理,降低了成本;二是,減量化明顯,我國農村生活垃圾中60%以上為可堆肥類垃圾,村民可以直接就地處理,僅剩下少量難降解垃圾和有害垃圾;三是,農村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后,進入填埋場的垃圾量大大降低,延長了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3.2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必將有所革新。由于城市環衛體系已基本完善,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是我國未來處理農村生活垃圾的一種重要模式,即“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13]。例如浙江省在很多農村推行實施“村收集、鎮鄉中轉、市(縣)區域處置”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其中余杭市余杭區投入大量資金改建、新建垃圾中轉站,同時配備專職保潔員,實現了90%的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四川珙縣也是將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農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實行統一管理與處理。

      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是我國未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必然趨勢,對建設和諧新農村也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將日漸成熟的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農村,節約成本;二是,將農民群眾納入管理隊伍,培養農民自覺愛護環境、做好垃圾分類良好習慣;三是,在實現“干干凈凈、井然有序、和諧宜居”的美麗家園的同時,也為一部分人提供就業崗位。

      3.3 建立綜合的生活垃圾處置方式

      縱觀發達國家的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模式,不難發現均是秉持“避免產生―循環利用―末端處理”的原則,即“減量化、資源化及再處理”,首先限制垃圾產生的數量,其次鼓勵資源再生與循環利用,將垃圾加工后生成能源和另一種物質,最后處理不了的垃圾實施衛生填埋,其中實施資源回收再利用是國際上處理垃圾的大趨勢。

      現行的我國各種垃圾處理方式中,填埋處理為主,約占90%以上;其次為堆肥處理,占總處理量的6%左右;焚燒處理還處在發展階段。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來說,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經濟仍然比較落后,未來一段時間內垃圾填埋仍是我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模式。隨著經濟發展與國民素質的提升,我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將更具有針對性。衛生填埋將逐漸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焚燒,通過初期的垃圾分類之后,將可燃成分在高溫之下進行氧化熱分解,將其轉化為固體廢渣,因此垃圾焚燒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的重要舉措。

      解決好農村生活垃圾是實現生態農村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建設新農村的五大目標之一就是“村容整潔”,因此為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實現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仍然是長路漫漫,既需要政府給予的資金保障、技術創新等,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王金霞,李玉敏,白軍飛,等.農村生活固體垃圾的排放特征、處理現狀與管理[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1,28(2):1-6.

      [2]何品晶,章驊,呂凡,等.村鎮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及技術路線探討[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33(3):409-414.

      [3]段雄偉,高海碩,黎華壽,等.廣東省農村生活垃圾組分及其污染特性分析[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3,32(7):1486-1492.

      [4]Grossman G M, Ktr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110(2):353-377.

      [5]王俊起,王友斌,李筱革,等.鄉鎮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排放及處理現狀[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4,3(4):202-205.

      [6]岳波,張志彬,孫英杰,等.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特征研究[J].2014,37(6):129-134.

      [7]劉瑩.農村廢棄物處理與環境污染實證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0.

      [8]李丹,何小松,席北斗,等.生活垃圾堆肥滲濾液污染物組成與演化規律研究[J].環境科學,2013,34(7):2918-2924.

      [9]張倩,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建議[J].環境工程,2012,30(2):79-81.

      [10]巫麗俊,丹,鐘樹明,等.農村生活垃圾常用處理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9):8271-8272.

      [11]陳家軍,張俊麗,裴照濱.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與防治[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2,2(3):27-30.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第4篇

      一、領導統籌指導,明確垃圾分類主體責任

      3月份,中心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由金惠銘主任擔任組長,親自掛帥領導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工作,并下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日常創建工作;制定下發《寧波市急救中心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明確創建工作要求,細化生活垃圾投放、收運等環節的銜接落實工作,夯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基礎。中心召開職工會議進行工作動員,向全體職工發放《倡議書——踐行垃圾分類,你就是影響力》,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實到位,責任到人。

      二、部門各就各位,推進垃圾分類有序開展

      中心黨支部充分發揮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一線指揮所的作用,組織全體黨員到鄞州區洞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了解垃圾處理知識和垃圾焚燒發電全過程,引導中心全體黨員以身作則,爭當垃圾分類示范員、垃圾分類宣傳員、垃圾分類督導員。4月9日中心采用全體職工集中培訓的方式,邀請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的老師專題講授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內容和意義。

      作為日常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創建工作的后勤部門及時配備投放容量,在中心辦公大樓合理設置13個垃圾投放點,統一規范標識垃圾桶。綜合辦公室配合做好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及時在中心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創建工作動態并向主管部門報送創建工作信息,組織所有職工參與垃圾分類知識測試,以此提高垃圾分類知識知曉率。

      三、黨員一馬當先,爭當垃圾分類示范先鋒

      全體黨員積極參與推進單位的創建工作,與中心簽訂《黨員干部垃圾分類承諾書》,每名責任人按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黨員包片責任分工表》管理各自責任片區。志愿助推垃圾分類,黨員志愿者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開展“服務群眾”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從4月22日起每晚到共建育才社區和社區社工一起給居民做入戶指導,開展垃圾分類投放的宣講和督導。同時,與本人戶籍所在地社區簽訂《生活垃圾分類承諾書》,帶動家庭其他成員投身垃圾分類行動中,爭當垃圾分類先行者。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范文第5篇

      以《條例》為契機推進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工作

      記者:《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從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何意義?

      孟令華副書記(以下簡稱孟書記):《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已近三個月,這是關系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一件大事,標志著我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進入了法制化管理軌道。《條例》進一步明確了社會各類責任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按照全程管理、系統銜接、科學分類、適應處理的原則,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解決了生活垃圾管理中責任不清、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解決了設施建設落地難和建成后投入使用難的問題;同時,明確了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

      從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到2011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再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每一步都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更應以《條例》為契機,全面推進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工作。

      記者:《條例》在垃圾減量、分類方面有什么具體規定?

      孟書記:《條例》確定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規定生活垃圾的產生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丟棄、拋撒生活垃圾,必須承擔減量分類的責任。這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確垃圾分類是全體市民的責任。

      《條例》在垃圾減量方面提出三項要求:一是要求控制生活垃圾產生。比如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過度包裝,促進源頭減量;二是要求暢通廢品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目前全市已有近4300個回收站點,覆蓋了16個區縣,回收站點的社區覆蓋率超過了70%,今年擬再建300個;三是要求堅持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如餐廚垃圾處理就采取這個原則,目前全市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750噸,今年集中處理能力將達到2200噸/日。有條件的可自行處理,但必須采用符合規定的無害化處理措施。集中處理的,采用焚燒、生化、衛生填埋等綜合處理方式。

      在垃圾分類方面,《條例》首先明確了分類標準,按照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進行分類,同時也對建筑垃圾、園林垃圾、果蔬垃圾進行分類管理。其次,要求設立分類管理人,保障源頭分類的組織落實。分類管理人由物業企業、村委會、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等擔當。第三,要求實行生活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監管,防止亂丟、亂倒。第四,要求實行垃圾排放登記制度,掌握源頭數量。第五,要求強化社會公眾的參與和自我管理。要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所屬街道和鄉鎮組織居(村)委會設立分類指導員,宣傳、指導公眾正確分類。這對于我們進一步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都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讓“周四垃圾減量日”深入民心

      記者:以“周四垃圾減量日”為主題的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活動開展已有兩年,是北京市近十年來以政府為主導的,最深入民心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對于推動全市垃圾處理有什么作用?

      孟書記:從2010年開始,我市開展了“周四垃圾減量日”活動,以此活動為載體,重點是宣傳倡導垃圾分類宣傳工作,2010年開展宣傳活動40余場,2011年我們和各區縣共開展了100多場。宣傳活動往往都結合文藝演出,不僅推動了垃圾分類工作,也為人民群眾帶來了精神文化享受。這些活動營造出了良好輿論氛圍,參與這項活動的群眾人數不斷增加。與區縣合辦的主題活動,既提高了區縣領導的認識,又對鄉鎮、街道和社區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图色40p|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