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12

      溝通障礙的常見原因

      護士自身因素:護士與老年人溝通障礙最常見原因是護士不能正確地實施移情,即不能真正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例如新入院的患者情緒非常焦慮,迫切地想知道有關用藥、治療、預后安排以及主管醫生、護士的姓名、業務水平等。那么此時護士就應該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的將這些問題適當的介紹清楚。此外,護士自身心理素質及語言組織表達、協調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

      老年人自身因素:老年人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往往受到疲勞、疼痛的困擾,如此時與之溝通,患者的注意力根本無法被你吸引,所以這時護士說什么他們都不會有所記憶。另外,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生理缺陷,如耳聾、失明、失語等,出現各種生理缺陷的老年人極易產生自卑心理,對交際產生恐懼、不愿與人溝通,這就給正常的護患溝通帶來了難度。

      環境因素:不當的時間、地點、場合也會影響溝通的效果,在與老年人溝通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場合。查房探視時或噪音打擾時都不適合溝通。另外,有些老年人不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當眾說出,所以此時要選擇安靜、沒有其他患者或陪患在場的情況下溝通。

      溝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護士以熱情飽滿的精神面貌和清晰、悅耳、親切、高雅的談吐、優美協調的姿態、美觀得體的著裝、樸實的舉止以及對老年人得體的稱謂,都能在溝通過程中產生被接受、信任的親切感。另外,護士要通過自己樂觀的狀態去感染和鼓勵老年人,使之積極配合,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培養良好的溝通素質[1]:①真誠坦率。護士要真實地對待老年人,坦誠自己對老年人的想法和態度,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這樣才能在溝通時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②尊重老年人。在老年人面前避免讓其感到不信任的身體語言、語調和面部表情。老年人怕得病,又怕查出病,因此憂心忡忡,如果老年人看到醫護人員在其面前交頭接耳、小聲說話,老年人會多疑,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負擔,不利于疾病的治療。護士與老年人交談時語言要通俗易懂,雙眼注視老年人,認真傾聽其敘說(雖然有些事情已經被多次提到),在表現出對敘說內容感興趣的同時要有適當的反饋,可以用插話或點頭、微笑、目光、表情等表示。③關注老年人。老年人退休后都會產生無用感、失落感。究其原因就是富有規律和節奏的工作、勞動、生活被打亂,心理上產生不適應、精神煩悶,所以在發現得病后很容易產生厭世心理,不愿接受治療。對于這些老年人只要身體還可以就要鼓勵其參加老年活動中心的多種活動,關心國家大事。另外,也可以讓思想境界較好的老年人組織和帶動其他老年人一起談心,在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中進行一些說服和鼓勵,幫助老年人實現自我。

      特殊情況下的溝通技巧:①聽力有缺陷的老年人,護士進入病房可輕輕觸摸老年人讓其知道自己的到來,應面對老年人,讓其看到你的面部表情和口型等,不要喊叫,要耐心地對待老年人,對有文化的病人也可以用書寫的方式進行交流。②對視力不好的老年人,護士一進病房就應該輕輕叫病人的名字,并告之你的姓名,讓其熟悉你的聲音,避免使用非語言信息進行交流。③記憶力差的老年人,護士在告之住院規章制度及用藥飲食相關知識時要不厭其煩地多說幾遍,并在適當的時候對老年人進行詢問,針對反饋情況繼續進行宣教。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第2篇

      【關鍵詞】糖尿病;心理特點;溝通技巧

      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環境和免疫等綜合原因所致的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代謝障礙性疾病,久病者常伴心腦血管病、腎、眼及神經系統等病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現代化,體力活動減少和營養過剩等原因,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發病率已達到3.2%,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恐懼、偏執、甚至悲觀厭世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壓力長期負性心理,甚至影響疾病的轉歸,以致病人不能有效地應對這一慢性疾病。為此,我社區對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社區4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52-68歲。對照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齡51-69歲。兩組文化程度、職業、年齡、性別等情況,經檢驗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 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

      1.2.1.確診后病人的心理特點及溝通技巧 老年人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常常顧慮重重,陷于悲觀的情緒之中,出現焦慮緊張、情緒不安或出現情緒障礙,進食障礙等。針對這些情況,不僅要根據臨床表現進行醫學診斷,而且要充分了解其心理因素,為心理干預做好準備,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診斷和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情緒狀態、工作生活和人際狀況評估,方法包括晤談和測驗。

      對糖尿病的晤談,首先要根據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心理問題和社會因素設計晤談大綱,然后與患者進行交談。晤談一般是根據護士的經驗判斷患者心理問題的性質和程度,評價其生活狀態和社會環境。晤談法的主觀性強,晤談的效果依賴護士的經驗和能力。

      1.2.2 治療中病人的心理特點及溝通技巧

      在治療中,心理干預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輔助方法。對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心理干預也能起到穩定糖代謝的作用,在心理干預的各種方法中,以糖尿病教育,血糖察覺訓練,認知行為治療及生物反饋治療最為常用。

      此時護士應運用專業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講解,同時增強老年人的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考慮到老年人理解力差、記憶力減退的特點,配合各種輔助工具,教會老年人及家屬正確使用血糖儀,掌握正確洗澡和足部護理的方法。安定病人的情緒,提高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和能力,對那些喪失信心、消極患者,應多給予鼓勵和安慰,并動員周圍人群共同關心病人,使病人心中有依靠感,使病人感到來自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消除孤寂感,從而樂觀地面對現實,接受治療和護理。

      1.2.3 評價方法

      1)、病人治療前和治療時均發放1份調查表,調查表內容是參照SCL-90癥狀自評量表的有關內容,自行設計的16個影響因素,以是否達到或超過中度痛苦水平為界(≥3)來劃分有無心理問題。2)、病人治療后發給主管醫生1張調查表,以了解病人在治療中的配合情況。

      2 結果:

      治療中兩組患者配合情況及治療后得分比較,見表1、表2

      3 討論

      3.1溝通要注意形象、語言和舉止

      醫患溝通是為了增加相互了解,所以護士與病人交談,應盡量與患者平視,話語慢些,清楚些。醫患交談過程中,必須圍繞交談的目的,以提問的方式,巧妙地回到談話主題,并通過非語言的舉動(如微笑、關切的注視等),鼓勵病人說出其病情,使病人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

      3.2溝通要因人而異

      糖尿病對老年病人來說,往往是一種沉重的壓力,病人會處于應激之中,產生焦慮、憂郁、恐懼、憤怒等負性情緒狀態,致使病情加重。中醫稱其為“因郁而病”或“因病而郁”,所以溝通至關重要,因人而異的溝通技巧是溝通成功的基礎。我們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從糖尿病病人社會環境,軀體狀態,心理因素著手,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通過心理支持、放松訓練等,幫助病人學會自我保健方法,控制情緒,鍛煉意志,正確面對或解除社會心理的刺激因素,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以消除心理因素對血糖的影響,達到預測和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動目的,促進自我管理,改善血糖控制。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眼科; 門診; 溝通; 咨詢技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45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就診觀念和就診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眼科門診長期存在患者多、家屬多、檢查和治療項目多、門診醫生少等問題[1]。因此,要求護士必須具備眼科常見疾病的基本知識,掌握高超的專科護理操作技術,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咨詢技巧,提高護理質量,增加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1 提高自身素質

      1.1 注重第一印象 門診是醫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門診護士的工作表現直接關系到醫院的形象和聲譽。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護士在短時間內獲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護士應禮貌待人,衣著保持大方、得體,態度溫和和藹、誠摯,談吐文雅,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掌握交流技巧,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用實際行動關愛患者,貼心服務,愛崗敬業,以熱情飽滿的狀態迎接每一位患者。

      1.2 加強專科護士的業務培訓 眼科門診患者多、檢查多、治療項目多,幾乎所有專科檢查都集中在門診,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專科各種疾病及治療護理要點,加強業務學習和知識的更新,提高技術質量,潛心鉆研,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做好診室準備工作,維持好就診秩序,診室內保持安靜。及時正確分診、預診和開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患者候診時間,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靈活多變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2 針對不同患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2.1 初診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面對陌生的就診環境感到困惑、茫然,迫切希望護理人員能給予引導。門診的患者多、就醫心切,常會出現不必要的爭吵。門診護士要富有同情心,視患者如親人,理解和體諒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煩惱和困難,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和需要,及時耐心地給予幫助。主動介紹醫院環境和就診流程,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合理規范地疏導管理,避免和減少患者就醫時的緊張和候診時的擁擠,縮短等候時間,使門診工作流暢、高效。共同創造出一個安靜、整潔、有序的就診環境。

      2.2 急診患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眼科急診多以眼外傷多見,患者缺乏心理準備,對突發事件產生恐懼不安心理,門診護士應掌握輕、重、緩、急的原則,協助患者提前就診,配合醫生積極治療[2]。接待患者時態度和藹、熱情、耐心,動作要迅速,操作要熟練,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時以坦誠的態度做好其他候診患者的心理疏導,爭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3 老年患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加,器官功能的減退,老年患者多表現出固執、多疑、行為緩慢、愛嘮叨、焦慮等。護士應耐心傾聽他們的主訴,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談話,或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對老年患者要滿懷愛心、耐心和誠心。根據不同的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給予患者一個恰當的稱呼,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權利。交談時注意語言藝術和溝通技巧,言談舉止要適度,面帶微笑,語言要和氣,吐詞要清楚,用真誠的行為和細致周到的服務換取他們的信任,激發其積極情緒。

      2.4 兒童患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孩子是現代家庭的主體,一旦就診則全家出動,上至父母,下至親朋,醫護人員需要對每位家屬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稍有疏漏,就會引起不滿。醫護人員熟練使用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3],接待患兒時面帶微笑,身姿端正,聲調平緩,眼神要流露出親切和關注,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取得患兒的信任,主動配合各項操作。對不同的交談對象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

      2.5 門診手術患者的語言溝通及護理 對門診手術患者須進行手術前的健康教育,仔細閱讀病歷,了解病情,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各種疑問,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詳細介紹該項手術的名稱、麻醉方式、手術目的、過程及配合要點,用疏導的方法去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增強其信心。用適當的語言交代術前各項準備工作、術中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配合手術。進入手術室,患者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缺乏安全感,這時護理人員應誠懇地向患者進行解釋、安慰[4],手術過程中護士始終守候在患者身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術后主動向患者說明術中情況,肯定患者在手術中的積極配合。同時對患者現有的不適給予解釋和疏導[5],詳細交待注意事項、用藥方法及復查時間。

      3 眼科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咨詢溝通技巧

      3.1 電話咨詢的患者 通過電話咨詢的患者,大多數都是愿意來院就診的潛在人群。電話咨詢人員的表現是醫院留給患者的第一印象,患者往往通過咨詢的結果,判斷是否來院接受治療,如何說服這些潛在的患者來醫院就診需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除了具備商業化的電話咨詢服務要求外,比如禮貌、耐心、熱情,同時還需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強調最重要的是患者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安全的手術和更好的術后視力,并且應明確地建議患者來醫院接受檢查。

      3.2 來院咨詢的患者 對于來院咨詢的患者,咨詢人員應與患者建立朋友式服務的醫患關系,舉止大方,態度和藹,通過交談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解答各種問題,介紹不同的術式和設備的特點,然后根據患者自身的條件和期望值,推薦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交談結束前記錄下患者的聯系方式,詢問患者知曉醫院的渠道和請他向朋友介紹你的醫院,這不僅會給患者一種受到重視的感覺,還有助于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3.3 術前談話 準分子激光屈光手術前,了解患者要求做手術的動機非常重要。要特別注意向患者解釋手術的效果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經過耐心講解和談話,消除患者不切實際的期望,對手術的療效更容易滿足。術前要了解患者的年齡、職業及對視力的要求,制訂個性化的手術方案。術前還需要通過談話、錄像或宣傳冊向患者介紹有關手術的原理、過程、手術方法,增進患者對手術的了解。

      對于綜合性醫院來說,想要吸引更多的患者來到醫院,除了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專業的技術水平外,還需要在細節上滿足患者的需要,更應該在醫療溝通、咨詢方面給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提高醫院的知名度,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整體的醫療服務水平,在未來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為患者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溝通咨詢技巧不僅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還有效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董桂霞.眼科門診病人需求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9):1080-1082.

      [2] 林英,楊霜.門診候診患者的需求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5,20(15):78.

      [3] 趙紅,蘇建華,喬麗娟.護士的禮儀與護患關系[J].哈爾濱醫藥,2006,26(5):100.

      [4] 雷亞文,楊曉蓮,楊麗娟.淺談護理工作中的服務藝術[J].中國醫學創新,2011,1(5):129.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護患;溝通;技巧;護理;應用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過程[1],包括意見、情感、觀點、思考的交換過程,以此取得彼此間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護患溝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向患者提供正確的信息,是實現護士為患者服務,減輕患者身心痛苦,創造良好身心狀態的需要,同時也是密切護患關系,增進相互間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提高治療護理效果的需要。護患溝通技巧的正確運用、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實施醫療護理計劃,對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減少護患糾紛具有重要意義[2]。

      1臨床資料

      為了了解對護患溝通的理解與應用現狀,采用自行設計的護患溝通的理解與應用調查表,按抽樣比例,在內科、外科不同的病房內發放調查表60張,回收率93.3 %,調查表采用無記名形式,調查結果見附表。

      2調查結果分析

      附表可見,護士對護患溝通的基本知識缺乏了解,對影響護患溝通的因素這一問題,有32.1%的護士不完全了解或不了解;對護患溝通技巧,僅有17.9%的護士掌握較全面。

      在臨床工作中,護患溝通的應用不全面。在執行治療護理操作時是否應向患者進行解釋,有14.3%的護士認為只需認真細致做好治療護理即可,不必解釋。在如何與新病人溝通的問題上還有10.7%的護士不知道如何進行溝通,這些問題都間接反映了部分護士護患溝通知識缺乏,責任心不強,從而影響了護理質量的提高。

      消極的溝通方式在臨床護理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對老年嘮叨病人有不耐煩態度的占10.7%;對患者不合理要求采取不理睬的態度占32.1%。這些消極態度極大影響了護患溝通,又不利于患者滿意度的提高。

      3在臨床護理中正確的運用護患溝通技巧

      患者入院后首先面對的第一位醫務人員即為護士,此時雙方之間的護患溝通便開始了。

      3.1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是以人體語言作為載體,即通過人體的目光、表情、動作和空間距離等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往。非語言溝通除了能輔助有聲語言的作用外,由于其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吸引力,所以往往比語言信息更有感染力。有人認為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甚至超過語言性溝通。

      面帶微笑的接待患者是進行護患溝通的第一步,微笑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此時護士雖然還未開口,但那親切的微笑已給患者帶來愉快,從而增加對護士的信任。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可以通過目光溝通情感,表達信息。護士可以通過目光表示傾聽病人的敘述和對病人的痛苦表示同情,使病人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友善的目光可以給病人帶來良好的心境,甚至有時還可以穩定病人的情緒。

      護士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沉者、穩重,良好的氣質風度都可以消除患者的疑慮,給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反之護士不良的非語言刺激,可使患者猜疑、恐懼、氣憤而加重心理負擔,從而影響護患溝通和治療。

      觸摸是一種有用的護患溝通方法。在不適于用語言表示關懷的情況下,可以用輕輕的撫摸來代替,撫摸可以使不安的患者平靜下來,對聽力和視力不佳者,撫摸可使對方引起注意,起到加強溝通的作用。但觸摸也可以有負反應,影響因素有性別、社會背景、觸摸的形式及雙方的關系等,若使用不當,反而會引起不良作用。

      3.2語言溝通

      護患溝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談,即語言溝通。護士所使用的語言應是親切、溫暖、善意、禮貌的語言,不能使用影響護患溝通的直、快、粗的語言,應注意說話的態度、方式、語音、語調,創造和諧融洽的氣氛,針對患者住院期間不同的需要,應采取不同的談話內容,如患者入院時,應給予熱情詳細的入院介紹,包括自我介紹、主治醫生、護士長介紹、環境介紹、作息制度、探視制度、陪護制度、醫院規章制度等;患者住院期間,根據不同時期疾病發生發展的知識,相關疾病知識以及怎樣配合治療、護理的知識,手術病人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等;出院病人怎樣進行功能鍛煉、康復要點、定期復查、隨訪等。這些護患溝通的內容,都需要護士運用語言來完成,從而使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掌握患者不同的個性及心理特征是交談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護理給予病人的已不僅是生活上的照顧和生理上需求,而是心理和個性的滿足[3]。對不同個性的人采取不同方式,對精力充沛、感情、語言、動作強烈迅速的“興奮型”患者,注意談話在平靜氣氛中進行;對性格較為固執,做事缺乏果斷的“安靜型”患者,談話要有耐心,循循善誘,措辭婉轉;對年輕患者交談要注意避免教訓性的語言,以免引起反感;與老年患者交談時應使用尊重、關心、體貼的語言,并輔以積極有效的傾聽,增強交流效果。

      3.3其它形式的溝通

      宣傳資料的溝通是進一步完善護患溝通的重要手段。病區黑板報、墻報、宣傳欄、健康教育處方等各種衛生宣傳資料,使患者對疾病的康復有了更深的了解。患者意見征求本的使用,既反饋了護理質量,有利于護理工作的改進,又促進對患者需求的了解。

      高超的護理技術操作也是影響護患溝通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護士應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用嫻熟的技術換取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4結論

      綜上所述,護患溝通是一門藝術,要掌握這門藝術,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4],需要護士不斷學習,并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探索,提高護患溝通的技巧,使護患之間建立理解、信任、支持的護患關系,同時利用護患溝通的正確方法去識別和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有效的護患溝通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春梅. 護士與病人溝通技巧初探[J]醫學理論與實踐, 2003,(08): 977.

      [2] 魯國英、楊莉、樣結. 溝通是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的橋梁[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8,(10):74.

      [3] 王允下、張戰地、陸毅.門診部實施ISO9004-2國際標準.加強服務質量管理.護理管理雜志,2001,(01):28-30.

      [4] 王美蘭、厲瓊、邱壽珠、陳秀清、陳曉宇. 護理人員的護患溝通能力調查及分析[J]護理與康復, 2008,(05):332-333.

      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護患溝通;老年患者;臨床應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373-02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年齡逐漸向平均壽命延長和老齡人口增多這兩個方面發展。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因此,老年患者不斷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的心理防衛及適應能力的下降,對軀體疾病及所帶來精神負擔逐漸加重,一旦受到疾病的侵襲,必然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慌、不安等較復雜的心理變化,這也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護患之間如何進行良好的溝通,特別是住院期間取得老年患者對治療的合作,需要護理人員掌握必要的溝通技巧。

      護理工作離不開人際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護士除了與同事、醫生及其他人員之間進行溝通信息外,在按護理程序護理病人的每一個環節中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有效的溝通能增進護患間的相互理解,提高信任度,減少護患矛盾。因此護理人員掌握一些常見的溝通技巧并合理應用十分重要。我科針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結合優質護理活動的開展,強化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充分認識到對老年患者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心理動態,滿足患者心理需要,是促進老年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就此淺談以下幾點的體會: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焦慮 一方面老年患者適應能力差,住院后飲食、起居、睡眠等因治療及護理工作而受到干擾或因環境的改變而難以適應所致;另一方面因對疾病知識的缺乏而導致焦慮。

      1.2 恐懼 當患者在被動地接受各項檢查、治療和護理措施時,會使患者產生恐懼;并且某些疾病的本身所產生的癥狀如劇烈的疼痛、頻繁的嘔吐、持續的高熱也會讓患者產生恐懼心理。

      1.3 孤獨心理 老年期由于身體各器官逐漸衰老,心理狀態也隨之變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孤獨和寂寞常在失去重要的生活依靠時產生,特別在失去配偶時表現的更加明顯,孤獨和寂寞的程度受個人性格及過去家庭生活是否和諧幸福等因素的影響。[1]此時由于老年期生理和病理的變化,使老年人感到空虛和寂寞,煩躁無聊,產生孤獨感。

      1.4 悲觀心理 老年患者治療后若病情反復遷延,治療效果不明顯,以及伴隨著各種功能的減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往往會變得異常悲觀。[2]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應盡心盡力,通過語言和行動給予耐心的疏導和特殊的照顧,向病人仔細說明衰老程度的差異以及保持積極樂觀愉快的心理可增加機體疾病的抵抗力等,并介紹長壽老人的生活經驗和防止衰老的措施,使他們從心理上振作起來,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2 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評估

      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對患者心理做出正確診斷,給予心理治療,針對不同民族患者個體差異及疾病階段所表現的不同心理,遵循護理程序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3]

      2.1 評估 細致觀察了解患者的性格、愛好,病情變化和家庭環境情況,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動,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收集資料的方法,一是通過直接和患者交談,二是通過和患者親人交談,也可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形式,從中收集其心理變化信息。

      2.2 護理診斷 分析患者的心理,提出心理護理診斷。針對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心理護理診斷不是一次完成的,要根據患者的心理活動,不斷修正完善。

      3 與老年患者溝通的技巧

      3.1 端莊的儀表及洗耳恭聽是護患溝通深入的關鍵 有研究表明,84%的人對另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來自于他的外表[4]。在日常工作中,護士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增進患者的信任感。為了更好地塑造護士形象,親合護患關系,我們一方面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美化自己的言行、舉止。另一方面在與病人交流、談話時,要大方得體,態度從容鎮定。

      3.2 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老年患者入院后,對周圍環境不適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會焦慮、恐懼情緒,此刻患者渴望有人與他主動溝通,了解醫院情況。護士應抓住這個時機,接近患者,以簡短的寒暄與問候開始,然后進行入院宣教,了解老年人家庭生活環境和老年人的個性特點,盡可能給患者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緩解患者的陌生和緊張感。護理上對患者細致周到,不厭其煩,盡可能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陪同并指導其做各種輔助檢查,使老年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覺。

      3.3 尊重、理解、關愛患者 對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自卑心理,他們希望被重視和受到尊重,作為和患者密切接觸的護士,首先要尊重、關心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給予患者一個恰當的稱呼,切忌直呼病人床號。也可以坐(蹲)在老人的床邊,投以關切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講話禮貌,態度和藹,耐心聽取他們的主訴,對老人的健忘和羅嗦給予諒解,對老人的要求盡量滿足。[5]切不可左顧右盼,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

      3.4 采用不同溝通方式 患者來自四面八方,由于年齡及文化程度的不同,需要每名護士在護患溝通中要充分了解患者,才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文化層次較低的或老年人溝通要尊重他們,而且要通俗易懂,必要時可重復。在回答患者提問題時,應以事實求是的態度,知道多少回答多少,不知道的,查閱有關資料后再回答。與同齡患者溝通應平等相待,看成自己的朋友;與患兒溝通應愛護、關心、撫摸。總之,護士依據不同的患者,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溝通,使患者予以接納,達到溝通目的。對不同國籍、不同民族患者要尊重他們的風土人情和習慣。對不同患者,只有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溝通,才能達到有成效的溝通。

      3.5 通俗易懂的語言是護患溝通的基礎 護士與老年患者交談時,吐字要清楚,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交流中力求親切大方,以熱情友善的目光正視患者;注意講話的方式和態度,要用建議和商量的語氣,不要用命令和強迫的語氣;當患者詢問病情時,由淺入深地讓患者了解病情,適當給予通俗的解釋,使患者能正確認識自身的疾病,且不可粗暴,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出匆忙的態度。對特殊病如癌癥患者,應遵循保護性的醫療制度,不可直言相告,可用委婉的用辭如把“癌”字說成“潰瘍”或“腫塊”等,避免患者產生恐懼心理。護士用真誠的行動與細致周到的護理去取得患者的信任。

      3.6 鼓勵患者表達 護士要學會傾聽與沉默,伴隨患者述說的語言、聲調、表情等,加以點頭和眼神的關注,使患者感覺到護士不僅是在聽,而且已經體會到他的心情。沉默一般用于溝通中期,主要是給患者提供思考的空間,尤其悲傷時護士沉默片刻,患者會感到對方在認真聽他講述,他的講述已感動了對方,而且達到情感的交融,并給他繼續講述的信心,同時也增加對護士的信賴感

      3.7 把握溝通的時機 護士應抓住每次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并分析其原因,運用適當的語句與患者進行溝通,護士可以利用在床頭交接班、晨間護理、入院宣教、輸液等護理操作的時間與患者進行融洽的溝通。

      3.8 非語言溝通 護士與患者除了依靠語言性溝通外,還要善于用敏銳的觀察和非語言進行溝通。主要是指行為舉止的溝通,包括面部表情、目光、身體姿勢等方面。目光接觸是行為舉止中最重要的一種信息渠道。面部的表情和眼睛的運動,可以表達出喜怒哀樂。目光是眼睛的語言、心靈的窗戶,為患者送去親切自然的目光,可使患者感到舒適、輕松,雙眼應平視患者的兩眼到嘴之間,對視時間約占時間的50%-70%,這樣患者可覺得被重視;表情是情感的語言,面帶微笑是護患交流時最常用的表情,它雖無聲但可體現尊重、友好的情感,使患者感到親切、安全。

      3.9 護理操作技巧的應用 應用精湛的護理操作技巧贏得老年患者的信賴和配合,護士在實施各種護理操作時,都要注意掌握無痛性操作技術。如在靜脈穿刺時,盡量做到一針見血。護士沉著、冷靜、敏捷、嫻熟的無痛性操作技術,是維系溝通效果的橋梁。熟練的操作技巧可給患者留下安全、信任感,同時也能使患者的情緒得以平靜。

      4 體 會

      21世紀的老年患者的護理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老年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理服務是護理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及努力的方向,隨著新世紀護理服務的發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將有更快速的發展和完善。護理人員不但要學會老年疾病的護理知識和技巧,而且要掌握促進老年人健康的知識和方法,更要關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問題,尊重、愛護、關心老年患者。

      參考文獻

      [1] 翟繼賢.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實踐醫學雜志,2001,14(3):206-207.

      [2] 王莉,魏芝鳳,巴亞輝.老年病人康復期的心理護理.黑龍江醫學,2001,25(11):851.

      [3] 汪劍琴.老年人心理特點與老年工作策略思考[J].管理觀察,2009,(12).

      相關期刊更多

      滿學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

      寵物世界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源流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www.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