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未來城市建設的幻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田園城市;城市規劃;城鄉發展;農業生態系統
中圖分類號:F2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0)03-0109-02
一、規劃建設中要統籌城鄉發展
在工業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Ebenezer Howard吸取各地試驗的經驗和營養,提出“田園城市”理論,并于1898年以“明天:一條正真改革的和平之路”為題發表;1902年改為“明天的田園城市”。霍華德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也是引起廣范共鳴的一點是:“人們不應該流入已經擁擠不堪的城市了”。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以更為健康和自然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口(Howard,1965)。霍華德的書正是展示了一條實現這種革命性的城-鄉一體之路的第一步,這種聯姻便是田園城市(Garden City)。
霍華德理論指出:每個城市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塊磁鐵,每個人是一個鐵針。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方法,來形成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以更為健康和自然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口(Howard, 1965)。他用三塊磁鐵來說明這種情況,即:城市、鄉村和城-鄉一體。城市和鄉村都各有優劣勢。霍華德的書正是展示了一條實現這種革命性的城-鄉一體之路的第一步,這種聯姻便是田園城市(Garden City)。城-鄉一體:將城鄉聯姻形成第三塊磁鐵,目的是將鄉村的優美和城市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一個人口密集的中心,被更大面積的農業區域所包圍和限定,使農民能很方便地進入城市市場,而城市居民則能很方便地獲得田園之樂。這不是在鄉野中的一個鎮,更不是一個花園郊區(Garden Suburb),而是一個城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機體。田園城市是工業時想的和諧模式,也對當前我國的城鄉規劃建設有參考價值,尤其是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概念要求我們改變以往的過分注重城市發展、忽略和弱化農村發展的路子,從顧全大局協調發展的高度來實施統籌城鄉發展。山水園林城市有其自身特點和要求,山水城市中的 “山水”是自然一面,“城市”是社會一面;山水城市講究共生、共存、共榮、共樂、共雅。
二、讓農田融入城市,重視農地的作用
19世紀末,霍華德的田園城市針對工業革命以后城市的污染和貧民窟等問題,把鄉村和城市的改進作為一個統一的問題來處理,使城市溶解在農村中。
在城市建設中,城市農田與城市公園比較,這些農田可通過社區居民進行維護,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可使拆遷的費用降到最低點。這就需要我們在城市規劃和管理中加強對農田的保護和利用。
1.將“都市里的鄉村”改變成為農田。
2.推廣社區農業化。將社區中無商業價值的廢棄土地、住宅前后的空地等改成農用地,可大大提高整個社區的自然生態環境。
3.保留特殊生態安全戰略點。
4.保留特殊的農業生態系統。
5.保留農副產品供應鏈上的關鍵點。
6.與城郊綠化隔離帶結合起來。
農田滲入城市,城市溶解于廣大的農用地中,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回歸,反映了城鄉一體化的戰略。城市決策者需要從生態戰略高度出發,通過開發“都市里的鄉村”、推廣社區農業化,保留特殊生態戰略點、特色農業生態系統、農產品供應鏈上的關鍵點和城郊防護林帶中的農用地等,使農田漫布于城市用地中,創造一個清潔高效的城市,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實施城市管理,創新城市收入和運營機制
霍華德不僅關注城市的空間布局及規劃,也對城市的管理進行了探討。1919年,英國“田園城市和城市規劃協會”經與霍華德商議后,明確提出田園城市的含義: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能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的土地歸公眾所有,由一委員會受托掌管。
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的設想后,又為實現他的設想作了細致的考慮。對資金來源、土地規劃、城市收支、經營管理等問題都提出具體的建議。霍華德關于田園城市的思想在二十世紀被奉為一種可貴的理論探索,當然不完全是一種烏托邦的幻想,它有著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他對社會底層人士生活和社會種種弊病的關注,他使人們認識到完全可以通過另一種模式的探索而建立美好的家園。
四、田園城市理論的局限性
霍華德雖然在書中詳細的計算了田園城市的收入和支出的種種詳細賬目,但是一個社會的良好運作并不完全取決于這些數字的合理性,還與許多其他因素有關。霍華德提出的“有機分散”理論雖然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社會弊端而提出的,他的田園城市雖然與外界通過鐵路相聯系,但是他從產業、經濟、稅收上都是采用一種內向模式,試圖脫離大都市的影響,這似乎與當時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相背離。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在其著作的論證中也還有幾點讓人覺得不現實的地方,首先是他把田園城市從資金到管理都賦予四名“托管人”進行管理,這等于將整個社會的協調運作寄望于個人的道德。其次市民在城市中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這種土地的租用方案固然有利于城市的整體管理,但是這種方式似乎無法給人以必要的安全感。
五、田園城市對未來的發展影響
霍華德的理論因為種種原因在20世紀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是這種現象在本世紀中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現代通訊方式的改變,從很大的程度上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通過具體的交通工具。這很可能會導致生產方式的改變,人們可以各自在家中通過網絡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來完成本來需要在一起進行的工作。生產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型的城市商務中心可能會被各種分散的小工作室所取代,繁忙的高速公路會被同樣忙碌的網路交流所代替,而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由形態上的模仿而轉變成真正實現。
完美的理論建構并不能保證其一定能轉變為美好的現實生活,它需要各種條件的成熟,但是即便是這樣也不應該抹殺一個有預見性的理論的偉大,因為今天的不現實可能就會變成明天的現實。
參考文獻
[1]L?貝納沃羅著,薛鐘靈,等譯.世界城市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埃比尼澤?霍華德著,金經元譯.明日的田園城市[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