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冶金工業市場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利率市場;核心企業;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8-0006-02
首先讓我們來看兩組數據:
根據統計,截至2012年6月底,全國工商登記的中小企業從數量上已達到5204.64萬戶,其中中小企業達1308.57萬戶,個體工商戶達3896.07萬戶,中小企業的數量占企業總數的95%以上。這些中小企業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納稅額占到國家稅收總額的50%左右,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我國GDP的60%。中小企業面臨的是充分競爭市場,具有靈活、高效等特點,能有效引導了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健康增長。中小企業大量存在,并在我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中華全國工商聯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下企業中有90%的企業沒有和銀行發生過任何借貸關系,而微小企業中95%沒有和銀行發生過任何借貸關系。
截至13年6月,我國四大行國內個人活期存款余額就達到10.35萬億元,活期存款的利率為0.35%,而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經常甚至超過5%。貨幣基金的收益超過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額寶”自13年6月13日開通存款業務以來,9個月不到的時間內規模超過4000億,通過天弘貨幣基金進行運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過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個例子說明,數量巨大,并且在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中小企業無法取得貸款,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中小企業企業經營狀況的高風險性與銀行放貸的審慎性原則顯著沖突,從世界范圍內來看,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成本和數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傳統的抵押模式阻礙了輕資產企業獲得貸款。我國銀行業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來獲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資產的大型企業、資金狀況良好的企業往往容易獲得貸款,而最需要資金支持的中小微企業往往因為抵押物不足無法取得貸款。
(3)金融的定價機制比較紊亂。2011年以來貨幣環境總體穩中偏緊,并且這種狀態在2014年將延續。數量工具控制下,大企業貸款具有天然優勢。同時,由于利率水平整體較低,小企業在資金使用效率、資金價格上與大企業的差異無法得到充分體現。
第二個例子說明,利率市場化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銀行面臨成本提升的壓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機構堅持審慎原則,仍然把貸款資源配置大幅傾向大中型企業;而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聯網金融迅速正發展倒逼銀行進行改革。貸款利率下限已經放開,未來存款利率市場化將進一步壓縮銀行的凈息差,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銀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貸款投向其更有定價能力的中小型企業。由于目前國內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現狀短期內無法改變(2013年中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成了銀行業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凈息差收窄的重要選擇。歐洲和美國的大型銀行正是通過向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和服務,提升定價能力,使得凈息差大大高于我國。(2010年美國銀行業凈息差3.7%,遠超我國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然而,由于中小企業未建立征信系統,且單筆業務量小,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需要經過大量的調研論證,耗費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費高昂的成本也無法保證貸款的安全,此類貸款的高風險性與銀行的審慎原則是相悖的。因此,我國銀行業陷入了這樣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趨勢下銀行需要開拓定價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貸款業務來增強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資產較輕、風險較高,與銀行貸款的審慎性不符。而設計合理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正是解決這一困境的良方。
供應鏈金融是指核心企業、金融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機構,利用各自優勢,整合信息流、物流狀況,使信息充分流轉,最終形成新增的、低風險的業務合作,從而使得整個產業鏈更高效運轉的一種綜合性金融解決方案。
站在銀行角度,供應鏈金融是銀行的一種業務模式,銀行依托核心企業,通過對供應鏈上物流、資金流的控制規避供應鏈單一企業的信用風險,為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站在供應鏈各企業角度,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上個企業利用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滿足自身資金周轉需要并維持供應鏈的正常運作;站在電子交易平臺服務商的角度,供應鏈金融的解決方案是由提供貿易融資的金融機構、核心企業自身,以及將貿易雙方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有效連接的技術平臺提供商組合而成。技術平臺的作用是實時提供供應鏈活動中能夠觸發融資的信息按鈕,比如訂單的簽發、按進度的階段性付款、供應商管理庫存的入庫、存貨變動、指定貨代收據的傳遞、買方確認發票項下的付款責任等。
在整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帳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結果最后造成資金鏈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們發現,一般意義上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業貸款成為可能,實際操作中,雖然得到了核心企業的擔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銀行依然面臨信息不對稱風險和道德風險。因此,當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在抵押品價值估算方便、變現能力強的鋼鐵、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領域,希冀通過抵押物的變現能力來減輕流動性風險。事實上,由于不直接參與產業鏈的業務環節,銀行得到的信息總是不充分的,因此,銀行應該跳出依靠抵押品來保證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過價值成長判斷來保障貸款的安全性。獲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徑就是讓業務的直接參與者核心企業深度參與該業務,把產業鏈中最有話語權、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業利益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深度捆綁起來。擁有充分的信息后,銀行的利益保障不再僅僅依賴于流動性好的抵押品,從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行業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開。
我們設計了一種簡單、安全的解決方案――核心企業深度介入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如下圖):銀行以低于市場利率的利率貸款給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再將該筆貸款以委托貸款的形式委托該銀行以較高的利息貸款給需要資金的供應商和經銷商,在此過程中銀行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1.銀行以低于市場的利率向核心企業貸款
2.核心企業向銀行申請委托貸款
3.銀行以委托貸款的形勢將該筆資金貸給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
4.銀行以委托貸款的形勢將該筆資金貸給核心企業的下游經銷商
5.核心企業掌握上游供應商的資信情況,并要求上游企業進行應收賬款抵押
6.核心企業了解下游經銷商的經營狀況,并要求下游經銷商進行貨物、單據抵押
如上圖所示,整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核心企業資信狀況優秀,但本身不需要貸款,而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屬于輕資產中小企業,不符合貸款要求,但急需資金支持,一般情況下只能通過民間融資,但成本高昂。通過核心企業深度介入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參與業務的多方都能受益。
1.銀行方面。銀行僅僅需要與核心企業發生直接信貸關系,核心企業資信優良,擔保充足,各類審批手續簡單便捷。雖然貸款的利率低于市場水平,但貸款安全性很高,低于市場的利率部分也能通過委托貸款的手續費得到補償;
2.核心企業方面。由于核心企業對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具有較高的掌控力,并且對其資信狀況、經營狀況非常清楚,委托貸款業務的風險可控,通過這筆業務,核心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資金收益。同時,與上下游的貸款業務加強了多方的聯系,強化了合作關系。并且為供應商提供資金,可以改善其資金不足導致的效率低,供應不足、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狀況,為經銷商提供資金支持可以提升其渠道拓展能力,批量進貨能力,從而促進核心企業業務的發展,增加企業效益。
3.上下游中小企業方面。由于規模偏小、風險較高,資金問題往往只能通過民間借貸解決,成本非常高。通過核心企業深度介入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一方面得到資金支持且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核心企業的合作關系,促進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由此可見,在利率市場化的形勢下,核心企業深度介入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可以為銀行以及整個產業鏈帶來價值增值。
參考文獻:
[1]王衛東.A白酒企業建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可行性分析.河海大學MBA畢業論文.
關鍵詞: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路徑
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現狀
目前,在我們國家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管理體制不完善,沒有健全、完善的責任、權利結合的機制。同時部分企業切實發現意識和認知的問題,亟需轉變。同時,施工單位對于應有的成本管理掌握未能加以重視,對這方面均比較忽視,且有關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特別是在責任心方面更是缺乏。且材料的整個采購流程也存在制度問題,在具體的材料應用中,未能結合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限額,引起材料無功損耗嚴重。施工程序設置的缺少合理性,造成窩工浪費的現象,加大了人力和物料以及資金方面的投入。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要在未來工作中優化、改進的。
2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路徑
2.1完善工程成本管理機制
(1)管理層:針對工程項目的基本內容,由成本管理的管理層,結合市場的基本情況,對項目成本展開適宜的預算,明確合同的真實價格,制定相關計劃,結合項目目標文件,實現對成本目標的建立。(2)項目管理層:結合制定目標成本,在授權范圍內,按照規范展開對項目的成本的提出項目成本,且制定相關管控策略。
2.2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系
項目管理需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通過強化市場分析,明確市場基本需求和內容,結合生產經濟等內容,實現對項目管理的優化和改進,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選取適宜的激勵積極,促使管理人員的利益與成本管控相結合,再根據項目的實施的需求,選擇適宜施工應用管理方式,綜合市場競爭力分析,構建適宜保障機制,保障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作用。結合經營目的和生產目標,重視技術發展和管。針對具體的工程項目分析工程中的重點難點任務,結合設計人員的具體方案,分析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并完成對設計的優化和改進。另外,構建完善的質量審核指標,在保障質量的基礎上,合理控制減少成本,并將成本控制貫徹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將其作為項目的基礎,突出其重要性。
2.3員工管理掌控
針對人工費用控制方面中的消耗天數可能多出定額的天數,需結合工程設計內容,適當的對員工工資進行控制,避免拖工。并且還要針對項目,培養技術人員,給調節每個工序人數松緊情況要提供方便,不單可提升程度進度,還可最大限度縮減成本。
2.4材料管控
材料是工程項目成本主要構成,在具體材料成本控制,需結合具體的采購流程和采購分析流程,通過優化采購流程,縮減采購成本。可以選擇具有高信用和價格適宜的供應商,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另外,根據工程的材料預算和具體設計,必須要仔細的去分析,若有正式設計改變或者是口頭改變一定要及時的簽證補充預算,及時的計算進度款以及差價。
2.5加強財務人員綜合素養
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對項目的成本的影響十分顯著。項目成本控制時,必須要結合先進的培訓理念和成本控制思想,展開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任務。培訓可以采取分批次培訓的方式,每次選取幾名財務人員,采用實操、模擬等方式,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另外,培訓中需重視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培訓,保障財務人員具有極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并嚴格的遵守項目的規章制度。按照相關標準展開財務核算、成本管理等內容。根據工程的基本內容,構建與之相符的管理制度,合理監管,促使項目可以達到市場的高標準。并通過構建的良好的企業文化,保障員工的凝聚力,促進整體素質提升,為單位發展和贏取市場份額。
2.6工程成本科學預算
工程的整體成本預算,對后期成本控制的作用明顯,是推動項目收益增加的有效途徑。借由工程成本預算,解決之前成本管理方面太于過依賴財務的決算表格的情況,避免成本失控。工程在施工準備這個時期,應將定額要求當作依據,確保做好施工圖預算這項工作。
2.7改善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階段是根據圖紙投入人力、原材料的一個半成品,還包括機械設備、周轉材料優化工程的的流程。受到施工方案的影響,工期和設備需求均存在差異,最終產生的成本差異也明顯。針對這類情況,需要通過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實現對施工方案成本的控制。施工編制時,需要結合相關指標和標準,結合原有工藝流程,擬定施工計劃,并采取適宜的優化方案,選擇最優的施工方案,達到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率的目的。此外,具體的組織設計中,需要注意對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重視其的適應性和價值性,保障工程項目順利完成,實現縮減成本,推動項目效益實現。
3結束語
工程項目管理是促使項目成本降低和提升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徑。現階段,受到緊縮貨幣政策和縮減基礎建設投入的影響,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過分析現代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現狀,明確具體存在問題,在提出符合背景的成本管理路徑,完成對的成本超限的得預防和控制。具體項目成本管理路基,主要通過機制、體系和人才培養、組織設計等內容,完成對項目的管理和控制,在保障項目整體安全的基礎上,擴大企業的效益。從而使得施工企業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向文武.談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J].現代管理科學,2013,(7):178-179.
[2]李慧民.建筑工程經濟與項目管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4.
[3]劉伊生.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