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產品;農藥;殘留;危害;檢測

      中圖分類號: S481.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2.007

      農產品作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其食用的安全性不容忽視。近期由于農藥殘留超標而導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其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針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的危害性,要采取相應的檢測技術進行監測,才能確保食品安全。

      1 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的原因及危害

      1.1 農藥殘留超標的原因

      一是一些農藥生產廠家只關心農藥的藥效,而忽視了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危害性,致使農產品的農藥殘留超標;二是由于農民濫用農藥,由于農民對農藥性質及使用標準等相關常識缺乏了解,在給果蔬等直接施用農藥后,會在作物的表面或是內部殘留藥劑,或在儲藏期使用農藥,也可導致農藥殘留;三是在農藥用量過多、濫用高毒和劇毒農藥等情況下也會致使農藥的直接殘留;四是農民的科學種植水平不高,由于文化程度等原因,對一些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實驗、示范很難掌握,因此很難種植出高品質的農產品。

      1.2 農藥殘留超標的危害

      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只攝入少量或是污染較輕的帶有殘留農藥的食物,是不會有比較明顯中毒癥狀的,不過也有可能會出現輕度的頭暈、惡心、乏力及精神欠佳等情況。但要是攝取大量或是污染較為嚴重的高殘留農藥的食物時,就會產生比較明顯的不適感,表現的癥狀如嘔吐、腹瀉、心慌等。更為嚴重者會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除此之外,如果長時間食用帶有農藥殘留的食物,使之在人體內日益的積蓄,一旦超量會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例如男性不育、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并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農用的殺蟲劑如果殘留在食物當中,也能夠導致疾病的發生,如消化黏膜有炎癥以及形態病變等。

      2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針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技術也在日益的發展和完善。很多國家都對食品中農藥殘留限量的規定有了新的調整,進一步加強了相關檢測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特別是在很多領域開展了針對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效。其主要檢測技術大致可分為化學檢測法、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儀器分析法等。

      2.1 化學檢測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機磷農藥的氧化還原的特點。有機磷農藥所含的磷酸酯、二硫代酸脂、磷酰胺等能夠在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水解為磷酸和醇,而其產生的水解產物與檢測液發生反應后,檢測液由原來的紫紅色變成無色。此方法的優勢是解決了使用酶的不穩定性和保存困難的問題,弊端是只能檢測有機磷農藥,靈敏度低,還容易被某些還原性物質干擾。

      2.2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的應用原理是利用乙酰膽堿酯酶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所產生的生化反應為依據,從而對農藥殘留的微量和痕量進行快速檢測的技術。近年來很多國家花費大量的精力在選用酶的種類、底物和檢測方法的研究上,例如使用植物酯酶水解2,6-二氯乙酰錠酚,觀察溶液反應前后顏色的改變來斷定酶的活性。酶在催化2,6-二氯乙酰錠酚后會分解出藍色靛酚,當有機磷農藥抑制了酶的活性時,會導致樣品溶液變成淺藍色或是保持橙色不變,然后與對照溶液相互比較以確定是否存在有機磷農藥成分。

      酶抑制技術的好處在于其具體操作簡單,快速、經濟等優點,但是其缺點是不能定性定量,對某些蔬菜如胡蘿卜、西紅柿等的檢測容易擾,因此只適合用于初步篩選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隨著不斷的深入研究,酶抑制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除了原有的比色卡法、分光光度計法以外,很多國家新研究出乙酰膽堿酯酶――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實現了化學能向可測物理量的轉化,為農藥殘留的檢測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

      2.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技術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兩種應用在農藥殘留的檢測方面。其中酶免疫技術分析是建立在抗原和抗體特異性識別和結合反應的基礎上的分析方法,而且在酶免疫分析技術中酶聯免疫分析(ELLSA)的研究應用在國外已經日趨成熟,并被普遍應用在農藥殘留檢測中。

      2.4 固相萃取技術(SPE)和固相微萃取技術(SPME)

      當前,這兩項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應用的已經相當廣泛了,它的優勢在于不僅克服了液―液分配和一般柱層析的弊端,還具備高效、簡單方便、快速、安全和方便前處理自動化等多個優點。

      總之,為了更快更好地解決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這一突出問題,就要不斷提高相關檢測技術水平和完善檢測規范建設,借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檢測技術,從而實現農藥殘留檢測更加快速高效的目的,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

      參考文獻

      [1] 張玲,祁玉峰,控制農藥殘留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J]. 河南農業科學,2002,(10).

      [2] 楊京,趙會薇,許素娟.減少農產品農藥殘留方法探討[J]. 農業科技通訊,2014,(08).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TS20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306-01

      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是把好蔬菜質量安全關的手段之一,2012年全國各地《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已經啟動,農藥殘留速測儀可以快速檢測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從而能夠有效地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因此,采用快速檢測農藥殘毒技術開展蔬菜質量安全全程跟蹤是目前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1-4]。

      1 基本原理

      根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能抑制昆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中乙酰膽堿酶的活性,造成神經傳導介質乙酰膽堿的積累,影響正常傳導,使昆蟲中毒致死的機制,用于對農藥殘留的檢測中。如果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或殘留量較低,酶的活性就不被抑制,試驗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水解產物與加入的顯色劑反應產生顏色。反之,如果蔬菜的提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酶的活性就被抑制,試驗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酶水解,從而不顯色或顏色變化很小,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值隨時間的變化,計算出抑制率,就可以判斷蔬菜中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類酯農藥的殘留情況[5-6]。

      2 操作流程

      現以上海瑞鑫農藥殘毒速測儀為例,詳細講解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操作流程。

      2.1 試劑配制

      提取液:將1袋提取液粉倒入500 mL的玻璃瓶內,加入510 mL的蒸餾水,搖勻后溶解備用。酶:加入3.1 mL的提取液。底物:每瓶底物粉加入3.1 mL的蒸餾水。

      2.2 空白處理

      校正:儀器每天開機后,應進行1次校正。“檢測”確定,選擇“校正”。校0:擋光塊放入檢測通道,蓋好蓋板,按“0”透光變為0.0分批校正,先校正1~6通道,取出再校正7~12通道。校100:校正好0以后,將擋光塊取出,保證每個通道都沒有東西的情況下,蓋好蓋板,按“100”,使每個通道的透光值顯示在100±1范圍即可,若按1次沒有校正到位,可以再按1次。

      2.3 樣品處理

      取表面干凈的蔬菜或瓜果,將樣品切成1 cm×1 cm大小置于小燒杯內,用天平準確稱取1 g,用移液管提取5 mL提取液浸泡,用震蕩箱震蕩2~3 min或者在常溫下放置10 min,期間晃動燒杯多次,使蔬菜中的農藥能充分溶入液體內。用移液管吸取上清液2.5 mL移入比色皿,即為檢液。

      2.4 上機測定

      在比色皿內加0.1 mL酶液及0.1 mL顯色劑混勻后放置15 min,然后立即加入0.1 mL底物混勻,立即倒入比色皿中放入通道,蓋好蓋板,按啟動鍵開始檢測,時間到后顯示結果,按“Y”鍵保存結果并自動打印記錄。

      3 注意事項

      3.1 提前做檢測空白

      每次檢測樣品前都應對藥品的活性和儀器的性能給予驗證,做空白試驗就是體現這個過程。初始吸光度A1的大小一般在0.1~0.3,3 min后吸光度A2在0.6~0.9,此時顯色劑、底物是最好的,沒有失效。若A1值超過0.5,若沒有人為操作失誤,首先看顯色劑是否顏色異常,然后考慮底物失效的問題。Ac=A2-A1的值在0.3~0.8時,說明酶沒有失去活性,可以使用;通常應在0.5~0.6(小于0.3的原因:一是酶的活性不夠,二是溫度太低)。

      3.2 操作動作快速

      加底物和上機的過程要盡可能地快速,最好2人共同操作。酶分解底物、分解物再與顯色劑結合的過程是非常快,如操作不熟練就會產生人為誤差[7]。

      3.3 放置時間和溫度

      時間:在標準方法中規定的是30 min,由于藥品質量的改進,現在可以是15~20 min(藥品質量的提高,反應時間縮短)。樣品放置時間與空白放置時間嚴格一致。

      溫度:37~38 ℃(恒溫箱)。根據藥品性質,25 ℃以上的室溫就可以,實際上在溫度超過10 ℃以上即可操做。

      3.4 假陰性與假陽性問題

      假陰性是因為某種農藥對某種酶抑制作用很小或無作用而產生的,表現出無農藥的假象。假陽性是由于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導致底物不能被水解,無法與顯色劑結合顯色造成的,其結果似乎與提取液中有農藥殘留類似。解決辦法:選擇有較好活性、較強敏感性的酶。

      3.5 檢測結果異常情況的處理

      若一組樣品抑制率都是負值,如果已加顯色劑,則考慮藥品在冰箱存放時間較長、溫度太低的狀態使用時經常產生這種情況。

      檢測結果為0.00%的數據,大部分是一個假值,當抑制率小于-10%時,儀器會顯示為0.00%。因此,在使用移液槍時,應盡量與比色皿平行,離開比色皿口,不要把槍頭伸到比色皿內,一次性將藥品吹入比色皿。

      3.6 儀器常見故障及處理

      一是儀器打印不正常。確保有紙時,字跡重疊或者出現亂碼,可能進紙歪或者自動走紙慢,需要調整紙或者打印時人為輔助。二是無樣品時吸光值不為0。可能樣池被卡住或者有液體灑漏,這時需要關機后手轉幾圈或者清洗,然后重新開機預熱使用。處理后仍然不能使用的則報修。

      3.7 檢測結果合格率為100%的問題

      在樣品較少的情況下出現的可能性很大;樣品較多時,就存在人為因素的干擾;除去抽樣時過濾、上報結果時過濾的因素,檢測過程中一些技術原因如假陰性、藥品失活、檢測細節的失誤等。

      4 參考文獻

      [1] 廖瑞紅,劉新文,黃麗萍.蔬菜農藥殘留酶法快速檢測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4):274,276.

      [2] 梁曉文,丁運華,陳敏,等.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3(4):125-129.

      [3] 趙富強.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J].生物學教學,2012(11):71-73.

      [4] 黃雪梅.蔬菜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探討[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1,21(3):73-75.

      [5] 姚家彪,趙穎,潘偉,等.蔬菜和食用菌中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應用化學,2010,27(4):488-493.

      [6] 吳迎春,聶峰.水果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5(3):73-76.

      [7] 黑亮,胡月明,嚴會超,等.蔬菜中農藥殘留的分析檢測技術及解決措施[J].廣東農業科學,2007(8):63-66.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第3篇

      關鍵詞:蔬菜種植;農藥殘留;降低方法

      中圖分類號:S4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8-0076-02

      1 引言

      農藥殘留指的是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藥后,一部分農藥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中以及土壤和水體中的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的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質量安全。但大部分農藥的毒性都很大,蔬菜中普遍存在農藥殘留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通過合理施用農藥,做到切實有效地降低蔬菜中的農藥殘留,是蔬菜生產的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

      2 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

      蔬菜中的農藥殘留來自施藥后對蔬菜的直接污染和蔬菜從污染的環境中吸收的農藥殘余。蔬菜中的農藥殘留一旦超標,會直接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如有機磷農藥是一種神經毒物,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震顫、精神錯亂、語言失常等癥狀。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毒性一般較大,有蓄積性,中毒表現癥狀為神經系統癥狀和皮膚刺激癥狀。有機氯農藥隨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后,主要蓄積于脂肪組織中,其次存在于肝、腎、脾、腦和血液中。母體中的有機氯農藥不僅可以從乳汁中排出,而且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下一生病變。同時殘留農藥在人體內積蓄超過一定的量度時,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甚至誘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等。因此,蔬菜種植農戶應加強田間管理,正確使用農藥,降低蔬菜中農藥的殘留。

      3 蔬菜種植過程中降低農藥殘留的方法

      3.1 設置防蟲網,減少農藥用量

      積極開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選用抗逆性強、耐抗病蟲害、優質高產的蔬菜品種,可減少田間用藥,降低農藥殘留。如在連作條件下,由于土壤和蔬菜關系相對穩定,容易造成相同病蟲害的發生,番茄晚疫病、黃瓜枯萎病等,輪作倒茬能使一些土傳病害的病菌減少在土壤中的大量積累。同時,采取有效的防蟲措施,減少殺蟲用藥,也是降低農藥殘留的關鍵措施。防蟲網是預防大田蔬菜蟲害的一種新型的防蟲覆蓋材料,采用尼龍纖維編織而成,形似窗紗,密度為30~50目,覆蓋前土壤翻耕、曬垡、消毒,采用噴霧、澆灌、拌毒土等方法,殺死土壤病菌蟲卵,切斷傳播途徑。防蟲網是人工構建的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達到防蟲、防病、保菜、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的目的。

      3.2 合理選擇農藥

      在選擇低農藥殘留基因型時,應首先考慮農藥殘留時間長、最大農藥殘留限量低的農藥品種。在采用低毒、低殘留農藥不能撲滅病蟲害的情況下,根據蔬菜品種選用中等毒性農藥,盡量減少高毒農藥的使用。但使用中毒農藥必須注意依據病蟲害類別選藥,要正確區分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區別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線蟲病病害。同時應注意選擇藥效較好、毒性相對較低的藥劑,不宜隨便增加濃度和施藥次數。如甲胺磷是無公害蔬菜生產首要的禁用農藥,曾普遍用于殺滅各類害蟲。可用生物農藥,如蛾蛉速殺、世紀絕殺等代替甲胺磷。氧化樂果的替代農藥有撲虱蚜、樂果等。又如敵敵畏、農地樂、辛硫磷等都為蔬菜種植者可選用的低毒農藥。

      3.3 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

      常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藥至放牧、收獲、使用農作物前的時期,自噴藥到殘留量降至允許殘留量所需的時間。各種蔬菜的生長趨勢和季節不同,且各種農藥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蔬菜施用農藥后的安全間隔期也有所不同。因此,正確掌握農作物的安全間隔期對降低農藥殘留很重要。種植中使用農藥應嚴格按照標簽說明書上的推薦用量使用,不能隨意加大用藥量和使用次數,避免蔬菜上的農藥殘留量增加。同時,不管農藥穩定性多強,噴灑到蔬菜上后都會在自然條件下發生復雜的化學和生化作用,最終分解,失去毒性。因此,在給蔬菜噴藥時,最后一次噴藥與收獲之間的時間必須大于安全間隔期,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作物。

      3.4 合理輪換混配藥劑

      不同蔬菜種類、品種和生育階段的耐藥性有差異,長期單一地使用同一種藥劑會使病原菌或害蟲產生抗藥性。蔬菜種植農戶應根據農藥毒性、病蟲害發生規律,結合氣候、蔬菜不同生長時期,輪換和交替使用不同的農藥,有利于保持藥劑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農藥混配要做到隨混隨用,不能盲目將多種農藥混合使用,混配后農藥殘留量應低于單種農藥,而防治效果高于單種農藥。如葉類殺蟲劑在防治中與有機磷類藥劑輪換交替使用,可以延長兩種藥劑的防治使用壽命。在殺菌劑中,內吸性殺菌劑和抗生素類殺菌劑與保護性殺菌劑輪換使用,及保護性殺菌劑與生物殺菌劑交替使用,能較好地克服病菌對藥劑所產生的抗藥性。但要注意有的藥劑不能與堿性農藥以及堿性物質混用(少數農藥在與微堿性肥皂混配后,不僅不會降低藥效,反而提高對害蟲的殺滅作用)。

      3.5 控制土壤濕度

      潮濕的表層土壤在光照條件下容易形成大量的自由基,如過氧基、羥基、過氧化物和單重態氧,可以加速農藥的光解。研究發現,在一定的土壤持水量范圍內,隨著水分含量的增高,水分能增加農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相對較高,促進農藥如惡唑菌酮的降解速度加快。而當土壤持水量繼續增高,超過田間飽和持水量,呈淹水狀態后,土壤含水量已不適合微生物生長,降解速率迅速放緩。因此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可以通過適當調整土壤含水量來加快農藥地降解。在保護地栽培、灌溉設施齊備,通風排濕設備良好的條件下,易于將濕度控制在所需范圍內。

      3.6 提高農藥自然降解速率

      目前已經采用的農藥自然降解技術和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等。物理法是通過翻耕土地等物理手段改變農藥分布,促進微生物好氧代謝,強化土壤表面光解作用。這是因為農藥在土壤中殘留的主要方式是吸附,其吸附能力的強弱與土壤粘粒及有機質的種類和數量密切相關,與土壤的代換量及影響土壤代換量的諸多因素有關。當對土壤進行翻耕時,陽離子型農藥與土壤有機質和粘粒礦物上的陽離子的交換作用減弱,從而弱化吸附能力,在雨水的沖刷下,可降低農藥的殘留。化學法是通過在土壤中增添化學物質,增強土壤表面的光解與水解,起到農藥降解的催化劑作用,從而促使農藥降解。其降解原理是利用農藥本身的活性基團,在不破壞原化學結構的條件下,自身縮聚或與天然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直接或間接化學結合,形成在自然界可以逐步降解的新的高分子農藥。如纖維素、淀粉及其淀粉衍生物、明膠和海藻膠、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及其衍生物聚硅醚和聚乳酸等。

      3.7 改進施藥機械

      農戶使用噴頭口粗,大容量、大霧滴噴霧,使農藥藥液在靶標蔬菜上沒有形成最佳沉積分布,藥液大量流失在空氣、土壤和作物中,造成蔬菜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目前小霧滴是實現高效低量噴霧的關鍵。在單位面積施藥量相同的情況下,小霧滴覆蓋密度大,但小霧滴極易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如風速、溫濕度對霧滴運動影響規律,導致蔬菜中農藥的殘留。因此可采用多項防飄技術,如德國研制生產出的ID防飄噴頭,利用射流原理,氣體從兩側小孔進入,在混合室內和藥液混合,形成液包氣的“小氣泡”狀大霧滴從噴孔中噴出,減少霧滴飄失,提高霧滴的覆蓋率。單位面積下,覆蓋率越大,農藥利用率越高,最終減少了農藥的殘留。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地發展,人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的質量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是食品公共安全的本質要求。因此,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農藥降解機制的研究。找到適合的農藥降解途徑、方法及促進降解的簡便可行的技術手段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第4篇

      一線城市是“菜籃子”工程的首批試點城市,以北京、上海為例,兩城市常年居住人口總數超過4600萬,北京每年的蔬菜消費量有700多萬噸、上海約為264萬噸。這兩大城市的“菜籃子”農殘檢測結果,直接反映了一線城市居民餐桌的安全情況。

      從2013年開始,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就中國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和上海的“菜籃子”質量進行了跟蹤調研。調研發現,農產品的生產模式是影響質量的最根本因素;政府對生產和流通的有效監管是確保“菜籃子”良性運行的必要條件;蔬菜質量直接表現為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特別是農藥殘留的情況。

      京滬夏季蔬菜獨立抽檢結果:半數含4種以上農殘

      7月,綠色和平在北京、上海兩地的3個菜市場,分別購買了小油菜、黃瓜、桃子3種時令果蔬,共18個樣品,并送至具有資質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400余種農藥殘留的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17個樣品含有農藥殘留,半數樣品含有4種以上混合農殘,共測出27種農藥。其中北京的一個小油菜樣品上測出國家于2009年就禁止使用的氟蟲腈。雖說是當季的黃瓜、小油菜、水蜜桃,吃起來卻難以讓人放心,如果簡單烹飪或者直接食用,對人身體的危害顯而易見。

      混合農殘和“去不掉”的農藥

      混合農殘為什么值得特別關注?從毒理學意義上講,同時接觸多種農藥可能會產生疊加作用(令毒性增強),或是協同作用(產生新的毒性),即多種農藥混合在一起時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這些農藥各自產生的影響之和。但有限的科學研究并無法對農藥的無限多種排列組合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于是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被進行著混合農殘的人體實驗,因而患上各類慢性疾病的風險與我們如影隨行。

      對農殘稍有意識的消費者,往往會將果蔬長時間浸泡、或者去皮當作為去除農藥的有效途徑,卻忽略了農藥業的新式武器――“內吸式”農藥。這種農藥被植物吸收后,通過植物內部疏導遍至整株,農藥往往存在于果蔬內部而不是表皮上。這次就有北京的小油菜、黃瓜、桃子、上海的桃子中了內吸式農藥的招。北京的一個小油菜樣品,不僅使用了國家禁用農藥氟蟲腈,還含有另外兩種同屬內吸式農藥的滅蠅胺,吡蟲啉,這些農藥生殖毒性及神經毒性,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國標擋不住的健康隱患

      平日我們常常聽到各地蔬菜抽檢合格率奇高,但獨立第三方檢測的結果并不樂觀。我國最新的《食品中農藥殘留最大限量》(GB2763-2014)中規定的農殘標準3650項,在數量上與歐盟的20000余項標準仍存在差距,在量級上也因國情原因可能寬松百倍以上。以本次檢測中啶蟲脒來說,歐盟規定它在小油菜上最高殘留量為0.01mg/kg,而國內為1mg/kg。檢測結果比照國家標準,會發現合格率竟然是100%。

      這種解讀讓不少人放松了對農殘的警惕,并拋出“劑量論”,使“不超標就是安全”這類言論大行其道。農殘標準看似是個科學結論,因為它基于“毒理學”的數據,以最大可能的安全風險為基礎,以一個人一生天天吃某種農產品和可能吃的最大量來計算,在此基礎上增加了100倍的安全系數。可未被強調的是農殘標準還參考“田間操作”的殘留值,即科學使用農藥并遵循安全間隔期的規定會殘留多大劑量的農藥。對農藥風險的評估從國際上看也多被農藥生產公司所左右,因此農殘標準的所謂“科學”多半仍是“政治的”的。

      國標還往往不考慮混合農殘和食物攝入的疊加,僅以民眾每日食用的果蔬單一來看通常含有混合農殘,而人們的飲食是由多種食物構成的,像是本次檢測中北京的小油菜一類就含有10種不同農藥殘留,如果我們又同時吃了含其它混合農殘的桃子,這時“國標”的保護意義明顯變得薄弱。“總體上減少對農殘的暴露”是在遵守國標以外,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可持續的重要原則。

      城市“菜籃子”安全的真正解決之道

      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范文第5篇

      有機食品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營養相當高的食品,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在分析了5000多篇學術論文,綜合過去40年中237種有機食物與普通食物的比較分析,指出有機食物不一定更有營養。

      斯坦福大學衛生政策中心的研究員巴拉瓦塔表示:“若想透過有機食物汲取更多營養,兩者沒明顯差異。”研究負責人克萊斯泰爾·史密斯·斯潘格勒也稱,從237份研究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比食用有機食品,包括果蔬、谷物、肉類、禽蛋、牛奶,和同類非有機食品的營養成分顯示,在維生素含量和營養成分上,兩種食品差別不大。

      斯潘格勒和她的同事發現,無論是有機還是常規的動植物產品中,維生素含量并無不同,營養成分的唯一差別是有機產品中磷的含量略多,而有機牛奶和雞肉或許還含有更多的ω-3脂肪酸。

      雖然有機食品并不像之前宣傳的那么有營養,但有機食品更少含有農藥殘留卻是不爭的事實。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也表明,有機食物的優勢在于產品檢測出殘留農藥的比例比普通食物低30%。研究人員指出,總體上,此前測試的普通農產品中,38%含有可測出的農藥殘留,而有機農產品的該項數據為7%。另兩項研究顯示,食用有機農產品的兒童尿液中農藥殘留含量較低。專家分析,人們購買有機食物是出于不同原因——擔心農藥對年幼兒童的影響,擔心大規模使用農藥和激素的農業種植方式對環境的破壞,擔心耐藥菌基因與人體內病原體結合后產生的潛在公共衛生威脅。

      美國兒科學會在一份名為《有機食品:健康及環境優勢和劣勢》的報告中指出,與傳統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在殺蟲劑殘留水平方面優勢明顯。以有機方式飼養的家畜染有耐藥細菌的可能性較低,因為在飼養過程中,它們只在生病時才會服用抗生素。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av色影在线|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www.亚洲色图.com|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