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室內設計空間處理手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造景
這里的造景是針對空間設計而言的,通過控制視覺行為的客體,讓受眾看到空間優秀的一面,遮隱整個空間及其內部事物的固有缺陷。簡單來說,造景是使設計對象處于一種揚長避短的可控制狀態,通過空間的序列排布以及子空間的分隔,對比,滲透,融合等相互影響達到整個空間的意境的提升。
中國園林中的造景的顯著特點
中國傳統的江南私家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以“物化”的空間形態反映了人們對于精神與物質生活方面的向往與追求。對于空間細節的編排,是以時尚序列展開空間之變化,處理空間的手法是隨著人在空間中視點而移動,而景物也跟著不斷變化,正是所謂的“移步換景”之手法體現,使得園林空間充分展現以流動空間來表現清凈自然的藝術精神。
室內設計和中國園林造景的運用
中國江南私家園林的造景,精于布局,多樣統一,追求曲折多變。對于室內空間設計師而言,我們要體驗這些空間中壓縮、伸張、開合、對比等的空間變化,與巧妙掌握空間尺度設計,從中國傳統園林的造景法則中,去學習與模擬其對于空間處理的手法,將是一種很明智的一種選擇。
1. 借景是室內空間內涵的豐富動作:中國園林在構景上是精于布局,巧于因借。其中巧于因借,即巧妙的憑借園外景色的園林構圖方法,對園外景色應“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構景本無定格,而在于巧變與巧借。計成在《園冶》中稱借景為“園林之最要者也”,這里突出的強調了借景的重要性,中國園林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明顯,作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對于借景的運用是很成功的,內借外借,遠近交輝,層次豐富而深遠。
園林中的借景有收無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追求豐富的空間內涵。眾所周知,一個園林的體積和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那么為了擴大園林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常見的多樣統一、迂回曲折等造園法則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到借景法則,收無限于有限之中。和其他的視覺表現手段相比,借景相對而而言應用最為廣泛。就是兩個子空間隔而不斷,把另外空間中的的景觀引入本空間中,使其余空間中的景觀能成為本空間中景觀的組成部分其方法通常有開辟賞景透視線,去除障礙物,從而提升視景點的高度,突破園林的界限。借景講究“隔而不斷”的空間處理方式。實際上就是打破分割后的空間的有限性,將兩個相鄰空間序列在組織上的單向滲透,把空間在視覺上延伸,豐富空間中的景觀層次,使空間富于變化。在當代室內空間相對以前最大的特征就是空間更具豐富的層次性,這就意味著整個空間序列中,各個空間之間的相互滲透也就更為復雜。因為現今室內空間的功能日趨多樣,各個子空間中的元素也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借景所借的對象也日趨多樣。
2. 透景是室內空間意蘊的提升動作:透景也被稱為漏景,是有意識地把有限空間中景物的一部分透出去,讓非本空間中的人也能一窺,讓人產生本空間似乎是無限的印象。當然了,透景并不意味著將本空間的景物全部透出去,只是漏那么一點或幾點即可。
透景的表現手法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兩個方面:在保證本空間對他空間精心滲透的前提下,一方面,要保證本空間的私密性;另一方面,僅僅只保留本空間的半私密性。在室內設計中,主要是為了含蓄的傳遞本空間的性質、用途等,比如商店的櫥窗設計,它照顧的是外來視覺范圍而做的含蓄的表達店面的品位、格調等信息。
3. 框景是室內設計的強調動作:所謂的框景,可以簡單理解為把對象景物用一個“鏡框”框起來,其意義就是把空間中居于主體地位的景物突出出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蚓霸谑覂仍O計中應用比較明確,存在于一些常規設計部分,比如家居設計中的電視墻、覽館中的展示墻、商業設計中的形象墻等等。這些常規設計無一例外都是在空間內部把最重要的景物,用各種處理的方式把主體景物突出出來。只要人在這個空間活動就會無一例外地感受到空間中的主體景物,從而明確空間形象。
4. 對景是室內設計的均衡動作:對景手法與其他手法相比,最重要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強化空間序列中各個子空間之間的聯系,甚至能作為兩個相鄰空間的過渡;二是能使空間中的構景要素相互之間有比較明確的對比關系。對景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能有效控制室內空間中一處獨大的情況,對于各個子空間的之間可起到過渡,平衡的作用。這種造景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最明顯的就是端景墻的設計。
5. 障景是室內設計的分割動作:所謂障景即遮蓋縮小設計對象的缺憾,展現甚至是放大設計對象的優秀一面。
障景對于空間序列上的影響是最強烈的,由于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揚長避短,把空間中的非良性因素遮蔽起來,所以很容易打破原有的空間序列,在空間內部進行再分割,從而創造出新的空間。簡單的說,障景就是把一個空間或相鄰幾個空間中的不利因素隔離,這種造景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是比較多的。比如麥當勞、肯得基以及一些小型餐飲店的門店設計,基本都是運用障景把食品操作區域部分做半遮蔽處理。
結束語
園林設計和室內設計都是場所設計,只是園林設計針對的主要是室外空間,室內設計針對的是室內空間。但是在造景上,這種發端于古典園林設計,發展最為悠久也最為成熟的造景,是可以在設計實踐中為室內設計服務的,是這個時代是缺少的,更是當下我們室內設計師最需要借鑒的法則。
【關鍵詞】室內設計;教育課程;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是藝術創作活動的一種重要創作方式。在藝術作品中,對虛實是有界定的。所謂的“實”就是真實客觀的存在,是能夠通過我們的眼睛真實地看到的或者是感受到的。所謂的“虛”就是一種想象的存在,是不能用我們的眼睛直觀看到的。在藝術創造領域,是很重視虛實結合的,因為虛實結合可以創造一種藝術完整統一的效果,創造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比如,在繪畫創作中,作者就很重視黑白顏色的搭配,深淺顏色的配合,通過這種創造達到一種虛實結合的藝術境界。再比如,在文學創作中,作者也很重視虛實的結合,通過虛虛實實的描寫提升作品的藝術效果。其實虛實結合的藝術創作手法在很多領域都能得到應用,尤其是現代,在室內設計領域也能夠得到廣泛應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室內設計的藝術性要求更高了,在這種形式下,利用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進行室內設計,可以有效提升設計的效果,能夠使所設計的作品產生一種強烈的藝術感。
一、對室內設計要素進行設計達到虛實結合的藝術效果
在室內設計中,有一些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的設計,可以得到一種虛實結合的藝術效果。
(一)通過室內設計要素點線面的變化設計,增加室內設計的虛實感,提升設計效果。
點是室內設計的基本元素,點這個元素具有一定的內聚性,無向性與向心性的特點。通過對點的設計,凸顯點的變化可以體現室內的造型特點,使室內設計重點更為突出,達到一種虛實相結合的藝術效果。比如,在室內設計中,可以把墻面用淺色涂料進行裝飾點綴,然后,在墻面上設置一件藝術品進行裝設,這樣,可以增加墻面的藝術性。在這種設計中,墻面就是虛的,藝術品是實的,墻面和藝術品進行有效比照形成一種反差,可以使人感受到整個墻面設計的藝術性。這樣,應用藝術品和墻面的關系進行對比設計,可以提升室內設計的虛實感。線是點的聚合,也是面與面交接點的連線。在室內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利用線這個設計元素,使空間設計中更具真實感,更有形態感。通過線的設計,可以對人們的視覺形成沖擊,因此,可以說,線的元素設計在室內設計中具有積極的作用。比如,在室內設計中,墻面與墻面之間,墻面和屋頂之間的相交線,這種相交線能夠給人以一種規則之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另外,一些裝飾材料的紋理也能夠形成不規則的線條,而這些線段形狀多變,粗細不一,顏色各異,也能給人以優雅之感,裝飾材料的線條是一種虛體現,與墻角線共同構成室內設計的虛實藝術,變化的線條,規則的線條,相互映襯,互為虛實,使室內空間設計更具藝術美。在室內設計中,面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面是線的變化軌跡,是空間構成的重要元素。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會根據需要對面這個元素進行虛實搭配設計,是每個裝修面都能凸顯出自己的個性,各個面的灰暗的配合,形成一種主次關系,能夠帶給人們以休閑感,防止審美疲勞。比如,在室內設計中,很多設計師都認同簡裝修理念。在設計中,他們不需要以強色度提升裝修品質,而是把各個墻面作一下布局處理,用一些掛件和家具進行布局設計,使房屋布局更顯寬敞明亮,通過一些掛件設計可以使房屋更顯溫馨舒適。比如設計師用簡約的壁櫥設計廚房,能夠使廚房更顯整潔美觀。通過墻面背景設計,使室內空間布局更合理。另外,這種設計,室內主人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進行擺件位置的變更,使室內設計虛實相映,更具藝術性。
(二)通過對室內光的設計,增強室內設計的虛實感,提升設計效果。
在室內設計元素中,有一種重要的元素,光。通過對光的設計,對光線強弱遠近的適度調節,可以創造一種明暗交錯,光影大小變化的藝術效果,從而提升整個室內設計空間的虛實感,提升室內設計的藝術效果。在室內設計中,光的裝飾設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光的有效設計可以渲染出多種虛實變化的氣氛,能夠帶給人們不同審美體驗與感受。比如,在中國建筑中,有很多吊梁,雕花,設計的有花窗等等,這些圖案在光的映照下能夠產生各種光影,使整個室內設計充滿變幻,產生一種光影相照的虛實美。而在西方的建筑設計中,也很重視對光的設計。比如,在西方的一些教堂,神廟中,設計的有不同的光源,這些光源與教堂,神廟中的擺設相映襯,可以產生一種神秘感,產生很強的審美感。而在我們居家設計中,可以通過對光的設計,創造出一種溫馨浪漫的情調,滿足居室主人的審美需要。在舍內設計中很重視對光的設計,通過光的有效設計,能夠營造一種虛實結合的氛圍,產生一種神秘感。光的設計能使室內造型增加虛實變化,使室內設計風格更為獨特,更具玄妙與魅力。
(三)通過對室內裝飾材料的設計,增強室內設計的虛實感,提升設計效果。
裝飾材料也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因素,通過對裝飾材料的不同設計,可以使人們的視覺產生一種偏差,達到一種獨特審美藝術效果。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往往會把不同材質的材料搭配在一起進行裝修設計,使之能夠產生虛實變化的藝術效果,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在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材質的不同,顏色不同,表面的光潔度不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是不同的。比如,裝飾材料的表面如果比較粗糙,顏色比較深,就會使得整個室內空間布局顯得更為充實,能夠給人的視覺帶來空間不足的假象。而如果裝飾材料的顏色較淺,同時,表面光滑,就能使整個室內空間顯得寬敞,明亮,使人產生一種室內空間充足的假象。因此,在室內設計中,設計者可以根據裝飾材料的不同,根據用戶需要進行材料的選擇設計,創造一種虛實結合的設計效果,增加室內設計的品味。
二、虛實結合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虛實結合是一種藝術設計手法,這種手法應用于室內設計中,作用與價值是顯著的,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虛實結合進行室內設計能夠發揮以虛顯實,突出重點的效果。在設計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認真研究設計作品虛與實的關系,能夠對虛實進行合理布置,科學選擇,從而使二者能夠統一,達到以虛顯實的藝術效果。在室內設計中,通過以虛顯實,可以有效突出室內設計的中心元素,可以更好地表現出室內設計作品的重點與主題,從而使室內設計作品更具特色。第二,虛實結合進行室內設計能夠發揮以虛增意,拓展意境的效果。在室內設計中,通過虛實結合設計,可以達到以虛增意的效果。所謂的以虛增意是指以虛的意象,使人能夠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提升整個設計作品的意境意蘊。比如,在室內設計中,一個百平米的房子,如果設計者能夠進行虛實的有效設計,就室內擺設,布局進行有效的設計,可以使人產生一種認知上的偏差,認為室內空間是很大的。這種虛實結合,以虛增意的設計是很獨特的。設計者通過自己的聰明智慧,合理應用虛實,可以起到以虛增意的設計效果,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聯想,從而提升整個室內設計的品味。
【參考文獻】
[1]徐茹意.室內設計中的美學探析[J].現代園藝,2015,24
[2]李小?。搶嶊P系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美學規律,來源于抽象藝術的發展,由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發起,在經過眾多藝術家的探索,形成了對室內設計具有重要價值的美學規律。這一美學規律隨著現代藝術而誕生,并與同一時期的室內設計密切聯系,主要體現在話語意識、構想未來、新穎性、抽象主義思潮、研判性等方面。
二、現代藝術語境中的室內設計
1、立體主義繪畫影響下的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的存在體現了藝術,表達了藝術美[1]?,F代繪畫與室內設計之間的聯系密切,為積極尋求能夠恰當表示現代人類意識及科學技術的形式語匯的室內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啟迪。立體主義在20世紀的藝術界具有重要地位,并促進了西方住宅理論的發展。立體主義繪畫中對色彩進行了強調,通過對色彩的處理,形成多種肌理效果,產生視覺張力,例如布拉克的《圓桌》。經啟發后的荷蘭風格派更是將色彩作為平衡宇宙的重要手段,而阿爾弗雷德·阿爾恩特也受荷蘭風格派的再次啟發,設計出了讓色彩占據整個室內區域的耶拿奧爾巴赫豪宅,突破了原有設計中色彩的局限性。立體主義繪畫中強調直線這一形式元素,受此影響,棱角分明的幾何形式,成為了現代室內設計話語中得以連續承襲的重要元素。例如勒·柯布西耶所涉及的庫克住宅,就被人們稱為“真正的立方體式房子”。隨著分析手法在立體主義繪畫中的引入,使其空間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空間范圍更加廣闊,并添加了時間量度。受這種新空間觀念的影響,室內設計領域出現了透明性等概念,解讀了物理透明性和現象透明性的差異,并應用于現代建筑領域中,如格羅皮烏斯的包豪斯校舍和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加歇住宅。
2、未來主義影響下的室內設計
未來主義繪畫中的核心是表現運動和形體的分解。一些未來主義畫家在繪畫中對空間平面重點強調使室內設計師的空間設計得到了啟迪,例如博丘尼的《空間中演變的瓶子》,對交叉空間平面進行了界定,喬治·布拉克的《單簧管》,也對后期室內空間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未來主義繪畫發展中畫家對雕塑動態化的關注、直線的再次強調、對材料的拓展等,也在室內設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表現主義繪畫影響下的室內設計
表現主義繪畫中主要強調曲線這一元素,表現主義畫家認為,只有曲線才能夠將自己想要展現的復雜精神世界表現出來。在表現主義繪畫不斷發展中,畫家所采用的線條逐漸由曲線向斜線、短促堅硬的線形轉變,并為室內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貝倫斯設計的都靈國際博覽會德國館前廳,整個大廳呈洞穴狀,使光線充溢其中,并在市內利用奧爾布里奇手法進行了細致的裝飾。再例如漢斯·夏隆設計的斯圖加特住宅展覽會住宅,房子的一側配有彎曲斜坡作為弧形樓梯間的頂面,利用起伏的曲面輪廓,使房屋整體布局更加具有彈性和伸縮性,充分展現了表現主義特色。受表現主義影響的室內設計師更傾向于將動態語言融入設計中,以提升空間的活躍性。在保證空間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加以美學改造,實現空間美學與結構功能學效果[2]。例如密斯在1922年利用玻璃材料所涉及的玻璃大廈,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實現了室內空間中的動態流動。很多設計師在作品中表現出了對新材料和技術的期盼,并運用混凝土進行試驗,使室內空間被賦予了流動而非靜止的形態。
4、構成主義影響下的室內設計
構成主義于1917年興起于俄國,由拉姆·嘉博、弗拉基米爾·塔特林以及安托萬·佩夫斯納共同締造。構成主義藝術對結構、材料、空間等方面進行了新的研究,注重現實中的結構因素。構成主義十分重視對材質的研究,構成主義畫家在繪畫過程中會有意避免使用如帆布等的傳統繪畫材料,而是選用紙張、金屬等現成材料,提倡“各種物質材料的文化”觀念,構成主義雕塑家也更傾向于利用塑料、玻璃、金屬等進行創作,如金屬雕塑《面具》。室內空間設計師受構成主義影響,在設計過程中積極運用工業化材料,如玻璃、混凝土、砂石等,通過將多種材料的堆疊,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室內空間結構。
5、風格派影響下的室內設計
風格派于1917年由蒙德里安創建,主要倡導新造型主義,將三原色、開放的空間等作為其心中的“宇宙結構”。荷蘭風格派在色彩、空間等方面對室內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里特維爾德的紅藍扶手椅,椅子的靠背為紅色。坐墊呈藍色,木條除端部為黃色外,其余都為黑色。利用小銷釘的連接,使木條稱為延伸構件中的一部分,實現了空間的開放性。雖然紅藍扶手椅是自己室內設計中的一件私人用品,但卻是第一次將新造型主義延伸至三維空間,也是里德韋爾的擺脫綜合象征主義的一種宣言。
三、結論
1.室內設計中的思想方法。在當今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思想至關重要。在進行室內設計時,應體現出設計者獨特的個性特色與手法特征,在設計理念上強調多種時尚流行文化的綜合,在同一環境對不同空間以不同主題進行展示,把文化與消費融為一體。同時要能融合各學科的最新成就在室內設計中進行應用,不僅要在室內藝術造型、空間處理方面有其特色,還要巧妙地應用新結構、新材料的優越性,注重利用環境心理學與文化意識特點進行設計,從而可以給人們以最新的形象。
2.注重室內設計的原則。在室內設計中首先應注意的是整體與細部的關系,應該做到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在設計中,首先應該對整個設計任務具有全面的構思與設想,在基本的人體尺度、家具尺寸等方面反復推敲,使局部融合于整體,達到整體與細部的完美統一;其次,室內設計是一種造型活動,所以設計中對生活空間的形式要表示出高度的關注,最重要的是協調室內空間中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同時兼顧內與外的關系及與其他室內空間或室外環境的關系。
3.室內設計的色彩配置。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色彩作為一個關鍵性的要素,會直接作用于視覺,從而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一系列的變化。要想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必須有能力熟練把握色彩語言的多種表達方式。色彩的三大特性為:色相、明度、純度,色彩的配置必須考慮這三個因素之間的關系,通過調整三者之間不同的比率來創造所需的室內色彩。另外,室內色彩的設計需要和各種材質相結合,和室內光源的光色距離、強弱等因素都有緊密的聯系,因此,色彩的配置也需要考慮受這些因素影響所產生的變化。
4.“綠色”概念的室內設計。伴隨著建筑的“綠色”時期的到來,室內設計也應同步進入“綠色”時期?!熬G色”室內設計概念的引入,無疑將對我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首先,設計觀念應當更新。設計師應引導社會接受“綠色”美學,使全社會逐漸認同符合生態原則的“綠色”的室內設計風格,確立正確的觀念與意識;其次,采用高效設備。在設備的選擇和確定時應考慮其實用性與適用性,同時設備自身的性能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開放式的設計體系。在室內設計時應考慮空間的進一步發展而做彈性設計,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因局部的改變而帶來的二次裝修中的浪費;最后,再生材料的利用。建筑材料的選用應考慮材料的再生性,這是維護地球資源的重要手段。
5.室內設計的空間藝術性。空間的藝術布置是室內設計的靈魂,室內設計的本質是對空間藝術性的塑造。首先,空間整體性的把握。在室內設計中,要給空間的藝術一個明確的定位。在室內設計中首先要抓住空間的靈魂,找準空間藝術的定位,各個局部要服從整體既定的風格和特色。同時,要注重實體要素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所有的空間都有從它們的實體要素中獲得存在的依據和特點,實體要素的形狀、尺寸、色彩、紋理、聲音均可使空間受到某種影響。因此,要塑造一個有獨特氣質的藝術性強的空間,首先要給空間性格一個明確的定位,才能在具體的設計中很好地利用空間的實體要素,最終塑造出風格迥異、獨具風韻的空間。
建筑學理論的實用化意味著它已經轉化成一套操作規則,已經變成一種具有獨特技術特征的工具,它的主要關切點變為如何以一種有效而節儉的方式去運營建筑,而同時回避了關于“人們為什么要營造建筑”和“這種活動是否在現有情況下被證明是合理的”這樣些問題。--------摘錄AIBERTSPER2---GOMR2的建筑與現代科學之危機。
眾所周知,室內設計其根本是為了人。
一個優秀的室內設計作品,不僅只是滿足人們的視覺要求,而且更多地體現在“人們感知世界的諸多方面上”;不僅具有文化的內涵,同時也能有改善環境舒適性的美。。。。。。。,對于要完成如此優秀的室內的設計作品,其設計師的個人綜合素質要求勢必是高的。
室內設計師如何準確定位其綜合素質水平呢?換一句話說,設計師如何適應未來室內設計上的挑戰?真正達到準確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呢?
這是諸多室內設計師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非常嚴峻但卻十分現實的問題!就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但從以下五個方面重點分析和關注,這些觀點,僅代表個人的商榷意見。在此之中,若能給各位同行提供益義,將不勝榮欣之至。
1 專業融合――一體化
室內設計的根本目的在于創造適宜的空間,但如何創造出布局合理、使用方便、風格高雅突出而且有利于人們活動和釋放心情的空間?這是一個牽扯到建筑結構、設備設施配置、環境優化、綠色環保等多項設計領域的綜合結果。合理室內設計的有機組合,不僅是建筑構造的延續,不單是對各種專業領域中銜接界限的協調,同時,也是對各專業設計的優化以及室內設計體系的完善和取得一致性的反證。因此說,室內設計是達到設計理念形式富有變化而又不失整體平衡的統一效果的基本保障;是改變建筑、結構、水暖電、美學、聲學等多工種無序進行、各自為政局面的關鍵,換一句話說,室內設計是搭界起各專業的橋梁,是整個項目設計的引領,能使各專業有機協調、配合滲透,使工序施工前其相互關系得到理順,合理銜接,減少負面效應,減低成本,最終形成住宅戶型設計上的一體化。
這些協調技術的關鍵,便為我們室內設計師們提出來多面知識的可協調性的課題。
2 健康綠色――環?;?/p>
90年代初,有關綠色設計已列入一些發達國家的院校教學計劃書內容當中。所謂綠色設計,是指在作品中盡可能的使用健康無污染的產品以換取最大的人為效益為目的的。
近些年,室內裝飾污染的相關報道事例也不斷出現,個中原因固然有與設計主題,客戶盲目心態分不開,但究其實質,設計源頭上的把關不嚴不能不說是誘因的重頭。
室內設計中如何著重注意環保,本人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考慮:設置室內綠化個性,借鑒性地引進自然的山、水、花草。。。。等等環境界面;理念上更新,造型風格創導清新淡雅、回歸自然,著重渲染人與環境的和諧與親近,努力實現視覺上的環保;優化使用無污染材料,重視和重點推廣易再生的天然材質,改造空氣環境;注重室內的通風對流,提倡選用光觸媒技術,減少嗅覺上的傷害;倡導布局合理,設計尺度規范的作品,感觸自我設計標準(包括實現無障礙設計),體驗觸覺靈敏度,提高設計水準,避免觸覺上的不適。
這些運用技術的標準尺度的衡量,便為我們室內設計師提出了專業知識主創性的課題。
3 智能技術――現代化
智能設計是近些年的新名詞,國內發展較晚。然而,隨著它的提出,智能這一構想,已建建筑體系的設計引進了一個可自動調節和與之反應密切的相關原則中,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開發,這一構想的實現已經成為可能。
作為室內設計師,我們應當清晰的認識到智能設計是前沿技術!以往即常規的范例(僅限于控制和管理系統的低級層面)與飛速發展的智能化時代要求相差很遠建筑師的創新性,勢必要求我們加大力度、下大決心,加強對智能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設計著眼點應放在對結構體系上、空間布局上、能源策略上、控制系統上、運作模式上(細部處理)等五大系統工程的探究。當然,智能技術的發展,也反過來要求整個設計中的每一個專業領域成員,每一個環節的密切配合方能較好的實施。
這些前沿的智能化設計的研究,便為我們設計師提出了探索知識的超前性的課題。
4 功能齊全――集約化
具體地說,是整合空間的技術,挖掘日常生活的趣味,用具體的設計手法實現降低繁瑣生活節奏所帶來的生活壓力,舒展身心,具體設計手法有以下幾種:以小搏大即機能性空間策劃手法如輕裝飾重裝修便是其中的一部分,盡量維持原有空間尺度甚至有意識的提高及變形常規尺度等,以達到搞空間、寬區域的大感覺。以巧代拙的功能性系統強調手法如衛浴設施、弱電控制、功能照明等的使用器具,將由性能優良翻遍使用而簡單的小巧玲瓏所代替。以虛就實的實用轉變手法如家具、廚具大集合,櫥柜衛浴整體化。造型與使用兼備的裝飾物等,將傳統的空間占有,提高使用率的同時又賞心悅目。
上述這些功能集約設計,便為我們設計師提出了一個兼容知識的并重性課題。
5 細部處理――風格化
就室內設計而言,思維的趨利性和成熟,使用的素材往往與精煉單純。對于實用性和基本的空間感的要求,可能其設計手法僅憑某些簡單元素的掌握、使用即可完成。因此,室內設計作品的豐富與否并不取決于使用元素或色彩的多樣變化,而在于通過如何賦予構造及細部的內涵來表現。細部不再單是整體設計的延伸,附屬于空間階層的邏輯結構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強化設計風格的著眼點,籍以潤色設計的構思基礎面,使設計更為隱晦、別致,更為貼近需要論述統一的原貌,是化建材無情的物性為建筑有型的靈性的彩墨之處。
可以說,細部是一種行為(包括生理和心理),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強化視覺效果,并且在結構的“體”和建筑的“形”中穿針引線,整合著環境的尺度既實用功能的要求。如輔助于材質,形成物體之后,便形成了風格的具體表現(即“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