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第1篇

      1.1高校老師等工作人員的生態文明現狀分析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表現在老師等高校工作人員身上,具體如下:第一,沒有充分掌握生態環保的基礎知識。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工作者自身沒有充分掌握生態環保的相關概念,沒有充分調查環境資源與人類生存的關系以及環境導致的一些疾病,在對生態環保相關知識的掌握過程中,老師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層,沒有完全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第二,老師的生態文明意識薄弱。在生態文明意識中主要存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老師沒有生態環保的憂患意識。許多生態文明教育者根本就不擔心我們生活中的環境變化,沒有對生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也沒有形成正確的憂患觀念。二是老師的責任意識比較薄弱。目前高校的許多生態文明教育者很少與身邊的人談論關于環境保護的話題,說明老師的生態責任意識有待提高。三是法制意識薄弱。主要體現在生態文明工作者沒有充分意識到生態法治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和生活中沒有較強的生態法制意識。四是生態消費意識薄弱。所謂的生態消費,主要是指環保、節能、生命三個方面,生態文明工作者們在購物自備購物袋、不穿動物皮毛制成的衣服等消費方面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觀念,這樣可能會危害到將來后代的生存發展。五是沒有參與意識。在日常開展的環保活動中,很少有老師積極參與進來,對環保事業比較冷淡,也沒有很強烈的生態參與意識。六是教育者沒有良好的節約意識。很多生態文明教育者沒有充分做到對用過的物品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循環使用,沒有形成良好的節約意識。第三,生態文明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生態實踐行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部分生態文明教育者沒有形成正確的生態實踐行為。

      1.2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分析

      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一,目前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比較薄弱。眾所周知,校園生態文化、實踐教育、校園生態環境、課堂教育等對大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以及生態文明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者自身的行為和意識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但是目前在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中,很少有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在上生態文明相關的課程,對學校開展的生態文明活動不知情,這也說明高校并沒有充分重視生態文明教育,開展的環保生態活動比較少,學生參與的環保活動很多是從影視廣播、雜志報刊或者是互聯網等媒體中獲取的信息。第二,沒有建設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學校的生態環境主要是指校園的規劃格局、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硬件設施等,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環境產生共鳴之感,使學生能夠在享受美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生態文明意識。第三,學校的師資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師資水平也是衡量高校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的師資人員比較少,在快速發展的環境教育中,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生態文明教育工作者還沒有具備充分的環境問題前沿知識,在環境教育過程中沒有先進的教學技能,老師自身的生態文明知識掌握不充分,生態文明意識有待加強。

      2改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的措施

      2.1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反思

      針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首先應該要提高高校管理者的生態文明素質。高校管理者的生態文明觀念直接影響到其他工作者的生態文明意識,具有引導和示范的作用。目前,高校管理者的生態文明意識停留在表層,沒有充分意識到生態文明的內涵和規律,這樣就沒有充分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工作,影響整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素質培養。其次,高校應該要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生態文明教育在高校開展的課程或實踐活動并不是十分完善,許多高校不能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在工作中只是按照上級國家規定象征性地開展一些相關的活動,這樣并不能提高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和觀念。

      2.2改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的途徑

      首先,要加強對生態文明老師的指導和規范工作,主要是體現在對在職老師進行專業再培訓工作。在對老師的生態環保專業知識的訓練和培訓階段,培養老師的生態文明素養,使老師可以脫產攻讀生態文明相關專業的學位,同時在寒暑假期間,學校組織老師開展短期的生態文明教育培訓活動,并請相關的生態文明教育專家開展生態文明知識普及的講座,組織老師經常參觀和實地考察環境,這樣能夠增強老師對生態環境狀況的認識,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在學校組織的研討會上,老師之間就生態文明教育的方法和內容進行交流,提高老師的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技能。其次,要加強對師范院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這樣能夠為該專業儲備更多的后續師資資源。眾所周知,師范學院是培養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老師走入工作崗位之前,應該在學院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入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想,這樣能夠使其更快地在行為、生活、思維、消費方式等方面形成關心環境和生態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生態文明素養,促使這些未來的老師在今后的生態文明教育中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使學生也形成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除了在師資方面為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供前提保證之外,高校也應該要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入生態文明知識,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當今時代的生態環境問題、自然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人類自身應履行的義務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教育觀念。利用學生的文化活動主陣地開展多樣的生態文化活動,高校可以號召學生參與社區、企業、旅游景點的生態文明活動和實踐中,加強學生對生態文明現狀的認識,理解生態文明知識,養成正確的生態文明行為,這樣能夠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活動、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從他律到自律,充分學習生態文明教育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和實踐活動的生態文明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的素養,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并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

      3總結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生態文明教育;大學生;高校

      一、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對大學生群體的生態文明教育,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規范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使其走向社會后更好地參與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提升大學生的文化修養、綜合素質及全面發展的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可以不斷地去反思和審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伴隨著這一反思、訓練和提升過程,大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也得到了提高。同時,生態文明教育是一項內容涉及多方面、多層次的系統教育,它強調生態道德倫理,超越了功利主義的觀念,反對無止境的物質追求,反對人對自然的過度征服,倡導生態責任和生態行為準則。因此,生態文明教育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規范了大學生的行為,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及全面發展的能力。

      二、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方面在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高等院校生態文明教育資源相對缺失

      目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報紙、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高校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盡管從社會需要上來看,生態文明教育是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但高校缺少專門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缺少專項的資源投入。

      2.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生態文明教育理論的體現也不充分

      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教學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生態文明教育理論的體現也不充分,只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第三章第三節第四小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及第七章第一節第二小點“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用較少的篇幅提到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及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問題。《思想概論》在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中第五小結講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問題。另外,高等院校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專業師資。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思政教師的專業一般都是政治教育或哲學,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在他們專業學習中也相對薄弱。高校教師對生態文明內容的講解也僅停留在表面而并不深入。因此,在生態文明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的知識面不太豐富,教學內容太過空洞,不能深入并形象的講解生態文明的內容,就會讓大學生對這一塊兒的學習內容感到索然無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

      (二)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總體不強

      大學生們雖從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簡單的了解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但由于處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之中,他們對生態文明的知識,生態文明的要求和制度的等缺乏深入了解,對某些生態文明概念基于淺層次的認識也導致了校園生態問題屢屢出現,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2.大學生生態文明知識轉化為行為的能力較弱

      大學生生態文明知識轉化為行為的能力較弱,與他們所應當具備和承擔的生態責任不匹配。例如,校園中很多學生會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只有少量學生會經常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廢舊電池進行規范處理,部分學生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此外,大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社會影響,產生了一些校園過度消費行為,而消費與實際的價值需要不符,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

      3.大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動性較差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重視程度的增加、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高校也努力的推進多種形式的生態文明教育,例如:思政課程、社團活動、實踐活動等。但據研究調查顯示,大學生參與生態建設的主動性較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

      4.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缺乏規范性和延續性

      雖然高校組織了一些生態文明教育的實踐活動,但并沒有真正的打造成為精品實踐活動。從內容上來說,學生會社團也利用各種環保節日,如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動物日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但從頻率和持續時間而言,一年僅僅開展幾次活動,并且持續時間只有1~2天。從推廣程度而言,高校校園的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僅是對某些環保意識的宣傳,并沒有形成規范和延續性的系列活動。這樣的低頻率、短時間、零散的生態文明實踐活動,教育效果并不明顯。

      作者:胡可人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姜樹萍,陳芊羽,趙宇燕,等.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育與踐行能力提升路徑[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4).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第3篇

      1.在教育觀念上對生態文明教育重視不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或是拘泥于形式。傳統的教育方式推廣速度較慢,內容較為單薄。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不合理,內容重復交叉嚴重,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形式機械單一,教材資料單薄滯后;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脫離實際,沒有很好地研究和關心當代大學生思想,成為空洞的理論。大學生對抽象的思想教育課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厭煩和抵觸情緒,導致教育效果不明顯;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緊密結合其他工作的開展,這樣就很難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有形的體現出來,無法在教學、執行、管理等各個環節中落實。高校教育的發展和高校管理層的思想意識有密切關系,生態文明教育也是如此。中國的高校知名度往往與傳統專業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有關,為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學校一般都把主要人力、物力、財力都投入到傳統專業教學和科研當中。而生態文明教育在高校來說只能算邊緣教育,其教育情況對高校知名度影響不大,所以大多數高校雖然在各種場合、各種文件中屢屢提及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但經常只是口頭上做文章,實際操作起來不了了之。有的高校雖然在教學規劃中設計生態文明教育,但也只是迎合政策,或者盲目跟風,實際上根本沒有動力,只是簡單應付。還有一些高校雖然也重視生態文明教育,但教育理念不穩定,可能這一年重視,但是下一年可能就更換教育思路不再重視,生態文明教育觀念不能夠持續穩定發展。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高校管理層對生態文明教育不夠重視。傳統的中國教育通常都只重視知識和技術教育,“素質教育”也只是近十幾年才有的名詞,“生態教育”更是不成氣候。迄今為止,生態文明教育根本沒有一整套由淺入深、適應社會需要的完整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零散且凌亂。尤其對于大學教育來說,文理工科專業設置很細,并且在就業壓力的驅使下,專業課設置繁多,學生們忙于考取各種專業技能證書,很難再有時間系統、深入地接受生態文明教育,這就更加制約了生態文明知識的傳播與普及,難以形成生態文明教育大環境。即使對于環境專業大學生來說,專業知識也多局限于數據羅列的科技課程,人文思想教育薄弱,談不上高層次生態思維、生態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2.在教育內容上生態文明教育份量不夠生態教育被邊緣化,被忽視。就課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蘊涵豐富的生態教學資源,在學生生態意識培養和生態價值觀形成中具有特殊的優勢,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態智慧;《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思想;《基本原理概論》中的生態哲學理論等。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偏于簡單,理性說教多、情感體驗少,收不到實際教育效果。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大綱配置滯后,教材不正規資料缺乏,更沒有針對各專業特點充分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3.在教育形式上生態教育泛意識形態化,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泛意識形態化。作為以培養人為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該加強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自身的認知教育。然而,現實中,我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長期被一種單一政治性、工具性的話語色彩所籠罩。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定階級或政治集團為實現其政治目標的一種教育,通過有目的的意識形態干預使其社會成員形成本階級或政治集團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但是不能一味服務于政治和經濟,唯利不圖。尤其在生態危機四伏的今天,關注生態環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實使命。在調查資料總結,傳統的生態文明教學模式更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鴨式,這種單一僵化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既不生動也缺乏靈活性,已不適應現在的形勢發展,使教育雙方成為一種單向凝視,這種單向凝視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即教育者往往以知識的占有者自居向被教育者灌輸,導致人的主體性的失落。生態教育不僅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學生不僅從書本、課堂上接受生態文明教育,還受到外界的影響,為此,應采用多樣化的教育形式與方法,如知識性講授、圖片展示、視頻觀看、實地體驗、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

      4.在教育實施中,教育理念與生態教育相脫離當今世界的教育形式已經不再是階段性教育,而是趨向于終身教育,并且是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教育。介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在生態教育建設上面臨的困難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阻力更多。一方面,在歷史教訓和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國家已經認識到生態危機的嚴重性,意識到只有發展環保型企業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走西方國家因工業革命的過度索取而導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另一方面,現實操作起來,各組織和個人因為種種利益的驅使卻不能落到實處。各企業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逃避污染治理,簡化環保配套措施,國家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只能成為一個口號。高校教育在社會經濟利益的影響下,其教育理念往往只是局限于“認識論”,只是片面地認識自然、認識人對自然的改造,重視自然科學教育,對人類對自然的反作用力認識不夠,生態意識薄弱。因此,需要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破除這種“實用主義”的實施理念,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教育理念。

      二、原因分析

      1.工業文明后形成的社會固有價值觀自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發展歷史進入了新階段———工業文明階段。工業文明時期,人類實現了運用科學武器控制和改造大自然,蒸汽機的使用、化工業的突破、汽車行業的興盛以及原子核反應堆的投入使用,每一次技術革命都使得社會生產力得以飛速發展,人類在開發和改造自然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滿足感,同時也成功實現了物質資料的極大豐富和生活方式的迅速進步。工業文明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似乎只需憑借科學就足以征服自然,成為駕馭自然的主人。工業文明形成的價值觀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對于自然是主動的,自然對于人是受動的。忽視了自然本身的獨立性,忽視了自然對人類的制約性,甚至忽視了馬克思指出的:“人即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0世紀之后人們開始認識到:自然似乎并不是可以任自己擺布的工具,也不是可以無窮盡索取的資料庫,人類的開發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載極限時,是會遭到自然的報復的。工業文明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社會缺陷:失業現象增多、城鄉差別擴大、生產過剩經濟危機、資源高消耗低利用、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危機重重。盡管如此,當今社會在工業文明物質化、功利化思想的影響下,經濟的“趨利性”仍然是一些社會人和群體的主要思想和目標。一些企業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仿效西方工業“先發展后治理”的軌跡,忽視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在選拔人才的方面,也是只重視技能,不重視道德,忽視生態文明教育。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社會整體的生態保護意識比較低,整個社會尚未形成普及的生態文明。在社會大環境和就業壓力的影響下,高校教育也趨向于功利化。教育過度強調專業化和實用化,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訓練,注重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培訓,不關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以犧牲學生的精神生活為代價,過于追求社會化教育。高校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普遍不夠重視,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淡薄,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不環保現象和行為時有發生。我們要明白,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積累、能力增強,還有對終極價值觀的追求,教育的終極價值觀是追求“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高校教育必須充分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生態價值觀。

      2.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內容缺乏方法單調《21世紀議程》中提到教育對生態環保的意義:“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環境意識及解決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對于培養環境意識和道德意識、對于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公眾有效參與決策的價值觀、態度、技術和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是大學生的集聚地,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全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然而我國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起步晚,教育現狀并不理想,這里具體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和內容的不足。我國現行教育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導,教育內容偏向于課程教育,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中,除卻傳統的理論課程,涉及生態文明教育的比重不大,只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稍微貫穿。教育內容沒有及時反映時展的潮流和趨勢,忽視了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觀。一部科學、系統、反映時代的生態文明教材對開展教學活動具有重大意義。其內容應該與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階段相匹配,不僅可以使大學生學到豐富的生態知識,還可以使他們通過實踐感悟到生態文明的價值體現。而迄今為止我國仍然沒有一套專門針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系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同樣受應試教育影響,教育方法單調。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新意,過于注重理論學習,不注重與實踐相結合,使得生態文明教育收效甚微。目前高校的生態道德教育方式主要以課堂傳授為主,是一種外在強化灌輸型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了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使得學生缺乏對生態文明價值觀———真、善、美的真實感受,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始終只能停留在枯燥說教的層面上。現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內容結構已經遠不能滿足時展的需要,無力承擔培養理性生態人的歷史使命,必須順應時代需要,豐富內容,提高深度,與實踐相結合,多元化發展。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第4篇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態文明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標,結合大學教育的原則和基本規律,以生態文明觀———人與自然以及生產力的和諧發展為出發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訴求,對大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行為,使大學生能夠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形成生態文明道德觀,自覺遵守自然規律和生態系統原理,并指導自己的生產、生活、消費行為,為自然、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服務的教育實踐活動。

      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內容

      (一)生態危機觀教育大學生既是高效生態文明教育的對象,也是新時期先進的生態文明觀的傳播者、發揚者。但由于大學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學習,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及其嚴重后果的認知不足,從而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會危害生態的行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生態現狀及危機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態科學基本知識教育生態科學基本知識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內容。缺乏生態科學基本知識,大學生就無法正確認識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對人類社會各領域的連鎖反應,更沒有正確有效的理論來指導自己有利于生態保護和治理的行為。大學生通過學習生態科學的基本知識,學會從生態系統、生態平衡、自然規律的角度來認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生態保護、生態破壞后的修護以及科學防治等路徑、方法,學會以生態文明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有助于他們去除糟粕吸收發揚精華,成為生態文明的傳承者。

      (三)生態文明觀教育生態文明觀教育是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生態自然觀教育、生態倫理觀教育和生態價值觀等內容。1.生態自然觀教育生態自然觀教育要求大學生正確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又存在一種對立的關系。改變過去“以人為主”對自然環境過度索取,而進行有效保護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正確認識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位置,認識到人在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依賴、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環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促進人類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與發展。這就是生態自然觀的主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觀建立的基礎。2.生態倫理觀教育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共榮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們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覺的態度來尊重、保護自然生態,反對過度索取、開采、破壞,重視保護和建設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并把這樣的認識升華為自身的道德素質,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人類社會長遠的發展。生態倫理觀教育凸顯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倫理底線和倫理責任。3.生態價值觀傳統的價值觀基本是以人為中心、人定勝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資源無限度為人類服務,從而導致了人類社會反被自然報復,蒙受巨大的自然災難和經濟、社會損失。要建立生態文明觀,就要從大學生的理念入手,不僅僅讓其認識到自然生態平衡與人類社會和諧關系的重要性,更要讓他們對自然有一種精神需求,即樂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對其生命的偉大意義,實現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統一。

      (四)生態文明法制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并不像有關民法、刑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容易被人們忽視,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們缺少了對相關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嚴對人的約束,從而人們放松了對環境破壞的警惕。生態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對大學生加強生態法制教育,國際上有關生態環境的條約、協議以及國內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規定,都是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對當代大學生熟知生態環境法律制度、增強環境保護法律意識、豐富環境保護知識、規范環境保護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延伸

      (一)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體規劃生態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觀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呼喚的價值觀之一,因而,應當在學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評的整體規劃中明確提出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要求,尤其要把這種目標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學改革的藍圖中來整體考量。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標和社會價值的成果。

      (二)建設好生態文明教育必修課上至教育領導部門下至學校各院系教師都要對生態文明教育加以重視,將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列為高校必修課,尤其要深化其在有關環境保護相關專業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礎課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養、法律基礎等課程中,應突出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和正確對待自然、保護生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教育等一系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的內容。

      (三)組織編寫專業教材教育部門要組織專家編寫專業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經驗,更重要的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針對當地生態文明教育的實踐環境,把當地的鄉土地理、歷史、人文傳承等內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綜合課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當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理應在教材編寫方面發揮示范基地的專業性、權威性,對教材的編寫和教學的引導起到引領作用。

      (四)構建生態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第一,評價主體的權威性和廣泛性并重。評價主體既要有生態、環保領域的專家,也要有授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大學生代表、政府職能部門代表和社會公益群眾代表。第二,課程評價對象的立體性,即要對課程內容、授課方式、學習效果、實踐活動等項目進行評價。第三,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既要質與量的評價結合,又要具體問題與綜合應用評價結合,還有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范文第5篇

      一、“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報告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不僅將生態文明提升到“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而且提出“美麗中國”這一新概念。大學生是未來實現美麗中國發展目標的主力軍,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要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因為,生態文明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形式,極大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內容,有助于發揮實踐育人的功能。

      1.“美麗中國”有利于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與國際接軌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數是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等角度考察我國的發展,并對學生進行教育,雖然也提到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等內容,但并未將生態文明教育單獨列出。而國外尤其是歐美等國家早已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環境教育)。因此,生態文明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視野的體現和要求,有助于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國際接軌。各國的生態文明教育為我國的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積極的啟示。生態文明教育要以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提高生態文明素質和養成環保習慣為目標,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知識教育和生態道德意識、道德規范教育。

      2.“美麗中國”有利于提升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實踐也需要教育,尤其是對于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他們更需要培養和固化生態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實現這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對于建設“美麗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過多關注社會關系領域的規范價值,很少涉及調整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大問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就是要以生態倫理思想為基礎,通過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行動,調節學生與生態的關系,彰顯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生態文明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大學生確立良好的生態發展世界觀和道德觀,樹立良好的生態意識,從而使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3.“美麗中國”有利于大學生躬身實踐科學發展觀

      建設“美麗中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美麗中國”既是科學發展的具體方式,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愿景。這一理念是建立在深刻反思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為價值取向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基礎之上的,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的生態倫理理念。而且生態文明與科學發展觀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并不矛盾,科學發展觀并沒有排斥生態文明,反而是以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為前提的;生態文明建設也不能盲目進行,也需要遵循科學發展的原則。

      大學生既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群體,又是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主力軍。然而大學生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決定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群體,他們目前的重點是掌握環境知識和培養生態文明意識,進而思考如何保護環境和解決環境問題。因此,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生態道德和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徑,而且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4.建設“美麗中國”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

      當代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我發展意識,然而在為人處世方面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較為缺乏關愛自然和保護環境意識。“美麗中國”所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將我國的部分群體的利益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相對立,也沒有為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而置子孫后代利益與不顧,“美麗中國”做到了二者的有機統一,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導和灌輸給大學生的內容。只有關愛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提升大學生的道德境界。

      二、當前我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

      1.生態文明教育流于形式,針對性較弱,家庭、學校和社會無法形成有效合力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往往缺乏目標長遠而系統的教育規劃,其具體施教活動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其實用性和指導性普遍不足,針對性較弱。而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生態道德教育存在著脫離社會環境和學生心理需求等不足之處。而且我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與家庭、社會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一味地把生態文明教育局限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境中實施生態文明教育,導致學生缺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機會,更缺乏保護環境的實踐技能訓練。因此,學校層面的“美麗中國”實踐往往停留在征文、朗誦、展覽等層次。

      2.大學生已經產生生態憂患意識和求知欲,但生態知識匱乏,生態文明意識尚未養成,生態行為能力較弱

      當代大學生對人類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關注度很高,對全球生態危機有了全新的認知和正確的反應,憂患意識逐漸顯現。而且由于他們的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看到部分學生生態文明知識匱乏,生態文明意識發展很不平衡,生態行為能力不強等問題。有的學生生態文明行為能力不強。雖然擁有一定的生態文明認知和情感,但付諸實踐的卻比較少。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生態文明理念和行為舉止的重要內容,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社會實踐活動的德育功能。因此,必須不斷開拓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和生態文明實踐的新載體、新途徑,力求實效性,這樣才能使生態文明理念不僅“內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真正轉化為學生的生態文明行為自覺能力。

      三、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為了實現“美麗中國”的美好愿望和目標,需要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更需要積極探索一條操作性較強的實施路徑。

      1.加強生態校園建設,創設生態文明教育情境

      校園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境。積極構建生態校園,為大學生養成生態文明習慣提供了良好環境支撐,可以使大學生在良好的生態環境里,潛心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學校可以通過構筑生態校園工程, 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校園,積極創設有利于師生身心發展的優美環境,不斷提高師生的生態素養。

      在生態校園建設的基礎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教學體系,積極創設生態文明教育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和實踐活動。此外,還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關系是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情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強化生態文明教育效果的重要環節。

      2.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教材體系,積極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在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的同時,學校應該改進生態文明教育的整體規劃和組織實施,切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前,學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關鍵是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落實相關的教學內容,優選相關的教材,提高生態文明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通過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生態文明教育。

      3.積極進行生態情感教育,努力筑牢學生的生態意識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