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與科學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環境監測概念 特點 存在的問題 選購時的注意
環境監測儀器是針對環境是否有受到污染的數據進行監測,在環境保護的管理實施過程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國環境監測事業起步較晚,所以還需要學習國外比較先進的技術,改善人們生存的社會環境。
一、環境監測儀器概念和特點
環境監測儀器通常是針對存在于水以及空氣里的灰塵、噪音等等,可以用來監測使用的儀表儀器,通常包含了四類:“實驗室里使用的通用大中型分析設備儀器、專業使用的環境監測設備儀器、在線使用的自動化監測設備儀器、應急事故專用的監測設備儀器”。實驗室里使用的通用大中型分析設備儀器主要用于監測科研項目和要求精密的大型實驗室數據分析;專業使用的環境監測設備儀器其中包括了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儀器、水環境監測設備儀器和各種由于污染的物理監測設備儀器;在線使用的自動化監測設備儀器通常是針對于存在有環境質量問題,以及存在排污污染源的數據指標進行自動化監測;應急事故專用的監測設備儀器通常是因為出現了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件,并且會造成其他的危害,所以才需要這種攜帶起來比較方便、使用方法簡單、可以快速進行檢測的設備儀器。
環境監測儀器針對監測目標的不同,會出現一些特性上的差異,這就導致了不一樣的特點。環境質量監測設備儀器用來監測的目標會根據周邊的環境質量發生變化的。針對環境周邊的質量比較穩定、量值相對比較低的特征。
1.環境監測的設備儀器就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1.1靈敏度和準確度要求高
1.2穩定性要求比較好
1.3針對監測目標的因子選擇性較強
1.4測定目標的量值其范圍一定要適當
污染源監測儀器主要是針對突然出現了污染排放物的污染濃度量值。針對污染排放物的污染濃度量值的變化大、濃度高的特征。
2.環境監測的設備儀器就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2.1靈敏度和準確度要求適中,能夠滿足污染排放物的監測要求以及排放的標準
2.2穩定性要求比較好
2.3針對監測目標的因子選擇性較強
2.4其抗干擾性比較好
2.5測定目標的范圍其適應性比較強
二、我國現有的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環境監測設備儀器的市場發展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收獲,但是相較于比較先進的市場來說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大多都是由一些中小的企業來進行生產的,因為企業規模和設備的限制,生產出來的多數都是中低檔位的產品,產品的技術一般種類也比較少,后期出現的故障率極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比較短。產品的監測頻率變低、采樣的誤差就會變大、監測到的數據準確性低,無法真實的反應出污染排放物的情況,這就會影響政府針對環境污染治理的積極性。
2.現有的環境監測儀器在研究以及開發的能力上比較低,監測儀器配套的生產系統其能力也比較低,無法適應現今的市場需要。我國現在使用的高質量的分析儀器設備、以及專業使用的監測設備儀器和自動化監測設備儀器等等,多數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使用的國產設備儀器市場占有率比較低。我國現在生產的監測儀器技術水平只是世界發達國家在80年代左右時的水準,根本無法適應現今社會的發展。監測儀器的研發資金在我國一些大企業中的占有額還不到銷售額的1%,但是在國外監測儀器的研發資金卻是10%左右,嚴重的制約了我國針對污染監測系統的發展。
3.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比較低,勞動的產出率太低,相互之間的模仿性太嚴重。經過研究表明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3.1國有大型企業其生產運行機制本身存在問題,無法更好的發揮出骨干帶頭作用;
3.2中小企業都是模仿抄襲生產技術,缺乏研發的資金,生產水平特別低,產品相同性太高,生產出的檢測儀器質量一般,設備性能又比較差;
3.3研發團隊無法跟企業生產團隊做到緊密合作,無法快速的實現檢測儀器產業化生產;
3.4政府對研發新的環境監測儀器,缺乏投資和風險的評估。
4.產品市場的供求方面存在著矛盾,高技術含量的檢測儀器又比較短缺,根本無法適應現今嚴格的環境需要。根據目前的市場需求來分析,很大一部分的環境監測儀器還是依賴于國外進口。國內的生產規模還是太小、技術又比較落后、市場競爭又缺少秩序化、生產技術其性能過于不穩定,所以導致了國產中小監測儀器供大于求的問題。
三、環境監測儀器選擇購置時需注意的問題
環境監測儀器在選型時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自身需要的實際情況,針對監測目標的特性需要,廣泛的根據環境情況作出實際資料收集,根據最經濟實用性的原則,通過對所有的企業產品進行對比,考慮到先進的功能和實際使用性,來選擇最好最適合的企業來進行監測儀器的購買。在作出選擇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
1.為了節約資金成本過分的追求儀器的低價位。許多的企業在因為投入的資金有限,又想要應付環保上的要求,所以就會選擇價格比較低的監測儀器以減少資金的投入。但是這些低成本的儀器都是由一些比較不正規的生產企業來加工生產的,儀器的在使用時的穩定性和準確性根本達不到環境監測的標準要求,售后的維護也無法及時做到,所以選擇正規廠家的儀器是很重要的。
2.總覺得貴的就是好的,從而盲目的追求那些純進口儀器。很多的企業在選購監測儀器時總覺得產品貴就是好的,特別是從國外進口的那些高價儀器就會更好,但是引進回來的設備儀器,無法適應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且很多的額外功能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作用,這就在資金上產生了浪費,作用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根本不了解實際的監測目標的情況,過于盲目的選擇環境監測儀器的型號。很多的企業在選擇監測儀器的時候總是參考別的企業在選擇時的標準,根本沒有了解這個儀器的型號和技術標準是否適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同的生產廠家其監測儀器測量的標準、范圍以及維護等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企業在選擇儀器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最適合自身特點的,千萬不要隨大流,切勿亂選擇儀器型號。
四、總結
環境監測儀器的選型和管理,是做好環境監測的最基礎因素,所以想要良好的發展環境監測事業,就一定要很好的選擇監測儀器的生產企業,保障自身的利益,提升社會環境監測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董育宏 監測儀器的科學管理 [J] 干旱環境監測 2009,23,(4).
[2]牟建 淺析環境監測儀器的科學選題與使用管理 [J] 煤礦現代化 2009(2).
[3]張蕖,吳愛冬 加強環境應急監測儀器管理的探討 [J] 海洋與漁業 2009(2).
1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安全現狀分析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設有: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礦山生態修復與環保以及工業廢氣凈化理論與工藝技術四個研究方向。配備儀器室、準備間等功能區。但實驗室仍存在不少安全問題。據臺灣慈濟大學實驗室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教材介紹,實驗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災引起的事故比例僅為2%,而人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卻為98%[9-10]。A、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1)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員,不需經過任何的安全指導,就直接進入實驗室工作。
2)進入實驗室后,不穿實驗服直接操作實驗;甚至做微生物實驗不配戴一次性手套。
3)在實驗室內任意玩手機、接打電話等現象習以為常。
4)實驗室基本看不到任何急救箱,對于某些突發事件,沒有事故應急處理系統。B、化學試劑管理不嚴格。1)購買新試劑或者首次使用某試劑,不經過任何風險評估。
2)各種化學試劑沒有根據其易燃性、易爆性、腐蝕性等進行分類貯存。
3)廢試劑的處置不當。盛廢試劑和樣品的瓶子沒有標簽;甚至廢酸、廢堿、有毒有害的廢試劑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衛生間,導致管道腐蝕、滲漏。C、實驗設備管理不善。
1)各種實驗室設備,比如高速離心機,不需經過任何培訓,直接操作。
2)裸眼使用紫外燈。由于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很多學生甚至老師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使用紫外燈。
3)通風櫥等工作場所長期作為儲存空間。
2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是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因此安全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的頭等大事。作為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安全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視,江西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實驗室安全工作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A、預防第一,從制度建設入手。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在實驗室安全方面,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需要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1)實驗室安全入門培訓是必須的。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員,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盡快完成一次安全指導課程,并通過書面的安全測試。
2)進入實驗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安全鏡、實驗服、一次性手套穿戴好。3)在實驗室內不能玩手機、接打電話。4)制定《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的預案》,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即刻啟動預案,采取正確有效的應對方法。B、制定化學試劑管理辦法。
1)購買新試劑或者首次使用某試劑,必須經過風險評估,即使借用別人的試劑也必須經過評估,以確保使用者對該試劑性質的了解。
2)建立易燃、易爆、劇毒物品、致病微生物等物品的存放制度,購置易燃品、易爆品、劇、致病微生物專用存放柜和保險柜,各種化學試劑根據其易燃性、易爆性、腐蝕性、致病性等進行分類貯存。
3)合理存放廢試劑。對所有盛廢試劑和樣品的容器,必須貼有標明時間、試劑名、使用者等信息的標簽;對于廢酸、廢堿或有毒有害的廢試劑需要單獨存放,且嚴格按照要求用容器,并交由相關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處置。C、建立健全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實驗用的儀器、設備等指定專門責任人,由其妥善保管使用說明書,并定期檢查和校準儀器設備,保證使用正常運轉;由其培訓新人;記錄儀器設備使用登記表、借用登記表及維護維修記錄表。
2)操作任何設備之前,請檢查是否把安全鏡、實驗服、一次性手套等個人防護設施穿戴好。3)通風櫥不可用作儲存空間,僅用來放置正在用的,或立即要用的設備或化學藥品。
3結束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255-01
我國人口基數大,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環境污染較嚴重是目前影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在這樣的形勢下,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將更加緊迫,保護環境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碍h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是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涉及經濟學、生態學、地理學、系統學、社會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相關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如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并能熟練運用于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培養他們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就業和社會的需要,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多年的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教學經驗和相關文獻表明:實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學需要,在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模式、教學考核上進行探討,適應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需要。
一、調整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果
“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內容豐富,包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生態學、環境經濟學、環境法規、數學模擬等相關專業知識,這些知識理論性強,掌握這些理論有利于對環境規劃與管理理論知識的理解?!碍h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在做教學計劃安排時需要考慮和這些理論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做好教學計劃的相應調整,其中有些主干課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環境規劃與管理里涉及的相關內容也較多。從環境專業整體計劃出發,“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可以與其他專業課同時開設,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也可以放在第7學期前半學期,這樣學生獲得相應的專業理論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論內容,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環境問題能力,從而達到較好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有利于基本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碍h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內容第一部分為基本理論,如“人-地系統理論”、“復合生態理論”、“空間結構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環境承載力理論”,授課時如果按照書本進度講授理論,學生學起來就會顯得枯燥無味,理論內容掌握不透。在進行教學計劃安排上,可以將這些理論穿插在后面章節內容講解,結合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理解理論,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因時間和課時原因,結合專業需求有些理論可以重點講解,有些理論可以讓同學們自學,這樣精選理論內容,強化應用知識。
其次,簡化技術方法,強化應用。對環境規劃與管理中所涉及的數學方法,如回歸預測方法、系統動力學方法,總量控制技術方法如數學規劃法,可持續發展評判方法如生態足跡法,環境規劃與管理決策方法,這些技術方法幾乎是模型構建起來的經驗公式,調整部分內容在水環境、大氣環境規劃中進行講授,在講授課程時可以簡化模型,利用實踐應用實例歸納講授,在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中進行分析,加強應用與理解。
對于不同專業根據學科方向要求,有些理論和技術方法可以進行有選擇的講授,以突出學科特點,講授課程理論內容時對其基本概念和理論,貫徹少而精原則。選擇具有普遍意義和較高實用價值的環境規劃與管理技術方法和主要理論為教學重點。比如對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來說,環境規劃與管理的重點內容結合土地資源規劃、生態規劃、城鎮規劃的應用進行講解。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專業就業和人才的需求,拓展知識面,加大與交叉學科的聯系,科學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分量和進度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加強案例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案例教學是通過實際案例或專題的講授、分析和討論,使學生掌握有關專業知識技能,學會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碍h境規劃與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專業課,包括環境影響與評價、環境預測、數學建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土地資源、生態規劃等相關知識,具有很強的現實經濟與文化背景。對教師而言,按照書本內容進行講解,不利于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理解,如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將書本內容在實例分析中體現出來,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分析方法,又掌握了案例內容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一)案例選擇是教學別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選擇自己科研項目和和科研成果,或結合當今社會熱點的實際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將書本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把干癟、抽象的東西轉化為生動、具體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
(二)圍繞重點內容分析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問題,提出規劃與管理方法。剖析典型實例如何應用書本理論,對學生了解實際環境規劃與管理問題起因、分析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所選實例應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學生會更感興趣。介紹實例時,注重分析相關環境管理方法、措施,將相關類型問題進行歸納,指出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或誤用。
(三)根據講授案例重難點,講授過程中采用討論與提問相結合方式。比如在教學中圍繞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教師講授重點、難點、疑點,結合城鎮綜合整治規劃與管理典型案例,提供調查的背景資料,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進行規劃模式、管理方法的辯論,通過比較綜合得出最佳整治方案,熟練運用規劃與管理理論,如空間結構理論、復合生態理論、環境承載力理論。討論時教師注重啟發規劃理論的運用,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引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綜合應變能力
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理論性、系統性、綜合性較強,環境問題因為多變性,分析問題時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解決結果,亂套用原理公式得不到理想結果。為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擴大就業面,其考核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問題的多方面分析結果??己朔绞娇梢砸詫嵗治鰹橹鞯拈_卷考核,也可以課程大作業或課程設計的方式進行考核。使學生真正掌握有關環境規劃與管理的方法、解決措施,提高分析技能。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設計;環境規劃與管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由此可見國家十分重視教育與信息技術的對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設計在高職教學中逐步開展起來,利用信息技術、數字化資源創設符合專業課程的信息化環境,更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環節,優化教W效果。文章選取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課程中人員培訓這一知識點為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探索更科學的教學環節,優化教學效果。
一、教學思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程選自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的管理學課程組織篇中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結合參考教材、教學大綱、該專業的教學指導方案確定的課程標準、以及職業素養,將組織篇中復雜、瑣碎的知識點,整理歸類為組織結構、權力藝術、人員配備三大模塊,以任務驅動開展項目化教學。其中人員配備分為以下四個項目:人力資源規劃、人員的招聘、人員的培訓與人員的考核。文章知識點的設計就選自項目三:人員的培訓。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培養合格的“培訓專員”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也為將來績效考評的學習提供條件。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管理素養,拓展職業生涯的寬度和深度。
2、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接觸了一年的專業課程訓練,對于本專業的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這個年齡層次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作為信息時代的原住民,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及網絡。在之前已經學習了計劃、組織的基礎知識,對組織結構設計和崗位有了一定的認識,具備了分析崗位職責的基本技能。但是學習主動性不強,不善于組織和利用信息化資源,對培訓的認識片面,也缺乏實際操作的訓練。
二、教學培養目標及重難點
1、培養目標分析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實現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基本素養三個方面的培養目標。
專業知識目標:能準確的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掌握培訓方案設計的基本要素和規范格式;開展培訓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各種問題。
職業能力目標:能靈活運用工作要領開展培訓實務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基本素養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利用各種信息媒體,獲取新知識、新技術;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養。
2、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在進行員工培訓時,選擇合適的培訓內容是前提,制作規范的培訓方案是保障,靈活運用、有效的開展培訓工作是學生應該掌握的重要技能。從而歸納出本課程的重點是制作科學、規范的培訓方案,難點是靈活根據崗位的不同特點開展培訓的實務操作。
三、教學策略設計
針對同學們沒有進入企業觀看企業的培訓過程,學生的親身感受性不強等問題,結合實際制定了以下教學策略。
1、教法與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翻轉課堂、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演示教學法,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行為習慣。
2、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針對學生喜歡玩手機、且方便攜帶的特點,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課程資源及布置課前任務,方便同學們隨時查閱資料,依托世界大學城建設專題學習平臺構建信息化網絡學習環境;利用視頻、flas、小游戲、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決實際困難,更好的實現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培訓的知識要求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知識準備、課堂實施任務、課后拓展提升三個環節。具體安排如下圖1所示:
(一)課前準備
課前引入翻轉課堂,學生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公眾號上領取課前任務:
第一,瀏覽老師建立的專題學習平臺中的課程資料,預習新知識,同學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上傳學習平臺,老師和學生共建課程資源庫;
第二,通過多種形式了解培訓專員的工作職責。學生將收集回來的資料上傳到小組QQ或微信學習群, 小組內交流討論,嘗試著總結出培訓專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并將成果上傳到學習平臺。老師檢查評價,選出優秀作品,準備上課展示。
(二)課堂教學
在課堂上,根據以前的課程安排,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專業模擬創立了一家環??萍加邢薰?,并在上一次課程學習中對崗位職責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這樣的知識架構基礎上,學生們在學習平臺上領取任務單:對公司新入職的企業環境監督員進行培訓。
任務一:要有效的完成好這次培訓工作,首先要確定培訓內容。同學們可以在學習平臺上點開教師課前準備的企業環境監督員崗位說明書,以及這次要參加培訓的人員面試時提交的簡歷和面試評價單,各組依據這些材料展開開放式討論,自行確定培訓內容,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為了更好的達到學習效果,引導學生完成一個配對闖關小游戲,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對象,選擇正確的培訓內容。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下,自我檢查對選擇培訓內容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完成任務一的學習。
任務二:選擇好培訓內容之后,就應該據此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于是教師就可以順勢開展任務二的學習,制作培訓方案。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自主學習一份完整的培訓方案應該具備的基本要素,組內討論制作一份培訓方案,并上傳到學習平臺,老師可以隨機抽取一組制作的培訓方案并將其展示出來,同時列出現實中企業對于該崗位的新入職人員所做的培訓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選擇培訓內容上的缺失,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從而探討出一份合格的培訓方案應該具備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組與組之間相互評價打分,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任務三:依據培訓方案組織實施相關培訓工作,是我們要完成的第三項任務。針對以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混淆培訓經理、培訓講師、培訓專員之間的崗位職責。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和討論的結果,讓課前選出的最優秀小組將自己的成果從資料庫中調取出來進行講解,從而確定培訓專員的主要工作職責。老師將培訓專員的主要工作職責進行分解,制作成一個個微視頻,供學生們隨時點開學習參考。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直觀了解培訓專員如何組織實施培訓,并內化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時,老師引導學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訓專員會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呢?學生以組為單位相互討論,制作微腳本,老師隨機抽取一組同學依據微腳本即興表演。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和評價。
考慮到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上臺表演并獲得老師的現場點評,對于其他小組可以將自己編寫的微腳本表演錄制下來,上傳到學習平臺上,老師和同學都可以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從而選出最受歡迎的視頻。讓同學們在娛樂中了解培訓專員的崗位職責,鍛煉其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突破本課程的難點。
(三)課后拓展
課后學生們完成大學城空間的在線測試,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此外,借助學校承擔的對企業事業單位提供培訓服務的機會,鼓勵學生分組與各位培訓講師配合,實踐培訓專員的工作職責。
(四)考核評價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師能及時、全面的對學生課前、課堂、課后整個教學環節的表現進行客觀的考核評價。
通過三個教學環節工作任務的完成效率和質量,實現對學生技能的評價;通過小游戲和大學城在線測試自動記錄的學習成果,實現對學生知識的評價;通過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實現對學生素養的評價。完成三方面的培養目標。
四、 教學反思
本課程借助微信公眾號,幫助同學們將課余零散的時間整合起來,同學們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借助數字化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在課堂完成三項任務,在做中學、學中做,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采用視頻和flas等信息化手段,解決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直觀感受不強,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利用配對小游戲、在線測試,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個性化輔導。利用QQ討論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
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將各種信息化資源融入教學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課堂教學與企業實踐的距離,學生明確了崗位職責。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已經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學完后同學們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高,學習熱情高漲、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加強、自主學習和高效利用時間的能力明顯提高,提升了職業修養,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教育部網站,2011
[2] 韓立福.“先教后學”“先學后教”和“先學后導”的教學思維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5)
[3] 張俊娟,穆卓輝,張朝輝.信息化教學手段下高職專業課程教學設計[J].繼續教育,2015(10)
[4] 張瑩瑩,羅潤來.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8)
[關鍵詞]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外傷;Shikani喉鏡;纖維支氣管鏡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8(a)-0072-03
頸髓損傷的患者頸部活動受限,對氣管內插管技術的要求較高[1]。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適應于各種困難氣管插管,但纖支鏡價格昂貴,且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術,需對操作者進行一定操作技能培訓,在一般醫院難以普及。Shikani可視喉鏡(seeing optical stylet,SOS)是一種高清晰的纖維光導可塑性內窺鏡,研究證實,SOS具有不增加全麻下頸椎手術患者心血管系統的反應程度,其操作時間短等優勢,現已廣泛應用于頸椎疾病的手術[2-3]。本研究旨在探討SOS與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對頸椎疾病患者血流動力學及應激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選擇2009年1月~2013年1月擇期行頸椎手術的脊髓型頸椎病及頸椎外傷患者共60例,均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呼吸道梗阻、竇緩或病竇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有精神病史及藥物過敏史患者。全部患者隨機均分為Shikani喉鏡引導氣管插管組(S組)和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組(F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氣管插管前滴注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常規監測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R)和血氧飽和度(SpO2),經面罩吸氧5 L/min。于10 min內靜脈泵入Dex(艾貝寧,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負荷量1 μg/kg,繼以Dex 1.0 μg/(kg·h)維持至適宜鎮靜深度時(警覺與鎮靜OAA/S評分為2~4分)。所有患者均以2%利多卡因5 mL通過自制的10 cm多孔硬膜外導管經口分次行口鼻咽喉部噴霧表面麻醉,隨后2%利多卡因3 mL經環甲膜穿刺行氣管內表麻,氣管插管前均單次靜脈注射芬太尼1 μg/kg。用麻黃素收縮鼻黏膜。最后在固定頭頸部功能位下,兩組分別用Shikani喉鏡經口和纖支鏡經鼻引導清醒氣管插管,成功后連接麻醉機呼吸通路維持自主呼吸5 min以記錄觀測參數,繼以常規靜吸復合麻醉維持至術畢拔管。
1.3 觀察指標
插管時間指從喉鏡置入口腔開始,到氣管導管成功放入氣管內為止的時間[4]。記錄兩組的1次插管、2次插管、3次插管成功例數,插管失敗例數以及失敗原因。氣管插管失敗指進行3次以上的氣管插管操作或氣管插管操作時間持續10 min以上未成功者。觀察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動脈壓(MAP)、HR、SpO2變化,記錄插管過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2.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各時點平均動脈壓、心率指標及SpO2變化情況
兩組T1~T4不同時點SpO2均未見明顯變化,且兩組間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T4時點MAP、HR均低于T3時點,F組T3時點MAP、HR水平高于T2時點,F組T2時點MAP、HR水平高于T1時點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2 兩組各時點各應激指標比較
S組各麻醉時點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皮質醇與F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F組T4時點E水平較T2時點明顯降低,且明顯低于S組T4時點,F組T3、T4時刻皮質醇水平均高于T2時刻,且分別高于S組同時間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兩組插管成功情況及并發癥比較
S組插管成功率達100.0%,明顯高于F組(80.0%),且S組插管時間明顯短于F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均無聲音嘶啞、牙齒松動,F組出現咽喉痛3例,心律失常2例,F組并發癥明顯多于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頸椎疾病如脊髓型頸椎病及頸椎外傷等造成脊髓壓迫,引起心血管功能代償能力減弱,迷走神經張力增加,心動過緩甚至心跳驟停。頸椎手術麻醉往往選擇氣管內插管全麻方式。平時氣管插管總會將頸椎盡量向后伸展,對脊頸髓受壓、創傷后頸椎不穩的患者而言這種插管技術無疑會加大頸椎移位,由此可引起或加重頸髓的損傷。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氣管插管操作中最大限度保持頸椎穩定,避免頸椎移位引起頸髓進一步受傷,是麻醉的關鍵[5-8]。視可尼喉鏡(seeing stylet)是一種光導纖維硬鏡,適用于可視下引導氣管插管、困難氣道插管。在頸椎手術頸部固定的情況下,通過目鏡直接尋找聲門,將氣管導管送入氣管[9]。視可尼喉鏡管徑較小,對張口度和頭部后仰度基本沒有要求。從口角置入,沿口咽弧度直視下尋找聲門,同時還可以通過頸部的光點判斷導管尖端位置,成功率極高[10]。同時視可尼喉鏡氣管插管不需要使用普通喉鏡,減少了咽喉部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氣管插管對血流動力學影響[11]。本組研究結果證實了上述觀點,兩組T4時點MAP、HR均低于T3時點,F組T3時點MAP、HR水平高于T2時點,F組T2時點MAP、HR水平高于T1時點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F組T4時點E水平較T2時點明顯降低,且明顯低于S組T4時點,F組T3、T4時刻皮質醇水平均高于T2時刻,且分別高于S組同時間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S組插管成功率達100%,明顯高于F組,S組插管時間明顯短于F組,兩組均無聲音嘶啞、牙齒松動,S組并發癥明顯少于S組(P < 0.05)。與張群英等[12]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
綜上所述,Shikani喉鏡對頸椎病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小,且無明顯應激反應,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縮短插管時間,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杭燕南,莊心良,蔣豪,等.當代麻醉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632-633.
[2] 周旭,常庚申.Shikani可視喉鏡在頸椎手術氣管內插管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09,18(3):201-202.
[3] Turkstra TP,Pelz DM,Shaikh AA,et,al. Cervical spine motion:a fluoroscopic comparison of Shikani Opitcal Stylet VS Macintosh larynscope [J]. Can J Anaesth,2007,54(6):441-447.
[4] 何荷番,劉煒烽,翁培清,等.頸椎手術患者采用Glide scope視頻喉鏡輔助纖維支氣管鏡引導經鼻氣管插管臨床研究[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45(3):221-223.
[5] 林獻中,高友光,林財珠,等.光導纖維支氣管鏡氣管插管在頸椎手術患者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12):1060-1061.
[6] 薛鵬,張亞娜.視可尼喉鏡在頸椎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7):4527-4528.
[7] 韋寧仙,嚴俊,張富均.視可尼喉鏡氣管插管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J].江蘇醫藥,2008,34(8):842-843.
[8] 李勝華,王長社,路銘.視可尼喉鏡在困難氣管插管的應用[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0,30(2):121-123.
[9] 吳一霄,甘林光,陳駿萍.視可尼喉鏡在頸椎手術中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12,24(2):157-158.
[10] Turkstra TP,Pelz DM,Shaikh A,et al. Comparison of shikani optical style to macintosh laryngoscope for intubation of patients with potential cervical spine inju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fluoros copic trial [J].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Anesthesiology,2006,18(4):327-328.
[11] 戴洪.視可尼可視喉鏡引導氣管插管在頸椎外傷手術中的運用觀察[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