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旅游營銷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摘要] 本文將在廣告學及推銷學中廣為運用的AIDA公式引入到旅游營銷規劃領域,并以山西省陽泉市旅游規劃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根據旅游者心理變化的演進過程,通過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發興趣)——Desire(產生欲望)——Action(達成交易)四個階段的營銷策略設計,實現陽泉旅游形象及產品的有效推廣。
陽泉,古稱“漾泉”,地處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段西麓,轄城區、礦區、郊區、開發區四區和平定、盂縣兩縣,境域面積4569.61平方公里。2005年陽泉市接待國內旅游者358萬人,國內旅游收入15.35億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140人次,外匯收入47.3萬美元。
筆者于2003年~2006年參與了《山西省陽泉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4-2020)》的編制工作,并負責其中營銷規劃部分的撰寫。在編制過程中,筆者嘗試將廣告學和推銷學中的AIDA公式運用到旅游目的地營銷規劃中去,根據旅游者心理變化的演進過程,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陽泉旅游市場營銷推廣。
一、陽泉旅游市場調研結論
規劃組運用問卷調查法、焦點小組訪談法等科學方法對山西陽泉旅游市場進行了實地調研,獲得了一手的調研資料,并得出以下啟發性結論:(1)陽泉是一個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初游游客占到了近50%的比例,陽泉作為一個新興旅游地,尚待宣傳推廣;(2)陽泉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較為便利,這成為吸引旅游客源市場的一個重要籌碼;(3)到訪陽泉的旅游者有一定消費能力,相當一部分游客來自于太原、大同、石家莊、北京等大城市;(4)娘子關是陽泉的標志性的旅游產品,認知度最高,可作為可以代表陽泉市旅游形象的名牌產品來開發和推介;(5)陽泉旅游面臨山西省內激烈競爭,如周邊景區五臺山、平遙古城、大同云岡石窟、介休綿山及喬家大院等,需要以差異化的競爭策略而取勝;(6)陽泉旅游開發中的最大問題是環境問題;(7)陽泉旅游宣傳力度不夠;(8)當代旅游者偏愛“休閑度假型”旅游產品更甚于“觀光型”旅游產品。
二、AIDA公式概述
AIDA公式以及與其類似的模式已經問世很長時間。早在1913年,在廣告宣傳方面著述頗多的芝加哥西北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迪爾·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提出了“關注——領會——了解”模式,這個模式以當時流行的感官知覺與動機的理論為基礎而構建。20世紀30年代,公共關系的專家們在這個領域做了更多的工作。20世紀50年代,AIDA公式作為一個概念正式出現,由Heinz M. Goldmar在《怎樣贏得顧客》一書中首次總結出來,并用首字母縮略語AIDA表示這樣四個階段,分別是: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發興趣),Desire(產生欲望)和Action(達成交易)。
AIDA公式根據消費者認知心理的變化過程來進行促銷設計,它迎合了消費者的情感需要和社會需要,因此被廣泛地運用于銷售及廣告等促銷領域。
AIDA公式四階段示意圖
三、AIDA公式在對陽泉旅游市場營銷規劃中的運用
旅游市場營銷規劃是在確定地區優勢和特色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整合各類旅游產品,給予其準確定位,宣傳其核心利益,達到向目標市場有效告知,并誘發旅游者實地游覽的目的。現階段,鑒于陽泉仍然是一個尚未為人所廣知的新興旅游目的地,營銷戰略規劃的重點是創造市場,打造知名度,拓展市場,營造美譽度,最終實現旅游產業發展的效益目標。
在陽泉旅游市場營銷規劃中,筆者借鑒了在推銷學和廣告學廣為運用的AIDA公式,根據旅游者心理認知的特點,按照旅游者興趣程度轉移的規律,規劃了四個階段的主題活動,賦予了陽泉旅游不同的熱點和賣點,使旅游者對陽泉由“無所知”,到“有所知”,再到“愿知之”和“樂知之”。這樣,在目標市場區域內制造轟動性的效果,以期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創造知名度,打造美譽度,形成區域內的旅游新熱點。
1.第一階段:引起注意(Attention)——“英雄難過美人關”
(1)規劃目標。第I階段的規劃目標是引起受眾的廣泛注意力,使得其對陽泉旅游從“漠不關心”到“廣為關注”。運用的手段主要是“造勢”,也即通過廣告、公關等活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讓旅游者關注陽泉,進而向往陽泉。這一階段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尋找USP,即尋找抓人的“賣點”,這一賣點可以不是實際的旅游資源或實物,但必須是新奇的、有趣的,具有轟動性和吸引力的因素,讓對陽泉有了解和沒有了解的游客都感到好奇,引起他們對陽泉旅游的濃厚興趣。
(2)規劃依據。擬采用“娘子關”作為第一階段的策劃重點,策劃與之相關的系列促銷活動。選擇娘子關作為市場營銷宣傳突破口的依據是:一是“娘子關”在規劃中的定位。在本規劃中,將“娘子關”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龍頭,將“滹沱河”作為旅游發展的后勁所在,可見,娘子關是陽泉旅游發展的“先行軍”;二是“娘子關”本身所具有的資源特色。娘子關是中國第九關,是惟一與女性有關的關隘,其典故傳說既涉及唐高祖李淵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陽公主,又有“娘子關有婦女艷妝而過,必然雷電交加,因此而得名”之說,其名字蘊涵著“美人關”之意;三是市場調查的結論。通過調查問卷看出,對于陽泉市的旅游景點的認知度,娘子關的認知率是最高的,超過了昔陽的大寨。
(3)營銷手段。主要利用報紙、雜志等平面廣告媒體,達到集中宣傳告之的目的。以“英雄難過美人關”為主題,征集景區旅游形象——在《陽泉日報》、《太原晚報》、《北京晚報》、《燕趙都市報》等各主要客源市場的媒體上刊登征集景區旅游形象的廣告,以“英雄難過美人關”為對聯的上句,征集對聯下句,實行有獎競猜,吸引旅游者對于陽泉的注意力。
2.第二階段:激發興趣(Interest)——“泉水叮咚響,歡快陽泉行”
(1)規劃目標:用實際的利益點引發旅游者的濃厚興趣。在前一階段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力之后,本階段的規劃重點是通過陽泉旅游資源實際吸引物的尋找,針對當前旅游者的最新的旅游消費需求,規劃出能夠真正吸引旅游者的利益點。
(2)規劃依據:選擇泉水資源,尤其是溫泉資源作為第二階段的主要利益點,其理由如下:一是“水”資源在北方旅游市場中具有相當的獨占性。北方旅游開發中的一個通病是缺水,因此利用較為豐富的水資源來發展旅游對于陽泉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契機;二是“泉水”資源是一個更加吸引人的賣點。“陽泉”的城市名稱顧名思義是一個歷史上富含泉水的地區,即使是當今,陽泉市的泉水資源仍舊是可圈可點;三是“溫泉”資源尤其值得關注與開發。溫泉旅游產品的開發,適應了當今最為時尚的旅游方式,即休閑度假,因此,溫泉旅游市場規模龐大。
(3)營銷手段。主要通過公關活動及節事活動進行炒作。策劃陽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以“溫泉”為謎面打一城市名,在各主要目標客源市場上的報紙、電視等媒體上,連續刊登,數天后公布謎底為“陽泉”,并隨之附帶陽泉市旅游風光的大規模介紹。所謂“陽泉”,照字面來理解,一是陽,意味著溫暖,二是泉,即泉水,所以“陽泉”可以釋義為“溫暖之泉”,即“溫泉”。這樣,通過在大眾媒體上以猜謎的方式進行宣傳,既可以生動地宣揚陽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又可以把陽泉旅游資源中的一個實質性“賣點”即“溫泉”資源推廣出去,形成實際的旅游吸引力。
3.第三階段:產生欲望(Desire)——“古關、古鎮、古文化,民風,民俗,民間情”
(1)規劃目標。形成實質吸引力,激發購買欲望。在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力,并使其真正感興趣后,要通過具體的產品規劃以及實際可游的旅游產品及旅游線路,激發旅游者的購買欲望,使其從關注到實際購買。
(2)營銷手段。發揮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旅游中間商即旅行社的組織職能。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報紙、雜志、旅游小冊子等多樣的宣傳工具,向旅游者集中宣傳,告知陽泉市的旅游產品已經形成規模,吸引其前來游覽。由于此階段的重點是吸引游客,所以,要把現階段在陽泉可游的景區及線路向旅游者重點推介,可以主要突出陽泉目前旅游資源中的兩大賣點:一是“古文化”,二是“民俗”,并形成多條旅游線路。
4.第四階段:達成交易——“人說山西好風光,風光錦繡在陽泉”
(1)規劃目標。提供便利渠道,促成旅游者的最終購買行為。這一階段是最終達成交易的關鍵環節,在陽泉旅游產品開發逐漸成熟階段,可以大范圍組織游客前往,規劃重點是通過各種信息傳媒,向旅游者傳遞信息,完成旅游者從購買前選擇到現實購買的“跳躍”。
(2)營銷手段。多種促銷手段的綜合運用,參加全國及重點目標客源市場城市的旅游交易會和旅游促銷會。赴旅游目的地,如北京、太原、石家莊等城市進行宣傳促銷。制作陽泉旅游網頁,詳盡介紹陽泉的旅游資源以及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制作印刷精美的旅游小冊子,并做成光盤,與網絡連接,定期更新,實現及時互動。在參加旅游交易會時,在定點旅游飯店,在旅游信息中心,以及在重點客源市場的旅行社中投放,形成針對性的目標營銷。發行通往北京、太原、石家莊等地的旅游專線車,并由陽泉市的地接社組織好實際游覽工作。
參考文獻:
[1]吳言譯:AIDA模式,喚醒消費者的欲望[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2003
[2]李響等:淺談AIDA 模式下企業的網絡廣告策略[J].商業研究,2005,10
關鍵詞:民族村寨旅游;扶貧開發;效應分析;貴州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191-02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9個民族,3個自治州、11個自治縣,自治地方共轄46個縣市,占全省縣市的53.4%,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積占全省面積的55.5%。在貴州50個國家級貧困縣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36個,占全省總貧困縣總數的74%,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占全省總貧困人口的70%。貴州民族地區的貧困是因為生活環境差、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社會化服務水平低、居民文化素質低、增收渠道少等導致的絕對貧困。但是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擁有豐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資源,通過對民族村寨旅游開發來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使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促進貴州民族地區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和民族地區經濟的全面振興。
一、貴州民族地區民族村寨旅游扶貧開發的效應分析——以西江苗寨為例
民族村寨旅游扶貧開發的效應主要指村寨旅游扶貧在消除貧困方面的作用和意義,同時也包括村寨旅游扶貧的負面影響。村寨扶貧開發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護民族地區的資源環境,發揮資源優勢;發揮旅游業的關聯效應和乘數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繁榮,提高民族地區收入;為民族地區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利于農村勞動力分流;增加民族地區居民收入,改善群眾生活,加速脫貧致富;促進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貧困地區勞動力整體素質,提高人文生態環境和精神文明建設,為民族地區的更大發展奠定思想觀念和人才基礎;改善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環境,促進民族地區橫向經濟聯合和對外開放。
村寨旅游在發揮扶貧作用的同時,也會產生消極影響,即村寨旅游扶貧的負效應。村寨旅游扶貧的負效應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旅游開發對地區資源、環境、社會文化的消極影響;民族地區盲目開發、重復建設導致資源環境的浪費和破壞;旅游業同其他產業在資源方面的博弈競爭和抑制作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旅游飛地”現象和替代性競爭對消除貧困的負面影響。
西江苗寨位于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內,距縣城36公里,平均海拔833米,行政面積38.59平方公里。西江苗寨由平寨、東引、羊排、南貴四個自然寨組成,現共有1 330戶,5 414人,苗族人口占全村的99.5%,故被譽為“千戶苗寨”,是中國最大的苗族古村。西江苗寨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景點,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江千戶苗寨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圍繞旅游發展的相關服務行業日益繁榮,呈現勞動力有效集聚,旅游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2000—2010年以來,西江苗寨游客數量和旅游綜合收入不斷增長,農民收入水平也呈現不斷增長態勢。
從雷山政府辦收集的資料可以看出西江苗寨的村寨旅游游客數量從2000年的0.76萬人次,發展到2010年的90.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由2000年的17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2.8億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從2000年的664元增加到2010年的2 880元。2008 年后增長非常顯著,西江景區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增長55.7%,直接或間接參與旅游已經成為西江景區群眾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二、貴州民族地區民族村寨旅游扶貧開發的影響因素
(一)基礎設施建設
貴州雖然民族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地處云貴高原,道路險峻,加上民族地區經濟落后,缺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嚴重阻礙了交通、通訊、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的發展。保存相對完好的民族村寨大多處于交通不便的最偏遠山區,交通成為影響民族地區村寨旅游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西江千戶苗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貴州大多數民族地區的村寨基礎設施仍處于落后狀態,嚴重影響了當地村寨旅游地發展,制約當地居民脫貧。
(二)村寨居民參與程度
民族地區村寨居民的參與當地村寨旅游開發的程度決定村寨旅游扶貧開發的廣度和深度。貴州民族地區的村寨居民貧困人口大多數知識水平較低、能力不強、信息資源落后,導致其參與村寨旅游的機會與相對富裕的機會不平等,所獲收益也相差較大。相對富裕的人擁有較多的資金用于投資建設,大多擁有經營和管理能力,因此會積極參與旅游開發,從中獲取大量收益,而貧窮人口沒有資本和能力參與旅游開發,所獲收益較少,同時還得被迫接受旅游開發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大量的垃圾、生態環境破壞等。西江苗寨居民在旅游開發中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實地調查顯示,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多是占有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的居民,貧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并不多,并沒有完全脫貧致富。相對富裕的居民參與程度高,從旅游開發中獲得大量收益,貧困人口參與程度低,從旅游開發中獲得收益較低。
(三)利益分配機制
貴州民族地區的村寨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行為主體,各主體因不同的利益形成不同利益主體,能否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直接關系到民族地區村寨旅游的持續發展。一般來說民族地區的當地政府占據主導地位,把握利益分配機制的權利,調節旅游開發商、企業、居民的利益分配比例,并且傾向于重視旅游開發商和投資商。從實地調研中可以看出村寨景區的大部分收入屬于開發商,部分返還給當地居民,當地居民從旅游開發中所獲收益并不多。
三、貴州民族地區民族村寨旅游扶貧開發優化研究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貴州民族地區村寨旅游扶貧要充分發揮去自身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扶貧優勢,爭取當地政政府的支持和認同,走政府主導型的旅游扶貧開發之路。政府應充分發揮在村寨旅游扶貧中的主導地位,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把發展村寨旅游作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措施,多方籌資加強交通、水利、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建立村寨旅游扶貧專項資金貸款,對民族地區的旅游發展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
(二)提高貧困村民的參與程度
貴州民族地區的貧困居民自身弱勢限制他們參與旅游開發的能力和機會。在西江苗寨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少數民族人口的文化程度絕大多數是初中以下水平,婦女和老人的很多是文盲和半文盲,信息閉塞,對政府的扶貧政策基本不知道。語言交流存在障礙,很多老人和婦女不會講普通話,這也嚴重削弱他們參與旅游開發的機會。政府要建立相應的專項教育基金,加強民族地區貧困人口的普通話培訓和進行服務技能的培訓,以及餐飲衛生等培訓。同時扶貧基金向民族地區的貧困人口進行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參與村寨旅游開發程度。
(三)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貴州民族地區村寨旅游取得一定的發展,但是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受益面窄等情況。貴州民族地區要想持續發展,帶動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政府要理順各利益主體關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要能確保參與旅游活動的農民獲得合理、穩定、持續的利益回報,增加貧困人口的就業機會和支持貧困人口參與旅游商業活動,以提高當地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興趣。對于積極參與旅游開發的村民給予支持和獎勵,對于給當地帶來的負面效應給予一定的補償,將當地居民作為利益主體的核心,才能保證村寨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煥洲.貴州民族村寨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互動關系及實現路徑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22).
[2] 張偉,張建春,魏鴻雁.基于貧困人口發展的旅游扶貧效應評估——以安徽省銅鑼寨風景區為例[J].旅游學刊,2005,(5):43-49.
關鍵詞:全域旅游 尤溪縣 旅游營銷 啟示
旅游營銷是指根據旅游目標市場需求、設計使顧客滿意的產品,制定顧客認可的價格,通過廣告、人員推銷、嚴格控制產品質量等手段以樹立良好形象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一系列對外經營活動。它是通過分析、計劃、執行、反饋和控制這樣一個過程來以旅游消費需求為導向,協調各種旅游經濟活動,從而實現提供有效產品和服務,使游客滿意,使企業獲利的經濟和社會目標。旅游營銷的主體很廣,包括所有旅游企業及宏觀管理的旅游局。如:旅游景區、景點、旅行社、賓館酒店以及旅游交通部門等等。它的最終目標就是增加旅游市場銷售額,拓展新的市場,發展新的游客,培養和強化游客的忠誠度,增加及擴大旅游產品的價值,提高公眾的興趣,爭取旅行社及其他中間商的支持,創建良好的旅游形象。所以,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旅游營銷是關鍵性的一環,它直接決定著旅游目的地是否能成功進入游客的視野,進而對游客實現強有力的吸引。
一、旅游營銷的研究現狀
國外對旅游營銷的研究比較早。在旅游目的地市場營銷學術研究方面,西方已超前我國數十年,主要的學術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研究紀事》和《旅游管理》上發表。國外有關旅游目的地市場營銷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4個方面,即旅游客源市場研究(向誰營銷),旅游目的地營銷主體和方式(由誰開展營銷),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營銷什么),以及旅游目的地市場營銷信息技術和渠道(如何營銷)。其中,旅游客源市場研究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已趨成熟。從學術研究成果上來講,國內有關旅游營銷的學術文章,在中知網上有百來篇,但關于全域旅游營銷的文章篇數很少,只有三篇,而目前這方面的簡訊倒居多,這說明我們國內對旅游營銷的關注度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而不斷提高,但在全域旅游新視角下研究旅游營銷的較為系統和成熟的成果并不多。這說明全域旅游視角下旅游營銷模式的研究空間還較為廣大,旅游營銷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整化、系統化,這也是筆者撰寫本文的意義所在。
二、全域旅游視角下傳統旅游營銷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個能夠全面動員(資源)、立足全面創新(產品)、可以全面滿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傳統旅游營銷模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宣傳形式單一,未能有力吸引游客目光。傳統的旅游營銷模式單一化,這個單一包含宣傳對象、宣傳方式和宣傳范圍的單一化。以往很多旅游城鎮就景區推景區,讓游客感覺可游玩景點少,可游玩的項目比較單一,因此不能長時間的留住顧客,旅游也未能起到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作用;在宣傳方式上,傳統的旅游營銷模式還停留在把旅行社和社區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組織參加旅游交易會,開展網上業務合作等,旅游營銷模式相對單一,營銷水平相對滯后,未能有效吸引游客的目光;此外,在宣傳范圍上,很多地區將宣傳范圍局限于本市、本省,并未將宣傳的范圍延伸至省外甚至國際,推廣力度小、宣傳范圍窄,未能達到大范圍推廣。
(二)形象定位模糊,未能實現形象品牌營銷。過去很多旅游城鎮H僅將若干景區當成旅游吸引力因素來推廣,就景區推景區,對于自身的旅游形象缺乏整體的定位和規劃,致使游客對本地區的旅游印象模糊化、粗糙化,未能成功打造品牌形象效應,順利實現品牌營銷戰略。
(三)旅游資源零散,未能形成資源整合營銷。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游資源分布較為零散,部分旅游城鎮當地政府和旅游企業并未對旅游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以至于旅游資源碎片化、零散化;二是未將旅游與文化、工業、經濟、金融等相融合,未能做到結合其他產業進行統一規劃營銷,致使旅游宣傳內容單一,旅游產品缺乏創意,旅游營銷吸引力不足。
(四)營銷策略被動,未能主動引領旅游需求。很多旅游城鎮總是跟在市場的后面開展營銷活動,未能主動挖掘游客的潛在需要,而只是在市場需求變了的情況下,旅游營銷活動才跟著變化,這樣的營銷方式較為被動,往往營銷信息也比較滯后,不能很好地引領市場和吸引游客。
三、尤溪縣關于全域旅游視角下旅游營銷發展模式的探索
2015年,尤溪縣結合本縣發展的需要,提出全面發展縣內旅游的發展戰略。2016年,尤溪縣響應國家發展全域旅游的口號,統籌全縣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同時,尤溪縣也對旅游營銷發展模式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主要從以下幾種旅游營銷模式入手進行考慮:
(一)品牌營銷。尤溪縣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立足打造以“我家在景區”為主題的鄉村公園,并開發以 “我家的蔬菜”、“我家的伴手禮”、“我家的文化”、“我家的美食”等品牌型的旅游產品。此外,尤溪還大力發展鄉村民宿休閑度假旅游產業,以形成獨具特色的閩中朱子文化和生態休閑旅游勝地,構筑海西中心城市“后花園”;同時,尤溪全面動員各鄉鎮旅游資源,全面依托各鄉鎮旅游特色,提出“一鄉一品”的景區創建工程和獨具特色的宣傳口號如“我家在景區,避暑來湯川”、“我家在景區,養生八字橋”等。這種清晰的定位,獨特的宣傳口號,為尤溪旅游品牌營銷確定了營銷主題和營銷方向。
(二)整合營銷。尤溪縣聘請國家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和寧波遠見旅游規劃院專家進行大手筆頂層規劃設計,進一步整合全域旅游要素,明確尤溪旅游發展的形象定位、戰略構想和總體思路。主要做到:一是結合自身資源優勢,開發尤溪的旅游景區景觀。尤溪縣著力打造國家4A級景區,主要開發湯川“俠天下”景區、聯合梯田、九阜山、閩湖、蓬萊山、管前金柑、百桂園等自然觀光景區,以空氣好、山清水秀等優勢打造系列品牌旅游景區景觀;二是結合自身文化優勢,塑造尤溪的旅游文化景觀。尤溪作為朱熹誕生地,文化底蘊深厚,有物質文化遺產如朱熹誕生地――南溪書院、獨具地方建筑特色的桂峰古民居、書京土堡群落等,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尤溪山歌、尤溪舞龍等民俗、尤溪小吃文化等,這些文化資源都成為尤溪發展全域旅游的文化景觀要素被大力保護、開發和挖掘;三是結合縣內其他設施資源,完善尤溪的旅游背景景觀。尤溪縣以旅游六要素為核心,在縣內現有民宿、停車場、交通、公廁等基礎設施基礎上,不斷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小吃購物一條街等服務設施,同時不斷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如原生態瓜果蔬菜、特色小吃、山茶籽油等產品,全方面滿足游客需要;四是打造全域服務形象,完善尤溪的旅游人文景觀。尤溪對本縣導游進行開班培訓,著力于打造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導游隊伍;此外還積極提升景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服務水平,讓游客享受高質量的服務;同時尤溪秉承全域發展的理念,動員全縣人民共同關注全域旅游的發展,著力增強本縣人民的服務意識,確保在旅游服務方面獲得良好的口碑。
(三)全產營銷。尤溪將旅游與農業相結合,發展農業休閑生態旅游;旅游與工業相結合,發展現代工礦旅游,打造礦山地質公園,形成獨特的礦山文化;旅游與文化相結合,打造千年古縣朱子文化旅游勝地;旅游與金融相結合,推廣發行“朱熹和順卡”等。
(四)合作營銷。打造系列旅游線路,加強國內國外合作營銷。如尤溪舉辦廈航攜百家旅行社走進尤溪活動,大力推介尤溪二日游精品旅游線路等。此外,尤溪縣還通過組織參加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和民政部地名研究所開展的千年古縣申報認定工作、通過聯合世界朱氏聯合會和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舉辦大型公祭活動、通過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將聯合梯田推向世界、通過申請省全域旅游試點縣等方式來強化省際旅游營銷。
(五)多元營銷。除了品牌營銷和整合營銷外,尤溪還運用以下幾種營銷手段進行宣傳:一是旅游網絡媒體營銷。尤溪縣借助春暉國際、福建新藍海等專業營銷團隊力量,通過策劃活動、線上線下推廣、媒體傳播、影視作品等方式,大力推廣尤溪旅游產品,如拍攝《我家在景區》、《玩轉尤溪》等旅游宣傳片,在省市主流媒體投放,并大力發展智慧旅游,通過“互聯網+旅游”、電商、微信、旅游APP等新型平臺進行宣傳;二是旅游體驗營銷。如尤溪著力打造沈郎鄉茶籽油觀光廠和洋中后樓食用菌產業園,以DIY方式增強游客體驗,并舉辦采摘體驗活動;三是旅游互動營銷。旅游互動營銷手段主要是通過舉辦旅游知識競賽、旅游攝影比賽等方式,積極攪動旅游市場,讓更多的人認識尤溪旅游景區和景點。如尤溪舉辦的“桂峰最美鄉村越野跑”和開展“海都享旅行醉美尤溪行”和“百家旅行社走進尤溪”等采風活動等做法,就是應用了互動營銷手段。
四、全國發展全域旅游營銷模式探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發展全域旅游戰略口號的提出,國內各旅游目的地都對全域旅游的發展路徑進行了探索。而旅游營銷作為搶占市場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也被各旅游目的地所關注。從尤溪縣發展全域旅游營銷模式來看,筆者以為國內發展全域旅游營銷模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頂層設計,打響全域品牌宣傳口號。發展全域旅游,首先須定位自身品牌形象,只有品牌形象定位清晰,在營銷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突出本地區的旅游優勢,讓營銷對象快速了解和接受旅游信息。在旅游營銷過程中,各旅游目的地要克服傳統營銷模式中 “就景區推景區”、景區宣傳零碎化等問題,就必須對本區域內所有的旅游資源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做出清晰的營銷定位。
(二)整合旅游要素,塑造全域旅游景觀營銷。發展全域旅游,就要擯棄以一個或多個景區為全部旅游要素的旅游營銷理念,轉而推廣宣傳全景式的區域旅游景觀,即要實現“處處有景觀,到哪都是玩”的旅游目標。全域旅游的發展絕不僅僅局限于景區資源的發展,發展全域旅游,須整合景區景觀、文化景觀、背景景觀和人文景觀等多種旅游景觀,使旅游目的地景觀多樣化、系統化。
(三)創新旅游產品,帶動全域產業合作營銷。各旅游目的地應變被動為主動,主動挖掘市場需要,著力開發新穎創意旅游產品,實現“旅游+農業、工業、文化、經濟、網絡、金融等”全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主要做到以發展旅游為著手,進一步完善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旅游產品、特色美食產品和文化產品等,以期帶動游客吃、喝、游、購、娛等方面的消費,從而促進一二三產的發展,爭取讓游客“玩得開興、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購得盡心”。
(四)打造系列旅游線路,加強國內國外合作營銷。隨著國內國外旅游市場的不斷融合,發展全域旅游,不僅需要各產業、各區域間的融合,還需要跨區域、跨省際之間的合作營銷。最主要的手段是加強本區域與國內外其他旅游市場的合作營銷,打造精品旅游路線和系列旅游路線等,從而實現各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共贏。
(五)多管齊下,形成全域旅游多元營銷。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營銷手段也日趨多樣化,在發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廣告牌營銷、旅行社線路營銷、貿易會推廣營銷等營銷手段已不能滿足旅游發展的需求。筆者以為在傳統營銷手段的基礎上,各旅游目的地只有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通過多元化的營銷手段才能實現旅游推廣目標,如可以利用旅游網絡媒體營銷、旅游體驗營銷和旅游互動營銷等手段來加大推廣宣傳,更能起到好的宣傳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婧,潘秋玲.近20年國外旅游目的地市場營銷研究綜述[J].人文地理,2008,(01).
[2]龐力萍,高靜.轉型升級背景下浙江旅游營銷創新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06).
[3]王劍.全域化視角下區域旅游發展研究:湖北省十堰市灣區規劃案例[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4]張婷婷.山陽:全域旅游營銷再出新招[N].中國旅游報.2014-8-18.
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的不斷擴大和深入發展,旅游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從近段時間國內旅游發展勢頭來看,旅游成為目前增長最快產業,預計在2020年旅游將成為與電商、醫療并列的三大主要消費形式,帶薪休假制度也將成為全天候產業。假日出游的井噴現象不再限于黃金周,每到適宜旅游的時段,尤其是寒暑假期間,絕大多數“90后”、“80后”和“70后”們將率領全家人出游,有內涵、有意義的旅游項目定會受到追捧。
二、傳統古村落
傳統村落是以村落民居建筑為主的一種鄉村人文景觀,往往較為完整的保存了某一段歷史時期的建筑、景觀面貌,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豐富的人文內涵,還負載著深厚的歷史、民俗、地理、建筑、藝術、文化等價值。傳統村落的概念常與古村落混淆,在2013年10月17日上午10時舉行的國務院新聞會上,趙暉(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特別強調,傳統村落不只是古村落,傳統村落其實是三大類型,一是我們原來想象的古村落,以古建筑居多,還包括一些傳統建筑不占主導地位,但選址、傳統格局具有豐富的文化要素,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還有一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的村落。
三、湖北大冶上馮村
(一)地理區位
上馮村所在的大冶市地處國家“T型”戰略和湖北“冶金走廊”的腹地,位于武漢城市圈核心圈,成為承接長江經濟帶和大中城市輻射的交匯點,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京珠高速、滬蓉高速、大廣高速、106國道、316國道等縱橫交錯,滬漢高鐵、武九鐵路、山南鐵路等貫穿全區。市域已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距離武漢城區、天河機場均只1小時多車程,坐擁武漢四小時高鐵圈和區域性航空樞紐(即天河機場)之便。規劃區鄰近大冶市區,國道G316緊貼而過,距離省道S315、S206及縣道X039車程均不超過15分鐘,交通十分便捷;地處大冶旅游板塊的中心,到大冶市境內任一景區車程均不超過1小時。上馮村擁有良好的生態文化背景,植被保育較好,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超過90%,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具有多樣性、古老性和垂直地帶分異性特征,地形多樣,擁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等多種地貌類型。除此之外,上馮村擁有160多棺元明清古墓,2000多米長的古道,70多米長又保存完好的古渠,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古祠,3個古碑和一處古碾,均頗具古樸氣息和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
(二)村落特色
上馮灣,被譽為靈秀湖北的九古奇村,詩畫上馮。這里有古樹、古宅、古井、古墓、古祠、古碑、古道、古溝渠、古碾、古廟,保留完整,古風古韻。這里三面環山,古村為龍角山、鹿耳山延脈簇擁。山上群峰壘翠,古木參天,鳥唱蟲鳴,迭泉潺潺,驚嘆天人合一的廬尚仙境;一面臨溪,高山流水,溪邊水塘、水田,宛若一線穿珠。村前綠水灣碧水如鏡,雄山碧樹倒映塘中分外妖嬈。山下古宅傍山臨溪而建,錯落有致,山溪蜿蜒,灰墻矗矗,黛瓦鱗鱗,男耕女織,牧童夜讀,好一幅雄山碧水靈泉、古宅朱軒曲巷的山水畫。此外,俯瞰上馮村建筑地貌,好似一條臥龍——上馮的地形像龍頭,古溝渠處為龍身,兩口古井則為龍眼,可謂得上古之靈氣,鐘靈毓秀,歷史悠長、文化璀璨。上馮村村落依山就勢,整體坐東北朝西南,村前溪流潺潺,清涼醇厚,村莊背山面水,山環水繞,天人合一。村中泉水四溢,溪流蜿蜒,林木茂密,古樹參天,環境清幽。
四、上馮村旅游營銷推廣
(一)營銷目標
第一、擴大旅游規劃區的知名度。。當前旅游區還處于初步規劃階段,許多基礎設施還處于建設過程中,前期沒有大力度的對外推廣,導致規劃地的知名度很小。而想要吸引大量游客的前來必須擴大景區的知名度,讓全國各地的游客逐步的了解旅游規劃地。旅游規劃區一方面可以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來擴大景區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好的服務于體驗,通過他們的口碑宣傳來擴大旅游規劃區的知名度。第二、打造旅游規劃區形象,創建旅游區品牌。當前旅游景區的規劃應該順應我國旅游景區由旅游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過度的大趨勢。然而通過旅游規劃區的營銷推廣來所造旅游景區的形象對旅游規劃區的品牌創建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旅游規劃區在完善基礎旅游設施建設的同時,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廣告媒體來大力推廣旅游規劃區,打造旅游規劃區的形象,進而創建旅游規劃區的品牌。
(二)營銷策略
1、集中化策略。當前旅游規劃區還處于開發階段。雖然規劃區有古民居、古樹、古井、古碓、古墓、古廟等各種旅游產品,然而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健全,質量高的旅游產品并不多。因此,規劃區應該結合開發現狀,采取集中化營銷策略,重點推廣那些基礎設施建設完全,能夠對游客產生巨大吸引力的核心特色旅游產品。
2、綠色營銷。綠色營銷是在傳統的社會營銷觀念強調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社會利益三者利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生態環境利益,要求企業要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注重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注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減少資源浪費,防止環境污染。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凸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保護這一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對于旅游資源開發更是如此。規劃區在開展營銷推廣時要融入綠色消費的理念,大力宣傳生態旅游方式,反對粗暴式和破壞式的開發模式。規劃區當地居民要有可持續發展取得觀念,努力做好當地的環境綠化與保護工作,對外塑造一種健康、環保的旅游形象,以便吸引游客的前來。
3、網絡營銷。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網絡營銷營銷的優勢逐步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熱衷于開展網絡營銷。對于具體的開展網絡營銷,一方面規劃區可以創建自己的官方網站、開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官方微博,通過在這些平臺以動態圖片和文字來展示推廣自己的旅游產品。另一方面,規劃區也可以與當下一些非常火的旅游網站像攜程旅游網、途牛網、去哪兒網、馬蜂窩網、驢媽媽網等旅游專業網站或電子商務網開展合作,通過這些第三方旅游網站來推廣旅游規劃區,借助他們的知名度來吸引游客的到來。
(三)形象推廣渠道
1、媒體廣告推廣。規劃區可以借助電視、廣播、報紙、雜志這些傳統的廣告媒體以及微信、微博這些新興的廣告媒體來進行景區推廣。同時對于媒體的廣告媒體的選擇要將地方媒體與全國媒體結合起來。一方面使用本地的報紙、電視臺以及廣播電臺來向本地的受眾進行營銷推廣;另一方面要利用一些省級以及全國性的報紙、電視等廣告媒體在更大范圍內對規劃區進行營銷推廣。
2、節事推廣。近些年來,我國各地的節事旅游呈現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趨勢,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旅游節事活動。以武漢東湖景區為例,每年東湖景區都會根據季節的不同開展向“梅花節”、“燈會”以及“櫻花節等節事活動,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規劃區可以借鑒它們得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景區特色資源,開展自己的節事活動。通過節事活動的開展既可以吸引大量客源的到來同時也豐富了景區的旅游資源,擴大了進去的知名度,進一步加強了景區的品牌創建。
3、公關營銷。首先規劃區可以通過拍攝景區自己的形象宣傳片,在電視臺以及優酷等媒體上進行播放,對景區進行形象推廣。其次,景區可以通過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到訪以及舉辦一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然后借助媒體都這些時間進行大肆宣傳語報道,達到公關營銷的目的。最后,景區還可以借助每年的五一、十一這些黃金消費周,通過一些優惠活動對旅游景區進行商業推廣,來擴大規劃區的產品知名度。
五、結論
關鍵詞:政府;旅游營銷;角色;作用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02
一、前言
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國旅游業乘著經濟發展的春風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機遇。但是,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經濟發展前景并不樂觀,依靠著經濟發展態勢的旅游業顯然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那么,作為在旅游營銷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政府來說,勢必會積極想方設法的為旅游營銷進行相應的策劃。事實上,一些政府為旅游業的發展制定出了一些較為有效的營銷方案,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由于當前經濟形勢較為嚴峻,我國經濟又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政府在旅游營銷過程中,仍然有很多懸而未決的難題。因此,我們將充分挖掘出政府到底應該在旅游營銷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國旅游業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二、政府旅游營銷的內涵及其重要性分析
旅游營銷基本上包含了旅游目的地營銷和旅游產品營銷。其中,前者的營銷主體是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或相關委托機構,后者的營銷主體則是各種旅游企業。但是,無論是何種旅游營銷主體,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向人們推介各種旅游活動或產品,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大力發展。作為政府參與的旅游營銷活動,其最終目標就是為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讓旅游目的地能夠給旅游者提供滿意的旅游設施等,從而讓旅游者徜徉在良好的旅游目的地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當中。因此,政府旅游營銷就是指政府基于一些政府營銷理論的基礎之上,根據不同的旅游者和旅游企業實際需求而制定了各種旅游營銷手段,努力協調各種旅游經濟活動中的問題和困難,最大限度的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讓所有旅游相關人員和企業都獲得滿意的旅游效果。
那么,政府開展旅游營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當前,我國旅游業發展日益迅猛,尤其在如今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之下,旅游業更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它已經成為了激活人們消費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調查,我們發現,一個科學、合理且有效的旅游營銷策略能夠給予一個地區旅游業良好的旅游形象,能夠更好的吸引旅游者到來。但是,旅游業本身具有較大的復雜多變性,旅游營銷策略容易的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它必然需要一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出面,通過政府行為的介入來更好的促進旅游營銷的實施效果。一般來說,政府旅游營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具體表現為:政府開展旅游營銷可以幫助旅游業樹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促進旅游業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政府開展旅游營銷可以解決旅游業和相關子產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增強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生機;此外,政府開展旅游營銷還可以策劃一些有活力的旅游盛事活動,從而提升當地旅游業對旅游者的吸引力。
三、當前政府在旅游營銷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分析
市場營銷的思想早在上個世紀初就產生了,后來被逐步普及開來,應用到各種市場營銷活動中去。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市場營銷理論開始被正式應用于公共組織中。而政府作為一個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提供部門,它們也可以適當的使用市場營銷理論。因而,政府營銷理論就正式誕生了,它能夠起到喚起公眾支持,提高公眾參與度的重要作用,是人們對于市場營銷理論認識的不斷深化的具體表現。那么,在旅游業中,政府營銷行為就稱之為政府旅游營銷,這是因為旅游業設計的產品和服務等都是具有公共屬性的產品和服務。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政府旅游營銷行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行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外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主要圍繞著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即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在旅游營銷中的關系整合,政府旅游營銷策略等。當前,政府旅游營銷主要看中國內市場,以短途旅游為主。這種政府旅游營銷特征使得其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顯得困難重重。這是因為金融危機日益使得各國經濟陷入了發展的困境,中國經濟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國經濟增長中的出口和投資都受到了明顯的抑制。那么,拉動內需就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旅游業在內需方面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地政府賴以激活當地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當前應對經濟危機的有效策略之一,具有較高的戰略性地位。各地政府都紛紛出臺了各種旅游營銷方案,努力通過這些營銷方案來拉動地區經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確應該有著重要的角色扮演和作用發揮:
1.政府可以為旅游營銷樹立健康的形象,制定長遠戰略性目標。作為旅游營銷的主導型身份,政府應該幫助旅游業樹立起中長期的良好形象,為他們制定出具有較高戰略性意義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這顯然是政府在旅游營銷中應該扮演的主要角色,并充分發揮出其作為主導型身份的作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一些不規范的旅游企業等為了所謂的競爭和生存而不擇手段的破壞旅游業,嚴防它們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目標,從而使得一些具有全局意義的旅游項目受到不當的擠壓而無法發揮出戰略性價值。
2.政府可以為旅游業相關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當前,我國旅游業和旅游相關的子產業信息不對稱,從而讓旅游業的發展機遇受到嚴重影響,其發展的現實活力和長遠動力嚴重不足。這就需要政府積極充當信息不對稱的解決方,讓旅游業中的主客體、客體和媒體之間、主體和媒體之間的信息實現對等化分布,從而讓具有密集型信息含量的旅游產業能夠在無形的服務中盡可能地實現信息服務的對稱性。
3.政府可以策劃一些熱點事情來增強區域旅游吸引力。一個地方的旅游業發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一些活動的影響。那么,能夠組織大型熱點活動的身份更好的應該由政府來承擔,政府可以從整體上來規劃一些強有力的策劃活動和熱點盛事,維護旅游地的良好形象。否則,光憑一個旅游企業來承擔旅游業的不景氣,顯然風險是非常大的。因而,政府應該扮演好對旅游業的推動角色,發揮出應有的宣傳和策劃作用,讓當地旅游業不至于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政府應該利用自身的行政影響力來樹立城市經營的理念,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來提高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效率。
4.政府可以避免當地旅游業中的重復營銷行為。在當前的旅游營銷中,一些重復繁瑣的營銷行為屢禁不止,已經成為了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一些景區會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而使出各種花招來招徠旅游者,打出各種特色招牌來吸引旅游者,從而讓旅游營銷行為變得繁瑣而成本高。一些情況下甚至會造成惡性競爭而損壞當地的旅游形象。因此,政府應該充當一個旅游營銷的主角,對一些旅游項目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和規劃,大大減少重復營銷,統一規劃營銷成本,還有利于形成旅游特色。此外,政府的這種旅游營銷參與還可以協調各個旅游景點在營銷行為方面的不規范性,讓它們在相互牽制中獲得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從而讓當地旅游業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當然,政府在當期旅游營銷中應該積極發揮出以上一些積極的作用和扮演主導型角色以外,還應該尤其關注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政府在面對旅游地的微觀營銷主體的時候,應該本著讓其自身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的觀念,不要過多的干預這些微觀的營銷主體活動,雖然說這些微觀營銷主體會出于自身最大化經濟利益考慮而做出一些短期的營銷活動,然而,政府不應該防止其這種短期行為,政府的可利用資源也是有限的。政府只是應該從宏觀方面來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進行整體性旅游營銷,不要過分干預微觀主體的旅游營銷行為,否則,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政府旅游營銷的積極作用發揮。同時,政府應該為旅游營銷營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從而提升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正面效應。當然,這種環境的營造不僅僅是硬件設施方面的環境,還應該提供一些法律等方面的軟環境支持,從而讓當地旅游業獲得更為有效的政府營銷行為支持。
四、當前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角色和作用發揮分析
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刺激消費,促進就業,改善環境。那么,政府在旅游營銷中扮演的主導型角色和發揮的積極作用,應該如何來有效發揮出來呢?事實上,當前,我國政府旅游營銷現狀并不樂觀,雖然小有成就,但是,總體上仍然較為薄弱,比如說缺乏整體營銷意識,缺乏營銷合作意識,缺乏專業的營銷人員與手段,缺乏統一的營銷體系。因此,我們必須把握好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角色扮演和作用發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工作:政府應該定位好自己在旅游營銷中的具體地位,重點推進整個目的地及其旅游產品的營銷,宣傳城市形象,提高當地旅游業的吸引力。政府部門應該基于一定的市場調研基礎之上,準確定位目的地形象,圍繞該主題加以推廣,抓宣傳,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同時,政府還應該明確分工、擺正位置,處理并協調好自己與企業營銷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說,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明確角色,各盡其責,顯得有條有理,調整思路,抓住重點,宣傳形象、塑造形象,抓住龍頭、帶活全盤,形成團隊力量,并制定出針對青年知識階層市場的政府營銷策略,針對個體私營業主市場的政府營銷策略,針對基層勞動團隊市場的政府營銷策略,針對區域高端散客市場的政府營銷策略,從而幫助政府樹立整合營銷新理念,創新營銷機制,提升旅游者對目的地的認知度和感知形象,將營銷的思想貫穿于政策制定和開發規劃之中,實施政府營銷和權力營銷,對旅游企業提供積極的營銷支持,從而讓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發揮出這樣的作用,即轉變職能,積極支持,協調統籌,統一規劃,積極參與,直接營銷,讓當地旅游業獲得更快、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池雄標.論政府旅游營銷行為的理論依據[J].旅游學刊,2003(3):58-61.
[2]蔣滿元.旅游目的地營銷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行為選擇分析[J].畢節學院學報,2009(2).
[3]劉薇.以政府營銷理念引導政府職能轉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8(4):7-8.
[4]孫嘉俊.如何發揮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角色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8(34).
[5]田敏.論旅游危機營銷戰略體系的構建-基于政府層面的探討[J].西華大學學報,2009(1):125-126.
[6]閆越.新時期政府營銷與區域會展經濟的發展[J].中國行政學院學報,2007(1):68-70.
[7]于偉,李天博.政府營銷公共產品理念芻議[J].消費導刊,200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