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自主學習的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搖?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5-0094-02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主動的、自主的、積極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揮的教育實踐活動。其核心是從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出發,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潛能,主動全面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只有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自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學習,發展智力和完善人格,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素質教育才能有效實施。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探索研究,努力嘗試運用一種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加以引導為輔的“自主學習”的閱讀方式,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他們不斷獲得新知識,實現自主性發展。
一、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學
課堂上,教師要想法設法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講故事、猜謎語、設計情境等。目的是創設與課文相關的問題情境,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探索的積極性。課前,我時常讓學生運用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自主能力進行自主學習: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了解有關的背景知識;嘗試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在教學《早發白帝城》這首古詩時,我曾嘗試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首先,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查閱有關資料,如作者的生卒年月,所處時代,本人性格,詩所反映的主要內容等。學生手頭有了資料,剛一上課,他們就紛紛舉手搶先介紹對李白的了解。除要求查閱的內容外,他們還知道了“李白不肯折腰侍奉權貴,故政治生活很不得意,受到朝廷的冷遇和打擊,多次遭遇流放?!薄八脑婏@示出很高的才華,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薄八脑姳憩F了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強烈反抗,對勞動人民的熱愛”等等內容。由于查閱到有關資料,學生對李白已有較全面的了解,為教師的教學取得理想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設定培養目標,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會毫無顧忌地提出疑問,呈現出一種質疑的。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和知識經驗的影響,他們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并非都值得研究。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字生詞、課文內容、語言表達等多角度提出問題。學生提問后,教師要歸納和篩選,淺顯問題由學生直接作答;與課文內容關系不大而學生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由教師做出恰當的解釋;剩余的有統領全文作用的問題教師再作為學習本課文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早發白帝城》這首古詩時,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白帝城在哪里?李白為什么去江陵?詩中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情感?……我歸納了學生的問題,根據這首詩的教學重點,只確立了兩個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畫面?(2)通過對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不但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充分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
三、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中,教師將學習目標教給學生后,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個體自主探究,然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過程中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是“自主學習”模式的核心。教師一方面要求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氛圍,另一方面要創造性的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創新能力。接著,教師再采用集體交流的方式,或直接談自己見解,或代表小組發言,或與其他人進行爭辯,最后,師生互相釋疑。例如:在教《將相和》一文“澠池會”一段時,就“澠池會上的斗爭,是打成平局還是決出勝負”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趙王為秦王鼓瑟,秦王也為趙王擊缶,一比一。也有的認為分出了勝負,理由是趙王是小國的王,秦國是大國的王,雖然都為對方演奏了樂器,但比較起來秦王更難堪:趙王鼓瑟是秦王要鼓的,而秦王擊缶是藺相如叫擊的,藺相如只是趙王的一個大臣,比較起來,還是秦王更難堪。由于持不同觀念,所以形成了互相爭論、各抒己見的局面。這樣在激烈的爭論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不但提高了獨立閱讀的能力,而且還能提出富有創造性的見解。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學生分組討論中,我一直在下面巡視,及時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必要時也加入到討論中去,談看法,置懸念,巧點撥,激活學生思維,推動討論的步步深入。
四、學會自主評價,努力拓展延伸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主學習 思考
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個體發展的需要。自主學習,是個體走出學校所采取的最重要學習方式,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個體終生發展就會受到極大限制。傳統學習方式過分的強調接受性的學習與對于知識的把握,忽視發現探索知識的整個過程,教師則照本宣科,學生便跟著死記硬背。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忽視,導致了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結果。這種學習的方式極大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摧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當學習于學生來說成為一種負擔時,便會成為學生在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中的最大阻力。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內在品質而言,與之相對應的是“被動的學習”、“機械的學習”和“他主的學習”。自20世紀的80年代以來,對于自主學習的策略教學研究就成為教育心理學中的熱點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傾注大量心血與熱情,并有大量理論與實踐的成果出現。什么是自主學習,我國的學者也有自己的先關見解。如,龐維國認為,如果學生開始學習活動前自己可以確定學習的目標、制定學習的計劃、作好具體學習準備;推進學習活動的時候能夠對學習的進展、學習的方法、做出自我的監控、自我的反饋和自我的調節;學習活動在結束后能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自我的檢查、自我的總結、自我的評價和自我的補救,那么他的學習便是自主的。
二、小學英語學科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1.小學英語學科自主學習現狀表現
英語課堂上,發言的同學比較集中,只是少數的幾名同學對老師所提出問題能給予積極反饋,發言的積極性高,其余的同學多是附和,不愿舉手發表自己看法。教師們則多采用布置相關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計劃的方式,為全班同學預設學習的目標。課堂上,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其追求全班整齊劃一的進度,缺乏個性化輔導。對于指導學生可以學會學習則缺乏策略的指導,雖然有小組的討論、對話的表演等的環節,因為處理的不得當,使得這些環節失去本應發揮的自身作用,表面上看起來環節緊湊,但時效性并不大。評價的手段單一,多數是教師的評價,由教師來控制課堂的節奏。
2.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原因分析
其一,把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過多地建立在對學生取得學習成果之后的外部刺激上,沒有著力的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把學習當成是建立在人的受動性以及依賴性的一方面上,造成了人的能動性、主動性以及獨立性不斷的被銷蝕,嚴重的壓抑了學生學習興趣,當然就無法取得好學習的效果。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將注意力就放于獎勵上,教師上課也大多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課后的評比等的方式來評價一個學生。升入了高年級,學生們就對小粘貼等鼓勵的物品不感興趣,因為原本對學生學習內驅力和學習動機等方面培養不足,導致了學習價值扭曲。
其二,學習的過程過于的強調教師主導地位,缺乏對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部分的教師認為英語的學習就應以講授為主,過分的夸大了教師的講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教師思維代替學生思維,學生思考余地與消化空間極小。長此以往的話,學生好奇心與自主學習愿望受到壓抑,久之,對英語就會失去興趣。
其三,伴隨知識愈加深入,部分的學生因為各種的原因出現掉隊的現象,學習英語的時候沒辦法得到成功體驗,越覺得難,就越不喜歡學,形成惡性的循環。學生不能夠對學習中的困惑采取正確歸因分析,反而自暴自棄。這就表明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其中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相關指導,對于家長幫助學生的學習策略指導等。
三、小學英語課堂自主學習相關策略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學目標制定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在教學的活動中處在核心位置,它決定教學行為,不僅為教學出發點,且是教學歸宿,同時是教學的評價依據,既有定向的功能又有調控的功能。
入學后,學生學習能力也并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時要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的學習能力給予充分的考慮,在重視與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適當的照顧“兩頭”,即兼顧學得快的與學得慢的學生。其次還要分析教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點,不同教學內容也具有不同教學的要求。
2.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動機可以說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培養與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是教師一項重要的任務。學習的動機激發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下,利用相關的誘因,使已經形成的學習需求由潛在的狀態變成活動狀態,形成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利用新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引發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一些直接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利用電教的手段、英語的游戲等,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教師還可用英語學科的優勢,在課前,提出些與將要學習內容有關的一些問題,介紹相關文化知識背景,利用文化碰撞來激發學生好奇心,布置學生適度任務,使學生得到成功體驗,鼓勵自我的強化。
3.調整教學的內容,能夠活用教材
教師教學離不開課本教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領會編者意圖。弄清教材編排體系,抓住教材主線,引導學生有計劃學習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由于學生的情況、教師的素質、教學的條件、教學的方法等差異,要求教師具備根據學生的需要調節教學的內容的相關能力,刪除不適合部分或把其本地化的處理;合并相似的單元,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適度調序;根據需要來拓展學習的資源等等。
4.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
課堂的教學是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活動時設計多樣教學活動,使學生卷入英語學習中,彌補生活中所使用英語的機會較少的缺陷。我們可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諸如,講授式、啟發式、體驗式、探究式、討論式以及研究性的學習等。這些方式又都可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與小組的學習、合作的學習有機結合。若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簡單運用某種教學的方式,是不可使學生全面的達成學習目標的,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各種各樣能力的。
5.培養學生學會使用學習策略
學習的策略根據其使用的目的、使用心理和認知的過程可以分為情感的策略、調控的策略、認知的策略、交際的策略和資源的策略等。.在英語的教學中,老師需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來形成適合于自己學習的策略。這里主要是培養學生認知的策略。認知的策略指學生為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采取的方法。例如,學習單詞的記憶方法,與漢語不同,英語為拼讀類的語言,學生不能用字形猜測單詞含義,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記背單詞為英語學習最大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多感官并用、音形義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記憶效率。
四、結束語
從全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確立,學學習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消化空間時間。自己探索、創造機會,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習的熱情,形成良好學習的習慣。學會計劃的學習任務,監控學習的時間,選擇學習的策略與方法等。同時,教師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研的能力得到了加強。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論自主學習[J].學科教育.2012.(9).
想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先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這時教師需要把課堂教學作為重要教學場所,從學生角度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規劃,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各種學習方法,并對其進行靈活的運用,進而豐富學生知識內容。所以,小學教學中,應改變傳統部分硬性規定,優化教學內容,將學生作為自主學習的主體,實現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面對教學評價指標進行相應調整,讓學生對于學習擁有一定的成就感,選擇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中,通過公平的評價,促進小學課堂邁向多元化、自主的學習方向。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角的初步認識”課程中,教師為了使學生改變“邊越長、角越大”的錯誤觀點,利用角度演示器對以下幾中觀點進行演示:“邊與角呈正比,即邊長角大,反之則相反”、“邊長不固定,角相同”、“邊與角呈反比,即邊長角小,反之變短角大”。之后利用角度演示器的最終演示結果,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角度的大小與邊長無任何關聯。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能夠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還能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實現學生感性思維的培養。
構建自主學習小學課堂教學方法的重點因素為: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小學教學標準為前提,在正式開展課堂授課階段,教師通過向學生自主學習法的簡單講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地自主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能夠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最終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皶W”才能達到“學會”的境界,對此,教師需對自身與學生的學習地位進行重新定位,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從而利用互動式與交流式的學習方式,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對語文課本中的“自選商場”進行學習時,教師應先設定學生要求: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學習后,發現本節課程的生字,養成學生自主識字興趣等。首先,教師在課前先讓學生自主進行預習,將文中生字進行標識,之后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積極提問,通過問題形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可以選擇記者采訪等方式,讓學生積極暢談自己想法,然后學生在每組組長的引導下,合作進行學習,其中包括:互相正音和交流識字等,在教師鼓勵下,讓學生自主完成課文的閱讀。在完成以上內容后,教師再引入正文,對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參與語文學習中。而學生更是可以在這一方式下,認識更多生字或生詞,還能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 排球選項課 教學法 優化
本研究采用實驗法等,鑒別排球選項課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對實現教學目標的效果。旨在優化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沈陽農業大學2013級排球選項課男生實驗班33人;對照班32人為實驗對象。
1.2方法
(1)問卷調查法:①調查工具:應付能力量表。該量表由40個題目,4個分量表組成。1―5題為判斷是非題,6―38題為認同程度題,39―40題為多選排序題。6級評。②調查方法:實驗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各填量表一次。填表前給被調查者統一的指導語。共發放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回收率100%,用測量――再測量的方法進行信度檢驗,結果為0.96。(2)實驗法:實驗班33人,采用“自主學習法”教學;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法教學。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不同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
2 結果
2.1排球選項課“自主學習”方式實施路線
2.1.1試驗時間
2013年10月――2014年6月。
2.1.2教學目標
學會會打球,學會組織競賽、編排,學會臨場裁判、學會臨場指揮,學會當運動員。
2.1.3“自主學習”方式實施路線
(1)學會打球:“自主學習”方式不按傳統的套路出牌,根據選項課學生在中學已經學習過排球,并且基本技術較好、相對擅長的現狀,課堂上省略基本技術教學,把時間留給“四二”配備、“五一”配備陣容演練,“中一二”進攻戰術、“邊一二”進攻戰術演練,“邊跟進”防守戰術、“心跟進”防守戰術演練。課堂上準備活動熱身后(約10分鐘),即進行戰術排兵布陣講解、示范(約10分鐘),并在40分鐘的比賽演練中不斷熟練。體育鍛煉單靠每周一次體育課是遠遠不夠的,用課外鍛煉時間自主學習,按課堂上分組,運動員24人,主裁判2人,副裁判2人,視線員4人。自主學習3次。五局三勝制,賽后進行進行25分鐘的“課課練”。持續進行10周。第二學期同樣進行16周。(2)學會裁判:學會裁判,關鍵是要認識到裁判正確與否的重要性,建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法治觀念,增強學習者業余“自主學習”規則、裁判法的自覺性,才能在熟練掌握規則、裁判法的前提下,做到以規則為準繩,嚴肅認真,公正準確。人人都有機會擔當主裁判、副裁判、司線員等裁判工作。(3)學會指揮:比賽中教練員的指揮技巧十分重要,指揮的正確與否,是直接影響本隊主動、被動與優勢、劣勢轉化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要求學習者“自主學習”《孫子乒法》,同志的《實踐論》、《矛盾論》、《》等理論,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教師給學習者發放教練員賽前工作準備、臨場指揮、賽后總結、調查統計等資料,供學習者自主學習,擴大知識面。每個人都要在課堂、課外體育鍛煉的比賽中實踐做教練員的臨場指揮工作,達到畢業后業余從事教練員工作的目標。(4)在學會打球、學會裁判、學會指揮實踐的復雜角色轉換中,進行廣泛的人際接觸、交流,正確處理各種矛盾,使解決問題、求助、合理化等成熟型應付能力不斷提高,自責、回避、幻想等不成熟應付方式得到改善,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加速人的社會化進程。
2.2結果與討論
(1)考核的七項技戰術(傳球、墊球、發球、“中一二”進攻戰術、“邊一二”進攻戰術、“邊跟進”防守戰術、“心跟進”防守戰術,實驗班成績全部高于對照班(p
“自主學習”方式,擴大了排球選項課教學的開放性與選擇性,客觀上把排球選項課的課堂教學推向多姿多彩的課內外一體化,營造良好環境,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習者會打球、會裁判、會指揮等的自主學練能力。大強度、長時間的“課課練”、教學比賽,也促進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白灾鲗W習”方式倒逼性格內向學生必須與人接觸、交流,使遇到問題退避、幻想、自責等不成熟型應付方式得到改善,發展了解決問題、求助、合理化等成熟型應付能力,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加速人的社會化進程。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自主學習”方式對促進學習者會打球、會裁判、會指揮效果顯著。(2)“自主學習”方式對促進學習者身體素質提高效果顯著。(3)“自主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習者成熟型應付能力效果顯著。
3.2建議
“自主學習”方式雖然好,但是要求的條件較高。首先必須具備充分的場館、器材、設備;其次是學習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自學能力和自學的時間、空間、資料;最后是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技戰術水平,裁判、指揮對答如流,精確無誤,反應迅速的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自主學習方式;應用
自主學習,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學習,這改變了原來傳統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學到更多的知識。高中生物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多實驗,這就更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所以,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生怎樣自主學習生物學科進行分析。
一、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注重成績,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課堂上,老師把所有的知識點都灌輸給學生,這使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余地,從而造成學習依賴性的形成。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應該學會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生物學科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動手造作的機會多,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多讓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動手實踐出錯了,也要積極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如“你做的真不錯,再努力一定會更好的”等話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
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教師更應該是朋友關系,在課堂上要融洽相處,教師不該總是繃著臉,學生問題回答不上來就批評,要讓學生不怕在課堂上犯錯誤,勇于說出自己的見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善于利用多媒體解決問題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計算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等多媒體來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把問題解決,還能夠有效地促進知識的理解。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今后教育的重點,教師應該迎合新時代的特點,創新原有教育模式,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真正把生物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