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勞動安全的理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分析這2起職工死亡事故的發生,盡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還在于安全制度不執行、安全措施不落實。那么,為什么安全制度不執行 、安全措施不落實?這不僅是困擾勞動安全的老問題,也是擺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面前的新課題。其實,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相輔相成的,制定制度與執行制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從管理者身上找原因,如果安全制度脫離實際,不以人為本,不合情理,不易操作,那就不是簡單的誰出問題誰“買單”的問題了。制度執行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制度本身有問題,形式主義,落而不實。勞動安全管理流于口號,沒有現場檢查標準,大而化之,籠而統之,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沒有可操作性。二是制度不能與時俱進。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環境是變化的,制度是靠人去執行的,制度必須隨環境變化不斷完善?,F實情況是,生產布局與時俱進,工作現場千頭萬緒,作業環境千差萬別,但許多安全制度卻一成不變。特別是近年來,職工工作環境盡管有所改善,但 “先建設后生活”的思路并未改變,因工作環境問題影響職工有效執行安全制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三是管理方式過于簡單,以罰代管,影響了制度的有效執行。通常情況是,受處罰的職工雖接受了處理,按時交納了罰款或寫出了書面檢查,但是,口服并不一定心服,由于存在逆反心理,想方設法來應付檢查,成為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打折扣的頑癥。這說明,一味地、簡單地靠人盯人嚴管是管不住的,靠不合理的規章管人也是靠不住的,如果制度本身不嚴密,制度管理中的人性化不夠,制度中的安全理念沒有得到操作者的認同,沒有外化成為一種行為習慣,象“一站二看三通過”諸如此類低級的錯誤還會發生的。特別是管理者如果沒有“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價值觀,對競爭上崗中的職工心理、健康沒有必要的人文關懷,對帶病堅持上崗者不能給予有效制止,反而作為一種先進行為給予鼓勵,這不僅是對勞動者生命健康的極大漠視,還不自覺地埋下了勞動安全的“定時炸彈”。
勞動安全中的人性化管理,要求各級管理者必須帶著感情抓安全,帶著責任抓安全,時刻把“人命關天”的事放在心上,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作為安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否則,職工人身安全沒有保障,職工安全素質沒有提高,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就難以得到體現,鐵路跨越式發展就會失去前提條件和基礎。因此,要求管理者制定安全制度時,注入安全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提高安全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并通過宣傳培訓內化,營造出“人人生產安全,人人享受安全” 的濃厚安全氛圍,使“違章就是違法,違章就是犯罪,違章就是自殺”的觀念變成全員共識,變成職工自覺遵守安全制度的行為習慣。
勞動安全中的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學會理解人、關心人和尊重人,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簡單粗暴;多一些潤物無聲的思想教育、理解引導、認同關愛,少一些居高臨下、我打你通、以罰代教。管理并不是把職工管死,而是強化職工對安全制度的認同,消除作業中的僥幸心理,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強化勞動保護措施,激發保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此,不僅要強化職工按作業標準的執行意識,更要強化管理者“剛柔相濟”、“嚴愛相融”的人本管理理念,通過提高管理干部的管理“情商”,及時化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矛盾,為職工執行規章創造和諧環境,共同擔負起勞動安全的責任。
針對近二年來路外安全周邊環境問題、勞動安全典型問題,為認真落實上級領導提出的整改要求,結合前期“深刻吸取7.8事故教訓堅決打好翻身仗活動”。迅速扭轉被動局面,結合本崗位實際,反思我在禹城巡護大隊安全員崗位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措施,請全體職工監督:
一、安全思想意識不牢固。
1.“安全第一”思想意識不牢固,對安全隱患問題沒有及時發現或發現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存在這樣的麻痹大意思想讓我在抓安全工作時出現了走形式、走過場、敷衍了事的問題,不但沒有把自己的問題看清楚、抓明白,我個人思想認識上的不重視,很多隱伏在現場的嚴重隱患都沒有查找出來。
2.在工作中未能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和標準意識未能做到帶著問題去現場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未能深刻理解“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內涵。
二、工作作風不細致。
我在安全工作組織上,只是按一般工作布置給中隊長,在落實安全工作要求上,沒有把安全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專項布置,把安全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作為一項簡單常規化工作內容,僅僅只是學習傳達一下上級文件,布置一下安全工作,讓中隊長和職工知道有這么一件事就行了,卻沒有提出具體的、細致的、有針對性的要求,各中隊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安全工作的意義卻沒有深刻理解。
三、安全管理工作標準不高。
把精力大部分集中在整頓職工勞動紀律和作業紀律上,卻忽視了安全攻關活動。尤其在我認為安全上沒出什么大事,就滋生了麻痹和松懈思想,不想再給職工施加壓力,上級有要求就緊一陣,有部署就抓一陣,致使整體安全管理工作標準不高。
四、制度紀律落實不力。
在日常安全檢查活動中發現的問題,落實安全分析制度少,把查擺問題的重點都放在了職工身上,對自己抓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輕描淡寫,只是說說現象,說點浮皮撩草的問題,根本就沒有從挖掘安全死角去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沒有從根本、根源上去深挖隱患,實質性的影響安全的深層次問題沒有找出來。
五、違章考核上有好人主義思想。
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處理上,總是顧忌情面,撕不開面子,有時看職工日常表現不錯或是個人關系較好,就從輕處罰或是以說代罰,尤其在對待一些參加工作時間較長、經驗比較豐富的老職工,認為他們干了一輩子鐵路工作,自己知道分寸,用不著處處提防,反而使慣性違章問題重復發生,由于有這樣的思想做怪,所以常常是遇到棘手的問題就繞道走,處理問題時輕描淡寫,點到為止,直接縱容了職工的違章違紀行為,為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六、抓關鍵、抓落實的力度不夠。
發現問題時沒有做到盯住責任問題和責任人,徹底追查、分析和處理,糾正每個在安全生產中的失職行為。沒有狠抓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者的責任,查擺深層次原因,從而導致許多工作在落實過程中效果不好,出現力度衰減,影響了管理的實效性。
七、下一步工作方向及整改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穩定事關鐵路改革發展的大局,事關每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識樹立不牢,必然給的安全生產造成隱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加強安全規章、法律法規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確保巡護作業安全,保證大隊安全生產。
2、轉變工作作風。打鐵還需自身硬,把轉變自身作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強化責任意識作為重點,不斷加強自身作風建設。要時刻保持一種心系安全、心系職工的大局意識,深入一線、扎根現場,把心思撲到工作上,把目光聚到現場上,把精力放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上,杜絕形式主義和好人主義,不擺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隨時根據實際情況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預防問題的措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對工作堅持搶前抓早、超前預防。
談到今天這個主題,可能剛剛發生在前兩天的新聞我們依然是記憶猶新,不只是用感動去形容的。真的,各位,我們之所以感動其實我們是在最美司機吳斌同志身上看到了他把安全責任大于人的生命,在這快速行駛的高速路上,不到3分鐘的時間,他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回一車乘客的安全,他的這種精神,無時無刻不讓我們一定要讓安全系在我們心中,所以,在這里真的我們一定要給我們偉大的司機吳斌同志一個熱烈的掌聲,因為是他向我們所有人詮釋了安全就是生命!
前段時間,我去看望我的一個同學,他是企業的一名維修工人,他的工作就是保持設備的安全運行,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也很危險,那天下午他摟開肚子給我看了長長的傷痕,說今天是很幸運,只是掉在懸梁上,不然就……當時我們聽了一驚,我告訴他,一定要每時每刻都想到安全,你為別人創造安全,但是讓自己安全的工作好每一天這這更是重要的!所以我在提議借大家的雙手感謝一直為我們的設備提供安全保障工作的維修工人們!
作為一線生產員工的我們,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又不是很好,而對于安全萬萬不能疏忽,每天做好設備安全點檢,這是一種對工作和自身以及企業負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和組織安全活動這是我們對安全的解釋,掌握好“四個消防能力”這是我們必須做的,只有安全的生產,才能夠制造更好的產品,創造更有價值性的社會!
我曾經用這樣的一段話去描述安全和我們的幸福:
人讓車,讓出一片溫情,讓出一片秩序;車讓人,讓出一片安全,讓出一片理解。也更是彼此一種幸福的傳遞,按章程操作時遵守勞動紀律,安全操作,更是對企業、對家人、對自己幸福的承諾。心系安全,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安全,它是一座山,讓你永遠都征服不了;
幸福,她是你最愛的一半,牽手走到白頭偕老。
安全,就是一盞明燈,永遠在照亮著你;
幸福,她就是愛情,永遠抓住著她不放。
安全,是旁人的一句句千叮嚀,萬囑咐;
幸福,就是時時刻刻為你關心、愛你的人報福平安。
安全,就是這樣剛剛下線標志著xx的汽車;
幸福,就是這xx車開到全世界!
真的各位,站在這個舞臺,我有許多的話想一一去說,但是我覺得全部讓“安全”二字詮釋了?。ò沧郑秃帽扰说囊粋€家,全,是這個王子為這個女人創造著幸福的家?。?,時間總是很短暫,在最后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小和尚剃頭(習慣性違章)
素等因素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關鍵詞:行車安全;心理情緒;職業道德;疲勞駕駛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rocess gradually accelerat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adually has been improved. Car as a more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 has been possessed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However, gains meaning loss, accidents caused by car occurred increasingly, resulting in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Therefore, the driver driving safety is essential. For the factors affecting driving safety numerous, the psychology and emo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fatigue driving are analyzed with focu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ffic safety; psychology and emo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fatigue driving
中圖分類號: U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輛逐年增長,交通事故頻頻發生,因車輛造成交通事故失去生命已成為主要的一大殺手,安全駕駛平安出行,必須從深層次去分析,理解認識。影響行車安全的因素很多,本人認為最重要的有心理情緒、職業道德、疲勞駕駛等,現論述如下:
心理情緒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作為一名機動車駕駛員,心理素質與安全行車有著緊密的關系,我們都知道人有喜怒哀樂愁,健康飽滿的思想情緒使人精神振奮,有助于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力,就有利于我們安全行車,相反消極、失落,心情不順暢時不利于安全行車,人如遇身體不佳、生病感冒、服用藥物還會引起頭腦反應遲鈍,才易造成人的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錯亂,就易引發交通事故。駕駛員具有健康、穩定的心理情緒,就能在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下,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正確的反映和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一)心理情緒影響行車安全的表現形式
所謂駕駛員的心理情緒,就是指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對行車安全思想的認識和駕駛作風的表現,以及為此應有的心理素質。心理情緒對行車安全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
1.麻痹大意。有些駕駛員對必要的安全教育、行車規定、車輛檢修等視為老生常談,產生習以為常之感,導致麻痹心理產生,行車警惕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遇事馬虎了事,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2.斗毆睹氣。駕駛員在行車中,碰到不順心或違背自己意愿的事而生氣斗毆,把車輛當成發泄自己怨氣,向對方施行報復的工具。
3.緊張與恐懼。駕駛員情緒過于緊張與恐懼會導致感覺混亂,運動失調,操作失誤,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二)轉化不良心理情緒,確保行車安全的途徑
轉化不良的心理情緒,達到行車安全目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正確地客觀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要時刻牢記駕駛職業的危險性,交通事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自己和別人家庭帶來的嚴重危害性。
2.要加強思想修養。要加強各方面的學習,盡快使自己成熟起來,要認識自己不良的心理情緒對行車安全的危害性。
3.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朔涣记榫w,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認識自我,加強自我剖析,具有自我反省的自制力,要心胸開闊,做到情緒穩定。
職業道德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駕駛員職業道德與行車安全關系密切,駕駛員要用駕駛員的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遵章守規,文明駕駛,真正做一名素質好、技術精良的合格駕駛員。
(一)職業道德對行車安全的表現形式
很多事故都是因為違反職業道德規范,沒有遵章守紀引起的,主要表現有:
1.超速行駛。開快車、趕時間,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特點。速度要根據公路的等級、當時的氣候等環境特點掌握適當。
2.酒后駕車。這是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喝酒不論喝多少,都與交通法規的規定不相符的,都是嚴重的錯誤,不能存有饒幸的心理。
3.開故障車。平時要注重對自己車的保養,發現車自身的問題要及時進行維修,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毛病,不能存在僥幸心里。
4.嚴重超載。機動車不準超過行駛證上核定加載重量,嚴重超載的車輛不但影響車輛的使用壽命,還會損壞路面,降低制動效能,直接威脅到行車的安全。
(二)提高職業道德素養,確保行車安全的途徑
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關鍵要靠自己自覺去培養去實踐。要不斷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
1.努力提高公德意識。駕駛員的職業道德與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一樣,是社會公德在各行各業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和補充,駕駛員也是一個公民,一個駕駛員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要用“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來規范駕駛員的道德行為。
2.加強自身修養。首先,要認真學習交通法規,熟悉交通法規,理解交通法規;其次,要善于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界限;第三,要自覺運用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素質好,技術精的合格駕駛員。
3.加強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加強路面管理和交通監控,有效遏制交通違章行為,對少數違章駕駛員,特別是嚴重違章和屢教不改的駕駛員,要按有關法規嚴肅查處。在嚴格執法的基礎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其進行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讓他們在重罰和教育中吸取教訓,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安全駕駛員評比等形式,樹立形象,營造人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疲勞駕駛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疲勞駕駛是行車安全的大敵,只有充分認識到疲勞駕駛對行車安全的危害性,才能有效地防止、杜絕這類交通事故的發生。疲勞駕駛會直接造成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嚴重時會有困意(或造成短暫1-2秒的瞌睡)造成疲勞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工作(駕駛車輛)或睡眠不充足,有句話是“一夜不睡,十天不醒”。
(一)疲勞的表現形式
駕駛員產生疲勞后,精神方面主要表現為思想不集中、注意功能失調、反應遲鈍;視覺不清晰、思考欠周到、判斷失誤;注意范圍變窄、情緒急躁、焦慮、困倦瞌睡等。身體方面主要表現為動作遲緩、手腳麻木、操作技能下降、全身有倦怠感、沉重感等。
(二)消除疲勞駕駛,確保行車安全的途徑。
消除疲勞,對于駕駛員來說就顯得特別重要。根據疲勞產生的原因,消除預防疲勞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1.充分認識駕駛員職業的特殊性。駕駛員這個職業,既要拼體力,又要動腦力,是一個勞動強度很大的職業。駕駛員的精力消耗也很大,行駛中,觀察要清楚,思維要敏捷,判斷要迅速,處理問題要果斷,手腳動作要麻利,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名職業駕駛員,充分認識駕駛員職業的特殊性,只有思想上先有準備,才能沉穩應付,正確面對。
2.行車前要充分休息, 保證充足睡眠。解除和防止疲勞最有效的辦法是休息和睡眠。睡眠不足是引起人體生理疲勞最直接的原因。因此,保證適量的睡眠,就成為預防駕駛疲勞的最重要措施。為了保證正常的開車勞動,駕駛員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切不可因娛樂和其他事務而侵占睡眠時間。
3.行車中要勞逸結合,科學開車。駕駛員連續駕車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般駕駛3-4個小時后,選擇路邊或服務站等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停車稍作休息。行車中如感到眼睛發干、模糊、頭昏腦脹,不要“熬一熬”、“挺一挺”,要隨時停車,清醒頭腦。
4.注意視線及感官的合理轉移。駕駛員在行車途中,如果不充分利用自己的視野,一味注視前方的路面,眼睛就極易疲勞,以致喪失判斷情況的能力。因此,駕駛員應當養成幾秒鐘轉移一次視線,每隔十幾秒察看一次后視鏡的習慣。在行車中若感覺疲勞,反應、判斷遲緩,可打開收音機,聽聽音樂等,放松精神,調節調節環境,分散疲勞程度。
結論與體會
對于“要錢還是要命”這道選擇題,許多礦工與家屬之所以選擇前者,其實只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也就不難理解。正如大學生們調查所發現的,礦工們大多家庭生活非常困難,但又缺乏必要的受教育經歷去參與其它工種競爭,因而只能選擇冒著生命危險下礦挖煤。所以,礦工們“漠視”自己的生命實在是一種無奈選擇。
盡管礦工們不得已冒著生命危險下礦挖煤,但我以為,“要錢不要命”并不注定應該是礦工們的宿命。因為挖煤固然比不少工作的風險大,但只要安全生產工作做得好,原本并不必定要礦工們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就是說,如果安全生產工作真正得到落實,“要錢還是要命”并不是擺在礦工們面前的一道必選題。
煤礦工人作為被雇人員,雇主即煤礦老板有義務為他們提供生命安全保障;煤礦工人作為勞動者,煤礦企業有義務為他們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也就是說,煤礦工人作為公民,有權在不承受生命風險的條件下工作,這是他們的法定權利。
作為相關部門來說,同樣具有保障煤礦工人生命健康和安全的職責。事實上,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不可謂不健全,只要職能部門真正強化監管、履行職責,煤礦工人們是可以不用對“要錢還是要命”作出選擇的,“要錢”與“要命”兼而得之也不會是一種奢望。
不少國家的實踐也證明了盡可能減少礦難的發生并不是不可能的。在一些國家,極少傳出發生大規模礦難的消息。說到底,還是因為這些國家安全生產工作做得周密,法律法規落實得到位。所以,只要我們在安全管理上更加嚴格起來,我們的煤礦工人同樣可以不必無奈地在“要錢還是要命”之間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