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家庭教育;職校學生;重要性

      一、引言

      在職業教育中,家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要求學校能夠結合家庭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地培養和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就當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在家庭的受教育情況而言,其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引起了職校院校的普遍關注。

      二、當前我國職校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

      職校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學生過于自我,對家庭、社會以及思想觀念等缺乏正確、客觀的認識。高職院校的學生經常與家長分離,因此與家長們的聯系較少,但是又處于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加上社會不良文化思想的滲透,導致少數學生出現家庭意識薄弱的情況,甚至出現看不起自己家人、抵觸家人的反抗情緒;第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部分職校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在學校中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對未來沒有規劃,對學習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學習效率較差;第三,自制能力較差,生活較為懶散。職校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不高,在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較差,經常沉迷網絡或者游戲,生活消極無規律。

      三、家庭教育對職校學生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對職校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職校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就與家庭教育的不足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家長采用的專制型的教育形式會導致學生遠離家長,不愿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悅或者遇到的難題,最終導致學生與家庭的關系不夠和諧。而對于部分放任型教育形式的家庭而言,他們對學生過于溺愛,導致學生不懂得金錢的重要性,也不明白自己賺錢的艱難,產生了錯誤的生活觀念和金錢觀念,也是影響當前職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進職校學生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求學校能夠加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創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實施家庭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專制型教育模式、民主性教育模式以及放任型教育模式。其中,專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應該盡可能采用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而要做到這點還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1.尊重和理解學生。職業院校的學生在自我效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職校學生心里較為自卑,渴望得到認同。在專制型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經常對學生采用批評、懲罰的方式,只有在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首先家長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其次家長沒有認識到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學習成績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全面的發展,同樣的,學習成績的落后也不代表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不理想。家長應該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角度出發,從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多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夠營造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2.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職校學生在價值觀念上容易出現偏差,對于學生的某些價值觀念,如金錢觀念、自我認識等,家長要耐心地進行引導,防止學生走上錯誤的道路。例如,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家長需要多開解學生,告訴學生學習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很好。而在學生對物質生活進行挑剔時,家長更要注意平時的教育和指導。例如在飯桌上要告誡學生“不能浪費糧食”,“剩飯剩菜是可恥的”,還要告訴學生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3.多關心學生。職校學生心理較為脆弱敏感,學習基礎也較差,因此家長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要多關心,并且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難題。當然,這需要把握一定的度。關心學生并非指的是向學生詢問今天有什么作業,做完沒有等等,而是坐下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聽學生講校園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或者遇到的難題。對于小問題,家長應該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當家長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較為嚴重時,則可以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例如,某位家長發現學生在解一道數學題時遇到了瓶頸,思考了一個小時還沒有思考出正確的答案。因此家長就偷偷上網查找了網絡資源,得到正確的答案之后給學生提出了一點提示,而學生在這點提示的幫助下終于解決了學習難題。這種關心和幫助的方式方法可以實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同時又有助于提升家長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職校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較低,學習成績較差,因此在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學習方面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習態度不夠積極、容易受社會不良思想誤導。家庭教育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健康狀況,如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的形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因此職校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主動關心和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既要盡量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又要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獨立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獨立自主的優秀人才。

      作者:陳松 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對策

      教學管理分為兩個部分,主要包括教學的日常管理和學生日常學習的交流管理,這兩個部分是學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整個學校教學活動順利的運行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現階段的小學教學管理不隨人意,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需要小學教學管理者充分的認識到當前學校在教學管理當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加以解決,促進小學教學管理的科學合理化,進而讓小學的整個教學質量得到提高。讓學校有一個更加長遠的發展。

      1.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

      1.1教學方法有待更新

      小學生教育時期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小學生教學過程不同于其他教學階段,受小學生自身年齡階段的限制,在基礎知識方面較為薄弱,理解能力還存在一定不足,這也就給小學生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教學,缺乏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發掘與培養,因此,小學生在學習時期難以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厚興趣,進而造成小學生學習成果不明顯。

      1.2素質教育教學理念未充分落實

      就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來看,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并未得到充分落實。目前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依舊受到分數與成績的支配,學習分數還是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與老師教學水平的關鍵。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不僅缺乏重視,而且很多任課老師并非相關專業的老師,由語文、數學等老師兼職教學的素質課程,不但缺乏專業的教學知識,也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素質教育教學也就無從談起。

      1.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差異

      小學生階段,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國小學生教育教學階段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的現象。家長受教育層次的不同,對小學生心理特征與學習狀態難以全面的掌握,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家長工作的繁忙,對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缺乏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很難跟學校教育同步開展。

      1.4課外實踐活動缺乏

      我國小學生教育活動對課堂教學比較重視,不重視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這一點跟西方國家的教學理念有一定的差異。課外實踐活動的缺乏導致小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難以和實踐相結合,對知識的掌握不夠深刻,也難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建議

      2.1更新小學教育教學理念

      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更新理念是關鍵,傳統的教學理念要跟現代社會的發展相結合,針對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激發是關鍵環境,在這方面要更新教學理念,引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重視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2.2加強小學素質教育建設

      素質教育是新課改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理念,素質教育的開展要落到實處,在小學時期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于小學生全面了解自身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也有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學校要重視素質教學建設,加強對素質教育在小學生教育教育過程中重要性的認識,多開展一些素質教育活動,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2.3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是推動小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手段,兩者的結合既有助于家庭教育的開展,也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學校教育的效果,家長和學校實現了良性互動,能夠及時掌握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狀態。學校也能了解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促進小學生良好學習環境的建設。

      2.4重視小學課外實踐教學活動

      課外實踐活動對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小學生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利用課外實踐活動幫助小學生建立學習興趣,進而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結語

      小學教育教學的發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重視小學生教育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入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充分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再輔以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的推動小學生教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400700)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農村教育正受到廣泛關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農村家庭作為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課堂,應發揮出特定的教育優勢。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因此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本文試圖從分析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入手,從家庭方面描述了錯誤家庭教育對他們心理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并針對這些錯誤的家庭教育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通過這樣可以讓家長、學生及有關社會成員系統地了解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小學生;心理

      一、當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家庭教育出現真空現象

      家庭給孩子的教育不完整,要么缺少父愛關懷,要么沒有母親陪伴成長,這主要是由于單親家庭子女多、父母外出務工家庭學生比例大,隔代監護子女多、獨生子女多、由于當前社會環境影響和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家長觀念轉變,獨生子女增多、不良的家庭環境多。不良的家庭環境主要有三類:一是風暴型家庭。這種家庭大多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員互不信任,孩子在不安定的環境里成長,再加上外界復雜又不良的環境影響,孩子就像風暴一樣報復社會,報復他人,最終毀滅自我;二是專制型家庭。這種家庭往往以家長自居,要求孩子惟命是從,對孩子專制壓服,濫施處罰,孩子得不到家庭的絲毫溫暖,沒有自由民主氣氛,孩子的個性以及愛好皆被扼殺,這樣即使天資聰明也不被允許發揮便會導致一事無成;三是放任型家庭。這種家庭往往是父母一方外出,一方忙于家務勞動和種地,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或是家庭成員有不良習慣(如賭博、酗酒等),疏忽了孩子,使孩子成為了“流浪者”,放任自由,缺乏正確引導。

      2、家庭結構的變遷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離婚率上升,離異家庭子女有所增加,也由于交通事故、意外事件的頻繁發生等原因,單親家庭增多,這些家庭子女由于缺乏親情關懷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產生一些問題,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叛逆心理重,常有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現象;二是性格怪癖,不與人交往,合作意識差,合作能力低。三是無上進心,道德品德較差。四是學習成績低下,作業普遍完成差,學習缺乏積極性。五是由家庭無稱職監護人或無監護人,學校和家庭無法溝通,學生厭學情緒日趨嚴重,直接影響成績下降,產生流失或輟學現象。

      3、家長素質的適應性

      農村家庭教育存在誤區,阻礙孩子成長。教育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1)教育方法不正確、不科學、重撫養、輕教育、重分數、輕能力、重時間、輕效率等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家長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言行不一,自身修養差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2)家庭教育觀念滯后。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都教不好,家長能有啥辦法?有的家長甚至不懂家教,認為“樹大自然直”,當時爹媽都沒怎么管我,不也長這么大了,對家教放任自流。

      (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期望過高,不能從孩子的天資、年齡、學習基礎、有無興趣特長等實際出發,僅憑主觀愿望對孩子提出難以實現的要求,致使孩子壓力過大,學習不好,過不開心。

      (4)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有的家長從來不與學校聯系,不參加家長會,不過問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家長不知孩子在校的學校情況,老師也不知學生在家的復習情況,老師與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呢?

      二、農村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

      小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于生理、心理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在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心理健康被定義為:“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那么在農村家庭教育下,小學生的心理到底是怎樣的呢?

      1、單親家庭的孩子比同齡有完整家庭的孩子早懂事,早當家,但她們由于受家庭的影響,往往比較自卑,膽怯,內向。獨身子女往往是家里的霸道王子、掌上明珠,在他們身上不難發現自私,高傲,獨來獨往的心理特征。像父母外出務工維持生計的家庭孩子雖能吃苦耐勞,艱苦學習,但他們內心自認低人一等也能明顯表露。不良的家庭環境教育對學生的心靈更是造成無法抹去的烙印,對孩子專制壓服,濫施處罰,日積月累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日趨嚴重,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傷害孩子自己,同時也可能對周圍的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2、“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撫養或寄宿在學校,致使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脫節,磨合難。可見,“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他們生活在角落里,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感受不到社會的飛速發展,這樣的自閉,格格不入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是根本沒有好處的。

      3、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眾所周知,農村都是相對貧窮的,小學生往往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沒有人及時引導小學生的心理的話,那么其心理問題只會日趨嚴重,嚴重到其心理自信不能正常建立。

      三、關于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物質文化生活狀況的改善,許多家長普遍提高了對孩子的期望值,凸顯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縱觀農村家庭教育的狀況,卻不容樂觀,需要我們深思去解決問題。

      1、提高農村家庭家長教育能力

      家長教育能力低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沒有促進作用,為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引領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理解科學的小學教育。家長要轉變對孩子學習、生活、發展的認識,而一個健康的心理是孩子學習好,生活好,發展好的根本保證。家長要投入精力,要有毅力“研究”孩子的心性,提高對孩子的教育能力。

      2、提高家長的文化知識水平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的榜樣作用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因素。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長的文化水平,增強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可以優化家庭教育的外部環境,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極為有用。

      3、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是搞好農村家庭教育的根本

      作為基層教育管理部門,應從提高家長的認識,轉變觀念入手,鼓勵農村家長掌握一些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教育方式從傳統家庭向學習型家庭轉變,學習方式從家長權威向親子共學轉變。同時,利用農閑時間舉辦各類家長培訓,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家庭教育滯后的問題,以此培養出合格的家長,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續。

      4、積極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與學校只有步調一致,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各盡其職,才能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熏陶。因此在家長沒有意識到兩者配合協調的重要性時,學校有責任主動和家長聯絡,諸如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交流等方式與家長交流,將學校的教育觀念帶給學生家長,以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

      5、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

      家長要與孩子建立起心靈的橋梁,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家長應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包括社會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并給予正確引導,讓孩子增強抵抗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家長要重視孩子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家長必須時刻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心理行為,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總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因此,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履行好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創造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場所。中國教育中家庭因素對孩子成長影響的故事不計其數。孔子對兒子傳授學習方法,孟子的母親為教育孟子多次搬家,龔自珍從小受到外祖父段玉裁的影響,在文學上造詣很深,這都說明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為此我僅對農村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做粗略的分析,并向社會呼吁:教育在一線的教師及各位家長請給予農村孩子多一點的教育、關心,他們是被遺忘的天使,他們十分渴望教育,希望農村教育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改進,能得到熱愛教育的人士的支持配合。

      由于學生的心理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此我只能作一個相當膚淺的分析,希望由此引起更多人的熱忱關注。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是不是吃的飽,穿的暖,身體有沒有病,而是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農村的小學生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希望他們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而不能開心的過好這一生!

      參考文獻:

      [1]康文榮.農村家庭環境調查與分析.

      [2]許晶敏,楊皓.家庭教育誤區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甘肅高師學報.2000(06)

      [3]郭曉飛.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調查與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

      [4]陳定灣,何凡,劉碧瑤.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09).

      [5]胡立平.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革新.2007(01).

      [6]安金玲.論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08(01).

      [7]馬梁紅,藍瓊麗,田昕.家庭環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現狀分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甚重,家庭是孩子生長的搖籃,對其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童年生活的質量。尤其是時展迅速,家庭教育對于教育本身而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人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也越來越顯著,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正是處在一個向未來邁進的過渡時期,也是打好人生基礎的重要時期,所以家庭教育對于農村小學教育而言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隔輩教育

      當下,很多農村的家長去城里打工維持生計,把孩子交給自己的長輩代為看管。在農村,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教育孩子的家庭數量很多,他們普遍過分溺愛孩子、嬌慣孩子,最后導致管不住孩子,放任孩子跟隨自己的意愿生活,使孩子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

      (二)重書本、輕道德

      在農村小學家庭教育中,農村家庭往往會犯一個很普遍性的錯誤,就是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忽視性格、道德的培養。大量的農村家庭都存在著這個傳統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出人頭地,不像自己一樣過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農民生活,渴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他們身為農民,深深地知道農民的苦與累,所以對自己的子女紛紛給予厚望,要求孩子們好好學習,未來有出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有的家長甚至想,只要孩子努力學習,怎么都行。只要學習好,孩子身上存在的任何缺點都不算什么大事,學習好勝過一切。因為學習好就是有出息,學習好會光宗耀祖,跟鄉里鄉親聊天的時候談及自己的子女特別有面子。這種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孩子其他方面教育的教育模式對小學生而言非常不利的。

      三、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優化措施

      (一)改變錯誤教育觀念

      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必須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要過于教條去一味地注重書本教育,輕視其他教育。教育是多方面的,要培養孩子既有才又有德,使孩子成為一個智商和情商都優秀的人。不要被當今應試教育過分洗腦,要注重農村小學生全面發展。

      (二)與學校和老師及時溝通

      及時與學校取得聯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情況。通過與學校教師的溝通,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發現孩子身上更多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品質。通過家長與老師的聯系,不但可以加深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相互理解,也使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教育相輔相成,便于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小學生 德育教育 問題 對策

      小學德育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規范小學生的行為,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與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生尚處于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的發展與養成時期,教師和家長要重視對孩子正確思想觀念的培養,如果這一時期對學生有錯誤的引導,很容易讓學生形成錯誤的思想認識,影響其終身的發展。因此,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只重視成績,忽略德育教育

      傳統教育在我國仍然占有主導地位,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這種教育功能仍然會長時間存在,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傳統教育有利有弊,其弊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除。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面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不重視。從學校方面來看,升學率是學校教學質量的體現,影響著學校的聲譽與未來發展,學校對于學生成績的重視不用多說。從教師方面來看,學校施加壓力,教師在無形當中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所占的比重,甚至忽略了德育教育對學生成長重要性的認識,導致德育教育逐漸淡化。從家長方面來看,一些家長的德育教育觀念淡薄,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將精力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課業輔導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家庭德育教育。

      2.德育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生活

      脫離現實生活是目前我國德育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大多數的德育教育的例子都是很多年前的,與現代學生的生活環境不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例如,很多德育教育內容仍然是“舍身堵搶眼,舍身炸碉堡”等戰爭時期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但是與現在的生活差距太大,很多學生難以理解,使得德育教育失去了基礎的教育意義,難以發揮教育效果。另外,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軌,德育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教師缺乏對學生具體行為的規范性指導,使得德育知識沒有深入小學生的內心,與日常行為產生共鳴。

      3.教師缺乏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面共同的積極配合。但很多家長由于時間緊張忽略了對孩子的德育教育。也有一些家長認為學校是教育學生的地方,有這個責任與義務把孩子培養好,這種意識忽略了家庭對于孩子個人行為的重要影響。另外,教師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也是促進德育教育的關鍵,如果教師與家長缺乏有效溝通,學生德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也會造成德育教育漏洞。

      二、提高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主要策略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

      小學階段開設了品德與社會這門課,這門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優良的思想品德和美好的道德情操,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徑。教師應該結合教材,根據教材的內容,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其他學科的教育效果,根據各個學科不同的教學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資源。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活動的趣味性。Flas以其動態性、夸張性和生動性,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軟件一般占用的空間比較小,動畫效果非常理想,這款軟件通常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以良好的動態表現向學生傳授相對多的教學內容。通過簡單操作便可以完成動畫演示過程,并且授課過程通常采取交互式。Flas的交互式功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避免傳統德育教育中枯燥死板的教條主義,更好地幫助小學生理解和記憶。

      2.學校德育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性格培養與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行為舉止模仿的榜樣。因此,家長要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師應與家長定期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讓家長了解學校制定的德育教育目標,規范家長的教育方法,彼此之間建立信任。其次,家長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能夠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成長中存在的德育問題。最終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充分結合,兩者互相促進,從根本上將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落到實處。

      3.加強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融合

      德育教育不應當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德育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才能夠真正意義上領會德育教育的真正含義。教師應適當鼓勵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學校也應定期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多與大自然接觸,走入社會,親自感受社會實踐的樂趣。例如,開展夏令營,在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們觀察是否存在亂丟垃圾的現象,引導學生主動將垃圾撿起,并扔到垃圾桶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在假期可以組織學生去養老院,可以安排學生準備一些小節目,給養老院的老人們進行表演,讓學生們養成尊老敬老的思想意識。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德育教育不僅僅拘泥于課堂與書本中,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意識。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熟妇av一区|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视频2020|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色图.com|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