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數學線上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作者引用他人的學術研究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涉及的內容都寫下來,這樣寫出了的論文內容就很繁瑣,論文的重點也不明確。下面是學術參考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梁鏡清主編,《小學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鄭其恭、李冠乾主編,《教師的能力結構》,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張楚廷著,《數學教育心理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朱仁寶、王榮德主編,《21世紀教師素質修養》,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
[5]翁向新主編,《談教師的素質與修養》,群眾出版社,1992年。
[6]崔相錄主編,《素質教育――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李瑾瑜等編,《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
[8]傅道春編著,《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9]傅道春主編,《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10]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11]林六十等,《數學教育改革的現狀與發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2]陸書環,《數學教育學概論》,航空工業出版社,1997年。
[13]張奠宙,《數學素質教育設計》,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4]張奠宙,李士,《數學教育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6]唐瑞芬,朱成杰,《數學教學理論選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1年。
[8]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年。
[9]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年。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杜威著,許崇清譯:《哲學的改造》[M],商務印書館.1958年,P46
[2]阮忠英.初中幾何教學策略淺談[J].理科愛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幾何教學[J].信息技術與應用,2008(4).
[4]呂月霞.杜威的“從做中學”之我見[J].教育新論,2009.5
[5]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P184
[7]尚曉青.DGS技術與初中幾何教學整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應該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時代進步的需求。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此文將會談及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有效結合,改變低效的教學現狀。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障礙
存在教學觀念滯后和不重視信息技術應用的現象。許多教師都還不敢嘗試使用信息技術來教學,認為這樣沒有效率,第一步就不敢踏出,思想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還是以為“一支粉筆打天下”。在課堂上教師的表演占總課時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幾乎是教師的課堂。遇到疑難點和重點知識的時候,教師沒有引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反而是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最后只能讓學生討厭上語文課,扼殺了學生對知識的欲望。
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措施
1.情境創建,吸引學生投入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并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內容各異,同時富有想象空間,可以豐富學生對知識的汲取。信息技術中多媒體就可以將課堂內容結合情境模式來給學生表達出來,讓學生充分理解到教學的中心內容與思想領悟。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有個自然景觀的課文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大自然的景觀投影出來,更好地是把自然的聲音、色彩和動植物在自然中的動作表現傳送到學生的各個感官去,學生就會把自身完全投入這一模擬世界中,更直接地接觸到課文內容的世界,會樂意讓信息技術教學給自己帶來了有效知識。
2.信息技術賦予創新活動
教師在教學課堂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開有關課堂內容的互動活動。例如,在教學感嘆山河壯觀或者是贊揚愛國精神時,通過多媒體投放、課文情感朗讀或者設置背景音樂,讓課堂上的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內容,進行有效的朗誦課文活動。借助多媒體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到朗讀有情感,能真正體會到課文的中心思想,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結合時代需求,為學生的教學做出深刻的思考,不斷地更新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持續學習開拓更優越的渠道。
【關鍵詞】美術鑒賞 有效教學 審美能力
引言:美術鑒賞課程是現在高中美術教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可以通過對美術鑒賞的學習,逐步提高美術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是一門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及內涵的專業課程。它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模塊,除了在美術鑒賞領域具有重要地位以外,還可以深入到其他學科中,起到一個引導性的作用。
美術鑒賞要運用到人類的全面感知以及鑒賞經驗,來對美術作品進行鑒定與欣賞,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了解美術作品的表現手法與意象。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必須對當代的高中生進行美術鑒賞方面的教導。如何有效地進行美術鑒賞教學,正是本文需要探討的問題。
1.教師在授課前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即使只有短短一節課的時間,也要有經常的教學內容去啟發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才能確保課堂上的教學能夠順利地開展。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確保美術課程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教師在課前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避免枯燥乏味,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在美術鑒賞課上,教學重點可以設在突出美術作品的美點欣賞。對于不同的美術作品,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它們的美點所在,每個美術作品的美點都不同,要善于發現與欣賞。總之,根據不同的美術作品,美術鑒賞課程的老師們要有針對性地去設計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教導。
2.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升美術鑒賞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來提高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與特點,通過一些與美術相關的作品與學生進行啟發式的討論,引導學生一步步進入美術鑒賞的領域,這樣可以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以便更好地教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豐富老師的鑒賞教學經驗,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范圍。
美術鑒賞,考驗我們的是細微的觀察能力,這是一門用視覺來評判的藝術行為。所以,在鑒賞課上,老師選擇的教學作品一定要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打動他們,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美術鑒賞的第一印象深刻且美好,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3.在美術鑒賞中,可以融入音樂與文學。
在藝術行為初期,音樂與文學都被廣義的納入美術的領域,所以在美術鑒賞中,可以融入音樂和文學來傳遞美術作品中所含的情感與思想。高中生可以通過學習美術鑒賞課程,來陶冶藝術情操,體會到美術的藝術魅力。老師們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地教學過程中,產生對美術鑒賞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在鑒賞課上,老師不僅要懂得如何傳授專業知識,如何對美術作品進行講解,做到深入淺出,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到鑒賞的過程中來。鑒賞是需要互動的,老師一味的授課,或是學生一味地聽,兩者之間沒有互動,沒有信息交流的話,這樣的教學也是不成功的,是無效的。另外,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避免照本宣科,一味地套用專業術語,只會讓學生覺得與美術鑒賞領域的距離感越來越強,而且在專業名詞中,學生也不能感受美術鑒賞帶來的藝術魅力與沖擊,不能滿足對美的享受,這樣會使得學生的鑒賞興趣大打折扣。
4.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教學。
為了有效地進行教學,老師可以采用更多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增強美術鑒賞對學生產生的視覺沖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美術鑒賞的魅力所在,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美術作品的內涵與情感。
另外,在教學課堂上,做好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在獲取知識以后,能夠積極發表自身的鑒賞觀點,起到一個及時的信息反饋。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美術作品鑒賞的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才是美術鑒賞教學的初衷。
5.根據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學習能力也大相徑庭,因此,老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來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教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掌握問題學生的情感與思想狀況,切實為他們著想,用心與他們交流,讓他們感受到平等及自身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在講解專業知識的時候,可以用淺顯生動的話語,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到美術鑒賞的領域。同時,還要注意適時地活躍課堂氣氛,這樣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做到有效教學。
6.結語
我們需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來迎合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大環境。而培養高素質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悉心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大膽創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有效性教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學考核;.Net技術;B/S架構;sQL Server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9-0079-02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教師的教學考核也受各大院校的重視。教師教學考核是學校對教師工作能力重要考核之一。
隨著揚州商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師數量也逐年增加,這對于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以及管理是一種挑戰。如何對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師進行公平公正的教學考核,這是校領導以及相關人事部門對教師日常考核工作的基礎。因此,結合學校的情況,設計一套合理科學的教師教學考核系統,是減輕人事部門的工作量,也有效的公平公正的考核,同時也激發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教師通過努力工作以提高教學工作能力。
1教學質量考核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的教學改革,激發教師從事教書育人和教科研工作的熱情,增強教師工作責任心和質量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識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1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的評估是根據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標準,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系統檢測,并評定其價值與優缺點,以求改進的過程。教師看到評估結果,查找自身問題,積極認真改正并提高教學水平,深化教學改革,發揮自己的特長,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知識。
1)科學高效,提高教W質量
運用現在科學有效的考核方法,制定考核標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性,在教學質量考核推動作用下,使教師充分了解教學的任務,把教學內容不斷優化,從而達到最高效的教學成果。
2)高效管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通過對教師的各種素質以及工作的掌握,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教師隊伍調整,高效管理意味著要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教師的隊伍進行組織和協調,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教學考核系統分析
2.1教學考核系統的指標分析
教學考核系統通過設定具體的考核目標,實現對教學考核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并在具體的考核過程中給予引導,使得整個考核過程不偏離考核目標。教學考核系統的考核指標應該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能夠有針對性抓住待考核對象的實質,并在相關基本的邏輯結構以及概念上要遵從合理正確科學的原則。
2.2教學考核系統的總體考核過程分析
教師教學考核系統的考核主體多元化,對于揚州商校來說,主要包括校考核小組、系科考核小組、同事以及學生等考核主體。揚州商校教學考核的具體考核過程由考核信息的收集、考核信息的處理以及考核信息的反饋這三部分組成。
1)考核信息的收集
考核信息的收集部分由負責教學考核的具體組織者在教學考核之前預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比如考核的相關制度、考核的流程、考核的項目等等。
2)考核信息的處理
對于考核信息的處理部分,相關教學考核人員采用各類科學有效的考核手段與方法對其已經收集到的相關考核材料進行相應的處理,進一步得到相關的教學考核結果。
3)考核信息的反饋
這部分主要負責把最后的教學考核結果以及相應的統計與分析情況正確有效地給學校管理層、各系科以及教師本人進行及時反饋,并組織相關部門對整個教學考核活動做好相應的總結工作。
2.3總體結構分析
本文的教學考核系統在總體結構上主要由教學相關數據、教學考核相關信息的收集以及教學考核結果的處理和反饋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教學相關數據
教學相關數據主要由被考核教師的相關信息、所屬院系信息、所授課程信息以及所教授學生考試信息等。
2)教學考核相關信息的收集
教學考核相關信息的收集主要負責采用各類正確有效的手段對不同考核主體的相關考核信息進行收集工作,并基于各種考核主體及其相關的考核信息建立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并加以維護。
3)教學考核結果的處理和反饋
考核結果的處理和反饋通常是運用一種科學合理的算法對所收集的相關考核數據進行正確處理,并把相應的考核結果給教師本人及相關部門及時反饋。
3教學考核系統的性能需求分析
教學考核系統的首要目標是通過教學考核對于揚州商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與辦學效益進行全面的提高。因此,必須準備把我揚州商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從揚州商校教師教育教學考核需要的角度對系統進行需求分析。教育教學質量是揚州商校的生命線,教師的教學考核是整個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保障與提高揚州商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學考核系統的總體開發目標是該系統應該具有簡單可操作的界面、便于操作、要具備跨平臺性、可維護性及開放性等特點。
1)系統提供多考核主體的管理模式:校考核小組、系考核小組、同事以及學生等考核主體來訪問系統,并根據不同的考核主體提供登錄成功的用戶不同的權限。
2)原始數據可靠性與真實性。鑒于系統考核的初始數據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而來的,其涉及到多個考核主體,相關考核主體需對收集上來的各項數據進行相關的審核,以提高初始數據真實性與可靠性。
3)直觀簡便的操作界面與操作流程。考核系統應該有直觀漸變的操作界面與操作流程,同時保證初始數據錄入的規范性。對一些需要設置的指標或參數項,應該使錄入者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盡量進行規范的操作,同時也可以減低系統的錯誤率。
4)靈活且完整的考核指標庫。對于不同類型的課程,其相應的教育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相應的,對于學習各類不同科學的學生來說,其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課程對應的考核指標也是不同的。所以系統應該對“指標設置”的功能進行實現,以便在具體的教學考核過程中對相應的考核指標進行有效地設置。
5)提供查詢與統計功能。教師的教學考核系統應該提供界面以便各個考核主體進行實時查詢的操作,系統應該對相應的考核信息以及考核結果進行公開,以方便在職教師進行相關的查詢與比較,使得教師進行縱向與橫向比較,加強學科之間的交流,不斷自我提高,最終實現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6)可擴展性。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過程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到系統的可擴展性,即系統的設計應當是一個開發的系統,可以輕松添加或者減少系統的功能模塊,從而實現系統的升級與更新。
7)數據的高安全性。系統要保證其上數據的安全性,以防止由于攻擊者蓄意攻擊以獲得或者修改系統數據。系統應該是安全可靠的,應當提供對所有登錄的用戶進行相關的身份驗證。
4教學考核系統主要功能的實現
4.1登錄模塊
登錄模塊主要包括六個角色用戶的登錄,六種不同角色的用戶通過系統提供的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密碼并選定角色,即可登錄系統。系統驗證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根據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與數據庫表中的數據進行查詢和對比操作,若查找到相關的記錄,等登錄成功,否則登錄失敗。在系統具體實現的過程中,系統為例限制未登錄的非法用戶進入系統進行操作,需將用戶鍵入的登錄信息存放在相應的session對象中。登錄成功的用戶,其所對應的不同角色所擁有的不同權限可在后臺數據庫當中對相關的權限進行設置,同時,要在相關的頁面當中對用戶登錄環節進行控制。
functiongetId(id)
{returndocument.getElementByld(id);}
functionuserpassward()
{window.10cation.reload();}
functionuserInf()
{varsubmitSuccess;
submitSuccess=0:
vart;
t=getId("userId");
if(t.value==""IIt.value.1ength16)
{alert('揚州商校教學考核系統提示您:輸入的用戶名不能為空,請輸入正_的用戶名,謝謝合作!')!
t.focus();
returnfalse;}
if(t.v&lue==""|| t.value.1ength16)
{alert('揚州商校教學考核系統提示您:請輸入長度為3-16的密碼,謝謝合作!')!
t.focus();
returnfalse;}
returntrue;}
對于登錄成功的用戶,其所對應的不同角色所擁有的不同權限可在后臺數據庫當中對相關的權限進行設置,同時,要在相關的頁面當中對用戶的登錄環節進行控制,具體的代碼如下所示:
在頁面Global.asax.es當中
proteetedvoidApp_AuthenRequest(Objeetsender,EventAlgse)
{
if(user!=null){
if(user.Id.Type=="Forms"){
string[]r=-newstrind[4];
Login login=new Login();
bool admin=false;
if(Web.Login.admin)
admin=rue;
r[0]=login.CheckRole(user.Id.Name,ad-minl.ToString();
HttpContext.Current.user=new
System.SeeuriIy.Prineipal.GenericPrincipal(user.Id,r);
}
}
}
4.2考核主體學生考核模塊實現
當作為考核主體的學生成功地登錄本系統之后,便可選擇相應的考核課程,點擊相關的鏈接進人考核,實現對其所學習的相關課程的教師進行教學考核。
5結束語
一、“0/9”是不是分數?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教師手冊》第86頁,關于“分數的基本概念”是這樣說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記作1/n,讀作n分之一;表示這樣m份的數記作m/n,讀作n分之m,其中m叫做分子,n叫做分母,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1/n叫做m/n的分數單位。”
根據上述分數定義,在m/n中,n≠0,n≠1,m≠0。對于n=1和m=0,有如下的補充規定:當n=1時,m/n=m/1=m;當m=0時,m/n=0/n=0。
這樣任何整數m都可以用分數m/1表示了。這也就是說:整數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數,分母是1的分數和分子是0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它與課本上所定義的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是不一樣的。這兩類特殊的分數是不能用課本上所說的分數的意義去解釋的,它是靠分數的補充定義來說明的。有些教師認為0/9不是分數,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分數的補充定義。再者,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也可以說明0/9是分數。小學《數學》第十冊第91頁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在整數除法中,除數不能是0。在分數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就是a÷b=a/b(b≠0)。”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整數除法中,被除數可以為0,這時表示成分數就是分子是0的分數,例如:0÷9=0/9,所以0/9是分數。
二、“0/9”是什么分數?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教師手冊》第90頁說:“在分數的原始定義中,沒有包含分子為0的情況,但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類推出0÷a=0/a(a≠0),所以補充規定:0/a=0(a≠0),并稱之為零分數。在小學階段,對零分數一般不作專門介紹,它在分數減法運算中自然出現。”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分子是0的分數(比如0/9)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它們叫作零分數,這種分數一般不獨立出現,多出現在分數減法計算的過程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室編著、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以下均指該版本)第十冊第113頁說:“在人類歷史上,最初產生的分數是作為整體或一個單位的一部分而用分數表示,這樣的分數叫做真分數。”可是,0/9它不是一個整體或一個單位的一部分,它只是在分數的補充定義中出現的零分數,所以0/9不是真分數。小學《數學》第十冊學完“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后,在第99頁出現了“做一做”:1.下面的分數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1/3、3/3、5/3、1/6、6/6、9/6、13/62。把上一題中的分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出來,看一看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針對上面的“做一做”,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第十冊在第113頁說:“真分數集中分布在0和1之間的線段上,假分數分布在直線上1或1的右邊。”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真分數只是集中分布在0和1之間的線段上,它大于0而小于1,分布在直線0上的分數不是真分數,所以說0/9不是真分數。小學《數學》第十冊第98頁對假分數的定義為:“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很顯然,0/9也不是假分數。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0/9不是真分數,也不是假分數,它是一種特殊的分數,是零分數。
三、“0/9”屬于分數中的哪一類?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第十冊在第113頁說:“分數可以分成真分數、假分數兩類。”在141頁說:復習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時,可以通過提問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分類以及分數與整數的關系。可以歸納為:分數真分數假分數,通過上面的說明可以清楚地看出分數的分類情況,可是我們看不出0/9該屬于分數的哪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