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現實世界情景交際
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有許多這種交際。寒暄語就是最典型的現實世界情景交際。例如:老師走進課堂,和學生打招呼,說“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下課時老師和學生告別,說,’See you next time.”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后老師對學生的答案做出評價,如“Good job!”、“Wonderful!”;或者老師給予學生獎勵,學生說“Thank you.”,老師說“You‘re welcome.”;等,學生舉手,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完成老師提出的任務,這些交際都是現實世界情景交際。另外,許多具體教學內容也屬于這種交際。例如:在教授指令性語言“Nod your head.”,“Touch your nose.”,“Clap your hands.”,“Stamp your feet.”等之后,老師讓一組學生到前邊來執行指令。規則是執行指令錯了的學生被罰下。如老師發出指令“Clap your hands”,學生根據這一指令做出“拍手”的動作。如果有學生做錯時,老師或其他學生對他說“Out!”,這個學生被罰出去。這就是現實世界情景交際。
二、課堂交際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尤其是在英語教學的初始階段,最典型的課堂交際是“老師明知故問”,而后學生回答,或者是老師自問自答。假如老師所教授新課的內容為一些動物elephant和tiger等的名稱,為了引出這些內容,老師可能先復習已經學習過的動物bear。老師先拿出玩具熊,問“What is this?”這時,老師明明知道“這是什么?”的答案是“熊”,這是為教學而“明知故間”。而后,老師再拿出玩具象,問:“What is this?”,再告訴學生“It’s an elephant.”。這是為教學而“自問自答”。這些都屬于課堂交際。
三、現實世界情景交際與課堂交際之間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現實世界情景交際和課堂交際經常交錯出現。例如,在以下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各自的功能,這里交錯出現的就是現實世界情景交際和課堂交際兩種交際模式:T:Nowthen…I’ve got somethings here,too. Hands up. What‘s that?老師本來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是或者是為進行教學而明知故問,或者是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確認,以便學生明確問題的答案,正確理解所教授的內容。這是為完成課堂教學而進行的課堂交際。但是,:老師給出指令(Hands up.),學生根據指令做出反應。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這些都是在現實世界情景中進行的交際。另外,現實世界情景交際與課堂交際并不是一層不變的。在課堂上的交際,一些被劃歸于現實世界情景交際,另一些為課堂交際,這是根據這些交際在課堂上的功能劃分的,并非它們在本質上就有這種區別。一方面,在課堂上,一種情景下為現實世界情景的交際,在另一種情景下則可能為課堂交際。例如:如果老師在課堂上要教授“自我介紹”的內容,引導學生說“My name is…”。這時,老師和學生知道各自的名字,老師是為教授學生如何用英語做自我介紹而做自我介紹的,老師問學生名字,也是為教授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因為老師本來就知道學生的名字。下一次上課時,為了檢查學生是否已經學會用英語介紹自己,老師還可能首先做自我介紹,而后問一些學生同樣的問題What’s your name?很明顯,這些交際都是為教學而進行的,屬于課堂交際‘但是,如果一個新老師給這個班代課,他向學生做自我介紹,學生告訴老師自己的名字。這時,這些自我介紹就是現實世界情景交際。
關鍵詞:創設情境;趣味活動;師生關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主陣地。因此教師要精心備課,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調動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使他們喜歡學英語。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利用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
我通過多年的實踐,深切體會到:營造豐富活潑、童趣盎然的課堂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單詞卡片、教學掛圖、手偶、實物等直觀教具,教學光盤、自制課件等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真實有意義的英語文化環境和語言環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感受英語的快樂。
如教學Christmas這一單元時,我和學生一起準備了圣誕老人的帽子、圣誕樹、圣誕燈、圣誕卡、禮物等,還搜集了一些西方人過圣誕節的圖片,電腦里播放著圣誕頌歌。課上和學生一起裝飾圣誕樹、寫賀卡、送禮物,學生興趣濃厚,在真實的環境里運用英語。
二、要組織趣味性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愉悅的課堂、歡快的教學氣氛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無意注意,并且在無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識技能效果更佳,達到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小學英語教師要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英語,并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我在課堂上常采用以下幾種活動方式:
1.做游戲
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防止學生聽課疲勞,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順利掌握語言。例如,在教學英語字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制作26個字母卡片,課上全班一起做字母游戲:聽音舉字母卡片、聽音搶字母卡片、給字母排順序等。這些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扎實掌握26個字母,讓學生手、腦、耳等多種器官并用,使得字母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教師還可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多種猜謎游戲、聽音指物游戲、單詞接龍游戲、Simon Says等游戲活動的使用,既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又在玩中學到了知識。每節英語課都應該做游戲,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應該在課前、課中都穿插游戲。
2.練表演
抓住學生自我表現的心理,將故事性較強的課文編成短劇進行角色表演,使學生在編排表演的過程中,理解記憶所學知識,既培養了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又感受到了學英語的快樂。例如在教學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ears?”時,我讓學生七人一組改編表演故事,在表演時孩子們既操練了句型“What happened?I’m stuck. Can I help?Yes, please,”又感受到了合作學習英語的快樂。我認為英語教師在進行句型教學、會話教學、閱讀教學及故事教學時,都應該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運用英語自由會話,給每一個學生積極開口、踴躍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所學語言,真實運用語言,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3.唱歌曲或chant
唱歌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悅耳的音樂易于激發學生的情緒,同時學唱歌曲有利于降低語言學習的難度,而歌謠的韻律能幫助小學生體會英語語感,并提高學習的信心。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歌曲、歌謠,還要根據教材自編歌曲或chant。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小學英語第三冊Lesson 29“Where Do They Live?”這課時,為了鞏固單詞我自編了一個chant: Giraffe, giraffe脖子長, Panda, panda是國寶, Snake, snake草中游, Zebra, zebra 條紋多, Animals人類好朋友,保護動物攜起手,攜起手。朗朗上口的歌謠加深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保護動物的思想教育。在歌曲中學習生詞,學習句型和課文,既可以使學生操練語言,又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多競賽
競爭是激發兒童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教師可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多多開展小組間、男女生間或個人間的比讀、比聽、比說、比寫、比創等多種競爭游戲。努力培養和激發學生你追我趕,拼搏進取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表現意識,使學生在競爭活動中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成就感。
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下,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讓你的課堂充滿魔力,要用你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每一位學生。要關愛和尊重每一位學生,要對學生投入真誠的愛,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學生傳遞親切、鼓勵、信任和尊重。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賞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因素。課上對學生要多贊美,多鼓勵,少批評。孩子純真可愛,各有閃光點,作為教師,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點滴進步,適時地適當地給予表揚,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該認真傾聽,面帶微笑,眼光里流露出信任和鼓勵,學生答對了,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Great!Well done! Good Work!即使孩子回答錯了,教師也不能只是說No,而是要使用委婉的表達方法:Think it over. Listen to the others. Don’t worry. I can help you. 教師的鼓勵和贊賞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增添了學生的成就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逐漸提高。
關鍵詞 微課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F713.50-4 文獻標識碼:A
1微課、翻轉課堂的概述
微課,是指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 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 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微課的核心是教學視頻,其特點有教學視頻短小精悍、突出教學重難點、便于開展情境教學。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由教師事先錄制好的視頻并上傳教學平臺,學生自主下載并觀看視頻,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自學,完成相應用任務,回到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間的協作學習掌握和內化知識,實現先學后教的課堂反轉的教學模式。
2目前營銷策劃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在技工院校里,大部分學生基礎較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該門課程直觀性不強,綜合性突出,知識點多,涉及面廣的特點,又缺乏真實的情境創設,更讓他們對該門課程提不起興趣。
2.2課堂教學時間短,存在局限性
對學生而言由于課前準備不足,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對教師而言很難針對每一位學生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使得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限制,因材施教成為空談。
2.3教學方式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中,教師教學手段較單一,雖然也有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課件制作簡單,教師一味講授,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狀態,缺少必要的師生交流和自主思考環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夠專注,而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3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3.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相對書本而言,視頻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興趣,相對于傳統課堂而言,翻轉課堂模式是同學和老師互動,而不是坐在位子上聽老師講,在課堂過程中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動手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在實踐中感受合作的快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2翻轉課堂解決了傳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問題
教師事先把錄制好的微視頻上傳教學平臺,學生安排時間觀看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既可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使得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的教學模式。
3.3翻轉課堂將學習的權利轉移給學生,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可自行安排學習時間,記錄疑難點,教師可提供在線解答,這樣翻轉課堂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有效解決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的問題,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4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4.1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實現形式
4.1.1傳統課堂模式: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知識在課外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知識傳授是通過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的。
4.1.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
在翻轉課堂上,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
4.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以營銷策劃課程中具體學習任務“人員推銷”為例。
4.2.1課前學習環節
(1)教師活動: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安排的需要,確定微課的教學目的與內容,收集學習資源、完成微課的教學設計,然后制作微視頻,在資源準備階段,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將知識點分別錄制微視頻:
微課1:張國立主演的“推銷”小品,在這個環節里通過影視視頻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出疑問,引發學生思考,然后教師總結出人員推銷的概念和形式。
微課2:播放案例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人員推銷的任務的真實環境,以便于學生理解。
微課3:播放視頻“凈水機包治百病專盯老人違法推銷”,引導學生思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應具有幾個方面素質?
微課4:商品推銷禮儀,事先請三位學生模擬表演語言使用不規范,舉止較為魯莽,儀態不夠穩重等方面,并進行微視頻錄制,引導學生從儀表、儀態,動態禮儀中的語言、行為等方面注意商品推銷禮儀的應用。最后播放正確推銷禮儀視頻進行講解。
將以上微課包括學習指南、學習任務、難度適當的練習、學習反思等資料上傳到教學平臺,并布置相關學習任務。
(2)學生活動:學生課下通過下載或觀看微視頻,并思考視頻中任務,按要求完成任務。另外視頻中如有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待課堂上解決。
4.2.2課中學習環節
人員推銷課中學習環節人為合作探究、解疑拓展、練習鞏固、小組自評、反思小結。
(1)首先教師以提問方式檢查學生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鞏固課前內容的學習。
(2)再對學生課外學習中的疑點進行針對性答疑,也可由各小組討論解決,對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由教師進行現場解決。
(3)根據人員推銷知識目標,布置任務:創設情境,以小組為單位,抽簽選取某個產品面向全班同學進行模擬推銷實。
(4)各小組自主探究,協作學習,教師巡回指導。
(5)每小組分別將抽取的產品向全班同學推銷。
(6)組織學生進行成果評估和經驗交流。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等方式進行任務評價和任務提升。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組織靈活多樣的任務評價。首先由各組同學對所完成任務的質量進行自我評價,暢談自己推銷心得,總結自己在任務實施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是如何解決的,給其他小組提供借鑒作用,共同提高。
(7)課程小結。教師對各組的成果進行整體點評,結合課前學習中的疑難點,鞏固并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促進知識內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2.3課后復習鞏固
把微課視頻及學生練習視頻放資源平臺,主要是教師上傳課堂過程形成的相關材料,同時還可以收集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學習資源,設置拓展任務,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挑戰拓展任務,以便實現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鞏固和拓展。
5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要點
(1)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學習任務單,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習形式。設計學習任務單的關鍵是把教學重點、難點及其他知識點轉換化為問題,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學習后,按要求完成相關任務,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學生發展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
(2)要準備指導有困惑的學生,根據需要設置作業練習和在線答疑等學習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所遇到的問題,進而能夠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輔導。
(3)微課的制作要精良簡短,微課內容的選取突出重點。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視頻教學,微課在制作上要精良,播放的內容要順暢、簡短、切中要點,同時最好增加點趣味性;注意微課內容的選取,必須是基于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內容的分析和提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制作教學視頻。
(4)在教學中,注意教師職能的轉變。翻轉課堂不可完全的取代教師的教學,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的時候,要注意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引導不太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翻轉課堂的真正效用。
(5)在學校無法提供網絡環境,學生無法通過終端進行網絡學習的情況下,可把微課學習環節搬到課堂上,根據翻轉課堂理念先讓學生通過微課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自學,再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間的協作學習掌握和內化知識,實現先學后教的課堂反轉。
6結語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達到較好的教與學的效果。“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畢竟是一種全新教學理念,還需不斷研究,不斷完善,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孟韜,畢克貴.營銷策劃方法、技巧與文案(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 胡鐵生,黃明燕,李民,等.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DOI:10.3969/j.issn.1672-0008.2013.04.005.
[3] 歐素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應用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2):165-166.
1.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人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表現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而人的興趣則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發展起來。正是由于人們對于某些事物產生了需要,才會對這些事物發生興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正符合了人的興趣的產生,它通過圖像、聲音、動感等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不僅優化了學生的學習心理,而且使學生能很好地感知所學內容。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一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導,且好奇心強的思維特點,教師必須在教學設計中想方設法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以形象、生動、有趣且色彩艷麗的有聲畫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例如在講課時,教師利用電腦動畫呈現一幅蘋果園碩果累累的畫面,并配以小鳥清脆的叫聲,生動的畫面一下了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當時就有學生發出“哇,好棒啊!”的驚嘆。接下來停住畫面,對小熊Zoom和小松鼠Zip的出現設置疑問:“他們看見如此多的蘋果會干些什么?”由此來激發猜測。然后,教師又用一組圖畫來表現故事情節,并用英語配音,以直觀形象的畫面,夸張生動的語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如教學動物時,利用多媒體展示dog、cat、bird、panda、tiger、zebra、monkey、elephant等動物,用英語簡要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使學生們仿佛走進了大自然,親眼目睹各種動物。動物圖片的展示,把該單元的單詞放在圖文并茂的語言環境中去展現,進行分散、情景、理解記憶;用視、聽、說并舉的方式,省去了原始的漢英互譯和死記硬背的過程,學生既了解了單詞的確切意義,又培養了用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的眼、耳、口、手多種感官一齊動,學得輕松愉快,沉浸于娛悅之中,使英語學習變得簡單易學。
2.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身臨其境的英語學習情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直觀教學多優于一般的講解,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手段進行聽、說訓練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新奇感,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多媒體又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新授bed,lamp,dresser等詞時,把這些單詞所表達的事物制成多媒體課件,當屏幕上出現了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畫面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這時,教師就趁機教學What’s this? It’s a bed.反復幾次,學生不僅掌握了單詞拼讀,理解了詞義,還掌握了What’s…?It’s…的句型。
多媒體技術是創設課堂情景的一種有效手段,尤其是多媒體電腦集中聲音、圖像、動畫、文字于一體,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與現實生活相接近的情景,使學生很容易進入交際角色,在教學打招呼用語時,將孩子們喜愛的卡通貓制成小動畫,并擬人化,加以配音。小貓的卡通形象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動畫一播放,小貓的頑皮與可愛立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只見小貓邊做鬼臉邊說:“Hi!大家好!我是cat!想和我交朋友嗎?那就先記住我的名字吧,cat!”小貓一說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練習起來,很快就記住了cat這個單詞。這時教師適時點撥:“想和小貓交朋友嗎?那你必須要有禮貌地和它打招呼,這樣小貓才會高興,才愿意和你交朋友。誰想先和cat交朋友???”孩子們都舉起了小手,爭著打招呼。每說對一個,小貓就會給他獎勵,翹起它的大拇指,說“Hello!你真棒!”或“Hi ! Good!”聽著小貓的夸獎,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說得就更起勁了;接著,教師又讓善表演的學生模仿小貓和大家打招呼并用實物投影放映到電視中,孩子們從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很興奮,都努力地表演,教學氣氛非?;钴S,學習興趣不斷高漲,在很輕松、自然的環境中復習、運用了所學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I like…”句型時,教師設計了一個麥當勞餐廳的交際場景并以學生的名字給其中的主要人物命名,這樣學生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當作創設情景中的人物,思維隨著情景而不斷地活動,從而很快接受“I like…”的意義和用法,達到了教學目的。
3.運用多媒體技術激活學生形象思維和創新思維
實行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如果沒有生動的情境,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沒有直觀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課堂氣氛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可言。借助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可以呈現生動的語言環境,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持續參與課堂的互動學習。因此,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在各個環節上如何巧妙地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結構的必要保障。
下面我以一節課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熱身導入活動
1.通過PPT呈現當前的熱身活動,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英文歌曲和童謠。這些歌曲或童謠和每單元的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關聯,從和教材配套的光盤中可以找到相應的flash課件。學生喜歡學唱這些歌曲及童謠,一方面學生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師生共同打造了英語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進入激昂的學習狀態。
2.運用實物導入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Hello,children. In PE class,I found these things.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the owners of them? Whose things are they?
把學生帶到本節課的學習主題,物主代詞的運用。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復習導入,激活學生的已學知識,為語言輸出奠定基礎
(1)在這個環節中 我先用chant 復習第一單元學過的mine,yours,hers ,his。
(2)運用PPT比較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和用法。新知識與技能的構建過程是建立在原有知識系統之上的。教師要善于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找到最近發展區在哪里,通過生動的例子,學生在觀看后,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歸納, 讓學生能夠稍加努力就能夠學會運用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新知識構建,提高語言知識與技能的運用能力
1.利用PPT呈現語言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主動建構的積極性
在復習導入、板書課題之后,我用PPT把主題圖片呈獻給學生,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時間、地點、人物的討論,然后讓學生預測主人公在談論什么,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加高漲了。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情景的創設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好的教W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打開話題,讓他們積極開口說。不好的教學情景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只能是浪費時間。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言的整體輸入,奠定語言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基礎
在組織學生對主題圖的討論后,播放課文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聽課文,組織他們聽錄音,熟悉課文內容。
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師生是在不斷的進行著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輸入量應該大于輸出量,不論是文字還是錄音都應該有整體輸入的過程。信息是在學生的頭腦中不斷進進出出的過程中轉化為語言知識與技能的。
3.利用信息技術呈現、記憶、辨認和運用新知識
根據英語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四個步驟。
呈現:播放課文動畫視頻,讓學生觀看,模仿朗讀,并能自己朗讀課文
記憶:讓學生給動畫配音,讓學生通過動畫的呈現能回憶課文內容,輸出課文信息。這個過程也是學生通過回憶來加深對課文的記憶過程。
辨認:把課文的物品順序打亂,讓學生辨認,幫它們找回主人。Whose _____ is this?
應用:我利用PPT呈現四張圖片,讓學生看著板書上的規則,能運用句型Whose bag is this? It’s Lingling’s . It’s hers. 進行小組問答。
4.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發散思維能力
我國的學生缺少發散思維,創新的意識不強,需要我們教師不斷進行分階段的培養,幫助學生把習得的語言材料融會貫通,運用所學的句型詞匯進行交際性使用 做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開發學生的思維是我們教育的責任,信息技術能幫助我們向學生輸入大量的信息,同時幫助他們輸出他們貯存的信息。
四、巧用信息技術進行鞏固練習,提高語言操練效果
聽力訓練:我用PPT呈現flash課件,組織學生觀察圖片并預測將會聽到有哪些關鍵詞,然后播放課件讓學生聽兩遍錄音,完成題目,第三遍播放錄音時及時使用暫停鍵,組織學生跟讀模仿,同時拖拽數字選項到當前的圖片上,呈現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