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設計要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植物色彩;園林景觀設計;運用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工作環境的改善和工作方式的多樣化,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增強。色彩能依附于實體來刺激人的感官,因此人們對于色彩的追求日益廣泛。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植物是園林色彩構建的主體,也是最活躍的因素。
1、園林景觀植物色彩設計的原則
1.1、統一原則
統一表達是協調一致的意思。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一般將綠色定為園林景觀的主色調。而園林景觀植物色彩的統一原則即指將同一色相的植物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以形成協調的色彩氛圍。色彩的作用多種多樣,不同的色彩可賦予周邊環境不同的性格,例如冷色創造出寧靜的環境;而暖色則給人一種喧鬧明快的感覺。色彩的不同運用會造成不同的園林風格。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園林景觀設計都不能將植物色彩單獨使用,要從整體色彩效果出發。
1.2、調和原則
調和原則是將2種或2種以上的色彩進行相互搭配,使園林景觀豐富多變,又給人以舒適之感。同一色系的色彩一定是協調的,例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等。如果是互補色,可采取二八原則,例如80%的黃色與20%的紫色相搭配,這樣的組合在視覺效果上能夠達到協調統一。
1.3、均衡原則
均衡指的是一種構圖上的等量原則,它與平衡的意思相近,卻高于平衡所表達的意境。由于冷色在視覺上具有收縮感,因此同等面積的暖色要比冷色給人的視覺效果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如想展示出暖色和冷色同等面積的感覺,就必須使冷色的面積略大,從而達到色彩視覺平衡的效果。高亮度的植物與低亮度的植物也應合理搭配,使之在視覺上達到平衡。
1.4、對比原則
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師為了展示豐富多變的植物景觀效果,往往利用色彩三要素或各色系間的冷暖對比,輕重對比以及軟硬對比等手法營造出獨特的植物景觀。為了發揮園林設計的最大藝術效果,在實際設計中,可多用補色的對比組合,相同數量的補色植物對比較單色的植物在色彩視覺效果上要強烈得多,尤其是在大型的鋪裝廣場上,高大建筑物前使用作用更大。
2、植物色彩美與色塊配置
園林植物的色彩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園林色塊的效果,園林植物的配色原則有:
2.1、色相調和色相指色彩的傾向性即形相,園林植物的色彩有不同的形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運用各種色相協調配置,能產生美的效果。
2.1.1、單一色相調和
在同一顏色之中,濃淡明暗相互配合,在只有一個色相時,必須改變明度和色彩度組合,并加以植物的開關排列、光澤、質感等變化,以免流于單調乏味。在園林植物景觀中,并非任何時候都有花開或彩葉,絕大多數是以綠色作為景觀中的主體。而綠色的明暗與深淺這“單色調和”加之以藍天白云,同樣會顯得空曠優美。
2.1.2、近色相調和
即使在同一色調上也能夠分辨其差別,易于取得調和色。相鄰色相統一中有變化,過度不會顯得生硬,易得到和諧、溫和的氣勢,加之以明度、彩度的差別運用,更可營造出各種各樣的調和狀態,配成既有統一又有起伏的優美配色景觀。近色相的色彩依一定順序漸次排列,用于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常能予人以調和氣氛之美感。
2.1.3、中差色相調和
中差色相接近于對比色,二者均鮮明而誘人,故必須至少降低一方的彩度,方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如藍天、綠地、噴泉即是綠與藍兩種中差色相的配合,但其間的明度差較大,故而色塊配置自然變化,給人以清爽、融合之美感。
2.1.4、優化色相調和
在園林景觀中運用對比色彩的植物花色搭配,能產生對比的藝術效果。在進行對比配色時,可以把同一花期的花卉以對比色安排。花卉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其中不乏冷暖色彩俱全者,如三色荃、矮牽牛、四季海棠、非洲鳳仙花等,如果種在同一花壇或花園內會混亂不堪,應按冷暖之別分開,或按高矮之差分塊種植,一是可以發揮品種的特性,二是避免造成凌亂的感覺。在進行園林景觀色彩設計時,通常選用某種色彩為主體色,其他色彩則為襯托色,切忌喧賓奪主。
2.2、色塊
色塊指顏色的面積或體量。綠化景觀中的色彩,實際上是由各種大的色塊有機地拼湊在一起而形成。現代城市園林景觀中運用各種觀葉植物,如黃榕、紫絹覓等和草坪配成各種大小不等的色帶或色塊,以增強城市的節奏感。
2.2.1、色塊的大小
可以直接影響綠地景觀中的對比與協調,對整個綠地景觀的情趣起決定性作用。
2.2.2、色塊的集中與分散
這是表現景觀色彩的重要手段,集中則效果加重,分散則效果減弱。
2.2.3、色彩的背景搭配
園林景觀非常強調背景色的搭配,任何色彩植物的應用必須與其背景景象取得色彩和體量上的協調。現代綠地中經常用一些攀援植物爬滿黑色的墻或欄桿,以求得綠色背景,前面相應襯托各種鮮艷的花草樹木,整個景觀鮮明、突出、輪廓清晰,展現良好的藝術效果。
3、植物色彩美與色葉樹的應用
3.1、色葉樹種
葉片變色為主有香樟、黃連木、銀杏、烏相等香樟的葉片在早春的時候會從黃綠變成淡綠而到了夏季卻又變為濃綠黃連木卻是早春時會呈鮮艷的紫紅色在夏季卻是呈綠色而到了初秋變為黃色到了深秋變為紅色銀杏的葉子到了秋季逐漸變為黃色烏相的葉子到了秋天霜后越來越紅。葉片的單一變色主要以雞爪械和金葉雞爪械為代表。其中雞爪械的品種紅楓葉色常年鮮紅或者紫紅而金葉雞爪械是為金黃色。近年來我國還從國外引進了一系列的色葉樹種,比如紅花七葉樹、北美楓香、歐洲花揪、蘇格蘭金鏈樹等等。
3.2、植物色彩美與色葉樹的應用方式
第一孤植。主要是對于樹形高大的銀杏、金葉皂莢、黃連木株形緊密的紫葉矮櫻、花葉械等植物而言。這類植物可以直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之中其秋季葉片變黃時以其它綠色植物為背景相互對比以達到不一樣的景觀設計效果。第二叢植。這主要是對于株型矮小的花葉系列金葉系列的種類與綠色樹種植物如紅楓、紅葉李、楓香等根據園林景觀進行組合配置如將其叢植于淺色的建筑前再加以綠色的植物為背景就能起到別具一格的設計效果。第三群植或片植。這主要是指將楓香、雞爪械、無患子、銀杏、櫻花、海棠等彩葉植物以及開花喬灌木為主的樹種成群成片的以一定規律種植或整齊的種植于道路兩側使植物跟隨季節的變化呈現不同的景觀如金黃的樹葉和累累的碩果以此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4、植物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搭配運用
4.1春景的設計
春天整個大地都呈現一片嫩綠,在表達景觀意境時,應采用一些讓人感覺有活躍感、輕、喜悅感的色彩,如嫩綠色、黃色、粉紅色等在植物色彩搭配中,通常在綠色基調下,中景配置一些暖色系列的色彩,而前景則需配置一些暖色系列的多樣化色彩,這樣可充分烘托春天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的景象在實際的植物配置中常以常綠樹和落葉樹為背景,中景以白色玉蘭/紅色海菊粉色櫻花等花木為主,而前景則以紅色虞美人/紫色三色童/黃色矢車菊等小體量的花卉為主。
4.2夏景的設計
夏季在植物色彩搭配上要采用使人清爽、寧靜、自由自在的色彩感覺在植物配置色彩布局中多采用綠色基調為主,如將深綠偏藍的植物配置在前景或中景,而淺綠或灰綠的植物布置在中景或背景同時在觀賞底層空間運用冷色系列的色彩增加空間活力,如花色的彩葉草、藍色羽衣甘藍、白色的銀邊翠、淺黃色的堆心菊等。
4.3、秋景的設計
秋季植物顏色要體現收獲的喜悅、成熟的光彩,如金黃色、橙紅色、紅色許多色葉樹種和觀果樹是點綴秋景的主角,如紅楓、元寶楓、械樹、栗樹、銀杏等一般在常綠植物中或開闊的草坪地帶點綴色葉主景樹,也可大片叢植色葉植物形成壯觀的秋景在前景配置一些暖色系列的植物色彩,如用黃色的/紅色的美人蕉/紅色的雁來紅等花卉。
4.4冬景的設計
冬季植物色彩運用要體現寧靜、沉思、柔和溫暖,有生命力冬季植物色彩比較單一,主要以常綠植物和紅色的觀果/枝干植物為主深綠色植物的安詳篤定、青翠樹皮蘊藏的生命力都是冬季所需要的,暖色系的紅色可以使人感到溫暖。
結束語
植物色彩的作用是多方而的,它可以使人鎮靜或激動,使人感到溫暖或涼爽,進而影響到人的情緒變化以及對環境的反應。在園林設計中,色彩還是現在聯
系過去與將來的橋梁,使園林四季有景,時時有變化。根據特定需要,色彩的正確應用也可以產生使園林景物體量與空間尺度增大或減小的視覺效果,突出景物
美感,增強景觀層次變化。
參考文獻
[1]蘇有波.植物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1,04:106-107.
[2]蘭青,段淵古.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2,05:61-64.
1.1擴大功能需求
現代園林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最終是要為人們提供實用、舒適的景觀環境。現代園林建設除了要保證園林建設的景觀性之外,舒適性和實用性是第一需求,為了追求園林景觀的最大化價值,必須實現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結合。
1.2豐富景觀要素
中國特色園林建設必須把現代設計理念、方法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現代設計理論同園林設計相結合是現代園林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園林在設計形式、要素上都更為新穎和豐富,這就需要園林設計師在現代設計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現代社會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與運用,現代園林設計需要營造現代環境,使得設計達到現代化的目標,滿足設計在質感、色彩、透明度和光影上的要求。
2現代設計理論的原則
(1)最主要的原則是功能性。現代設計思想的最終目標是為人服務,現代的設計理論就是功能主義。在現代設計思想和現代設計理論的侵潤下,必須強調設計的功用性。
(2)最主要的是服務內涵,不太注重形式化的要求,遵循設計的本質理念,堅持為大眾服務的思想。
(3)簡潔實用。現代的設計理論要求摒棄原有的設計形態及特征,運用最基礎的幾何單體,形成簡潔實用的設計。
(4)遵循自然的客觀要求下,不斷實現創新。現代設計理論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思想,技術和藝術要相互結合,在遵循自然的客觀原則下,不斷改革工藝美術。
3現代設計理論三大構成因素
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現代設計理論的三大構成因素是色彩、平面和立體,這三大構成要素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相互結合。
3.1色彩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色彩的輕重感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色彩的淺重可以反映出輕重感,一般淺色的事物輕盈,重色的事物沉重,只有把握好色彩的輕重才能體現設計得主題。高明度的淺色系顯得輕快,低明度的深色系顯得穩重,那么在設計搭配上必須把握整體的協調性。
(2)冷暖色系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色彩不光有輕重之分,更可以分為冷暖色系,一般冷色系給人以悲傷、肅穆的感覺,暖色系給人以歡樂的感覺。暖色系的園林設計一般可用于慶典、節日裝扮上,像在廣場上放著顏色鮮艷的花束造型,就是為了營造歡樂的氛圍;冷色系則一般會用在較為悲傷、肅穆的場合。
(3)色彩憂郁和明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彩純度和明度高就容易獲得明,色彩純度和明度低就容易造成憂郁感。因此在園林設計色彩搭配時,必須合理把握色彩的純度和明度,充分體現園林設計的內涵。
3.2平面構成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點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點雖然很小,但是點可以構成面,它自身的形狀也具有很強的多邊性。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可以把點作為視覺中心,營造某種主題,比如在林間小道的盡頭設置涼亭等都是突出了點的聚焦作用。運用點的差異性組合,還可構造出富有韻律及節奏的意境,比如公路邊上整齊劃一的樹,就營造了一種和諧的韻律。
(2)線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點動成線,線是點的集合體。園林設計中常用的線就是直線和曲線兩種。直線一般體現在道路綠化帶、規則是園林等設計中,一般具有整齊、穩定的特點;曲線在園林設計中應用也很廣,曲線能夠最大程度上擴大園林作品的空間及視覺感受。
(3)面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平面的構成三要素,點、線、面都在園林設計中都有運用。曲線形平面和幾何形平面都在具體的園林設計中有所體現。幾何形平面可以是對稱的,也可以是散亂的。一般的對稱的幾何平面一般都體現在有紀念意義的廣場上,像天安門廣場就是標準的幾何對稱規則型平面。不規則的曲線形平面則較為隨意,可以運用到街邊花壇、小公園上。
3.3立體構成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粒體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粒體是最小的形體單位,在具體設計上也較為隨意。在園林設計上可以體現為多種形狀的樹木,如圓球形、傘形等。粒體是集中于一體的空間,有較強的聚合感,可以給人以活潑、輕快的感覺,雖然在整個園林設計中占地很少,但是可以起到較大的作用。
(2)線體的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三維化的線就是線體,它可以由不同的形態來組成,展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在設計園林的時候要了解線體的構成原理,遵循均衡和對稱的原則,呈現出左右、上下及放射形三種對稱方式。
(3)面體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空間的立體形式就是面體,可以展現各種形式空間的狀態。在設計園林時,如果運用好面體的構造,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保證最佳的園林設計效果,必須協調好各個面體之間的關系。
4總結
關鍵詞:園林設計 園林施工 關系
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隨著園林技術的發展,園林不僅可以供人們休閑娛樂,還可以使人們在優美的景色和舒適安靜的環境中得到心靈上的放松,愉悅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另外,園林還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可以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而且園林可以減少噪音,改善周圍的小氣候。有的植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
一、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的關系
在園林建設中園林設計具有重要作用,決定著園林景觀的品味。而園林施工時對設計的具體實施,是園林設計的實現。園林設計是園林建設的第一步,是對園林建設進行的整體規劃。施工是園林建設的實質步驟,將設計的理念、效果等落實。設計注重理念,對園林建設的效果進行描繪;而施工則注重對園林建設的質量和進度建設方面。雖然設計和施工是園林建設的兩個不同的階段,但他們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園林設計中,要對施工要求、施工工藝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保證設計能夠在施工中得到實現。在園林施工中,園林設計貫穿始終,是施工的依據。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是統一的,園林設計是園林施工的前提和依據,設計指導施工;園林施工則是園林設計的實施和體現,是一個景觀作品的二次創作,是對原有設計方案的深化。如果施工沒有達到設計的要求,那么設計就是不成功的;如果施工沒有設計作為依據,施工就無所適從,無法保證園林建設的水平。所以說,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二、對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脫節的分析
與經典的中國古典園林相比,現代園林真正能夠稱得上是精品的卻很少,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脫節現象嚴重,從而導致施工質量下降,景觀設計不能達到預期目標。雖然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在理論上應該是統一的,但在現實園林建設中,卻出現了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脫節的問題。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建造出高水平的園林景觀,出現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脫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設計人員對施工現場缺乏相應的了解
園林設計人員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很少會到施工現場去勘查,也沒有與施工人員進行溝通,從而對施工條件、施工工藝等不了解,在設計出以后出現無法施工的現象。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是是“設計歸設計,施工歸施工”,沒有認識到設計與施工的關系,把設計與施工人為的分開。歸根到底,是因為園林設計人員沒有樹立園林建設的整體意識,使得設計人員的眼里只有設計,看不到設計對施工的影響。
2.設計人員缺乏現場指導
設計人員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設計,而忽視了對施工現場的指導。由于設計和施工是由不同的人完成,有時甚至是不同單位來進行的。這時就會出現施工人員對設計的理解偏差,影響到施工到質量。
比如,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園林設計師的現場把關,實在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在施工現場會出現一些意外的問題,尤其是地形復雜的施工現場,這時就更加需要設計人員作出現場指導。否則就會影響到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3.設計人員缺乏現場經驗
由于設計人員很少到施工現場進行指導,自然就缺乏現場經驗,這反過來會影響設計。由于對施工工程及流程不熟悉,在設計中就無法作出相應的調整,使得自己的設計在施工中遇到困難,不得不進行臨時的修改,有的甚至經過多次更改,設計圖紙面目全非,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問題。
三、如何保證園林設計與施工不脫節
由于園林的設計與施工脫節而使得園林建設無法得到預期目標,園林建設水平低下。所以要提高園林建設水平,必須須抓好園林設計與施工之間的聯系,做好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
1.園林設計中應考慮到施工
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施工,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對施工工藝要一定的了解,能夠在設計之前對施工現場有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設計人員才能真正將施工考慮在內,在設計時才可以將施工作為一個內容來處理。此外,在進行設計時,還可以讓施工救贖人員參與進來。在設計人員無法保證對施工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施工人員的參與可以彌補設計人員對施工工藝不熟悉的缺憾。如在蓮花山公園進行設計時,原始的設計中會大范圍覆蓋性種植紅葉小檗,但是紅葉小檗帶有尖刺,在考慮施工以及養護難度后,減小了紅葉小檗的覆蓋范圍。
2.做好設計與現場施工的有機結合
要想打造出精品的園林工程,工程設計方與施工方必須密切配合,對設計方來說,應充分了解施工工藝及流程,清楚了解施工相應管線的分布及走勢,各處地質的承載力,根據各方面施工條件,將條件與設計意圖相融合并進行合理的園林設計。在設計結束施工圖交底時,將園林設計理念以及各項施工中須注的事項交待清楚。
3.設計人員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指導
在園林施工過程中,為了使園林實物達到設計預期的效果,施工人員必須深刻理解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而實際情況是施工人員由于缺乏與設計人員的溝通,對設計的理解往往出現偏差。所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在施工時,設計人員要深入到施工現場,對施工進行指導,以期達到最理想的施工效果。在進行現場指導時,設計人員要與施工人員積極溝通,對于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地進行修改,保證園林工程的順利完工。在某些具體施工中,對設計要求較高的,設計人員要親自做。比如,在自然山水的放樣、復雜地形以及植物種類配置等現場施工操作時,設計師應親自到場把關。
在園林建設中,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時密不可分的,一個高水平的園林景觀,必然是設計與施工高度結合的工程。園林設計與園林施工的有機結合可以保證設計理念貫徹到施工中,使得最終呈現的結果體現出設計理念。在園林建設中,只有將園林設計與園林建設結合起來,才能使得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得以實現,同時又可以保證原理施工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之余,更加渴望去園林游玩,并會對園林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鑒于此,從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入手,重點闡述了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策略,希望為園林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色彩景觀;園林設計;園林綠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方面的需求,對園林設計有了新的要求。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充分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人們對園林設計的有關要求。
1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將色彩景觀應用到園林設計中可引起人們視覺上的感應,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心理感受。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運用色彩景觀已成為園林設計的一大特色,適當的色彩景觀可有效緩解人們的緊張情緒,起到調節人們心理狀態的作用。園林設計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山體、建筑等,從總體上說,可以把構成元素分為天然石頭、植物、水流等自然元素和人工造景等人工元素。園林設計者應將園林的人工元素和天然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并合理運用色彩景觀來完成優美園林風光的設計。
2不同色彩在園林設計中的特性
2.1紅色
紅色意味著熱情和奔放,象征著喜悅與活力,紅色給人艷麗、成熟的感覺,可以吸引注意力,具有極強的“誘視性”。但是,過多的紅色也會讓人產生煩躁、倦怠的心理。在園林設計中常用的紅色花卉包括山桃、杜鵑、山茶、月季、石榴等。常用的紅色果實植物有山楂、南天竹、金銀木等。
2.2黃色
黃色的明度較高,可以讓人產生柔和、燦爛光明的感覺,也象征著威嚴、典雅、華貴。在園林設計中常用的黃色花卉包括棣棠、金鐘花、連翹等。常用的黃色果實植物有加楊、銀杏、無患子、金錢松等。
2.3藍色
藍色是典型的沉靜色與冷色,可以讓人產生空曠、寂寞的感覺,在園林設計中,藍色一般用于老年人活動區或其它安靜之處。園林綠化中常用的花卉植物包括藍雪花、風信子、翠雀、藍刺頭等。
2.4綠色
綠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色彩,象征著和平、青春和希望,給人以休息、寧靜、安慰的感覺。不同層次的綠色(如墨綠、橄欖綠、黃綠等)合理搭配可以產生很強的層次感。園林設計中常用的綠色植物包括洋白蠟、金銀木、饅頭柳等嫩綠植物,大葉黃楊、女貞、鉆天楊等深綠樹種。
3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3.1在植物類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運用色彩景觀進行植物類園林設計時,要根據設計主題進行色彩的搭配和運用,按照異同整合的原則充分發揮色彩的襯托作用。另外,還要考慮不同季節的色彩特點。例如:在春天選擇翠綠的樹葉、在夏天選擇美麗的荷花、在秋天選擇嬌艷的牡丹、在冬天選擇傲人的梅花。對于季節變化不明顯的景區,應當選擇單一品種不同花期的植物進行搭配,運用不同花期實現色彩的不斷變化,杜絕出現一起開花一起凋零的現象。
3.2在建筑類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運用色彩景觀進行建筑類園林設計時,色彩會給建筑賦予不同的質感,傳遞異樣的情感。在我國,各地的建筑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體現著濃郁的傳統和地方色彩。例如:南方建筑多采用冷色調,黑瓦粉黛建筑體現了高雅文人的情懷。我國的寺廟建筑,尤其是寺廟中亭殿的色彩又大部分以紅色為主色調。園林建筑意境的營造,可將我國建筑中的傳統色彩充分運用到園林建筑意境設計中。由于園林建筑具有空間的藝術性,因此通過色彩變換來營造出不同的建筑風格和意境,給人以豐富的情感和冷暖感受。在選擇色彩時,要從園林建筑的整體效果出發,充分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注意應運用統一的色調。在用色方面可從以明代暗、化繁為簡等方面實現大膽創新。
3.3在小品類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小品類園林設計是指園林中各種小型的設施,主要起到裝飾、供人們休息、展示、照明等效果和作用。在設計范圍較小的情況下,要求小品類設施具有獨特的設計感和小巧的身形,可以讓人們產生舒適的感覺。在園林設計中點綴以小品設施,不但可以增加園林的藝術氣息,而且還可以給游客帶來愉悅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園林小品類設計過程中,應當特別注重設計的細節問題,盡量使小品設施更加符合園林景觀主題要求,提升整個園林的觀賞性。石桌、石凳等是園林設計中最為常見的裝飾物品,假如在設計過程中以園林周圍及內部地理環境因素為背景,進行科學合理設計、選用合適顏色、選擇適當材質,使其突出園林的主題,則可為使人們產生親切溫馨的感覺。在色彩的選擇上,小品類園林應當盡量選擇暖色,但不要選擇大綠或大紅顏色,因為這種顏色易引發人們心情煩躁。
3.4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彩色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起到多重效果,但是色彩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①色彩景觀的選擇要與季節相符合,所謂“春風桃李,夏日榴長,秋水月桂,冬雪寒梅”正是這個道理;②色彩景觀的設計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例如傳統園林中山石建筑一般是灰色等淡色調,若是再配合淡黃、淡綠的植物就會讓人產生凄涼慘淡之感,但若是配合橘黃、淡紅等色彩的植物,就能活躍園景氛圍;③色彩景觀的設計要考慮設計對象的功能,例如環境肅穆、莊重的紀念性公園,應當布置松柏等常綠作物,象征革命斗士永垂不朽的意志。醫院內的園林景觀,應突出寧靜氛圍,以白色、綠色植物為主,少種花灌木。
4結語
將色彩景觀充分運用到園林設計中,可以起到突出園林主題,提升園林品味,增強園林人文氣息的重要作用,深入開展這一課題的探討和研究,對于提升我國園林設計水平和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于曉南.試論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林業科技情報,2016,(4):31.
[2]覃敏政.初探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0,(9):302.
關鍵字:現代藝術;城市園林;園林設計;運用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19世紀工業革命期間,由于各種因素影響,設計和現代藝術開始結合,人們開始運用先進的技術和材料創造美妙的建筑和物品。從此,大量藝術家投身于設計中,現代城市園林設計應運而生。由于時代和城市園林聯系日益密切,城市園林設計不管從形式還是觀念中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從設計水平來看,園林景觀設置是城市園林設計成果的主要因素,對藝術享受、經濟效益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實際設計中,設計者必須將空間布局、綠化小品切實有效的融入現代藝術中,讓整個園林設計科學合理的同時,散發更多的藝術韻味。
一、現代城市園林設計以及現代藝術
(一)現代城市園林設計
城市園林作為人文藝術和自然科學結合的學科,包括生態學、現代藝術、建筑學、自然科學以及城市規劃。目前,現代藝術已經逐漸擴展到設計者時間范圍,進而在不斷推動園林設計的同時,深入園林設計領域。作為當代都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居民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它融合了當代書法、繪畫、雕塑、文學、美學等獨特的藝術,是各種藝術和自然的綜合體。在園林綠化植被、空間設置、小品材料等方面都能體現著當代藝術的獨特性,它和城市發展一樣,都經歷了漫長的演變。
目前,由于居民生活水平快速發展,城市園林設計逐步向生活空間和環境關系方面轉變,以城市空間布置、形態展現為具體內容,進而不斷提高居民環境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園林綠化中,由于藝術形式不一,在形式選擇中,必須根據歷史文明以及環境特色進行正確選定;如:建筑表現中,可以通過小品、雕塑、鋪裝等低矮植物進行塑造。在綠化植被配置中,為了表現個性和多樣的美學思想,必須根據植被特征,在條件允許的環境下,通過配置花灌木、小喬木,達到花灌木、喬木的完美結合,進而不斷展現園林層次性。
(二)現代藝術
現代藝術作為當代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是時代的產物,具有很快的發展速度和滲透力。在不同的時代領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氣息,進而塑造了形式多樣的現代藝術;如:北京雕塑公園、藝術工廠等都是現代藝術的瑰寶。在內容上,現代藝術包括了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受人體工程、心理學影響,具有很強的應用特性,它涉及美學、哲學、詩歌、文學、建筑學等很多不同的形態;現代藝術的典型人物有:阿爾瓦.阿圖、費蘭克.賴特等,他們不僅奠定了當代藝術理念,同時對世界設計也有重要影響。在設計中,當代藝術要求遵循求變、求異、求新的規則,讓設計藝術脫穎而出,進而為大中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現代藝術中,城市園林設計和小品、色彩、繪畫、雕塑藝術很多內容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在當代園林設計中,現代藝術作為非古典、非傳統的藝術形式,具有豐富的內容,對園林設計應用具有重要作用。從園林設計情況來看,園林設計經歷了你我不分的年代,在古代建筑中,打造園林建筑的大多是文人雅士;如:為避“安史之亂”的杜甫草堂,目前草堂總面積已經達到五十多萬平方米,唐代大詩人、大文學家在蘆山西北方蓮池畔修建的草堂,曲徑通幽、繁花似錦。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園林藝術和設計逐漸形成不同的專業派別;到今天,現代藝術和園林設計又逐步形成了新的融合。
(一)城市園林中的空間布局藝術
在城市園林設計中,設計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設計推舊出新的力度,通過自然環境以及應用領域特征,將審美觀念融合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在城市園林空間布局中,園林具有很大的空間,為了保障良好的設計成果,必須將建筑、山石、樹木、山水進行有效的空間界定,從而在凹凸、交錯、層疊、起伏的方法中,不斷形成空間層次。空間布局作為園林設計的重要環節,在結合地勢環境分析的同時,得出合理、科學、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藝術形式中,空間布局包括布局美觀性和合理性,在空間結構靈活運用的過程中,根據動靜結構,進行分區設計。如:美國西雅圖某高速公路綠地設計中,根據公園長方形綠地以及流水造景,在繁忙的洲際公路中,配置綠色長青植物;水景中通過設置休息平臺,充分發揮了動靜結合的優勢,為人們帶來了舒適、恬美的感覺。
(二)城市園林中的綠化藝術
在園林綠化植被設計中,為了保障設計效益和植物生長需求,必須選用恰當的植物類型和城市園林的各種山石、建筑、湖水搭配,在充分展現植物味、色、形態的過程中,滿足視覺需求。在這過程中,植物設計作為生態園林設計的重要載體,是現代藝術和園林設計結合的精髓。因此,在綠化設計中,設計者必須根據當地環境以及歷史文明特征,將感情和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不斷深化園林綠化主題和環境特征,讓空間設計更加豐富。在形式設計中,園林設計可以利用橫向地形和豎向植物結合,從而不斷形成陣式排列結構;在植物搭配中,讓地被植物和常綠植物混合種植。
另外,還可以根據多樣的園林景觀造型,豐富景觀美;如:花卉造型、樹木造型、草坪造型等。在樹木配植造型中,又包括:幾何、象形、自然、抽象方式;在花卉造型中,包括花鏡、花壇、立體形式;在草坪造型中,包括游戲、觀賞草坪等。由于植物材料造型多樣,為了滿足觀賞需求,還可以根據社會風氣、造型用途、美學原理進行研究、分析。
(三)園林設計中的小品藝術以及現代雕塑
在當代城市園林設計中,硬質小品作為城市園林設計的重要方式,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得到了普遍使用,如:綠地、公園、廣場等,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已經融入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品,通過亮麗光鮮的色彩以及獨具一格的造型,展現藝術意蘊;在設計中,設計者將普通的事物,在夸大的過程中,進行加工展示;在布設中,根據有條理的布置,點綴城市園林空間藝術,讓人們在體會、思索中得到空間藝術設計寓意。
從雕塑發展歷程來看,現代雕塑和文明基本上同時誕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現代城市園林設計中應用非常廣泛,同時對園林景觀設計具有重大影響。從形式層面來看,雕塑具有獨具一格的材質、空間語言以及構造形式,在為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的同時,可以從不同方位、角度感受設計氣勢、活力,讓人們得到愉悅的心情。從內容來看,現代雕塑具有豐富的結構,如:激光、焊接、風動雕塑等,都能給人在視覺觸動的同時,讓人領悟到當代生活趣味。
結束語:
城市園林和現代藝術在兩門相通的學科,為了保障當代藝術作品質量,不僅要正確分析現代藝術和城市園林設計特征、要求;同時在二者緊密結合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創造美、發現美的作用,不斷完善現代園林藝術。
參考文獻:
[1] 張春嘉,王立君,韓晶宏等.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運用的討論[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4):238-242.
[2] 馬士法.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運用的討論[J].現代園藝,2011,(19):56.
[3] 陸力鋒,唐小珍.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運用的討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