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廣告效果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明確媒體廣告定位,實現廣告藝術設計目標。在平面媒體廣告的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對產品、媒體的定位進行分析,以為基礎保障設計目標的實現。針對廣告宣傳需求及產品特點確定媒體廣告藝術設計定位,實現價值判斷目標及需求。根據平面媒體藝術設計中不同基本圖形進行有機組合與分層運用方式,實現平面媒體廣告立體空間感的表現。以此,實現市場銷售中對平面媒體廣告視覺信息傳達目標。為了保障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質量,滿足市場銷售工作中平面廣告視覺宣傳需求,設計人員應對多種設計元素進行分析,結合產品特點及行業特點,突出視覺效果及視覺沖擊力。通過設計元素的藝術組合、圖形創意及色彩運用,實現藝術設計目標。
1.2掌握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特征,保障設計質量。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已經不是一門純粹的藝術,其通過視覺信息傳達及藝術設計滿足消費者審美需求及視覺傳到目的。為了保障市場宣傳效果,在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應掌握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的特征,通過對產品信息的圖像化設計以及點、線、面、體視覺要素的運用及處理,吸引消費者視覺注意力及關注興趣,進而滿足市場宣傳與銷售需求。針對市場銷售對平面媒體廣告設計要求,在設計活動中設計人員還應注重藝術設計元素及審美基礎的運用。針對消費者的審美情感及審美素養情況,定位藝術元素的運用。同時,針對目標受眾運用審美藝術心里及藝術元素進行平面媒體廣告的設計。以此迎合消費者審美需求及產品信息了解需求,滿足市場銷售工作信息傳達目的。
1.3以視覺創新藝術設計為基礎,提高平面媒體廣告設計質量。在現代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視覺創新是滿足時展潮流需求、滿足市場銷售需求的關鍵。針對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需求,設計人員應強化對時代性及敏銳性的掌握,以求異創新為基礎,擺脫傳統圖形藝術設計存在的弊端,通過多元視覺接觸、多層次、多角度、多題材的運用,實現平面媒體廣告圖形創意及風格的創新,提高平面媒體廣告圖形作品藝術感染力及說服力、提高作品視覺效果及信息傳達能力,滿足市場宣傳需求。在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視覺創新中,應首先樹立圖形視覺創意思維。根據現代廣告行業中對圖形視覺的需求,強化視覺創意思維的處理及創造性思維的建立。通過創造性思維的樹立,改善傳統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圖形形式單一、手法單調的現狀,提高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效果及市場營銷能力。另外,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人員還應注重多元設計方式在圖形世界表現中的運用。通過豐富圖形創意元素、通過多元化設計方式,提高平面媒體廣告的視覺沖擊力,滿足市場營銷工作需求。在平面媒體廣告視覺創意中還應注重圖形視覺效果的創意風格確定。根據產品信息及產品特點,確定平面媒體廣告的圖形視覺風格,以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的圖形視覺風格與產品的有積極和,滿足市場平面媒體廣告投放目標。
1.4以色彩運用為基礎,滿足廣告宣傳需求。在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對廣告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影響廣告投放效果、影響廣告投入產出比的重要因素。色彩不僅能夠體現產品的質感、特色及應用方向,同時還是美化裝飾廣告版面、突出廣告內容的重要因素。而且,色彩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還對消費者及廣告受眾的心里有著極大的影響,進而實現廣告宣傳目的。根據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色彩運用的重要性,設計人員在設計活動中應采取如下流程保障色彩運用的科學性。首先,根據產品特點及媒體版面特點確定平面媒體廣告主色調。根據廣告表達內容的主題,通過文字、色彩等因素實現主題的突出,并確定主色調。在此基礎上,根據廣告受眾的喜好及民族、風俗特點進行色彩的選擇及搭配。例如:針對年輕群體的平面媒體廣告,在廣告藝術設計中應選用色彩鮮明的顏色,以此滿足受眾年輕、好動的特點。而女性、男性對色彩的喜愛也存在差別。因此,在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中還應強化色彩情感規律的運用,提高廣告投放及宣傳效果。
2以廣告注目性為重點,進行平面媒體廣告藝術設計
>> 長尾理論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 長尾閱讀在網絡廣告中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長尾理論在體育教學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及影響 長尾理論在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國產網絡游戲行業研究中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中國電商界的應用 長尾理論在網絡營銷中的應用分析 長尾理論在新聞網站經營中的運用 數字媒體在移動式廣告中的應用 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在腫瘤病房提高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 “長尾理論”在高職數字圖書館信息參考咨詢服務中的應用 二八定律和長尾理論在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中的共生應用研究 長尾理論與鉆石理論在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分析 論營銷理論在廣告策劃中的應用 ROI理論在廣告創作中的應用 會話含義理論在中文廣告中的應用 功能對等理論在廣告翻譯中的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表格數據表明,移動廣告正在逐漸受到廣告商的重視。
2.移動廣告的分類和特點。本文擬將移動廣告分為誘導式廣告、圖文硬廣和軟文廣告。
(1)誘導式廣告。誘導式廣告通過移動端應用呈現至用戶。例如,一些手游設置下載特定應用可以獲取獎勵。誘導式廣告的特點用戶可以選擇是否接受廣告,廣告的投放效果取決于誘導的程度。對移動應用運營者而言,誘導式廣告的優點是成本可控。缺點是廣告只停留在送達階段,有效轉化率較低。因為誘導式廣告的載體用戶粘性低,受眾和廣告相關程度低。
(2)圖文、視頻硬廣。移動端的圖文硬廣常見于APP彈窗、社交推廣。具體表現形式有:打開手機客戶端彈出倒計時廣告,社交網絡刷新強制品牌推廣彈出等。彈窗類圖文硬廣的優點是,強制消費用戶注意力,圖文、視頻硬廣彈出時間較短且不能跳過,使得移動用戶只能在等待的時間查看廣告,缺點是投放往往針對所有用戶,不夠精準。社交推廣類圖文硬廣有比彈窗類更能精準投放,但容易引起用戶反感。
(3)軟文廣告。在移動廣告中,軟文廣告是最有效的形式。以微信朋友圈為例,根據梅花網的統計,朋友圈推廣廣告在重點城市為圖文廣告150元/千次曝光量,相當于1.5萬/10萬次曝光量。而據目前的自媒體廣告報價,自媒體非頭條廣告(閱讀量低于10萬)從幾千至幾萬不等,優質自媒體價格更高。可以看出,在相同曝光率之下,自媒體軟文廣告效果大于社交網絡推廣。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廣告轉化效果方面,軟文廣告>社交推廣>圖文硬廣>誘導式廣告。
三、移動廣告中的長尾效應
互聯網為廣告營銷發揮“長尾效應”創造了土壤,因為互聯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移動廣告是隸屬互聯網廣告營銷的一部分。理論上,運用長尾效應能為移動廣告創造極大的傳播效果。但是,本文結合移動廣告的特點分析后認為,不是所有移動廣告都可以用長尾效應來解釋。從廣告類型來看,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硬廣在移動廣告中傳播效果是有限的,而社交推廣類圖文視頻硬廣和軟文廣告在“被遺忘的尾部”更有提升空間。
首先,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視頻硬廣可稱為移動廣告,只因為存在形式在移動端。實際上,這類廣告和PC端以及戶外展板廣告差別很小。長尾的“尾部”用戶有其自身特點,不是大眾化的廣告能夠覆蓋的。而這兩類廣告都屬于強制廣告,不針對特定人群。其次,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視頻硬廣在網絡中不具備可傳播的特性,僅僅在用戶打開APP的前提下,廣告內容才會送達到用戶。由于廣告覆蓋受眾數量少,投放又不夠精準,所以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硬廣不適用于長尾理論提高轉化率。
社交推廣和媒體軟文則不同。首先,一些經營自媒體的媒體人都有自己優質的活躍粉絲,用戶粘性非常高并且運營者十分熟悉自己的粉絲特點,隨著媒體運營規模增大,廣告在這種平臺轉化效果有巨大的提升潛力。對于社交推廣和自媒體,精確的用戶定位為挖掘小眾用戶提供了可能。其次,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日漸成熟,促使“兩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內容分發也更為精細。以今日頭條客戶端為例,在其用戶中,每個人的首頁內容都是不同的。越頻繁使用這類平臺獲取資訊和內容的用戶,越容易獲得更精確的個性化內容推薦。在這種高智能化推送的基礎上,如果用戶打開的文章已開通廣告服務,那么這種廣告的轉化效果是可觀的。粉絲經濟加上內容分發渠道精確完備,社交推廣類圖文視頻硬廣和軟文廣告在能夠更好地占據“被遺忘的尾部”,從而有提升廣告轉化率的潛力。
四、提高移動廣告轉化效果的路徑
長尾效應的重點在于小眾被關注。所以,移動廣告要擴大投放效果,重點應該關注怎么充分挖掘小眾用戶,讓廣告能覆蓋小眾用戶并有傳播效果。以場景為中心能聚集一批年g、性格等各方面迥異的人,并且,當群體中的個體變化了,場景仍然是不變的。所以,筆者認為,移動廣告的從目標用戶分析到內容生產再到投放階段,都應該以場景為中心。技術上再利用智能設備和數據,盡可能覆蓋更多小眾用戶,提高轉化效果。
1.分析小眾用戶的特點
廣告設計結合用戶的習慣和愛好,減少強制廣告。一方面,可穿戴設備的普及,移動設備對用戶的分析能夠更準確。定位系統能統計用戶經常到的地點,從而分析出用戶的愛好,例如經常去電影院代表喜歡看電影等。這個例子中,電影院就是場景,用戶的特點是喜歡看電影。通過個性的準確定位,能夠為增大移動廣告的投放效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粉絲社群的運營也能為挖掘小眾用戶愛好提供便利。
2.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吸引用戶注意力
首先,移動廣告必須簡潔。移動廣告的效果衡量在于吸引注意力。所以內容多以簡潔為主,圖片效果大于文字。第二,廣告出現往往伴隨著載體,例如,電視廣告插播在影視劇間隙,網絡廣告彈窗在網站首頁。移動廣告也應該重視利用載體,時間上盡量短。第三,內容生產結合場景。這要求廣告在創意階段能分析目標用戶的特點,追求生產能重現場景的內容,提高代入感。
3.以場景為中心投放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是連通個體。當今人人都是媒體,大眾傳播的概念弱化,形成眾多以年齡、興趣等劃分出的社群。移動互聯網要重點關注“移動”的特點。斯考伯在《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中指出,移動設備是場景五力之一。所以,移動設備更利于產出具有“場景”特點的內容。場景時代意味著精確營銷,場景時代高效以至于買方無須去特別的地方或表明他們的意圖。當場景五力(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大數據、傳感器和定位系統)表明顧客對某一產品或服務感興趣時,賣方將找到他們[9]。所以,移動廣告根植于移動設備,通過場景五力獲取和分析用戶所處場景,再根據場景特點進行投放。
五、小 結
長尾效應的應用,本質在于開發了更大的市場。就廣告效果而言,無論是定位用戶還是挖掘場景,移動廣告的改進都增大了隨時隨地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可能。在這種背景下,本文以長尾理論為基礎,提供了移動廣告提升轉化效果的三條路徑。正如艾瑞咨詢預測2018年移動廣告將占網絡廣告78%的比重,移動廣告已經有眾多潛在用戶,加之合適的方式提升移動廣告轉化率,必定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新用戶和營收增加。
參考文獻:
[1] (美)安德森,喬江濤.長尾理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余博.長尾效應[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
[3] 金宏偉.長尾理論只是二八定律的補充[J].中國中小企業,2007(1).
[4] 昝廷全,高亢.手機“碎片時間”價值的“長尾理論”分析[J].現代傳播, 2013(11).
[5] 高佳.從長尾理論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東南傳播,2010(8).
[6] 陳力丹,霍仟.互聯網傳播中的長尾理論與小眾傳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4).
[7] 霍兵,張延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驅動因素和策略――基于長尾理論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5(2).
要做好廣告英語的翻譯工作首要做的是研究那些在英語國家比較流行的語言和諺語,還有他們的文化走向和歷史根源,做到了這些,才能翻譯出地道的英語廣告。修辭往往被利用于一些英語廣告中,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英語廣告的宣傳效果,讓廣告滲透到消費者心中。還有的廣告喜歡通過一些文字游戲,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例如西方國家有一種奶粉的廣告,利用“klim”來做為自己的品牌,其實就是把milk倒拼而成的。這在英語的修辭手法上叫回文。回文就是利用詞語的回環來激發客戶的興趣。廣告英語在翻譯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對一些產品廣告的翻譯其實是對這些產品的廣告進行再創造的一個過程,翻譯人員要敢于深入挖掘出一些文化上的特點,讓這些翻譯出來的廣告和西方國家的語言習慣更加吻合,這樣西方的讀者才更容易接受,要堅持功能對等的原則,善于運用翻譯的技巧和方法。
(1)直譯的技巧。直譯還稱為異化翻譯或者語義翻譯,就是把原文的語言翻譯成和原文相似的結構,詞組也是一一對應的,在翻譯的時候不去思考上下文的用意。有的廣告只要嚴格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譯出來,就會表達出很好的效果。例如三星的英語廣告語:ChallengetheLimits,我們只要按照直譯的方法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意譯的方法和技巧。從意譯這個詞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要采用靈活對等的原則進行翻譯,按照廣告的意思進行翻譯,這是和直譯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就是在翻譯的時候保留廣告原來的內容,可以改變廣告的結構和語言形式,是經過翻譯者的大腦進行消化的一種翻譯,可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帶有翻譯者一定的創造性,需要注意的是要保留產品的最基本的信息。這種翻譯的特點是帶有相對靈活的方法。造成這種創造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從而產生的閱讀和理解上的區別。這種翻譯的結果是廣告的可讀性較強,便于讀者接受。例如用5個“W”來宣傳運動鞋的功能,和新聞具備的要素一樣要求5個“W”,意思是一雙運動鞋具備所有的功能,你一定愿意去買。在這個意義上看,這個廣告語具有豐富的內涵,是一個成功的創意。(3)套譯的方法。所謂的套譯就是套用漢語或者英語里的典故、成語或者名人名言,能促使消費者讀起來順口,引起消費者的共鳴,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例如:Tosmokeornottosmoke,thatisaquestion(.吸不吸煙是個問題),這則香煙廣告語套用了莎士比亞的名句“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這個廣告語是大家都熟悉的名句,無形中增加了產品的知名度,對消費者購買產品起到了很好的功效。(4)再創型翻譯。這一翻譯技巧要求對廣告進行重新思考、創作,可以說是一種對廣告的一種再設計,已經和翻譯的基本范疇完全脫離了,對廣告用語的原來的詞語進行新的引申和擴充,讓廣告用語在修辭形式上變為對偶的形式。例如對現代汽車這一產品的翻譯,英語是這樣的Preparetowantone.如果僅僅按照直譯就會翻譯成為“想要得到”,顯然這是不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的,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增加一個成語,形成對偶的句式。因此,翻譯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際活動,我們在翻譯的時候要研究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翻譯方式上要靈活、自由,克服那種古板的思想,要具備廣告設計者的魅力,從廣告的多個方位去把握譯文,才能把廣告的本身具有的魅力保持住。
二、進行廣告英語翻譯的時候需要堅持的三點原則
(1)在翻譯過程中堅持功能定位翻譯原則。要立足于廣告產品的一些性能和特點對廣告進行全方位的定位,把握廣告所要表達的意思,才能把產品的一些特點很好地顯現出來。例如,Finestfood,mostattractivesurrounding,andfriendlydisposition.這是一則關于餐廳的廣告,翻譯成“風味獨特,服務周到、環境優雅”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譯成“最好的食物,最吸引人的環境,有好的接待”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讀者不僅不好記憶廣告的內容,還不利于反映餐廳的特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廣告的效果。(2)在翻譯過程中堅持語言審美性翻譯原則。語言美和文字美是廣告的基本要求,這樣不但能給消費者帶來美的享受,還能給讀者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和共鳴,消費者才愿意購買我們的產品,才能達到廣告宣傳的目的。(3)在翻譯過程中堅持文化矯正性翻譯原則。我們進行廣告翻譯的時候要區分兩種語言的不同,考慮顧客的心理特點。例如,Ifyoudrive,don’tdrink;Ifyoudrink,don’tdrive.這句廣告用語漢語應該是嚴禁酒后開車,是命令式的,西方人不喜歡命令,喜歡受到尊重,就應該翻譯成“如果你喝了酒就不要開車”,這對于我們國人是不習慣的,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要堅持文化矯正。
三、結論
關鍵詞:廣告;POP;設計;版式
POP廣告能夠以動態或靜態的視覺要素(如圖像、造型、色彩及文字等)引起買欲望和購買行為,通常被陳設、擺放或懸掛于商品周圍。POP廣告可配合其他商業活動、節慶、季節變化,為商品銷售營造親切宜人、趣味性強的和諧氛圍,傳達與介紹商品的性能、品質、特色、優越性、價格等信息,展示購物場所的經營個性與自我特色,可強化商品宣傳及促銷效果。[1]為避免POP廣告粗制濫造,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商業與藝術價值,合理運用獨特構思及立體、半立體或平面表現手法,還應明確版面的構成特點,以促成最終購買。
1 版式構成特點
1.1 版式規劃
在設計POP廣告時需要合理規劃版式的各類構成要素。首先,POP廣告中的引導文句應能夠起到修飾作用,滿足吸引受眾注意力的條件。廣告中的主標題字數應盡量不要超過十個,同時確保主標題可以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主標題不能清楚說明重點,可以在POP廣告版面中設計副標題,副標題要配合主標題加強POP廣告的宣傳效果,同時起到視線承接作用,引導POP廣告的受眾群體將視線依次從主標題轉移到副標題,再由副標題轉移到廣告版面中的具體說明。其次,POP廣告中的邊框裝飾具有方便受眾閱讀信息與提取信息的作用,設計POP廣告的版式結構時,應保證邊框裝飾能夠與POP廣告中的主體信息互相配合,避免邊框裝飾在整個版面中喧賓奪主,確保版式構成協調統一。[2]在規劃POP廣告版式時僅設計單純文字,版式構成則會顯得單調無味,所以為增強版式構成的趣味性,通常需要在版面中利用色彩鮮明及形象生動的圖形來增強POP廣告的信息傳播效果。此外,在撰寫POP廣告中的說明文文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受眾的閱讀習慣,以方便受眾閱讀作為撰寫文案與規劃版式的基本原則,盡量分行書寫,在文案開頭撰寫最具魅力及吸引力的信息,讓受眾能夠對下文產生期待心理,并繼續閱讀文案中的其他內容。
1.2 視覺表現
POP廣告中的文字、色彩與圖形均屬于版式視覺表現要素。個性化的文字可對視覺效果產生直接影響,POP廣告中的正文、廣告語及標題等文字需符合設計個性化、色彩運用鮮明化及版面編排合理化的原則。通常采用裝飾形式或夸張造型突出標題文字,正文通常為印刷字體,編排文字時,需合理搭配背景色彩與文字色彩,使文字信息產生視覺刺激作用,或將圖形結構與文字搭配在一起,增加文字意義,同時讓受眾可以快速發現文字中的重點信息。色彩具有強化POP廣告宣傳主題的作用,屬于不可或缺的視覺溝通語言,廣告版式中可變的色彩能誘發受眾的心理反應與情感反應,設計POP廣告版式時需要考慮不同職業、興趣、年齡及性別人群的色彩偏好。[3]例如,老年人群的商品廣告以柔和、莊重及古樸的色調為主,青年人群的商品廣告以輕快、層次變化多樣的色調為主,兒童的商品廣告以明度高的色調為主。商品特點不同時,版式中的主體色彩也會存在差異,如珠寶首飾類廣告以華貴絢麗、富麗堂皇的色調為主,食品類廣告以暖色為主,數碼相機、手機及電腦等高科技商品廣告以冷色系為主。POP廣告中的圖形可以刺激視覺,構成廣告版式的圖形主要包括悖異圖形、具象圖形及抽象圖形。具象圖形以繪畫形式或攝影形式為主,如風景及代言人等;抽象圖形表現形式包括肌理效果、自由曲線及平面幾何等,能夠產生時尚與簡潔之感。悖異圖形打破了習慣性或常規性的思維定式,主題表現手法包括主動出擊與聲東擊西等。此外,卡通圖形也是常見的POP廣告圖形。
1.3 圖版率與跳躍率
POP廣告的圖版率、圖片與文字跳躍率是決定版式構成的重要條件。圖版率指的是版面中圖形與文字之間的面積比,如版面中無照片或插圖,僅設計了文字,則圖版率為0,反之則為100%。POP廣告的圖版率宜控制在50%~90%之間,以提升受眾對版式構成的好感度,同時避免版面過于空洞、單調或缺乏生氣。設計圖版率時,需根據照片、插圖、正文、標題及品牌所占版面情況畫出草圖,科學計算圖版率,合理控制用于修飾版面的照片、插圖,確保照片、插圖能夠與POP廣告宣傳的主題相互匹配,使整個版面可以有效傳遞信息。圖片跳躍率指的是最大圖片與最小圖片之間的大小比值,文字跳躍率指的是最大標題字高、字幅與正文字高、字幅的大小比值。POP廣告受到時空的限制,且圖片信息認知負擔相對較輕,文字信息認識負擔相對較重,受眾通常會刻意忽視POP廣告的文字信息,使廣告傳播效果受到不良影響。對此,需要合理調整圖片跳躍率與文字跳躍率,使版式結構更加合理。文字跳躍率低時,版式的結構表現出沉著、平靜的特點;跳躍率較高時,版式結構則表現出充滿活力、充滿生機的特點。圖片跳躍率低時,版式穩定;跳躍率高時,版面具有活力。
2 圖形、色彩與文字設計要點
在色彩設計方面,應注意烘托主題及制造氣氛,深入及準確地揭示形象、主題個性等特點,同時對感知力度進行強化,不但要向受眾傳遞信息,同時要給受眾帶來美的享受。設計POP廣告中的色彩時,可以從色相、純度與明度三個方面入手,準確宣傳商品特征與傳達商品形象。例如,紅色屬于刺激色,剛烈外向、溫暖,容易使人沖動、緊張、激動或興奮,設計時融入白色,可讓版式趨于含蓄、溫柔;融入黑色,可讓版式趨于樸實、厚重、沉穩;融入藍色,可使版面趨于柔和、文雅。設計字體時要處理好象征性與趣味性、實用性與藝術性之間的關系。趣味性可奪人眼球;象征性讓廣告字體變得高雅,使廣告字體雅俗共賞;實用性的字體可有效宣傳商品或服務;藝術性則能夠避免廣告版式流于俗套,使整個版面富有創意。在設計POP廣告中的圖形時,應采用擴散性與開放性的思維路線,在廣闊的思維空間中融想、象征、比喻、重疊及塑造等創造性設計手法。
3 結語
POP廣告制作成本較低,具有較強的機動性與親和力,是刺激潛在消費欲望、促進銷售的載體。設計POP廣告時要準確把握版式結構特點,運用獨特新穎的構思,保證構圖與色彩搭配協調,引起視覺緊張感,明確促銷目的與美化賣場,具有閱讀方便、風格獨特、造型簡練與設計醒目等特點,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服務形勢與銷售方式,避免了版式結構的乏味與單一,提高了版式結構的觀賞性,從而產生促銷效果。
參考文獻:
[1] 皇甫曉亮.探究攝影作品在平面廣告中的運用[J].藝術品鑒,2017(1):72.
廣告英語(English in advertising)作為一種應用語言,是英語文體的一種,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和特點。例如,廣告英語用詞優美,句式簡潔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等特殊句式;修辭變化多端,常使用夸張(hyperbole)、雙關(pun)、省略(ellipsis)、押韻(alliteration\consonance)等修辭手法以增強說服力;同時,廣告英語具有大眾化(popular)以及引人注意(impressive)等特點。
廣告英漢翻譯要成功,就要結合這些特點,使用相應翻譯策略使廣告翻譯目的語(target language)與源語言(source language)等效。
二、廣告英語翻譯具體需要注意的翻譯策略
廣告的目的是要說服受眾購買其產品,為此,在廣告翻譯中,傳達表面信息的同時還要要達到言外之意的準確傳達,使受眾產生購買欲望,這需要多條翻譯策略與技巧的綜合使用。
(一)廣告英語中的詞匯翻譯策略
廣告英語中常見的有動詞、形容詞和復合詞等的翻譯;不同的詞要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動詞和形容詞的翻譯要注意近義詞的翻譯,近義詞在表示程度,感情方面其實仍存在差別。eg:like與love,hate與detest這些詞存在細微的情感差異;對其漢語詞匯的選用也需斟酌;fine在英文中只是一個形容詞,但譯成漢語,則需根據語境進行分析,是翻譯成“好”還是“優秀的”。
廣告英語中多即興創作的復合詞,這些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在翻譯時,要根據廣告的口語化和大眾化,結合復合詞的這些特點進行操作,使得廣告達到預期效果。例如,顧維勇(2005:45)認為:“在英語廣告中,創作人員故意把一些大家熟悉的字詞拼錯或者加上前綴、后綴,以達到生動有趣引人注意的目的,通過這些詞語有效地傳播商品信息。”這種做法在語言學中稱為coinage,是廣告英語中屢用不爽的策略。eg:“天美時”牌手表Timex是“time+excellent”的結合,充分體現了手表的精確。翻譯這種詞匯時,要理解源語作者使用這種詞匯的用意,在譯文中體現其用意,必要時,在其譯文中也可使用諧音等加以體現。
另外,要掌握目的語在用詞方面的特點,中文喜歡用四字短語,那么在廣告英譯漢中,則可能要多使用成語,典故,eg:英文“perfect”若譯成中文“天衣無縫”或“無懈可擊”就會讓觀眾耳目一新,更易接受。
(二)廣告英語中的句式翻譯
廣告中的句式翻譯,要了解源語句式特點,翻譯時,還原或者是模仿原文句式,力求在忠于原文結構的基礎上,達到等效。例如,廣告英語中大多以簡單句為主,多使用并列結構。
方夢之(2003:228)認為:“廣告英語是面對人民大眾的,因而只能采用那些簡單、口語性強的句式。”鑒于觀眾對于冗長的句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廣告英語中的句式以簡單句為主,少見冗長的復雜句。翻譯時,要根據源語言的句式特征進行翻譯,能用簡單句絕不用復雜句。
但這并不意味對原句式進行生搬硬套,必要時,需要本著廣告用語的句式特點原則將其改編成符合目的語認知習慣的句式。根據“功能對等”的原則可知,翻譯追求的是功能作用的一致,和審美效果的相同,并非對原句式進行死譯,強行實現英漢句式的等同。因此,廣告的句式需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廣告翻譯中巧妙使用修辭
廣告中的使用修辭已經是眾人皆知,廣泛使用的修辭有:雙關(pun)、擬人(personification)、夸張(hyperbole)、暗喻(metaphor)等。在對含有修辭的廣告用語的翻譯中,首先,要確定的是原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該修辭在此預期效果是什么;其次,需考慮在翻譯時能否既能繼續使用該修辭,又能否達到應有效果;若不可,就需要靈活變動,看是否需要取消這種修辭的使用,使用直譯或者是套譯等翻譯方法。
例如,在對于雙關這種修辭的翻譯上,翻譯界內有一種共識,即在寫出原文之后,再在后面的括號里解釋言外之意。在張鑫友的《高級英語學習指南》中,就對《高級英語》一書中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一文中使用修辭手法的一句廣告DARWEN IS RIGHT INSIDE的翻譯中使用了括號里解釋的方法。他譯為:達爾文,沒錯――就在里面(這是小達爾文的服裝店)。
由此可以看出,修辭的使用也不能生搬硬套,需時情況而定,靈活使用。
三、結束語
一則廣告英漢翻譯成功的策略還有很多,例如,譯者必須對漢語文化有深刻理解,要對英漢文化進行比較,深入了解其差別等。但首先必須了解廣告英語特點,在對其翻譯時,掌握其詞匯句式,和修辭等方面的特點,及其深層含義,然后在符合漢語習慣的基礎上進行增刪修改。基于廣告特點之上的翻譯實踐更易達到預期甚至更好的效果,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Nida, Eugene A & Taber,C.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J.Brill
[2]方夢之?實用文本漢譯英?青島:青島出版社,2003
[3]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傅敬民 張順梅 薛清?英漢翻譯辨析?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5]顧維勇?實用文體翻譯?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6]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