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

      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

      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范文第1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annasu128”為你整理了這篇鄉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人口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都有著重大意義。連日來,涇縣黃村鎮鎮全面動員,集中力量開展人口普查摸底與入戶登記工作,全方位推進比對復查工作。

      一是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黃村鎮高度重視人口普查工作,形成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村兩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干、鎮人普辦常指導、普查兩員上戶跑的氛圍,指導督促登記工作,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二是開展培訓,提升業務能力。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與時俱進,采用電子設備采集信息,微信小程序填報的方式,鎮人普辦多次開展培訓,就普查表填寫說明及指標解釋、數據采集處理流程與程序、比對復查工作細則進行了詳細講解,確保普查員能順利使用小程序進行登記。

      脫貧攻堅的經驗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全域旅游;旅游扶貧;城口縣

      中圖分類號:K9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133-02

      1 引言

      貧困問題作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人們對它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1945 年聯合國成立之時就把“消滅貧困”寫進了《聯合國》[1]。曾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近年來,鄉村旅游扶貧工作被列為扶貧開發10項重點工作之一。據統計,全國12.8萬個貧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發展鄉村旅游的貧困村又可以帶動70%的貧困戶脫貧。目前,全國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10%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旅游脫貧人數達1000萬人以上,鄉村旅游已經成為農村扶貧開發的主渠道。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腹地、重慶市最北端,集“老、邊、山、窮”于一體,現有90個貧困村、10994戶貧困戶、貧困人口37567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重慶市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2 相關概念辨析

      2.1 全域旅游

      在2016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指出,傳統的景點旅游發展模式已不能滿足旅游發展要求,必須轉變旅游發展思路,創新旅游發展戰略,加快旅游發展階段演進,推動我國旅游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2]。隨后,全域旅游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探討。厲新建[3]重點研究了全域旅游應具備的核心理念,提出要有全新資源觀、全新產品觀、全新產業觀和全新市場觀的四新理念,以及落實全域旅游理念的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時空、全方位、全社會、全部門、全游客的“八全”架構。而張輝則認為,全域旅游不應從“全”的角度來認識,而應該從“域”的角度來解釋,要通過全域旅游的實踐,實現空間域、產業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備[4]。2016年2月,國家旅游局了《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標準》,并公布了首批包括262個市縣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全域旅游作為一種開放共享式的發展理念,對區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2.2 旅游扶貧

      旅游扶貧是指通過開發貧困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興辦旅游經濟實體,使旅游業形成區域支柱產業,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和地方財政雙脫貧致富[5]。我國關于旅游扶貧問題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一些“老、少、邊、窮”地區的旅游開發帶動當地脫貧致富的實踐經驗總結而興起的。由于我國旅游資源富集區往往與貧困鄉村有很大的重合性,這便在“發展旅游業”與“扶貧”之間建立了有機聯系。旅游扶貧作為一種增強內生動力的產業扶貧方式,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我國扶貧開發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以其銳不可當之勢正成為我扶貧攻堅的嶄新生力軍。

      2.3 全域旅游與旅游扶貧的關聯

      2.3.1 以“共享”為特征的全域旅游為旅游扶貧理論提供了新支撐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旅游扶貧作為一種產業扶貧方式,其積極作用已被廣泛認可。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曾指出,推進全域旅游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現實要求,是旅游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全域旅游強調“共享性”,即旅游發展成果要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然而,我國旅游業發展目前還處在以景點旅游為主,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與民爭利”、“受益不均”和“社區排斥”現象。發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致力于實現全社會共建共享,通過全域旅游推動和助力我國扶貧戰略目標,讓廣大群眾在旅游發展中真正受益。因此,以“共享”為主要特征的全域旅游內含了“共富”的理論基因,為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旅游而實現“共富”的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6]。

      2.3.2 以推進“旅游+”為核心的全域旅游為旅游扶貧的開展指明了新路徑

      跨界融合是這個時代的本質特征,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間上的各種“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要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改變以單一旅游形態為主導的旅游產業結構,構建起以旅游為平臺的復合型旅游產業結構[7]。鄉村旅游資源是旅游扶貧的重要資源基礎,立足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旅游+”的手段,通過加大旅游與農業、商貿、金融、文化、互聯網等產業的融合力度,形成綜合新產能,將有效地激發區域經濟活力,提高旅游產業鏈本地化水平,提升鄉村旅游扶貧效應。因而,“旅游+”不僅是實現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徑,也是旅游扶貧開發的新方向。

      3 城口縣全域“旅游+”扶貧發展模式

      城口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邊緣,四川省、陜西省、重慶市三省(市)交界處。全縣幅員面積3292 km2,人口25萬人。城口生態優勢明顯,常年平均氣溫13.9 ℃,夏季平均氣溫23.0 ℃左右,頗為宜居。森林覆蓋率達64.5%,是難得的天然氧吧,享有“中國生態氣候明珠”的美譽。建有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巴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綜合指數69.62,居全市第一。此外,城口的物產資源亦相當豐富。城口山神漆器、九重山牌野生山核桃被列入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首批保護產品;城口山地雞、城口蜂蜜、雞鳴茶葉等多個生態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

      目前,城口仍是全市發展最滯后的地區,集“革命老區、邊遠山區、高寒深石山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于一體。其貧困的主要原因有:①基礎設施落后,缺乏連接周邊大中城市的快捷交通,是全市唯一沒有鐵路、高速公路、航空覆蓋的貧困縣;②產業結構相對單一,農業體量不大,工業效益低,旅游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剛剛起步,特色產業優勢不突出。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腹地,依托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生物資源發展旅游扶貧,已成為城口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

      3.1 “旅游+農業”農旅融合推動旅游扶貧。

      農作物的生產過程、自然的生態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以及質樸的農家生活對久居城市的人們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過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交叉融合,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生態農業旅游,將有助于激發傳統農業的潛在活力。生態農業旅游的基礎是農業,立足點在農村,主體是農民,對象是旅游者,本質在體驗。通過創意活動的設計,滿足游客對農業活動全面體驗的需求,將成為貧困鄉村旅游脫貧的突破口。

      自2012年起,城口縣政府引導村民創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的農家樂品牌,時至今日,掛牌評星的已有280多家。做好體驗型生態農業旅游,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構建優美綠色環保的自然環境。二是增加游客真實的農業生產體驗。游客選擇鄉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城市生活壓力,享受鄉村田園式生活,因此應充分挖掘鄉村田園的體驗要素,吃農家飯、干田間活、賞梯田景、住田園居,使耕作、采摘、烹飪、科普等體驗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訴求,有效地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基于此,常住游客在當地的消費將成為貧困戶收入的重要來源。此外,體驗型農業旅游可以使農民全面展示農事特長,全面參與旅游經營,且從業門檻降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體驗旅游者,接待周期的延長也將增加農民的直接收益[8]。

      3.2 “旅游+養老”農家養老助力旅游扶貧。

      老年旅游是新興旅游市場。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居民超過1.6億人,到2020年將超過2億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旅游需求大幅上升,旅游消費潛力巨大。旅游養老是老年人為了尋找更舒適的養老環境離開他們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閑、度假、養生,連續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活動[9]。一般來說,宜人的氣候、優質的空氣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候鳥式”旅游養老者目的地選擇的主要考慮因素。而城口縣依托其突出的生態優勢,可發展為老年人休閑養老的不二之地。

      城口旅游發展應正視外部交通瓶頸的問題,將“長宿”作為城口旅游的核心認知來塑造,依托其處于大山深處良好的生態優勢,把交通的距離的劣勢轉化為營銷上的賣點和競爭上的特色吸引力,引客并且留客。將閑置農宅統一承租給合作社或公司,根據養老需求進行統一管理和改造,大力發展農家休閑養老。由于老年人時間充裕,多選擇錯開大眾旅游高峰而出行,并且會在農村停留較長時間,這不僅可以化解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休閑設施的季節性閑置問題,還可以緩解城市不斷增大的養老壓力。從旅游扶貧的角度,拓展旅游養老市場不僅可以使村民獲得房屋的租金收入,按年度獲項目盈利分紅。同時,還可以通過在養老產業中的服務崗位上就業獲得工資性收入。

      3.3 “旅游+互聯網”信息網絡加速旅游扶貧。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O2O電子商務的興起,消費者的信息獲取方式、消費習慣、支付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轉變。旅游扶貧應更加注重市場環境的變化,立足消費者體驗角度,從資訊獲取、購物流程、服務體驗、評價回饋等多角度建立貧困戶與旅游客源市場的聯系,探索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旅游扶貧模式。

      2015年,城口全面啟動“網上村莊”電商扶貧村建設。將貧困村內的鄉村旅游、農特產品等資源與電商平臺進行對接。但服務內容單一,僅限于食宿預定和農特產品網購。為擴大扶貧的效果,可規劃將“網上村莊”升級為“e老鄉”鄉村旅游云平臺。平臺由老鄉籌、老鄉游和老鄉匯三個板塊串聯農業項目的籌資、生產、銷售三階段,打造一條消費者體驗產業鏈。其中,老鄉籌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募集社會分散資本的“眾籌扶貧”模式,讓都市人群與農村貧困人群互動起來,幫助貧困戶的農業項目籌集資金。老鄉游是指游客通過互聯網認購一定面積的田地或果樹,委托貧困戶代為管理,并預付所需的生產和管理費用。游客閑暇時可來地里親自種植和采摘,體驗農耕的樂趣,將虛擬的“開心農場”在線下實現。老鄉匯則是指在農產品成熟S收后,由貧困戶直接將產品通過物流回饋給曾經參與眾籌的出資者以及認種土地果樹的消費者,既讓城里人奉獻的愛心有了回報,又讓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有了合適的銷路。“e老鄉”鄉村旅游云平臺的建立為鄉村經濟的提質增效以及精準扶貧的落實提供了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 佳,鐘林生,成升魁.中國旅游扶貧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3):156~162.

      [2]李金早.從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我國“十三五”旅游發展開創新局面[EB/OL].http:///xxfb/jdxwnew2/201601/t20160129_759445.shtml,2016-01-29.

      [3]厲新建,張凌云,崔 莉.全域旅游: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創新――以北京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張 輝,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學刊,2016,31(9):15~17.

      [5]丁煥峰.國內旅游扶貧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04,19(3):32~36.

      [6]胡志毅.全域旅游的精準扶貧機制分析[N].中國旅游報,2016-10-04(3).

      [7]石培華.“旅游+”是實現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徑[N].中國旅游報,2016-05-11(3).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