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第1篇

      一、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和組織體系,健全衛生應急運行機制。

      認真組織實施《金水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國家、省、市制定的各項衛生專項應急預案。按照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演練和實踐檢驗,制定《金水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做到領域全覆蓋、內容高質量、管理動態化,增強預案的系統性、全面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不斷完善衛生應急處置網絡。進一步理順衛生應急工作職責分工。組建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辦公室,負責協調、組織、指導本轄區衛生應急工作;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和二級以上綜合性醫療機構都要建立健全衛生應急工作機構,其它醫療衛生單位要指定部門和人員負責衛生應急工作。進一步明確和落實衛生應急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實行責任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加強協調配合,形成上下對口、分級負責、信息暢通、指揮有力的衛生應急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

      要根據優化設計、科學有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整合資源、網絡貫通的原則,配合鄭州市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平臺建設,籌備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節點建設,逐步完成與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金水區總醫院、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網。

      二、加強應急隊伍的培訓和演練,提升應急人員現場處置能力。

      按照“統一組織、平急結合、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運轉”的原則,組建和完善衛生應急隊伍,建立健全衛生應急專家庫,充分發揮其技術指導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跡的科學決策和應急處置水平。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單位職責,成立相應的應急隊伍。

      結合實際,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對象和主要內容,做好培訓工作。重點做好衛生應急管理干部、衛生應急師資隊伍和衛生應急專業隊伍等人員的培訓。培訓采取分層組織的方式開展,我區做好本級衛生應急隊伍的培訓,各醫療衛生單位要結合單位職能組織好本單位的衛生應急培訓,切實做到衛生應急培訓工作的全覆蓋,全面提升衛生應急能力。

      以衛生應急預案為依據,全面組織開展分層演練。衛生應急演練要注重實效,加強演練的規范性和實戰性,突出重點,及時發現和糾正暴露出的問題。力求通過實戰演練,鍛煉衛生應急隊伍,提高衛生應急處置能力。

      三、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基層衛生應急工作。

      切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規范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管理,建立暢通、快速、準確的突發公共事件體系,做到信息及時準確,預警及時有效。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組織開展重點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動監測,注重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及時發現苗頭,為衛生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工作做好參謀。

      根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各醫療機構提供的監測信息,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依照相關預案,及時做出預警。

      要高度重視衛生應急基層基礎工作。以基層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建設和人員培訓為抓手,結合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城市社區衛生工作的推進,加強農村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應急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衛生應急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四、做好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及時規范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區委和區政府的領導下,努力強化衛生應急技術保障、經費保障、后勤保障、通信保障和制度保障等各項保障措施。認真執行《衛生應急基本物資儲備目錄》,積極爭取資金,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同時要研究制定衛生應急儲備物資管理調用制度,加強儲備物資信息化管理,提高應急資源的利用效能。

      進一步完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和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機制,建立科學、規范、有效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模式和程序。逐步健全衛生應急調查處理標準、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確保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公共衛生事件。切實加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新發傳染病的應急處置和應對流感大流行的各項準備,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處置機制。加強對各類急性中毒、放射事故、反恐等突發公共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做好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的衛生應急救援工作。

      五、建立多部門間合作機制,加強聯防聯控。

      強化衛生應急處置成員單位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職責,建立衛生應急會商制度,完善衛生部門與其它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地區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溝通、聯防聯控、專家資源共享、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衛生應急資源支援等方面的合作。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做好自然災害、災難事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援工作。

      六、加強大眾衛生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

      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宣傳方式,廣泛開展衛生應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認知度,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公眾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衛生應急能力。提高社區和農村基層發現、報告、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的危害。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第2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十、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從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滿足群眾多樣性需求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出發,緊緊圍繞打造“法治”、建設“平安”的目標,落實社會應急聯動服務管理措施,切實保障我鎮的社會和諧穩定。

      二、總體目標

      社會應急聯動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組織領導加強,指揮構架完善,成員單位明確,工作職責落實,預案制度健全,網絡平整。全面建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指揮平臺統一、部門廣泛參與、聯動工作順暢、處置快捷高效”的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體系,實現社會應急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組織機構

      成立由鎮長任組長,鎮政法委書記為副組長,鎮各條線、職能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鎮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和組織全鎮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鎮社會應急聯動中心,鎮政法委書記兼任中心主任,鎮政法委副書記任副主任,鎮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中心成員,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兼任應急聯動中心聯絡員。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鎮級應急指揮中心:

      建立鎮社會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地點設在鎮政府六樓指揮室,派出所110接警平臺為輔中心,鎮24小時值班電話為:。

      (二)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1.鎮機關建立值班制度,每日由值班領導帶班,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參與值班期內的應急事宜。

      2.公安、消防、交警、環保、水務、供電、醫院、城管等對應市級一級響應的部門,要根據本系統要求落實車輛和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3.轄區其他部門,建立值班備勤制度,并確保24小時能接受指令。

      4.各行政村(社區)的應急聯動責任人為村支部(總支)書記,聯絡員為治保主任,并建立備勤制度,確保24小時能接受指令。

      5.各行政村(社區)以及轄區各條線、各單位要及時將轄區內掌握的各類突發事件及時報鎮應急辦。

      (三)處置范圍:

      社會應急聯動受理的群眾報警、求助和突發事件包括:

      1.各類違法犯罪報警,包括:治安(刑事)警情、非法排污、電捕魚、販賣假藥、無證經營、噪音污染、黑車營運等;

      2.各類需要緊急處置的糾紛矛盾,包括:隱患糾紛、消費糾紛、勞資糾紛等;

      3.各類需要緊急處置的群眾求助,包括:溺水、墜樓、自殺救助;兒童、老人和特殊群體走失求助;公眾遇到危難需要救助;水、電、氣、油等公共設施維修;流浪、乞討人員需要救助、治療的等;

      4.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需要社會應急聯動成員單位按照職權先期處理的緊急報警、求助;

      5.其他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國家經濟建設、社會正常秩序、影響社會穩定需要社會應急聯動單位緊急處置的突發事件。

      (四)經費保障:

      鎮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建設、應急處置隊伍建設、通訊、交通、專業裝備及應急物資儲備等經費由本鎮財政保障。轄區其他有關部門根據上級要求,各自(包括村、社區)落實人財物的保障。

      (五)檢查考核:

      建立鎮社會應急聯動工作督查、考核、問責制度,由鎮效能辦、應急辦、派出所等部門組織開展不定期檢查考核工作。工作實績列入全員維穩責任制考核和村(社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責任制年度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社會應急聯動工作網絡建設,是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美麗幸福新的有效舉措,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平臺樞紐,各單位要發揮職能優勢,密切配合。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第3篇

      一、加強領導,完善組織體系

      區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始終把應急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印發了《__區____年應急管理工作要點》,召開了全區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明確了工作職責與任務。區主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多次協調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使我區(文秘站:)應急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提高,充分發揮了應急管理工作的效能。全力做好上下、左右、內外的銜接配合,有效形成了協力同心、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屬地管理、高效運作”的三級組織體系基本形成。

      二、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應急人員保障

      為切實提高應急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我區成立了公安、消防、衛生、安監、水利、交警等15個區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各街道成立了以民兵為主體的12支應急救援分隊;機關、社區、物業等工作人員和自愿者組建了6支基層應急救援分隊。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區成立了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98支,總人數達3500余人,都建立了救援組織機構、應急專家小組,進行了業務技能培訓,配備了物資裝備,成為全區應急救援的中堅力量。

      今年以來,全區各級應急管理隊伍充分履行各自職責,較好地應對了防洪抗旱、群體性上訪、疫情處理、安全生產事故等突發公共事件,做到反應迅速、防控有力、處置有效,為保障社會安全穩定和群眾利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加強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在____年應急預案修訂的基礎上,上半年修訂和新編制應急預案4個。同時,為了檢測預案的可行性和嚴謹性,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認真組織開展了應急預案實戰演練活動。截至目前,我區有計劃地組織開展了以公共衛生、動物防疫、安全生產、消防、防汛等為主題的11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通過積極開展應急預案專項演練,促進了各應急責任單位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了處置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形成了應急聯動工作態勢。

      四、加強平臺建設,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我區按照市應急辦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的總體要求,遵循統籌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積極響應應急平臺建設。目前,已經建立了應急預案庫、案例庫、隊伍庫、物資庫、專家庫并在實際工作中適時的對五庫進行維護更新,為我區的應急平臺建設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同時繼續推進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建設,新增北陵街道(陽光尚城社區、北環社區)、陵西街道(天山社區、樂山社區)為示范點,切實提高基層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同時,區財政每年都對應急平臺及應急事件處置,單獨列支,在去年應急辦投資近20萬余元配置了電腦、傳真機、數字集群對講機、應急照明燈、應急發電機、沖鋒舟、生化防護用品等50種243件應急物資的基礎上,今年又擴充了物資種類和數量,提升了對突發事件的應對保障能力,為應急處置高效展開提供了有力支撐。

      五、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保證應急事件處置及時

      為了進一步做好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制定了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的具體措施,制定并下發了相關文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街道、各部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有關要求,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我區嚴格實行領導干部帶班制度和機關干部雙崗值班制度,加強對重大突發事件、重要社會動態、緊急災情和疫情的信息預測、預警分析工作,建立了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網絡,層層設立信息報告員,通信聯絡24小時暢通,重大突發事件必須在半小時時間內上報,緊急情況下,可先口頭匯報,再行書面報告,保證緊急信息報告及時準確。對超過報告時限的,實行責任倒查制度,對遲報、瞞報、漏報信息的,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上半年累計向市應急辦報送9件重大突發緊急事件信息,做到了及時、準確、有效。

      區應急辦還不定期的對全區應急值守情況進行抽查,并在重大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聯合區政府督查室對值班 與信息報送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全面提高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的質量和水平。

      六、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消除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

      為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發生,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

      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國家、省、市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按照各業務職能部門的日常工作職能,依托區應急管理專業部門、監測網點和信息報告員,建立我區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網絡,并充分利用電視、互聯網、手機短信等通訊手段,依法預警。

      適逢“十二運”在我市召開,區、安監、消防、公安、交警、質監、衛生、藥監、水利、動監等部門,大力開展了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區范圍內本行業領域的風險隱患情況。對于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隱患,積極組織力量限期治理,盡快予以消除。對于不能消除的風險隱患,針對其分布狀況、性質、種類、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要素進行統計分析,建立數據庫,分級分類進行管理,并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安排專人實時監控,確保突發事件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為“十二運”的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盡管上半年我區的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市辦的要求還有有一定距離, 下一步,區應急辦將按照市應急辦的要求,認真研究,逐步完善,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繼續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管理

      繼續完善應急隊伍的安排、派遣、輪換等管理,健全協調機制和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規范管理,強化隊伍紀律和思想建設,增強紀律性和責任心,建立運轉協調、高效統一的應急指揮系統,確保我區安全度汛。

      2.繼續做好應急預案的演練

      針對我區面臨的主要風險要素,并結合本地區實際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應急預案的演練。

      3.繼續完善風險隱患的監測預警機制

      對各級、各類風險實行動態管理,加大檢查力度,有針對性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對突發公共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4.繼續強化應急管理的宣傳教育

      以應急宣傳周為契機,通過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抄寫黑板報、發放傳單等多種渠道宣傳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理方法,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眾合法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5.繼續規范突發應急事件信息報送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第4篇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制

      街道按照省、市、區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及要求,通過不斷完善應急組織管理機制,全面提高了全街道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一是完善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建立了應急管理的指揮機構,總指揮由黨工委書記張本忠擔任,副總指揮由辦事處主任姜劍斌擔任,并專職成立應急辦公室,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二是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街道各相關部門、社區按照部門管理職能和屬地管理原則,整合、安全、民政、城管、綜治、維穩和衛生等資源,建立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明確了應急工作的職責和任務。三是認真落實領導值班制度。建立起班子領導帶班、內設各科室干部職工和社區干部值班的三級值班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了值班責任制,做到了24小時值守。進一步加強政務值班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嚴格規范重大緊急信息報告制度,暢通報送渠道,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全面。

      二、做好預案管理,加強預測預警工作

      一是完善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健全完善街道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預案等不同層次的應急預案體系。指導各社區和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完善了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各類專項應急預案近8個,街道3個社區也結合本轄區實際制定了防范突發事件的預案,有效地控制和減輕了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

      二是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預警工作。以社區為單位在轄區構建公共安全防控網,推行應對突發事件社區“網格化”管理,做到“五定五清”,即定區域、定人員、定時間、定職責、定獎懲;人員清、責任清、巡防重點清、“三防”底數清、穩控對象清,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形成了有效的突發事件預測預警機制。以治安聯防大隊和各社區巡邏隊的日常巡查為基礎,建立起點線面相結合的應急預警巡防體系,組成縱橫連鎖、遍布轄區的突發事件預測預警監測網絡,高強度整合,高密度巡防,高質量覆蓋,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置公共突發事件。

      三、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切實抓好整改工作

      堅持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和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共事件的發生。

      一是抓好突發公共事件隱患排查工作。建立起“大巡查、大包案”的隱患排查責任制,由各領導班子成員分案包干轄區的積案、難案,全面負責隱患排查、調處和穩控工作,一旦發現影響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的苗頭問題,在第一時間上報主要領導,做出決策,快速反應,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截至2015年12月,街道領導接待案件20批80人次,在切實解決重點案件化解上不斷實現新突破。

      二是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全年辦事處在轄區共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安全宣傳日專場活動8場。聘請專業團隊為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及常識的宣講活動,同時在住興賢小學、田家炳中學、茶文化廣場舉辦綜合性的消防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會3場。轄區內制作大型宣傳消防安全宣傳欄10個,張貼宣傳標語500多條(幅);對轄區50家生產經營單位和“三小場所”主要負責人100人(次)進行了網絡培訓和宣傳教育,有效保障了轄區安全生產形勢。

      三是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排查監控。

      對轄區內的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全面摸底調查、登記和風險評估,建立相應的基礎信息檔案。

      2015年,我街道深入開展了防汛安全和消防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活動,共排查整治工礦企業5家,下發整改通知書3家,查處并整改安全隱患3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行動中,對轄區存在隱患的路段進行整改,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宣傳教育培訓活動3場。

      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保障物資儲備

      一是進一步加強了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目前,街道共組建了2支應急救援隊伍,總人數已達30余人。組建了以社區和辦事處職工為基礎的專業應急救援隊;組建了以街道辦各科室、社區骨干為基礎的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在組建隊伍的同時,切實加強應急隊伍的經費、設備保障,形成了各司其職、訓練有素、作戰水平高的應急救援隊伍格局,并投入近2萬元,對安監所、專職消防隊伍裝備設施進行完善。

      二是保障應急工作所需資金和物資。辦事處對防洪、衛生防疫、公共安全、消防、公安等做出專項政府財政預算安排,并設立了應急準備資金用于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保證了應急工作需要。結合我街道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情況,社會事務辦設立救災物資庫。同時,在街道設立了茶文化廣場和各中小學校為基礎的應急避難場所,實現了避難場所覆蓋全轄區。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街道將繼續不斷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扎實做好基層應急管理的各項基礎性工作,穩步推進基層應急管理,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一個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是進一步加強應急責任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街道、科室、社區三級應急組織網絡建設,明確各部門、各社區負責人應急管理工作的主體責任,建立更加有效的應急管理責任體系。

      二是進一步加強應急資源網絡化建設。對現有應急救援物資進行再統計登記,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街道應急資源網絡化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

      社區應急處置制度范文第5篇

      一、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屬地責任。街道將食安辦設在應急服務站,由兩名工作人員(兼職)負責此項工作,負責協調食品安全日常工作。充分發揮社區(村)干部的“前哨”作用,壓實屬地責任,強化考核監督,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社區工作考核內容。

      (二)配合相關行管部門做好監管工作。結合我街實際情況,配合相關行管部門做好域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督促企業落實好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自查制度,提升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管控能力。持續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年”活動,督促抓好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達到相關要求。

      (四)加強食品監管基層建設。發揮好基層監管前哨作用,把食品安全監管的關口前移、重心下沉,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在各社區(村)合理配齊食品安全信息員,努力做到“定格、定崗、定員、定責”,逐步加強基層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方式

      (五)提升基層干部隊伍食品安全業務能力。邀請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就食品安全領域相關業務知識,對基層干部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社區(村)基層干部食品安全領域的業務能力水平。

      (六)強化應急處置。街道領導要高度重視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工作,健全應對食品安全事故運行機制,細化專項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完善食品安全事件組織指揮、應急保障、信息報告制度和工作體系,提升應急響應、現場處置、醫療救治能力。做到應急處置工作主動、科學、規范。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置,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

      三、深入推進食品安全“十大行動”

      (七)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動。結合域內學校周邊實際情況,加大校園周邊小攤販的食品安全排查力度,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上報。對于不能整治的隱患,及時上報相關行管部門。

      (八)持續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配合相關行管部門,做好我街域內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工作。加大對學校、養老機構、醫院和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加強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大型餐飲單位及周邊網絡訂餐等重點部位、重點時節的監管力度,嚴防發生重大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九)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配合相關行管部門,持續開展“保健”市場整治行動和回頭看,嚴厲查處各種非法銷售行為,重點打擊欺詐和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

      (十)實施“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園區)提升建設活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試點經驗,完善工作機制和評估方式,結合我街實際,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