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肥皂液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實驗操作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1-0167-01
當今社會處于知識激增和科技競爭的時代,培養技術應用性、綜合素質型人才已經成為職業學校的基本目標。在中職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好奇、求索、好勝、獨創、發散性思維等學習心理,培養他們科學有序的規范性,認識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創新的開拓性,已經成為大多數實驗教師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傳統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多采用灌輸式教學。實驗儀器、試劑的準備,實驗步驟的制定都由教師完成,學生只需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由于學生沒有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其積極性、主動性沒有調動起來,因而實驗時不知道為什么要加這種試劑,為什么要加那么多等等。這樣一學期下來,雖然做了很多實驗,但實驗技能沒有提高,實驗操作缺乏要領。筆者在多年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學實踐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教和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的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師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以典型的案例為載體設計教學內容,是行為引導型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能充分體現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情景的刺激和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并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項目教學應該滿足下列條件:(1)該過程可以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教學應用價值;(2)能將某一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3)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的商業經營活動有直接的關系;(4)學生有獨立團隊工作進行計劃的機會,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5)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6)學生自己克服和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7)要求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以及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8)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成果和過程中的相關工作及學習方法。
二、以肥皂的制取為例,說明項目教學法在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中的應用
(一)實驗分析,提出任務
肥皂的制取實驗旨在讓學生通過了解皂化反應原理及肥皂的制備方法,熟悉鹽析原理,掌握水浴加熱、沉淀洗滌以及減壓過濾等實驗操作。
向學生下達任務,要求查閱以下資料:(1)肥皂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工業上如何制取;(2)寫出本次實驗室制備肥皂的儀器、試劑,實驗用品及用量,并自行準備食用豬油;(3)根據所選儀器設備,實驗要求,自行設計反應裝置;(4)設計反應,從濾液中回收副產品。
(二)項目實踐
本實驗技能針對中職化工專業一年級學生,涉及到尚未學習的有機化學基礎課程,因而其對實驗原理中涉及的有機化學反應還不能從根本上認識。
按照實驗要求,根據以前所學理論知識,學生自行配制40%NaOH溶液,自行安裝儀器。在安裝儀器的過程中有學生提出:能否用酒精燈代替電爐加熱?我提議可以試一試。在肥皂制備過程中,有學生提出根據反應原理的描述,實驗中95%乙醇在反應中的作用沒有體現,能否不加?加入乙醇的作用是什么?這時我就及時、正確引導解釋加入乙醇的目的,及乙醇溶液在反應中并未消耗的原因,同時提出在實驗結束后的濾液中設計回收乙醇的實驗方法―提出了又一“項目”任務。
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發現:用電爐加熱的反應組泡沫容易溢出,而用酒精燈加熱的組反應平穩。學生馬上得出結論:利用酒精燈加熱比較容易控制反應溫度,有效防止泡沫的溢出。在抽濾過程中,有的組抽濾非常快,而有的組同樣的水流量,抽濾卻很慢,找不出原因。有學生提出抽濾的原理是什么,是不是抽濾器壞了?我就帶著他們找原因,解釋水泵抽濾器的原理,并提醒學生在抽濾過程中不能讓系統漏氣。
當他們向我展示任意捏制的肥皂作品時,臉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燦爛,那么的滿足,那么的充滿自信。
(三)作品展示和評價
學生經過兩節課的實驗實踐操作,都拿出了成果,所制作的肥皂造型豐富。學生熟練掌握了水浴加熱,沉淀洗滌的方法以及抽濾等操作技能。以上為選取的學生肥皂作品。
教師點評:通過此次實驗,學生知道了肥皂的主要成分,每組操作完成都非常出色。組內學生配合默契,基本上掌握操作要領,完成實驗要求。但是從各組的肥皂成品中看出有的肥皂堿性太強,分析原因是洗滌不夠,肥皂表面吸附了較多的堿液;有些組判斷反應終點把握不夠,還沒反應完全就開始鹽析、過濾操作,直接導致肥皂液不夠稠,溶液象牛奶樣,鹽析分層不明顯。最后,由各組收集本組的濾液,以備下次實驗。根據濾液中含有較多的乙醇以及丙三醇,教師布置下一個項目教學實驗:設計回收乙醇和丙三醇,從而引出下一個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簡單蒸餾。
三、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一)通過近兩年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能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基本技能。畢業學的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在學生技能操作競賽中取得了驕人的好成績。
(二)在提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開展學習,課堂效率、學生的學習方向更為明確。學生進實驗室的目的更為明確,沒有了以前實驗室里吵吵鬧鬧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每位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實踐的機會,參與實驗設計的機會,由被動的“聽”轉變成主動的“學”。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協作是學生情商的體現,學生間互相尊重、互相謙讓、共同進步,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的勇氣,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節約意識。
(四)項目教學法的開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所選的項目要體現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完成既定的技能訓練任務,根據實驗內容和步驟的實際情況設計完備的教學方案。教師在項目實施管理過程中要有細心、耐心,對學生要有信心、愛心。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強化教學過程。特別是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素質而言,都有獨到之處。因此,項目教學法不失為中職學校專業技能教學中一種較好的方法,能使中職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具備某種行業或崗位所需技能。經過項目教學法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中的教學實踐證明,能使學生深入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