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范文第1篇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完整版全文第一條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國有、集體、外資、合資、個人已建或在建的電力設施。

      第三條 電力管理部門、公安部門、電力企業和人民群眾都有保護電力設施的義務。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所屬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包括:電網經營企業、供電企業、發電企業)負責人組成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小組,負責領導所轄行政區域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相應的電網經營企業,負責電力設施保護的日常工作。 電力設施保護領導小組,應當在有關電力線路沿線組織群眾護線,群眾護線組織成員由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小組發給護線證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管理部門可制定辦法,規定群眾護線組織形式、權利、義務、責任等。

      第四條 電力企業必須加強對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對危害電力設施安全的行為,電力企業有權制止并可以勸其改正、責其恢復原狀、強行排除妨害,責令賠償損失、請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司法機關處理,以及采取法律、法規或政府授權的其他必要手段。

      第五條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是為了保證已建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電而必須設置的安全區域。在廠礦、城鎮、集鎮、村莊等人口密集地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為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之和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第六條 江河電纜保護區的寬度為:

      (一)敷設于二級及以上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100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水域;

      (二)敷設于三級及以下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50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水域。

      第七條 地下電力電纜保護區的寬度為地下電力電纜線路地面標樁兩側各0.75米所形成兩平行線內區域。 發電設施附屬的輸油、輸灰、輸水管線的保護區依本條規定確定。 在保護區內禁止使用機械掘土、種植林木;禁止挖坑、取土、興建建筑物和構筑物;不得堆放雜物或傾倒酸、堿、鹽及其他有害化學物品。

      第八條 禁止在電力電纜溝內同時埋設其他管道。未經電力企業同意,不準在地下電力電纜溝內埋設輸油、輸氣等易燃易爆管道。管道交叉通過時,有關單位應當協商,并采取安全措施,達成協議后方可施工。

      第九條 電力管理部門應在下列地點設置安全標志:

      (一)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

      (二)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

      (三)車輛、機械頻繁穿越架空電力線路的地段;

      (四)電力線路上的變壓器平臺。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距電力設施周圍五百米范圍內(指水平距離)進行爆破作業。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爆破作業時,應當按國家頒發的有關爆破作業的法律法規,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電力設施安全,并征得當地電力設施產權單位或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報經政府有關管理部門批準。 在規定范圍外進行的爆破作業必須確保電力設施的安全。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沖擊、擾亂發電、供電企業的生產和工作秩序,不得移動、損害生產場所的生產設施及標志物。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架空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的下列范圍內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他有害化學物品的活動:

      (一)35千伏及以下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周圍5米的區域;

      (二)66千伏及以上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周圍10米的區域。

      在桿塔、拉線基礎的上述距離范圍外進行取土、堆物、打樁、鉆探、開挖活動時,必須遵守下列要求:

      (一)預留出通往桿塔、拉線基礎供巡視和檢修人員、車輛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響基礎的穩定,如可能引起基礎周圍土壤、砂石滑坡,進行上述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應當負責修筑護坡加固;

      (三)不得損壞電力設施接地裝置或改變其埋設深度。

      第十三條 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和供電安全的樹木、竹子等高桿植物。

      第十四條 超過4米高度的車輛或機械通過架空電力線路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并經縣級以上的電力管理部門批準。

      第十五條 架空電力線路一般不得跨越房屋。對架空電力線路通道內的原有房屋,架空電力線路建設單位應當與房屋產權所有者協商搬遷,拆遷費不得超出國家規定標準;特殊情況需要跨越房屋時,設計建設單位應當采取增加桿塔高度、縮短檔距等安全措施,以保證被跨越房屋的安全。被跨越房屋不得再行增加高度。超越房屋的物體高度或房屋周邊延伸出的物體長度必須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第十六條 架空電力線路建設項目和公用工程、城市綠化及其他工程之間發生妨礙時,按下述原則處理:

      (一)新建架空電力線路建設工程、項目需穿過林區時,應當按國家有關電力設計的規程砍伐出通道,通道內不得再種植樹木;對需砍伐的樹木由架空電力線路建設單位按國家的規定辦理手續和付給樹木所有者一次性補償費用,并與其簽定不再在通道內種植樹木的協議。

      (二)架空電力線路建設項目、計劃已經當地城市建設規劃主管部門批準的,園林部門對影響架空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的樹木,應當負責修剪,并保持今后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三)根據城市綠化規劃的要求,必須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種植樹木時,園林部門需與電力管理部門協商,征得同意后,可種植低矮樹種,并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以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四)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后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為:

      電壓等級 最大風偏距離最大垂直距離

      35110千伏 3.5米4.0米

      154220千伏 4.0米 4.5米

      330千伏 5.0米5.5米

      500千伏 7.0米7.0米

      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樹木應當依法進行修剪或砍伐,所需費用由樹木所有者負擔。

      第十七條 城鄉建設規劃主管部門審批或規劃已建電力設施(或已經批準新建、改建、擴建、規劃的電力設施)兩側的新建建筑物時,應當會同當地電力管理部門審查后批準。

      第十八條 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種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或高桿植物。 電力企業對已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域內新種植或自然生長的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應當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補償費、林地補償費、植被恢復費等任何費用。

      第十九條 電力管理部門對檢舉、揭發破壞電力設施或哄搶、盜竊電力設施器材的行為符合事實的單位或個人,給予20xx元以下的獎勵;對同破壞電力設施或哄搶、盜竊電力設施器材的行為進行斗爭并防止事故發生的單位或個人,給予20xx元以上的獎勵;對為保護電力設施與自然災害作斗爭,成績突出或為維護電力設施安全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根據貢獻大小,給予相應物質獎勵。 對維護、保護電力設施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除按以上規定給予物質獎勵外,還可由電力管理部門、公安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根據各自的權限給予表彰或榮譽獎勵。

      第二十條 下列危害電力設施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損壞使用中的桿塔基礎的;

      (二)損壞、拆卸、盜竊使用中或備用塔材、導線等電力設施的;

      (三)拆卸、盜竊使用中或備用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的。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下列違反《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和本細則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理:

      (一)盜竊、哄搶庫存或者已廢棄停止使用的電力設施器材的;

      (二)盜竊、哄搶尚未安裝完畢或尚未交付使用單位驗收的電力設施的。

      (三)其他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電力管理部門為保護電力設施安全,對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第二十三條 本實施細則自之日起施行,原能源部、公安部1992年12月2日的《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范文第2篇

      關鍵詞:輸電線路;保護區;植物距離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3-0133-03

      近年來,供電公司為處理輸電線路保護區內超高植物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和《廣東省電力建設若干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中均有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高壓架空輸電線路保護區(指導線邊線向外延伸一定距離的區域,即35~110kV線路10m范圍,220kV線路15m范圍,500kV線路20m范圍)內種植危及線路安全的桉樹、竹子等高桿

      植物。

      土地使用政策的改革使土地持有者以實現最大盈利為目的將線路保護區的土地進行出租、承包,而承包者同樣及實現最大盈利為目的進行經營,這種普遍現象使得線路保護區內的安全隱患成幾何級數增加,清理整治的難度也相應增加。突出表現在線路穿越山地的走徑大片山地種植桉樹類速生樹種,對架空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構成了嚴重威脅。其中,因法律存在沖突而使我們工作開展困難的有:《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為保護電力設施的安全,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電力設施保護區”概念,規定在保護區內不得從事危害電力設施安全的行為。但《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沒有認可這個概念。《森林法》第18條規定:“進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并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森林法實施條例》第16條規定:“供電部門在修建電力工程需要征、占林地時,必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申請。”《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并沒有否定“電力設施保護區”,但要劃定電力設施保護區,避免樹碰線,必須依法征用或占用林地。表面看,兩個法律之間似乎沒有矛盾,但電力線路縱橫千里,桿塔星羅棋布,供電企業征用得了嗎?這無論從國情或財力方面而言都是不現實的。《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24條規定:“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種植的或自然生長的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電力企業有權砍伐。”《森林法》第28條規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這就使得“線與樹”的處理矛盾由簡單變得復雜化了。事實上,兩法的主體在法律的執行上表現了不公平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往往只有電業向林業申請清理樹障,而從沒有林業主動修剪樹障。說到底,還是“電力設施保護區”這個概念的認可問題。

      從概念上看,設施保護區就是以保證樹竹生長、砍伐時不會倒引起輸電線路對其放電的距離。第一向樹主說明清楚的問題便是:這是輸電高壓線路,不需要直接接觸便可能引起其對樹竹放電。必須將保護區內的樹竹都進行砍伐或剪斷處理以保證其對導線的距離。在電力安全運行規程中,廣東電網公司文件中都明確地規定了電力設施保護區的距離,我們只需要按照這個要求的距離去控制,當然可以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剩下的問題是:對樹竹與導線間距離的判定應怎樣做才準確。

      1 目測

      在日常巡視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目測。人為使用視覺直接對距離進行判定,不僅誤差大、判定難,甚至有可能因短判而造成隱患事故的發生。但是,目測存在的方便性,是不可能排除的方法,那么,如何目測才能使得到的結果更準確呢?

      圖1中從三個角度對同一棵樹與導線間距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只有越水平于導線與樹木間距離的位置,看到的線長越接近事實。且多個角度中取距離最大最為接近實際距離。在人對距離的判斷中,必定是越接近被判定點越容易判斷,這是人眼的局限性。最后,是采用參照判斷法:在我們的輸電線路中,線分裂距離、相間距離是一定的,在該點導線下的導線與樹木之間的距離,可以按等分法進行斷定。如圖2中,可大概判定為2a+b。歸納可得到目測距離的基本方法:(1)由地形進行選點,首選接近水平線,次選接近位置。(2)尋找適當參照物,該參照物應盡量處于視角對面接近同一平面內。(3)通過多點觀測,通過對比,同一人觀測中選擇最遠距離為最終距離。需重點說明的是第三點,在圖1中可以看出,眼睛觀測到的線長只會比事實縮短,不可能比事實伸長,若取中或取短判定,將造成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費,影響事實中的工作進行。但是,若為不同人觀測,則必須反過來按照所有人的最終判斷中取最短距離對該導線下隱患進行處理。這是在我們輸電管理所一向貫徹的“存在爭議,兩者取其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引起重視,消滅線行下的運行隱患。

      2 絕緣測高桿測量

      絕緣測高桿是一種絕緣測距桿,主要由拔梢管形多節套裝組合可伸縮的玻璃鋼桿體和桿梢掛鉤及桿尾把手組成,在桿體的表面涂有絕緣護層,并標有公制尺度,使用時將每節拔梢管拉出將桿頭勾住導線,不用時將管子縮回收好。這是一種絕對測量,在理論上測出的是絕對距離。但事實中,測高桿最長的是15m。在15m高度時,因材料性質與自重關系,桿尾將完全下垂,要利用甩力才能將勾頭甩上導線勾住。在這個過程中對測高桿本身易造成損傷。多次使用將容易出現各種意外,也容易造成測得數據的誤差不斷加大。何況,15m對現在的輸電線路來說,大部分是無法滿足測量要求的。另外,使用絕緣桿測量勞動強度大,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不良影響:需要測量的地方,肯定是存在隱患可能性,該隱患的主人看到我們可以安全地用絕緣桿直接勾在電線上,他會怎么想?

      2.1 使用超聲波測距儀、激光測距儀

      通過超聲波與紅外線的發射、反彈、接收。根據時間與速度自動計算出距離。但事實中的使用,這兩種儀器都存在著極大的誤差,可能是操作不當,稍微偏移便不知道發射去的信號是在哪處反彈回來的了。而更多的是干擾、信號或儀器本身問題。干擾源來自我們高壓線的強電場、磁場。這些儀器都是屬于精密儀器,而輸電線路工作本身的性質決定了這儀器必須隨著我們進深山,汗泄雨淋的可能。而這種傻瓜型的儀器,一旦出現問題,無法隨時檢測維修,這兩種設備中,超聲波測高儀甚至有專業的對導線進行測量的,但在實際應用中,成功得到準確數值的卻很少。激光測量儀,也稱紅外線測量儀,激光測距儀是利用激光對目標的距離進行準確測定的儀器。激光測距儀在工作時向目標射出一束很細的激光,由光電元件接收目標反射的激光束,計時器測定激光束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計算出從觀測者到目標的距離。若激光是連續發射的,測程可達40km左右,并可晝夜進行作業。若激光是脈沖發射的,一般絕對精度較低,但用于遠距離測量,可達到很好的相對精度。這些測距離在測檔距、水平距離等大距離時非常方便實用。但在測量與樹木對導線高差時,則存在著較多問題。(1)此種激光測距儀一般都在前端有一個紅色定位光束,但該光束并非真正的激光,所以,實際被測點與所定位置存在著一定誤差。(2)樹木位于導線正下方時,無法在導線正下方對導線高度進行測量,只能選擇從側面測量,但該儀器不存在角度測量器,所以,我們只能利用勾股定理:a2+b2=c2,對測量點到導線的距離斜邊c與到導線正下方的水平距離b,從而開方出a。這兩點的選點也肯定存在誤差,距離也會有誤差。而使用這個方法在測量樹木高度時,樹葉對儀器的干擾也將造成較大影響。

      2.2 使用經緯儀進行測量

      使用經緯儀是一種傳統中較為精確的測量方法。首先,經緯儀對測量點的選定是通過望遠鏡中的精準十字絲確定的,可見性非常明確。若操作人員技能熟練,不存在太大的視角差,一般不會發生錯誤。其次,通過望遠鏡,即使中間存在著遮擋物,通過自己的判斷或在其中尋找到一定空隙,比之激光測距儀的紅光束定位更加可靠。而經緯儀的測量方法是通過已知某一段固定距離后,根據測得角度對其他所需距離進行計算。

      在測量導線弧垂對地高度時,也需要從側面進行測量,傳統方法需先在導線正下方立一標桿,經緯儀中的上絲和下絲實際上即是視距絲。一般的國產水準儀的視距乘常數是100。也就是說尺上的1mm等于視距10cm(1mm×100=100mm=10cm)換句話說用望遠鏡看塔尺的話1cm等于視距1m,所以我們用經緯儀觀察標尺時(上絲-下絲)×100=水平距離。在得出水平距離b后,再把望遠鏡中絲對準導線,得到了垂直夾角θ,那么,導線對地高度S=b×tanθ+h,h為經緯儀對地高度。

      有一個比較方便操作,只需直接到觀測點便可以得出水平距離的辦法:直接量出經緯儀對地面的高度h。把經緯對準地面水平線與導線正下方,一般選取導線正下方的樹根,經緯儀得到一個俯視角。那么,水平距離b=h×tanθ。再根據b,計算其他所需距離。

      2.3 使用帶陀螺儀的安卓系統手機測量

      現在使用的手機中有80%是安卓系統,并且手機都帶有相機與陀螺儀。其實,陀螺儀便是一個角度器。而安卓系統便是一個智能計算機。在安卓系統中搜索“測量”或“高度”、“距離”等關鍵字軟件,便可以得到很多軟件,這些軟件通過手機自帶的相機作為對準窗口,將手機對準被測物地基線確定手機與被測物的水平距離,然后將十字絲對準被測物高點,軟件便自動計算出被測物與手機的高離與距離。一般手機的陀螺儀精度都不高,而且使用時因為手機沒有固定點,隨手腕擺動而引起的誤差很大,所以測量得出的結果總是相差太大。因此無法得到應用。

      2.4 使用數碼相機拍照后進行測量

      在有樹竹檔外選擇一固定點,例如N13塔上的第二節平臺,連續拍攝一天中各個時段的照片,尤其在大風、高溫、大負荷時段的照片樣本采集。將采集到的相片樣本整理分析,得出與實際相同的樹竹與導線間距離。

      在我們輸電管理所,對巡視人員的基本要求便是拍照。通過拍照,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到位作用,還可以減少重復性工作,甚至很多隱患與事故點都是通過后期的照片分析發現的。

      在現在的數碼照片中,不同距離成相的比例是與現實非常接近的。只要細心觀察,通過對導線在照片中的粗細樹竹與拍攝點的實際距離計算,便能在照片中找到高樹竹所在導線的斷面。該斷面中樹竹與導線的凈空距離,與該斷面的相間固定距離與分裂導線固定距離作比較得出樹竹與導線間的實際距離。

      電力設施保護實施條例范文第3篇

          內容提要: 規制性規范的違反與侵權過錯的判定之間是何種關系,我國法律和司法實踐中對此不存在統一的明確意見。通過比較法的外在觀察和內在理由的探尋,可依據規制性規范是否具有保護他人之目的而界定其對過錯判定的不同影響。違反保護性規范可通過表見證明規則而推定行為人過錯的存在,行為人可反證其就違反保護性規范或法益侵害無過錯而推翻上述推定。違反非保護性規范,或者雖違反保護性規范但受害人或被侵害法益處于該規范保護范圍之外的,上述違反行為僅能作為過錯證據之一,而不具有太多的規范意義。

          隨著風險社會和規制國家的逐漸顯形,大量的規制性規范得以規定,而其中不乏規定了法律主體之行為標準的規制性規范。{1}同時,根據《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成立的侵權責任以過錯為要件,而過錯通常被認為是行為標準的違反。由此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違反規制性規范所設定的行為標準而導致他人受損,是否會滿足侵權責任的過錯構成要件?推而廣之,規制性規范對于過錯判定究竟具有何種意義?這就是本文所要探尋的主要問題。

          一、中國法實踐與問題之提出

          在規制性規范與過錯判定的一般理論上,我國的法律文本和法律實踐中并沒有表達出整體的觀點。但在一些類型的侵權責任的相關規范和實踐之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規范與實踐

          在醫療損害領域中,《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前,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1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包括的內容中應當說明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但并沒有對違反相關規制性規范對于過錯判定的意義做出明確說明。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58條第(1)項規定,如果醫療機構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則就應當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在此,規制性規范對于過錯認定的作用是推定過錯的存在,但醫療機構可以反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2}因此,在此領域,醫療機構違反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就可以產生過錯推定的效果。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常常以醫療機構沒有遵守相關規制性規范判定被告存在過錯。例如,在“嚴彬訴得勝鎮衛生院等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后醫療錯誤損害賠償案”中,法院認為:“刁正碧的行為違反了衛生部1982年11月29日頒布的《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第16條、第21條的規定,是為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得勝鎮衛生院……違反了衛生部1980年1月頒布施行的《預防接種后異常反應的診斷及處理細則》的規定,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3}

          在交通事故領域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前,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7條的規定,似乎可以認為,在公安機關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中,交通事故責任應具備三個要件,即違章行為、交通事故損害和因果關系。如果將其放在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下進行觀察,實際上可能是將違章行為等同于過錯。2007年修正之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2款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修正之后,該規定變更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這其中的變化巨大,其中之一就是,對于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為人而言,之前似乎規定為只要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就可以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而修正后的規定是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為人具有過錯的才可以減輕責任。兩相對比,至少可以認為對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而言,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并不直接等同于過錯,而應由法院結合具體情形進行認定,違反涉及交通的規制性規范僅僅是認定過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雖然這是對于責任減輕事由的規定,但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實踐中,無論是對于機動車駕駛人還是對于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法院常常以他們違反了道路交通方面的規定而直接認定其存在過錯。例如,在“莊信龍、莊信海訴金華市恒輝熱鍍鋅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華市分公司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張利菊在本起交通事故中經人行橫道過路口未下車推行,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0條的規定,張利菊有一定的違章行為,故可適當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4}在“黃永軍等與吳多斌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以及“周慶安訴王家元、李淑榮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法院所持觀點莫不如此。{5}

          在高壓電觸電損害賠償領域中,如果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從事高空高壓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適用<民法通則>還是<電力法>的復函》([2000]法民字第5號)規定、《電力法》第60條第2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結合起來,可以認為,在這三個規范都得以適用的前提下,按照體系解釋的原則,“受害人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從事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的行為”就被認為是“用戶自身過錯”的一種情形,在此,違反規制性規范被直接認定為過錯。雖然這里涉及的是受害人過錯的判定,但較之行為人過錯的判定,其中所適用的基本原理具有共同性。

          在證券領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第21、23和24條的規定,發行人等特定法律主體在違反了規制性規范義務導致虛假陳述并致他人受損的情形下,皆應承擔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無過錯的,應予免責。在此可以看出,違反規制性規范導致過錯推定,但行為人可以反證推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1款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因在審計業務活動中對外出具不實報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其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同法第6條第2款規定了應當認定會計師事務所存在過失的情形,其中就包含了違反規制性規范的情形;第7條則規定了免責事由,其中就包含會計師事務所不存在過錯的情形。綜合起來,該解釋似乎認為,違反規制性規范導致過錯推定,但行為人可以反證推翻。

          在其他領域的具體實踐中,法院經常以當事人違反了規制性規范為由直接認定當事人存在過錯。{6}

          (二)問題提出

          根據上文的分析,在規制性規范與過錯判定之關系這個問題上,觀點極為不統一。綜合起來,大概存在三種觀點:違反規制性規范即可直接認定為過錯而不允許推翻;違反規制性規范即可推定過錯,可以反證推翻;違反規制性規范僅作為過錯的考慮因素之一。而在實踐中,法院經常以當事人違反了規制性規范為由認定當事人存在過錯,但論述理由常常并不十分清晰,是因為沒有分清違反規制性規范即可直接認定過錯而不允許推翻,還是違反規制性規范可推定過錯但對方當事人并未提出反證,抑或違反規制性規范僅作為了法院判定過錯的考量因素之一并最終結合其他證據確定了過錯的存在。很明顯,不同的理論構成對于當事人利益影響巨大,故本文試圖對此問題進行簡單的梳理。

          二、違反規制性規范等同于過錯?

          在界定公法規范與私法規范之間關系時,一般認為,公、私法規范絕非相互區隔,也并無一般的優位次序,兩者毋寧應當接軌匯流,從而在整體法秩序下相互配合,進行相互支援和相互工具化,立法者在制定公法規范時,也較少考慮到其對私法規范的體系效應,因此,此種體系效應的具體考量應由司法者自己做出評價,這里存在立法者對司法者的概括授權。{7}如果將此一般理論應用于本文所研究的問題,即違反規制性規范與過錯判定之間的關系,可以認為,規制性規范所確定的行為義務并不能在一般意義上完全取代過錯判定中的私法注意義務,司法者有必要自主評價規制性規范對過錯判定所具有的體系效應;因此,違反規制性規范并不能直接認定過錯,使得對方當事人不能舉證推翻此種認定;否則,無異于讓規制性規范中所確定的行為義務標準優位于過錯判定時的注意義務標準,司法者自主評價的可能性也就不復存在。但這個在一般意義上的演繹推論,還需要更為具體的證成理由,本部分即對此進行細致研究。

          (一)行為標準

          通常所采用的過失的判定標準是違反適當的行為標準(注意義務),因此行為標準的存在和范圍對于過失判定而言至為重要。但行為標準或多或少需要由法院在具體案件情形中進行個別認定,需要考慮諸多因素,例如受保護利益的性質和價值、行為的危險性、可期待的行為人的專業知識、損失的可預見性、所涉各方之間的密切關系和依賴關系以及預防措施和其他替代方法的現實可能和費用,而當行為人因年齡、精神病或身體殘疾或極其特殊的情況無法期待行為人執行該準則時,可予以適當調整。{8}很明顯,適當行為標準的確定對于法官而言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在一些專業領域,由于法官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根本無從判斷適當的行為標準。

          但是,幾乎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都會存在相應的規制性規范,其中有許多規定了特定的行為標準,而這些行為標準往往非常細致。由此,法官在具體情形中常常會參考規制性規范所確定的行為標準,這可以減少法官的評價困難,提高法律適用的效率;同時,這保證了法律適用的確定性,因而有助于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正義目標實現。{9}因此在判定私法上的行為標準時,德國通說認為通常也要考慮相關的規制性規范,{10}德國判例也是如此認為。{11}這對我們不無啟示,事實上,我國法院基本上就是持此種態度,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將其絕對化了。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