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污水處理的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視頻監控系統介紹
視頻監控系統通常由三部分組,由高清攝像機組成的視頻采集終端、由寬帶運營商和無線網絡組成的傳輸處理部分、由電腦或者手機客戶端組成的遠程監管部分。視頻監控系統的優越性體現在:建設過程中,施工方便迅速、監控端靈活可調、成本較低;信號傳輸過程中,能將高清圖像在不同網絡里實時傳送;使用過程中,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借助電腦或者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查看;管理過程中,可以使用賬號多級管理模式、可以在系統平臺里增加監控點,管理科學高效。
2.視頻監控系統意義
2.1對污水處理廠的意義
視頻監控系統可及時掌握來水情況。在水量方面,視頻監控系統可以配合流量計使用,及時掌握水量變化情況并且留存證據。在水質方面,很多污水廠不具備對來水水質實時監控的能力,面對來水不穩定的問題,尤其是企業偷排污水的問題無法及時掌握信息。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及時反映出進水顏色的變化,為污水廠的管理提供依據。另外,視頻監控系統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的使用,可以降低水廠的人工巡檢壓力,節約成本,而且可以根據進出水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工藝。視頻監控系統還可以增強責任意識。污水處理廠面臨著主管部門和群眾的實時監督,勢必會增強對污水處理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對生態環境負責的環保意識。
2.2對管理部門的意義
視頻監控系統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視頻監控系統等一系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逐漸將傳統的人力為主,臨場監察、現場查驗的管理模式,轉變為自動監控、同步傳輸、實時掌握動態的遠程管理模式,有效地節約了人力與成本,提高了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極大地杜絕了污水處理廠偷停偷排和超標排污現象。視頻監控系統可以提高執法效率。在譚ü程中,視頻監控系統提供的視頻和圖像可以記錄被監控水廠的實時動態,有效的預防污染事故、強化執法監督、打擊違法行為、改善環境質量。
2.5對百姓的意義
老百姓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查看所關心污水處理廠的實施畫面,了解運行情況。政府將信息公開,增加了老百姓的公眾參與熱情,并增強了環保意識。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監管;問題;建議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ity life water and 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wastewater also increases accordingly, such as no sewage scientific effective government, will be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causing serious pollution. Environment is the survival of human space, it is the basic life of human for material treasures. Once be destroyed, the direct impact on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of the sewage management, will be an integral part of an important job.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level, will directly to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mpact,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sewage disposal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This paper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upervision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upervision; Problem; suggest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自2003年6月龍崗區成立污水處理管理中心至今,龍崗區一直在探索污水處理監管的有效模式,建立了較成熟的污水處理監管體系,對規范污水處理正常運營,確保減排任務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局對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監管是基于《運營服務合同》的約定監管,合同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一切行為無法突破合同的框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更有效地監管,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合同中期評估及新的社會環境基礎上,與各污水廠運營方簽訂補充合同,將雙方的權利義務更明確化。下面是我們在監管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水廠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水質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月出水水質達標率計算方法不明確
除《深圳市橫崗污水處理廠運營監控協議書》中規定,出水水質達標率=(出水水質合格天數/當月自然天數)*100%,龍崗區其他污水廠的合同中均未對出水水質達標率做明確的定義。
目前,我局參照《深圳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質量管理辦法》中第5.2條規定對區各污水廠出水水質進行考核,考核分數由污水廠自檢分數和主管部門抽檢分數組成,考核分數大于90分為合格。該考核方法過于寬松,一般情況下,廠方自檢出水水質全部達標,即使主管部門抽檢總磷(或氨氮)6次不合格,依然高于90分的合格限。
2. 出水水質超標,但扣減細則不明確
部分合同要求出水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而《深圳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質量管理辦法》約定考核分數大于90分為合格,扣減標準不同,前者嚴后者松。部分合同規定“超標排放污水運營方無權要求支付污水處理費用,并甲方按有關環保法規處理,由深圳市龍崗區環保局征收超標準排污費”,又同時對于出水水質達標率95%以上及95%以下超標出水如何處理無明確約定。
(二) 污水廠內部管理不規范
我科日常巡查過程中,經常發現各廠都出現過耗藥量、產泥量、水質化驗數據、污泥處置情況沒按規范填寫,儀器損壞也沒有及時報告,廠區內私自燒垃圾的現象存在,原始數據存在涂改等現象,對于這些現象巡查人員均要求廠方改正,但廠方整改態度消極,監管方除了發文責令其整改外,無相應的經濟手段制約運營商。
(三)設備更新改造、報廢無規范程序
目前,各個污水處理廠已運行4~12年,設備已進入大修和更新改造的高峰期,而不同管理模式的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改造流程還有待完善。另外,有些廠廢棄物資堆積在廠里一直沒有處理,如更換下來的舊格柵等,因此需要明確具體的廢舊物資處置辦法。
二、完善水廠監管的建議
(一)關于月出水水質達標率計算方法的建議
月出水水質達標率是污水廠水質管理中的重要數據,關系著污水處理是否達標及污水處理費撥付。對比目前采用的《深圳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質量管理辦法》及《深圳市橫崗污水處理廠運營監控協議書》中兩種計算方法,采用《深圳市橫崗污水處理廠運營監控協議書》中計算方法比較合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出水水質達標率=(出水水質合格天數/當月自然天數)*100%
(二)關于出水水質不達標的違約處罰
建議盡快參照《深圳市埔地嚇、鵝公嶺、平湖、橫崗污水廠BOT特許經營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及附件》附件第四章第14條進出水水質超標、附件附錄4違約金的標準、協議第22.條缺失及違約責任等條款,與污水處理廠運營方簽訂補充協議,細化雙方的權利義務,強化監管力度。補充條款內容包括:
1、參照龍崗一包按當量扣減相應條款;
2、增加出水水質超標扣減細則;
3、出水水質合格考核分數90分標準偏低,建議提高到95分,自檢比例30%偏高,建議降到20%。當扣減出現達標率及考核分數沖突時,選擇扣減嚴格的方式扣減費用;
4、如果對按當量扣減有異議,不愿意簽補充協議,就按2006年92號文件進行扣減。(每月每單項指標扣15萬)。
5、對進水超標,出水也超標的情況,考核指標參照布吉廠臨時合同條款,按污染物去除率確定出水是否合格。對于進水不符合標準的處理按以下規定處理:
(1)運營單位發現進水超標應隨時以書面形式向主管部門報告,要求組織復檢。主管部門應在接到項目公司書面報告后十二小時內組織檢測中心對進水混合樣復檢。混合樣指12小時內監測單位到現場所取的樣品及此后每隔2小時所取樣品共計12個樣品的等比混合樣。
(2)若任一指標實測濃度值/進水標準值大于1.3持續三日以上并仍持續超標,則從第4日起,運營單位在進水持續超標期間的出水超標免責(上述天數自監測單位取樣日起計算);
(3)若1.0<任一指標實測濃度值/進水標準值≤1.3持續七日以上并仍持續超標,則從第8日起,運營單位在進水持續超標期間的出水超標免責(上述天數自監測單位取樣日起計算);
(4) 進水水質不符合進水水質標準的,運營單位仍應按謹慎運營慣例運營污水處理廠,以使污水處理廠發揮最大污水處理能力。
(三)出臺污水廠設備更新改造等實施辦法
建議出臺污水廠設備更新改造、廢舊物資處置管理實施辦法,規范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改造和廢舊物資管理。
(四)出臺相關處罰細則,規范污水廠的內部管理
關鍵詞:水處理;污染物;運行;對策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1 鞍山市城區污水處理廠總體情況
鞍山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已建成3座,其中正式運行2座,分別是西部第二污水處理廠、達道灣污水處理廠,試運行的1座,為判甲爐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的2座,為大孤山污水處理廠、寧遠污水處理廠。
鞍山市西部第二污水處理廠于2002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原設計規模為二級處理,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0萬噸,總投資18000萬元,污水處理工藝為SBR過濾,尾水排入太子河。
達道灣污水處理廠于2009年11月5日建成進行調試運行,建設規模為日處理城市生活污水20萬噸,總投資40758萬元,其中采用A/O工藝日處理10萬噸達到國家標準排放,MBR工藝日處理10萬噸可中水回用。
判甲爐污水處理廠于2008年8月正式動工,到2010年12月主要建筑物土建工程已完成,設備安裝已全部完成,正進行單機調試。4月份進行聯動試車,計劃5月份運行生產。該污水處理廠總投資1.27億元,日處理污水5萬噸。采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CAST工藝),建成后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各污水處理廠主要基本情況詳見表1。
表1 鞍山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基本情況表
3 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
2010年鞍山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生活污水3980萬噸,其中西部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1460萬噸,達道灣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2520萬噸。
2010年城區污水處理廠運行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削減、排放量情況詳見表2、表3。
表2 西部污水處理廠運行主要污染物削減情況
4 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情況
城區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染物為廢水、噪聲、廢氣、固體廢物,其中固體廢物是主要污染物,工藝部分產生固體廢物有柵渣、沙砂、污泥,其中生化污泥產生數量最大,年產生化污泥24807噸(含水量80%左右),全部定期清運至鞍山市羊耳峪廢棄物處置中心進行衛生填埋處理。
表3 達道灣處理廠運行主要污染物削減情況
5 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
由于我市目前污水處理廠存在建設投資主體單一,城市排水管網收集系統尚不完善,污水集中處理率低,現有的污水處理廠無深度脫氮措施,中水利用率低等問題,對此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5.1 結合全面實現污染減排的目標,繼續實施和盡早落實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實施
隨著工業生產的急劇擴大和城區人口的增長,排放的污染物將超過環境的承受能力。目前鞍山的3座污水處理廠(包括試運行的)尚不能完全滿足城市污水處理的需要,因此必須依據合理布局、工藝適宜、考慮長遠的原則,高標準建設污水處理廠;應科學合理采用污水處理廠提升泵房、沉砂池、二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的設計,使之節省能耗;加大在線監測系統及配套管網建設力度,確保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明確工程進度,盡早發揮減排效能。
5.2 提高污水處理深度及中水回用率,加大污水再生利用水平
鞍山現有人口345萬,人均水資源量528立方米,其中市區人均水資源量僅為95立方米,屬于重度缺水城市。目前,由于造紙廠、印染廠、垃圾處理廠等廢水色度高、可生化性差,處理難度較大,一些簡單污水處理設施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高的達標排放要求,需要提升污水二級處理能力和增設深度處理工藝,城市污水處理廠增設除氮、除磷處理單元,對高濃度有機廢水采用厭氧等工藝以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在污水經過物化生化處理后,對污水采取膜法、砂濾、消毒等深度處理工藝,進一步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質達到或優于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質,使回用水可用于工業用水、建筑用水、農田灌溉、雜用水及市政用水等,以節約城市新鮮水的用量。
5.3 開展污泥無害化集中處理,提高綜合利用水平
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從國內外目前對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情況來看,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都在80%左右,要達到含水量率低于60%很難,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標準規定,進入垃圾填埋場的污水含水率必須低于60%,由此,本文建議鞍山市統一建立一個污泥集中處置場所,接收所有含水率達到80%左右的污泥,經過處理使污泥含水率低于60%,并對污泥進行成分測定:重金屬含量高的污泥處理后運至鞍山市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重金屬含量低的,先對污泥進行濃縮脫水、消化,去除污泥中的有機物、病菌和微生物等,符合綜合利用標準的,進行堆肥處置,充分利用污泥中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
5.4 多方面開拓資金來源渠道,降低污水廠運行成本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污水處理應該在其建設經營活動中把它的價值轉化到周而復始的資金回流中,才能實現污水處理的再生產,為此要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建立由財政投入、市場補償、有償使用、合理計價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資渠道,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順利實施。同時,對污水處理廠加強管理,制訂各種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的規章制度,形成目標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原始報銷憑證、定額、定量、行政費用、成本分析等方面的考核制度。加強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對操作人員定期進行業務培訓,以減少由于使用不當導致的故障。定期查看設備運行狀況,及時排除設施毛病。由于進水水質和水量并不是十分穩定的,所以要不斷調整運行模式,使各段工序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對鼓風機、提升泵等高耗能設備,要優先選取節能低耗種類。
參考文獻
[1]張少華,韓臻.淺論加強污水處理業的成本管理[J].
關鍵詞:湟水河海東段;污水處理廠;運行;問題;對策
湟水河歷史悠久,是海東人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湟水河滋養了千千萬萬的海東人民,孕育了璀璨的河湟文化,也構筑了海東山水城市風貌的重要特征。治理湟水河、保護湟水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近年來,海東地區以改善湟水河水環境質量為目標,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等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發展現狀
湟水流經我區互助、平安、樂都、民和四縣,區內長139公里,湟水流域有全區51%的面積,承載了全區75%的人口,是全區人口政治、經濟、工業、農業發展中心。由于流域內人口相對密集,工農業生產布局集中,湟水河干支流成為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以及農村面源污染的唯一受納水體,向湟水河排放的污染物的遠遠大于河流環境容量,導致湟水河污染嚴重。
近年來,湟水流域各級政府部門把湟水河環境保護作為推動經濟轉型、促進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抓手,把加快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支持污染減排治理工程,加大城鎮污水管網配套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全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湟水河流域海東段的平安、民和、樂都、互助四縣均已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布局合理,分布均衡。于2010年投入試運營,四座污水處理場的近期設計污水處理能力均在0.5萬噸/日以上(遠期1.2萬噸以上),這些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處理水平。然而,沿湟四縣污水處理廠目前還不能按設計要求滿負荷運轉,管網覆蓋面達不到要求,污水收集處理率70%左右;污水處理費尚未開征,省級財政補助尚未落實,縣級財政困難,運行費缺口較大,人員配備不到位,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等諸多原因造成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困難,污水處理長的處理效益難以正常發揮。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不足。雖然沿湟四縣均已修建城市污水處理廠,但其高昂的運行維護管理費用是城市污水處理率低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正常的運轉資金,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轉率較低,我區污水的實際處理率遠遠低于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
截至目前,由于還處于試運行階段的多種原因,四縣均未開征污水處理費。加之我區屬欠發達地區,沿湟四縣中國家級的貧困縣就占三個,地方財力不足,維護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非常困難。各級政府在污水處理廠建設、水源地保護等方面工作上已經竭盡全力,入不敷出,下一步要維護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也將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經調查,我省及周邊城市征收標準多在0.6元/噸左右,按此標準測算,每年就算能足額收取污水處理費,依然不足以支付污水處理廠運行所需費用,運行資金缺口較大。且以其它地區收取經驗來看,污水處理費的征收難度大,收繳率較低。
(二)管網不配套,無法穩定達標排放。我區污水處理的實際情況是污水處理率低,沿湟“四縣”排水管網與廠區建設不配套,管網建設滯后,致使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低于設計處理水量,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偏低;未實現雨污分流,受雨季影響,雨污混合水量增加,超出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出現部分雨污水無法處置而直接外排,影響河流環境質量的情況;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不均衡,部分縣城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快速增長,現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有限,急需建設二期、三期污水處理工程;部分縣城為了預留發展空間,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但目前實際污水產生量不足,致使污水處理廠低負荷運轉。
(三)污泥處置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多為衛生填埋處理,隨著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迅速擴大,污泥的大量產生和消化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環境問題。沿湟四縣4座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后,每年將產生大量的污泥,龐大的污泥量將成為環境的一大負擔。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現狀看,污泥處理投資不足,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是造成污泥處理率很低的根本原因。其次,污泥排放的監管,包括控制標準、排放總量、環境影響評估和執法監督等都沒有形成規范的系統管理,致使污泥排放和處理處在一種相對滯后的狀態。
(四)技術管理水平滯后。按照我區“十二五”縣城污水處理的目標,縣城污水處理處理率達60%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20%以上。要達到這個處理水平,首先要有高效的管理隊伍和專業的技術力量作支撐,但我區污泥處理廠目前現狀是,專業人才缺乏,工作人員大多沒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專業管理和技術力量相對薄弱,遠遠不能滿足現有污水處理處置的工作需要。
三、對策及建議
一要理順運行機制。建立嚴格的監管機制,堅持政企分開,明確政府監管職責。理順運行機制,采取國有企業運行、委托經營等多種運行模式,實現污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二要多渠道解決資金問題。居民生活污水處理是一項公益事業,要從資金和項目上給予支持,積極爭取國家、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地方財政自籌資金,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工程費用、日常費用的運行。
1、嚴格執行《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明確污水處理費收繳標準和范圍,實行收支兩條線,專款專用。建立污水處理廠考核獎懲制度,以獎代補,促進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2、積極聯系有關部門召開聽證會,依法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同時,立足改革,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污水處理費收繳力度,借鑒有益的征收經驗辦法,提高污水處理費收繳率。
3、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污水處理工作,促進流域污水實行市場化運作。
4、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為水源地區污水處理及生態建設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
5、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國有土地出讓收益及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按適當比例進行補貼。
三要完善配套管網建設。配套的排水管網是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重要條件,建議對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優先安排資金建設配套管網,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同時,加大對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建設的投資,實現雨水和污水分流,保障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因管網建設范圍廣,投資大,容易引發一些社會矛盾,如征地拆遷等,運營權利難以分割清楚,社會資本難以介入,建議應由政府主導投資建設。
關鍵詞:市政污泥;調研;含水率;熱值;技術路線建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087
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以下簡稱城鎮,不含其它建制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830座,污水處理能力達1.62億立方米/日,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4000多萬噸,污泥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污泥主要來源有初沉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學污泥,濃縮了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重金屬、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質,若未能得到良好的處置,必然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污染[1]。就全國而言,僅有不到20%的污泥經過無害化處置,針對各地區污泥產量及特性的不同情況,污泥中成分及特性的分析迫在眉睫,這將影響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選擇。
本文在調研某市市政污水廠的基礎上,對其市政污泥進行取樣檢測,并提出該市市政污泥的處理處置建議。
1 調研取樣及分析方法
1.1 污泥調研取樣方法
本文調研對象為某市的大、中型(≥5萬m?/天)市政污水廠,共6家(按1#,2#……6#編號),并對其產生的污泥進行取樣分析。調研要求包括收集該6家市政污水廠污水量、污泥產量、脫水方式、脫水后污泥含水率等情況,并對出廠的市政污泥取樣2kg進行成分檢測,分析該市市政污泥的特性。
1.2 成分檢測方法
市政污泥各項目的檢測方法見表1。
2 結果及分析
2.1 污水廠調研情況
由表2可知,調研的6家污水廠中,1#,4#,5#污水廠污水來源是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的混合物,由于污泥的組成與污水來源、處理工藝、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等有關[2],則出泥中也會含有一定比例的工業污泥。污泥脫水方式采用了帶式脫水與離心脫水方式,根據普通機械脫水的效果,脫水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帶有大量結合水,且污泥結構疏松,有巨大表面積與高度親水性[3],還需進一步對污泥進行穩定化與無害化處理。
2.2 污泥浸出重金屬含量結果及分析
將污水廠污泥樣品按照《固體廢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蕩法》(HJ557-2010)對污泥進行浸出重金屬檢測,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選取的6家污水處理廠出廠污泥浸出重金屬含量相差不大,其中浸出量較大的元素是鋅、鎳、銅,但均低于《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與《城鎮污水處理 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用泥質》(GB/T 24602-2009)。
2.3 污泥中的元素與熱值分析
對6家市政污水廠的污泥進行取樣,對污泥中的元素及熱值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見表4。
注:按照Dulong公式進行計算:
高位發熱量:34000×C/100+14300×(H-O/8)+10500×S/100
低位發熱量:高位熱值-2500×(9H/100+W/100)
由表4可知,碳、氫元素的含量越高,污泥的熱值也越高,這與馬蜀等人得出的結論相似,污泥中的碳、氫、氧、氮、硫決定了污泥的燃燒特性與熱值[4]。污泥含水率的加權平均值為85.2%,而污泥中的水分是污水處理廠污泥熱值的重要影響因素,當污泥含水率達到79.9 %時,其熱值將全部用于污泥水分的蒸發,能量損失達到100%[5]。若污泥最終處置采用焚燒方式,應進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
由圖1可知,計算的污泥低位干基熱值與測試值結果相近。其中,1#、4#和5#污泥熱值低于加權平均值,這是由于這些市政污水廠中混入了不同比例的機加工及光電子生產廢水,對污水廠污泥的熱值產生了負影響。污泥熱值測試值的加權平均值為1.36×104 kJ/kg,而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污泥干基熱值均值為11850 kJ/kg,該市的污泥低溫干基熱值較高于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污泥,而且高于右江礦區的褐煤熱值實測值1.21×104 kJ/kg[6]。但是,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污泥干基熱值均值在15257~19019 kJ/kg[7],該市污泥的干基熱值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低了10.9%~28.5%。
3 污泥處理處置工藝路線建議
根據孔祥娟等人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究[8],關于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混合污泥建議采用的處理處置方案有:熱干化+焚燒,工業窯爐協同焚燒,石灰穩定+填埋,深度脫水+填埋。其中,填埋處置方式由于場地的使用條件,及對周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污泥填埋處置在中國的應用將受到限制[9]。
根據表4中污泥低位干基熱值的測試值,將污泥含水率降至55%時,污泥熱值均值可達到6120 kJ/kg,滿足《城鎮污水處理 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用泥質》(GB/T 24602-2009)中污泥自持燃燒低位熱值5000 kJ/kg以上的要求,可采用降低污泥含水率后焚燒的工藝路線,污泥焚燒工藝能實現徹底的減量化,使污泥減量化達90%,建議采用熱干化+焚燒或協同焚燒的處置方式。
4 結論
(1)該市6家污水廠以生活污水的處理為主,出廠污泥浸出重金屬含量均低于《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c《城鎮污水處理 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用泥質》(GB/T 24602-2009);(2)污泥中的水分是污水處理廠污泥熱值的重要影響因素,該省市污泥含水率的加權平均值為85.2%,應進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3)污泥熱值測試值的加權平均值為1.36×104 kJ/kg,高于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污泥熱值,建議將污泥干化后采用焚燒或協同焚燒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4)建議增加對該市污泥重金屬總量的檢測,分析污泥中的重金屬形態分布特征,評價污泥進行土地利用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王云江.市政工程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李艷霞,陳同斌,羅維等.中國城市污泥有機質及養分含量與土地利用[J].生態學報,2003,23(11):2464-2474.
[3] 郭廣慧.我國城市污泥中養分和重金屬含量及農用潛力分析[D]. 西南大學,2007.
[4]馬蜀,高旭,郭勁松.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的元素含量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07,23(19):60-63.
[5]陳萌,韓大偉,吉芳英等.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熱值及影響因素分析[J].給水排水,2008,34(04):37-40.
[6]崔鳳海.中國主要褐煤礦區高位發熱量的計算[J].潔凈煤技術, 2003,9(04):47-49.
[7]蔡璐,陳同斌,高定等.中國大中型城市的城市污泥熱值分析[J]. 中國給水排水,2010,26(1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