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安全法基本方針

      安全法基本方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第1篇

      第一分公司2006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樹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員工的安全思想意識,按照上級有關部門安全生產文件精神,結合我司的實際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要明確安全生產職責用法規統領頭腦。

      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基本方針,2006年為實現安全生產少事故、無事故這一目標,要繼續深入地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要通過學習領會其精神實質,用政策統領全體職工的頭腦,用法規規范分公司的安全生產行為,要明確安全生產職責,建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從分公司經理、副經理、安檢員、財務、站務、機修、駕乘、門衛等人員落實安全生產職責。同時要制定出保證措施跟蹤問效確保安全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要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實行合同管理。

      2006年安全生產仍堅持總公司有關規定,“誰主管誰負責,上下責任連帶利益風險互掛”的原則。分公司貫徹執行安全生產防范工作實行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負總責主抓,分管領導向正職負責積極配合側重抓,其余管理成員積極圍繞中心協同抓。年初要與全體員工簽安全生產責任狀,為保證2006年安全生產目標的如期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制定事故、搶險、抗臺防汛等應急救援預案,預防措施要得力科學。

      2006年按上級主管部門及總公司的要求制定出事故、搶險、抗臺防汛等應急救援預案,并制定出科學的應急體系,組織機構,職責,責任追究及要求到位到人,目標任務細化、量化達到上級主管部門及總公司的要求的標準。

      五、堅持安全例會、安全教育制度,加大安全監察力度。

      每月至少對員工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對特殊工種重點崗位的員工重點教育,反復教育,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安全教育由分公司經理主抓,要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高安全防范自我防護能力和素質,杜絕事故這一根本目的。要加大安全監察力度,一是對分公司內部實行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制度,指定專人建立事故隱患檔案,事故隱患早發現早排除,責任措施到人。二是對交通事故隱患實行定領導、定管理、定車組,落實考核目標獎罰措施,工資與風險緊密掛勾,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以實現分公司交通事故少發生、不發生的交通安全目標。

      六、加強消防檢查監督工作,維護人身、設備安全。

      消防工作歷來是保衛工作的重點,過去經過大量的工作,未發生過大的火險隱患,我們將在06年的工作中,切實加強消防檢查和宣傳工作,其中將集中開展一到兩次消防培訓和演練,以提高員工的消防意識和防范能力。

      要搞好消防器材的檢查、保養、維護工作,及時對設備進行檢測,對不符合條件的設備及時予以整改,以保證足夠的滅火器材,應付突發事件。

      七、搞好防汛工作,確保公司財產安全。

      在06年的工作中,分公司將配合有關部門及總公司加強防汛工作,進行一次防汛演習,充分做到人員關鍵時刻拉上去,確保正常的生產經營。

      八、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活動。

      組織員工積極參加總公司組織的各種安全生產活動:“春運生產安全學習”、“安全月生產競賽”、“安康杯”、“11.9消防防火演練”等。讓全體員工在學習活動中使“安全”二字緊入心中,以此在日常的營運生產中確保安全,保證正常的營運生產工作。

      九、準時、按時、順利完成各項運輸任務。

      嚴格按照總公司對運輸任務工作要求、特點,以制定具體安全生產方案,加強運輸安全管理,保證運輸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春運”、“兩會”期間及“五一”、“十一”黃金周的運輸任務。

      十、開展上級部門臨時布置的安全生產活動。

      公交第一分公司

      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第2篇

      【關鍵詞】施工安全;安全第一;安全事故;安全管理

      1.概述

      1.1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法律形式確立的這個方針,是整個安全生產活動的指導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勞動保護的基本方針。

      1.2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前提

      事故一旦發生,其后果就無法挽回,防患于未然,把預防措施落到實處,從思想上給予重視,從物質上給予有力保障,在組織機構、安全責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監督管理以及勞動保護、施工現場、環境衛生各方面都對事故預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視,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的重要內容,各級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建設企業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重要步驟,也是企業能夠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1.3安全生產現狀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工程建設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基本建設規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工期安排緊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術風險日益突出,建設工程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建筑施工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建筑施工領域的這些新變化,使安全生產和監管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建筑行業為高風險行業,難免在生產建設過程發生安全事故。近年來,隨著建設項目的大量開發,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令人憂心。所以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從人力、物力、安全監督檢查等方面加大安全預防措施的投入,減少事故發生,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2.建筑施工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產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還比較淡薄;二是對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還不夠得力,有的責任沒有真正落實,措施沒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業經營規模擴大和建筑施工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嚴,管理粗放;四是一線操作人員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較差。

      3.預防為主,在條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內容

      3.1 招標文件及其相應的合同條款中,應當對施工安全生產措施提出明確和具體的要求。招標文件中應要求投標人在報價時針對施工安全措施進行單獨報價。

      3.2 投標文件中除施工現場的總體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技術方案和組織措施都必須分別配以相對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必要的計算書,明確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責任人和崗位職責,制定緊急情況的處理預案,特殊專業工程還應制訂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等等;投標人的投標價格中應就安全措施進行單獨列項報價,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投標人必須在“措施項目”中就安全措施單獨列項進行報價。

      3.3 評標辦法中,對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內容,把對安全保證措施的評審作為技術標評審的重要內容,并設立安全保證措施評審的合格標準,投標人的安全保證措施不能達到招標文件規定的合格標準的,應作為廢標條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評審。

      4.加強日常管理

      4.1 監管的方式手段要改變。一是要主動出擊,建立稽查、巡查隊伍,無論是在建工程項目還是拆除項目,無論辦了手續的項目還是沒有辦手續的項目,無論是普通區域的工程還是開發區、高教園區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盤納入監管范圍;二是要抓住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監管要針對出了問題的企業,出了問題的地區,讓有安全問題的企業、工程項目不得安寧;三是要改變單一的運動式檢查,從重點監督檢查企業施工實體安全,轉變為重點監督檢查企業安全責任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以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落實和執行情況。

      4.2 建立建筑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安全信用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大力獎勵和表彰安全生產工作突出的企業和個人,嚴肅查處重大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公布企業安全生產不良信息記錄。

      4.3 要重視科技進步,積極推廣和運用安全適用的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建立危及安全生產的工藝、設備的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制度,經濟發達地區要率先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

      4.4 要進一步充實、優化、整合建筑監管資源,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不該管的事項,交由公民、市場和社會去處理和運作,改變重審批、輕監管的管理方式,將有限的監管資源調整到直接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方面,特別是調整到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方面。

      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第3篇

      2016年12月20日,山東海陽核電站按照國家核安全法規及核安全監管部門的要求,舉行了首次裝料前的場內綜合核應急演習,以驗證核電廠在各類極端狀態下的綜合應急響應能力。

      這次演習持續時間長達5小時,參演人員達300余人,內容涵蓋場內核應急計劃規定的絕大部分應急響應行動,是核電首次裝料許可的必要條件之一。

      “核應急是確保核安全的最后屏障和終極底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姚斌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專訪時表示,核事故的特征是小概率、高風險,決定了核應急工作必須要常備不懈、反應及時,更重要的是能夠“戰之有效”。

      核應急是為控制核事故、緩解核事故、減輕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行動。中國以法律法規和政府文件的形式,規定了國家核應急工作的基本方針為: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統一指揮、大力協同,保護公眾、保護環境。同時還要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軍地協同,快速反應、科學處置的基本工作原則。

      頂層設計拉動體系建設

      自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全球談核色變。

      姚斌表示,核事故可能會帶來嚴重后果且事關重大、涉及全局,在平時的核應急能力建設中,不僅要做到有準備、有預案,還要考慮如何引導民眾樹立起對核應急工作的科學認識,不因核事故的負面影響而對核應急工作諱疾忌醫。

      自“十二五”以來,中國的核應急工作已取得了多方面進展:在核應急理念和方針政策等方面實現了重大創新,在頂層設計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國核安全觀,為做好核應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當前,中國核能事業的發展已進入體系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核應急工作的任務艱巨、責任重大。2013年,國務院批準并了新版《國家核應急預案》,作為中國應對處置核事故的總綱領和基礎性工作文件。這是在2005年版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國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理論和普遍規律的基礎上,根據核應急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總結吸納了近年來的實踐經驗,特別是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應對經驗,反復求證各方意見后修訂而成。

      它的修訂不僅對核應急準備與響應的組織體系、核應急指揮與協調機制、核事故應急響分級、核事故后恢復行動、應急準備與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規定,還對各級政府部門和核設施營運單位各自的應急預案提出了新的修訂要求,從而形成了相互配套銜接的核應急預案體系。

      除此之外,還制定并了近50部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制度規范;設立8個國家級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25支救援分隊和3個培訓基地以及籌建一支320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建成覆蓋全國的核與輻射應急監測、核應急醫學救治、地震監測等網絡;組織實施“神盾-2015”國家核應急聯合演習;中國首部涉核白皮書《中國的核應急》等等,涉及領域包括,核應急法律體系、預案體系、組織體系、救援體系、技術支持體系。 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姚斌說中國核應急工作已取得多方面進展。

      從目前中國核應急的組織體系上來看,已建立起在國務院領導下的國家、省(區、市)、核設施營運單位三級的管理結構,實行由國家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其中,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的核事故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省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核事故場外應急工作的主體;核設施營運單位是場內應急工作的主體,其所屬集團公司(院)負有領導協調責任。

      國家級救援隊

      當核應急的響應需要啟動時,這套體系如何順暢運行?

      一方面要實施縱深防御,前移核應急關口,多重屏障強化核電安全,防止事故與減輕事故后果。另一方面要實行分級響應,參照國際原子能機構核事故事件分級表,根據核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及輻射后果影響范圍,確定核事故級別。同時根據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實施從緩解控制事故到實施去污洗消和醫療救治等9項全部或部分響應行動。

      核應急狀態分為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場區應急、場外應急,分別對應Ⅳ級響應到Ⅰ級響應。前三級響應,主要針對場區范圍內的應急需要組織實施。當出現或可能出現向環境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事故后果超越場區邊界、可能嚴重危及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時,進入場外應急,啟動Ⅰ級響應。

      2016年5月24日,經過近3年的醞釀后,中國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正式組建,共320人,包括指揮協調與技術支持模塊、突擊搶險模塊、工程搶險模塊、應急監測與輻射防護模塊、去污洗消模塊、醫學救援模塊。中國核應急救援隊訓練基地由事故場景模擬訓練基地、操作技能訓練基地、理論教學基地3部分構成。

      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第4篇

      論文關鍵詞 食品安全 風險分析 比較行政法

      近期,中央電視臺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報道,對食品安全亂象進行跟蹤報道,食品安全問題又引起廣泛關注。據中國新聞網2013年6月17日報道,實施四年的我國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將啟動修改,治亂用重典,加大食品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成為此次修法過程中公眾關注的焦點。 與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鄰國日本長期擁有“食品安全的神話”,鑒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傳承性,日本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鑒。

      縱觀各國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都是在規定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機構的組成和職責、進行風險分析的情形、風險分析的具體程序等等,這些內容主要屬于行政法的范疇。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視野下,比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是指通過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各種生物、物理和化學危害進行評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風險特征,并在參考了各種相關因素后,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的過程。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定義,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由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三部分構成的完整體系。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作為風險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食品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應當遵循客觀規律,運用科學方法,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得出風險評估結果,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它以科學為基礎,每一環節都是依據科學研究結論,而不是某個人的主觀臆斷,具有顯著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第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專業性和獨立性。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由醫學、農業、食品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為了確保風險評估結果科學客觀,很多國家都實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相分離,提高風險評估機構的獨立性。風險管理則由專門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從而使風險分析制度具有了較強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在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下誕生的,很多國家也是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危機下建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這就要求它不僅要從客觀上保障食品的安全,還要從心理上重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非常強調分析過程的公開和透明,通過多種方式積極與社會公眾加強風險交流。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和問題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但是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尚不完善,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一)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

      在風險評估方面,農業部成立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是對農產品質量進行風險評估的最高學術和咨詢機構。衛生部組建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承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交流。2011年10月13日,籌備三年之久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業技術機構。

      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國實行的是分段監管體制: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承擔綜合協調職責;國家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在風險交流方面,我國對其重視不夠,相關法律規定多為原則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存在的問題

      1.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根據現行法律,農業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衛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并舉辦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三個機構性質和職責相似,人員結構基本一致,但卻屬于不同的部門。造成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影響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進行。

      2.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機構合一受到質疑。我國現在承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機構大多由風險管理部門組織,使得其提交的風險數據或決策建議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響的嫌疑,加之風險交流工作滯后,使公眾對風險評估結論的真實可靠性產生了質疑,從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部門協調性差。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模式,由衛生部、農業部、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共同承擔。但是現實中各部門溝通協調性較差,互相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十幾個部門管不了一桌菜”的尷尬局面。

      4.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落后。盡管我國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都要求加強風險交流,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關于乳品安全標準的爭論更證明了這一點。衛生部2010年3月頒布的乳品安全標準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鮮乳菌落總數允許每毫升200萬個,而此前的1986年標準分別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過50萬個。難怪媒體驚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認為乳品新標準是以保護奶農為借口,被個別大企業綁架的標準。面對公眾的強烈質疑,衛生部只解釋道:標準符合中國國情和產業實際,引發人們強烈不滿,更突顯出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考察

      為應對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進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對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也進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據國內外食品安全形勢發展需求,在2003年頒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確了制定與實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針是采用風險分析手段:第一,風險評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當對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響人體健康的生物、化學、物理上的因素,進行影響人體健康的評估。第二,風險管理。為了防止、抑制攝取食品對人身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應考慮國民飲食習慣等因素,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風險溝通。為了將國民的意見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向國民提供相關政策信息,為其提供陳述意見的機會,并促進相關單位、人員相互之間交換信息和意見。

      為了適應新的食品安全形勢,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衛生法》也于2006年進行了修改。該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質量安全與衛生的重要法典,對幾乎所有食品都有詳細的規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劑、器具和食品包裝的標準和規格等。此外,日本政府還對《農林水產省設置法》進行部分修改,把風險管理部門從產業振興部門分離出來,并予以強化,成立產業·消費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管理機構

      為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內閣府增設食品安全委員會,與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共同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隸屬于內閣府,是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機構,主要職能是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等風險管理機構進行勸告和監督。厚生勞動省作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主要對進出口及國內市場的食品衛生實施監管。另外,隨著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建立,厚生勞動省的職能已由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并舉轉變為單純的風險管理。農林水產省主要負責對生鮮農產品的監管,它與厚生勞動省的區別在于側重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階段進行風險管理。

      四、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通過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現狀的分析,對比鄰國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經驗,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

      (一)整合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

      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整合,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衛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門負責監督、審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二)實現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的分離

      在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基礎上,我國應當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改革,實現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構的分離。由新成立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工作,把風險評估機構從風險管理部門分離出來,直屬于國務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獨立性。

      (三)強化各風險管理部門的協作

      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因此,必須加強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以免出現監管漏洞或交叉重復。首先,我們應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完善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各監管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分工,切實履行職責。其次,在各部門設立專門溝通窗口,建立相互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及時互通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安全法基本方針范文第5篇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3)09-029-02

      近期,中央電視臺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報道,對食品安全亂象進行跟蹤報道,食品安全問題又引起廣泛關注。據中國新聞網2013年6月17日報道,實施四年的我國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將啟動修改,治亂用重典,加大食品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成為此次修法過程中公眾關注的焦點。 與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鄰國日本長期擁有“食品安全的神話”,鑒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傳承性,日本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鑒。

      縱觀各國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都是在規定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機構的組成和職責、進行風險分析的情形、風險分析的具體程序等等,這些內容主要屬于行政法的范疇。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視野下,比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是指通過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各種生物、物理和化學危害進行評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風險特征,并在參考了各種相關因素后,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的過程。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定義,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由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三部分構成的完整體系。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作為風險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食品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應當遵循客觀規律,運用科學方法,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得出風險評估結果,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它以科學為基礎,每一環節都是依據科學研究結論,而不是某個人的主觀臆斷,具有顯著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第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專業性和獨立性。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由醫學、農業、食品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為了確保風險評估結果科學客觀,很多國家都實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相分離,提高風險評估機構的獨立性。風險管理則由專門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從而使風險分析制度具有了較強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在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下誕生的,很多國家也是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危機下建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這就要求它不僅要從客觀上保障食品的安全,還要從心理上重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非常強調分析過程的公開和透明,通過多種方式積極與社會公眾加強風險交流。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和問題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但是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尚不完善,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一)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

      在風險評估方面,農業部成立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是對農產品質量進行風險評估的最高學術和咨詢機構。衛生部組建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承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交流。2011年10月13日,籌備三年之久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業技術機構。

      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國實行的是分段監管體制: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承擔綜合協調職責;國家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在風險交流方面,我國對其重視不夠,相關法律規定多為原則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存在的問題

      1.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根據現行法律,農業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衛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并舉辦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三個機構性質和職責相似,人員結構基本一致,但卻屬于不同的部門。造成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影響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進行。

      2.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機構合一受到質疑。我國現在承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機構大多由風險管理部門組織,使得其提交的風險數據或決策建議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響的嫌疑,加之風險交流工作滯后,使公眾對風險評估結論的真實可靠性產生了質疑,從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部門協調性差。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模式,由衛生部、農業部、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共同承擔。但是現實中各部門溝通協調性較差,互相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十幾個部門管不了一桌菜”的尷尬局面。

      4.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落后。盡管我國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都要求加強風險交流,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關于乳品安全標準的爭論更證明了這一點。衛生部2010年3月頒布的乳品安全標準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鮮乳菌落總數允許每毫升200萬個,而此前的1986年標準分別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過50萬個。難怪媒體驚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認為乳品新標準是以保護奶農為借口,被個別大企業綁架的標準。面對公眾的強烈質疑,衛生部只解釋道:標準符合中國國情和產業實際,引發人們強烈不滿,更突顯出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考察

      為應對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進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對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也進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 品安全風險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據國內外食品安全形勢發展需求,在2003年頒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確了制定與實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針是采用風險分析手段:第一,風險評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當對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響人體健康的生物、化學、物理上的因素,進行影響人體健康的評估。第二,風險管理。為了防止、抑制攝取食品對人身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應考慮國民飲食習慣等因素,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風險溝通。為了將國民的意見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向國民提供相關政策信息,為其提供陳述意見的機會,并促進相關單位、人員相互之間交換信息和意見。

      為了適應新的食品安全形勢,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衛生法》也于2006年進行了修改。該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質量安全與衛生的重要法典,對幾乎所有食品都有詳細的規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劑、器具和食品包裝的標準和規格等。此外,日本政府還對《農林水產省設置法》進行部分修改,把風險管理部門從產業振興部門分離出來,并予以強化,成立產業·消費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管理機構

      為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內閣府增設食品安全委員會,與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共同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隸屬于內閣府,是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機構,主要職能是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等風險管理機構進行勸告和監督。厚生勞動省作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主要對進出口及國內市場的食品衛生實施監管。另外,隨著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建立,厚生勞動省的職能已由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并舉轉變為單純的風險管理。農林水產省主要負責對生鮮農產品的監管,它與厚生勞動省的區別在于側重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階段進行風險管理。

      四、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通過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現狀的分析,對比鄰國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經驗,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

      (一)整合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

      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整合,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衛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門負責監督、審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二)實現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的分離

      在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基礎上,我國應當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改革,實現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構的分離。由新成立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工作,把風險評估機構從風險管理部門分離出來,直屬于國務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獨立性。

      (三)強化各風險管理部門的協作

      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因此,必須加強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以免出現監管漏洞或交叉重復。首先,我們應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完善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各監管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分工,切實履行職責。其次,在各部門設立專門溝通窗口,建立相互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及時互通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四)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構都應當切實加強風險交流工作,建立暢通的風險交流渠道。首先,可以利用網絡、熱線公布風險信息或風險評估結果,使公眾及時獲取可靠的科學信息;其次,吸納消費者代表參加風險分析過程,消費者代表的加入有助于促使專家重視食品的安全性,增加公眾對風險分析結果的信任。最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風險管理機構應當理性面對媒體,及時召開新聞會,公布相關風險信息或風險評估結果,防止個別媒體借機炒作。

      注釋:

      魏銘言.最嚴食品安全法力爭年內完成修訂如何重典治亂.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6/17/content_20580695.htm.2013-06-19.

      孟勇.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發展與應用.大眾標準化.2011(S2).49-50.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http://chinafoodsafety.net/newslist/newslist.jsp?anniu=Introduction.2013-06-20.

      周雪.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7.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