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鄉鎮生態環保

      鄉鎮生態環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鄉鎮生態環保

      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第1篇

       

      額爾和辦事處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自2016年開展工作以來一直緊緊圍繞著旗委、旗政府的指導精神扎實開展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主要是退耕還林工作。

      額爾和辦事處2016年共退耕林地7497.9畝、退耕草地2294.7畝,強制恢復生態2411.3畝。2016年額爾和辦事處造林總任務4570畝,春季已造林574畝,剩余造林任務已對外發包,承包商正在積極籌措中。2017年額爾和辦事處2003年—2010年退耕任務7308畝,至今已經退耕 畝。并且在每村成立20畝退耕地作為貧困戶生產使用。

      為加快額爾和辦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的開展與順利進行。額爾和辦事處領導班子成員多次開會研究力爭對此項工作進行多角度擴展、立體化覆蓋。

      一、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宣傳退耕還林政策,例如宣傳單、宣傳標語、宣傳車等形式。提高村民對退耕還林政策的認識、理解,打消了村民的顧慮。加大了村民對退耕還林的積極性。促使我辦事處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退耕成果的鞏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為保證造林施工工作能夠在最佳時間內進行,辦事處領導研究實行分片管理制度,責任落實到人。確保造林施工的順利進行。并把退耕還林、還草結合。擴大退耕后地塊的中草藥種植面積。有力的保障了退耕后地塊的管護。

      三、督促造林工作進度,額爾和辦事處成立造林工作領導小組,整合旗、鄉、村三級人力成立工作組,負責統籌協調造林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廣泛發動群眾,動員一切力量參與到秋季造林工作中。

      四、嚴把造林質量關,額爾和辦事處堅持做到數量與質量、栽植與管理并重,做到植樹造林與保護管理“兩手抓”。避免出現“邊造邊毀”的現象。積極的建立林木管理的長效機制。在提高數量的同時嚴把質量關,把質量標準作為造林的重要指標,做到切實提高造林植樹的存活率。

      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第2篇

      一、提高思想認識。根據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財建號文件精神,國家將對通過生態示范建設標準的村鎮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的政策。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國家、省級生態鄉鎮(村)的申報工作,為我縣創建省級生態縣創造有利條件。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生態鄉鎮、生態村申報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全程跟蹤落實。根據省環保廳《關于加強我省生態示范創建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對照創建省級生態縣標準,各鄉(鎮)均應申報省級生態鄉鎮,同時每個鄉(鎮)還應申報1—2個省級生態村,條件較好的可多申報。已獲得省級生態鄉鎮或生態村命名的單位,應積極申報國家級生態鄉鎮或生態村。

      三、落實工作措施。各鄉(鎮)、各有關部門應結合統籌城鄉發展工作,按照省級生態鄉鎮和生態村考核驗收標準的內容要求,切實抓好農村環境整治、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清潔能源建設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防治等農村生態環保工作建設。

      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第3篇

      為進一步改善我市環境質量,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依據國家、省、市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按照《*市2010年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先導,以污染減排為主線,以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為重點,著力實施以“洗城凈天”和“清流凈水”為主要內容的“碧水藍天”行動計劃,扎實開展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年活動,確保全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構建和諧生態*奠定環境基礎。

      二、主要工作目標

      ----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總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25.7%,控制在10710噸以內;二氧化硫排放量總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35.9%,控制在4173噸以內。圓滿完成我市“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

      ----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力爭達到318天;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控制在0.093mg/m3以下;降塵量力爭低于21噸/平方公里·月,降塵量年均值比2009年下降6%。

      ----西泄洪渠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控制在130毫克/升以內;城區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在96%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控制在60分貝以內;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控制在70分貝以內。

      ----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工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得到安全處置。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大氣環境整治

      圍繞“碧水藍天”行動計劃,在鞏固2009年“洗城凈天”全民大會戰成果的基礎上,拓展活動的時間和范圍,在全市實施貫穿全年的“洗城凈天”工程,充分調動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力量,群策群力,確保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1.市環保局牽頭,各鄉鎮、建設局配合,按照“雙三十”承諾目標要求,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煙粉塵的減排任務。

      2.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6月底前完成轄區內水泥、瀝青混凝土攪拌站綜合治理工作。

      3.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按照《*市大氣污染控制示范區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對轄區內大氣監測點位周邊4平方公里區域繼續開展專項治理。

      4.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3月底前完成轄區內所有水泥粉磨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

      5.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加強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對燃煤電廠在用燃煤鍋爐、10噸以上鍋爐和年燃煤量5000噸以上的窯爐進行脫硫除塵治理,20噸以上(含20噸)鍋爐安裝煙塵和二氧化硫自動監測設施,并與*市環保局聯網。

      6.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開展石環公路兩側違法企業環境整治行動,徹底取締小化工、洗浴燃煤小鍋爐。

      7.市工促局牽頭,環保局配合,2010年推廣使用優質低硫煤25萬噸。

      8.市政府辦牽頭,環保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公用事業局、教育局、各鄉鎮具體負責實施,加強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垃圾無積存;道路、庭院、樓房、車身、樹葉無塵土;工地圍擋、拆遷灑水、砂土覆蓋、物料棚化、路面硬化、路邊綠化和學校操場綠化分別達到100%”的工作標準,進一步開展垃圾清除、道路清洗、工地抑塵、庭院保潔工作。

      9.市環保局牽頭,交通局、城管局、建設局、公用事業局配合繼續實施空氣質量預警調控應急方案。

      10.市秸稈辦牽頭,有關部門、各鄉鎮配合,嚴格落實秸稈禁燒各項制度,力爭在夏秋兩季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11.市公安局牽頭,環保局配合,繼續開展機動車尾氣治理。所有參加安全技術檢驗的車輛必須先進行排氣污染檢測,符合排放標準的由環保部門發放機動車排氣達標標志,排氣不合格的,公安局對車輛不予年檢。

      (二)水環境整治

      圍繞“碧水藍天”行動計劃,大力實施以“水源地保護與管理、排污企業監管、污水處理廠建設與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清流凈水”工程,確保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1.市環保局牽頭,建設局、有關鄉鎮配合,按照“雙三十”承諾目標要求,完成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的減排任務。

      2.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負責實施,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設立直接排污口。

      3.市環保局牽頭,畜牧局配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6月底前在水源地保護區內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并進行嚴格環境監管。

      4.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確保排水單位入河排污口水質COD濃度控制在130毫克/升以內;對直接排入河流水質COD濃度超過130毫克/升的企業,責令停產治理。

      5.市環保局牽頭,各鄉鎮配合,按照“園區向城鎮集中,企業向園區集中”的原則,新建化工、制藥、印染、制革、釀造、制漿造紙及涉及重金屬排放等水污染較重的建設項目,必須進入已進行規劃環評的工業集中區。

      6.市環保局負責,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企業廢水排放管理意見》,進一步規范企業廢水無組織排放行為。

      7.市建設局負責,強力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確保已經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進水口、出水口COD自動監控裝置正常運行;污水處理廠于年底前全部完成中控室建設。

      8.市環保局負責,全面整治制漿造紙企業。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市所有廢水未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制漿造紙企業,廢水排放執行《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8)特別排放限值,達不到標準的一律停產治理。

      (三)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1.市環保局牽頭,交通局、工商局、安監局配合,進一步規范危險廢物管理工作,加強對危險物產生、經營、儲運和處置企業的監管。加強對危險廢物產生、收集、運輸、利用、存放、處置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的管理。

      2.市衛生局負責,加大對醫療單位廢物處理、處置的監管力度。各醫院的醫療廢物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3.市城管局負責,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4.市環保局牽頭,獲鹿鎮配合,進一步規范峽石溝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管理,規范排污口并安裝COD自動監測儀,同時與市環保局聯網,確保3月底前垃圾滲濾液排放達到國家《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控制標準》要求。

      5.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對拆除機立窯中的廢舊、閑置放射源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及時處置廢舊、閑置放射源。

      (四)噪聲污染防治

      1.市環保局負責,加強對城區夜間建筑施工的管理,加大建筑施工噪聲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2.市公安局負責,加強社會生活噪聲和交通運輸噪聲的管理。在高考、中考等特殊時期,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產生噪聲污染活動。

      (五)生態環境建設

      1.市環保局牽頭,建設局配合,按照生態市建設規劃要求,全面啟動生態市的建設,山尹村鎮、寺家莊鎮、白*鄉、黃壁莊鎮、上寨鄉年內完成小城鎮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2.市環保局牽頭,有關鄉鎮配合,3月底前完成北故城村、東焦東隊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建設。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教育,扎實推進環境宣傳教育“十百千”試點工程。開展綠色信貸工作。

      3.市農業局牽頭,環保局配合,加強農村土地面源污染監管,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

      4.市環保局牽頭,各鄉鎮、有關部門配合,結合環保專項行動,加強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以及污染物排放情況的執法檢查,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

      5.市環保局牽頭,畜牧局、有關鄉鎮配合,積極推廣生態養豬經驗,建設3至5個生態養豬示范點。

      6.市環保局牽頭,畜牧局、商務局,工商局配合,加強對牲畜屠宰行業污染治理及設施運行情況的監督和管理,防止屠宰行業污染。

      7.環保局牽頭,大河鎮負責落實,積極推進生態示范區、環境優美城鎮創建活動。曲寨村10月底前完成國家級生態村創建工作。

      8.市環保局牽頭,文明辦、教育局、建設局、旅游局、衛生局配合,繼續抓好綠色創建工作,年內創建5家縣級“五綠”單位。

      9.市林業局負責,10月底前,完成上級下達的森林覆蓋率凈增量目標任務。

      10.市國土局負責,積極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新建和改、擴建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與保證金繳納率達到80%,生產礦山達到50%。

      11.市國土局、林業局牽頭,有關鄉鎮負責,加快對西部山區的生態恢復工作,國土局負責山體的生態恢復工作,林業局負責對山區的植樹和綠化工作,有關鄉鎮負責山區生態恢復工作的協調和具體落實。

      (六)環境監管與能力建設

      1.市環保局負責,建立健全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機構,提高環境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

      2.市環保局負責,加強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嚴把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關;加強建設項目后期監督管理,對違反“三同時”的建設項目堅決依法進行處罰;加強放射源安全管理,確保輻射環境安全。

      3.市環保局牽頭,監察局、安監局、供電局、工商局、發改局、司法局、建設局配合,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危害身體健康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繼續開展重金屬和“兩高一資”等行業的專項檢查。

      4.市環保局負責,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確保排污費依法足額征收。

      5.市環保局牽頭,局配合,加強環境處置力度,調解處理好重點案件、突發事件、跨區域污染案件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案件接轉率100%,辦結率100%,反饋率100%,群眾滿意率90%以上。

      6、市環保局負責,繼續開展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7.市環保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完成《*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四、保證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調度指揮,定期召開例會研究解決階段性重大問題,指導工作的開展。各鄉鎮、各部門要將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部置,狠抓落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每一項環保重點工作深入推進。

      (二)嚴格檢查考核。繼續將環保工作完成情況作為對各鄉鎮、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市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監察局、政府督查室等部門,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結合的方法對各有關單位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重要環境問題要掛牌跟蹤督辦,到期要帳。對達不到任務要求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對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工作懈怠、拖沓致使任務完不成的,要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行政領導責任,因失職、瀆職造成惡劣影響的,要依法處理。

      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 , 保護措施

      【 abstract 】 with the local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s, huaihua city crane economic obtained fas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town enterprise in the rapid rise of the early 90 s, the rural areas face changes greatly, the farmers' living standard, and living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greatly. In this pape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lif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effect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 key words 】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81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 言

      長期以來,由于片面強調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活污染、鄉鎮企業污染等造成的自然生態破壞日趨嚴重,加上城區擴張對農村資源的掠奪,使得農村原來豐富的自然資源遭受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造成了農村土壤、水體、大氣的嚴重污染。因此,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不僅是為人類保留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實現鶴城區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1、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1、1農村傳統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鶴城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上屬山區,全區農村轄8個鄉鎮和1個旅游度假區,93個行政村,農業總人口10.8萬人。農村能源使用上仍處于傳統落后的狀態,廣大農民生活主要還是靠薪材、秸桿和散煤等作燃料。近幾年來,政府雖然也在推廣擔倡清潔新型能源,但由于全區農村能源建設工作起步太晚,基礎較差,僅靠農民自籌資金和地方財政微薄資金支持,發展速度十分緩慢,到目前為止,全區共推廣沼氣池2381戶,戶比例僅9.8%。并且農村能源工作還主要停留在推廣省材灶、省煤灶階段,以致農村亂確亂伐、亂開亂挖的現象比較嚴重,造成大量森林植被、山地礦藏被破壞,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1、2農業生產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破壞

      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鶴城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極限。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靠途徑,而這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是面源污染最為重要的來源;全區農藥施用總量319000Kg/年,單位面積平均施用是28.6Kg/公頃;化肥施用總量2379T/年,單位面積施用量213.55Kg/公頃,從而導致土壤板結,耕作質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分易流失,造成對地表水和下水的污染,湖泊富營養化。據資料顯示:我國受農藥污染的農田達1.9億畝,重金屬污染土壤面積達2000萬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1/5,污水澆灌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而我省已知被污染的耕地為80萬畝,鶴城有1.2萬余畝多之。

      1、3農村生活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由于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村的生活垃圾已由過去的菜葉、果瓜皮逐漸被塑料袋、廢舊電池、農藥瓶等所代替,這些垃圾包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物質,使農村生活排放的廢棄物、廢水呈現出成分更加復雜,污染危害不斷增大的趨勢。農村生活廢水如洗滌廢水和農藥施用器械的清洗水中各種化合物、有機物的含量增大,它們隨水體遷移,使得農村中溪流、湖泊富營養化,造成其污染負荷增大,導致農田澆灌水質惡化,甚至入滲影響地下水質量。農村生活固體廢棄物中塑料、金屬和玻璃制品的排放量增大,這些廢物一方面不易被土壤降解,進入土壤后對土壤肥力、土地通透性影響較大,另一方面其滲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

      1、4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的環境保護措施

      在鄉村推廣發展沼氣還可以有效保護植被,據統計,一個10立方米左右的沼氣池,一年可以節約薪材2噸,相當于3.5畝薪材林年生產量。而且人畜糞便經沼氣厭氧發酵后,成為無害化的優質有機肥,沼渣、沼液不僅達到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還能大幅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可以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促進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為綠色生態農業打下一個堅實基礎。

      對于農藥、化肥施用造成的生態破壞,則要實行生態平衡施肥技術,合理使用化肥,注重施肥方法,從源頭上控制化肥的大量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減少肥料流失而造成水體污染。農藥、除草劑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型產品,農業生產應遵循《湖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中相關規定。

      為減少農藥的污染,鶴城已逐步開始實施果蔬“一減雙保”安全工程,即減少化學農藥用量,保護生態環境、保證農產品農藥殘留不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做好無毒示范區建設,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到2006年,全區基本實現果菜無農藥公害。具體措施為:增加農家肥等有機肥料的使用比重,調整化肥的使用結構,逐步減少并禁止硝態氮肥的使用;以推廣降解地膜利用技術和回收利用為重點,控制農用地膜引起的“白色污染”。

      2、鄉鎮企業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目前,鶴城區下屬8個鄉鎮,共有鄉鎮企業420家,從業人員1.18萬人,年產值25732萬元。其中廢水排放總量645.46萬噸,廢水處理量26.75萬噸,處理率僅為4.14%;廢氣排放總量為10.6588億標立方米,大部分都沒經過除塵脫硫等處理而直接排放大氣;固體廢棄物排放總量700噸,也都是采取簡單原始的填埋堆放進行處理。

      2.1 全區鄉鎮企業的主要污染情況

      鶴城鄉鎮企業由于規模普遍較小,生產工藝普遍落后,大都是一些能耗高、技術水平低、裝備差的行業,加上鄉鎮企業業主素質低,特別是環境保護意識差等原因,造成廣大農村污染物排放的嚴重超標,其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極易影響當地水環境、大氣環境及土壤質量。有些地方這種污染還通過污水灌溉、固體廢物不當堆放等形式將有害物質轉移到農作物上,使大范圍的人群受害。據統計,全區受工業“三廢”污染的農田和牧區總面積達1.0多萬畝,舞水河鶴城區段大部分被污染,使水質不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因此,鄉鎮企業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其排放的廢物對水、氣、土壤的直接危害,另一方面是由于廢物存放、轉移造成的對人群健康居住環境的間接影響。

      2.2對鄉鎮企業的管理措施

      受全市范圍國民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全區現在鄉鎮企業雖然不再是以前那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局面,但是仍然有許多項目出于對經濟利益第一的考慮,強行上馬,忽視了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和對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方面的考慮。因此,要改變這種要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增強投資者、決策者和公眾的環境意識

      任何工作都是輿論起先導,環保工作也不例外,宣傳教育工作要堅持面向領導,面向企業,面向社會的方針,多層次,全方位進行宣傳教育,鄉鎮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環就是增強投資者、決策者的環境保護意識。環境保護既服從于和服務于經濟建設,但又要承認兩者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所以應認真實施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投資決策者萬萬不可犧牲環境的辦法來換取暫時的經濟利益,去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要創造條件使環境專家,進入鄉鎮企業的領導層,決策層,為其出主意,當參謀。同時要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全民的環境保護的法規宣傳教育,形成一個大家都來關心環境保護的良好輿論和監督環境的氛圍。

      2.2.2加強現有污染企業的治理工作

      按規定要實現達標排放的行業企業,一定要限期達標;嚴格執行國家關停“18小”等環保政策的規定,對不符合國家環保產業政策的行業企業,堅決不準上馬開工或執行關停;對新、擴、改項目,要把環保審批關,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

      2.2.3進一步改善鶴城投資環境

      調整全區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通過各方面的優惠政策盡量多引進技術含量高、能耗低的科技型企業。從總體上看,全區鄉鎮企業多數處于低技術層次,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經營發展模式,這與鶴城處于中、西部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一劣勢有一定的關系,這種劣勢一方面得不到國家政策上的扶持(我們國家先發展東部,再發展西部,暫時沒有發展中部的戰略),另一方面也不能吸引有規模或者高科技企業的投資。

      2.2.4規劃建設鄉鎮工業園

      在鴨嘴巖、石門等交通便利又離城區近的鄉鎮建設工業園,不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項目投資,也便于對企業污染排放進行統一管理和治理。“十一五”期間鴨嘴巖工業園取得初步成效,“十二五”期間應重點落實實施好石門陽塘工業園建設、城東新區生態建設。

      2.2.5開展環保技術服務,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環保部門集管理、執法和技術服務于一體,實際工作中技術服務不到位,環境管理執法難度大,其原因是環保的行政職能和企業的職能相互錯位,出現誤區,要治理環保部門拿方案包效果。因此應將技術職能從管理職能中分散出來,使之成為政府與鄉鎮企業的橋梁和紐帶。這不僅有利于環境管理和依法行政,而且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有利于其自身價值的實現,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3、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隨著重點流域或區域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當前,必須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染和農業生產中的污染防治,加大對鄉鎮企業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重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自然環境變化情況,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綜合整治小城鎮發展中的環境問題,維護農村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確保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

      (1)各級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加強法規建設。對農村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鄉鎮企業必須嚴格限期實行關、停、并、轉、遷,對計劃中的鄉鎮企業要嚴格環保規定,做到合理布局,規范管理。對農業生產進行客觀管理、嚴格控制農藥的生態質量,合理指導農業用水、用藥,對農村環境質量監測情況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2)將農村環境保護體現在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中。提出農村環境問題解決的資金渠道,資金來源,針對實際情況,提出預防和治理環境問題的政策和方案,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基礎體系建設等問題。

      (3)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在農村環保宣傳中,要注重科學性、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多向群眾普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知識。同時要堅持“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的方針,在各級鄉村中、小學校開設初級環保教育課程,使他們幼小的心靈萌發環保意識,養成從小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懷化市鶴城區農業局關于農藥化肥使用的若干規定

      [2]懷化市鶴城區統計局

      [3]懷化市人民政府、懷化市生態創建辦

      [4] 懷化市鶴城區環境保護“十一五” 規劃2005-4-21

      鄉鎮生態環保范文第5篇

      近年來,桃源縣以“打造現代產業、建設幸福桃源”為奮斗目標,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通過上下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環境保障,為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一、嚴把入口,認真抓好項目審批

      桃源縣緊密圍繞加快本縣的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積極開展環保服務。

      一是嚴格把好項目環保審批關 按照國家環保部關于“五個堅持”和“十個不批”的要求,把好項目審批關口,嚴禁“三高一低”的建設項目進入我縣, 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的產生;

      二是增強服務本領,提高服務質量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保第一審批權”“環保一票否決權”制度,對于滿足環保準入條件的,涉及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有利于擴大內需的項目,開辟環評審批的“綠色通道”,給予全力支持,如桃源縣工業集中區、桃源縣文化體育中心等建設項目都在我們協助做了大量的工作后,順利完成了項目審批工作。全年共審批項目107個,其中報告書4個,報告表21個,登記表82個;

      三是認真做好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 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工作制度,依據各企業監測數據,結合我縣污染控制總量指標,認真核定許可證數據,使企業認識到排污許可證的重要性。全年共發放排污許可證103本;

      四是積極開展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工作 制定了驗收計劃,明確驗收時限。對常德市科輝墻材有限公司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大華機械廠改擴建項目、常德勝利化工有限公司差壓余熱發電和合成氨系統節能改造等十多個項目的環保驗收工作進行了跟蹤服務和督查。完成了桃源縣恒通紙業有限公司每年12000噸再生紙改擴建工程、桃源縣聯宏塑電有限公司蓄電池組裝生產項目、常德巨龍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年產10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等30多個項目的竣工環保驗收工作。

      二、強化落實,加強環境監察執法

      一是深入整治重金屬企業環境污染問題 進一步加強了對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紅十字會醫院醫療廢物轉移聯單執行情況的現場檢查和指導,對創元鋁業固廢填埋場的建設進度進行了現場督查,目前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正待驗收。開展了危險廢物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關閉了桃源縣一正科技電源廠和三陽鎮勁威電源廠,完成了聯宏塑電和欣運蓄電池廠的專項整治工作,并通過驗收,建立了危險廢物管理臺賬;

      二是全力保障飲用水源安全 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專項檢查,加強水質監測,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確保飲水安全。通過對沅水斷面堯河、新河、水源亭三個斷面的定期監測,全年共獲得有效數據913個,與2011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

      三是扎實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 成立了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工作方案、宣傳方案,明確了具體的工作任務與要求。在全縣開展專項檢查和集中整治,健全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環境安全隱患和污染事故的發生。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25人(次),對47家企業進行了104余次現場監察,確保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正常;

      四是加強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的規范管理 加強杰新、勝利化工、創元電廠、中材等4家國控企業和縣城污水處理廠省控重點污染源現場監察,每月不少于一次。確保在線監控設施運行正常,監控數據暢通、完整、有效;

      五是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共處理來信、來電、來訪投訴35起,調查處理率達100%,辦結率達到96%以上,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答復人大、政協議案提案2份。

      六是完善機制扎實完成污染物減排任務 抓好主要污染物減排項目的篩選與分解,科學擬定年度削減計劃,有效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落實污染物減排各項措施,把減排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目前,已經完成了中材常德水泥脫硝工程分級燃燒項目的驗收;杰新紡織廢水深度治理項目已經啟動;完成創元發電和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減排督查核查工作。同時,縣政府將污染減排工作納入2012年工作主要目標之一,完善對鄉鎮政府目標責任制和縣直部門目標責任制“污染減排一票否決”考核內容,推行污染減排工作行政問責制。

      三、積極探索,有效推進生態創建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 縣委、縣政府每年將生態縣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及時部署和調度。2012年完成了5個鄉鎮、4個村的省級生態鄉鎮、村的創建工作;4個鄉鎮、4個村的國家級生態鄉鎮、村的申報工作;5個鄉鎮、9個村省級生態鄉鎮、村的申報工作;8個鄉鎮和所屬73個村生態創建規劃編制工作;

      二是全面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編制了《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盤塘鎮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后續支持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并通過了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的驗收。桃源縣龍潭鎮龍潭居委會、龍中居委會和馬鬃嶺鎮劉炎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均已完成建設,通過了縣財政評審中心的財政決算評審,并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交了驗收申請報告,預計年內可以全部完成項目驗收。2012年爭取農村環境整治項目4個,專項整治資金370萬元;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