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理論培訓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培訓計劃依據《汽車維修漆工》職業標準編制,適用于汽車維修漆工(四級)職業技能培訓。
各培訓機構可根據本培訓計劃及培訓實際情況,在不少于總課時的前提下編寫具體實施的計劃大綱和課程安排表。同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時間和課外實訓練習時間。推薦教材僅供參考,各培訓機構可根據培訓實際情況選擇。
二、培訓目標
通過本級別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訓練,使學員熟悉汽車維修漆工相關電工、有機化學、涂裝工藝常識,熟練使用噴涂設備、噴涂方法與涂料檢測方法。
三、培訓建議課時
本職業等級的建議培訓課時:300課時。各培訓機構可以在不低于建議課時的前提下,根據培訓對象的實際做適當的調整。汽車維修工工作總結四、培訓要求與培訓內容
模塊1電工基礎
1、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級別技術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
(1)掌握直流電的基本概念及電路的常用連接方式;
(2)熟悉交流電產生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用電的各種安全措施。
2、培訓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1.1直流電路
1.2交流電路
1.3安全用電
3、培訓方式建議
(1)理論教學:培訓方式采用課堂授課的形式。
模塊2有機化學基礎知識
1、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級別技術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
(1)熟悉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2)區分開鏈化合物和閉鏈化合物;
(3)掌握芳香烴性質,了解鏈烴的各種衍生物;
(4)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和合成方法。
2、培訓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1.1有機化合物
1.2鏈烴
1.3鏈烴絎生物的化學性質
1.4環烴及其絎生物
1.5高分子化合物
3、培訓方式建議
(1)理論教學:培訓方式采用課堂授課的形式。
模塊3汽車涂料認知
1、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級別技術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
(1)熟悉涂料的組成;
(2)識別常用汽車涂料品種,安全使用涂料。
2、培訓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1.1涂料組成
1.2樹脂顏料的分類與特點
1.3溶劑的種類與功能
1.4汽車修補涂料的種類與特征
1.5修補涂料的種類和安全環保
3、培訓方式建設
(1)理論教學:培訓方式采用課堂授課的形式。
模塊4噴涂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1、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級別技術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
(1)熟悉和了解涂裝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熟悉和了解噴涂設備和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培訓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1.1烘烤設備的分類及原理
1.2空氣噴槍分類及原理、常見故障的排除
1.3空氣壓縮機分類及維護、空氣分配系統
1.4打磨設備
(2)技能實訓內容
2.1噴烘房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2.2噴涂與打磨設備工具的使用和維護
3、培訓方式建議
(1)理論教學:理論知識采用課堂講授法。
(2)技能實訓:本模塊建議可開展噴烘房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打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等實訓項目。每位教師帶10名學員。
模塊5涂裝工藝及檢測技術
1、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級別技術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掌握:
(1)不同底材的涂裝方法;
(2)各種不同涂料的施工工藝;
(3)汽車整車噴涂、板塊修補、局部修補的方法和技巧;
(4)汽車顏色的特點和調色方法;
(5)涂層質量檢測方法;
(6)涂膜病態產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培訓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1.1金屬底材涂裝
1.2非金屬底材涂裝
1.3噴涂技巧
1.4調色基礎
1.5車身圖案和原廠涂裝工藝
1.6涂膜病態及檢測
(2)技能實訓內容
2.1噴涂技巧
2.2調色方法
2.3圖案制作
3、培訓方式建議
所講授的培訓內容應通俗易懂,這是培訓師授課的基本要求。如果授課內容過于枯燥無味,太過于深奧,太過于專業,學員聽不懂,難以理解,自然影響授課效果和學員學習情緒。因此,培訓師應時時刻刻把“簡單點”這個要求刻在腦中,記在心中。當遇到相對枯燥,相對理論的知識點的時候,務必提問自己:
? 可以用什么方式讓課程通俗易懂呢?
? 如何用哪些更簡單的案例讓學員聽起來就能很快明白呢?
當然,這需要培訓師在工作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積累,從而形成豐富的知識庫,以備急需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提取。比如,當講授到邊際效用理論的時候,如果按照邊際效用在數學上應用的方式來講述,具體內容是邊際效用是效用函數的導數,因為效用函數是單調遞增的下凹函數,函數值單調遞增而導數值單調遞減。就理論講述理論,學員不易理解,更難記住。換一種方式進行講述,適當的形象比喻,比如,一個人饑腸轆轆,給他第一小饅頭,自然美味有加,第二個饅頭,還是挺好吃,第三個饅頭,還是不錯,第四個,有點飽了,第五個,有點煩,第十個,估計難以下咽。這就是典型的邊際效用遞減原理較為形象的比喻,以通俗的方式表達,就容易理解了。
異常點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會設計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一般都會有迭起的故事情節。同樣,培訓課堂中,培訓師是就是一個導演者,就有必要把課程內容全方位設計,從而讓內容興趣點不斷,讓學員胃口大開。如果培訓內容按照正常順序和邏輯推進,容易讓學員覺得一馬平川,沒有什么思考,更不會有感觸和觸動。這就需要培訓師通過巧妙課程設計,讓培訓內容時刻有異常點。一般而言,對于世間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都有正反面,只是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比如,在用人方面,通常都是用人所長。如果培訓師只講用人所長,這就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觀點。這個時候,突然講一個用人所短觀點,容易提起學員胃口。比如,講授企業文化內容,如果只講企業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講授其好的一面,學員可能就不太感興趣。但可以講一些不良文化帶來的嚴重后果,學員估計更感興趣,從而引入良好企業文化形成需要時間、引導和培訓。
深入點
很多時候,培訓師在授課過程中,喜歡面面俱到,經常點到為止,講到關鍵內容,突然嘎然而止,或者重點不突出,講授不深入。結果,學員聽了之后,感覺大同小異,起不到培訓應有的作用,也無法達到培訓目的。成人培訓有很強的目的性,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如果僅僅就理論講理論,就觀點講觀點。在整個培訓設計過程中,培訓師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天的課程,一定要有幾個深入剖析的觀點,或深入實踐的具體操作技巧,否則,學員收獲甚少,或沒有深刻印象的知識點,影響培訓效果。比如,當講授到用人所短時,請問,什么時候可以采用用人所短的管理方式呢?這就是管理的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一般而言,用人所短需要滿足一定條件,一是以培養人才為目的;二是所短應有所長來彌補;三是所短不會影響大局;四是用人所短應在較為年輕的時候,年紀大了之后,用人所短應慎重。通過層層深入分析,提出可操作性意見,就容易讓學員理解和受用。
實用點
授課內容一定要實用,務必結合實踐,從而理論到實踐,真正成為可操作的技巧或方法。要達到實用,關鍵要在課堂上加以設計,并予以體現。比如,有老師講授《心理學在教育培訓中的應用》。培訓老師講了很多心理學知識和理論,也講了很多例子,可自己在課堂授課,從來不用這些理論,也沒有轉化為實踐和培訓技巧。對于學員而言,最直接最能夠感受的是,培訓師自己怎么應用,這才是關鍵。而不是說歸說,講歸講,自己卻一點都不用。如果是這樣的培訓師,可以歸為“紙上談兵”一類。其實,對于學員而言,學習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是模仿,自然,授課老師是最直觀的。正如筆者上一門《培訓師授課技巧》,學員是這樣評價的:“姚日來老師的課,是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通過老師自身在課堂上靈活應用,我們感同身受?!?/p>
薩拉(Sarah)女士曾擔任過Alamo培訓公司首席培訓師。據其介紹:“職業培訓師首先應具備豐富的理論造詣、過硬的教學經驗與實戰經驗。作為一名職業培訓師首先要教給學員的是一種思路而不是空洞的泛泛而談,培訓是要將“技能性”的思維灌輸到學員的頭腦中,這是第一要旨。”
那么怎樣才能實用點呢?培訓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一是需要了解學員需求是什么?了解他們所渴求的最近發展能力是哪些方面?
對于酒店類企業而言,員工培訓是提高員工職業素質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企業培訓的效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培訓方式與方法。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我國酒店類企業培訓課程設計的現狀,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在課程目標的制定、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環節,為酒店類企業培訓課程設計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全新思路。
關鍵詞:
多元智能;酒店類企業培訓;課程設計;策略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繁榮,隨之帶來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05年左右,酒店行業進入黃金發展階段,酒店數量及行業規模迅速提升。然而,在迅猛發展的背后,行業本身也暴露出諸多問題,譬如缺乏市場定位、前期投資過度、產品大眾化,酒店管理模式同質化等問題。近年來,中央政府遏制公款消費支出導致酒店業因公收入大幅下降;現今此類飯店的經營效益如斷崖般下降。同時,受國內經濟發展減速、新技術爆發、消費市場更新換代的影響,消費需求與消費行為都有了新的改變。在新形勢下意味著酒店不再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其暴利時代已經成過去式,整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境地。新形勢下,通過強化管理,提升服務,改變以往一味重“硬件”輕“軟件”的狀況,人才的挖掘與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設計一套系統、專業的員工培訓體系已成為星級飯店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試圖引入近年來在基礎教育研究中廣泛推崇的多元智能理論,為酒店類企業培訓課程設計與人才挖掘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多樣的選擇。
一、酒店類企業培訓員工需求調查
目前我國星級飯店培訓環節中,普遍存在著培訓目標不清晰、培訓課程不連貫、員工需求與培訓內容不吻合、培訓教學方法陳舊、培訓評價單一等諸多問題。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根據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著重培養和發揮員工的智能強項,因此,多元智能理論引入勢必會對現行的酒店類員工培訓課程設計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酒店培訓課程設計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特點,我們首先應當對酒店及其員工的培訓需求做深入的調查分析。調查研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企業層次,采取訪談調查法;第二層次為員工層次,采取問卷調查法。根據不同層次的不同需要,分別采取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以獲得更真實、更科學的數據資料。通過對筆者所在城市——荊州當地兩家星級酒店晶崴國際大酒店、金九龍大酒店8名管理層人員的訪談總結出,星級飯店組織培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現整理出所需的培訓內容共20項(如表1所示)。受整體經濟與政策大環境的影響,從以往拼“外在奢華”到更看重“內在服務”、從“標準化”到更傾向于“定制化”的轉變,反映出只有卓越的服務,才能贏得顧客的口碑。目前,由于酒店從業人員年齡跨度大、學歷不高、穩定性低等因素造成培訓難度大、培訓效果低。所以,根據飯店與員工的實際需求,結合員工智能潛質,設計一套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依據的星級飯店培訓課程體系,將對星級酒店新時代下的改革與轉型提供人才保障。
二、多元智能理論引入及對其課程設計的影響
1983年,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呈現多元化,是由多種能力構成,并且各種智能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的。他認為評定一個人能力應從語言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等八種智能綜合評定的。多元智能理論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強調發揮人的特長,重視個別差異,發現并培養人的智能強項等主張,這對于糾正和克服上述我國星級飯店類企業培訓課程體系設計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1.課程目標多元化以多元化智能理論為基礎的培訓課程,其培訓目標不光只重視單一能力的培訓。課程目標呈現多元化、個性化,針對各個崗位要求及其學員特點設定相應最終標準,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課程目標更加體現實用性。
2.課程內容多樣化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個體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每個個體均存在著八種智能。根據員工智能的特點,我們可以去偽存真,對傳統的課程內容進行刪減,并加入其他所缺失的多元化課程內容。企業員工可以根據不同智能發展的需要選擇不同的課程內容,以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
3.課程實施情景化多元智能課程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講授法不是主導教學方法。各種智能都有著多元化和個體化課程實施方法,以此來適應學生不同的智能結構。課程還將為學生創造各種智能環境,教師也將以“智能小組”方式上崗,從而促進多元智能課程的實施。
4.課程評價多元化在多元智能理論的課程評價中,呈現多元評價主體,包括酒店、顧客、培訓師、同事及員工自我評價;評價內容全面化,打破以往以課程為總結性評分的特點,更注重課程結合工作的過程性評價;在評價方式上,改變以往以考試結果評價的片面化,還納入表現性評價、真實性評價等方式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企業職業培訓課程設計策略
1.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酒店類培訓課程目標設定策略多元智能理論其特點主要是多元化與多樣性。課程設計將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從全新的多元視角去探討星級酒店類員工培訓課程目標。酒店培訓課程目標是針對其職工在從事的崗位上應具備的智能方面而提出的要求,是在培養上期望職工所達到的程度。課程設計者應當從職工需求出發,結合社會和企業的需要。以“整體和長期觀”來設置課程目標,考慮員工的崗位變動及晉升渠道,既要滿足其目前職業崗位要求,更要顧及到未來工作的需要。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如果員工中一種或兩種智能要高于或突出于其他智能,因著重結合崗位需求發揮其所長,做到不同崗位和不同職工的“因智施教”。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我們發揮其長項的同時,也要兼顧各智能的協調發展。設置培訓目標應當深刻理解學以致用,重點突出員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酒店類培訓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策略由于星級飯店人員分工明確,管理職責清晰,在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面所需設置培訓課程項目的不同。在戰略方面,星級飯店需要大量職業化的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型人才,方能促進星級飯店的快速發展,因此職業化與專業性是這一層面需要重點關注的。在戰術方面,星級飯店需要通過培養大量的關鍵性崗位員工,才能確保星級飯店經營管理的常態化,因此崗位模型是這一層面需要重點關注的。另外,這一層次的員工流動性大,更難評估培訓效果。根據培訓項目需求的不同,整理出5項培訓項目,分別是新員工培訓、崗位模型培訓、通用素質培訓、管理能力培訓、專項能力培訓(如表2~3所示)。企業通過提高員工技能,使其獲得更多知識與能力,通過對員工智能的分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為企業培育一批多技能員工,結合企業績效發展機制,在員工晉升與發展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同時,可為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酒店類企業培訓課程實施策略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將多元智能理論作為課程實施指導依據,根據員工興趣與職業發展,結合崗位需求與企業目標,通過因材施教的方法,加強培訓效果,運用和掌控好影響課程實施的種種因素。以酒店人力資源培訓為例,培訓實施應圍繞六個模塊,分別是人力資源戰略、人事招聘、培訓與開發、企業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員工關懷。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服務對象與結構,同時還涉及非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事管理要求。根據服務行業員工流動性大、管理層次鮮明、崗位分工明確、過程管理困難、服務標準程度高等特點,提出只有構建一套培養與開發人才體系,才能為酒店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定的人才基礎。酒店類培訓課程實施應該創立適合多元智能發展職業培訓的學習環境。我們在拋棄傳統教學中常采用固定桌椅,更多設置U形、L形桌椅,圓形等布置座位模式,以課桌形成小組單位。多元智能活動中心的創立也是我們創建多元智能培訓環境的重要方式,以此來滿足職工對不同課程內容的學習和不同智能的培養需要。對于培訓課程實施而言,多元智能教師的培養也是我們課程成功的關鍵,應當組建培訓師智能小組。相較于傳統培訓,多元智能的企業職業培訓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具備一般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外,還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能特點及潛能。酒店類企業培訓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素質:一是具有觀察和區分酒店員工個體智能差異的能力;二是掌握多元智能教學的技能,能夠激發酒店員工的智能強項。在課程實施中,每個培訓教師根據自己的智能強項和教學特點,負責其中的某項或者某幾項智能的課程培訓。企業的職業培訓師應該包括知識與學者型、表演與激勵型、討論咨詢型、啟發活動型、教練引導型等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培訓師具有不同的智能強項,這樣他們可以優勢互補、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從而為企業職工智能的發展和培養提供更多機會。
[關鍵詞]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 R78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1(c)-0162-03
[Abstract]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students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health talent team,improving quality and level of medical and health work.Because orthodon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ranch of oral medicine,orthodontics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is the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oral medical edu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orthodontics of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thodontic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and summarized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Orthodontics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methods had been discussed from the training plan,optimizing the training content,strict standardized examin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orthodontic residents.
[Key words]Orthodontics;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Teaching
住院t師規范化培訓對于提高醫院住院醫師質量、規范臨床技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是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每個醫學畢業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重要階段和必由之路[1]??谇徽≡横t師規范化培訓作為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培訓的質量。我院作為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通過總結近幾年的培訓經驗,并結合口腔正畸學的特點,現探討提高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方法如下。
1口腔正畸學的特點及教學難點
1.1學員水平不一,培訓時間相對較短
口腔正畸學的教學重點放在本科畢業后的研究生及進修教育中,大學本科期間只能學習口腔正畸學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參加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學員大多數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口腔正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理論知識較扎實,在實習期間已經有一定的臨床基礎,但對正畸臨床只有初步的了解,而且缺乏正規和系統的培訓,實際操作不規范,有的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正畸臨床工作。錯畸形的療程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初學者至少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進行學習和實踐[2],而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時間一般是2個月,對于正畸專業的最多也只有15個月,不能了解錯畸形治療的全都過程。這些因素給口腔正畸的培訓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1.2理論體系復雜,臨床治療靈活
口腔正畸學是一門理論體系復雜的學科,與許多學科密切相關,涉及到解剖學、生物力學、學、胚胎學、遺傳學、口腔醫學美學、材料學等學科的知識。專業理論知識抽象,內容繁雜枯燥,對于未接觸過正畸臨床工作的學生,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如顱頜面系統的生長發育、矯治器的生物機械原理等,不容易理解[3]。另外,口腔正畸學臨床有多種矯治技術,每種技術自成一套理論體系,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同時,口腔正畸的治療方法也復雜靈活,同樣的錯畸形在不同的年齡,矯治方法不同,同一患者由于對治療效果的要求不同,也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案。這些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培訓學員全面掌握幾乎不可能。
1.3臨床技能要求高,短時間掌握難度大
口腔正畸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其技能培訓在整個正畸培訓過程中非常重要??谇徽麑W涉及到的技能包括頭影測量技術、模型的測量分析、弓絲的彎制、各類活動固定矯治器的制作、固定矯治器的安裝以及各種焊接技術。這些技能知識對于培訓學員來說都是全新的,以前從未接觸過學習過的,因此培訓學員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口腔正畸技能操作比較困難。
2提高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質量
2.1明確培訓目標,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
口腔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口腔臨床醫學生完成在校教育,進入口腔??漆t師前的一個特有的繼續教育階段[4]。它以培訓住院醫師的臨床操作技能為主,是提高口腔住院醫師臨床技能及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徑[5]。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口腔正畸的培訓目標是鞏固大學所學的理論知識,了解錯畸形的病因、分類、診斷和矯治原則,各類矯治器的設計原則及應用,熟悉制作活動矯治器及固定矯治技術的常規臨床操作。培訓學員由于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能力參差不齊,培訓前由口腔正畸教學小組組織對培訓學員先進行摸底考試,了解每個學員的正畸基礎知識,然后根據每個學員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培養計劃[6]。對理論知識扎實的學員,重點放在操作規范化培訓和較大難度的技術提高上,對理論基礎較差的則重點加強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能操作的培訓。在規范化培訓之中注意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有機結合,不斷融會貫通,實行一對一的帶教,便于帶教老師能詳細了解自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確保每個學員在培訓期間獲得最大的提高。
2.2優化培訓內容與形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以臨床技能訓練為主,結合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受訓者在本科畢業水平的基礎上獲得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進一步提高[7]。我院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包括理論培訓、技能培訓、臨床實踐三個主要方面,理論培訓主要通過多媒體講座、病例討論的形式進行。每月進行兩次多媒體講座,每周一次病例討論一次技能培訓交替進行。此外,我們還注重培養學員的專業英語水平,鼓勵學員閱讀英文文獻,也希望能夠為他們拓展更寬的知識面。
多媒體講座的內容主要是錯畸形的病因、診斷、矯治設計,頜面部的生長發育,生物機械原理及各種矯治技術等口腔正畸的基礎理論知識??谇徽麑W與許多學科密切相關,將美學、生物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理論知識抽象而復雜,有些知識點如X 線投影測量分析、牙齒移動的生物機械原理等,只靠講解和畫圖是不容易解釋清楚的,學生難于理解。多媒體教學,可將抽象的理論轉換為圖片、動畫,形象又直觀,從視覺、聽覺等各個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易于理解和加深記憶,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提高了教學效率[8]。在進行多媒體講座前由講課老師將涉及講座內容的問題告訴培訓學員,要求學員提前查閱資料、思考總結,在聽課前進行有目的的學習,聽課時更容易理解講座內容。在講座結束時,講課老師應針對每一個問題與學員共同討論[9]。這樣既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又提高了學員的學習效率,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由于正畸患者的療程一般是2年左右,學員正畸培訓時間較短,因此在病例討論中應偏重于臨床實用性,選擇病例時應選擇典型的常見錯類型,將病例治療前、中、后的資料制作成幻燈片進行演示,使培訓學員對正畸治療過程有一個直觀整體的認識[8-10],在短時間內了解各種病例的治療過程,并結合病例從病因、分類、診斷、矯治設計、治療原則等方面給培訓學員提問題、布置任務,讓培訓學員以問題為引導,有的放矢地學習理論知識。
技能培訓的內容包括弓絲的彎制、活動矯治器的制作、固定矯治技術的分牙、粘托槽、粘帶環以及各種焊接技術,培訓時選取臨床常見病例灌注教學模型,先由帶教老師進行技能要點的講解,并在模型上進行操作示范,然后再由培訓學員進行操作,最后帶教老師對學員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使培訓學員學會規范操作,達到培訓的目的。
理論學習必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一般的正畸教學中,學生必須經過1~3個月的理論學習,才能進行臨床實踐操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正畸培訓時間短,因此為了提高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筆者改變了傳統的正畸教學方式,讓學員在培訓一開始就下臨床實踐,在臨床實踐中結合理論學習。帶教老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學員的理論基礎設計適合于學員的問題,引導他們學習正畸理論知識[11]。通過臨床病例提出相應的問題,一方面增加學員的感性認識,將枯燥的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員感到理論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學員獨立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2.3嚴格規范考核制度,確保培訓質量
考核目的是強化學習內容,增強記憶,加深理解,促進培訓學員的學習。我科在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一直堅持嚴格考核的原則[12-13]。目前口腔正畸考核包括日??己撕统隹瓶己?,出科考核又分為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和學結報告,理論考核為閉卷考試形式,由口腔正畸教學小組出題,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述題、病案討論和專業英語,具體內容主要參考正畸教材《口腔正畸學》(5版)。技能考核采用讓考生隨機抽取題目的形式,主要內容為培訓期間進行的技能培訓與臨床實踐,包括正畸患者病史的采集、??茩z查、診斷及治療計劃制訂、弓絲的彎制、各類活動固定矯治器的制作、固定矯治器的安裝等,考核結束時安排口腔正畸教學小組對學員的考核情況進行點評,讓學員對自己存在的不足有清楚的認識,同時對所考核的內容理解更透徹深刻。學結報告是讓學員對培訓期間所學知識進行總結,以PPT的形式在科內進行匯報,由口腔正畸教學小組進行考評,考評主要從PPT的質量、語言流暢程度、條理是否清楚、普通話是否標準、學習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日??己藶槊總€月底考核一次,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臨床能力評估、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
3小結
綜上所述,口腔正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必須抓住口腔正畸學理論體系復雜、臨床治療靈活、臨床技能要求高、短時間掌握難度大等特點,明確培訓目標,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臨床技能的培訓,并根據學員對口腔正畸的掌握情況制訂個體化的培訓計劃[14]。設置合理的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培訓、技能培訓、臨床實踐等,通過嚴格規范的考核制度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鞏固學習內容,才能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作為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更有效的培訓方法,以適應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在以后的培訓工作中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加強人文思想的滲透[15-16];二是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醫患溝通能力[17];三是加強住院醫師法制觀念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潔,朱梁,趙云富,等.口腔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8):852-854.
[2]厲松,白玉興.口腔正畸科進修醫師的培養[J].北京口腔醫學,2003,11(4):223-224.
[3]賈海潮.本科生口腔正畸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8(9):55.
[4]周彥恒,許天民,張興中,等. 口腔正畸學進修教學總結與分析[J].醫學教育,2003,2(1):55-56.
[5]林嵐,余楊,黃震,等.淺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5):1030-1031.
[6]王少海,汪大林,邱小倩.提高口腔修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421-422.
[7]江峰.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8,4(1):84-85.
[8]楊茜,貴林.MCAI在口腔正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0,23(6):1560-1561.
[9]朱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8):949-951.
[10]彭晟剛.淺談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改革方式[J].醫學信息,2014,27(1):294-295.
[11]周驄.口腔內科實習崗前培訓及引導式教學法的運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3,20(9):1026-1027.
[12]石景芬,龔永,李飛,等.基地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創新探索與實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3):193-196.
[13]范文歡,熊林平,陶磊.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評估研究及對策[J].現代醫院,2016,16(4):592-594.
[14]徐幻,楊國斌,易學明.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幾點思考[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8):865-867.
[15]王國棟,陳瀟卿,李崴,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人文思想[J].醫院管理雜志,2013,20(4):351-352.
[16]劉宏偉,詹建湘,張佳,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醫學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醫院,2016,16(3):429-432.
關鍵詞:專業發展;分層培訓;合理分層;基礎培訓;重點培訓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關于推進課程改革的規劃要求,2001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實施,這標志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本次課程改革鮮明地提出: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化的教育理念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指明了新時期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師教育的挺進方向,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上了日程。作為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肩負著深刻領悟“課程標準”理念,并結合學情創造性地梳理教材,進而形成互動性的教學設計,最終實現持續推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這一目標的艱巨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獲得足夠輸出的儲備,也就是說要獲得專業發展。教師培訓就是實現這一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苯處熍嘤柺潜WC教育計劃順利實施的必要步驟,一方面,教師培訓服務于實現教育計劃目標;另一方面,又隨著時代的發展主動地自我完善。有研究表明,傳統的教師培訓凸出應用技能,力圖使教師快速掌握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操作步驟和方法,表現為典型的“我教你學傳授式”,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激發。由此,教師培訓引入教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教學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彌補了應用技能培訓的不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雙軌平行培訓成為大范圍培訓的主要形式。然而,面對差異較大的教師群體,教育理論的吸收程度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吸收困難的表現形式也相去較遠。理論的吸收困難直接影響著實施的有效程度,人們認識了統一模式教師培訓的局限。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呼喚著新的探索和實踐。分層教師培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分層教師培訓的基礎是合理分層,標準不同則表現形式就不同,但始終圍繞教師的專業發展階段進行
國內外研究人員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階段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比如,Fuller提出了四階段發展理論,Huberman的五階段發展理論、Fessler的八階段發展理論、葉瀾和白益民的五階段發展理論和鐘祖榮的六階段發展理論等,都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進行了描述。考慮到相關理論的本土化進程和教師培訓的主要實施方法,教師的分層應確定層次的主要特征,特別是要考慮教師的群體工作情境和發展階段特點。比如,對于普通初高級中學校的教師分層,可參照主要的輸入儲備和輸出儲備情況進行:
1.熟知教材的編排體系和教學內容,能依據既定的模式分解和重組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方法,稱為常規教學層。
2.能就某一課型形成富于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并能指導其他教師依據自身的情況自然吸納轉化,稱為發展層。
3.能就兩種課型形成富于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并能結合相關的教育理論進行闡釋、指導其他教師依據自身的情況自然吸納轉化,稱為成熟層。
二、分層培訓要確定基礎培訓內容和重點培訓內容
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內在的發展規律要求,這一要求主要體現為:
1.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是指向學生的,體現在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上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主要來自于語言知識、語言技能、
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綜合作用,這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儲備內容。粗略來說,前三項是顯性的,后兩項是隱性的;前三項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和整合,后兩項則是滲透于其中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的歷練。因此,教師培訓的基礎內容就落實在這五個方面,應系統地學習、了解這五方面內容的基本組成、概念界定、分組原則、互動規則,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以真實的案例向學生講述每一部分的典型呈現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地啟動自己的經驗去思考,從而形成適合自己的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這樣既體現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又能體現人文性;既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比如,聽是語言技能之一,也是長期困擾一線英語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生詞的出現無法識別,語速、語音和語調的千般變化往往和
學生的預設心理不相同,瞬間即逝的信息無法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記憶和信息的陌生使解碼的過程出現斷裂等。這時,教師應當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分析原因并給出方法。首先應指出,這些問題都是聽力學習中常見的,是可以克服的,以此來樹立學生的心理優勢。
2.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出解決的方法
生詞出現時聽的思維進程不能間斷,聽的過程結束后再結合所聽的內容進行推測。一般來講,除專有名詞外,生詞在語境中可以得到解決。內容的陌生可通過針對性地泛讀來增加信息儲備,特別是和教材話題聯系較緊密的閱讀材料。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面對紛繁的教學內容,教學中通常采用分課型教授的方法,也就是普遍采用的“分課型教學”,有利于教學內容的相對整合。同時,基于學習由易到難的推進過程,
“分課型教學”又有利于課型的設置和整合。精心組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都依賴于教師能動的教學發揮。因此,課堂的教學實施是培訓的重要內容。這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是相統一的:“教育的基礎上,教師要系統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在自己所處的特定教育情境下建構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以適應學生的發展要求?!苯處熞M行教材梳理,厘清輸入和輸出的內容,確定課型和方法,特別是要確定每一課型中的重點互動方法,以此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入自主學習的進程中。
三、分層培訓的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能夠推動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總結,推動教師的自主專業發展。因此,從學生進步的表現中提取相關的量化標準是可行的思路。比如,從五項基本學習內容中提取相關的量化標準。
總之,分層培訓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依據教師所在的具有群體特征的教育情境實現分層,確定培訓的內容,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學業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潤清.劍橋英語教師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F5.
[2]張虹,王薔.論后方法時代的教師自主發展[J].英語教師,20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