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環保理念;綠色設計;包裝設計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問題亟待解決。而國家倡導的綠色發展使得綠色環保理念收到廣大人們的重視。而產品的包裝設計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將綠色設計理念運用到包裝設計中尤為重要。發展綠色產品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當然綠色包裝是綠色產品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綠色包裝就不會有綠色產品。現在就簡單的探討一下綠色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一、綠色包裝設計理念概述

      (一)綠色包裝概念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倡導,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環保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而綠色設計理念引領著新的設計潮流,對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以往傳統的設計理念不同,綠色設計理念融合了環保的意思,它除了注重發揮包裝的美觀以外,更看重的是設計包裝的可回收性和后期的處理再利用。綠色包裝設計包括包裝材料環保性的選擇和包裝外觀環保思想的體現兩個方面。國家的科學技術不斷的更新發展,一些便利的環保材料研發出來,這些新型的環保材料造價比較昂貴,而企業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在進行包裝環保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考慮到企業的經濟負擔。再者,產品綠色包裝除為了方便對包裝材料的后期回收處理和保護環境以外,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宣傳綠色理念,因此,綠色包裝外觀設計一定要承載著保護環境的信息,這樣既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又可以促進顧樹立綠色消費觀念,從而將綠色環保理念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綠色包裝設計原則

      綠色包裝設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在把綠色設計理念運用到包裝設計當中時,就意味著整個包裝設計都要符合環保的要求,所以,在對產品進行包裝的整個過程中都不能有污染,這樣在保證最后包裝的產品的環保性時,也在包裝過程中保護了環境。其次,在包裝材料的生產過程中也要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要盡可能地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從而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再者,因為產品包裝是面向市場的,最終目標是獲得市場的認可,因此,包裝的產品一定要物美價廉,受到消費群體的青睞,融入到最新潮流之中。

      二、綠色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在國家倡導綠色發展的大潮中,綠色浪潮席卷全國。我國以往的包裝市場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并沒有注意到包裝對環境的影響,比如說:重復包裝,過度包裝,白色污染等現象層出不窮,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又破壞了生態環境。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我國逐漸研發綠色包裝材料,將綠色的設計理念應用到包裝設計中。

      (一)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

      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是綠色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運用的重要一環。包裝所用到的資源以及包裝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都取決于包裝所使用的材料。綠色包裝材料可以選一些對環境無污染、可循環利用再生的材料。

      1.選取綠色的包裝材料

      如今我國實行環保責任制,主張誰污染誰治理,為了方便日后產品包裝的回收處理,減少產品包裝對環境的污染現代的大企業紛紛采用綠色包裝材料。并且通過綠色的包裝來宣傳自己的企業理念和企業形象,可謂是一舉多得。

      2.選取可再生重復利用的包裝材料

      產品包裝回收重新利用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保護環境,為企業節約成本。如果選用了可再生的包裝材料,不僅提升了包裝的重復利用率,而且在制作包裝的過程中節省了大量的能源和人力財力,也會減少對環境的排放污染。比如說,現在我們喝的啤酒,飲料會采用鋁制品,當飲料喝完后還可以回收鋁,重新塑造用做他用。這樣既加大了鋁的重復利用,又給社會和經濟創造了巨大的收益。

      3.選取環保無害的包裝材料

      在選取產品包裝是避免的選擇有害的材料,因為有害的材料不僅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比如,對于一些人們常用的,特別是食品包裝材料的選取一定要做到無毒無害。

      (二)綠色包裝設計的推行

      綠色設計理念在包裝中的推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從政府方面來來說,要加強這方面的立法,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產品做出相應的規定。從社會市場角度來說,就需要用市場手段加以引導。產品包裝的選擇是市場行為,如果一味的用政府強制手段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采取經濟手段來引導調節。比如說可以實行企業責任制,征收相應的消費稅等等。從社會公民的角度來看,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樹立環保意識,自覺購買綠色包裝產品,一些可以重復利用的包裝要加以利用以節約資源。綜上所述,綠色設計理念已經逐漸的滲透到包裝設計中,成為了現在包裝設計的主要潮流趨勢。我們應該支持和倡導綠色設計理念的推行,在綠色設計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出更多的綠色包裝,促進社會生態文明的建設。

      作者:甄永亮 蘆春梅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海永.淺談“綠色設計”概念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文學界(理論版),2011,02:253.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第2篇

      從20世紀80年代起,全球在食品、工業、汽車、建材、服飾等行業刮起一股綠色風潮,“綠色食品”“綠色生活”“綠色包裝”等新的觀念不斷涌現。有調查數據顯示,包裝廢棄物的比重約占固定廢棄物的三分之一,在體積上約占一半左右,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顯而易見,包裝設計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已不容小覷。作為與環保緊密相關的現代包裝設計,成為處理包裝和環境關系的熱點話題。1993年,“綠色包裝”的概念引入我國,設計界隨之興起以綠色設計為主概念的包裝設計思潮。

      現代包裝設計是一門以文化為本體、以生活為基礎、以現代為導向的設計學科。綠色包裝在當代社會體現的其實是一種生態觀念。這種設計觀念之所以能在我國迅速傳播,一是出于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思考;二是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覺醒。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大氣污染、垃圾成山等社會問題愈演愈烈。尤其近年來因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禮品注重外觀設計,包裝不記成本,造成過度浪費。這種現象讓當代設計師在設計包裝時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重視起經濟發展所引發的生態問題,從而促進了“綠色包裝”觀念的形成。

      綠色包裝之選材

      設計師在做包裝設計的時候,要盡可能地使用一些可再生或者可以快速生長的天然材料,如木頭、竹子以及草本植物等材料。這些材料一是可再生,二是較易分解。目前,我國的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將這些天然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出無論是在形態上還是在結構上都非常好的包裝。

      按照環境保護要求及材料用完后的歸屬,有學者將綠色包裝材料大致分為三大類:一是可回收再造的材料;二是可自然風化回歸自然的材料;三是準綠色包裝材料。

      紙的成分主要是天然植物纖維,價格相對低廉,且原料多、生長快,還具有攜帶方便、可重新回收利用以及便于分解的優點。由于紙制品對地球環境來說污染程度相對較小,所以紙制品是被公認的綠色包裝設計材料。可以說,紙制品更有可能是未來包裝設計中使用最多、最廣泛的綠色包裝設計材料。在國際上有很多大的公司,都在使用回收的紙用于制作公司的宣傳品或者信紙,以體現公司關注環境保護的宗旨,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可再生材料是指包裝回收了以后,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對其進行處理,以使它可以循環使用。我們日常用于盛放酒、醬油、醋等液體大多采用玻璃瓶作為包裝材料。而玻璃瓶是回收后可以進行重復利用的材料。綠色包裝材料就是能耗少、成本低以及污染小的材料;同時,綠色包裝材料容易加工并且在制作的過程中沒有污染或者污染很小。在包裝中應該大量采用可以進行回收利用的材料,這樣可以增加材料的循環利用。節約資源是綠色包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綠色包裝之再利用

      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可以盡可能的將包裝設計成容易拆解的結構,這樣可以方便使用過后的回收利用。全球最大的包裝公司之一―索諾科公司(Sonoc),于1990年為了環保向社會承諾:我們既然制造了它就要收回它,所以回收了很多使用后的包裝,防止了一部分包裝污染環境的問題。荷蘭有一家設計公司設計了一種座椅,這種座椅由回收的自行車零件重新組裝而成。歐美的一些國家曾經把人們丟棄的碟片進行再設計使其成為類似于水果盤等形狀的容器。可見,使用后的包裝完全可以再設計再利用,這樣就充分地體現了“綠色概念” 的設計思想。

      綠色包裝應該是一個“商品―用品―回收利用―自然降解”的綠色循環過程。當包裝與產品剝離后,若還要具有被再利用的價值,就必須全面拓展包裝的后續功能,延長包裝使用的時間,延緩其廢棄的時間,從而體現“綠色循環”這一概念。

      綠色包裝設計方興未艾,明確表明人們在依從了生態規則以及審美的條件下,利用科學的手法使設計作品符合自然的人文特性。采用對人體以及環境沒有污染的綠色環保材料來設計包裝,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短時間的視覺滿足,更重要的是久遠的精神上的享受。

      綠色包裝之設計師的理念

      社會的發展節奏促使同類產品的競爭性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產品信息了解有多少,設計師起了重要的橋梁作用。由于產品的包裝設計能直觀地引導消費欲望,因此,包裝設計師對商品的形象影響力和銷售量擔負起一部分責任。不僅如此,作為社會文化發展的元素之一,產品的包裝設計更能體現一個企業的文化內涵。完美的包裝設計能把企業的文化和消費的潮流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人們在愉悅消費的同時加強對企業理念、品牌歷史的認識。

      在某些場合,人們喜歡通過消費來體現自我。社會前進的步伐和人們對環保的認知要求設計師要樹立“綠色”的設計觀念。設計不應只停留在準確地體現產品的特性上,設計師還必須為產品的長久發展進行包裝設計。設計師要有開闊的設計思路,擁有以環保、節能為主旨的創意思維,用獨特的設計手法,讓包裝在抬高產品價值的基本功能上更加綠色。要做到這一點,設計師自身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積累深厚的專業知識;要善于觀察,能聽取、接受他人建議,配合團隊;要充分了解產品內容,從而創作出既經濟又環保、既符合市場需求又能精準地體現產品特性的包裝設計。

      在包裝設計階段,將環境性能作為包裝設計的出發點和目標,力求包裝設計對環境的影響降為最小,是每一個包裝設計師必須慎對的問題。

      如何正確運用產品的包裝去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使產品功能與消費審美相協調,生產制作與生態環境能融洽共處,這要求設計師應從以下幾點出發:

      1.作為一名包裝設計師,要拋棄舊有的產品定位方法,結合當前產品的市場發展,在突破中尋求特色以適應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將產品信息轉化為平面視覺時,要把此款產品包裝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2.始終秉承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的環保理念,減少華麗裝飾,簡化繁復造型,縮減制作環節和生產工藝,用簡潔的設計元素和經濟實用的綠色包裝材料制作出最生動的包裝,做到在實現綠色環保的同時又能順應消費者的審美要求。

      3.要注重使用可回收、可再加工的包裝材料,避免使用一次性材料,造浪費,又污染環境。選擇即可專屬專用,又可適用于多種產品的包裝材料,增強材料的使用價值。

      4.產品包裝不僅僅要涉及所選用材料的經濟因素、環保因素,還要考慮到制作使用后是否能便捷地為產品售后的相關服務所利用,如維修、保養等。

      5.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化包裝設計。數字化包裝沒有污染、可隨時更新宣傳內容。相對于平面包裝,數字化包裝更環保、更時尚。運用先進的技術去實現環保理念,消費者會對此產品投入更多關注的目光。

      市場的需求主導產品的發展,人們對展現產品信息的包裝要求逐步提高,綠色包裝已經成為評定包裝設計優秀與否的一個標準。設計師須以綠色包裝為出點,從材質到造型求新求異,用有限的材料資源達到最大功效的環保價值。設計的現代性已經面臨著將絕對價值轉變為實踐的失敗窘境,因而人們提出重視環境、倫理和藝術的新的設計價值詮釋。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第3篇

      氣候的變暖、環境的破壞,以及各種疾病的爆發,都在警示人類行為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媒體的大量關注、互聯網的快速傳播,使“低碳”概念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大到全球經濟,小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低碳”“環保”的概念已經越來越被公眾所關注和重視,“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受到各行業的普遍認同。

      “低碳經濟”一詞最早在2003年出現在英國能源白皮書中――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

      包裝行業一直以來都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作為包裝制造的前端――包裝設計行業,對產品包裝能否達到“低碳”要求,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也許改變一個觀念,就會獲得好點子、好創意,就能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飲用水市場中,雀巢飲用水的策略并不是把包裝豪華化、概念化,而是給包裝“瘦身”――新包裝在瓶身的醒目位置標注“力助環保雀巢有心,新包裝較舊包裝減少塑料約22%”。以調整瓶身結構及降低瓶蓋高度,來減少塑料的使用,實實在在地將環保理念引入設計,既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獲得利潤,也在消費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形象,獲得了效益和口碑的雙贏。

      2010亞洲包裝設計(APD)論壇上,日本設計師也介紹了可口可樂出品的“I LOHAS”飲用水,產品標貼配色簡潔,減少印刷套色從而降低印刷成本。標貼上特別設計的小圖標,告知消費者瓶身材質為可降解的植物提煉成分,更薄也更環保。飲用完后可以很輕松擰成一小條,大大縮小了體積,能降低回收環節的運輸成本,從而有效降低碳排放。

      與“環保”理念相對應的,一個叫“樂活族”(LOHAS)的消費群體出現了,LOHAS 是英語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為以健康及自給自足的方式過生活,健康、快樂、環保、可持續是樂活族的核心理念。他們關心生病的地球,也擔心自己生病,他們吃健康的食品與有機蔬菜,穿天然棉麻材質衣物,使用二手家居用品,騎自行車或步行,練瑜伽健身,聽心靈音樂,注重個人成長,通過消費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實踐,希望自己健康而有活力。

      這個消費群體在世界各地迅速增長,有報道稱,美國現在每四人中有一人是樂活族,德國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屬于樂活族,社會學家預估,未來美國將有一半的消費者都是樂活族。作為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生活方式及消費意識也同世界一樣在發生改變,注重低碳、環保的樂活族將在未來成為主力消費群,他們的購物行為也將成為社會主流。當選擇產品時,他們希望既能夠滿足物質需求,又能改善全球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對于產品包裝設計行業來說,這樣的消費者需求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

      筆者多年擔任企業的產品形象設計顧問,在幫助企業創造了利潤的同時,也發現很多問題,其中過度包裝現象尤為突出。盡管在物質極大豐富、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過度包裝的出現有其必然性。但轉而再從設計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學習包裝設計的學生幾乎都在往“好看”的形式至上的方向努力,而很少考慮要設計一個“適合”的包裝。這樣的學生進入社會成為設計師,為了各種華麗的效果設計制造了過度包裝,無意中就成為了環境的破壞者。

      作為設計從業人員,同時又是大學設計專業教師,對于抑制過度包裝、推行低碳環保的理念承擔著重要責任。以綠色低碳包裝設計原則為教學指導,從設計源頭遏制過度包裝的發生,使產品包裝走向良性軌道。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未來社會必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教師的責任在于傳道授業解惑,需要讓學生學會帶有研究性地學習,而不僅是教師授課、學生被動學習。在我們的課程中,經常發現學生設計進度緩慢,更多是把精力放在設計技巧、工藝上,注重作品最終的效果,屬于典型的輕過程重結果。而國外的教育更注重學生在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模擬課題。在實踐過程中首先是去發現問題,然后是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形式一起討論、市調分析,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更多的是自己來把握進程,老師、同學都是討論的對象,只是為了求證自己的判斷。而就在這反復的求證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鍛煉,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將使學生受用一生。這就是所謂帶研究性的學習,相反我們很多時候是在進行填鴨式教育。

      包裝設計領域的復雜性,決定了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包裝設計之前,必須掌握平面設計課程,包括色彩學、字體設計、標志設計、品牌設計、商業攝影、商業插圖、印刷知識入門等;基本的立體造型設計課程如瓶型設計、紙品結構設計等;還有與市場營銷有關的消費心理學、市場營銷學等。但目前包裝設計課程一般僅為48課時到64課時左右,課時內其實是很難使學生把所涉及的內容和能力都融會貫通的。并不是說只要上完課程就能夠完整地掌握有關知識,也需要大量的模擬或實踐練習。比如將綠色設計理念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去市場中找出那些過度包裝產品,通過再設計來滿足我們低碳環保的要求,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去完成課程。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孤立地看包裝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宏觀角度來觀察的話,社會上對包裝設計的認識和需求也存在不少誤區,有悖低碳環保的理念。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真正意義上包裝設計的復興,應該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逐漸發展起來后的事情。在中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導致有一部分人過度追求豪華高檔的包裝產品。從一些國內包裝設計獲獎作品中不難發現,獲獎作品多集中在茶葉、酒類、月餅等禮品包裝范疇內,這一類產品幾乎都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那些包裝設計簡約的大流通的快速消費品,在設計比賽或專業展示中的獲獎者寥寥無幾。

      2010年,亞洲地區包裝設計行業的最高層峰會――亞洲包裝設計論壇(APD)①在日本東京召開,同時又恰逢日本包裝設計協會成立50周年。“從亞洲到世界”――本屆論壇除亞洲國家以外,也邀請了歐美發達國家同行前來交流展示,論壇中一個主要的討論主題是:在全球倡導低碳經濟的形勢下,包裝行業如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日本地區的獲獎作品是一款小點心的包裝,以白色紙漿直接成型,減少了印刷環節,只在包裝上用天然草繩掛上吊牌來說明產品信息,設計簡約但不廉價,整個作品呈現出極高的品質感。但我國上海地區的作品多數還是以體積大、結構復雜、工藝材質考究的禮盒為主,雖然精致美觀,但與低碳、環保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目前中國包裝設計行業正處在黎明前的混沌狀態,這也是包裝設計發展的機會。與產業和行業具有極強聯動性的包裝設計課程及教育,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筆者在包裝設計課程上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課題“二十年后的包裝”,讓學生以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方向,以“樂活族”生活理念為目標,來展望未來產品包裝的發展趨勢。我們組成小組展開頭腦風暴,讓學生參與討論和研究。第一階段:發現問題。首先是去找出生活中哪些產品有包裝過度的問題,以及對過度包裝給環境所帶來的危害進行分析討論。再就是讓大家收集國外的環保包裝設計案例加以分析,從中找到我們的問題所在。第二階段:大膽暢想。大膽設想未來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來想象我們所需要的低碳環保綠色包裝。列出關鍵詞,再畫出意向草圖供大家討論。第三階段:解決問題。以低碳包裝5“R”概念來研究和尋求解決之道。

      低碳包裝5“R”概念的內容為:

      1.減少材料使用(REDUCE):在保證包裝的保護、運輸和銷售等功能的情況下,首先考慮的因素是盡量減少材料使用總量,對環境最好的包裝是使用量最少的那一種。

      2.再使用(REUSE):考慮全部包裝或部分包裝在使用過后,進行回收處理,再次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資源浪費。

      3.再循環處理(RECYCLE):把使用過的包裝回收,進行處理后加工,使用和運用于不同的領域。

      4.獲得新價值(RECOVER):通過焚燒回收廢棄物獲得其中的能量,或通過降解包裝獲得新的價值。

      5.節約能源(RESOURCE):在進行包裝印刷加工的各個環節中注重能源節約,盡量避免資源浪費。

      以上實踐取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們體驗到未來的設計應該讓生活方式和環保緊密聯系,包裝設計師應與生產者和材料專家、環保專家攜手共同擔負起“可持續發展產品戰略”的責任,綠色包裝設計將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能把大眾的消費需求和生態保護需求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改變結構尺寸方便儲運來減少物流成本;通過改變結構也能減少材料使用;通過改變材料考慮可回收可再生減少污染;通過改變設計減少印刷套色來降低成本、減少污染……

      做綠色包裝設計不是一種暫時性的流行行為,它應始終存在于每個設計師的頭腦中。我們確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能在環保方面提出好的創意,從長遠來看,掌握綠色設計是對每位設計師的基本要求,是一項標準。作為培養設計師的教育工作者,更應時時思考、處處實踐,使學生不僅具備專業能力,還能擁有與時俱進的設計觀念,走好第一步,才能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注釋:

      ①亞洲包裝設計展示交流會,簡稱APD(Asia Package Design),是亞洲地區包裝設計的最高層峰會,創立于1992年。

      參考文獻:

      [1]包裝術語(GB/T 4122.1-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1.

      [2]包裝設計通用要求(GB/T 12123-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1.

      [3]陳青.包裝設計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1.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包裝設計;材料本體;綠色觀念;教化傳播

      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博尼科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就在其著作《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中提出:“是他們創造了各種新的不可分解的垃圾而使我們的環境雜亂不堪,是他們選擇的材料和制作過程使我們呼吸的空氣受到污染,設計師,已經成為一個危險的種群。”[1]這并非危言聳聽,維克多的這一番話,成為多少設計師頭頂敲響的警鐘。

      綠色觀念的萌芽與發展,伴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而不斷深入。綠色包裝設計,作為綠色觀念傳播與表現的一大媒體,其研究意義正日漸凸顯。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設計師難逃其咎,是設計牽引著社會經濟和生活形態的發展方向,但是在我們生活中,通過設計制造的種種潮流,往往偏離了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方向,反而猶如一雙黑手,將人類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黑紗。綠色觀念的萌發,改變了社會大眾的生活觀念,也促使了設計師考慮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讓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考慮自己在著眼于人類未來的設計領域上的位置。對于綠色包裝材料的關注,是設計師在社會生活高度文明、世界經濟進入高度發展時期,站在歷史制高點清點我們人類尚存事物后,做出的一種選擇,它在人類要求保持生態環境的呼聲中和世界綠色革命的浪潮中應運而生的。

      綠色包裝設計中因材料本體所產生的綠色觀念教化傳播,主要是通過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使包裝在材料本體屬性上傳達給受眾環保意識,或者是包裝的使用功能上倡導綠色的觀念。設計在這一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設計可以從多方面對社會大眾起到說服和培養的作用,有時甚至起到啟蒙作用和社會變革作用,“設計的概念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新設計風格的出現,不僅常常會為社會大眾注入新思想,而且也往往被認為是改變了世界的重大事件。”[2] 匈牙利裔澳大利亞藝術家兼哲學家、教育家德西迪里厄斯?奧班恩曾經有過這樣的言論:“在我們的時代,灌輸已經成為群眾宣傳。”[3]如果說借助群眾習俗、活動的文化藝術灌輸在今天已日益普遍的話,那么“設計美育那種有聲無聲的灌輸和宣傳更為廣泛和更有滲透性。”[4]

      既然是教化的作用,那么設計師的努力只是一個方面,消費者的接收能力也是必須要考量的重要環節。綠色包裝設計作品傳遞的綠色觀念,要在消費者認同并理解它時,傳播過程才能完成。設計的公眾接受作為一種與實用感相聯系的生活感受和接納,既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意識行動,又是一種多因多層的社會行為。這樣,就要求設計師要特別考慮便于傳播又使受眾易于關注并接收的材料符號。

      目前,社會上出現的具有綠色觀念教化功能的包裝設計并不多見,特別是國內,由于綠色觀念相當強烈的設計師和消費者的欠缺,使綠色觀念教化傳播渠道難以建立,但并不代表設計師沒有在這一方向付出努力。

      通過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使包裝在材料本體屬性上傳達給受眾予綠色觀念的設計確實存在,不管其效果如何,但在這方面的努力已經值得我們贊許。圖1、圖2、圖3的三個包裝設計都是食品包裝,設計師運用的都是來自大自然的最容易自然降解回歸自然的綠色材料(環保紙、竹片和竹筒),與一般的商業包裝相對比,稍嫌簡單,但其在綠色觀念的傳播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些設計通過人們熟悉的材料,喚起人們對節約型生活的認同。通過這種包裝設計的普及,有可能教化大眾放棄對奢華表象的盲目追求。

      通過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在包裝的使用功能上倡導綠色觀念的設計也并不多見,但同樣,設計師在這一方向的努力始終沒有懈怠。圖4和圖5的包裝,都是使用了木材這種屬于可自然降解回歸自然的綠色材料,設計師利用了木材堅固性和可塑性本體特征,將包裝設計成木桶和木框,使包裝的功能不局限于商品保護,而可能成為其他方面的用途。圖6的啤酒包裝,主要采用了天然橡膠材料應用于瓶塞上,使其成為可重復使用的部件,不會即刻廢棄。這些設計旨在喚起人們關注物品功能使用方式的拓展上來,改變丟棄惡習,達到教化作用。

      綠色包裝設計要求我們改變思考的方式,如果在工作中改用有機整體的思維方式,我們可能更容易找到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是為了滿足片面的、自私的物質索取或物質財富的追求,而是為了人類的環保目的。正像李硯祖先生所言:“設計不僅僅是對產品包裝的設計,也是對人類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設計,對美好未來的設計。”[5]

      參考文獻:

      [1] 愛德華?丹尼森(澳),廣裕仁.綠色包裝設計[M].冀曉紅,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6.

      [2] 黑川雅之(日).世紀設計提案――設計的未來考古學[M].王鷹超,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208.

      [3] 德西迪里厄斯?奧班恩(澳).藝術的涵義[M].孫浩良,林麗亞,譯.學林出版社,1985:49.

      包裝設計的綠色設計范文第5篇

      (1)成本最小化設計綠色包裝設計,要求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成本預算,合理控制包裝費用。目的在于論證包裝產品設計的經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擇優選擇包裝設計方案時,成本水平是其中一個條件。綠色環保設計的理念要求將成本意識始終貫穿于包裝設計過程中,合理的利用一切經濟資源在較低價格為基礎的前提下為社會和企業增加利潤,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沒有包裝自然就不會有污染,“無包裝化”是解決廢棄物的有效的方法。針對不用包裝的商品,我們堅決不包裝,蔬菜對于人的身體健康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果說不包裝最能保持其營養價值,那我們堅決不進行包裝,不僅節約了成本,還不會對蔬菜營養價值造成破壞。

      (2)結構簡單化設計綠色包裝設計要考慮商品的結構設計,在滿足包裝功能性的需求前提下,盡量使包裝結構簡單化。過度的商品包裝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還會加劇環境的惡劣化。月餅包裝的形式由以往的簡陋到現在精美的變化,奢侈的品牌包裝,華而不實的外表裝飾,其包裝的價值遠遠超過月餅本身的價值。中秋時節,商家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將商品進行過度的包裝,而月餅的銷售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裝的外觀設計,也意味著是商家獲取更多利益的營銷手段,而且造成污染和浪費的現象尤其嚴重,綠色包裝應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2.綠色包裝的材料選擇

      作為綠色包裝材料,應該有防護、裝飾外表、處理和可操作性,便于回收性能等,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不會構成威脅是綠色包裝的獨特性,可以回收和自然風化后又可以回歸自然。按照綠色包裝的定義,常用的綠色包裝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純天然包裝材料紙材料重量輕,生產成本比較低,不僅運輸方便,成型加工性能好,而且又便于復合制成復合材料。竹材周期短,不僅產量高于樹,容易成型,而且價格也便宜,比木材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編織成的空洞形竹籃可用作裝禽蛋。竹包裝品不僅能再次利用也可焚燒利用熱量,既不污染環境又能改善土壤。因此,竹材是相比之下較好的天然綠色材料。

      (2)可食性包裝材料目前,可食性包裝材料主要有可食性包裝膜和可食性保鮮膜。常見的包裝冰激凌的包裝杯就是可食性包裝。現在一般采用的可食性保鮮膜,已經發展成為多種功能性質的食用膜。這種復合膜具有明顯的防水性及一定的可選擇透氣性,在果蔬保鮮方面,具有可發展的的前景。

      (3)可降解包裝材料近幾年又出現了無紡布的包裝袋,是一種非常合適環保的包裝袋,無紡布使用后丟棄后既不會改變土質結構,也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與此同時,它的價格低廉越來越獲得消費者的親睞。最重要的還是人類應該提高綠色環保的意識,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包裝的發展趨勢綠色包裝不僅是包裝界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經濟快速發展的的今天,企業只有順應時代,不斷創新,開拓進取,開發出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機械設備,改善產品包裝,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在競爭時立于不敗之地。

      第一,綠色包裝設計在關注包裝直接使用人實現利益的同時。它讓使用人不僅感受到了對自我的關愛,還體會到對人類整體生命環境的尊重,這其中所體現的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追求正是發展綠色包裝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第二,包裝廢棄物與日俱增而不能及時得到妥善處理,使生態環境日趨嚴重,綠色設計應順應時展的潮流,開發并研究出對人身體健康和自然環境不會造成威脅的包裝材料,把傷害降到最低,使發展的潛力不斷擴大。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