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護理規章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市場經濟是法律經濟,增強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明確醫患關系的法律地位及醫療糾紛的法律責任,對有效防范與處理醫療糾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嚴格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的同時,還必須遵守有關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有關的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規章制度是管理科學的結晶,各行各業都有規章制度,臨床醫療也不例外,而且因臨床工作的復雜多變,其規章制度更詳細、更全面。這對于保證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意義重大。
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病人及家屬對醫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護理工作中法律意識卻十分薄弱,特別在病人病情危重、變化快,搶救任務繁重,潛在的法律糾紛就極易發生。因此,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需要迫切提高,應學會應用相關的法律知識約束自己,強化護理安全意識,確保病人生命安全,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病歷書寫上,要將自己書寫、制作的醫療執業依據病案,視為法律上的證據,將來既要為自己維權用,也可以為患者、其他法律部門作為訴訟證據用。床護理記單是記錄護士治療、護理及病人病情變化等各項工作,要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由于責任心不強,且缺乏對法律意識的認知,易造成護理記錄錯記、漏記,使護理記錄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病人的病情變化,出現護理記錄與醫生病程記錄不一致,這種記錄上的不一致造成病人及家屬對病案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一旦病人病情發生變化就極易產生糾紛。
慎對自己的處方權、出具醫學證明權。無論是開具處方,還是給病人開診斷證明、病假證明等,都要以自己執業診查中了解到的醫學信息和相關理論知識為根據。要堅持法制和崗位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法律意識,做到嚴格依法執業,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
通過科學的質量管理,建立正常、嚴謹的工作秩序,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促進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不斷發展。
二、目標:
逐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任務明確職責權限相互制約,協調與促進的質量保證體系,使醫院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達到法制化、標準化,設施規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
通過全面質量管理,使我院醫療質量達到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院水平。
三、健全質量管理及考核組織
1、成立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醫院設立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由分管院長負責,醫務科、護理部、醫療質控辦及主要臨床、醫技、藥劑科室主任組成。負責制定,修改全院的醫療護理、醫技、藥劑質量管理目標及質量考核標準,制定適合我院的醫療工作制度,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對醫療、護理、教學、科研、病案的質量實行全面管理。負責制定與修改醫療事故防范與處理預案,對醫療缺陷、差錯與糾紛進行調查、處理。負責制定、修改醫技質量管理獎懲辦法,落實獎懲制度。
各臨床、醫技、藥劑科室設立質控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質控醫、護、技、藥師等人組成。負責貫徹執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醫療護理等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章。對科室的醫療質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檢查登記和考核上報。
2、健全三級質量監督考核體系
成立醫院醫療質量檢查小組,由分管院長擔任組長,醫務科、護理部主任分別負責醫療組、護理組的監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醫療質控小組,對本科室的醫、護質量隨時指導、考核。形成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醫療質量檢查小組、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三級質量監督、考核體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員會、藥事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輸血管理委員會、醫療事故預防及處理委員會。分別負責相關事務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規章制度:
1、逗硬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內容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各種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常規。
2、重點對以下關鍵性制度的執行進行監督檢查:
⑴病歷書寫制度及規范
⑵危急重癥搶救制度及首診責任制
⑶三級醫師負責制及查房制度
⑷術前討論及手術審批制度
⑸醫囑制度
⑹會診制度
⑺值班及~制度
⑻危重、疑難病例及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⑼醫療缺陷登記及過失(糾紛)報告制度
⑽傳染病登記及報告制度
⑾業務學習制度
⑿查對制度等
3、醫技科室要建立標本簽收、查對、質量隨訪、報告雙簽字及疑難典型病例(理)討論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藥劑與臨床聯合討論制度。
4、健全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傳染病管理,疫情登記報告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
五、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教育,增強法律意識、質量意識。
1、實行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嚴格按照《醫師法》規定的范圍執業。
2、新進人員崗前教育,必須進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及醫療質量管理等內容的學習。
3、不定期舉行全員質量管理教育,并納入專業技術人員考試內容。
4、對違反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的人員進行個別強化教育。
5、各科室醫療質控小組應定期組織本科的人員學習衛生法規,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醫院有關規定。
6、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定期對各類醫務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強化培訓,達到人人參與,人人過關。要把“三基”、“三嚴”的作用貫徹到各項醫療業務活動和質量管理的始終。醫護人員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復蘇技術操作和常用急診急救設施、設備的使用方法。
7、建立醫務人員醫療技術缺陷檔案。
六、建立完整的醫療質量管理監測體系。
1、分級管理及考核:
(1)、各級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檢查考核,對醫療、護理、醫技、藥品、病案、醫院感染管理等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考核、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及措施。
(2)、職能部門藥定期下科室進行質量檢查,重點檢查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上級醫師查房指導能力,住院醫師“三基”能力和“三嚴”作風。
(3)、分管院長應組織職能部門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進行節假日前檢查,突擊性檢查及夜查房,督促檢查質量管理工作。
(4)、院醫療質量檢查小組要定期和不定期組織科室交叉檢查、考核。
(5)各科室醫療質控小組應每月對本科室醫療質量工作進行自查、總結、上報。
2、職能部門及各臨床、醫技、藥劑科室、質控小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措施及評價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種醫療質量記錄及登記。對各種質量指標做好登記、收集、統計,定期分析評價。
3、建立質量管理效果評價及雙向反饋機制。
(1)、科室醫療質控小組每月自查自評,認真分析討論,確定應改
進的事項及重點,制定改進措施,并每月有醫療質控辦上報業務工作月報表和科室當月的質控工作總結。
(2)、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定期向臨床醫技等科室下發醫療質量管理評價表,進行交叉評價,經職能部門匯總分析,在臨床、醫技等科室主任聯系會上通報。
(3)、醫務科、護理部、質控辦、信息科、院感辦等職能部門應將檢查考核結果、醫療質量指標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見,及時向臨床、醫技等科室質控小組反潰科室質控小組應根據整改建議制定整改措施,并上報相關職能部門。
[關鍵詞]護理服務;意識;護患糾紛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10(c)-105-02
護理服務價值是護理服務勞動產品的價值和服務本身所創造的價值的總和。提升護理價值的目的是使廣大護理人員重視護理價值,分析護理價值,研究護理價值和開發護理價值。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由于患者受疾病、職業、文化水平等的影響,使護患糾紛在工作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加強服務意識,是當前醫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1]。通過提高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加強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落實醫療規章制度,提升自身道德素質修養及灌輸護理服務價值理念等,明顯降低了護患糾紛的發生,為構建和諧醫院、和諧科室、和諧的護患關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護患糾紛48例,患者發病住院至發生糾紛時間為2 h~2周。護理人員的優質服務意識欠缺、溝通缺乏藝術性病例32例(66.7%); 工作制度、護理安全教育不落實10例(20.8%);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6例(12.5%)。
2 結果
48例護患糾紛案例中,47例經過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落實醫療規章制度,提升自我素質修養及護理服務價值理念,護患糾紛完滿解決;1例最終進行司法途徑解決。通過上述針對性措施及改進,可有效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3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
3.1 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態度不滿意
在臨床工作中一些護士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態度冷漠,語言生硬,在和患者溝通時不能做到與患者對視,或肢體語言不當,無耐心,說話不嚴謹,解釋不到位等,造成患者及家屬心情不愉快,對護士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從而引發護患糾紛。
3.2護士業務能力欠缺,患者對操作技術不滿意
在本科發生的護理糾紛中,有4例是因為操作技術欠佳使患者家屬不滿意,如小兒、年老體弱或急性失血者穿刺未能一次成功,或護士對某些醫療設備不能熟練使用延誤了治療等。
3.3責任心不強
個別護士在工作中缺乏責任心,在診療過程中不遵守規章制度,如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巡視病房不仔細,未及時發現問題,慎獨精神較差,以致于造成護理質量下降,甚至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如輸錯液體及液體外滲都是由于責任心不強而引發的護理糾紛。
3.4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加強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和實施,患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逐漸增強。
3.5 其他
由于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最多,因而產生矛盾的機會也最多,有很多非醫療護理上的問題患者或家屬都向護士來詢問,如果說“不知道”或解釋得不滿意,都有可能引起不滿或糾紛的產生。
4 如何防范護患糾紛的發生
4.1學習衛生法規,加強道德修養
護理人員應認真學習有關衛生法規,增強法律和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道德修養,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真正地尊重、理解、關心患者,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
4.2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確保質量安全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保證醫療、護理安全。強化質量意識,提高質量水平[2]。
4.3 轉變服務理念,增強超前服務意識
為了適應優質護理服務的需要,護理人員必須轉變觀念,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善于發現和總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如當前住院患者的費用問題成為引發護患糾紛的熱點之一,因此,主管護士對新入院患者除介紹“患者入院須知”及住院環境外,還應主動超前介紹實施“一日清單”的目的,所做檢查及治療的目的及意義,說明解釋等服務性工作主動超前可增加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誠信度,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疑慮和誤解,為防范護患糾紛奠定良好的基礎。
4.4 護理文書書寫要規范
長期以來,護士主觀上更多地考慮患者健康問題,往往忽視自已身邊的法律問題,特別是在舉證責任倒置情況下,極易引發醫療護理糾紛。因此,護士應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用法律來約束自已行為。護理文書實際上是最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是在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保障等事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始依據,具有民法、刑法等法律證據意義。
4.5 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規程
護理操作規程是廣大醫務人員經過反復實踐,不斷充實、完善的,其每一項都具有其可行性、必行性和科學性,是防范護患糾紛的重要依據。因此,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規程,不可隨意更改或簡化。據本院2004~2007年數據統計,30.5%的投訴以及糾紛來自護士不嚴格執行護理規章制度造成的護患矛盾,遠遠大于21.8%的醫患矛盾,最終導致產生差錯的概率增加[3]。
4.6 尊重患者的權利
1知情權,如患者及家屬有權知曉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等。2消費同意權,任何一項治療、檢查、護理或使用貴重藥品都要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字。3隱私權。對有隱私的患者,護理人員不得歧視并為其保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4.7 語言嚴謹,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護理人員在與患者及家屬交談過程中語言要嚴謹,醫護人員的語言有著特殊的作用。良好的語言可以治病,而不良的語言刺激卻可以致病。多使用安慰性、鼓勵性和保護性語言[4]。說話要有藝術性,風趣、婉轉,使對方易于接受,做到有效溝通。
5小結
總之,只有通過提高護理服務意識,加強責任心,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各種合理需求,才能減少和控制護患糾紛發生,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韓光曙.醫院的安全文化與醫療安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3):6-8.
[2]王群.護理安全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74-75.
[3]李宜.基層醫院護理人員涉及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2B):53-54.
【關鍵詞】腦外科;護理風險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12-0333-01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環境下,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風險是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等要素組成〖1〗。風險管理是指對患者、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采取正確的行動的過程〖2〗。醫療護理行業是高風險的行業〖3〗。隨著患者法律意識、維權觀念的增強,護理安全愈來愈受到重視。及時發掘護理風險的危險因素,加強護理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提高服務質量,不僅有利于減少醫療糾紛,還對保證患者安全有重要的作用〖4〗。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以我院腦外科病房以往3年的住院患者病歷為調查分析對象,時間縱深為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腦外科所有住院患者。住院時間長短不一,最短的為5d,最長的為11個月?;颊叩淖陨砑膊乐爻潭纫膊煌陨砑膊碗s且年齡偏高的患者,此類占總調查對象的5.9%?;颊吣挲g分布為16-86歲,平均年齡57.2歲。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例適中。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顧性調查分析的方法,對目標調查對象的病歷進行分析。調查側重于發生護理問題的病歷,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影響腦外科患者發生護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和關鍵環節。對獲得的數據和資料使用EPIDATA3.3進行錄入,使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腦外科病房常見的護理風險因素:本研究調查數據顯示,我院腦外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發生因護理安全導致的醫療差錯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類:患者自身病情、護理人員因素、管理因素。在三個影響因素中,患者自身病情導致的醫療差錯占71%;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及責任心原因占13;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力,管理不完善占16%。(見表1)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患者自身病情為主要影響因素,而監督管理不力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表1 腦外科病房 常見護理風險因素
2.2 風險因素分析
2.2.1 患者自身病情:患者自身病情是威脅腦外科病房護理風險發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數據顯示,有占71%的患者是由于此原因發生危險。我院腦外科住院患者發生護理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病情的影響。一是患者經腦外傷后感知能力發生障礙,有出走和企圖自殺的傾向。二是躁動不安的患者發生墜床或跌倒。三是病情嚴重,長期昏迷不醒發生壓瘡及凍瘡。以上三種情況的病人,受自身疾病影響,極易發生危險,見表2。
表2 患者自身病情對護理安全的影響
2.2.2 護理人員自身因素:數據顯示,業務能力不強,經驗匱乏;缺乏溝通能力及法律意識淡泊是護理人員自身原因中重要的三項。其中,對目標病例的調查發現,因護理人員自身業務能力與經驗缺乏的原因造成的問題占67%,而溝通能力不佳和法律意識淡泊各占20%和13%。這些數據表明,護理人員自身素質的原因導致的護理危險發生的機率高于其他的因素,而與患者的準確及時溝通也是重要的因素。見表3。
表3 護理人員自身原因對護理安全的影響
2.2.3 管理因素:科室制度不健全,核心制度執行不力,管理人員監管力度不足等等原因都是影響我科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對策
3.1 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護理人員自身素質低下,業務能力與經驗缺乏,影響著住院病人的安全。加強對新入職護士的培訓,采取“幫帶”措施,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護士“幫帶”3名新入職的護士,手把手的教,細心的指導,這樣不僅可以使新入職的護士很快掌握要領,還可以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5〗。此外,定期對科室人員進行培訓,傳授國內外新的護理知識,學習新機器的使用等。對以往發生的護理差錯案例進行科室討論,從中總結經驗,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6〗。對于溝通能力不佳的員工,科室要對其加強培訓。指導護理人員要善于傾聽,及時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溝通時盡量使用溫馨明確的語言,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接受。法律意識淡泊可以通過科室內部培訓,或者邀請經驗豐富專家進行講座的方式來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感〖7〗。
3.2 完善規章制度,增強監管力度:科學、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防范一切風險發生的基礎和保障。對規章制度進行完善,使其更適應科室,此外,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管理的核心。好的規章制度,不能夠執行或是監管不力,都不能使規章制度達到其保障的目的〖8〗。我科室針對管理不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的情況,采取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的政策。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在科室內部形成互相監管的氛圍〖9〗。
護理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是醫院生存的根本,也是醫院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護理人員的自身修養,樹立牢固的工作責任心,明確職責,加強監督與管理,使護理更加的標準、規范和人性化,就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溫馨、舒服、安全的醫院環境,保證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10〗。
參考文獻
[1] 鄧紅,張紅虹.腦外科病房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天津護理,2006,2,14(1):42-43
[2] 林菊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7
[3] 陳少群,曾妙第,鄧珊.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提高護理質量〖J〗.現代護理,2007,2,13(6):525-526
[4] 何曉英,閆翔,王雪梅,張瑩,孫麗娜,董胤佳,鐘慧.淺談護理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J〗.西南軍醫,2007,4,9(2):143-144
[5] 蔡仁美,金鈺梅,邵翠穎,朱勝春.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2,17(2):166-167
[6] 管福平.實施風險管理,提高護理質量〖J〗.中國醫藥指南,2007,10,5(10):194-195
[7] 成小燕.護理風險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2010,7,17(20):102-103
[8] 杜素芳.倡導病人安全文化,積極防范護理風險〖J〗.醫藥與保健,2009,17,7(中):120
【關鍵詞】 臨床;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護理安全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質量指標,是優質護理服務的關鍵,又是防范和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強化安全意識、規范護理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有利于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從而減少或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還有利于臨床的發展及護理隊伍的建設。本文從分析臨床護理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問題入手,探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途徑,報道如下。
1 護理安全和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護理人員因素
部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比較淡薄,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等執行的不力,行為不規范;“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服務意識、服務作風、服務態度和服務流程有待改進;絕大部分護理人員認為自己在醫療活動中,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而忽視了對病人的心理護理,不能及時開展護患溝通;患者的利益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1.2 病人因素
服務對象對護理人員的期望值過高。住院后,患者及其家屬很可能極其焦慮、緊張,他們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期望值很高,特別是當病情出現變化時,這時如果護理人員不能和患者家屬及時溝通與交流,患者及家屬容易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產生懷疑;同時,由于期望與客觀現實往往存在差距,病人對醫院提升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個別媒體片面報道醫療糾紛,導致病人對醫院失去應有的理解和信任,不愿意服從護理人員的管理,不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很容易產生糾紛。醫務人員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加大了護理工作的難度,間接影響護理工作,也會導致不安全因素發生。
1.3 護理管理因素
護理質量評價內容的設置與患者需求相矛盾。許多醫院的原有護理管理制度沒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為方便醫院管理而設定的,很少為患者考慮。護理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力等造成臨床護理質量的檢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同時由于上級對下級的監控缺乏力度、培訓不到位。護理人員缺編、護士工作壓力大、待遇低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1.4 醫療基礎設施因素
醫療基礎設施不完善,病房內無放跌倒、防滑的警示標志,衛生間無緊急呼叫鈴,冷熱水無標志,病床無護欄等,醫療廢棄物未按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執行,各種醫療儀器設備陳舊無人檢修、保養,造成在搶救病人時出現故障甚至無法使用,帶來不良后果。
2 加強護理安全和質量管理的措施及對策
2.1 加強護理安全及法律知識的培訓,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法律和制度是安全護理的保障,需要對護理人員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圍繞如何有效保護病人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產生的原因,使護士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增強護士自律及依法護理的意識,使護士從被動接受安全管理的檢查轉變為自覺維護護理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依法施護的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嚴格執行護理規章制度及診療護理常規,準確履行自己的職責,使各種潛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滿足病人要求,使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護理。護理部要加強實習護士、進修護士、見習護士的安全管理,實行崗前培訓。加強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考核和檢查,明確護理人員如果不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引發差錯事故時,護理作為其主體,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提高護理人員執行規章制度的主動性、自覺性、嚴肅性,提高護理人云對法律法規的認識,讓其懂法、手法、依法,切實為病人提供安全的護理服務。
2.2 健全護理質量管理體系
完善護理工作全過程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制度。建立醫院護理質量的考核和追究制,成立以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組成的三級質量控制小組,健全和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定期檢查,對查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整改,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流程,對于護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環節、高危人群、高危時段、高危意識等應做好預防措施,經常查找安全隱患,及時解決現存問題,將安全管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使護理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每周對急診科、供應室、手術室等關鍵科室進行檢查指導,規范工作流程,強化院感控制理念。
2.3 重視護理人員的專業與技能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護士的素質能力與護理安全有著直接的聯系,故要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護理管理者要與時俱進,帶領廣大護士不斷學習。在完成臨床護理工作的同時,通過護理查房、業務學習等形式加強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以適應醫療技術的發展。院內要加強業務培訓,認真實施各級護理人員的培訓計劃,定期有計劃選派護理人員進修。通過科室之間的交流,相互學習護理經驗和技術,使護士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緊跟學科的發展,同時也要求護士學習心理、人文、社會科學等知識,提高與病人的溝通能力。護理安全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只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加強工作責任心,轉變護理觀念,并圍繞護理質量管理要求不斷改進各個環節中潛在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護理質量,消除護理隱患,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病人安全。
2.4 關心護理人員,合理配備、使用人力資源。醫院要關心護士身心健康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提高護理人員工資待遇,完善職稱評定、晉升等工作,體現護理人員勞動價值,使其安心本職工作。護理管理者在工作上按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護士的同時,了解護士工作和生活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鼓勵護士進行自我身心放松活動,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經常與護士談心交流,應根據不同時段護理工作的變化,動態調節護士人數,使護士超負荷工作的現狀得到改善。同時可根據護理人員的才能、資歷等安排適合其能力的工作,改善工作環境,防止因疲勞過度或壓力過大照成差錯事故的發生。
2.5 完善醫院基礎設施和醫療設施 應從方便病人和家屬“醫、食、住、行”的角度盡可能完善醫院基礎設施,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務。加強醫療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提高儀器、設備的完好率。急病人所急,及時提供醫療資源和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