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線上宣傳推廣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政府主導型展會;宣傳推廣;辨識度;媒體融合
政府主導型展會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各級政府積極利用會展活動,以展會項目為載體實施公共服務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國最有影響力的政府主導型展會有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等。
一、政府主導型展會面臨的發展新形勢
2013年以來,全國開展了對各級政府主辦展會和論壇活動的清理規范工作,政府部門主辦展會、論壇數量減少,質量提升,展會更加注重實效;領導出席規格、頻率得到有效控制;財政開支大規模壓縮,去行政化效果明顯。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展覽行業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2015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肯定了展覽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平臺作用,指出了目前的展覽體制機制滯后等問題,從指導思想、體制改革、創新發展、政策引導等方面對展覽業的發展提出了全面的具體的要求。
隨著展覽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政府對展會進行了清理和規范,尤其對政府主導型展會提出了更高的辦展要求,政府主導型展會都在謀變求新,重新定位,走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信息化的發展路徑,以期在展覽市場上樹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展覽機構、行業協會都紛紛利用展覽這一特殊的綜合性平臺,舉辦了各類契合地方經濟特色和國家經濟發展熱點、專業性強的展會,展覽業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了。
二、展會宣傳推廣工作的作用
在眾多展會中,尤其是在同質同類展會中如何提升展會的辨識度,樹立展會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最終需要落實到宣傳推廣工作中。
具體來說,宣傳推廣有以下幾個作用:
1.促進目標展客商了解展會
展會宣傳推廣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推介活動,利用報紙、電視、網站等媒介,將信息傳播給目標參展商和客商,使展會進入他們參展選擇考慮的視野范圍。很多參展商和客商可能并不知道某展會,或者只是聽說但不完全了解具體情況和特點,通過招展招商宣傳,讓參展商和客商從不知道該展會到了解該展會,并根據自身情況作出決定是否參加本展會,吸引潛在的目標參展商和客商。
2.突出展會競爭優勢,促進招展招商
宣傳推廣點面結合,既要介紹展會基本情況,更重要的是提煉出展會的亮點、特色和有別于其他展會的優勢,圍繞展會招展招商基本策略和目標,與招展、招商工作相互融合, 制訂、組織、實施一系列有目的、有針對性、協調配套的宣傳推廣活動,吸引參展商來參展,同時也將起到吸引目標觀眾的作用。
3.擴大展會的品牌知名度
展會主辦方通過把握宣傳推廣的時、效、度,對展會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傳播,使展會在同業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參展商和客商中有一定的號召力,經過時間的積淀,將展會培育成為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品牌會展,展會品牌來加強展會與參展商和觀眾關系。
宣傳推廣工作的目標就是讓目標參展商和觀眾對展會品牌產生積極的聯想,強化展會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使目標參展商和觀眾對展會的認知更趨于全面,幫助目標參展商和觀眾進行選擇決策,促成他們積極參加展會,并不斷提升目標參展商和觀眾對展會品牌的忠誠度。
三、政府主導型展會有效的宣傳推廣策略
1.傳統宣傳推廣方法
(1)設計印制宣傳資料
展會的宣傳資料是讓外界迅速了解展會具體情況的最直接、快捷的載體和手段。在展會前期籌備工作中,需要根據展會特點,傳播對象類別進行展會資料的設計制作,同時要考慮展會各個階段和不同業務部門的需求,制作相應的宣傳手冊、宣傳片等資料,設計制作宜簡潔、大方美觀、方便取閱和攜帶。
(2)召開新聞會
根據展會的籌備進展,適時舉行多場次的新聞會。廣泛邀請權威性強、影響力大的主流媒體,快捷、傳播性強的新興媒體,及時將展會的特色、亮點、進展情況向社會公布,對展會進行宣傳造勢,提高展覽會的影響力,加快信息的有效傳遞。
(3)組織境內外宣傳推介會
大型國際化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參展客戶分布在全國乃至全球,有針對性地在國內外開展宣傳推介是必要的。推介會的優勢是可以面對面與商會、協會和企業宣講互動,在客戶資源集中的中心城市進行集中的展會推介將有效幫助展會在這一區域市場的推廣。
(4)策劃制作媒體宣傳專題
根據展會的行業特點,選取全國范圍內知名度高、影響力大、采編撰稿能力強的報紙、電視臺、網站等媒體策劃專題,定期推出報紙專(特)刊、電視系列專題報道,網絡專欄,就展會的重要活動和主要亮點進行高密度、滾動式報道。
(5)廣告策劃和推廣
通過報紙、雜志、網絡、電視等傳媒載體,航空、地鐵、公交等交通工具載體展會廣告,打造新穎、視覺性強的圖文,吸引潛在客戶參展參會。
(6)數據庫推廣
根據歷年積累的客商和參展商數據庫,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邀請及重點客戶登門拜訪等形式邀請客戶參展參會。
(7)展會結束跟蹤服務
展會結束后與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進行反饋溝通,采取發送感謝函、登門拜訪方式向參展企業、客商商、合作單位征詢意見及建議,為下一屆展覽會作預告宣傳。
(8)成果
展會結束后進行全面的綜述回,將參展參會企業數、參觀人數、成交額、展商和觀眾的反饋意見等、重要活動舉辦等資料用定量數據分析和文字總結等方式,提供給新聞媒體,進一步擴大展會的影響。
2.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宣傳推廣新思路
當前,互聯網對傳統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帶來了很大沖擊。主流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媒體面對新形勢都加快了傳播形態的融合進程,紛紛通過深度融合占據制高點。展會宣傳推廣應順應傳媒行業的變化,利用新的融合傳播渠道。
(1)做宣傳推廣的主體,而不只是內容的搬運工
媒體融合背景下,傳播主體是多元化的,不只是專業媒體從業者,客戶和受眾同樣能夠成為傳播者,傳受雙方都構成傳播的主體。因此,展會主辦方應善于利用大數據監測分析內容源,敏銳找到傳播的熱點和重點,善于分析和整理參展商和客商的需求,進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同時配合吸引人的標題、新聞圖片、視頻、音頻等可視化呈現內容,強化內容的渲染力,增強內容的傳播力度,使得最終的宣傳推廣“作品”能夠適合在不同平臺上傳播,助推媒體之間內容的融合。
(2)宣傳推廣渠道多管齊下,發揮最大的傳播效應
媒體融合時代,宣傳推廣的渠道呈現多維化、交互式的特點。一方面要發揮傳統主流媒體全面、深刻、權威的內容優勢;另一方面,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媒體渠道的興起,各類重要活動和事件的網絡直播、網民參與討論等成為輿論生成傳播重要源頭,宣傳推廣的覆蓋面更加廣泛,為增加傳播內容的實際到達率提供了可能。展會宣傳推廣應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了解不同類型的目標受眾偏愛哪一種傳播渠道接收內容,精準把握受眾需求,在宣傳推廣的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選擇能取得最佳傳播效果的載體或組合。
(3)開發運用展會自身新媒體傳播途徑
政府主導型展會除了借助公共媒體資源,還應注重開發運用自己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以及APP等新興網絡媒體和工具,及時有關信息,拓展展會線上服務功能,借助網絡、社交媒體受眾廣、傳播快、形式輕松活潑的特點,既能連接和呼應傳統媒體,又能帶動和改造傳統媒體宣傳風格,從而有效提升展會核心競爭能力。
四、結語
宣傳推廣工作貫穿展會始終,與招展招商等工作密不可分。實際工作中,應深刻把握傳播規律,根據時間、載體、受眾等因素靈活運用。面對傳媒業態的深刻變化,政府主導型展會既要鞏固、保持主流媒體宣傳陣地,也必須順應媒體融合大背景,樹立新思維,學會運用新手段,借助大數據、“互聯網+”概念,打好新媒體傳播這張牌,運用組合拳,打造權威、深刻、生動、互動性強的宣傳推廣模式,主動提升展會全媒體融合宣傳推廣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松萍,李佳莎.會展營銷.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黃彬.展覽策劃與組織.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3]董樹濤.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6.
[4]應麗君.政府主導型展會發展報告.人民日報出社, 2010.
[5]華謙生.服務承諾要實事求是――展會各個階段的宣傳策略分析.中國會展, 2004(5):46-47.
[6]劉雅祺.標新立異――會展活動常用的宣傳推廣方法分析.《中國會展》, 2012(21):52-54.
[7](美)亨利?詹金斯.融和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杜永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8]郜書楷.數字未來――媒介融合與報業發展.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年10月.
那么目前地方門戶網站的主流推廣方式有哪些呢?現在很多站長認為推廣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急于求成,往往效果適得其反,做網站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斷摸索總結經驗的漫長過程。但是如果在運營地方網站也抱著這樣的想法肯定失敗,前者的思想主要是面對搜索引擎,而現在運營地方網站需要面對的是本地網民。所以地方網站的推廣應該最求“狠、準、快”,在本地網民中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成本該領域的領跑者。如果運營地方網站也慢慢來,等待你的將是遠遠被拋在后面。根據本人最近運營愛福清這段時間內對同類地方網站的觀察,對多個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目前地方網站主流的推廣方式。
一、網絡廣告
無論站長們對網絡廣告的各種看法是好是壞,但是網絡廣告絕對是迅速推廣地方網站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之一,而在選擇網絡廣告方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百度聯盟和谷歌廣告。由于這兩家的廣告覆蓋面廣,基本涵蓋整個互聯網,有利于地方網站快速的在本地市民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面前進行展示。有人就會說了,那是有錢人做的事情,其實這要看你怎么設置了。
二、郵件和電話推廣
很多站長天天想著怎么把網民吸引到自己的網站,但是卻忽略了本地商家的重要地位,對于地方網站來說商家合作可以說是網站長期運營的生命線,所以細心收集本地的企業的郵箱,電話等聯系方式,特別是郵箱,定期發一些和商家相關的網站宣傳活動,而電話可以直接與商家進行合作聯系。與企業保持溝通,同時可以很快的建立起來自己的本地企業聯系目錄。這個相當的重要。因為地方網站是一種線上線下結合宣傳推廣才有用的站。
三、網絡品牌
很多站長在建立地方網站的時候總是喜歡用地方名字為網站名稱,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樣會讓新用戶無法有效的分別同名稱網站,比如:福清網、福清論壇、北京網、上海網等等,這樣很容易被埋沒在眾多網站當中。可以參看很多出名的地方網站的命名方式,比如:杭州19樓、大閩網等。所以站長在建立自己的地方網站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特色的網絡品牌,不要搞的到處都是,福清網、福清在線、福清熱線等,可以換成愛福清這樣的不同名字,使得新老用戶快速記得你的網站。而且即使沒有使用地方名做網站也是可以獲得百度排名的,只要你有權重,和名字無關。
四、本地QQ群
多少地方網站站長都知道使用本地QQ群進行推廣,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推廣方法,本地QQ群基本都是目標網民,所以本地QQ群推廣是必須的。但是推廣方法不能按傳統方式用標題黨和放鏈接的方式,那樣的話你絕對沒錢途。一定要堅持不放鏈接,盡量使用自己的網絡品牌,這樣才能有效的獲得推廣效果,而不被反感。
五、路口廣告
做地方網站一定要大膽,一般的縣級市都有自己的城市進口甚至高速路口,而這些路口地方一般都在郊區或者山口,沒有什么建筑和商家,地段都比較寬闊。可以在樹林邊緣或者路口的綠化帶掛上自己網站的宣傳標語,比如:“愛福清網—最專業的地方人才網站”等,由于城市的進出口是大多數市民的必進之路,所以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宣傳效果。不要當心你的橫幅,一般那里是沒人管的,而且即使被拿掉也損失不了多少。
一、湖北入境旅游現狀分析
近年來,湖北省的入境旅游持續穩定發展,2014年全省入境旅游人數277.07萬人次,增長3.4%。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2.39億美元,增長1.6%;2015年1月至6月,全省入境游客達135.7萬人次,同比增長12.08%。從這些具體的數據中不難看出,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與海南、陜西、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湖北省的入境旅游發展還相對滯后,因為與沿海省份、發達地區乃至歷史名城相比,湖北省身處中國內陸,交通、時間成本略高,不容易得到入境游客的偏愛。
湖北省地處中國中部,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境內鐵路干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里程數破五千公里大關,長江、漢江水路交通發達,海外直達航線陸續開通,運送旅客數目驚人。其次,湖北省是多種文化形式的集結地,三峽文化、三國文化、荊楚文化、宗教文化及山水文化等多種文化形式匯集于此,這些多彩的、獨特的文化無一不吸引著海內外的游客。所以湖北有加快發展入境旅游的有利條件,搶抓互聯網市場是推動湖北入境旅游發展的一次機遇。
二、湖北入境旅游新模式分析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湖北的入境旅游經營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入境旅游經營模式一般為“境內旅行社(提品線路)―境外旅行社(組織客源)―境內旅行社(地接)”,這一過程業務時間長,操作流程復雜,且在利潤分配中境外旅行社占絕大部分,境內旅行社只分得很少的一杯羹。而在新型的經營模式下,“境外游客―境內旅游電商―境內旅行社(地接)”,境內旅行社逐漸擺脫境外旅行社的桎梏,通過入境旅游網站等電商平臺,直接面對境外游客,大大減少了中間的業務環節,對入境旅游游客、境內旅行社都是百利而無一弊。
三、加快湖北入境旅游網站的建設與推廣
新形勢下,加快湖北入境旅游網站建設,增加各語種網站的建設經費的投入,進一步開發國際市場。在國際宣傳推廣中,可以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的營銷體系。具體如下。
(一)網站優化(SEO)和搜索引擎營銷(SEM)聯合互動
首先,湖北入境旅游網站要重視網站優化。湖北入境旅游網站設計制作要滿足境外主要客源國、地區人們的需求,考慮其使用習慣,在網站框架設計、網絡內容板塊、用戶體驗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改進,從而使其在搜索引擎檢索中排名靠前。另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湖北入境旅游網站還應積極開發手機軟件客戶端,方便人們隨時隨地查閱信息。其次,湖北入境旅游網站要注重搜索引擎營銷。湖北入境旅游網站可以在網站優化的同時設置關鍵詞,如“湖北”“旅游”等,利用Google、Yahoo等知名搜索引擎做網絡推廣。當目標顧客輸入某一詞條,如果這一詞條剛好與我們設置的關鍵詞重合,那么,我們的入境旅游網站將會以比較靠前的排名出現在目標顧客的網頁上。這種推廣方法最為直接、簡單,但推廣費用也較高。最后,傳統宣傳方式不放手。傳統的電視、雜志、報紙、書籍、廣播等媒體廣告,費用較低,也有一定的覆蓋面,其宣傳效果不容否定。但是,這種傳統媒體廣告宣傳還要使用必要的營銷策略。歐美國家、日韓、港澳臺為湖北的主要入境客源國和地區,在進行入境旅游宣傳時,要考慮這些國家地區的具體差異,集中資金、集中區域、集中時段進行廣告宣傳推廣。
(二)同類型網站、社交網站強強聯手
西安馬可孛羅和桂林國旅的電子商務部是我國入境旅游網站中的佼佼者,湖北入境旅游網站可以加強與它們的合作,在其網站上進行友情鏈接。除去國內優秀的入境旅游網站,還可以與境外的品牌出境旅游網站進行類似的合作。另外,社交網站也是湖北旅游網站國際推廣的重要平臺。如Facebook,截至2014年7月,它在全世界的用戶總數已達22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1/3。湖北入境旅游網站可以利用超鏈接、軟文、視頻等進行推廣,其影響力不可小覷。
(三)加大投入建立新型多語種推廣網站
關鍵詞 高職院校圖書館 微信 微信公眾平臺 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87
The Research of WeChat Service Situation and Operation
Strate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HUANG Qiaojiao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0)
Abstract WeChat is the most popular social networking tool.Some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tr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 to readers by WeChat public platfor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Wechat service within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and proposes Wechat service operating strategy for them, th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17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Wechat servi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s Wechat account types, service content, publishing frequency, page views, etc.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WeChat;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information service
2011年1月21日面世的微信,借助騰訊公司豐富的用戶資源并憑借自身強大的社交功能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微信潮”。①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0%以上的智能手機,每月活躍用戶達到 5.49 億,②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社交網絡工具。微信公眾平臺于2012 年8 月推出,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體、企業等機構推出的合作推廣業務,由于微信公眾平臺“符合青年學生群體的消費理念、生活方式、交流習慣和渠道等而深受年輕學生追捧”,高職院校圖書館也開始嘗試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
1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通過對國內109家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開通情況進行調查(檢索詞為:“學校名稱+圖書館”,或“學校簡稱+圖書館”),發現目前有32家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占29.4%,有77家圖書館沒有開通微信服務,占70.6%。在已經開通的公眾號中,有一些公眾號雖然已經開通,但沒有任何信息服務,或者信息數量非常少,筆者綜合考慮開通時間、信息服務數量、信息閱讀量、微信界面設計等因素,選取17家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目前高職圖書館微信的應用現狀與存在不足。
通過查看界面、瀏覽歷史信息等方式,調查分析各圖書館微信的賬號類型、服務內容、推廣情況等服務情況,調查統計時間為2015年8月5日到2015年9月5日。并選取2015年4月1日到2015年5月31日各圖書館微信的信息進行詳細調查,分析此時間段內各微信的信息總量、更新頻率、總閱讀量、平均閱讀量。
2 調查結果和分析
本研究選取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等17家圖書館微信平臺進行調查。
2.1 微信平臺的類型分析
17家圖書館中,15家圖書館為訂閱號,占88.2%,2家圖書館為服務號,占11.8%。微信公眾號分為訂閱號與服務號。訂閱號每天可群發1條消息,信息顯示在粉絲的訂閱號文件夾中。服務號每月僅可群發4條信息,信息顯示在粉絲的聊天列表中。大多圖書館選擇訂閱號,主要是因為訂閱號可信息較多,有利于宣傳推廣。不過服務號的信息顯示在聊天窗口,有利于用戶及時接收信息,且服務號的開發接口更多,因此服務號也受到部分圖書館青睞。
2.2 微信服務內容分析
通過瀏覽各微信的歷史信息,可知目前圖書館微信服務內容以新聞公告、資源推薦、館藏查詢、借閱服務、美文分享、移動閱讀為主。其中,所有圖書館都提供新聞公告與資源推薦服務。新聞公告主要包括圖書館新聞、活動公告等信息;資源推薦主要包括好書推薦、新書通報等信息。13家圖書館提供美文分享服務,占76.5%,主要包括美文欣賞、人生哲理等好文分享。9家圖書館提供館藏查詢,占52.9%,主要包括圖書查詢、期刊查詢等館藏資源查詢。9家圖書館提供借閱服務,占52.9%,主要包括個人借閱情況查詢、圖書續借等服務。5家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占29.4%,主要包括圖書、期刊等在線閱讀。此外,還有新書薦購、文化教育、失物招領等服務。
2.3 信息更新頻率與信息閱讀量分析
在2015年4月1日到2015年5月31日期間,7家圖書館更新頻率為1~3條/周,占41.2% ;6家圖書館更新頻率為3~7條/周,占35.3%;4家圖書館更新頻率為7條以上/周,占23.5%。其中,以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更新頻率最高,達16.56條/周。
從每條信息的平均閱讀量來看,9家圖書館平均閱讀量為0~50(即每條信息被0~50個微信號閱讀),占52.9%;6家圖書館平均閱讀量為50~100,占35.3%;僅2家圖書館平均閱讀量在100以上,占11.8%。
雖然信息更新頻率為每周3條以上的圖書館占58.8%,信息更新較頻繁。但每條信息的平均閱讀量普遍不理想,88.2%的圖書館平均閱讀量只有0~100,相對于目前高職院校的在校師生來說,比例非常低。同時,也說明信息總量與總閱讀量無直接關系,如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總量最高,為149條,但總閱讀量只有2479 ,平均閱讀量為16.1。而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總量只有24條,但其總閱讀量為8769,平均閱讀量為365,均排在17家圖書館之首。信息閱讀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戶的關注度是決定運營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微信平臺的運營效果與信息內容、信息質量、平臺宣傳推廣有關。
2.4 菜單導航與交流互動分析
在17家圖書館中,11家圖書館開通自定義菜單服務,占64.7%;6家圖書館沒有開通自定義菜單服務,占35.3%。新用戶添加該微信號后,2家圖書館沒有任何回復,15家圖書館自動回復,但其中11家圖書館只是回復“歡迎關注”等意義不大的文字,3家圖書館除回復“歡迎關注”信息外,還有提供微信平臺使用指引信息。在自動回復方面,9家圖書館設置了自動回復,主要回復內容是“圖書查詢、館藏分布、開放時間”等信息,1家圖書館自動回復內容為“顯示無此圖文信息”,7家圖書館沒有設置自動回復。此外,筆者在正常上班時間段,在各微信平臺上提交一些問題進行測試,在測試的1小時內,17家圖書館都沒有人工回復,說明人工回復不及時。
3 存在的問題
(1)服務內容缺乏特色。服務內容單一,主要為資源推薦、新聞公告等內容,缺乏生動有趣、創新性的內容。(2)信息閱讀量少。調查數據顯示,88.2%的圖書館微信平均閱讀量在100以內,信息閱讀量非常少。(3)交流互動不足。大部分圖書館關注后首推信息是“歡迎關注”等意義不大的文字。部分圖書館沒有設置自動回復。普遍存在人工回復延遲、未能及時與用戶互動問題。
4 高職院校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策略
4.1 打造專業服務團隊,提升服務水平
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的用戶主要是師生,其中,學生比例最大。因此,除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館員服務隊伍外,還應吸納學生群體加入服務團隊。可通過打造一支“館員+學生社團”的專業服務團隊,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學生社團的加入,不但可加大宣傳推廣,還可提供更符合學生需求的信息,并可彌補館員服務時間的有限。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采用“館員+協會”服務團隊模式后,運營效果有所提高。
4.2 重視內容建設,提高信息質量
內容是一個媒體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微信公眾平臺的核心部分。只有在充分了解讀者需求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群體的實際需要。因此,圖書館必須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推送信息,才能提高用戶興趣。一方面,應加強實用性信息建設。要做好菜單導航建設,提供館藏查詢、借閱查詢、借閱服務、資源推薦、移動閱讀等便利服務。還要根據不同群體提供針對。另一方面,應加強創新性信息建設,通過打造高品質、符合用戶需求、有創新性的精品文章或特色欄目,形成品牌特色。
4.3 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獲得用戶的自主添加關注,是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前提。大量用戶的持續關注與使用反饋,是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自身不斷發展完善的直接驅動力。因此,圖書館應采用多渠道、多維度推廣方式進行宣傳推廣。首先,通過館員與學生社團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分享精品文章,使其產生口碑相傳效果。其次,開展專門的活動進行宣傳。第三,通過傳統方式全面推廣,可通過網站、QQ、微博、粘貼海報、發放宣傳單、校園廣播等進行線上線下宣傳。
4.4 加強互動交流,提高用戶的參與度
微信的一大特點是互動,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側重于信息推送,缺乏互動交流,圖書館應變“被動”為“主動”,實現雙向服務。一方面,圖書館可通過 “導航式菜單+自動回復”自助咨詢方式的建設,合理設置自定義菜單和關鍵詞,指導用戶使用平臺和解決用戶遇到的常規性問題。另一方面,圖書館應加強人工咨詢服務,加強與用戶的互動交流。還可適當采取粉絲策略,舉辦線上、線下活動,調動用戶的積極性。
基金: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研究項目“面向學生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創新服務研究”(項目編號:2013JK237)、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十二五”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微閱讀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研究”(項目編號:Y1514)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關鍵詞:黑龍江衛視;節目選擇;宣傳推廣
中圖分類號:J99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7-0080-03
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10年之后,各大衛視在陸續升級技術和設備的同時在播出內容上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出現了一系列吸引大眾眼球的電視節目。2012年夏天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瞬時間在神州大地一炮而紅,打響了新一輪電視節目播出和創新的沖鋒第一槍,隨即而來的新節目更是遍地開花,除去央視不說,直至2013年底,省級衛視的幾大主力軍推出的新節目幾乎都獲得了成功: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等節目的播出都贏得了不小的收益,同時也提升和鞏固了衛視自身的品牌和口碑。
但就是在各地電視臺干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三座電視臺之一的黑龍江衛視卻顯得力不從心,收視率和收視份額較之前相比大幅度地落后于其他幾個主力省級衛視,甚至被深圳、湖北、江西、山東等后起之秀迎頭趕上,形勢不容樂觀。
一、黑龍江衛視收視現狀堪憂
據網絡資料顯示,2007年黑龍江電視臺全面超越中央電視臺成為省內最強的收視軍團,衛視頻道更是保持著東三省最強衛視的地位,是東三省地區公認的最優質的傳播平臺,在全國27家省級衛視排名中位列十強之內[1]。到2011年,全省電視覆蓋率達98.76%,衛視頻道覆蓋全國71個中心城市、243個地級市和1773個縣,全國總收視人口更是由2010年的7.07億增加到7.52億,覆蓋率達到57.6%。三大品牌新聞欄目《新聞夜航》《新華視點》和《新聞聯播》聯袂進入全國節目50強,《新聞夜航》欄目在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的全國衛視欄目排行榜上更是穩居在20名左右[2]。秉持著“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信念和方針,可以說黑龍江衛視在2012年之前穩步提升,所取得的成績都是可圈可點的。
縱使曾經有過無數的輝煌戰績,但在幾大衛視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優質節目的輪番洗禮之后,黑龍江衛視目前在收視率和觀眾的關注度方面都下降明顯,狀況堪憂。在央視索福瑞CSM對省級衛視收視率情況的調查排名中(如表1所示,如表2所示)[3],無論是全天還是晚間時段,黑龍江衛視都被遠遠地甩在了十名開外,特別是眾媒體都爭相爭奪受眾的晚間時段,甚至排在了20名之后的位置。
表1 2013年8月至10月初省級衛視全天收視率中黑龍江衛視的收視率及排名情況
調查時間:全天
日期 收視率(%) 市場份額(%) 排名
8.5 8.11 0.127 0.991 12
8.12 8.18 0.104 0.809 14
8.19 8.25 0.123 0.955 13
8.26 9.1 0.112 0.874 13
9.2 9.8 0.076 0.638 14
9.9 9.15 0.068 0.587 16
9.16 9.22 0.098 0.802 13
9.23 9.28 0.087 0.752 13
9.29 10.7 0.113 0.891 12
表2 2013年8月至10月初省級衛視晚間時段收視率中黑龍江衛視的收視率及排名情況
調查時間:18:00 24:00
日期 收視率(%) 市場份額(%) 排名
8.5 8.11 0.159 0.558 17
8.12 8.18 0.149 0.521 18
8.19 8.25 0.179 0.612 16
8.26 9.1 0.171 0.588 17
9.2 9.8 0.092 0.327 22
9.9 9.15 0.082 0.301 24
9.16 9.22 0.166 0.587 16
9.23 9.28 0.197 0.698 16
9.29 10.7 0.230 0.810 14
很明顯,就目前而言,黑龍江衛視既沒有像其他衛視頻道一樣從國外購買版權引進《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模式已經成熟的節目進行本造,也沒有自主研發,制作出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類的原創好節目,又加之曾經受捧的《本山大本營》停播,同時其他原有節目的吸引力本身也存在不足,層層夾擊之下黑龍江衛視被狠狠地甩出了省級衛視的上位圈,甚至被一些二線衛視后來者居上。
二、造成收視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客觀條件的限制
黑龍江電視臺擁有占地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電視城和在全國都數一數二的大型數字新聞演播室,并且在2009年與中央電視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一起成為最先一批采用高清播出電視節目的電視臺,毋庸置疑,在技術設備水平這一客觀條件上黑龍江并不存在劣勢。
若真要論其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妨“勉為其難”地從受眾的收視習慣和各戶電視機頻道的排序中來找尋一番:筆者隨機尋問了十一處不同地區的家庭,采集了各戶電視機中“黑龍江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這五個衛視頻道的排序情況(如表3所示);同時也隨機對七個城市(北京、天津、廣州、深圳、南昌、南京、哈爾濱)的18位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做了“影響觀眾收視選擇因素”的調查(如表4所示),在選出最經常收視習慣的同時也要求被訪者對所有八項做了“經常偶爾”的排序并做了統計(如表5所示)。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這兩組調查都是隨機的取樣,雖不能說基于此的判斷具有完全的絕對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以下就對此進行簡要的分析來討論影響黑龍江衛視收視率低下的客觀不利因素。
第一,從表3中不難看出,除黑龍江省會城市哈爾濱之外,在其余十個城市的家庭中黑龍江衛視在頻道順序上幾乎都在其他衛視之后,個別地區(例如長沙、深圳)則與其他衛視間相差較為懸殊,頻道數非常靠后。
表3 全國各地家庭電視頻道排序抽樣調查
衛星頻道
頻道數
落地地區 黑龍江衛視 湖南衛視 浙江衛視 江蘇衛視 東方衛視
哈爾濱 8 36 35 34 37
長沙 69 2 28 26 32
上海 47 33 22 21 17
北京 43 31 33 32 34
廣州 80 57 59 60 78
深圳 45 7 25 17 5
深圳(自調) - 31 28 17 18
大連 47 - 37 44 40
成都錦江區 52 38 41 36 40
南昌 47 41 38 39 36
商丘 66 74 61 63 62
南寧 45 40 30 34 36
第二,在受眾的收視習慣方面,盡管調查對象都是年輕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節目收看終端必然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同時收視率采樣和統計方法也會隨之變化和改進,并且青壯年人群無論在財力還是精力上對電視媒體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故調查和討論現階段年輕人群的收視習慣并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調查顯示,在抽樣人群中選擇“隨便搜索,發現好的就看”的收視行為排在第一位。
表4 經常影響觀眾收視選擇的因素變化表[4]
項目
符號 項 目 2013年
抽樣
百分比 2013年
排序 2002年
排序 1997年
排序
A 隨便搜索,發現好的就看 33.3 1 3 4
B 喜歡某個電視節目,到時間就去看 22.2 2 1 3
C 其他 16.7 3 8 9
D 習慣收看某個頻道,
經常收看這個頻道的節目 11.1 4 2 1
E 家里其他人的喜好 5.6 5 4 ―
F 朋友同事的推薦 5.6 5 6 7
G 其他媒體上的節目預告或評論 5.6 5 7 5
H 電視上的節目預告 0 8 5 2
表5 經常影響觀眾收視選擇的因素重要程度排序統計
排序
個數
項目符號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A 6 0 5 3 0 0 0 2
B 4 3 0 1 0 4 3 0
C 3 0 1 0 0 0 0 12
D 2 5 1 0 4 1 2 0
E 1 3 4 3 1 2 1 0
F 1 2 3 4 3 2 1 0
G 1 2 0 3 0 4 4 1
H 0 0 1 1 7 2 4 0
第三,結合前兩點分析,受眾在習慣沒有明確目標明確搜索的收視習慣的前提下,若打開電視機按順序調臺,那么湖南、浙江、江蘇等其他衛視頻道必然會先于黑龍江衛視被觀眾看到。即使黑龍江衛視擁有與其他衛視同樣精彩的節目,受眾被其吸引之前很有可能會先停在排序靠前的頻道觀看,由此而言黑龍江衛視的收視率自然會受到影響,更何況,目前黑龍江衛視的節目還不具備與其余各主要衛視的節目一較高下的程度。
所以從頻道排序這一客觀條件來看,黑龍江衛視常年處于劣勢的播出地位,而在這一現實情形下受眾由于其收視習慣就越發對其沒有關注,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對其完全的忽視和零關注,表三中顯示的深圳一戶人家自主選擇和調整過順序后就直接把黑龍江衛視舍去了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二)主觀把控不利于頻道發展
在另一份對黑龍江衛視現狀調查的信息中顯示,在哈爾濱市的眾多被訪者中,對于“你認為黑龍江衛視之前的節目好看還是現在的節目好看?”這一問題的回答多數是“區別不大”這一選項。由此可以看出之所以收視率下降并不能完全歸結于“節目不好”或是“沒有進步”,業界人員更多的是要想到不僅是“不進則退”,而是“相對速度的落后同樣是在退后”。
就現階段而言,黑龍江衛視的節目本身和宣傳推廣不如其他幾個上位圈的省級衛視是既定的事實,主觀方面的問題主要還是體現在體制和從業人員身上:黑龍江電視臺內部體制相對僵化,領導缺乏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魄力,這一點從當初因考慮到形式太新和投資過高等原因放棄購買《中國好聲音》節目的決定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同時頻道內的從業人員中還有大部分人還有著得過且過的懶散習慣,在人才流通和信息交流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若不摒棄懶散的行事作風必然會慘遭社會的淘汰。
無論是傳者還是受者,人都是主體,特別在傳者角度,只有人積極開闊思維,不斷想象創新的同時也要敢于行動起來,只有做出觀眾喜歡愛看的節目,才能鎖定受眾群(表4中選擇B項收視習慣的人同樣不在少數),從根本上扭轉龍視收視低迷的現狀。
三、力爭“以一帶全”為黑龍江衛視尋找出路
從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員的理念、能力和行事方式的改進與否是黑龍江衛視能否走出困境的關鍵。因此筆者認為,轉變電視節目選擇的理念和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黑龍江衛視脫離困境。
(一)定位大眾打造品牌節目
結合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官網和實際調研的情況,黑龍江衛視頻道現在播的節目主要有《新聞聯播》《新聞夜航》《共度晨光》《你好丘比特》《這就是黑龍江》《你好俄羅斯》《美麗俏佳人》等。其中并沒有十分吸引觀眾眼球的節目,旅游衛視也買進了《美麗俏佳人》,相親類的《你好丘比特》質量上完全無法與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相媲美,《你好俄羅斯》和《這就是黑龍江》等對異域文化獵奇類的節目也沒有贏得受眾的歡迎,甚至品牌新聞類欄目《新聞夜航》近年來也在走下坡路。
1.打造針對廣泛大眾的好節目為先
與湖南等衛視頻道相比,黑龍江衛視收視低迷的癥結之一便是節目選擇的失誤。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這些能夠火遍全國的節目受眾遍及老中青各年齡層,皆是全民參與的,而黑龍江衛視的出發點更多的則是向觀眾宣傳和介紹本地的特色文化,例如《這就是黑龍江》《你好俄羅斯》等節目,體現的是一種強加式的灌輸方式,沒有充分重視傳受間互動的重要性,自然就會流失一大批受眾,并且很難吸引新的受眾。針對這一現狀,龍視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節目選擇的問題,內容為王,節目才是關鍵,應盡快策劃和打造出一檔具有全民參與功效的節目,先做出一個受眾感興趣,使人眼前一亮的節目,建立起一批節目的忠實觀眾,有利于提升龍視的收視率和關注度,至少在此節目的播出時段收視率能有好轉。
2.以人為本,重視精英團隊的培養
一檔好的電視節目不是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無論是策劃、拍攝還是剪輯,都需要專業人員相互間的良好配合才得以呈現出一個完整的電視節目。
而目前龍視并沒有一批這樣的專業精英人才投入到優質電視節目的策劃和創作中,這一現狀雖與電視臺內部體質和長時間以來的工作氛圍不無關系,但龍視要想有出路就必須要摒棄之前的壞習慣,并且迅速加強和重視對專業精英團隊的培養和建設,從理念到能力都需要有大幅度的改進和提升,至少在與專業傳媒制作公司的交涉和合作中不處于劣勢,能做出高質量好品質的優秀節目以滿足大眾日益多元化的電視娛樂和審美需要,在市場上站穩。
(二)增強和更新宣傳推廣的力度與方式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話并不適用于電視節目,特別是一個全新的節目。要想在短時間內打開銷路獲得更多關注,對外的宣傳推廣尤為重要,筆者在此重要強調的是媒體宣傳推廣方式的多元化。
從少量的抽樣調查中(表4、表5)可以看出,與2002年與1997年的情況相比,在收視習慣上選擇C項(其他)的從最后一位直線上升到了第三位,而這些受訪者的陳述說明中都表示平常沒有收看電視的習慣,更多的是在網絡上搜尋節目視頻。現實中數字電視和IPTV等的普及也使得回播功能得到廣泛的運用,同時選擇通過網絡電視收看節目的人也越來越多。但這絕對并不表示電視媒體的沒落和衰亡,在如此多元化的收視方式和渠道的出現和普及的情況下,收視率的計算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對多種收視渠道的整合統計才是科學準確的收視情況。針對這一現狀,當前龍視不僅要加強傳統方式的宣傳力度,更要在新戰場,特別是網絡推廣上打勝仗。
值得一提的是宣傳陣地向多元化擴散的同時宣傳的模式也在不斷地變化。除視頻和平面廣告以及線下活動的宣傳和推廣之外,在自媒體時代,宣傳和打造品牌由從前“知道購買忠實”的模式向“忠實消費者擴散信息者更多消費者”的模式轉變,例如近期多位明星發微博推薦產品引來大量轉發,產品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打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四、結 語
黑龍江衛視若是能從全局出發,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一檔定位大眾,互動性強的電視節目,在加以多元化大力度的宣傳推廣,建立節目品牌,或許能夠走出目前收視的低迷現狀,找到一條出路。屆時,在有一檔品牌節目的帶動下,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增強對黑龍江衛視整體頻道的興趣從而產生暈輪效應,有利于提升衛視其他節目的關注度,在“以一帶全”的效應下便于傳播黑龍江本土文化和展現特有的異域風情,體現出其獨有的優勢。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EB/OL].http:///link?url=t0ggVCiVyeNI- e245tBSM-zDo4ydnht-VJ8gtkg wWfBLnBgv4Tme7HflUsyAD 3n5.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黑龍江年鑒[M].哈爾濱:黑龍江年鑒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