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區財務制度

      社區財務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區財務制度

      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第1篇

      隨著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的統一,原按照北京市人事局《關于在市、區、縣人才服務中心管理人事關系、存放人事檔案人員中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暫行辦法》(京人險〔1996〕379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進行的人才服務中心存檔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經移交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進一步完善試點工作,使試點政策與我市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順利銜接,經研究,現將《暫行辦法》有關政策的調整通知如下:

      一、適用范圍

      本通知僅適用于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和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順義區、昌平、延慶、懷柔、密云縣人才服務中心存檔人員中,已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參加試點的委托存檔單位和被保險人及個人委托存檔的被保險人。為保證各項工作平穩過渡,人員范圍不再擴大。

      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參加試點的被保險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暫行辦法》實施前按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干部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以上的;

      (二)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因病或非因工(公)致殘,由醫院證明,并根據《關于加強勞動鑒定工作的通知》(京勞險發字〔1994〕48號,下同)的有關規定,經被保險人存檔的人才服務中心所在區、縣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符合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標準的;

      (三)按國家有關政策,符合其他退休條件的。

      三、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一)委托存檔的單位和被保險人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委托存檔單位按全部被保險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19%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參加試點的委托存檔單位的被保險人,自2000年1月1日起,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按6%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今后隨全市養老保險個人繳費統一調整,最終達到8%。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高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也不做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二)個人委托存檔的被保險人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參加試點的個人委托存檔(有工作單位)的被保險人,自2000年1月1日起,在本市上一年最低工資標準至本市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300%之間的范圍內,根據實際收入情況確定繳費工資基數,按25%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今后費率的提高隨全市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相應進行調整。委托存檔的自由職業人員按京勞險發〔1999〕8號文件規定執行。

      四、個人帳戶

      (一)委托存檔單位被保險人的個人帳戶

      自2000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被保險人個人帳戶的記帳比例調整為11%,被保險人個人帳戶包括:

      1.被保險人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

      2.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被保險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一定比例劃入的部分。2000年按5%的比例劃入,今后隨著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最終降至3%;

      3.個人帳戶儲存額的利息。

      個人帳戶中個人繳費部分與單位劃入部分分別計息,利息的計算辦法按《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第2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個人委托存檔被保險人的個人帳戶

      自2000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被保險人繳費工資基數11%的比例,為被保險人調整個人帳戶。被保險人個人帳戶劃分的方法和利息計算辦法與委托存檔單位被保險人的個人帳戶劃分方法和利息計算辦法相同。

      五、1999年12月31日前的繳費認定

      委托存檔單位和被保險人個人及個人委托存檔的被保險人,根據《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從1996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的繳費予以認定不再補繳。

      六、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存檔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1998年第2號令的有關規定執行。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以1996年7月至1997年12月期間職工個人繳費工資計算指數化月平均工資,n為1.5年。今后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按照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統一規定執行。

      七、退休審批工作

      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參加養老保險統籌的存檔人員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辦理退休手續時,需經存檔的人才服務中心所在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核準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審批結果支付其基本養老金。

      八、其他有關政策

      進行試點的各人才服務中心中,已參加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因調往企業,個人帳戶無法轉移而暫時封存的,從本《通知》下發之月起可以辦理啟封、轉移手續,并按規定接續繳費年限。

      九、市、區(縣)人才服務中心代辦社會保險問題

      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和已按《暫行辦法》進行試點的區(縣)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中心,應配合由同級政府審計部門對原有試點期間收繳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行審計,并向同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金移交手續。今后,市、區(縣)人才服務中心可做為我市社會保險工作的代辦機構,為存檔人員代辦社會保險手續。

      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第2篇

      一、社區財務管理基本情況

      在街道等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社區財務管理得到不斷提高,主要表現為社區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比較重視,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設立了會計與出納,建立了財務管理帳。在資金使用上堅持一支筆審批制度,一般由社區主任或社區書記審批,報銷單據做到有經辦人、證明人、審批人及事由。資金使用在1000元內的由由社區黨總支研究決定,超過1000元的報街道辦事處財務領導小組研究決定,2000元以上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會議研究決定。社區財務管理雖然有所提高,但是與不斷發展的形勢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及社區群眾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和差距,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和提高。

      二、社區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社區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社區領導忙于其他事務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放松財務管理,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一是部分領導不懂或不熟悉財務法規和財務制度,無法有效管理財務,出現財務管理不規范和不嚴密問題。二是個別領導不聽財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使得不斷發生財務管理不規范和不嚴密問題。三是一些領導對對財務工作缺少檢查和監督,以致存在系列財務管理問題。

      2、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一是社區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財務管理存在不規范和不完善的情況。二是經費開支審批手續簡單,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實行經費開支審批。三是報賬單據不規范,存在白條支出現象,支出單據手續不全,支出單據無明細附單。四是該建的帳沒有建立,會計科目使用不夠規范,不按月結賬,有的一季度結賬,有的半年結賬,給財務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3、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夠高。社區財務人員即會計出納存在年齡老化、學歷偏低、沒有會計職稱、缺乏工作經驗等的情況,以致業務素質不夠高,造成執行財務制度不夠嚴格,核算不夠規范,憑證賬簿無摘要,賬簿記錄發生錯誤,影響了財務工作質量。

      4、財務公開工作做得不夠。社區沒有及時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即使有時公開了,但公開內容特別是三公支出情況不夠具體詳細,以致社區群眾對社區財務管理存在較大意見,時有發生上訪現象,影響社區的和諧穩定。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1、社區領導要重視和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社區領導要認真學習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財務管理水平,在自己帶頭執行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精神的同時,督促和檢查財務人員認真做好財務工作,使財務工作規范化,符合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精神的要求,避免出現系列財務管理不規范、不嚴密問題。

      2、大力強化會計基礎工作。一是要深入貫徹落實《會計法》等法律法規,使財務人員充分認識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會計基礎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全面提升會計基礎工作水平。二是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使社區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切實做到以制度管理財務,促進財務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實施有效的財務監督,保證賬賬相符、賬款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賬證相符,防范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的發生。三是營造崇尚誠實守信、規范會計核算、強化內部管理的會計文化,按照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使記賬、算賬、報賬等基礎工作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范報賬單據,嚴禁白條入帳,做到按月結賬,全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3、大力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社區領導要鼓勵財務人員認真自學,認真學習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精神,認真學習《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認真學習會計實務知識,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會計業務技能,具備從事財務工作的崗位能力和技能,能夠獨立、全面完成財務工作任務,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社區領導要創造條件,讓財務人員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學習培訓,參觀先進社區的財務工作管理經驗,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能夠規范財務工作秩序,促進財務工作質量的提高。

      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問題;應對;構建

      近幾年來,國家加快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加快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著力構建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這本是一件有利于國家、有利于廣大群眾、有利于醫療事業發展的好事。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卻沒有同步跟上,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必須認真研究應對這些問題的策略。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幾年來出現了較快發展

      長期以來,國內醫療資源向大城市的中心醫院、三甲醫院傾斜,導致大城市的中心醫院、三甲醫院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并造成了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加快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在全國各地建設大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2011年3月,全國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01709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有33427個,鄉鎮衛生院有37774個,村衛生室有649644個,醫務室(診所)有174663個。2021年2月,全國共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3896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有34818個,鄉鎮衛生院有36084個,村衛生室有616065個,醫務室(診所)有241884個[1]。現在,全國每一個縣都設有醫院,每個鄉(鎮)都設有衛生院,每一個村都有衛生室,全國90%的城鄉居民可以在十五分鐘內步行到達一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問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收支也出現了顯著增長,2011年,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平均收入為805萬元,每年平均支出為783萬元;2020年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平均收入超過1850萬元,每年平均支出超過1800萬元。

      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雖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幾年來出現了較好發展,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卻沒有跟上,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著各種問題,影響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具體來看,這些問題主要有:2.1不重視財務管理財政部、衛生部聯合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明確指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在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下,實行集中式財務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必須努力控制財務支出,必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必須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財務監督。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屬于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加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構簡單,沒有較多的層級,沒有較多的部門;財務活動也比較簡單;因此,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重視財務管理,或只實行粗放式的財務管理。2.2無法出具精細的財務報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明確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定期進行財務分析,必須定期(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向主管部門報送財務報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報送的財務報告,必須詳列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業務收入、業務支出、財政補助收支、基本建設收入、基本建設支出、凈資產變動、以及預算執行情況、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等等。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定期報告財務報告,卻無法出具精細的財務報告[2]。以湖南省某市某區某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2020年財務年度報告,僅列舉了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開辦資金(20萬元)、2020年年初凈資產總和(1176.26萬元)、2020年年末凈資產總和(1232.91萬元),以及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0年全年業務收入、醫療收入;卻沒有列舉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0年的業務支出、醫療支出、預算執行情況等其它會計事項。2.3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聘用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才能順利開展財務管理。但實際情況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資低、福利少、工作條件差,很難聘用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只好在衛生服務中心(或衛生院)內部找幾個醫護人員兼任會計人員[3]。這些兼任的會計人員沒有財經專業背景學歷,沒有取得會計師資格證,甚至沒有學習過專業的財務知識,他們的會計技能水平較差;而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人員的年齡普遍偏大,很難勝任財務管理工作。2.4預算管理執行不到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明確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部收支都必須納入預算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還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以“收支平衡”為原則編制預算,預算中絕對不允許出現赤字。但實際情況是: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編制預算,但預算管理執行不到位,每年都出現較大的赤字。3研究如何應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下面,我們來思考、研究如何應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3.1在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

      要應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負責人就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必須看到:近幾年來,國家財政開支越來越大,每年都出現較大的財政赤字(僅在2020年,國家財政赤字就超過6.269萬億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必須意識到:國家是在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堅持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大量政府衛生支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還必須清醒地看到:近些年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直處在變動之中(2020年3月,各地由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有35578個;2021年3月,各地由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有35118個,減少了460個。2020年3月,各地的村衛生室有616044個,2021年3月,各地的村衛生室有608724個,減少了7320個);近些年來,公立醫院的數量也在持續減少,而民營醫院的數量在持續增長(2020年3月,全國公立醫院有11916家,2021年3月,全國公立醫院有11840家,減少了76家。2020年3月,全國民營醫院有22433家,2021年3月,全國民營醫院有23679家,增加了124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必須認識到: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民營醫院、民營診所的數量將出現迅猛增長,民營醫院、民營診所將擠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空間,將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競爭[4]。在這種情況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若依舊不重視財務管理,就很有可能在競爭中被民營醫院、民營診所淘汰出局。因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必須緊張起來,必須在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必須狠抓財務管理。

      3.2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開展精細化財務管理

      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從民營企業到大型公立醫院,都在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開展財務管理。而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依舊在采用人工方式開展財務管理,這反映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因此,我們認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主動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開展精細化財務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財務管理,可采取如下步驟:(1)首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的規定,并結合本身的具體情況,構建適用于本機構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各個科室為核算單位,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還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費用進行精細化劃分(包括西藥藥費、中成藥藥費、中草藥藥費,檢查費、麻醉費、化驗費、各科室的治療費、手術費、床位費、取暖費、空調費,等等[5]);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必須具備自動成本核算功能,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必須能夠對各個科室的收入流水賬、支出流水賬實施自動記賬管理。(2)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構建完成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主動應用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開展精細化財務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應用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詳細掌握本機構每天的服務工作量,接診患者的人數,接診患者時支出的藥品成本、衛生材料成本;并合理控制藥品成本、衛生材料成本的支出。(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應用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時,要根據本單位運行的實際情況以及既往的財政收支,合理提出預算建議數。然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考慮各種情況(包括通貨膨脹、醫用耗材、藥品價格上漲,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等),分別編制A、B、C三份不同的預算方案。A預算方案基于收入大于支出,B預算方案基于收支大體平衡,C預算方案基于支出大于收入,而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三份預算方案,開展富有彈性的全面預算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當財年中主動實施B預算方案,同時努力實現A預算方案設定的目標。一旦當財年出現各種意外情況(如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且轉入執行C預算方案。這樣,無論出現怎樣的情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預算管理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這樣,就可以確保預算管理真正執行到位,并且可以避免出現財務赤字。在預算執行期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定期進行財務分析,及時向主管部門、財政和各核算單位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會計報表,預算執行情況等會計信息。要按照單位年度預算,對核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控制,督促核算單位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每個財年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要仔細仔細研究本單位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本單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本單位經濟運行的長期發展趨勢,以及本單位本財年全面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繼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為下一財年的全面預算管理創造必要條件。(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上,必須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各個科室的全部收入一律上交,各個科室的全部支出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一安排。為充分體現精細化財務管理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可以為各個科室核定任務、核定收支;并為各個科室完善績效考核補助;嚴格實行“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財務管理辦法。

      3.3聘用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實行精細化財務管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僅需要先進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還需要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設法聘用一批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并且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改善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條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對財務管理人員實施績效管理,并制定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崗位責任制,明確財務管理人員崗位的職責、權限、工作分工,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財務會計制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內部監督,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嚴格實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認真收集各種會計信息,做好資金計劃安排。這樣,財務管理人員會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此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4結語

      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正視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主動應對這些問題,主動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解決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活力,可以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鵬.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策略分析[J].商訊,2021(14):56-57.

      [2]羅彩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常見問題分析[J].商業文化,.2021(06):80-81.

      [3]袁素敏.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20(27):157-158.

      [4]姚二磊.試析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臨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商訊,.2020(13):53-54.

      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第4篇

      一、新舊制度對比

      與醫院原有財務制度對比分析可知,新制度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適用范圍、核算基礎、會計科目、財務報告體系等方面。

      新制度的適用范圍包括專科醫院、中醫院、療養院、門診部、綜合醫院等 我國各類進行獨立核算的公立醫療機構,不包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新制度規定醫院以權責發生制為會計核算基礎,會計要素包括資產、凈資產負債、費用和收入。廢棄了以往收付實現制的應用,醫院的會計核算基礎就此與企業的會計核算基礎一致。

      新制度規定醫院財務報告必須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收入支出明細表、收入費用表、基本建設收入支出表、財務補貼收支明細情況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財務情況說明書以及會計報表附注。

      二、新舊制度銜接難點

      資產清查作為新舊財務制度銜接中的難點和要點,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改革難點:

      (一)已完工項目的長期宕賬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正不斷增加,各地區各級醫院的規模隨之不斷擴大,很多醫院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建或擴建了許多基礎設施。這就造成了在新舊制度銜接過程中中,待沖基金和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難度加大,但是如果不及時確認,將會造成資產、凈資產核算不真實,會計信息不完整。

      因此建議醫院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第一條規定,對于未辦理竣工決算,但已經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先按估計價值計算成本,并計提折舊;等到辦理完竣工決算之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賬目,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二)藥品折扣問題

      藥品商業折扣問題是指醫院采購藥品時,遇到藥品價格下調,或大批量購買時,供應商給予院方的貨款折扣。醫院藥品的采購方式與商業企業商品采購方式基本相同,但新會計制度下,對藥品的采購成本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應將貨款折扣計入“其他收入”科目,實物折扣計入藥品管理系統。

      (三)藥品進銷差價的結轉問題

      新制度規定,將原來的按藥品售價核算成本改為按藥品進價核算成本,將原有的科目“藥品進銷差價”轉入新賬中“庫存物資――藥品”的借方,并作為減項。在結轉過程中,由于各醫院內部實際情況的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有些醫院在進行藥品結算時采用條形掃碼的方式,藥品分批次被購入時沒有及時計算統計出藥品進銷差價,而是后期按照藥品進銷差價率計算,這就導致賬目中藥品進價與實際進價之間存在差額,而通過條形掃碼保留的是藥品實際進價的記錄,因此建議賬目記錄要及時,并根據實際藥品進價記錄。二是在舊的會計制度中,藥品進價發生變化時,醫院直接在藥品管理程序中作出調整,建議以新制度為標準進行調賬時,藥品進價以最近一批的藥品進價為準。

      三、推行新會計制度的幾點建議

      新的會計制度與舊的會計制度相比,更加貼合實際,增強了可操作性。醫院推進新制度的實施,可以從轉變財務人員觀念,加強監督檢查、完善相關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

      (一)轉變財務人員思想觀念

      舊的財務制度僅重視分析收入費用總表和資產負債表,強調收入確認和費用配比。而新的制度,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流量表,舊的財務觀念不適用于新制度的執行,因此要求財務人員盡快轉變觀念,從收付實現制向權責制轉變,同時重視現金流量,從而適應新制度的發展要求。同時,應加強對新制度核心思想的培訓與學習,醫院領導也應重視財務工作的建設。

      (二)完善相關監管制度

      在新會計制度下,應實現待攤費用的完全使用,要明確權益性支出和資本化支出的界限,以此為精細化核算成本的基礎。在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醫院財務工作者也要明確新制度新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進取,不要停滯不前。醫院要制定相關的監管制度,不定期的抽查,以保證財務制度執行的嚴格性和財務人員操作的準確性。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的推動新制度的施行。

      社區財務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財務管理 措施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我國醫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只重視本單位的醫療主業,而忽視了對于單位的財務管理,對于財務管理的態度仍停留在只是簡單的結賬和報表,運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還比較欠缺,使得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工作從某種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財務管理狀況,對如何加強其財務預算和收支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辦法。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將財務管理工作效果推向深入。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從業人員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于提高,部分從業人員對原始憑證的界定及處理等還不是很清楚,對財務管理中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如財務分析、財務監管等更是知之甚少。基于這種情況應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要進行定期培訓。

      2、財務內控制度

      財務內控制度不是很完善,運用不是很科學,做不到收入及時上繳,支出及時申請上報,這樣就造成了某個環節在某種程度上的脫節。會計不能有效履行監督監管職責,形成了財務管理上的潛在問題。

      3、預算制度

      國家雖已規定了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必須在2011年7月1日實行全面財務預算制度,但由于歷史原因,有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沒有形成科學的預算制度,在實施預算管理時,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部分財務人員僅僅是將預算管理當作是財務數據分配和對歷史數據的推算和匯總,對單位發展沒有多大意義。

      (2)認為預算僅僅是財務負責的事情,使預算更多的表現為控制和計劃,而沒有詳細的論證和評價,造成預算的隨意性比較強,可操作性比較低。

      4、財務核算意識

      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養成的慣性思維,沒有形成對財務及時核算及時匯繳的習慣,同時,有的財務人員缺乏良好的財務核算及匯繳方法和理念,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單位財務核算及匯繳工作的效果。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目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農民和城市社區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證單位的正常醫療秩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為農民和城市社區居民提供更為便捷、價格更為低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解決農民和城市社區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從根本上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作用。

      三、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為了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并根據有些情況,特提以下建議和意見。

      1、細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規定

      財務管理基礎是嚴格的財務制度,能夠從根本上防止少收、漏收和不收等現象的發生,應該對單位的財務制度進行 合理的及時進行改進,強化財務人員操作流程的正規化,并及時進行財務工作的監督與監管。在制度規定的過程中,應重點把握好:財務工作中的關鍵人員、部位和事件;嚴格審查關鍵財務崗位上的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和道德水平;財務人員要能夠統籌把握好各個崗位的工作,各崗位同時也要及時和財務部門做好交流,形成相互之間的配合和監督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形成單位內部良好的財務內控機制,從而才能更有效的開展財務工作。

      2、統籌管理財務預算工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對加強其藥物管理工作和員工績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統籌管理財務預算工作時,應從上一年度財務運行情況分析出發,對財務工作進行科學的預測,將全部收支情況都納入財務管理工作中來。通過有效的財務預算工作,實現減少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從而達到了增收節支效果。

      3、提高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素質

      在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由于財務人員素質不高可能導致的財務風險的提高、財務問題分析不到位、財務措施實施不恰當等問題,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中是存在的。因此,必須定期對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素質進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加強對單位領導財務知識的培訓也是有必要的,提高其對單位財務工作安排時的針對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素質問題。

      4、強化成本控制力度

      科學財務工作的重要目的是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效益。在工作中,必須首先要使全體人員樹立良好的成本意識,了解自身對于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要加大力度,切實清查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部資產,摸清楚家底情況,對所有支出做好及時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證成本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結語

      財務管理工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提高。但在實際工作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存在著諸如財務從業人員不是很專業、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預算制度不科學和財務預算意識比較淡薄等問題,阻礙了其將財務管理工作推向深入。因此,在工作中必須采取細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規定、統籌管理財務預算工作、提高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素質和強化成本控制力度等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麗娟.淺談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1;9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