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長對老師的評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語文作業中巧用評語既有助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作業 巧用評語 鼓勵
傳統的語文作業批改方式中,絕大多數學老師批改作業是用“√”、“×”或者采用百分制來判斷學生答題正誤及評定學生作業水平,或者用等級計分制優、良、中、差,試圖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但這種作業批改方式多年運用下來效果不見得好,缺乏人性關懷,缺乏激勵力量,對學生的解題思路、方法等學習的基本素質也不能做全面評價。此外,這種批改作業的方式也不利于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對學習也就達不到理想高度了。現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語文作業中巧用評語。
一、課堂作業中巧用評語,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1、巧用鼓勵性評語,激發學生上進心
語文作業的批改中,我從來沒有以簡單的“優、良、中、差”來衡量我班的學生作業的好壞,而是給學生鼓勵的批語。雖然每批一份作業都要用上平時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我從中得到了收獲,學生明顯進步了,這是我最大的欣慰。我們班有個學生叫陳明挽,他在七年級的時候就是出了名的不寫作業大王,那字寫得就更沒法看了。然而一學期下來,他簡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作業能按時完成了,字也進步了很多,連他家里人也感到奇怪,是什么原因讓他有了這樣的改變呢?那就從我給他批改作業上說起吧。
我先從她的習字冊入手,當我翻開他的習字冊的時候,真實情況是一個好字都挑不到,為了不打消他的積極性,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他圈了一些紅圈。然后我認認真真的給他寫了這樣一些評語:“雖然你的字比不上那些寫的好的同學,但是我發現你的字也不是別人說的那么差啊,你看,我給你找出這么多寫的好的筆畫,如果你把每個字的筆畫都寫的這么漂亮,我相信下次的作業一定會有更多的圈的。”就是這樣的幾句話,沒想到他真的起到了作用,第二次教寫字冊的時候雖然他的字依舊那么的不好,但是我可以看出來他認真了。我十分高興,我知道這樣的方法見效了,于是我更加認真的研究批語,我又一次給他的批語是:“這次你的作業又進步了,你真是一個進步很快的學生,還有潛力可挖喲,一直這樣努力,成功更屬于你”。就這樣他的字越來越好了。不只是習字冊,其他的作業也進步了。有時候他的作業出現錯字,我就給他評語:“用你明亮的眼睛看準字的寫法吧”、“老師相信你能認真改正”,當他的作業質量特差時,我會批上“是不是這次沒用心寫呢?下次給老師一個驚喜好嗎?”等評語向他提示。讓他在老師的提示下自己去改正不良學習習慣。恰當的評語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2、巧用鼓勵性評語,融洽師生關系
我平時盡量地關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后進生們的積極性。如:“這個字寫得太漂亮了!”、“你準行!”“你的進步很大,因為你付出勞動。”“看到你在進步,我很高興,希望你更上一層樓。”“你很聰明,如果字再寫得好一點,那就更好了!”“你今天的書寫很整齊,我喜歡看”等。用這種帶感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的關愛,充滿了學習的希望。慢慢的學生和我的距離拉近了。評價不是只局限于對作業,有時還會評價學生人品和所做的事。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拖作業學生上繳及時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字也寫的比以前漂亮多了。后來我“偷偷的問”一個后進生怎么會有如此的變化,他說想看到老師表揚他,他想和老師聊天,他盼望著每次發作業,看到老師的評語,哪怕只有一個字“棒”他也高興。聽了孩子的話,我非常感動,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真的應該好好利用給學生批作業的機會,在作業本上“偷偷的”給他們寫上幾句勉勵的話,他們會覺得在和他們說悄悄話,覺得是知心朋友。得到這一甜頭后,為了提高我自己評語能力,我從網上參考了許多評寫得較的評語借鑒到我的評語里,不僅學生喜歡,而且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為關健的是建起了我與孩子交往的橋梁。
二、課外作業中巧用評語,增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每學期,我要求學生的家庭作業,家長要看了簽字,剛開始有些家長不理解嫌麻煩也不簽字,面對這種情況要用我的行動去感化家長。一個星期以后,我們班學生的家庭作業都有家長簽字,而且也好像跟我學的,喜歡寫幾句話,孩子的作業本成了我和家長溝通的工具。我們班的王鋁,平時家庭作業不認真,我要求家長簽字的時候,家長總是推諉不簽或找些理由不簽,后來我在王鋁的作業上寫道:“課堂作業還可以,為什么家庭作業不認真寫呢?老師知道你是貪玩,所以這次沒認真。下次你一定會注意的。”第二次的家庭作業他家長還是沒給他簽名,我又寫道:“作業進步了,相信你媽媽看了也會高興的。”就這樣四次下來,他的家長簽名了。然后我又由對學生的評價,改成與家長的“對話”。我在作業上寫到“在家長的督促下,你孩子的作業完成的很好”、“你的孩子作業進步了,這與您平時在家的督促是分不開的”、“您的孩子最近表現很好,作業完成很出色”。就是這些簡單的評語,讓家長感到了老師對他孩子的關心,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點滴進步,家長時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現在居然有家長因為沒時間給孩子簽字而特意給我打電話說一聲,他們說,老師批改這么多作業,對每個孩子都關心到了,做家長的關心自己的孩子,并且時刻能了解到孩子的情況,感覺非常的好。有的家長還說,如果連續幾天看不到“交流本”還會不習慣呢。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本子,幾句簡單的評語,為我和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實踐證明,語文作業批改中巧用評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近了,讓我充分的了解了每一位學生;語文作業批改中巧用評語,為我和學生家長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讓我時刻了解學生校外的情況;語文作業批改中巧用評語,促進了家長的配合,使我們班的教學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今后我將繼續努力嘗試這種評價方式,并將這種方法推廣運用到全校的每一個班級、每一種作業的批改,做成課題研究,相信會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案例一:用人文性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問答、解題,交流等這些活動進行評價,不僅注意了學生解題的正誤,注重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而且根據學生在作業中反映的動態信息,運用評語進行適時點撥,以幫助學生拓寬思路,發展智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和潛能的開發,為學生在今后的數學活動和生活實踐打下“多向思維”的發展基礎。
如:做一個長0.7米、寬0.5米、高0.4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紙板?
剛開始一般學生的解答方法是:
方法一:0.7×0.5+0.7×0.4+0.4×0.5+0.7×0.5+0.7×0.4+0.4×0.5=1.66(平方米)
方法二:0.7×0.5×2+0.7×0.4×2+0.4×0.5×2=1.66(平方米)
教師在匯報的基礎上評價學生:“你做得很好,老師建議你想一想,還有更好的解法嗎?比如先算一個前面,一個上面,一個側面?”
學生根據老師的評語引導,又列出了其他算式:
方法三:(0.7×0.5+0.7×0.4+0.4×0.5)×2=1.66(平方米)
學生在用多種方法解題時,往往只注意分析題意的外顯成份,列出一兩種解答方法就滿足了,而忽視了對這些題目的深層次的分析探究和辨析比較。據此,教師要運用評語誘導他們去作深層次的思考和判斷,以逐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在多樣性的方法和途徑中,通過比較和判斷,選擇正確、合理、科學、簡捷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案例二:讓激勵性評價激起學生自信的風帆
適時地運用評語進行評價激勵,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明白缺失的緣由,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例如:我班的徐志偉同學,有一天,由于前排一位同學請假,我把后排的他請到前面上課,解決的問題較簡單而且我隨時對他進行了指導,徐志偉積極完成了作業,并且全部正確,當時我在批作業的時候先給了他肯定的評價,等級是A級,而且寫下了:你今天的作業做的不錯,準確率很高,說明你今天上課時認真學習了,如果要是你再把字寫的工整一點,你的作業就更好。第二天上課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給了他很大的鼓勵。有了這次的經歷,徐志偉不管坐哪兒上課,作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零亂、潦草,筆誤也少了很多。可見老師的鼓勵對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既能鼓勵學生上進,還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激勵性的評價方式不是為了給學生一個結論,而是通過這種評價使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形成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能力,使評價成為學習的動力和源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案例三:讓家長參與對學生的評價
我以作業本作為學校與家庭的橋梁,來充分調動家長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平時我要求學生周末把自己的作業拿給家長看,并且要讓家長看完這一星期的作業以及教師評價后簽字并與孩子分別寫感悟,同時學生和家長對老師有什么建議和要求可以寫在作業本上,所以,我的學生的數學作業本,不僅有我給學生寫的評語,而且還有學生對自己的評語和對老師的評語,也有家長對學生和老師的評語。如對學生劉思亮作業的評價:
老師評語:“沒想到,開學第一天的作業你寫成這樣。你覺得這樣的作業讓老師看到舒心嗎?請下次注意!”;“字比以往工整了,但請再認真書寫會更好一點。”“孩子,漏題的現象可不太好。”等
孩子的話:顏老師在批我的作業的時侯很認真,有錯誤及時指出,督促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今后我還會在書寫上繼續加強,聽課再專注一些,發言更積極一些。
關鍵詞: 評價 評語 寫法
評語對于教師而言并不陌生。評語是學生評價的一種傳統形式,為了使評語能夠真實反映每位學生的成長狀況,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必須給學生寫出恰當的評語,這不僅對于教師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管是富有經驗的教師,還是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新手,都不可避免地面臨如何利用評語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問題。我們每學期為學生寫的評語就是對學生校內表現的綜合評價,它與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是相符合的,是對學生全面教育、管理、指導任務的體現。通過評語,家長可以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學生可以知道自己這一學期或一學年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評語質量直接影響學生本人和家長對教師的態度,影響家長對學生交易的真實情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學生對自己優點與不足的認識。
一、評語的類型
評語主要包括書面評語和口頭評語,還包括學生自己給自己的評語和學生之間的評語等。教師已經為學生寫過許多評語,在自己還是一個學生時一定也收到了不同老師的不同的評語。我們給學生的評語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面向家長的評語”,是為了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和班主任配合,更好地教育孩子。它往往出現“該生”的提法,把學生視為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第三者”。如“該生思想……學習……希望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另一種是“面向學生的評語”是從語氣與行文中力求使學生意識到,評語是老師對自己而寫的評語。如“你是一個學習刻苦的孩子,你會……有……優點,但也有……缺點,希望……”。
二、教師如何給學生寫評語
教師如何給學生寫評語,其實是一門藝術。以往教師在寫評語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比如評語主要面對家長,而不是面向學生,忽視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在評語結構中,偏重對學生行為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個性的評價;評語一般化,往往不符合學生實際,不同學生的評語之間差別不大;評語用語貧乏,流于俗套,不足以打動學生。總之,以往的評語缺乏應有的教育性。評語要寫出學生這個人,要寫給學生看,讓學生知道自己和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還要寫出學生的“新起點”,包括新的進步和退步,新的生長點,即在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聯結點上對他作出評價。在具體寫評語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讓“鼓勵”成為評語的基調。
鼓勵和贊美是有區別的。也許你常常出于好意,希望用贊美的語言影響學生的行為,如“你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你的作文是全班最好的”等。當自己的行為能取悅教師時,學生就會從教師那里得到贊美,因而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過多的贊美會使學生難以體會其中蘊含的價值。
2.讓評語富有建設性。
評語應該向學生提出具體的建設性的建議或希望。以往學生評語,不乏“希望你嚴格要求自己,學習進步”、“希望你努力學習,更上一層樓”、“希望你下學期有一個新的面貌出現在我面前”、“要爭取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少年,這是老師對你的最大期盼”……的評語,稍加注意不難發現這些評語都只是籠統的希望,很難讓學生知道具體該怎么努力和改進。因此,在評語中提出一些體現一定“教育性”的具體意見顯得更重要。這些有價值的、有針對性的建設性意見,對學生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可以提出:“希望你廣泛閱讀課外書籍,積累各方面的知識,提高寫作能力。”“希望你多練口語,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希望你膽子再大一些,學習上更加主動,不要老說‘我不知道’或‘老師沒說’,好嗎?”“希望你以后要多讀書,積累詞匯,少寫錯別字,少用拼音代已學過的字。數學上要多思、多問。”等讓學生可操作的建設性建議或希望,這將為學生指明今后發展的方向。
3.讓評語更恰當,符合學生的特點。
給學生寫評語要注意用語恰當,要生動、活潑、形象、簡潔,要用學生的語言,使學生易于領會和接受。在具體措辭上,要杜絕出現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句。如可以這樣評價學生:
“聰明的孩子,老師每天都能看到你的進步,你能堅持住嗎?別忘了,有困難是我會幫助你的。繼續努力吧,可愛的小精靈。”
“你是一個誠實善良的孩子,以上有靈氣的大眼睛告訴別人你的一切。你渴望信任和成功。老師樂意和你做朋友,幫助你走向成功。你愿意把手伸給我嗎?我希望和你一起努力。”
“你的天真、純潔與善良,如同一朵百合花含苞待放,祖國的明天需要你去裝扮。努力吧,多吸收一點知識的養分,讓自己在明天綻放,為自己、為家人、更為祖國、為社會,傾吐你的芬芳。”
首先,我努力去接近孩子們。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興趣愛好等。讓評語有話可寫,避免千人一面。擔任二十幾年的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哪個孩子好動,哪個孩子自制力較差。哪個孩子普解人意,哪個孩子組織力強……我都在《班主任工作筆記》中做了詳盡記錄,這就為撰寫評語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我時時處處去賞識孩子。語我一貫的工作作風是“嚴”,導致一部分學生對我很畏懼。師生關系一度比較緊張。后來,我嘗試開展“賞識教育”。竭力去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點都發自內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結果成效很明顯。比如。有位同學一度不做作業(該生過去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當我詢問他時。他站起來哭了半天,后來才斷斷續續地告訴我:他爸爸遭車禍雙腿骨折了,他每晚都要照顧父親,沒有時間完成作業(因父母離異多年,他隨父親生活)。我沒有生氣。而是在班上真誠地表揚了他:“雖然他沒有完成學習任務,但他是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他真了不起”。學生們聽罌,不約而同地為他鼓掌。就這樣,這個學生的心靈被震動了,他哭著說:“趙老師,我一定會利用課余時間補齊落下的作業!”后來,他再未出現不交作業的現象。
為了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網絡,我每兩周與家長聯系一次(或通信,或打電話,或家訪),家長們反映的問題,我都一一記錄:誰幫媽媽干活。誰向奶奶經常索要零花錢,誰偏食,誰見了客人不打招呼……校園里,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里。每次動筆前,我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張張熟悉的臉龐,我在望著他們,在面對面地與他們交談。有時是親切的詢問。有時是嚴肅的批評。更多的卻是殷切的希望。在我的評語中。從來沒有“該生關心集體,團結同學”等四字式詞句。因為我把他們當作朋友:也不冷冰冰地寫:“希望你能改正錯誤”。而是常用“如果”、“行嗎”。“試試看”來表達自己的期望之意。漸漸地。學生在賞識中樹立了自信,也更親近老師了:有什么煩惱。會悄悄地告訴我;有什么進步,更會欣喜地講給我聽……家長反映:孩子一拿到《小學生手冊》,總是迫不及待地吵著要父母看,要親朋好友看。面對|父母。他們真是坦然而自豪。而這時老師委婉提出的小毛病,只要爸爸媽媽稍加點撥,他們便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還說:從評語中看到了孩子的優點和進步,自己也會產生成就感。而老師親切自然的話語,更給了他們信心。于是,工作之余。家長會極富耐心地啟發、引導孩子。使評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評語不僅局限于期末。我還經常在其他學科、作業中給學生撰寫評語,千方百計地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用各種方式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在作業評語中,每批改一本作業。都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上相應的評語。作業實在太亂的,就千方百計地從中尋找寫得好的字,然后在下面畫上波浪線,在旁邊寫一個大大的“好”字。并在后面寫上:如果你稍認真點。準能寫得更好。當然如“有進步!”“你真棒!”“進步很大。繼續努力!”等在學生的作業中隨處可見。別小看這作業評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出兩周。學生的書寫情況就會有很大改觀。因此。我無論帶哪個班,學生作業整潔程度都是很高的。
翻開自己曾寫下的評語,我深深地感受到寫好一則評語并不容易。它需要的是“細心”。要時時去賞識孩子,關心愛護他們,動筆時就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一、將家長請進來
1.恰當地推薦自己
學生不能尊其師,便難以信其道。班主任實實在在的,恰如其分地推薦自己,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教育思想深信不疑。入學第一次的家長會上,家長們能聽到校長對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在學歷、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方面的介紹。介紹雖然簡潔,但家長和學生均能加深對教師的了解與認識。之后,每學期的家長會上,班主任都應該向家長做一番自我推薦。這是對轉學來的家長的一次簡單介紹,也是對自己一學期工作的簡單匯報。班主任的自我推薦必須是實事求是、名副其實的,通過自我推薦讓家長很放心地將孩子交給您。自我推薦切忌自我吹噓,一切夸大其詞的自吹自擂必然如淺薄的泡影,最終會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落得個弄巧成拙的下場。
2.恰當地評價學生
一要突出學生優點,盡量展示學生在學習、勞動、做人等多方面的長處。古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肩負著教書與育人兩項責任,僅用教書一個尺碼衡量學生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我們身處如此開放的教育時代。著名畫家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班主任的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應是一個五彩的靈動的世界,瑕疵是難免的,但美玉永遠光彩奪目。
二要巧妙地面對缺點。開一次家長會要完全回避學生缺點是不現實的。面對缺點,在表述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大庭廣眾之下只談共性不談個性。班級里出現的共性缺點是家長必須認真對待的,更是班主任自己的責任,班主任及時提出自己的糾缺辦法,對家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聰明的家長一定會心知肚明自己該怎樣幫助孩子糾正缺點。二是單獨商談時談缺點不忘優點。對有特別問題的學生,家長會還可以單獨找家長商談解決辦法。不過,一定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家長,不給家長以希望。
3.公平地聽取意見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模式長期以來就是集體管理式。班主任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傾聽或收集每一位家長的心聲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在家庭教育中,成功者不乏其人,用心聽聽他們的意見,可以豐富管理的方法,拓展管理的視野。當然,家庭教育也不乏不成功者,甚至失敗者,問題學生家長的聲音其實更難能可貴。衡量一次家長會是否合格,應該把是否實現了家校互動作為標準之一。把握這一標準對教育教學一定是有益的。
二、班主任走出去
班主任工作繁忙,班里事無巨細,非過問不可。但閉關自守的管理是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從學校狹小的圈子里走出去,有計劃、有目的地家訪,對于全面了解學生,聽取家長的管理意見很有幫助。
1.了解學生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習慣和精神面貌。學校教育不是靜態的,更不是孤立的,班主任適時地,有的放矢地家訪對班級管理是必要的,有時甚至可以收獲意外驚喜。
2.多報喜,巧報憂
班主任家訪務必要談到學生的成績和表現,家訪時回避矛盾也是不可能的,家長肯定會對學生成績、平時表現以及老師家訪的直接目的窮追不舍,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語言技巧。
3.指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
時代在前進,人的思想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才不致落后于時代。新時期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有些比較前衛的教學觀念,即使是教師也未必能一時接受,而家長要面臨的問題更殘酷、更直接、更現實。要家長觀念轉型會更困難,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班主任發揮紐帶作用,及時架起新的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橋梁,使家長轉變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就業觀。事實上這座橋梁是雙贏的,既提高了家長的教育素質,同時也改善了教師的教學環境。
三、定期評語
定期評語是班主任用書面形式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從時間上可分為周評語、月評語、半期評語和學期評語。評語內容是班主任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思想表現所作的綜合性的簡明扼要的評價。定期評語表面上看起來是寫給學生看的,可事實上家長的期待更迫切。期末了,家長總是迫不及待地一看成績,二看評語。時代的變化要求評語具有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班主任拋棄程式化的千人一面的舊評語,取而代之的應是清新、自然、靈活多姿的新的評語形式。然而,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仍然不可變。
1.評語要實在
評語原本是主觀化的產物,很容易反映班主任的主觀情緒。然而評語對象和評語目的的特殊性,又限定了評語內容的不可盲目情緒性,尤其是以偏概全式的終身定論,嚴重的可能影響家長對孩子的總體看法和未來取向。
2.評語要有發展的眼光
小學生正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性格愛好、行為習慣的可塑性很強,定期評語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學生特點的同時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優秀的評語應該是一雙雙發現學生美的“眼睛”,應該是一首首熱情洋溢的贊美詩,應該是學生心中珍藏的美好的記憶,也應該是家長辛勞后的一碗清茶,一杯醇酒。
四、溝通無極限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形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手機和網絡交流越來越普及。我充分利用QQ、飛信及校訊通等交流平臺,隨時與家長的溝通。